精心整理模具公司全套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模具作业指导书

模具作业指导书

制作: 核准:文件名称: 模具操作规程1、模具阻力杆调整时下压螺栓和上提螺栓之间,必须保证有最少有一个螺栓是自由状态,以避免阻力杆折断。

2、每次进行阻力杆调整时,先把模唇调到订单要求厚度的整数值。

当料流稳定后,调整阻力杆螺栓,使卷材最薄点厚度达到最厚点的中间值,而且最好是中部适当偏薄,两边适当偏厚。

3、模唇调整主机手要保持对卷材厚度的控制,调整模唇压紧螺栓时做到:卷材厚度调整要宁欠忽过,每次压放量要小,并要特别注意观察厚度的稳定的变化结果。

4、模具开启步骤A、装好模具小车的附加/助支撑。

B、拆换网装置间的螺栓。

C、拆法兰与模具间的全部螺栓。

D、放松模具两端堵头紧定螺栓,取出端头挡板。

E、拆上下模具间的螺栓。

从两边向中间逐一旋松即止。

最后再全部取下。

F、上模吊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上模水平,做到逐步提升。

不能保持上模水平上升时要停止提升。

5、模具清理要点A、只使用铜铲、铜刷和其它软质工具清理模具,严禁使用其它更硬的金属工具。

B、模具和法兰等与材料接触的表面和模具与法兰的接触面等密封面全部清理,达到无任何糊料和异物存留于表面。

C、用专用清洁剂对模具局部损伤表面进行细部增光处理。

版次修订者修订日期变更记录修正履历制作: 核准:文件名称: 模具操作规程D、对全部与材料接触的表面(包括两端头挡板)和密封面。

用专用肥皂洗净,达到表面光亮。

E、清理所有坚固螺栓并用高温润滑脂润滑。

6、模具装合要点和步骤A、在下模模唇的两端和中部垫上PVC卷材(1.2mm厚)5-7块,以防止模唇相互碰撞。

B、上下模合模后,手工旋入全部上下模具间的紧固螺栓,不能手工旋到底的要进行螺纹清理,不能用套管强行旋入。

C、螺栓从中间依次向两边逐步旋紧后,按相同顺序紧固,达到规定扭矩。

D、装法兰和两端头挡板,旋紧后,再把螺栓紧固到规定扭矩。

7、模具螺栓联接力矩要求:序号联接紧固部位螺栓直径第一次预紧第二次预紧升温预预紧最终力矩1 上模与下模间30mm 800NM 1000NM 1200NM 1400NM2 模具与法兰间16mm 100NM 130NM 160NM 190NM3 模具两端侧挡板12mm 30NM 40NM 45NM 55NM注:A、第1-2条仅在厚度控制困难或产品出现平整度问题时进行。

模具作业指导书

模具作业指导书

东莞市桂氏咏华实业有限公司模具作业指导书目的:为使模具制作及维修作业能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确保模具寿命,保证产品品质。

一、制作模具编号:1.必须在模坯外侧端面上方(方铁)用铣床加工模具编号,字高度40mm,深度0.5mm,字体为等线体。

2.每一块模板上均须用字码打上模具编号,且方向统一。

3.模具所有螺丝、吊圈孔及模具部件必须是公制规格,而付加工模配件必须是标准规格,禁止自行土制。

二、撬模位1、每一套模具均在B板(动模板)上四个角铣出撬模位,以便FIT模及修模用。

三、码模坑:1、非工字模胚均需要在前后模铣出码模槽,具体尺寸根据模具设计尺寸而定。

四、码模螺丝孔:1、每套模具均要在动模底板,定模面板上开码模孔。

2、孔距尺寸需根据注射机型确定五、顶棍孔1、动模底须开有足够大的顶棍孔,直径Φ25~40mm2、小型模具只需开一个顶棍孔,中型模具必须开三个顶棍孔以上,大型模具即需开五个孔3、顶棍孔径及位置根据注射机型实际尺寸(设计尺寸)六、定位圈1、每套模具必须装有定位圈(即定位法兰),以便装模定位,2、定位环尺寸应根据注射机型墙板孔径确定,3、定位圈直径公差为0.2~0.4mm,凸出模面板高度最小8~10mm,4、模具与机板的定位圈(法兰)的标准尺寸100mm-0.20^-0.40mm,七、先复位装置1、当顶针司筒与行位顶出装置相干涉时,必须在模上设有先复装置,不尽靠弹簧使顶针板复位,以免日后弹簧失效,行位(抽芯)与顶针司筒相碰撞。

2、必须在顶针板与动模板间装行程开关,以确保先复位装置有效后方可通电合模。

八、顶针板导柱导套1、顶针板长12或以上,或工模排位偏中2、配置较多小顶针且直径在2mm以下,3、配置较多司筒(10支以上),4、以上三种情形都必须在顶针板上加四支导柱及导套,以保证顶针平衡平稳地顶出胶件。

九、顶针板弹簧弓1、所有模具必须上顶针板上安装四根复位弹弓,以助顶针均匀回缩,2、采用塑胶模具专用蓝色弹弓,复位弹弓两端磨平,3、复位弹弓不能压缩大于自由长度的40%需在胶件有效出模情况下在顶针面板上做四个顶出限位钉4、复位弹弓固定,必须两端均有固定沉孔,禁止一端沉孔一端磨平面的不可靠做法。

模具公司盘点作业指导书

模具公司盘点作业指导书

模具公司盘点作业指导书M模具公司盘点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确实核查公司财产状况,进行核算和管理,规范盘点过程,提高数据真实性、有效性,指导整体作业特拟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原辅材料、工具、配件、办公劳保用品等物资的盘点作业。

3、定义(无)4、内容4.1 分类4.1.1依照盘点规模分为大盘点(对公司所有的物资进行盘点)和一般盘点(对仓库库存物资的盘点);4.1.2依照盘点范围分为全盘(对规定对象明细项目分权盘点)和抽盘(部分盘点);4.1.3依照时间分为月末盘点(每月月底结帐日)和年终(中)盘点(每年年底31/ 12和年中30/6),年终(中盘点覆盖月末盘点);4.1.4依照盘点顺序分为初盘(保管者全盘),复盘(物控部全盘或抽盘),抽盘(财务部抽盘)。

4.2 流程4.2.1保管者对保管对象进行全盘,并填写贴置【盘点卡】(如附件一),数据汇总填入【盘存表】(附件二)的"初盘数"一栏;4.2.2物控部参考管理对象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行复盘并填写【盘存表】 "复盘数"一栏;4.2.3财务部进行抽盘并填写【盘存表】的"抽盘数"一栏;4.2.4初、复、抽盘数不一致的,相关人员必须共同执行核实,以确认盘点数准确、全面、无误;4.2.5仓库负责填写【盘存表】上"帐面结余数"一栏,若盘点数与帐面结余数发生差异,须会同相关保管人员进行复盘作业,以进一步确认盘点数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须进行帐面记录的查询,以确认帐面结余数无误;如确认确属差异,必须查找差异原因,作出说明,填写于【盘存表】上;4.2.6【盘存表】经物控及财务核查后归档作为受控文件存放财务部及仓库;4.2.7在确认盘点数准确无误的情况政,出现的帐实差异数须进行帐面调整(包括仓库和财务),由财务部进行盘亏、盘盈的处理。

4.3管理规定4.3.1各保管员须对盘点对象作好整理和标识及分类储放,以便于各通盘点;4.3.2盘点数据不得弄虚作假、不利巧立、变换名目,一经发现,依公司规定严惩不怠;4.3.3【盘存表】作为受控文件,任何人(除物控及财务作业需要和相关领导外)不得私自复印和收藏;4.3.4库存物资盘点过程须保持物资的有序、整齐存放,避免给后续工作造成不便。

模具管理作业指导书

模具管理作业指导书

模具管理作业指导书 (WI-SCW-04)1.0目的为了对模具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其稳定性;使其在使用前(保管中)和使用过程中处于良好的状态。

2.0 范围适用于模具验收、认定、使用、维修保养、报废活动过程的管制。

3.0定义无4.0 职责4.1生产技术课课长及公司指定人员(含以上人员)负责模具的验收、报废等事宜。

4.2 维修组负责模具的维修和日常点检。

4.3 模具管理员负责建立模具档案和保管。

5.0 作业内容5.1 模具的验收和建档。

5.1.1模具在样办认定合格后,技术部在模具上留尾件样办,填写《模具移交清单》;同时将工程样办和《试模及产前评审报告》交生产技术课。

5.1.2 客户提供模具的验收。

5.1.2.1客户提供模具由生产技术课联络客户取得工程样办、成型条件相关资料、认定报告、QC工程图、模具设计图等。

5.1.2.2客户提供模具由营业部填写《模具预借证》,一式三份,客户、营业部、生产技术课各一份。

5.1.2.3如有异常问题报告营业部联络客户。

5.1.3模具入库管理,模具验收合格后由生产技术课课长填写《模具入库单》和《金型确认点检表》将模具移交到模具仓库保管管理。

5.1.4模具建档,模具入库存前生产技术课须对模具建立模具档案表(含《试模及产前评审报告》、《模具管理台帐》、《模具预借证》、《模具履历表》)。

5.2模具的标识:5.2.1模具模板上标明品番、工程号等。

并用不同油漆颜色区分各客户模具。

合格的模具不作“合格”标识视为合格;如模具尚未进行试作而需要入库的,相关入库人员应在《模具入库单》上予以注明,模具管理人员再以《待确认》标识牌标识,以防止未经认定而被使用。

5.2.2模具入库时,须附上调模员确认的尾件产品,作为下一批生产时确认及模具维修组维修、保养模具的依据。

5.2.3模具管理员在模具入库后,需在模具仓库的《模具一览表》加入,反映公司的模具数量、在库管理情况等。

5.3模具的使用:5.3.1模具的领用:①制造部正常生产领用模具可凭《日生产计划》领取;②模具修理领用可凭《模具维修通知单》领取;③模具试作可凭“模具试作相关通知”领取;④维护保养可凭《模具维护保养通知单》领取。

模具组立作业指导书

模具组立作业指导书

模具组装作业指导书1.目的1.1便于现场修模人员维修组装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生产需要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于本公司模具维修保养作业3.定义无4.职责4.1模具技工:熟悉模具制造技术,模具维修程序及注意事项.4.2模具师傅: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模具维修全过程5.程序5.1依据“模具维修申请单”及“模具组立确认书”所列之异常逐一确认模具维修是否均已处理OK〈除因模具纳期关系经组内主管同意暂作保留之外〉并经模具维修负责人员逐一确认后,方可开始组立,组立前应对各部件进行保养.5.2依据记号将模仁入子逐一装入模仁(装入前应确认模仁、入子、芯子沉头处配合内角需有轻微避空倒角),并比对部品及图面有无装错.(入子装入后,沉头实装高度凹于模仁底0.01~0.02(特殊要求依实际状况确认);另模仁底面槽穴开口及顶针、作动入子孔处倒角需完善)5.3装好模仁、装上密封圈.5.3.1装上密封圈必须是OK的〈有0.7mm左右之预压量,无缺口,外径小于密封槽外径1mm左右,内径大于密封槽内径1mm左右〉,否则会造成模具漏水;装上密封圈时应在密封圈上抹上粘性黄油,以防装模时密封圈掉落.35.3.2模仁组装前小组主管需先确认各模板槽底部各孔穴处倒角是否完善,对模板有肿起先行处理(由小组主管确认).组立过程中当模仁都比较紧时,应尽量将模板平放来装模;当模板需直立装时,需注意油封掉落及入子退后的问题发生.注意: 一些较松之入子在装模时可能会退出,从而导致入子损伤甚至未被组立者发现在此时应作相应处理.5.4锁好模仁螺丝,用扳手锁紧后以1.5IB胶锤轻敲两下,不可使用加力杆,若发现有螺丝滑牙或内六角沉头损坏,应及时更换,以免造成下次拆模的麻烦.5.5装配顶针.(注意此时容易忘装回位梢弹簧.)5.5.1 装顶针前(确认回位销、弹簧孔、倒角无完善,小组主管确认),应先将顶针擦拭干凈,再喷上耐高温顶针油,以免顶针上附着的瓦斯垢堵塞了排气或造成顶针卡死,抹油时以顶针顶出行程算出顶针抹油起始位置,(如顶出行程20mm,则顶针由前端20mm处下2~5mm为抹油起始处延伸至根部)且只须喷薄薄的一层即可,以摸有油看无油为标准,以免造成部品油污.5.5.2装顶针时,先行确认顶针沉头高度配合凹入顶针板0.01~0.02mm,(新规模具顶针板沉头孔的深度以数据呈现判定)。

模具作业指导书

模具作业指导书

东莞市桂氏咏华实业有限公司模具作业指导书目的:为使模具制作及维修作业能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确保模具寿命,保证产品品质。

一、制作模具编号:1。

必须在模坯外侧端面上方(方铁)用铣床加工模具编号,字高度40mm,深度0.5mm,字体为等线体。

2。

每一块模板上均须用字码打上模具编号,且方向统一.3。

模具所有螺丝、吊圈孔及模具部件必须是公制规格,而付加工模配件必须是标准规格,禁止自行土制.二、撬模位1、每一套模具均在B板(动模板)上四个角铣出撬模位,以便FIT模及修模用。

三、码模坑:1、非工字模胚均需要在前后模铣出码模槽,具体尺寸根据模具设计尺寸而定。

四、码模螺丝孔:1、每套模具均要在动模底板,定模面板上开码模孔。

2、孔距尺寸需根据注射机型确定五、顶棍孔1、动模底须开有足够大的顶棍孔,直径Φ25~40mm2、小型模具只需开一个顶棍孔,中型模具必须开三个顶棍孔以上,大型模具即需开五个孔3、顶棍孔径及位置根据注射机型实际尺寸(设计尺寸)六、定位圈1、每套模具必须装有定位圈(即定位法兰),以便装模定位,2、定位环尺寸应根据注射机型墙板孔径确定,3、定位圈直径公差为0。

2~0。

4mm,凸出模面板高度最小8~10mm,4、模具与机板的定位圈(法兰)的标准尺寸100mm-0.20^—0.40mm,七、先复位装置1、当顶针司筒与行位顶出装置相干涉时,必须在模上设有先复装置,不尽靠弹簧使顶针板复位,以免日后弹簧失效,行位(抽芯)与顶针司筒相碰撞。

2、必须在顶针板与动模板间装行程开关,以确保先复位装置有效后方可通电合模.八、顶针板导柱导套1、顶针板长12或以上,或工模排位偏中2、配置较多小顶针且直径在2mm以下,3、配置较多司筒(10支以上),4、以上三种情形都必须在顶针板上加四支导柱及导套,以保证顶针平衡平稳地顶出胶件。

九、顶针板弹簧弓1、所有模具必须上顶针板上安装四根复位弹弓,以助顶针均匀回缩,2、采用塑胶模具专用蓝色弹弓,复位弹弓两端磨平,3、复位弹弓不能压缩大于自由长度的40%需在胶件有效出模情况下在顶针面板上做四个顶出限位钉4、复位弹弓固定,必须两端均有固定沉孔,禁止一端沉孔一端磨平面的不可靠做法.十、自动脱水装置1、细水口模(三板模)必须靠装有拉杆,拉条或回位销,保证水口板及A板的移动至水口自动脱落。

模具使用的作业指导书模板.pptx

模具使用的作业指导书模板.pptx
19、操作过程中,模具上的销子、活动滑块及顶针要常擦油润滑(锁模压力越大,加油越频繁,平常8小时加一
次,加入后来会抽动数次,防止烧伤卡死∖
20、操作过程中,发现料头粘前模时,严禁用钳子去夹料头,以防用力过大碰伤模腔(正确方法是把机台射台 退出,用铜棒从浇口套处敲出料头。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保管
21、没用于生产的模具,按编号整齐摆放于模架上;
6、接冷却水时,应先把模个闭合,严禁碰撞抽芯滑块 或不规范操作。 7、调节机台顶针时,应把行程调至刚好顶出产品为宜,不得顶出太长,以防对模具造成损伤。
8、对顶针需弹簧复位的模具,一律要按微动开关或装置机械保护装置,以确保顶针能安全复位;在生产时,顶 针在未完全复位的情况下严禁闭模生产。
9、调试产品时,应先用30%的压力与速度开始注射充模,再逐渐增加压力与速度;任何模具在进入正常生产前
朝上摆放于模具放置区。
13、预热时,要将顶针合部退回模内(不要闭合过紧);进行均匀加热,切忌点式加热,容易造成模具退火。
14、未合模的情况下,严禁机台前进抵撞前模,以免把前模撞松动或撞掉。
异常情况处理
15、在操作过程中,作业员每生产一模产品,都要确保模具内无遗留物品后,方可闭模,发现异常及时反映给 主管人员。
16、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粘模,应把产品取出方可合模生产,严禁模腔带遗料生产。
17、粘模后,不得用铁器敲打模腔,应选择专用铜棒撬出产品;正确方法为:把铜棒紧贴模面,撬出产品(严 禁以模具的分型面为支点来撬产品I
18、操作过程中,如出现深腔粘料,禁用金属器物敲打(正确方法是将铁线烧红后,插入堵塞位置,冷却后拔 出,从而带出所粘铝料\
22、模具于批量完成后应立即检验确认,正常则入库,异常则立即报修,如需外发修理的模具,由车间主管填写《 设备夕M修单》,经经理批准后,安排外发修理,严禁无单发货。

模具生产加工全套作业指导书

模具生产加工全套作业指导书
4.12 装模: 4.12.1 装模芯时先看齐密封圈是否完好,给它涂上高温油后,按照模芯上的字码 与运水口的对准位置装入,将后模芯装入后再装行位,给它涂上适当的高 温油,再按照对应的字码装上; 4.12.2 斜顶、斜顶座也一样,装顶针时应按照后模的对应位置装入,再装底板。
4.13 检查: 4.13.1 装完后先检查,检查齐顶针行位,模芯是否装错,螺丝是否锁紧,然后用 铜锤敲顶针板。 4.13.2 看顶针、斜顶是否归位,再打上防锈油。 4.13.3 模具组立科根据保养检查情况如实填写《模具保养检查表》
5.相关文件及表单 5.1《模具保养通知单》 5.2 注塑《模具定期检查表》 5.3 模具组立科《模具保养检查表》
XXX 有限公司
模具物料请购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WI-MJ-006 版本/版次:B/2 页 次:1 / 2
1.目的: 使生产物料请购有所依循,物料请购进度能满足生产计划的需求。
2.适用范围: 模具所有生产物料。
4.1.4 《物品请购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批准后,交至采购员进行采购。 4.2 模具《零件清单》之外的生产消耗品请购。
4.2.1 备有安全库存的省模组用的砂纸、油石、磨床组用的砂轮等常用消耗品, 组长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领用,当安全库存低于最低数时,由采购科进行补充。
4.2.2 未备有安全库存的损耗品由各需求主管临时填写《物品请购单》,《物品请
XXX 有限公司
模具物料请购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WI-MJ-006 版本/上注明物料的名称、规格(品牌)、数量,交由计划组长确认。 4.2.3 由工艺工程师把《物品请购单》交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进行采购。
4.2.4 由工艺工程师把经批准的《物品请购单》下达到采购科,采购员在《模具 合格供应商清单》中选择供应商进行采购。 5.物料订购

模具作业指导书

模具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数控冲床安全作业,确保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2. 适用范围
冲压部
3. 作业内容
3.1 模具的借还作业一律要用模具车进行以免在搬运过程中模具滑落伤人和损坏模具。

3.2 所有模具都严禁重叠放置(以免碰伤模具)和放在工作台面上(除装、拆模具外)必须放在模具车上。

3.3 架模时必须戴上手套,装卸模时,要把上模套倒转放在模具车模孔上进行,以防模具滑落伤人。

4.装模步骤
4.1 查检查模具的配套、磨损状况、下模间隙。

4.2 清清理下刀盘和上刀盘上的刀具杂物。

4.3 对核对上、下模角度和程式与刀差是否一致。

4.4 压手压上模是否有疏松感,下模高度是否一致。

4.5 核核对刀具角度和工位是否一致。

模具钳工作业指导书

模具钳工作业指导书

篇一:钳工作业指导书-打印版钳工作业指导书久和模具(东莞)有限公司geo ho die & mold (dongguan) co., ltd第一部份作业要领一、拉延模(dr)(一) 型面尺寸的确认:根据数模或样件尺寸来确定1.首先,根据数模尺寸,全面检视,了解该模具所有型面尺及剪边线的位臵,了解后序工法,为后期试模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有不清楚的地方,要提出来,弄懂、弄明白;2.在没有图面尺寸的情况下须按样件尺寸确认。

(二) 上、下模基准钳工作业时1.请注意:凸花的尺寸是绝对尺寸,凹花的尺寸是相对尺寸,应以此为原则去清角或清除多余加工量,不能盲目、简单地根据红丹吃进状况随意的判断和动作。

※清角时,砂轮片或乌钢刀切入量不要太深、参差不平顺,应预留修顺量。

2.打磨上下模表面雕刻痕迹时需注意带柄砂轮走向应与刀具雕刻路径交错打磨。

3.棱角棱线要光滑平顺,不可有弯曲或锯齿状,棱线与搭接线不可有扭曲现象。

无论是凸花r角,还是凹花r角,打磨和清角后,r角都应光滑圆顺,绝不允许有凹凹凸凸的现象。

4.模具需要补焊铸铁焊条时,先用火把该补的地方烧干透,有可能的话,可用砂轮机磨去表面一小层后方可焊补,棱角棱线淬火,这样可以减少砂孔,补焊量较大时,要埋入螺丝加固。

(三) 合模前的准备工作1.基准模棱角棱线要淬火,其表面光洁度要求为0.8。

2.导板组立时要求其贴合度红丹 80%,导板与背托之间的间隙为0。

3.确认上下模导板间隙均匀性和间隙(一般为0.03~0.05,不能太紧或太松,否则将造成拉毛或模具不稳定现象)。

4.确认上下模中心是否偏心。

5.无关功能部位要倒角。

6.作业完成后要经主管确认方可合模。

(四) 合模1.应以下模为基准研合上模,先确认型面贴合度,若发现存在不平衡状况,必须找出问题点所在并经论证后才可研合;2.研合时要注意平衡块功能的使用:平衡块是用来确保上下模研合的平衡度,以消除由于机台工作面的不平衡而导致模具研合面的倾斜,但合模前要确认等高块及其支撑面是否等高。

上下模作业指导书完整版

上下模作业指导书完整版

上下模作业指导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上下模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规范上下模作业流程和技术要求,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2范围:制造部所有模具搬运,存放,保养防护,上下模作业。

3工作职责:上下模—负责按本指导书上下模作业。

领班(技术员)—负责对上下模作业的监督指导和技能培训。

模具维修员—负责模具状态确认跟踪,维修,非生产时间模保保养防护,出入记录和模具存放区域5S管理。

程序内容:1模具状态确认;.1生产部接到《生产通知单》后,应在2H以内以《内部联络单》或口头指令方式通知模具维修员确认模具目前状态(待生产、待维修、维修中)和位置;2模具维修员应在以内回复结果,明确具体交付生产时间,特急《生产通知单》第一时间完成。

2模具及工具准备;.1模具经确认可交付生产后,模具维修员应及时将其放在待生产模区域或当面知会领班具体位置,并说明注意事项;2上下模接到《上下模通知单》或口头指令后应认真审核,明确相关要求,并做好工具准备,避免临时找工具,延误时间。

3模具搬运;1 搬运时一定用专用工具;2吊环与吊模孔相符,上到位并确定无蹦牙松动现象;3 严禁长距离用吊车搬运,吊车搬运时,模具距离地面不能高于米。

4 模具吊运(起吊)时模具垂直投影1米范围内严禁站人;5 严禁模具悬空停留。

4模具安装;1首先目测机器状态,确认能启动才能开启电源,根据目前料管余料特性改定相应温度于保温状态,锁模动作选择低压保护功能;2启动马达,视觉检测有无异常,再手动测试各动作(射胶动作除外)避免模具起吊后机器不能正常运作;3根据模具厚度使用手动调模功能,调整模厚(大概尺寸);4按正常作业将模具吊入机内,再人工操作调整使模具定位圈或机嘴处于定模板正中位置(机嘴、模板孔中心,射嘴大致三点一线)并紧靠定模板;5再使用低压慢速(低压护模功能)手动锁紧模具,并使机绞伸直,严禁高压锁模,避免模腔和PL面有异物压伤模具;6对嘴时应首先检查座台压力和速度,设定适合参数(严禁高压快速作业撞坏机嘴),然后目视座台进退全过程,发现射嘴与机嘴偏差过大(射嘴未处于机嘴杯口内侧)时,应及时停止座进,重新按第4项进行手动调整;7射嘴顶住机嘴后,在不退座台(射嘴与机嘴不脱离)情况下手动开模至用手能前后摇动模具位置后再手执吊环前后摇动模具,进一步修正偏差,然后锁紧模具;8手动测试准确精度:用薄纸贴于机嘴杯口处,手动座进直至抵住机嘴,目视座台有无偏动,再退出取出纸目测检查碰撞迹是否平衡,平衡即OK,碰撞面不平衡则手动座进按第7项和用行车调整进一步,修正偏差直至OK;严禁安装模具有漏胶现象,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

模具管理作业指导书

模具管理作业指导书

模具管理作业指导书模具管理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模具管理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模具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模具损坏率,保障产品质量而编写的。

该指导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模具管理的部门和员工,旨在为其提供明确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二、关键词1、模具管理2、标准化3、规范化4、生产效率5、模具损坏率6、产品质量三、流程图1、模具验收2、模具入库3、模具使用4、模具保养5、模具检修6、模具报废四、正文1、模具验收在模具到货后,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模具的名称、规格、数量是否与订单一致,模具的外观、结构及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等。

验收合格后,进行入库管理。

2、模具入库模具应按照规定的分类方法进行存放,并建立相应的台账。

存放环境应干燥、通风,防止模具受潮、生锈。

同时,要定期对模具进行整理和清洁,保证其存放状态良好。

3、模具使用使用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提前向管理部门提出借用模具的申请。

申请应包括所需的模具型号、数量及相关技术要求。

管理部门审核无误后,将模具调拨至使用部门。

使用部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模具,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4、模具保养使用部门应定期对模具进行保养,防止其损坏或降低使用寿命。

保养周期可根据模具的使用频率、工作环境等因素确定。

保养内容主要包括清洗、润滑、紧固等操作。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模具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至管理部门进行检修。

5、模具检修当模具出现故障或异常时,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

检修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确保模具恢复性能良好。

检修完成后,应对模具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升级或更换。

6、模具报废对于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模具,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估,决定其报废处理方式。

报废的模具应进行注销,并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置。

五、结论模具管理作业指导书是确保模具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依据。

通过实施该指导书,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模具损坏率,保障产品质量。

模具部FAI作业指导书[规范]

模具部FAI作业指导书[规范]

模具部FAI作业指导书对应的流程/规范1.目的建立规定明确FAI的制作要求,保证FAI按客户要求完成。

2.概述2.1.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思瑞.蔡司.海克斯康三座标测量仪器.2.2.职责:品质课长:负责审核产品图纸,评估尺寸测量的可行性,确认样板符合测量要求(包括相关的标准和信息),FAI的批准发行FAI测量员:负责产品FAI表格制作、产品测量、外观检验和数据输入工作.FAI测量组长:负责测量员的日常管理和技能培训、夹具的设计和跟进,解决测量中疑难问题以及FAI的审核;TE跟模工程师:负责所送样板在高、中、低压状况下均无明显外观缺陷包括严重缩水、缺胶或变形且外形尺寸(长、宽、高)在图纸公差范围内,样板与纸档图纸同时送到QC部并写好申请登记表(不可有登记无版,有版未登记),样板送QC 部前产品最新图纸2D已放到到公共盘。

3.术语4.操作说明4.1. FAI前期准备工作:4.1.1. TE在收到项目发送的图纸首先存放到公共盘上,存放路径为(公共盘/te/item)。

4.1.2. 测量组长在收到TE的图档信息后,查看图纸判断是否需要制作夹具,如需要则告知TE需作夹具。

4.1.3. 量组长与TE沟通确认该项目是否有客户指定FAI报告格式,如有则尽快下发同时进行阅读理解并培训测量员该报告格式的填写办法和注意事项,如没有特定,则使用FAI报告格式.4.1.4. 测量组长根据样板的难易程度预定测量员负责的产品,评估测量时间4.2. FAI测量进行中工作:4.2.1. 测量组长跟进夹具的及时到位,并安排人员验收,如不合格,及时返送整改.4.2.2. TE在TO产品好模后,打印好2D图纸并随样板一同交与品质部并按要求填写《FAI检测申请登记表》。

4.2.3. 测量组长收到产品后,根据工作情况审核是否能满足TE的时间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则要与TE沟通,并达成一致,如有样板严重缺陷或是送错样板则反于TE,令其重新送板.4.2.4. 测量员核查是否有最新的图纸,有则立刻更新图纸.4.2.5. 测量组长下发样板给测量员进行测量.4.2.6. 测量组长跟进测量,并解决排机和测量疑难问题.4.2.7. 完成测量.4.3. FAI检讨工作4.3.1. 测量组长审核FAI报告,对相关的问题如偏差、测量错误和输入错误等安排测量员重新验证或更正.4.3.2. 测量组长审核FAI报告交于TE后,在《FAI记录表》上登记测量完成日期、总尺寸数、NG数和样板测量难易程度系数.4.3.3. 测量组长在《FAI记录表》上登记“已发邮件”,并把完成报告存放在公共盘上,存放路径为(公共盘/pinzhi/投影测量报告/产品FAI报告).4.4. 项目反馈4.4.1. TE的FAI疑问联系于品质课长,品质课长反馈于测量组长,由测量组长安排测量员重新验证或更正,或直接找相关测量员重新验证或更正。

模具作业指导书

模具作业指导书

模具作业指导书目的:为使模具制作及维修作业能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确保模具寿命,保证产品品质。

一、制作模具编号:1.必须在模坯外侧端面上方(方铁)用铣床加工模具编号,字高度40mm,深度0.5mm,字体为等线体。

2.每一块模板上均须用字码打上模具编号,且方向统一。

3.模具所有螺丝、吊圈孔及模具部件必须是公制规格,而付加工模配件必须是标准规格,禁止自行土制。

二、撬模位1、每一套模具均在B板(动模板)上四个角铣出撬模位,以便FIT模及修模用。

三、码模坑:1、非工字模胚均需要在前后模铣出码模槽,具体尺寸根据模具设计尺寸而定。

四、码模螺丝孔:1、每套模具均要在动模底板,定模面板上开码模孔。

2、孔距尺寸需根据注射机型确定五、顶棍孔1、动模底须开有足够大的顶棍孔,直径Φ25~40mm2、小型模具只需开一个顶棍孔,中型模具必须开三个顶棍孔以上,大型模具即需开五个孔3、顶棍孔径及位置根据注射机型实际尺寸(设计尺寸)六、定位圈1、每套模具必须装有定位圈(即定位法兰),以便装模定位,2、定位环尺寸应根据注射机型墙板孔径确定,3、定位圈直径公差为0.2~0.4mm,凸出模面板高度最小8~10mm,4、模具与机板的定位圈(法兰)的标准尺寸100mm-0.20^-0.40mm,七、先复位装置1、当顶针司筒与行位顶出装置相干涉时,必须在模上设有先复装置,不尽靠弹簧使顶针板复位,以免日后弹簧失效,行位(抽芯)与顶针司筒相碰撞。

2、必须在顶针板与动模板间装行程开关,以确保先复位装置有效后方可通电合模。

八、顶针板导柱导套1、顶针板长12或以上,或工模排位偏中2、配置较多小顶针且直径在2mm以下,3、配置较多司筒(10支以上),4、以上三种情形都必须在顶针板上加四支导柱及导套,以保证顶针平衡平稳地顶出胶件。

九、顶针板弹簧弓1、所有模具必须上顶针板上安装四根复位弹弓,以助顶针均匀回缩,2、采用塑胶模具专用蓝色弹弓,复位弹弓两端磨平,3、复位弹弓不能压缩大于自由长度的40%需在胶件有效出模情况下在顶针面板上做四个顶出限位钉4、复位弹弓固定,必须两端均有固定沉孔,禁止一端沉孔一端磨平面的不可靠做法。

模具制造作业指导书

模具制造作业指导书

模具制造作业指导书1. 引言本作业指导书为模具制造工作提供详细指导和操作流程。

本指导书适用于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旨在提高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

请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模具制造作业前仔细阅读本指导书,以确保操作正确、安全和高效。

2. 作业准备在进行模具制造之前,请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确定模具设计和规格- 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检查模具制造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 安排合适的工作场地和环境3. 模具制造步骤3.1 制造模具零件1. 根据模具设计和规格,选择相应的材料开始制造模具零件。

2. 使用合适的机械加工工具和设备,根据图纸和规范进行加工和切削。

3. 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尺寸和表面质量,确保模具零件的精度和光滑度。

4. 所有模具零件制造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2 组装模具1. 将制造好的模具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

确保每个零件的正确位置和配合。

2. 使用适当的装配工具和技术,确保模具组装的精度和稳定性。

3. 检查模具组装后的功能和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4. 质量控制和测试在模具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测试至关重要。

1. 在每个制造步骤完成后,进行质量控制检查,确保每个阶段的工作质量。

2. 测试模具的功能和性能,验证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3. 如发现任何质量问题或缺陷,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模具制造作业时,请始终遵循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手套和耳塞。

- 使用机械加工工具时,确保操作正确并遵守操作规程。

- 工作场所保持整洁有序,防止杂物堆积和滑倒。

- 遵守电气设备使用规定,确保安全用电。

- 如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并寻求帮助。

6. 总结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模具制造作业的详细指导和操作流程。

请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模具制造工作前全面理解并遵循本指导书中所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正确操作和质量控制,将能够提高模具制造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模具公司盘点作业指导书

模具公司盘点作业指导书

模具公司盘点作业指导书1. 介绍本文档旨在为模具公司的盘点作业提供详细指导。

通过正确的盘点作业流程和方法,可以提高盘点的准确性和效率,确保公司资产的准确记录和管理。

2. 盘点前准备工作盘点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实施高效的盘点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准备步骤:2.1 确定盘点的范围和目标在进行盘点之前,需要明确盘点的范围和目标。

确定盘点的具体仓库、存储区域以及需要盘点的资产类型。

2.2 制定盘点计划制定一份详细的盘点计划可以帮助组织盘点工作。

盘点计划应包括盘点时间、人员分配、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以及指定的负责人。

2.3 准备盘点工具和设备为了顺利完成盘点工作,需要准备适当的盘点工具和设备。

这包括:•计数器•标签或标签纸•笔和记号笔•手持终端或电脑2.4 培训员工在盘点工作开始之前,确保盘点人员接受了适当的培训。

他们应了解盘点的流程和要求,以及使用盘点工具和设备的方法。

3. 盘点作业流程下面是一个常见的盘点作业流程示例:3.1 设定起始点确定盘点的起始位置,例如仓库的入口或指定的存储区域。

3.2 标记盘点资产在盘点过程中,逐个标记和记录资产。

使用标签或标签纸标识每个资产,并记录其位置和其他必要信息,如名称、型号、数量等。

3.3 使用计数器进行数量统计使用计数器逐个计数资产的数量,并记录在盘点表中。

3.4 检查资产的状态和完整性在记录资产数量时,同时检查资产的状态和完整性。

如发现有损坏或丢失的资产,应记录在盘点表中并进行适当的记录。

3.5 移动到下一个位置完成一个位置的盘点后,逐个移动到下一个位置,继续进行盘点作业。

3.6 完成盘点作业完成所有位置的盘点后,对盘点表进行仔细检查和核对。

确保所有资产已经正确记录,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4. 盘点作业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盘点作业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4.1 注意安全在盘点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遵守所有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盘点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资产的安全。

4.2 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盘点作业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盘点流程进行操作。

模具制作作业指导书

模具制作作业指导书

篇一:模具制作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指导书用于玻璃钢机舱罩、导流罩及其附件模具制作的全过程,并满足图纸技术要求及相关模具质量要求,保证模具尺寸的准确性。

2、适应范围:本指导书适应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力发电机舱罩、导流罩及相关附件模具制作的全过程操作。

3、模具制作工具及耗材:3.1模具制作工具:3.1.1电动工具及设备:电钻、切割机、角向磨光机、数控车床、木工锯床、瓦刀、括刀、批刀、水平仪、直尺、卷尺。

3.2消耗材料:砂布、砂纸、抛光液、脱模蜡、木料、水泥等4、原材料:模具胶衣、模具树脂、玻纤织物、固化剂、促进剂。

5、模具制作工艺步骤:5.1主模制作:5.1.1 平台制作:5.1.1.1 根据图纸要求,确定平台尺寸,采用金属型材,固定于地面,并进行水平校正,水平误差不超1mm。

5.1.1.2采用混凝土砂浆,浇注,上面刮平,自然凝固一周,待混凝干燥。

5.1.2 模板制作:根据产品图纸尺寸制作模板(由数控车床制作),并将制作好的模板固定于平台上,按模板尺寸进行内部填充,然后用水泥沙浆拉平,检查检验各部位尺寸,加温干燥3-5天。

5.1.3 表面处理:采用40-80#砂布进行打磨处理,除去浮尘后,用腻子对模具表面进行批涂(要求平整)。

干燥后用120-1200#砂布依次修正打磨,直至表面平整,手感光滑。

5.2阴模制作:5.2.1主模表面处理:5.2.1.1除去主模表面浮尘。

5.2.1.2使用抛光蜡均匀涂刷于主模表面,反复2-3次,每涂一次,用干燥毛巾和羊毛轮进行抛光处理,并涂刷两遍脱模剂。

5.2.2胶衣喷涂:待脱模剂干燥后喷涂模具胶衣两遍(每次喷涂间隔时间在4-6小时之内,胶衣总厚度不小于1mm)。

5.2.3 模具铺层:总厚度20mm5.2.3.1模具胶衣初步固化后,开始按以下顺序进行铺层:表面毡1层——短切毡2层——04方格布20层——06方格布10层,铺层工序不能过快,每班时铺3-5层坡纤布或短切毡,每铺一层玻纤织物涂一层胶,同时要用铁辊压平压实织物,排出气泡,使胶均匀,达到指定厚度后铺层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三级文件清单
序号作业类型文件编号&名称版本/次制订单位
1
岗位职责MD-TD-001 CNC编程员A/0模具部
2MD-TD-002 CNC技工A/0模具部3MD-TD-003 CNC组长A/0模具部4MD-TD-004 EDM技工A/0模具部5MD-TD-005 EDM组长A/0模具部6MD-TD-006 财务A/0模具部7MD-TD-007 采购A/0模具部8MD-TD-008 车床技工A/0模具部9MD-TD-009 车床组长A/0模具部10MD-TD-010 跟模工程师A/0模具部11MD-TD-011 加工车间主管A/0模具部12MD-TD-012 加工车间助理A/0模具部13MD-TD-013 模具经理A/0模具部14MD-TD-014 磨床技工A/0模具部15MD-TD-015 磨床组长A/0模具部16MD-TD-016 品质部IPQC A/0模具部17MD-TD-017 品质部IQC A/0模具部18MD-TD-018 品质部OQC A/0模具部19MD-TD-019 品质组长A/0模具部20MD-TD-020 钳工车间主管A/0模具部21MD-TD-021 钳工技工A/0模具部22MD-TD-022 钳工技师A/0模具部23MD-TD-023 钳工学员A/0模具部24MD-TD-024 设计师A/0模具部25MD-TD-025 设计主管A/0模具部26MD-TD-026 铣床技工A/0模具部27MD-TD-027 铣床组长A/0模具部28MD-TD-028 线割技工A/0模具部29MD-TD-029 线割组长A/0模具部30MD-TD-030 业务经理A/0模具部31MD-TD-031 业务员A/0模具部32MD-TD-032 CNC操作指导书A/0模具部33MD-TD-033 EDM操作指导书A/0模具部
35MD-TD-035 弓锯床操作指导书A/0模具部36MD-TD-036 磨床操作指导书A/0模具部37MD-TD-037 磨刀机操作指导书A/0模具部38MD-TD-038 台式钻床操作指导书A/0模具部39MD-TD-039 投影仪操作指导书A/0模具部40MD-TD-040 铣床操作指导书A/0模具部41MD-TD-041 线割操作指导书A/0模具部42MD-TD-042 钻床操作指导书A/0模具部
43
检验规范MCC-QA-001模具及配件来料检验作业指
导书
A/0品质部
44MCC-QA-002模具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A/0品质部
45MCC-QA-003模具成品出货检验作业指导

A/0品质部
表单编号:R-003
设备操作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