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含植物学
植物生产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1、植物生产学的概念: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气象学、农业化学、耕作学、土壤学、数学等学科为基础,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成就全面系统地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和人工调节控制技术以期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理论和措施的一门技术科学。
2、植物的概念:⑴广义:是指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⑵狭义:是指农植物,(粮、棉、油,糖、麻、烟,茶、桑、果,菜、药、杂,统称为“庄稼”)3、植物的分类:(一)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分类:⑴粮食植物:①禾谷类植物②豆类植物③薯、芋类植物⑵经济植物:④纤维植物⑤油料植物⑥糖料植物⑦其它植物⑶绿肥及饲料植物⑷药用植物:⑨药用植物:人参、枸杞等。
(二)按生物学特性分类: ⑴根据对温度的要求分类:①喜温植物②喜凉植物⑵根据对光照的要求分类:①长日照植物②短日照植物③中性植物④喜光植物⑤耐阴植物⑶根据植物对水分的要求分类:①耐旱怕涝植物②耐旱耐涝植物③避旱涝型,生育期较短的植物;④中间水分型,既不耐旱,也不耐涝⑤喜湿润型⑥喜水耐涝型(三)按栽培特性分类:分春播(早春、晚春)、夏播、秋播植物,夏收、秋收植物。
另外,根据植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将植物分为C3植物和C4植物4、植物的产量:(一)植物的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两部分。
①生物产量:指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一般不包括根),②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产品的收获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③经济系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经济系数 =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经济产量可以是生殖体(籽粒、荚果、果实),也可以是营养体(根、茎、叶)。
生物产量高是高产的基础,经济系数高是高产的必要条件。
决定经济系数的因素:①与所利用的产品器官有关:以营养器官为产品的植物较高,以生殖器官的一部分作为产品的植物较低,②与收获产品的化学成分有关:以碳水化合物为产品的较高,以含脂肪、蛋白质为产品的较低。
高中生物竞赛知识—植物学
植物学绪论一、植物界(一)生物的分界林奈最早将生物界分为两界系统,包括动物界和植物界。
以后相继分为三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四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或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
五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
我国学者提出六界系统,即非胞生物界(类病毒和病毒)、动物界、植物界、菌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
(二)植物界的主要类群和分布植物界通常划分为七个大类群,即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它们的体形大小、形态结构、寿命长短、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所各不相同,共同组成了形形色色的植物界。
种子植物根据茎干质地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两大类型:1.木本植物: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多、质地坚硬,系多年生的植物。
因茎干的形态,又可分为乔木、灌木和半灌木三类。
(1)乔木:植株一般高大,主干显著而直立,在距地面较高处的主干顶端,由繁盛分枝形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
如玉兰、泡桐、杨、榆、松、柏、水杉、桉等。
(2)灌木:植株较矮小,无显著主干,近地面处枝干丛生的木本植物,如大叶黄杨、迎春、紫荆、木槿、南天竺、茶等。
灌木和乔木的区别是生长型的不同(不是内部结构的不同)。
(3)半灌木:外形类似灌木,但地上部分为一年生,越冬时枯萎死亡的木本植物,如金丝桃、黄芪和某些蒿属植物。
2.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的植物。
因植株生存年限的长短,又可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三类。
(1)一年生植物:水稻、玉米、高粱、大豆、黄瓜、烟草、向日葵等。
(2)二年生植物:白菜、胡萝卜、菠菜、冬小麦、洋葱、甜菜等。
(3)多年生植物:薄荷、菊、鸢尾、百合等。
3.无论木本植物或草本植物,凡茎干细长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攀附他物而生长的,统称藤本植物。
1)木质藤本:葡萄、紫藤等。
2)草质藤本:牵牛、茑萝等。
(三)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①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即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Botany一、课程基本信息— 1 —(一)知识目标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长发育与生殖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是生科、生技、农学、园林、园艺、植保、种子等十几个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植物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
(二)能力目标锻炼学生对植物外部形态结构和各器官内部结构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校园及附近城区主要植物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2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发展史,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
这将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逆境生理》、《作物育种学》、《观赏园艺》及《生物化学》等课程打下基础。
(2)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1)了解花的形成和发育。
(2)了解植物界的发生和演化。
(3)了解流行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二)理解(1)理解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
(2)理解植物各营养器官之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三)掌握(1)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
(2)掌握植物组织的起源和类型。
(3)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结构。
(4)掌握植物的各大类群,关键科、属及其特征,分布,系统学意义以及经济价值,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 2 学时知识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界;植物的重要性;植物学发展简史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本章小结重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重要性。
难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思考题:— 3 —1、简述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2011年农业综合一(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考研真题及相关考点
植物学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1、根瘤:是根瘤细菌或放线菌等侵入植物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
相关考点:菌根:是高等植物根与某些真菌的共生体。
菌根所表现出的共生关系是真菌能增加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转化能力,而植物则把其制造的有机物提供给真菌。
2、双名法: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用两个拉丁单词作为一个植物名称,第一个为属名,多为名词,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为种名,多为形容词,第一个字母小写。
后面再写命名人的姓氏或姓名缩写,第一个字母大写。
如水稻的学名Oryza.sative L。
相关考点:花程式:用符号、数字和字母表示花的各部分组成、排列、位置及彼此关系。
3、分蘖:禾本科植物所特有的一种分枝方式。
禾本科植物(水稻、小麦等)在生长初期,茎的节间很短,节很密集,而且集中于基部,每个节上都有一片幼叶和一个腋芽,当幼苗出现4、5片幼叶的时候,有些腋芽即开始活动形成新枝并在节位上产生不定根,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分蘖。
4、生活史:从上一代种子开始至新一代种子形成所经历的的周期,称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它包括二倍体阶段(孢子体阶段)和单倍体阶段(配子体阶段)。
相关考点:简述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生长,在一定部位形成花芽,经过开花、传粉、受精作用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为新一代种子,称为被子植物生活史。
在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具有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以受精卵开始,直到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分裂前,为二倍体阶段(孢子体阶段),第二阶段从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单核胚囊和单核花粉粒,直到成熟胚囊和成熟花粉粒,为配子体阶段(单倍体阶段)。
二、简答题1、植物界分为哪几个基本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周皮包括哪几部分?木栓形成层形成后,进行切向分裂,向外和向内各产生数层新细胞,外面的几层细胞发育为木栓层,内层的细胞则形成栓内层,再加上木栓形成层本身,三者合称为周皮。
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概况课程名称:植物生态学(Plant Ecology)课程代码:234010056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学分:54/3(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10学时)需预修课程:植物学、气象学、微生物学、土壤学、遗传学以及相关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适用生态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课程简介:植物生态学产生自人类利用植物和植被资源的实践活动之中,研究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拓展和强度的深化,对自然的干扰和改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普遍发生并日益扩展,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
植物生态学从整体论出发,以植物和植物群体为对象,提供一条人类认识自然的途径和方法,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系统整合、互动依存、协同发展,注重剖析自然生产力的维持条件和发挥生态功能的过程,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科学保护生态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指导。
植物生态学以群落和种群为基础与核心,着眼于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植根于植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过程。
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理论、知识目标:掌握植物生态学的基本知识。
重点掌握植物个体生态学、植物种群生态学和植物群落生态学以及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而为专业课打下扎实的植物生态学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植物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植物生产、植物资源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生态学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其它生态学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3.达成目标:本课程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1.生态学的学科范畴;2.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3.植物生态学的内容体系及研究特点;4.植物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生态学的科学范畴、植物生态学的定义、植物生态学的内容体系和研究特点。
植物学
植物学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系统进化、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综合性科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植物学植物学botany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是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的科学。
它的主要分科有植物分类学、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胚胎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地理学等。
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资源,让植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纤维、药物、建筑材料等。
分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以植物为研究对象。
早期人类的食、住、衣、药、装饰物、工具等乃至巫术用品无不取自植物。
绿色植物借助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养育了一切生物,而今日人类及许多生物所需的氧气全系35亿年以来植物借光合作用所产生。
原始人先是采集植物,以后进而种植植物,自农业人口定居之後才出现了人类文明。
人类在这些活动中积累的知识便构成今日植物科学的基础。
今日常称亚里斯多德的弟子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300BC)为植物学创立者。
西元1世纪,希腊的迪奥斯科里斯(Pedanius Dioscorides)将植物分为芳香、烹饪及药用3类。
西元1世纪,老普林尼的《博物志》中也记载不少植物知识,但谬误甚多。
中国的药草书出现甚早,但对西方植物学无直接贡献。
印刷术流传後,西方的草药志(herbal)才於15∼16 世纪逐渐出现。
16世纪研制出光学镜头和复式显微镜,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17世纪的植物学家不再偏重於研究药草,鲍欣(Gaspard Bauhin)提出许多至今有效的新概念。
胡克(Robert Hooke)、格鲁(Nehemiah Grew)及马尔皮基(Marcello Malpighi)等人的工作创立了植物解剖学。
胡克创「细胞」一词。
18世纪,实验生理学初步证明,植物在阳光下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增加植株重量,并放出氧气。
1753年林奈(Carolus Linnaeus)发表《植物种志》一书,确立了双名制,并将生殖性状(花)用为重要分类根据。
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生态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
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生态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071012)含森林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水文生态学、气候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化学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两栖爬行动物生态学、建筑生态学等十二个研究方向。
森林生态学: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演替;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复杂性;森林健康评价与管理;森林质量、景观格局及环境效应;森林水生昆虫生态;森林界面生态过程;森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树木生理生态特性及抗逆性机制与调控;天然林经营管理与保护对策;人工林土壤生态管理理论与技术;城市森林结构及生态服务功能;“3S”(GIS、RS、GP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林业生态工程:防护林构建、培育及其生态学基础;防护林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林木种质资源选育及优化组合利用技术;退化立地生态恢复与植被重建;土地荒漠化形成的生态学机制及防治技术。
生态气候学:研究森林、农业、草原等主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水文、气象功能;生态系统的水气功能调控机理与生产潜力评价;森林作用层生态过程的模拟与模型建立;大型生态工程(包括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等)建设的水文、气象效应,为生态工程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定量指标。
本学科还研究生态破坏可能引起的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性质和程度及其防御对策,并涉及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因子(大气、光、水分等)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菌物、苔藓、地衣等)的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植物-微生物共生生态机理和调控;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珍稀濒危植物、菌物和重要资源植物、菌物的生态保护及持续利用。
景观生态学:以野外考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为主要手段,研究不同时空尺度景观的空间格局、生态过程与动态变化,建立景观指标体系与空间直观模型,进行区域景观评价与生态安全、区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全球变化、区域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的保护与生态旅游研究。
二、植物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植物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一)植物学研究的对象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更好地识别、控制、改造和利用植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
同其他科学一样,植物学也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的早期,主要是一门描述性的科学,20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其他工程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的产生,植物学才逐渐地由观察描述的阶段进入实验的阶段,着重对植物界的生命活动规律,从不同的角度以新的技术和理论进行微观的和宏观的、理论的和应用的研究。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在大踏步前进,植物学也必然相应地发展,特别是在四化建设中,植物学工作者在向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进军中,也是一支重要的方面军。
许多教学、科研、生产、工程技术等部门也将会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植物学方面的协助,并且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植物学的教学和研究能不能走在经济建设的前头,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二)植物学的分支学科随着科学的发展,生产实践和其他工作的需要,植物学的研究也愈来愈广泛,而每一局部的研究却愈来愈细致和深入,于是植物学就依据研究内容侧重的不同,分化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类:植物形态学(Plant morphology)植物形态学是研究植物体内外形状和结构,器官的形成和发育,细胞、组织、器官在不同环境中以及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植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其中研究植物细胞结构的科学,称为植物细胞学(Plant cytolo-gy);研究植物组织和器官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科学,称为植物解剖学(plant anato -my);研究植物胚胎的结构、发生和分化的科学,称为植物胚胎学(plant embryology)。
《植物生态学》(含植物学)考试大纲
《植物生态学》(含植物学)考试大纲注:请考生以考试大纲为复习依据。
(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中所列“852植物生态学”,包含“植物学”。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植物学(含植物生态学)是自然保护区学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自然保护区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参考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植物学部分第一章绪论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植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植物细胞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细胞壁的组成和变化;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主要的变化。
第三章植物组织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类型及特点;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系统的概念。
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种子的构造和类型及种子萌发过程和种子休眠类型及机理。
根、芽、茎、叶的类型,构造与生长发育;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的概念和变态的种类)。
种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及应用。
第五章种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及生殖过程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花的结构和发育;开花传粉、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大、小孢子叶球的产生和发育;雌、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过程;传粉与受精;胚、胚乳的发育及种子的形成。
(注意与被子植物的区别)第六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植物的分类单位、命名和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各基本类群的特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及进化历程中的地位。
第七章被子植物分类基础1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基础知识:茎的生长习性;单、复叶的区别及复叶类型;雌、雄蕊类型、子房位置、胎座类型;花序类型、果实类型;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2被子植物主要分类系统及重要区别点: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
3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常见的科的识别要点;蔷薇科、豆科、菊科、禾本科等大科的亚科之间的区别;特点相近科的区别。
植物学的意义
a、农艺植物学b、森林植物学c、园艺植物学d、应⽤微⽣物学e、植物病理学f、植物育种学⼆、植物学的研究对象植物学最初的研究的对象,都是各民族古伐经验下的⾷⽤植物或药⽤植物以及⼀些有毒植物,像我国古时候的《礼农本草经》及《⾷物本草》等。
这些书籍中的植物,⼤部分都是⽇常接触到的⾼等绿⾊植物,也有⼀些⼤型的菌类实体。
西洋各国的早期植物学也只限于记述⼀些⾼等植物。
直到⼗九世纪由巴斯德(Leuis Pasteur)建⽴微⽣物学的基础以后,才把植物学的领域扩展到菌类植物。
母亲啊已经直到是植物⼤约已经有55万种以上。
三、植物的组成与结构地球上的⽣物(包括植物及动物)虽然有千奇百怪的形体及构造,但是每⼀个⽣物体都能完成⽣命的各种现象。
⽆论是多细胞植物或是单细胞植物,都有能⼒进⾏⽣长、发育、适应及⽣殖等各种功能,为要完成这些复杂的⽣命现象,⽣物体必须具有组织严密的结构。
⽣物体不但是进⾏⽣命现象的场所,⽽⽣物体的本⾝也是什么现象的产物。
只有在⽣物体中才能进⾏⽣命现象,也只有⽣命现象才能构成⽣物体。
因此,可以说⽣物体的结构和⽣理现象,有互相连系不可分开的关联。
植物的⾝体,都是由细胞所构成。
若植物没有完整的细胞构造,如菌质体(mycoplasma)及病毒(virus),则不能独⽴⾃主的⽣活。
四、认识植物家族科属(⼀)菊科1、特点菊科植物极易辨认,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头状花序,在花序中央的不是花蕊,⽽是⼩⼩的管状花,外围也不是花瓣,⽽是⾆状花。
若为菊科植物做素描,想画得好课不容易,只要仔细观察,便会发觉这么多管状花⾆状花,让⼈眼花缭乱,难以下笔。
2、代表精油罗马洋⽢菊、永久花、德国洋⽢菊(⼆)松柏科1、特点所有松柏可树⽊多半⾼⼤,具有强⼤稳定⼒,都对呼吸道很好,枞⼀分为胶枞、西伯利亚枞、银枞、含70——80%的帖烯,能让⼈思考⽣活的意义,和⽣存的意义,能帮助⼈找到⾃⼰想要的能⼒,能让⼈乐观,能让⼈的灵性提升,带给⼈的思索就如⾼耸的教室。
植物分类学——精选推荐
第一章植物分类学引论第一节植物分类学的概念与内容(一)Concept 概念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根据研究对象不同,植物学(Botangy)常分为Plant Morphology(植物形态解剖学)、Plant Taxonomy(植物系统学和植物分类学)、Plant Physiology(植物生理学)、Plant Ecology(植物生态学)、Economic Botany(经济植物学)等部分。
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
Tax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taxis (排列)和nomos(规律)二词的组合,因此从词义上讲就是研究植物排列规律的科学。
我们知道,植物并不是单独而存在的,任何一个个体必然隶属于一定的类群,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分类群(Taxon,复数为Taxa)。
所谓分类群就是“生物在长期演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亲缘关系的个体的集合”。
对于这个名词,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分类群是客观存在的实体;(2)任何分类群都是漫长的生物进化发展的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亲缘关系;(3)分类群有大小之分,可以泛指任何分类单位。
用来表达分类群大小及从属关系的单位,我们称之为分类阶元(层)或分类等级(rank或category)。
如界、门、科、属等。
按照高低和从属关系将分类等级依次排列,便形成了一个系列,我们称之为“阶层系统”(Hierachy)。
植物分类学就是研究分类群及其所组成的阶层系统的科学。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植物分类学就是研究植物的分门别类,探讨植物的亲缘关系,运用所掌握的资料阐明植物界自然分类系统的科学,其目的在于解释植物界系统与进化规律,正确认识植物的种类,更好地开发利用植物资源。
换句话说,也就是把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植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命名井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认识,便于研究和利用的科学。
在一大标题下,常包括三方面内容:植物系统学(Plant systematics):以种级以上分类群为对象,利用各种研究手段所得来的资料来建立一个能反映植物界进化的“自然分类系统”,即研究植物的“大进化”,因此有叫宏观系统学(macrosystematics)。
植物生态学
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 1898Schimper《以生理学为 基础的植物地理学》。 动物生态学: Jennings(英)——动物行为; Adams and Shelford( 美 )——动物生态演替; Davenport( 美 )—— 动 物群落生态(昆虫生态) 1930年前后 : 英美学派 以北美冰川地貌为研究对象 动态生态学 法瑞学派 阿尔卑斯山脉为研究对象 静态生态学 北欧学派 北欧森林为研究对象 分布规律 俄国学派 生物地理群落为研究对象
§1-2 农业生态学的性质与任务
一、农业生态学及其发展过程
二、研究的对象和基本内容 三、农业生态学的特点 四、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五、农业生态学的任务
主菜单 主目录 退出
§1-2-1 农业生态学及其发展过程
一、农业生态学及其发展过程
农业生态学: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农业生态系统)利
(四)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发展阶段
1935 Tansley 第一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 , 生态平衡
1941 R.L.Lindeman“一个老年湖泊内的食物链动态” 1952 E. P. Odum 《生态学基础》
H.T.Odum , Hutchinson 按研究对象分: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 按组织水平分: 生态系统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种群
§1-1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
一、生态学的定义
二、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主菜单 主目录 退出
§1-1-1 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 Ecology)是生物学的分支,是一门宏观
生物学。
一、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3)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岗位名称及所需条件(学历、专业等)
岗位名称及所需条件(学历、专业等)岗位名称人数学历(学位)专业资格条件专业技术岗位5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
植物学专业。
含植物系统学、分类学、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生物地理学、植物区系学专业;保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系统学专业。
植物资源学专业。
含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
植物生态学专业。
承担野外科研任务,具有相关研究工作经验,野外研究工作经历。
一般要求35周岁以下。
专业技术岗位2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
遗传学、育种学、细胞学及其它相近专业。
一般要求35周岁以下。
专业技术岗位2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
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含天然药物化学)、植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其它相近专业。
一般要求35周岁以下。
专业技术岗位2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及其它相近专业。
一般要求35周岁以下。
专业技术岗位2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以上研究生毕业,硕士及以上学位。
风景园林专业或景观规划设计专业;设计艺术学专业(园林设计或景观设计方向)。
硕士,英语六级,30周岁以下;博士一般要求35周岁以下。
专业技术岗位1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及以上研究生毕业,硕士及以上学位。
应用化学专业(天然产物化学方向)、分析化学。
硕士,英语六级,30周岁以下;博士一般要求35周岁以下。
专业技术岗位1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以上研究生毕业,硕士及以上学位。
植物遗传育种专业。
硕士,英语六级,30周岁以下;博士一般要求35周岁以下。
专业技术岗位1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以上研究生毕业,硕士及以上学位。
水生植物专业。
硕士,英语六级,30周岁以下;博士一般要求35周岁以下。
生态学的原理和植物学
环境:环境是特定生物(或群体)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生态幅(生态价):是指物种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的大小。
它常与耐受限度一致,耐受限度越宽,生态幅也越大。
生态因子:是指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和角色。
竞争排斥原理(高斯假说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的。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生物群落演替:就是指在某一地段上的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自然演变现象。
十分之一法则:每通过一个营养级,其有效能量大约为前一个营养级的1/10。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分子到生物圈。
4个组织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野外(田间)研究;实验研究;数学模型研究(理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该理论被引申到其他生物种类和生态因子,被称为最小因子定律(Law of limiting factors )。
限制因子定律限制因子定律:生态因子在最小量或最大量时,都会对生物起到限制作用。
耐受定律耐受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耐受性定律是限制因子定律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1)提出了生态因子质量的问题,还提出了生物本身的耐受性问题;(2)允许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协同、颉颃和补偿等)。
浅谈生态学专业的植物学教学
浅谈生态学专业的植物学教学作者:王芳卫敏来源:《新时代教师》2013年第10期【摘要】植物学是生态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文从课时分配、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讨论了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生态学专业的植物学教学。
【关键词】植物学,生态学专业,教学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的规律;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的分布规律;植物的进化与分类和植物资源利用的一门科学。
植物学是农资、园林、水保、环科、森保、林学、农学、园艺、草学、生态等一切以植物为生产对象或研究对象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学好植物学对以后的专业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培养目标不同,因此植物学的教学应该是有针对性的。
本文针对生态学专业的植物学教学谈一些见解:1.课时分配的调整生态学专业是为培养能在林业、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资源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因此在植物学教学上应多侧重于植物资源的认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植物学分两个部分,分别是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那么在理论课时的分配上可将更多的课时放在植物系统分类这个部分,适量增加实验及野外实习的课时。
2.教学手段的改进植物有机体是一个整体,个体成长需要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的过程。
要理解这个过程,学生必须建立立体和动态发育的概念。
可以说植物学的教学,不是仅用文字一种方式就能将知识清晰准确的传递给学生。
因此在教学手段上,不以单一的传统的板书与挂图相结合的方式,而采用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各种直观的图形,以动画的方式展现动态的发育过程;还节约了板书的时间从而更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从整体上提高每堂课的教学质量。
3.教学过程的针对性植物学这门课程虽然基础知识内容是一致的,但针对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的对植物学知识的利用能力方向是不同。
所以首先在上课前的准备中,备课不仅要备内容,更要去备学生;在重难点区分上更多的考虑专业的相关性;在讲解基础知识时,多列举与生态学相关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上,多花时间在知识的专业应用上等。
植物学课程标准
植物学课程标准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及其发展过程的科学。
它包括从个体到种群和生态系统层面的范围。
实际上它是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地球科学、化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领域。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最大主导因素,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
因此,植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为了确保植物学课程的高效性和广泛性,应制定一系列植物学课程标准。
以下是一个包含主要组成部分的植物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植物学课程的目标是:1.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过程和分子基础;2.理解植物系统发育、演化和遗传机制;3.掌握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包括它们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4.学会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植物研究,例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5. 掌握一些植物相关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核心知识植物学课程应教授以下核心知识:1.植物形态特征:种子、根、茎、叶、花、果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植物不同的植物组织、细胞结构和生长形态的差异。
可以观察、描述和比较有机体的形态特征;2.植物生理生化:光合作用、呼吸、物质运输、激素作用、水分平衡以及基因表达等植物生理生化过程。
可以描述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包括相关的分子基础和调节机制;3.植物分子生物学:包括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的调节、蛋白质合成和修饰、DNA修复和重组,以及涉及转基因的相关内容。
可以理解植物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4.植物系统发育和演化:了解常见植物分类、分类系统和进化历史,个体发育和形态演化,以及基因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机制。
可以评估植物分类学和进化学的证据并探讨其重要性;5.植物遗传学:包括基因传递与变异、基因型与表现型、遗传连锁、重组、遗传变异和选择等基础知识,并且可以使用这些知识描述和解释不同特征的表现方式。
可以应用遗传学原理来解释植物表现型和性状的差异;6.植物生态学: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物种多样性、种群动态、生态位和资源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影响等。
二级学科名词
二级学科名词
二级学科名词
1. 生态学:生态、生物地理学、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控制、环境保护
2. 地理学:普查、核磁共振地质学、地质灾害防治、地理信息系统
3. 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育种、植物病虫害防治
4. 动物学:动物行为、动物繁殖学、动物系统学、动物生态学、动物营养学
5. 微生物学: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微生物病原学、微生物防治
6. 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
7. 生物技术:遗传工程、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生物质学、分子生物学
8. 兽医学:畜牧兽医学、兽医伦理学、病理学、兽医药物学、兽医预防学
9. 植物保护学:植物病理学、农药学、植物育种、植物科学、蔬菜果树科学
10. 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石油地质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态学》(含植物学)考试大纲
注:请考生以考试大纲为复习依据。
(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中所列“852植物生态学”,包含“植物学”。
)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学(含植物生态学)是自然保护区学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自然保护区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参考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植物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植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植物细胞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细胞壁的组成和变化;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主要的变化。
第三章植物组织
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类型及特点;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系统的概念。
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种子的构造和类型及种子萌发过程和种子休眠类型及机理。
根、芽、茎、叶的类型,构造与生长发育;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的概念和变态的种类)。
种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及应用。
第五章种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及生殖过程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花的结构和发育;开花传粉、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大、小孢子叶球的产生和发育;雌、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过程;传粉与受精;胚、胚乳的发育及种子的形成。
(注意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第六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的分类单位、命名和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各基本类群的特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及进化历程中的地位。
第七章被子植物分类基础
1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基础知识:茎的生长习性;单、复叶的区别及复叶类型;雌、雄蕊类型、子房位置、胎座类型;花序类型、果实类型;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2被子植物主要分类系统及重要区别点: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
3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常见的科的识别要点;蔷薇科、豆科、菊科、禾本科等大科的亚科之间的区别;特点相近科的区别。
第二部分植物生态学部分
第一章环境与生态因子
植物的环境及相关概念,生态因子的分类和作用规律
第二章植物与环境
光的性质及其对植物的生态效应。
温度的有关概念,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水及其变化规律,水与植物的生态关系。
土壤的组成及其生态意义。
地形及其基本类型、地形要素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第三章植物种群生态学
有关种群的定义,种群的一般特征;种间关系和种群动态;种的进化与选择。
第四章植物群落生态学
植物群落的概念;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群落的结构与动态(演替);植物群落的分类与分布规律。
第五章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有关概念和一般特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有关概念及其过程。
第六章应用生态学
涉及环境、资源、农业、生态安全等的一些生态学问题。
三、考试要求:
了解植物学和植物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植物学和植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理解植物学和植物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能够应用植物学和植物生态学的观点分析植物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
四、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内容比例:
植物学约50%
植物生态学约50%
●试卷题型比例:
填空约10%
名词解释约20%
简答题约30%
论述题约40%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40%
中等难度题约40%
难题约20%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六、主要参考书
1.杨世杰、汪矛、张志翔主编,《植物生物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曹慧娟主编,《植物学》第2版.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3.祝廷成,钟章成,李建东,《植物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曲仲湘,吴玉树,王焕校等编著《植物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5.李景文主编,《森林生态学》(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6.李俊清、牛树奎,《森林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姜汉侨、段昌群、杨树华、王崇云、苏文华.植物生态学(第2版) 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0.5
自然保护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