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相干体技术

合集下载

地震属性体处理

地震属性体处理

地震属性体处理1、分频处理属性分频处理属性可将地震振幅和属性数据转换成更为清晰的地下地质图像,识别薄层或能量衰减区。

将各地震道分解成不同的频带成分,有助于突出复杂的断裂体系以及储层的分布特征。

分频处理的技术主要是通过“Gabor-Morlet” 子波对复数地震道进行谱分解,类似于小波变换。

用来帮助地质家和解释人员进行如下的勘探研究工作:(1)薄层检测以及薄层厚度估计;(2)衰减分析——直接进行油气检测(3)提高地震分辨率该方法通过连续的时频分析来描述时间--频率的瞬时信号能量密度。

与以往常规的谱分解使用离散傅立叶变换不同,该方法使用Gabor-Morley 子波来提高时间-频率的分辨率。

提供了两种计算瞬时能量的方法:等空间中心频率和倍频程频率。

输出结果可以分解成多种属性体:时间-频率体、时间切片,然后进行分析。

2、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属性分析使我们获得更多极有价值的多方位信息,从而使油藏的描述更准确、更细致。

帕拉代姆地震属性库包括丰富的地震属性,如振福包络、瞬时频率、吸收系数以及相对波阻抗等20多种复地震道(Hilbert )属性、多道几何属性,谱分解属性和用户自定义属性见图。

这些地震属性可分别表征地震影像的不同特征,从而使解释人员以少量的工作即可获得大量的地质信息,其中多地震道几何属性包括倾角体、方位角体、非连续性和照明体。

这些属性旨在强化地震影像的非连续性特征,因此对识别地质体的构造特征(如断层)、地层边界、河道和地质体的几何样式十分有效。

在这些属性体提取的基础上,利用PCA 主组分分析技术进行属性优化分析,同时也可借助多属性体交会VXPLOT 识别异常体。

通过多属性体交汇、神经网络测井参数反演、多属性体的波形分类以及变时窗/等时窗的地震相划分等综合技术,并借助多属性体立体可视化浏览技术实现对地下构造、地层和储层岩性的综合解释。

常用提取的地震属性有信号包络、瞬时频率、瞬时相位、相对波阻抗、分频处理等。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地震资料处理(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地震相干体:由三维地震数据体经过相干处理而得到的一个新的数据体,其基本原理是在三维数据体中,求每一道每一样点处小时窗内分析点所在道与相邻道波形的相似性,形成一个表征相干性的三维数据体,即计算时窗内的数据相干性,把这一结果赋予时窗中心样点。

(2)时移地震:利用不同时间观测的三维地震有效信息的差异进行储层监测,完善油气藏管理方案,提高油气采收率。

(3)地震亮点:指在地震剖面上,由于地下气藏的存在所引起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相对增强的“点”。

(4)地震反演:根据各种位场(电位、重力位等)、波场(声波、弹性波等)、电磁场和热学场等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去推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形态及物质成分,定量计算其相关物理参数的过程。

(5)地震三维数据体:三维地震勘探经过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后形成一个三维数据体,由采集的几何形态确定的(处理期间可能调整的)规则间距的正交数据点的排列。

(6)地震属性:表征地震波几何形态、运动学、动力学和统计学特征、由数学变换、或者物理变换引入的物理量。

(7)地震层序: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图上的反映。

在地震剖面图上找出两个相邻的反映地层不整合接触的界面,则两个界面之间的地层叫做一个地震层序。

(8)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技术——利用振幅随炮检距或AVO 偏移距的变化来估算界面两侧介质的泊松比,进而推断介质的岩性(9)三维可视化:三维可视化是用于显示描述和理解地下及地面诸多地质现象特征的一种工具,广泛应用于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的所有领域,通过计算机交互绘图和成像,从复杂的数据集中提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

(10)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地震资料解释就是把这从野外采集的经过处理的资料转化成地质术语,即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构造形态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层间接触关系,确定地层含油气的可能性,为钻探提供准确井位等。

二简答题1识别亮点的标志:(1)振幅异常(2)极性反转(3)水平反射同相轴的出现(平点)(4)速度下降(5)吸收衰减2.三维地震勘探有哪些优势(1)野外施工方便灵活,不受地形、地物条件的限制,满足面积观测、覆盖次数和炮检距相同即可。

地震相干技术在现河油田沙二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地震相干技术在现河油田沙二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以认 为 条 带状 高 相 干 异 常 主要 为 砂 岩 的反 映 , 席 状 和 团 块 状 高相 干 异 常 则 代 表 砂 岩 与 泥 岩 的 互 层 。 席状 低 相 干 异 常代 表 泥 质 岩 类 分布 区 ,线 状 低 相 干 异 常 则 清 楚 地 表 示 出断 层 的 位 置 。 并 由 此 开 展 了对 W3区 块 沙 二 上 亚 段 储 层 各 层 段砂 体 分 布 特 征 的预 测 。
井 名
庭 誊
图 1 W3区块 W5 - 7井 W 5 21井 过 井 地 震 剖 面 图 31 4-
到标 定 。
研 究 中 ,在 w3区块编绘 了 l 0条联 井大 剖 面 ,依 据录井 、岩心及 测井 资料进 行 了精细 的地层 对 比, 各剖 面所通 过 的 9 4口井的地 质层位均 得 以明确 。根 据三 维地 震资 料 ,作 了相 应 的 l O条过 井地 震 剖面 。
根据 “ 东营 凹陷 速度场 ” j ,将各 井 S ~S 各 砂层 组 的界线均标 于地 震剖 面上 ,这样 可清 楚看 出各 层组 ;
旷 红 伟 等 :地震 相 干 技 术 在 现 河 油 田沙 二段 储 层 预 测 中的 应 用
・5 ・ 5
界线 与 T ;和 T 辅 助 标准层 之 间的相互 关 系。然后将 T 和 T2 准层 的 位置 标定 于 联井 剖 面 图各 井 的 2 ; 标
相应深 度上 ,并 以 4 为间 隔按东 营速 度 把各 水平 切 片 的位 置 标 于各 井 的相应 深 度 上 。这 样 就 可 以清 ms 加 楚地看 出与各 水平 切 片相 应 的位 置属 于什么 岩性 ,据此 可 以判断过 井相 干异常 的地质 属性 ( 1 。 图 )

地震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地震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地震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摘要]地震沉积学是一门主要运用地震资料研究沉积岩和沉积相的学科。

其研究要依据沉积学的规律并且以地质研究为基础。

此门学科的运用的主要技术有地层切片、90相位转换和分频解释等。

[关键词]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白云深水区一、地震沉积学的概念曾洪流提出,地震沉积学是主要应用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对等时地层格架中的沉积相的分布与形成过程进行研究。

它是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地震储层预测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之后出现的一门新的边沿交叉学科。

二、最主要的三种研究方法与技术当前地震沉积学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所以在其研究中的实用技术还比较少,本文主要介绍地层切片、90相位转换和分频解释这三种研究方法与技术。

1地层切片技术地层切片主要是把我们所追踪的一组等时沉积的界面分别作为顶和底,在顶和底之间以相等的间隔的切出一系列的层位,然后沿着这些切出的层位一一生成地层切片。

利用地层切片进行沉积相识别的关键点有:一、由单井沉积相识别地震相,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二、通过单井相推断沉积环境,并建立其沉积相模式,以沉积相模式为指导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

由于精细研究的需要,本文对白云深水区珠江下及珠海组目的层段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划分,将对LST21、ZHSQ6、ZHSQ5、ZHSQ4作分析,其中从上到下分别为SQ21的低位砂、ZHSQ6高位低位砂、ZHSQ5高位砂、ZHSQ4低位砂层段。

为了达到对沉积过程精细研究的目的,将砂组层分别内插了8个层位。

在选择与地质等时界面相对应的地震同相轴作参考时,可选取与层序边界和最大洪泛面相对应的反射同相轴,对区域性地质界面加以追踪。

本次研究以层序顶底界面为边界进行等比例层位内插,生成内插层位,通过对内插后的层位沿层开了一个小的时窗,在小时窗内进行沿层属性的提取,由于小时窗内包含的信息具有统计特征,比单样点的振幅更具有地质沉积上的意义,所以这样做的结果更能精确客观的反映地下的沉积现象。

地震数据相干体分析技术

地震数据相干体分析技术

地震数据相干体分析技术地震数据的相干体分析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数据中的相干性信息,来研究地震活动规律和地震源特征的方法。

相干体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波传播路径上的地震信号的相位和振幅相对稳定,具有较高的相干度。

相干度是衡量两个地震信号之间相干性强弱的指标,可用于分析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地下介质的结构。

相干体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相干度计算方法、相干体提取方法和相干体分析方法三个方面。

首先,相干度计算方法是相干体分析的基础。

常用的相干度计算方法有互相关法、谱相关法和小波变换法等。

互相关法通过计算两个信号的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干度值。

谱相关法是将信号在频域上进行相关计算,利用信号的频谱特征来计算相干度。

小波变换法是利用小波变换将信号分解成不同尺度和频率的小波系数,然后计算小波系数之间的相干度。

其次,相干体提取方法是从地震数据中提取相干体的过程。

常用的相干体提取方法有滑动窗口法、相干度阈值法和小波变换法等。

滑动窗口法将地震数据分成多个时间窗口,然后计算每个窗口内信号之间的相干度,得到相干度时间变化曲线,从中提取出相干度较高的时间段作为相干体。

相干度阈值法是根据相干度的统计特性设定一个相干度阈值,只有大于该阈值的相干度才被认为是相干体。

小波变换法将地震数据进行小波变换,然后计算小波系数之间的相干度,从中提取出相干度较高的小波系数作为相干体。

最后,相干体分析方法是利用提取到的相干体来研究地震活动规律和地震源特征。

常用的相干体分析方法有相干体叠加法、相干体分析法和相干体变化法等。

相干体叠加法是将相干度较高的地震信号进行叠加,放大地震信号的相干体特征。

相干体分析法是对提取到的相干体进行频谱分析、尺度分析和相位分析,从中获取地下介质的结构信息。

相干体变化法是对相干体的时间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地震源的演化特征和地震活动的周期性规律。

综上所述,相干体分析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用于地震波传播特征分析、地下介质结构研究和地震源特征分析等方面。

相干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相干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孙夕平相干算法论述相干体技术用于检测地震波同相轴的不连续性。

其基本原理是在偏移后的三维数据体中,对每一道每一样点求得与周围数据的相干性,形成一个表征相干性的三维数据体,即计算时窗内的数据相干性,把这一结果赋予时窗中心样点。

该技术可以用来识别断层、特殊岩性体、河道等,并可以帮助解释人员迅速认识整个工区的断层及岩性等的空间展布特征,从而达到提高解释速度与精度,缩短勘探周期的目的。

目前,相干体技术算法已从最初的互相关算法发展到相似算法、本征结构算法,并从时域发展到频域。

除此之外,从相邻地震道相似性、不相干性等不同侧重点,以及针对各地区不同解释精度的要求,是否引入倾斜延迟时差等方面,不同文献对于相干算法有多种形式的论述,主要有基于归一化的Manhattan距离相干计算、方差体算法等。

1. 1 相关算法相关算法是根据随机过程的互相关分析,计算相邻地震道的互相关函数来反映同相轴的不连续性。

这种算法只能有三道参与计算,则沿视倾角( p ,q) 的相干值C1 为:式中,Cii( i = 1 ,2) 为第i道的自相关量; Ci j( i = 1 ,2) 为第i道和第j 道的互相关量。

视倾角( p ,q) 中p和q分别为x 方向和y 方向上的地震道之间的时移量。

对于有相干噪声的资料,仅用两道数据确定视倾角会有很大误差,这是互相关算法的一个缺陷。

另外,每一道与其相邻道在任意时刻、任意延迟的互相关,形成了一个不同的 2 ×2 阶协方差矩阵,如果对方程进行扩充,使之适合于三道以上的数据,需要用特征插值分析方法对高阶协方差矩阵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高阶协方差矩阵特征求解的计算量相当大,对于大数据量的三维地震勘探来说显然不合适。

再者,三点互相关算法假设地震道是零平均信号,当相关时窗长度超过地震子波长度时,这种假设才基本成立,即要求窗口大于地震反射的最长周期,显然,这样降低了计算得到的相干体数据的垂向分辨率。

1. 2相似系数算法Neidell 和Taner定义的相似系数Sc 为:式中,j为道号; i为样点序号; f i ,j表示样点( i ,j) 的振幅值。

传统经典断层识别实战——相干、曲率

传统经典断层识别实战——相干、曲率

传统经典断层识别实战——相干、曲率01 相干算法识别断层原理相干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中相邻地震道信号的相似性来表示地层的横向非均匀性,从而确定地层中的断层。

相干算法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迄今为止历经了四次革新,分别为基于相关的算法(称为C1算法)、基于地震道相似性的算法(称为C2算法)、基于矩阵特征值的算法(称为C3算法)和基于子体特征的算法(称为C4算法)。

地震数据体是一个振幅数据体,数据体中每一个值反映的是该地层位的特征。

在地质学上,地层沉积的过程是渐进的,也就是说地层在一般情况下是水平连续或是渐变均匀的。

所以相邻地震道所测信号应该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当有断层存在时,地层不再连续或渐变均匀,而是产生突变,此时相邻道之间的相似性很低,下图反映了地层不连续情况下的地震道所测信号波形。

如图所示:通过计算横向和纵向相邻道之间的相关值得到三维相干值数据体,从而将三维地震振幅数据体转换成相干数据体。

相干切片是相干数据体的水平切片,体现某一时间深度不同相干值的点构成的平面。

断层线是该平面上相干值小的点连成的线,通常是断层的所在位置。

用三维相干算法计算地震相干数据体突出了不相干的数据,其相干体水平切片表现了断层线所在位置,为油气储层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02 曲率识别断层原理曲率用来反映几何体的弯曲程度,描述的是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弯曲程度,表明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

曲率越大,表示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

地震曲率断层检测技术由A.Roberts首先提出的,在构造解释中,我们可以根据层位的解释数据计算其曲率,从而可以定量描述其构造特征。

图给出了背单斜、向斜和断层曲率描述,其中背斜的曲率为正,向斜的曲率为负,而且褶皱越厉害,曲率值越大,平层和单斜层的曲率为零,断层在平滑后可近似认为其曲率由正到负或由负到正的变化。

显然,上述曲率对于单斜和水平地层的区分是无能为力的,对于平行断层,水平面上或沿层面上有方向变化的复杂构造,也是无能为力的,必须要借助于以二维曲面分析为基础的曲率属性。

地震相干技术

地震相干技术

相干技术的原理|地震相干数据体的算法研究| CohTEEC相干体技术应用
C1算法特点
目前的应用软件,如Landmark、GeoFrame等算法大部分都是以经典的归一化为基 础的互相关计算(Bahorich和Farmer,1995,1996),称之为第一代算法C1。优点:计 算量小,易于实现。缺点:受资料限制较大,时窗大。
引 言
作为三维解释的重要内容,相干(Coherence)体计算 技术应用和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已成为常规解释中的一 项普及性技术,在解释中,特别是断层解释方面广泛应 用的技术之一,在一些地区和特殊岩性体、特殊类型油 藏研究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它与地层倾角检测技术及 地震属性分析相结合,对一些在常规解释中难以解决的 疑难问题有一定的效果。
C1算法特点

计算主测线、联络测线相邻道的相关系数

优点:计算量小,易于实现 缺点:受资料限制较大,时窗大
相干技术的原理|地震相干数据体的算法比较|相干计算的模式选择和时窗大小选择
C2算法引入了协方差矩阵,使其可对任意道数进行相似分 析,估计其相干性。C2 相干算法除了在噪声环境下更稳健地 测量相干之外,垂直分析时窗能被限制在只有几个时间样点 范围内,能够精确做出薄而小的地层特征图。
数据,由纵向和横向上局部的波形相似性可以得到三维地震相
关性的估计值。
相干技术的原理|地震相干数据体的算法比较|相干计算的模式选择和时窗大小选择
一般情况下,现在所作的相干都是基 于振幅的计算,利用多道相似性将三维振
幅数据体转化为相关系数数据体,在显示
上强调不相关异常,突出不连续性。它的 前提假设是地层连续的,地震波有变化也 是渐变的,因此相邻道、线之间是相似的。 当地层连续性遭到破坏发生变化时,如断 层、尖灭、侵入、变形等,导致地震道之 间的波形特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局部道

河道预测中的地震相干体技术

河道预测中的地震相干体技术
弱 ,为此最早对其进行的改进是采用沿纵 、横测线方 向分别选择 多道计 算 ,然后根 据各道离 中心道的距离
加权相加嘲 。这样尽管影 响了运算 速度 ,也降低了分辨率 ,但抗噪能力却得到 了明显 的提高 。 2 第 2代相 干体 算法 ( 2 C ) C) 2相关 道 的选择是 沿纵 、横测线 方向若 于道 内的一个 特殊 区域 ,通
的技术Ⅲ 。下面 ,笔者运用 地震相 干体技术对 研究 区河道进 行识别 预测 。
1 相 干体 技 术
1 第 1代相 干体算 法 ( 1 第 1代相 干体算 法预 测主 要通 过互 相关 得 到 。对 于离 散 地震 信 号序 ) C)
列 ,其 相邻地震 道之 间地震信 号的互相 关系数 为 :
相关 道 的相 干值相加 ,即可得 中心道 关于 中心时 间点 的相千值 。式 ( ) 中的 表 示沿 中心 道与相 干道 3 之 间地层 的视倾角 , 由不 同方向 的 m就 可 以拟合 出地层视 倾角 和方位角 ,由此 得 到地层倾 角 和方位 角属
性[ 。将 倾角 和方位 角叠合在 一起 ,结 合三维相 干数据体 ,不仅 可以确定 断层 的空间展布 、断层附 近 的 6 ] 细节特征及 其构造应 力场 ,而且可 以研究 地下地貌 特征 ,结合 其他方 法可 以恢 复古构 造沉积史 ,进而可 以从 构造沉 积演化史 上描述 目标储层 串有利储 集带 的空间分 布规律 。 3 )第 3代相 干体 算法 ( 3 在三维 地震数据 体 中 , C) 由相邻 的 , , 道 每道 J个 样点 的数据 子体
自从 1 9 9 5年 B h r h和 F r r 提 出相干算法 以来 ,该算法 已从第 1 基于互 相关 的算 法 ( 称 a oi c ameE 妇 代 简 C 算 法)和第 2代利 用 多 道 相似 性 的算 法 ( 称 C 1 简 2算法 ) ,发展 到 第 3代基 于特 征 结 构 的相 干 算 法Ⅲ ( 简称 C 3算法) 。经过 了十多年 的发 展 ,现在 三维 相 干技术 已经成 为 油 气勘 探地 震 资 料解 释 必备

边缘保真去噪在地震相干体计算中的应用

边缘保真去噪在地震相干体计算中的应用






形 的相 似性 来 突 出异 常 , 揭示 地 层 的横 向变 化及 在 断层 和 复杂 构造 等方 面 。 常规 的 地震振 幅切 片相 与 比具有 其优 越性 [。 自2 0世 纪 9 0年 代 B h f h和 F r e 提 出相 ao c i am r
用 于 边缘 检 测 中 ,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边 缘 保 真去 取
噪方 法通 过 引入 最 小标 准差 准 则 , 妙地 缓 解 了噪 巧 音 压 制和 模糊 边 缘 之 间 的矛盾 . 压制 噪 音 的 同时 在
干体算 法 以来 , 今 已有 三代算 法 。第 一代算 法 [ _ 至 . 7
( 称 C 算法 ) 简 1 是基 于互 相 关 的相 干 性 算 法 , 算 计

理 , 计 算 其 相 干 体 , 际 资料 计 算 结 果 验 证 了该 再 实 方法 的有 效性 。
个协 方差 矩 阵 . 主 测线 和 联络 测线 方 向上 的 2 把
道互 相关 推 广 到多 道分 析 窗 内的 多道互 相 关 。 通 并 过协 方差矩 阵 中各个 检测 倾角/ 方位 计算 多道 相 干 , 其抗 噪能力较强 , 可指示 辨认 反射 面 的倾 角 和方位 . 有利 于 识 别旋 转 断 块 等 , 分 辨 率 较 低 : 三代 算 但 第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岩 ,96年 生 , , 都 理 工 大学 在 读 硕 士研 究 生 , 事地 震 资 料 处 理 方 法研 究 工 作 。地 址 :6 0 5 ) 赵 18 男 成 从 ( 10 9 四川 省 成都 市 成 都 理
工 大学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5 0 3 1室 。E malca gazayn 2 . m — i:h nd . oa @1 6 o h c

地震相干体技术识别低序级断层方法研究

地震相干体技术识别低序级断层方法研究

Ab t a t C r e ti e t ia i n o h o lv l a l e p u o h x lr t n a d d v lp e to i sr c : o r c d n i c t ft e lw e e f u t i h lf l rt ee p o a i n e eo m n fo l f o ss f o a d g si o l a e f u tbo k rs r o r .L w e e f u t h v h a l a s s hg e e f ut 、Ba e n n a n c mp i t a l lc e e v is o l l a l a e t e S H e c u ea i h lv l a l c — v s s sd o
t es c c h r n e prn i l t u h r o o e t e o e e c lo ihm wih op i zn a r bu t t hes imi o e e c ic pe, he a t o s pr p s d h c h r n e ag rt t tmii g nd o s o n s oie,a d a l z d s v r l a a t r t h n l e c n t es im i o r n ec b ac l tn e u ti c u n nay e e e a r me e swih t e i fu n eo h es c c he e c u e c lu a i g rs l n ld— p
中 图分 类 号 :P 3 。4 6 1 4 文 献 标识 码 :A
M e h d s u y o es i o e e e c b e h q t o t d f s im c c h r nc u e t c ni ue t n e pr t to f l w e e a ls o i t r e a i n o o l v lf u t

基于小波变换的相干体技术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基于小波变换的相干体技术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的区域增长算法,利用已确定 的层位部分以及邻域信息对候选层位点做进一步的检查,以剔 除候选层位点集中的奇异3、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的方向约束蚁 群断层识别算法。对蚁群断层追踪算法进行了学习和研究,由 于常规蚁群算法中蚂蚁的移动是基于信息素随机确定的,受地 层残留响应的影响,早期蚂蚁的移动可能存在误差,对最终结 果造成影响。
地震相干体技术通过计算三维数据体中的某一道与相邻若干道 间相似程度来检测地震波同相轴的不连续性,得到对应的地震 相干体。相干体消除了横向变化平缓的层位对断层观察的影响, 是个便于断层解释的断层增强体,大大地缩短三维地震数据的 解释周期。
本文针对小波相干体,层位追踪、断层识别算法等地震资料解 释软件中常运用到的一些技术,进行了学习和改进,以提高地 震解释的准确率,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 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时窗相干体算法。传统小波相干体技术有很 好的抑制噪音,抗干扰能力,但在计算分频相干体时仍采用以 计算点为中心长度固定的时窗。
为了降低搜索的随机性,本文提出基于邻域信息确定蚂蚁的初 始搜索方向,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移动,减弱了搜索的随机性, 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在自适应小波相干体的基础上完成断 层的自动追踪。4、实现了基于多分辨率扩展八叉树的大规模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震体数据的处理和解释。
随着地震数据规模的不断增大,地震解释技术的可行性面临巨 大的挑战,针对大规模地震数据相干体的计算量较大,且基于 GPU的三维体绘制显卡限制等问题,本文实现了地震体的外存多 分辨率八叉树结构的构建算法。扩展八叉树通过分块动态加载 解决了显卡内存限制的问题,除此之外,先加载低分辨率对整 体分布有个掌握,再交互选择感兴趣区域加载细节信息进行处 理解释的方式,增强了地震解释的可视化和交互式体验。

教案6_相干分析

教案6_相干分析

对于不连续波形数据 的分析,沿倾向的垂直剖 面和断层与同相轴切割的 水平切片比较容易解释, 但是沿走向的垂直剖面及 平行断层同相轴的水平切 片却是很难解释的,而相 干体定量的不连续性较好 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目前,相干体的计算都是三 维地震振幅数据体的计算,主要 利用地震数据多道相似性提取出 相干系数数据体,并通过立体、 平面、剖面包括沿层面、切片、 任意线等的显示,突出地震数据 的不连续性,在显示上通过强调 不相关异常。 它的前提假设地层是连续的, 地震波有变化也是渐变的,因此 相邻道、线之间是相似的。当地 层连续性遭到破坏发生变化时, 如断层、尖灭、侵入、变形等, 导致地震波发生变化,表现边缘 相似性的突变,通过相干体多维 显示,辨别出与断裂构造、沉积 地层、地层物性甚至流体变化等 有关的地质目标。
近年来,相干体技术作为 三维地震解释及岩性分析的重 要技术手段,其技术发展与应 用非常迅速,在断层分析以及 一些地区地层岩性体、特殊类 型油藏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良好 效果。应用相干技术进行断层 的解释和组合,能够控制和避 免断层解释和组合的随意性, 使断层解释的精度和效率大大 提高。同时,利用多道相似性 的地震属性,可通过在显示上 强调地震数据的不相关性,突 出地层的连续性,能够很好的 反映地层的岩性变化,如尖灭、 侵入等。
一、相干体概 相干体概 念
相干(Coherence) 体分析技术是上世纪九十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 新的三维地震解释技术。 相干是多道地震数据间相 似程度的一种度量方法和 属性,相干体技术就是利 用三维数据体数据之间的 相干性来显示数据的连续 和中断。
相干的计算可以在相 干较弱或被噪声干扰的情 况下,提供出数据相似性 的定量值。通过对地震数 据体相干属性的量化处理, 针对波形进行相干运算, 生成新的不同于常规地震 振幅数据体的相干属性体。 这种数据体可以用于较为 复杂的断层及隐蔽地层岩 性的解释,而这些复杂的 地质特征在常规地震数据 中往往无法识别和解释。

基于多线程的地震相干体属性提取算法

基于多线程的地震相干体属性提取算法
i p e e td. ec m p rs nt s ft ep ro m a c ewe n t es ra n h a all l o i m a e o p ee m lm n e Th o aio to e r n eb t e h ei l d t ep r le g rt e h f a a h h sbe n c m ltd.
意【 .
的 C DA技术. C D U n) U A并行利用的 G U通常在显卡 P 上,需要 N D A等专 门的显卡支持, VI I 代价 比较高,且 目前 C D 并行计 算的数据要经过 内存才 能加载到 U A
GP 考 虑到本算法 的特 定性—— 没有大规模矩 阵数 U,
值运算,不能很好的解决 I / 0与计算并行问题,本文不 讨论此方案. 2O eMP 通过对原有 的串行代码插入 () p n

些指 导性 的注释,并进行 必要的修 改,可 以快速 的
油藏特 征及 孔隙度变化 , 找死油 区, 至于监测 流 寻 甚 体运 动和进行其他综 合研 究. 而地 震数据相干体 属性 是众 多地震属性 中相 当重要又常用 的一种,它是通 过 对三 维数据体 的不连 续性进 行分析,可识别构造和 断 层 的分布,使解释人员在解释之 前就能获得研 究区域 粗 略的构造几 何形态 和断层分布情况 , 免解释 的随 避
计 算 机 系 统 应 用
ht:w . S .r. t / wwc - ogc p/ —a n
21 年 第 2 卷 第 1 02 l 1期
基 于 多线程 的地震相 干体属 性提取算法①
杨 尚琴, 自龙, 许 洪承煜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京 2 10 ) 南 113

相干体与图像锐化联合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相干体与图像锐化联合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相 干体 与 图像 锐 化联合 在地 震解 释 中 的应用
据 体

( 2)
式 中 u 代 表第 道 的第 个 采样 点 。如果 地震 道是 一个 非零 向量 ,就 有地 震道 的协 方差 是一 个秩 为 n j

的半 正 定对称 矩 阵 ,有 一个 不 为零 的特征 值 。 因此 整个 数据 体 的协方 差 矩阵 就可 以表示 为 : U
式 中 G[x ] t , 表示梯 度 的幅度 ,梯 度 的幅度 就是 , 在其 最大 变化 率方 向上 单位 距离 所增 加 的量 , ( 即斜 率值 ,因此 G 的值 总是 正值 。在 计算 机 图象处 理 中 ,采 用 的是离 散形 式 ,因此 用差 分运 算代 替微 分运算 ,式 ( 6)可 以近似 写 为 :
及效 果 。
1 基本原理

就是使信号所有的振幅之和的平均值为零 。假设一连续的时问信号 信号零均值化就是使信号所有的振幅之和的平均值为零 。假设一连续的时问信号 ( 其长度为 Ⅳ ¨, , 信号零均值化之后为 ( 其 表达 式为 : ¨
, ,


∑ xf ( )
()= () 一
或者 G[ , 】 f f 一f f , +I f, 一f( +1 f( ) =I( ) (+1川 ,( ) , , f , ) l
2 实现步骤
实现过 程 主要为 以下三步 骤 ,就可 以完 成相 应 的处 理 :
49 7
21 00年 1 2月第 3 0卷第 4期
四川地 质学报
在 实 际计 算 中 , 以采用 雅 可 比求 特 征值 的方 法 、 幂法 【求特 征值 的方 法 等 ,以提 高运 算速 度和 精 可 乘 4 ]

相干体技术

相干体技术

相干体技术相干体技术由相干技术公司(CTC )和Amoco 公司发明,1997年获美国专利,名称为“信号处理和勘探的方法”。

该技术被称为是近几十年来三维地震解释方面的最重要的突破。

与原来揭示地下异常体的方法相比,相干体技术更能清楚地识别断层和地层特征。

相干体技术的特有算法是通过三维数据体来比较局部地震波形的相似性。

相干值较低的点与地质不连续性如断层和地层、特殊岩性体边界密切相关。

对相干数据体作水平切片图,可揭示断层、岩性体边缘、不整合等地质现象,为油藏描述提供识别油藏特征的有利证据。

计算地震相干数据体的目的主要是对地震数据进行求同存异,以突出那些不相干的数据。

通过计算纵向和横向上局部的波形相似性,可惟得到三维地震相关性的估计值。

在出现断层、地层岩性突变、特殊地质体的小范围内,地震道之间的波形特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局部的道与道之间相关性的突变。

沿某一线时间切片计算各个网格点上的相关值,就能得到沿着断层的低相关值的轮廓,对一系列时间切片重复这一过程,这些低相关值的轮廓就成为断面。

同理,地层边界、特殊岩性体的不连续性也产生类似的低相关值的轮廓。

通过三维相关属性体的提取[14],就可以把三维反射振幅数据体转换成三维相似系数或相关值的数据体。

设多道地震记录为Xj (n ),j=1,2,…M ,n=1,2,…N 。

为考察此M 道地震记录的相似性,假设有一标准道X (n ),将各道与其比较,使这M 道与标准道的误差能量达到最小。

()()[]∑∑-===M j Nn j n X n X Q 112(2-1)令()0=∂∂l X Q;l =1,2…N (2-2) 推导整理得 ()()∑==Mj j l X M l X 11, l =1,2…N (2-3)即标准道 (n )为原始M 道地震记录的算术平均。

而M 道与标准道的误差能量为()()[]()()()()[]∑∑+-=∑∑-=====M j Nn j j M j Nn j n X n X n X n X n X n X Q 11221122()()∑∑∑-====M j N n Nn jn X M n X 11212(2-4)此误差能量Q 与M 道地震记录总能量之比为()()()()()()∑∑∑-=∑∑∑∑∑-=∑∑==========M j Nn j Nn M j Nn j M j N n Nn jM j Nn j n X n X M n X n X M n X n X Q 11221112112121121 (2-5)称为M 道地震记录的相对误差能量。

Rayleigh商加速法在地震相干体技术中的应用

Rayleigh商加速法在地震相干体技术中的应用
P和方位 角 口均 为零 ,便可 得 到该算 法 的相干 值 :
e 一C p -,q ) 3 3( -0 一0  ̄
[ 收稿 日期]2 0 一 2 o 07 o 一 8 [ 作者 简介]向富强 ( 9 8 ) 1 7 一 ,男 ,2 0 年大学毕业 ,硕士生 ,现主要从 事地震资料数据处理及解释方面的研究工作。 02

因矩 阵 c
R( 一k x= z 华 ) x
, J x x
( 5 )
称为 A关 于 X的 Ralih商 。对 称矩 阵 A 的特征值 ≥ ≥ …≥ 所对 应 的特 征 向量 。 : ye g 。 , ,… , 可 以组 成规 范化正交 组 ,利用 乘幂 法计 算公式 ,初始 向量 :
相 干体分 析技术 是 2 0世纪 9 0年代 中期 发展起 来 的一项新 的三 维地震 解 释技 术 。 目前 ,该 算法 已从 第 1代基 于互 相关 的 C 相干算 法口 ,第 2代利 用 多道相 似性 的 C 相干 算法 ] ] 。 ,发展 到第 3代 基于特征 结构 的 C 相干 算法 l 。相 干体 分析 技术 通过 三维 数据道 间相 似性计 算 ,以相 干 值 较低 的点 判 别反 射波 3 3 ] 波形 的不连续 性 ,揭 示 断层 、裂缝 、岩 性体 边缘 、不 整合 等地质 现象 ,为解 决 地震 勘 探 中的构造 问题提 供 了有 利依据 。 c 相 干算法 相较 前两代 具 有更 高 的横 向分 辨 率 ,更 佳 的稳 定性 及 更 强 的抗 干 扰 能力 ;但 因其计 算 3 过程 是基 于协方差 矩 阵的特 征结 构 的分 析 ,所 以计算 量较 大 ,计 算 时 间较 长 。为此 ,孙夕 平等 引入 了
定义第 3代相 干体算 法 的相 干值 如下 :

三维地震相干体技术算法介绍及应用效果比较

三维地震相干体技术算法介绍及应用效果比较
区域治理
前沿理论与策略
三维地震相干体技术算法介绍及应用效果比较
潘冀川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北京 100015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相干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及 C1、C2、C3 基本原理,运用 paradigm 软件对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相干值运算,在 此基础上,比较 C2、C3 基本算法的应用效果,从而判断不同相干算法在三维地震小断层解释中的应用效果。
(1) 其中,n 为采样的点号,w 为相关时 窗大小,l 为相邻的两个地震道之间的时 间延迟,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地层倾角大小 有关。 得到两道自相关函数:
(2) (3) 对于二维相干体,计算相干值:
(4) 自动比较计算得到的相干值,然后把 最大的相干值作为这个点的相干值:
三维相干体的计算:
(5)
(6) 3C2 相干算法 在 地 震 的 三 维 数 据 体 中, 取 相 邻 的 J 道地震道中的 N 个样点,组成一个矩 阵 DN×J,并由此组成一个协方差矩阵 CJ×J:
图 2 线性增强处理效果图 三、结语 文章重点叙述了相干性的原理、相关 参数的影响及相干性的具体运用效果,通 过地震剖面与相干体的对比,了解了相干 体的优越性,相干体属性可以在剖面和平 面上较为清晰的显示出来。通过不同参数 如时窗、道数下相同属性计算结果的对比 图,分析出了属性的不同对结果的影响, 然后找到了相干属性计算时的最佳属性参 数。比较分析了第二代和第三代相干算法 计算结果的优劣,然后根据具体处理结果 的对比,选择了三代相干算法作为相干体 的计算算法,在线性增强处理的技术上, 相干体属性可以帮助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人 员更好的掌握断层的位置和走向,有利于 开展小断层解释工作。 参考文献: [1]Chopra S,Marfurt K J.Seismic attributes for prospect identification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M]. Tulsa,Oklahoma: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2007. [2] 杨金政 . 地震相干分析技术及其在 断层解释中应用 [D]. 成都理工大学 ,2010. [3] 伍鹏 . 地震相干和曲率属性识别 断 层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D].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2011.

地震相干体算法的改进及应用

地震相干体算法的改进及应用

, 1
乙3
∑A
儿 ∑
∑∑d
每条测线有 2 1 , 0 道 每道有 22 1 5 个采样点的三维 振幅体 , 选择相关时窗 N= , 9h 使用递推公式计算 相干体只需要 5 1 h 而对 同一个三维体 , .9 , 若不使
用递推方法计算相干体 , 则需要 3 . , 6 5h 显然计算 速度提高 了约七倍 。
维普资讯
第2 卷 第2 8 期
物探 化探 计算技 术
26 月 0 年5 0
文章 编号 :1o — 14 (0 6 O _o2 _o o 1 7 9 20 )2 _ 11-3
地震 相干体算法 的改进及应 用
叶增炉, 何建军
(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 605 ) 109
的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11 C 相干算法 . , C 算法是基于 归一化互 相关为基础 , 用主 利
收 稿 日期 : 0 5— 8— 9 2 0 0 2
窗 Ⅳ, 计算时窗内波形 的相关系数。利用递推法计 算下一个时窗 c 的递推公式如下
c [ + ] C [] N+ ) y N+ ) 2 1 = 2 + ( t’( t 一
样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节省了运算时间。在同一 配置的计算机上做 了比较 , 采用 改进算 法来计算
取相邻 - |个样 点组成一个 Ⅳ ・, , I 道 \ , -的地震子体 构成矩阵 D: [ D= d ] 在 D 中, 每列代表一个
有 ~个样点的地震道( 『 ) 每行为 . 第_ 道 , , 道中同一
12 C 相 干算 法 .
在上式 中, 本征值个数表示子体中独立变量的 个数; 本征值大小 表示 占据子体 的多少份额 ; 最大 本征值为 A , 表示该子体起主导作用 的变量。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相干体技术
高阶统计量具有许多优点,从提高相干体算法抑制噪声的能力和减小计算量的角度出 发 ,陆文凯等人将高阶统计量方法与相干体技术相结合,以 C1 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 新的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相干体(CHOS)算法,该算法仅需三道地震记录同时参与运算:
式中: 1是地震道 u(xi , yi ,t ) 与 u(xi1, yi , t 1) 之间的时间延迟, 2 是地震道 u(xi , yi , t ) 与 u(xi , yi1, t 2 ) 之间的时间延迟。最后得到的某一样点处的相干
1996,相干技术公司(CTC)成功地将相干体技术商业化并拥有该技术 唯一的许可证;1999年,CoreLab公司收购CTC公司;2000 Core Lab 从BP Amoco公司购得相干体技术全套专利。
此后 ,相干体技术在地震油气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和发展 ,近 年来又发展了基于几何结构张量的相干体技术等,在与可视化结合、与 小波变换结合、相干体的自动化解释研究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并向叠 前地震数据应用的方向延伸。
值为:
新一代相干体技术
(2)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相干体技术
振幅数据切片
CHOS算法相干体切片
C2算法相干体切片
C3算法相干体切片
新一代相干体技术
(3)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相干体分析技术
多分辨率分析又叫多尺度分析,其中小波变换是其主要的分析手段。同傅氏变换相比
较,小波变换具有更好的局部化特性,可以任意调节空间的分辨率,即有“变焦”功能, 被誉为数字上的显微镜。
kt kt
px j px j
qy j )
qy j )2
式中:下标 j 表示落在分析时窗内的第 j 道; xj 和 yj 表示第 j 道与分析时窗内中心点 t 在 x 和 y 方向的距离;p 和 q 分别表示分析时窗内中心点,所在局部反射界面 x 和 y方向的视倾 角。
以分析点为中心的椭圆分析窗口
以分析点为中心的矩形分析窗口
第二代相干体技术
(1)基于多道相似的相干体技术
应用基于多道相似的算法可以对任意多道地震数据计算相干性,对地震资料的质量限
制不是很严,能够较精确地计算有噪声数据的相干性、倾角和方位角。用一个适当大小的 分析窗口,能够较好地解决提高分辨率和提高信噪比之间的矛盾,而用相关算法则不能解 决这个问题。因此,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分辨率,而且具有相当快的计算速度。
trace1 trace2
trace1
min“or 0ax”is
“1”
major axis trace2
相同的两道及通过协方差矩阵本征向量构成的椭圆
trace1 trace2
m“ino1r ”axis
trace1
m“ajo0r ”axis
trace2
不同的两道及通过协方差矩阵本征向量构成的椭圆
第三代相干体技术:基于本征结构的相干体技术
相干体技术原来是Amoco公司的专利,1995年由Amoco公司的Mike Bahorich引进石油勘探业。相干体分析技术是当时地球物理界最具突破 性的奇思妙想,Amoco公司把这些算法简称为“C1” ,“C2”和 “C3”。
该技术揭示了波场的空间变化情况,直接从3D地震数据体中定量地得到 断层和地层特征,不受任何解释误差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解释精度, 并能得到很多通常被忽略的重要信息,因而很快得到了广泛认可。
相干体技术是利用地震信号相干值的变化来描述地层、岩性等的横向非均匀性,进而研究断 层、微断裂的空间分布,地质构造异常及岩性的整体空间展布特征。
地震数据
参数测试: 1. 相干体算法 2. 时间孔径 3. 倾角扫描间隔 4. 空间孔径
用相干体算法求每一道 每一样点处的相干值
相干体
相干体的概念
三维地震数据
振幅数据切片
C1算法相干体切片
第二代相干体技术
(1)基于多道相似的相干体技术
定义一个以分析点为中心的包含 J 道的椭圆或矩形分析时窗,则相干值C2为分析时窗内平 均道的能量与所有道的能量比 ,即:
2
C2(t,
p, q)
K
k K K
k K
1
J
J
u j (t
j 1
1 J
J
u j (t
j 1
u2 t , xi , yi u2 t q, xi , yi1
地震道的空间组合模式
第一代相干体技术:基于互相关的相干体技术
沿视倾角(p , q) 的相干值 C1 为:
式中, Cii( i = 1 ,2)为第 i 道的自相关量; Cij( i = 1 ,2)为第 i 道和第 j 道的互相关量。视倾角( p , q) 中 p 和 q 分别为 x 方向和 y 方向上的地震道之间的时移量。
基于归一化的Manhattan距离的相干算法只涉及两个随机信号的加减运算,不涉及普通 相干计算中的两个随机信号的乘积运算,因此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
北偏东45度3点直线型道 组合相干体切片
北偏西45度3点直线型道 组合相干体切片
拐角型3道组合相干体切片
第二代相干体技术
(3)基于复地震道的相干体技术
如果在小的垂向时窗内应用基于多道相似的相干体算法,在计算零值附近同相轴的相
利用小波变换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多分辨率分析,从而进行精细的油藏描述和解释。将
小波变换多尺度思想应用到相干体中,使小波多分辨率相干体在断层和裂缝的分频解释中 见到更加明显的效果。
(a)
(b)
(c)
(d)
(e)
(f)
(a)原始地震剖面段 (b)-(f)不同频段的小波分解
新一代相干体技术
(3)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相干体分析技术
干体时会造成一些假象,一旦地震信号的振幅低于背景噪音,相干算法将识别为地震数据 不相干 ,将产生低相干的假象。应用复地震道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应的相干体 计算公式为:
CH
(t,
p, q)
K k K
1
J
K
k K
J j 1
uj
(t
kt
px j
qy j
2 )
K k K
1 J
相关运算法计算速度相对较快,但由于参与计算的地震道数少,对于有相干噪声的资料,仅用两道数 据确定视倾角会有很大误差。再者,三点互相关算法假设地震道是零平均信号,当相关时窗长度超过地 震子波长度时,这种假设才基本成立,即要求窗口大于地震反射的最长周期,显然,这样降低了计算得 到的相干体数据的垂向分辨率。
接着,使用方向导数构建梯度结构张量: 第三步,平滑张量矩阵T的元素: 第四步,计算平滑后的张量矩阵的特征值及相干值:
新一代相干体技术
(1)基于几何结构张量的相干体技术
断层的自动识别(a)原始地震剖面及(b)GST处理后的相干剖面
GST相干切片解释(a)振幅数据切片及(b)GST相干切片
新一代相干体技术
n1
N
CJJ
DNJ T DNJ
N
d n d nT
m1
dn1dn2
n1
N
n1
d
n1d
nJ
d1J
d2J
d
NJ
N
dn1dn2n1 Nd Nhomakorabea22n1
N
dn2dnJ
n1
N
dn1dnJ
n1
N
dn2dnJ
n1
N
dn2J
n1
该协方差矩阵是一个对称的、半正定矩阵,其所有的本征值大于或等于0。计算协方差矩阵 的本征值和本征向量,那么基于本征结构相干性估计可定义为:
振幅数据切片
相干体切片
第三代相干体技术:基于本征结构的相干体技术
第三代相干体是通过计算地震数据体的本征值获得的。在算法分析中,首先从给定的 分析时窗内提取多道地震数据生成样点矢量,由这些样点矢量构成矩阵:
d11 d12
DN J
d21
d22
d
N1
dN2
该矩阵对应的协方差矩阵为:
N
d
2 n1
王西文等将小波分析引人到相干计算中,首先利用小波域分频方法计算地震数据各个 频带内的瞬时特征参数,然后用互相关算法计算各个频带内的地震相干数据体,最后通过重 构系数,对一定频带内的相干体放大或缩小主要突出特定频段的相干体 ,分频重构的相干 体易于突出被忽略的小断层信息。
本征算法是通过多道本征分解处理来计算波形相似性的一种方法,虽然该算法计算速度 较低,但它具有比相似系数算法更高的分辨率。
(a)振幅数据切片;
(b)C1算法切片;
(c)C2算法切片;
几种相干算法比较
(c)C3算法切片;
新一代相干体技术
(1)基于几何结构张量的相干体技术
Randen等提出用几何结构张量方法(Geometric Structural Tensor) 进行地震三维结构属 性的研究,这种几何结构张量包含了反射界面的倾角和方位角信息,可以稳健地估算时窗 内分析点的反射界面的倾角和方位角。首先,计算三维数据体每一点梯度矢量:
第三代相干体技术:基于本征结构的相干体技术(Eigenstructure)
新一代相干体技术
(1)基于几何结构张量的相干体技术 (2)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相干体技术 (3)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相干体分析技术 (4)基于曲波变换的相干体分析技术
第一代相干体技术:基于互相关的相干体技术
相关算法是根据随机过程的互相关分析,计算相邻地震道的互相关函数来反映同相轴的 不连续性。这种算法只能有三道参与计算。
在纵测线方向t时刻计算归一化互相关:
u t , xi , yi u t p, xi1, yi
C12 (t, p, xi , yi )
u2 t , xi , yi u2 t p, xi1, y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