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高中生物学课程整合创新深层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课程整合的创新与深层应用研究进入21世纪,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资源的现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模式变革和教学效率提高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实践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国务委员陈至立提出,“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的跨越式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键因素,占据这个制高点,就可以打开通向教育改革发展的现代化之门。”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信息技术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增长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突破点。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的整合以及在课堂学教学中的应用,给生物学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使得生物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丰富和提升。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使用目的、范围、层次不同有着不同的表述。狭义的讲,信息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融合通讯技术和传播技术,能处理、编辑、存储和呈现多媒体信息的集成技术。

教育、教学中的整合可以理解为“教育、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以发挥教育系统的最大效益。”

我国许多教育专家和学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各自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学习和查找了一些文献,综合各位专家的观点,并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本文论述的信息技术

和高中生物课程整合,是指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到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与教学诸要素优化组合,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其整合宗旨是:通过师生在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从而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主要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在对新知识意义建构的同时也包含了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2. 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因为学生是从不同方面认识知识的,因此只有通过社会性的“协商”和时间的“磨合”才可能达成深刻的共识。

3.学习是一种真实情景的体验。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不是简单抽象的,

而应该在真实的情景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有指导意义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可阐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要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意义建构的租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学习环境包括“情景”、“协作”、“会话”等要素,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教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需要通过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学生正在经历着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青春期,这一年龄阶段有许多独特的心理特征。概括表现如下:

1.思维的独立性和判断性有了显著发展,富有创新精神。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思维越来越具有独立性。思维的批判性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不满足于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理论,喜欢追根问底和在活动中积极体验事物的发展经历,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高中学生的这些思维特点恰恰为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基础。

2.兴趣开始分化

高中生的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很高,而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不爱学习,部分同学还表现出严重的偏科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学习的催化剂,对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信息技术和高中生物课程整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可能学得更好。

3.自我意识日趋成熟

高中生几乎摆脱了依赖的特性,自我意识日趋成熟。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这为实施网络下的自主性学习奠定了基石。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尽管高中生的思维判断性、独立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是不够成熟,容易产生固执和偏激的不良倾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独立思考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为整合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4.亲子关系被同伴关系所取代

高中生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性逐渐被同伴关系所取代。他们更渴望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喜欢围绕某一问题展开多样的讨论,得到对问题更全面和更深刻地认识。对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常常反复去寻找比较充分的理由或论据,对别人的见解和意见,也有一定的分析力和判断力。这一切为整合教学中实施信息交流、协作学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1世纪,生物科学成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原因是困扰人类的粮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口等五大问题,将在生物科学的研究和开发中逐步得到解决。由于物理、化学、科技的渗透,生物科学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分子水平领域,出现了众多的分支,分子生物学将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细胞生物学将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中继续蓬勃发展;脑科学将成为代表生物科学发展的另一个高峰;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等将带来工业、农业、医药、食品等领域的革命,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和个人的生活水平。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使生物产业成为全社会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好高中生物学科。高中生物学科有它自己的学科特点,而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于生物教学中有利于这些特点的体现。

1.生物学的微观性和宏观性

生物界除病毒外的生物体,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它的结构极其微小,人的肉眼根本无法观察,通过展示挂图和简单的语言描述,往往让学生难以理解;而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当宏观的概念,传统地讲述,学生无法了解全面。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模拟放大显示任何细胞的结构,使微观的东西宏观化;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无限地拓展时间、空间领域,让宏观的东西微观化。实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学生易懂好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