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基础》
第二章 信用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
• I=P·r·n • S=P(1+ r·n)
• (二)复利法
• 复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时,要按一定期限(如1年或半年等),将所生 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利上加利的计息方法。
• 设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期数,I为利息,S为本利和,计息公式如下: • I=P[(1+r)n-1] • S=P(1+r)n
短期 利率
一般指融资期限在一年(含) 以内的利率,短期利率变动 风险小,利率水平相对较低。
一般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 上的利率,长期利率变动 风险较大,利率水平相对
较高。
长期 利率
• (二)利率的种类
• 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 利率 是指在整个借贷
期限内固定不变 的利率。
是指借贷期限内, 随市场利率变化 浮动 而定期进行调整 利率 的利率。其优点 是减少市场变化 的利率风险,但 计算成本收益相
• (2)衍生金融工具。 •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
组合形式的总称,包括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合约、金融期权合约、 金融互换合约。
• (2)衍生金融工具。
①金融远期 ②金融期货 ③金融期权
合约。
合约。
合约。
• 金融远期 • 金融期货 • 金融期权
合约是指
合约是指
• 我国利率体系未来发率展的。目标,是要形成一套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的、中央
银行可以有效控制的、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利率体 系。
• (二)利率结构
• 利率结构是指利率体系中各种 利率的组合情况。利率结构包 括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2024年金融学基础教案
金融学基础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金融学初学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框架,帮助学员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员将能够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掌握金融工具的基本特性,并能够运用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金融学导论(1)金融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2)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金融资产、金融工具、金融中介等(3)金融学的核心问题:风险与收益、信息不对称、金融创新等2.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等(2)金融市场的功能:资金融通、风险分散、价格发现、降低交易成本等(3)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交易制度、市场参与者、市场秩序等3.金融资产与金融工具(1)金融资产的定义与分类:货币资产、债权资产、股权资产、衍生品资产等(2)金融工具的基本特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期限性等(3)金融工具的定价原理:贴现原理、套利定价原理、风险调整收益原理等4.金融中介(1)金融中介的定义与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息中介、风险管理中介等(2)金融中介的运作机制: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等(3)金融中介的监管: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功能性监管等5.金融政策(1)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传导机制等(2)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债务政策等(3)金融监管政策: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使学员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金融案例,使学员了解金融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员的分析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员对金融学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员的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
4.模拟操作法:通过模拟金融市场的交易,使学员熟悉金融工具的操作方法,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对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2024)
15
金融机构的类型与职能
金融机构的类型
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 等。
2024/1/29
金融机构的职能
提供金融服务,如存贷款、投资、保险、汇款等;管理金融 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支持实体经济 发展,如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促进产业升级等。
16
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功能7Fra bibliotek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03
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发展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从物物交换到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探讨货 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条件。
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 等,分析货币形态演变的过程和原因。
阐述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货币 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经济现象 之间的关系。
2024/1/29
增加金融风险
部分金融创新可能增加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和风险性,需要加强监管 和风险管理。
34
金融监管的原则与方法
2024/1/29
依法监管原则
金融监管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 ,确保监管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公正公开原则
金融监管应公正对待所有市场主体, 监管过程和结果应公开透明。
35
金融监管的原则与方法
04
风险管理
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制定风 险管理策略、实施风险管理措 施等步骤,降低国际资本流动
的风险。
2024/1/29
30
08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2024/1/29
31
金融创新的内容及影响
金融制度创新
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 等方面的制度变革。
金融产品创新
如资产证券化、结构性金融产品等新 型金融产品的出现。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金融学导论1.1 金融学的定义与范围解释金融学的概念探讨金融学的应用范围1.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介绍金融市场的种类与功能分析金融机构的类型与运作机制1.3 金融学的主要理论与模型介绍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探讨金融学中的主要模型及其应用第二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2.1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解释金融市场的不同类型探讨金融市场对经济体系的影响2.2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性介绍金融工具的基本类型分析金融工具的风险与收益特性2.3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与行为讨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分析参与者在金融市场中的行为模式第三章:利率与汇率3.1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解释利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探讨利率的形成机制与变动因素3.2 利率的作用与功能分析利率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探讨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3.3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解释汇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探讨汇率形成机制与变动因素第四章: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4.1 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介绍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结构分析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策略4.2 投资银行的业务与运作解释投资银行的概念与职能探讨投资银行的业务运作与风险管理4.3 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与监管机制分析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讨论金融监管机制的运作与作用第五章:金融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5.1 金融资产定价的基本模型介绍金融资产定价的概念与方法探讨金融资产定价的基本模型及其应用5.2 风险管理与金融衍生品分析风险管理的概念与方法探讨金融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5.3 金融风险的度量与控制解释金融风险的类型与度量方法讨论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与方法第六章:宏观金融与货币政策6.1 宏观金融概述解释宏观金融的概念与重要性探讨宏观金融的主要指标与分析方法6.2 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分析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讨论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与影响6.3 货币政策与经济稳定探讨货币政策在经济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影响第七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7.1 金融创新的类型与影响解释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分类探讨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与经济的影响7.2 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分析金融发展的概念与指标讨论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挑战7.3 金融科技与金融服务创新介绍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影响探讨金融服务创新的方向与趋势第八章:国际金融与金融市场8.1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解释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特点探讨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与运作机制8.2 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机遇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类型讨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机遇与挑战8.3 国际金融管理与合作探讨国际金融管理的机构与机制分析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与方式第九章: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9.1 金融伦理的概念与重要性解释金融伦理的含义与特点探讨金融伦理在金融行业中的重要性9.2 金融职业道德的标准与原则分析金融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讨论金融职业道德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挑战9.3 金融伦理问题与案例分析介绍金融伦理常见问题与挑战分析金融伦理案例,探讨解决方案与教训第十章:金融学综合案例分析10.1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影响讨论金融监管在预防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与挑战10.2 金融市场操纵与欺诈解释金融市场操纵与欺诈的概念与类型探讨金融市场操纵与欺诈的后果与防范措施10.3 金融学综合案例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学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金融学导论中的金融学的定义与范围。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金融学基础》是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调控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金融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金融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和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主体、参与者及其行为2.2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类型、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的主要业务及特点金融科技创新及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2.3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分类、特点和功能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的基本原理和市场运作金融风险及其管理方法2.4 金融调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含义和目标中央银行、政府、金融机构在金融调控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金融调控的手段、效应及国际经验三、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形成互动、开放、实践的教学氛围。
3.2 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金融软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3 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参加金融模拟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课程考核4.1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4.2 考核内容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案例分析等;期末成绩采取闭卷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5.1 课时安排共计6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48课时,实践教学16课时。
5.2 教学进度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授课时间和内容,确保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及相关书籍《金融学》(第四版),郑振龙,厦门大学出版社《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张海蒙,机械工业出版社《金融机构与金融调控》,杨宇,中国金融出版社6.2 网络资源中国银行官网、中国证监会官网、中国银保监会官网等官方发布的金融政策及市场数据金融时报、经济观察报等财经媒体的金融新闻及分析文章6.3 实践基地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利用校园金融实验室,开展金融模拟实验教学七、教学评价7.1 学生评价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7.2 同行评价开展同行评价,邀请其他教师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7.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课程成绩、实习表现、实训报告等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成果和能力提升情况八、教学改革与创新8.1 教学内容更新紧跟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兴金融产品、金融技术和金融业务8.2 教学方法创新探索翻转课堂、在线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8.3 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训、实习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九、课程总结与反思9.1 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课程总结,梳理所学知识,提升理论素养9.2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轮教学做好准备9.3 结合学生反馈、同行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十、课程附件10.1 课程大纲详细列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等10.2 教学计划明确每个学期的教学任务、授课安排、实践环节等10.3 作业与考试规定作业布置、提交时间和考试时间、形式等10.4 实践教学要求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功能和类型:理解各类金融市场(如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的定义和作用。
第一章 货币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
• 三、货币层次、计量与货币流通
• (三)货币流通 • 货币流通是指由商品流通和资金流动引起的、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的货币的运动。 • 货币流通的形式主要有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两种。
• 一、货币制度的内容
•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 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 (一)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 (二)货币的职能
02
流通手段
01
1.
03
贮藏手段同
• 三、货币层次、计量与货币流通
• (一)货币层次
• 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是指将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在人类经济史上,许多商品曾在不同 时期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如牲畜、贝壳、布帛、粮食等都充当过货币。 在中国使用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实物货币有两类:
一另类一是类贝是币谷 帛
• 一、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
• (2)金属货币 • 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称为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
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 (2)实行固定汇率制; • (3)建立永久性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该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
东北财大 金融学基础
东北财大金融学基础
《金融学基础》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教材,作者为陈登峰。
该教材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以理论适度、够用为原则编写,保证金融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层次需要。
该教材配套了多元化的本章自测题和综合模拟试题,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金融学基础知识。
教材的内容精练紧凑,突出了金融学理论体系与经济金融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充分考虑了当今国际与我国经济改革后出现的新内容、新思想、新科技,如金融法律法规的修订、新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的涌现、互联网模式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等。
《金融学基础》是一本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金融学的优秀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2024版金融学基础全套教案
推动全球金融合作与发展,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国际 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 持等。
PART 07
金融风险与监管
REPORTING
金融风险概述
金融风险的定义
指在金融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 致金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的类型
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 作风险等。
金融学基础全套教案
REPORTING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货币与货币制度 • 信用与利息 • 金融机构体系 •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 国际金融与全球化 • 金融风险与监管 • 金融创新与未来发展
目录
PART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REPORTING
金融学基础课程内容
金融基本概念
包括货币、信用、金融市场等核心概念的解释与 辨析。
货币市场的交易工具
货币市场的交易工具主要包括商业票 据、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定期
存单等。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定义和特点
01
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供求的场所,交易期限通常在一年
以上,具有收益性高、风险大等特点。
资本市场的参与者
02
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
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个人投资者。
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
01
金融科技的定义
0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金融科技是指利用先进技术和手段,对 传统金融业务进行改造和升级,提高金 融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和普惠化水平。
互联网金融具有去中心化、去中介化、 普惠化、便捷化等特点,能够降低交易 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满足广大消费者 的金融需求。
《金融学基础(第2版)》第6章:货币供求与均衡(2024版)
7
第二节 货 币 供 给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 缩)的全过程,它是一个动态概念。其主要内容有: 货币供给量及层次的划分;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 给的决定因素。
四、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
(一)调整货币供给量 (二)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三)较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四)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14
本章小结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收入 和资产的一种需求,也就是一种由货币需求愿 望和货币需求能力相互决定的特殊需求。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和 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当货币供给量与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不一致时,就 出现了货币失衡现象。一般而言,货币的非均衡或失衡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货币不足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表现为 经济停滞增长或负增长,商品严重积压,失业率上升;另 一种是货币过多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表现为商品不足, 物价迅速上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17
案例讨论
【案例一】 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
讨论题
你认为我国应如何控制流动性过剩?
【案例二】 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现象
讨论题
我国的超额货币需求如果合理,货币供给是否要适 应这个现实?该怎样做?
货币均衡的实质是市场上商品供给和用货币购买力表示的 商品需求之间的均衡。
11
二、货币容纳量弹性
货币供应量同货币需要量在一定限度内的偏离 不至于引起市场物价和币值较大的波动,或者 说,两者在一定幅度内的偏离能够为经济运行 所容纳,这种现象称为市场货币容纳量弹性, 或称为货币供应量弹性。 货币容纳量弹性(Me)的计算公式为
《金融学基础》
《金融学基础》在当今社会,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紧密相连。
无论是个人的理财规划、企业的投资决策,还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都离不开金融学的理论和知识。
那么,什么是金融学基础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金融学,简单来说,是研究资金融通、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运作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旨在理解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资源的跨期配置。
首先,货币是金融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极大地方便了商品交换和经济活动。
从最初的实物货币,如贝壳、金银,到如今的纸币和电子货币,货币形式的演变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技术进步。
货币的供应量和流通速度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过多或过少的货币供应都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问题,从而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利率是金融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它本质上是资金的价格,反映了资金的供求关系。
对于个人来说,利率决定了储蓄的收益和贷款的成本。
比如,当利率较高时,人们更倾向于储蓄,因为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而当利率较低时,人们可能更愿意贷款投资或消费。
对于企业而言,利率影响着其融资成本和投资决策。
低利率环境可能鼓励企业扩大投资,而高利率则可能抑制企业的投资活动。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是短期资金的借贷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如短期国债、商业票据等。
资本市场则是长期资金的融通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股票代表着对公司的所有权,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分享公司的利润和成长;债券则是一种债务凭证,发行人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
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宏观经济状况、公司业绩、政策变化等。
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商业银行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金融机构之一,它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投资银行则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和交易等业务。
此外,还有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业务范围。
《金融学基础》课件
CHAPTER 04
金融工具与金融创新
金融工具的定义与分类
金融工具的定义
金融工具是用来证明金融交易的合法文件,如债券、股票、 期货等。
金融工具的分类
按照期限、性质和交易地点等标准,金融工具可以分为短期 金融工具、长期金融工具、权益性金融工具、固定收益类金 融工具等。
THANKS
[ 感谢观看 ]
金融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金融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货币和银行的发展,其 发展历程包括古典金融学、现代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 等阶段。
详细描述
金融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货币和银行的发展,随着 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演变,金融学逐渐形成独立的 学科。古典金融学阶段主要关注货币和信用的供求分析 ,现代金融学则引入了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金 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近年来,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为金融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关注人 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为金融市 场的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详细描述
金融学主要研究货币、信用和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以及金融机构和宏观金融调控的管理。它探讨货币的本质、 职能和形态,研究不同层次的信用关系和信用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构成、运作机制和风险管理。同时,金融学 还关注宏观层面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等问题。
金融学的学科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金融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创造性和微观宏观并重的特 点。
金融创新的分类
按照创新的内容,金融创新可以分为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
金融创新的趋势与影响
金融创新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等趋势。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金融学基础》课程是我院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基本原理和现代银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能认识并解释货币金融现象、分析货币金融政策、具备初步判断货币金融发展趋势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现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金融学基础》是在学习《经济基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学生金融意识与实务操作、熟悉金融基本理论而编排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保险理财规划》、《财政与税收》等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今后从事与金融营销相关的工作做好铺垫。
建议课时为48课时。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根据财经类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并针对金融学基础分析和应用的职业技能特点,确定了与之相对应的学习项目,见分析表:表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货币与信用理论能够运用有关的货币基础知识解释货币的相关现象;认识货币能够运用信用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解释现代信用相关现象分析信用相关现象金融市场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金融市场与经济的的关系认识金融市场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金融学基础通过学习股票及债券交易的基本程序,能进行简单的模拟操作利用金融市场处理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能掌握金融机构的构成情况,明确不同性质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的特点及其主要业务构成。
熟悉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中央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业务处理金融机构业务处理金融现象会对货币需求的形成过程以及决定因素进行分析认识金融现象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分析金融现象金融政策能够分析货币政策构成要素的运行机制熟悉金融政策能够熟练掌握金融政策的政策目标金融政策目标分析会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金融政策工具运用国际金融能分析析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及进行外汇汇率看的兑换计算熟悉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会分析和判断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业务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能分析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认识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能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金融风险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感受金融风险呼唤金融监管(二)课程目标根据《金融学基础》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1)掌握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制度的演变历史及信用的含义、表现形式及各类信用工具;(2)掌握金融市场的种类、功能及构成;(3)掌握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概念及分类及主要业务处理;(4)掌握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及解释金融现象;(5)掌握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6)掌握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外汇汇率看的兑换计算;(7) 掌握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体系的含义与一般构成。
金融学基础教学PPT大纲
3/13
金融市场的作用
• 资金融通:金融市场提供平台,使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需求单位,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 济活动。
• 风险管理:通过金融工具和衍生品,市场参与者可以分散和对冲风险,保障资产价值和收益 稳定性。
7/13
股票市场分析
• 基本面分析: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行业趋势和宏观经济数据,评估股票的内在价值和潜在 增长趋势。
• 技术面分析:通过股价走势图形、交易量和技术指标来预测市场趋势和交易时机,强调历史 价格行为的重要性。
• 市场情绪分析:考察投资者情绪和市场心理,如恐慌指数、投资者信心调查,以此作为市场 波纲
Overview
1. 金融学导论 2. 货币与银行 3. 投资理论 4. 保险与风险管理 5. 国际金融
2/13
金融学导论
金融学的定义
• 资金流动分析:金融学专注于研究资金的流动,涉及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及这些流动如 何影响个人、企业和国家。
• 金融市场与机构:金融学深入探讨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机构(如银行、 保险公司)的角色和功能,以及它们如何促进经济活动。
8/13
保险与风险管理
保险的基本原理
• 风险转移:保险通过合同形式将个人或企业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减轻被保险人因不 可预见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
• 共同分担:保险机制通过众多投保人共同缴纳保费形成资金池,实现风险的分散与共担,保 障少数遭遇风险的个体得到经济补偿。
• 保险合同要素:保险合同包含明确的主体(保险人、被保险人)、客体(保险标的)、内容 (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保险金额、保费等),确保双方权利义务的清晰界定。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金融学基础1.2 授课教师:X1.3 授课对象:金融学大一学生1.4 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共15课时1.5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金融市场概述2.1.1 金融市场的定义与功能2.1.2 金融市场的分类2.1.3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2.2 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2.2.1 资本市场理论2.2.2 货币市场理论2.2.3 金融市场定价理论2.3 金融市场的主要金融工具2.3.1 股票2.3.2 债券2.3.3 衍生金融工具2.4 金融市场的监管与政策2.4.1 金融市场监管的意义与目标2.4.2 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措施2.4.3 金融市场政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将金融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40%。
4.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4.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金融学知识运用能力,占总成绩的3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推荐使用《金融学原理》一书,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料。
5.2 辅助教材:推荐使用《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等辅助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5.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金融新闻网站、学术期刊等,关注金融市场的最新动态。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新课:通过金融市场案例视频,引发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6.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图表和数据,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金融市场。
6.3 案例分析:教师提出一个金融市场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金融市场运作机制和参与者行为。
2024年《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2024一、课程简介《金融学基础》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运用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工具,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评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并具备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等。
2.掌握金融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包括金融市场分析、金融产品评估和风险管理等。
3.能够运用金融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金融决策、金融规划和金融创新等。
4.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功能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征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业务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金融市场分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利率和汇率的决定因素股票和债券的定价模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定价3.金融产品评估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风险和收益的度量方法贷款和信用评级的原理4.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的类型和特征风险评估和度量方法风险管理和控制策略保险和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5.金融决策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的原则和方法资本预算和资本结构的选择股利政策和股票回购的决策6.金融规划和金融创新个人和企业的金融规划方法金融创新的原理和案例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金融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金融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金融市场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和小测验等,占总成绩的40%。
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金融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30%。
《金融学基础》
13
概念回顾
货币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纸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不兑 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 人民币制度
14
课后习题
1.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2. 货币的形态有哪些? 3.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4. 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5.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15
案例讨论
【案例一】 战俘营里的货币 讨论题 作为货币的商品需要什么特征?
【案例二】 劣币驱逐良币与货币替代 讨论题 劣币驱逐良币与货币替代的异同?
17
第二章 信用与资金融通
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一般表现为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商品或货币 的借贷关系。
利息是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形成而产生的,只要 存在信用关系,利息就必然存在。
(三)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的名
称为“角”和“分”,人民币以“¥”为符号。
(2)
人民币采用不兑换银行券的形式,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
也不与任何外币正式联系,是一种信用货币。
(3)
人民币是我国惟一的合法通货,严格禁止外币在中国境内计价
流通,严禁金银流通,严格禁止妨害人民币及其信誉。
(三)划分的现实意义
7
五、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8
第二节 货 币 制 度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是人们在充分认识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 由国家制定并主要通过法律强制保障实施的一种管 理制度。
2024版《金融学基础》教学大纲讲课教案
培养学生的金融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金融意识和风 险意识。
教材及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包括相关学术期刊、金融网站、政策文件等,以辅助学 生深入了解课程内容。
学习资源
提供课程PPT、案例分析、在线测试等学习资源,以满 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0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概述
01 金融市场的定义
《金融学基础》教学 大纲讲课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 货币与货币政策 • 信用与利率 • 金融市场交易工具 • 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金融学基础》课程概述
01 课程性质
《金融学基础》是金融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为 学生打下坚实的金融理论基础。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编制目的和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详细解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经 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以及净误差与遗漏。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
介绍如何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来了解一国的经 济状况和对外经济关系。
汇率制度类型及特点比较
汇率制度类型
涉及货币的本质、职能,以及中央银行如 何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
金融机构及其业务
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 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和服务。
金融风险与管理
包括金融风险的类型、识别、度量和管理 方法。
案例分析讨论
金融市场案例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市场案例,如股市崩盘、债券违约等,进行 深入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风险。
货币政策时滞 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 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包括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金融学基础》
货币均衡的实现与调控
货币均衡的含义
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状态,即货币的购买力与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总供 给基本平衡。
实现货币均衡的调控手段
包括货币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收入政策等。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 备金率、再贴现率等,用于调节基础货币数量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财政政策则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收入政策则通过调整工资和物
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改革
01
金融监管体制:一国或地区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的组织架构和 制度安排。常见的金融监管体制包括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两 种模式。
02
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方向
03
完善监管法律法规,提高监管的法治化水平。
04
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监管合力。
05
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结合,防范系统性金融 风险。
03
现代金融学的发展
20世纪以来,金融学经历了从货币银行学到现代金融学的转变。现代金
融学不仅研究货币、信用等传统金融领域,还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
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等各个方面。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金融理论和假设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数据 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是金融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货币供给的过程与机制
货币供给的过程
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完成的。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和调控基础货币数量来影 响货币供给;商业银行则通过信贷创造存款的方式增加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机制
包括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存款准备金制度等。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具有强制流通力的通货,是货币供给 的源头;货币乘数则反映了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活动创造存款的能力;存款准备金制度则是中央银行调控商业银行 信贷规模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3. 日本的货币层次划分 4.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三)划分的现实意义
7
五、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8
第二节 货 币 制 度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是人们在充分认识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 由国家制定并主要通过法律强制保障实施的一种管 理制度。 它体现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 进行的控制。 为创造有序、稳定的货币流通体系,以适应商品经 济发展的需要,各个国家先后颁布法令和条例,对 货币流通做出种种规定,从而形成统一的、稳定的 货币制度。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三)一般价值形式 (四)货币形式
4
二、货币的本质
从货币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货币是商品,但 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 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这就是货币的本质。
(1) 货币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都是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2)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作为等价物,它具有两 个基本特征。第一,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 料。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3) 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4) 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 和支配性。
(二)信用的构成要素
1. 债权债务 2. 信用工具 3. 时间间隔
19
一、信用的概念与特征
(二)信用的构成要素
1. 债权债务 2. 信用工具 3. 时间间隔
(三)信用的特征
1. 暂时性 2. 偿还性 3. 收益性 4. 风险性
20
二、信用的作用
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 速发展。经济越发展,信用就越重要,经 济对信用的依赖就越多,信用对经济的影 响也就越大。
银本位制 金属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银行券 信用货币本位制 纸币 金银复本位制 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 金块本位 金汇兑本位
11
四、我国的货币制度
(一)人民币 (二)中国的人民币发行 (三)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的名 称为“角”和“分”,人民币以“¥”为符号。 (2) 人民币采用不兑换银行券的形式,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 也不与任何外币正式联系,是一种信用货币。 (3) 人民币是我国惟一的合法通货,严格禁止外币在中国境内计价 流通,严禁金银流通,严格禁止妨害人民币及其信誉。 (4) 国家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并对人民币流 通进行管理。 (5) 人民币不允许自由出入国境。 (6) 禁止仿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仿造、变造的人民币。 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禁 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27
二、利息率
(一)利息率的表示
利息水平的高低是由利息率来表示的。利息率简称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货币额(本金) 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利息率=
一定时期取得的利息额 一定时期借贷的货币额
×100%
利息率通常以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来表示。年 利率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月利率是以月为单位 计算利息;日利率又叫“拆息”,是以日为单位计 算利息。
12
本章小结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 物,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 果。 货币形式的变化经历着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 过程,主要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等。 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是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 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它的基本内容包括:货币金属 与货币单位、货币的发行与流通、黄金准备制度等。 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 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四个阶段。 我国的货币制度目前采用的是人民币制度。
13
概念回顾
货币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纸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不兑 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 人民币制度
14
课后习题
1.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2. 货币的形态有哪些?
3.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4. 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5.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2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如何透过货币的表面现象把握其本质,是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本章主要分析货币和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 变等问题。
3
第一节 货
一、货币的产生
币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长期的商 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逐渐地从商品世界中 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 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 商品的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经历了四个阶段,表现 为四种形式
32
二、资金融通的方式
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相互之间融通资金可 以借助金融市场直接进行,也可以通过中介机 构间接进行,从而使融资活动区分为直接融通 资金与间接融通资金,如图2-1所示:
直接融通 金融市场
资 金 需 求 者
金融机构 间接融通
资 金 供 给 者
33
二、资金融通的方式
(一)直接融通资金
5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
货币是交换的产物,而随着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货币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货币形式的变化 经历着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过程。
(一)实物货币 (二)金属货币 (三)纸币 (四)信用货币 (五)电子货币
6
四、货币层次的划分
(一)划分的依据
(二)划分的方法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供给口径
资金融通就是通过货币有偿让渡促使价值增值的运动。 其融资活动分为直接融通资金和间接融通资金两种方 式,前者是利用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活动,后者是通过 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活动。
35
概念回顾
信用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利息 利息率 资金融通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36
课后习题
1. 信用的形式有哪些?
2. 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3. 什么是资金融通?它有哪些形式?
37
案例讨论
【案例一】 我国利率调整回顾
讨论题
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要降息和加息?
【案例二】 企业间融资
讨论题
1. 直接融资的含义 2. 直接融资的特点 3.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二)间接融通资金
1. 间接融资的含义 2. 间接融资的特点 3.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
34
本章小结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所形成的商品或货币的借 贷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信用关系由债权债务、信用 工具和时间间隔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财富的分配形式,是 借贷资本的价格,其大小是由利息率决定的,利息率 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货币额(本金)之间的比 率。
25
四、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概念
信用工具是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它是各种信用关系的具体反映和体现。
(二)主要信用工具
1. 商业票据 2. 支票 3. 银行票据 4. 股票 5. 债券
26
第二节 利息与利率
一、利息
(一)利息的概念
计算利息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利息额=借贷货币额(本金)×借贷时间×利率
9
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 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二)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三)黄金准备制度
10
三、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 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 位制四个阶段,如图1-1所示。
1) 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 2) 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4. 国家信用的作用
(1) 国家信用是动员国民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工 具。 (2) 国家信用是商业银行调节资产结构的工具。 (3) 国家信用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实施宏观调控的重 要杠杆。
23
三、信用的形式
(四)消费信用
1. 消费信用的概念 2. 消费信用的形式
月利率=年利率 12 日利率=二)利息的计算
1. 单利 2. 复利 3. 现值与终值
(三)利率的种类
1. 市场利率和法定利率 2.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3.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4. 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
29
二、利息率
(四)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
1. 平均利润率 2. 资本的供求状况 3. 物价水平 4. 经济政策 5. 其他影响因素
(一)融通资金的功能 (二)调节社会资金的功能 (三)创造信用货币的功能
21
三、信用的形式
(一)商业信用
1. 商业信用的概念 2. 商业信用的特点
(1) 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买卖和借贷两种 不同的经济行为的统一。 (2) 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有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 (3) 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
31
第三节 资 金 融 通
一、资金融通的概念
资金融通即金融,它是通过资金有偿让渡促使价值 增值的运动,或称为资金余缺调剂的信贷活动。 在现代经济中,由于资金盈余者和资金不足者的存 在,产生了融通资金的需要。 简单地讲金融是资金融通,广义的金融是指货币流 通与信用活动的总和,凡是货币发行、流通与回笼、 货币资金的借贷、票据的承兑与贴现、债券和股票 等证券的发行和转让、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运用以及 外汇的买卖等,都属于金融活动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