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之美与美育
大学美育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美育心得体会1500字
大学美育心得体会范文大学美育心得体会1500字大学美育心得体会大学美育是指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和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修养的教育实践。
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大学美育工作,开设了多样化的美育课程和活动。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切感受到大学美育对于我个人的意义和价值,以下是我对大学美育的心得体会。
首先,大学美育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
在大学期间,我参与了许多美育课程和活动,如音乐、舞蹈、戏剧、书法等课程。
通过这些活动,我邂逅了音乐的美妙和舞蹈的灵动,领略了戏剧的魅力和书法的独特。
这些课程和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我能够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打破了学习的枯燥,使我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其次,大学美育培养了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大学美育课程的开设,让我接触到了许多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和欣赏,我逐渐培养出了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并且能够真正欣赏和理解艺术之美。
在冷静地观察和思考之后,我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对于艺术作品的感觉和认知。
这种培养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不仅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次,大学美育提高了我的文化素养和修养。
通过参与大学美育活动,我了解到了世界各个文化的精髓,领略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无限魅力。
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我学会了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文化,增强了我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理解力。
同时,大学美育还提供了一个交友和共同成长的平台,我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伴参与活动,一起分享学习和欢乐,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这些经历让我成长为一个更加有修养和内涵的人。
最后,大学美育激发了我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在美育课程和活动中,我学会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艺术创作和表演。
这不仅是对于自身才能的发掘和锻炼,更是培养了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了大学生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大学美育笔记素材
大学美育笔记素材
一、什么是美育
1、美是什么?
一种精神满足,让心灵获得满足的情感体验,一种选择(判断力),美是幸福、财富、文化、文明的标尺,生产水平不断创造美。
洋气、漂亮-一大都市文化烙印(有对世界之美的在现);土气一农村无条件,无美的观念。
2、美育是什么?
美育:对美的观念、行为进行自主选择的教育:美育与个人形象身份、国家形象。
3、美育的内涵、历史,地位
内涵:自然,社会,艺术...历史和地位:过去被忽视、鄙视,现在被重视,地位提高美育与艺术教育关系。
美感教育;艺术教育(最主要)艺术的创造力、再现力使美长存,获得技能、获得观念;审美教育。
三、大学美育教育的目标
认识懂得艺术是-种文化,又是一种学科;培养大学生尊重艺术文化,学科的认识和心理;
努力促进大学生理解艺术文化,理解艺术学科;帮助大学生学会分享艺术文化营养和艺术学科资源。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从细处说,美育是帮助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大学美育课程知识点总结
大学美育课程知识点总结一、美育概念及意义美育是指通过学习艺术、美术、音乐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进而达到教育和发展人的目的。
美育旨在以美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鉴赏能力,在审美活动中发展其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心灵境界。
美育的意义在于: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素养;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和心灵成长。
二、美育课程设置美育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艺术、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提升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美育课程设置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和体验各种艺术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美育课程的设置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即基于学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系统性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学科特点和学习程度,设计和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操作性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设计和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多元性原则,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三、美育课程内容美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现代艺术、美术欣赏、音乐鉴赏、舞蹈表演等方面,涵盖了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
美育课程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普适性,既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又能反映社会的审美趋势和文化变化。
美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感知特点,合理安排和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美育课程内容设计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艺术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美育教学方法美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艺术创作、审美鉴赏、艺术表演等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关于大学美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学美育的几点思考一、我们为什么需要“美育”“美育”是人们进行审美时必须要经历的一种高级过程,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审美也是以基于“美育”之上并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为目的,所以,审美既是精神的象征,也是对于人格魅力的自我锤炼。
朱光潜先生说过:“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
什么叫做“俗”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我需要审美,需要美感修养,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美是一种人生境界,更重要的是“美”能让世界充满爱,能让人类和谐!就当今的大学教育的来说,我们往往是重视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之重要的“美育”。
在实现自我健康完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美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并藉此在帮助大学生来正确地“审美”,“美育”从人的成长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功能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美”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一个人心里如果缺失了“美”,那它还会剩下什么呢?或许就是“丑”与“恶”,那么在人的骨子里也就一定“装满”着报复、仇恨、怀疑,如果是这样:这个世界就会缺失来了“爱”,剩下的只有掠夺和战争了。
希特勒少年时原本酷爱美术,但因考试未能及第,与美术无缘。
试想:如果当时的主考官“高抬贵手”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多了一个创造美、爱美的人,就会少了一个战争狂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可以避免一场战争。
可见,这个世界如果缺失了“美”,现实将会变得多么地可怕。
当今社会,尤其是当今大学生,他们并不缺乏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知识和技能的过份渲染和教育,往往会冲淡和流失应存在他们心里的那份“爱”,往往会让他们没有时间或者根本来不及“修炼”自己的那份“美”。
我们为什么要“美育”呢?答案很简单:通过“美育”可以美化人们的心灵,并使人们有美好的行为,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美”了,真正的“美”是可以改变社会的。
二、通过“美育”使大学生正确地“审美”(一)“美育”途径的多样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同学科的人感叹不懂艺术,不懂审美,他们觉得美很神秘、很遥远……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们去认识“美”去发现“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大学美育的心得体会
大学美育的心得体会
第一,大学美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提高文化素养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各种形式的美学素养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二,大学美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感。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感,使学生在人生不同领域取得成功时,能够把握美和优美,发掘优秀艺术作品的价值,培育自己的审美情趣。
第三,大学美育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同时也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通过团队协作、群体讨论等活动,学生们会了解到自己与他人的相互依存,也会意识到美术艺术对社会的贡献。
第四,大学美育能够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如今,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艺术行业发展趋势有所转变。
大学的美育教育应该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和个人意愿,开设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以及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就业规划。
总之,大学美育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四维素质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大学美育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画画或者演奏乐器,更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
优秀的美育教育不仅是注重学生的艺术成就,也应该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个人兴趣发展。
大学美育关于美1000字
大学美育关于美1000字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有着其它教育方式所没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学期我校在开学初就拟订了美育工作计划,并通过一学期的工作中,美育工作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1、重视艺术教育,注重美术课堂教学,艺术教育重普及,学有特长。
学校对艺术教育加强领导,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并制定了可行的措施、方案,领导深入艺术教育课堂指导艺术工作,明确提高了工作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正规化,课外活动制度化,形成了以美树德、以美树体、以美树智的大艺术观和良好的艺术氛围。
加强音美教师素质提高和培养,改善艺术教育的办学条件。
我校在经费极度短缺的情况下,购置音美教学设备,并配置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浓郁的艺术教育氛围。
为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美、体验美,学校充分利用每一种形式,每一个空间,营造出优雅的校园艺术氛围,使学生在校园这个艺术殿堂中尽情地感受美、享用美、创造美。
2、选派专职人员担任艺术课教学,开全课程,保证质量。
3、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组织开展课外艺术班活动,发挥教师特长,培养学生具备一技之长。
4、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如“庆六一文艺汇演”、“名师名画进校园”等,丰富了学生的文艺生活,锻炼了学生的文艺才能。
5、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艺术教育活动,特别是在它走出课堂以后,往往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学校加大了领导和管理力度,制定了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
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
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艺术节,举行文艺汇演、书画比赛,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学生们艺术才华得以展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校涌现出一大批艺术骨干苗子和优秀的艺术人才,并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称赞。
大学美育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大学美育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美育的概念1. 美育是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得到提高的一种教育活动。
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促进审美素养的发展。
2. 美育的重要性美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和个性发展。
二、美育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美育教育,学生能够体会和感受美的存在,培养出对美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
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美育教育,学生可以学习认识、理解和感知美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通过美育教育,学生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观念,增强他们的审美修养和文化修养,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
三、美育的内容和形式1. 美育的内容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视觉艺术、音乐艺术、表演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形式让学生接触、体验和感受美的存在,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2. 美育的形式美育的形式可以包括学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
通过这些形式,学生可以全面地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增加自己的审美体验和认知,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四、美育的实施方式1. 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美育在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将美育的内容与传统学科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获得审美体验。
2. 美育课程设置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设置专门的美育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体验和理解各种艺术形式,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3. 艺术实践活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艺术实践活动或校外艺术实践考察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艺术,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并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
五、美育与学生发展1. 美育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促进通过美育教育,学生能够在审美体验和鉴赏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大学美育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大学美育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美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总结大学美育第一章的知识点,包括美育的定义、作用、目标和实施途径等。
一、美育的定义美育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它涵盖了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艺术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美育的作用 1. 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接触艺术作品和参与艺术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3. 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使他们更加丰富多彩地体验人生。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美育的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对美有敏感,能够欣赏和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美。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分析、评价和欣赏艺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通过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4.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了解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
四、美育的实施途径 1. 美术教育: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2. 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欣赏、合唱、乐器演奏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3. 舞蹈教育:通过舞蹈表演、舞蹈创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修养和身体协调能力。
4. 戏剧教育:通过戏剧表演、戏剧创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戏剧艺术欣赏能力。
五、美育的评价方式 1. 学生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艺术作品,包括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和艺术价值等。
大学美育之美与美育
a
27
⑵内容上的考察
a
28
a
6
3、美学理论中的指称对象
第一,“美”指称审美对象。 第二,“美”指称美感或审美感受。 第三,“美”指称审美关系,即人与客观现实的交互作用关
系。 第四,“美”指称特殊的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
a
7
4、美学史上美的本质观念 (一)客观论 (二)主观论 (三)主客观统一论 (四)社会论 (五)语言论
a
1、词源学的说明
kalos(古希腊语) belus (拉丁文) saundarya (印度语 )
a
3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羊大为美。
a
4
❖ 对“美”的另一种词源学解释是:羊人为美。
❖ 在原始艺术和图腾崇拜中,人戴着羊头跳舞是“美”字 的起源。这表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
a
5
2、日常语言中的用法 第一,表示感官愉悦和感性满足的强度。 第二,表示一种价值评论和伦理判断。
王国维像
❖ 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把 西方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引进中国。
a
14
一代宗师——蔡元培(1868年—1940年)
蔡元培先生,字鹤卿,号 孑民,浙江绍兴人,是我 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 家、教育家、思想家,为 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巨大贡献,功绩卓 著,影响深远。
北大校园里的蔡元培铜像
8
• 美究竟是什么呢?
①美是愉快的体验。 ②美是无功利性的愉快体验。 ③美是具体可感的。
a
9
二、美育是什么
a
10
[六艺]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a
11
席勒塑像
“美育”这个术语是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使用的。
大学美育心得体会
大学美育心得体会在大学的四年里,我有幸参与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美育活动,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更深刻地认识到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对大学美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美育的定义与意义美育是指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并提升其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美育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美育,学生可以感受美的力量,提升创造力,培养审美情趣,丰富内涵,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美育活动的开展大学美育活动多种多样,涵盖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等多个艺术门类。
大学的艺术团体和专业老师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美术展览、音乐会、话剧演出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各种艺术形式,激发创作灵感,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三、美育的培养途径大学美育的培养途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包括自己的积极探索和参与。
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学习专业知识和技巧。
此外,学生还可以加入艺术社团或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与同好一起交流、创作,互相激发灵感和创造力。
四、美育对大学生的影响美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美育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能够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
其次,美育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在艺术表达中找到自己的独特风格。
此外,美育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艺术项目,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五、美育的持续性与影响美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大学全力支持和推动。
大学可以通过增加美育课程的设置,招聘更多优秀的艺术教师,举办更多艺术活动和比赛来推动美育的发展。
此外,大学还可以与社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艺术实践机会和艺术交流平台,让学生的美育体验更加全面与丰富。
六、个人美育心得在我参与美育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通过学习绘画,我不仅提高了绘画技巧,更培养了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参加音乐会,我不仅享受了音乐的美好,更学会了如何与乐器共鸣。
大学美育基础 项目一 培养美之情操——美和美育
华彩流光
第 20 页
中华服饰的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国风”设计引领全球时尚潮流,中华服饰内在的文化精神和 意蕴,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传统文化到当代时尚,中华美学的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石,发挥着传递价值、沟通世界的 作用。 如今,一系列民族服装品牌涌现,国潮时装、汉服、国风礼服成为年轻 一代追逐的时尚,从日常着装到特定场合的高级定制,无不呈现这一趋势。 传统服饰不再只是老一辈“压箱底”的纪念与回忆,更是当下年轻人表 达文化身份、增加生活仪式感、塑造个性形象的选择,是一种跨越网络与现 实、文化与旅游、影像与叙事的多元表达。例如,我国著名运动品牌引领服 饰领域的国货风潮,在款式设计上突破惯常的运动风格,将中国刺绣、神话 人物、汉字、山水画等中式元素成功融入现代运动服饰设计,在国内外引领 “国潮”和“国风”。
一、美的本质
第 11 页
美是指能够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 性。客观事物是人们产生美感的基础。人们不自觉地被客观事 物唤起了美感,进而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感染。
积极性是人们区分事物美与丑的根本标准。 如果某件事物能够使人的情感和精神发生积极向上的变化, 就可以说它是美的;如果某件事物使人的情感和精神发生消极 甚至痛苦的变化,就可以说它是丑的。
第6页
项目导航
第7页任务一 了解美的基础知识 任源自二 了解美育的基础知识寻美之旅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8页
第9页
寻美之旅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沙堤止。这首诗不仅描 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陶醉在这良 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西湖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诗人那种对 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
大学美育知识点提炼总结
大学美育知识点提炼总结美育,即美的教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让学生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大学美育是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基础上,通过美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下面将从美育的概念、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提炼总结。
一、美育的概念美育是一种通过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形式。
它主要包括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审美情感是指人对美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价值的认知;审美能力是指人通过对美的感知、思维和表达等能力;审美意识是指人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审美素养是指人具有欣赏、感悟、理解和表达美的能力。
二、美育的意义1. 培养艺术情操。
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水平,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 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审美、品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 丰富课外生活。
通过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5. 促进社会进步。
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美育的内容1.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摄影等方面的教育。
2.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对美的感知、思维、理解和表达等方面的教育。
3.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当代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4. 创意教育。
创意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5.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美育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教育。
大学美育的知识点总结
大学美育的知识点总结一、美育的定义和意义1.1 美育的定义美育是指通过对艺术、文化、美学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促进个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能力,使其具备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的能力。
美育是一种全面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1.2 美育的意义美育对大学生的意义在于:(1)培养审美情感,提升个体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心灵的美感;(2)促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3)促进文化传承,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提升国民素质和文化软实力;(4)促进全面发展,帮助学生综合发展,提高其感悟力、观察力、表现力和表达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的基本内容和形式2.1 美育的基本内容美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和文化教育三个方面:(1)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和美术四大艺术形式的教育;(2)审美教育:即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欣赏、鉴赏和评价教育;(3)文化教育:即对传统文化、世界文化、当代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2.2 美育的基本形式美育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1)学校教育:美育主要通过学校的艺术课程、社团活动、艺术节等形式进行;(2)社会教育:美育还可以通过美术馆、音乐厅、戏剧院、影剧院等社会机构进行;(3)家庭教育:家庭也是美育的重要场所,家庭成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习惯。
三、美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3.1 美育的教学方法美育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启发式教学、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1)启发式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启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2)实践教学:通过艺术实践和创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3)体验式教学:通过音乐鉴赏、美术作品的欣赏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感受和体验艺术的魅力,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高校《美学与美育》课程“三位一体”主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最新教育文档
高校《美学与美育》课程“三位一体”主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最新教育文档高校《美学与美育》课程“三位一体”主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美学与美育》是高校开设的适合于多学科多专业的一门选修或必修课程,有的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有的作为素质教育拓展课程,有的作为大学美育必修课程,有的作为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专业课程。
尤其是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颁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以来,各高校对美育更加重视,如何更好地通过《美学与美育》课程教学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已是迫在眉睫之事,也是业界研究的热点话题。
对《美学与美育》课程教学的研究涉及诸多问题,如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
笔者认为在这些问题中,要着力解决的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难题。
为此,笔者提出了如何构建《美学与美育》课程“三位一体”主体化教学体系的论题,以更好促进教学美育发展。
一、课堂教学审美化课程教学审美化,就是以课堂为教学平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审美化教学,以实现审美交流。
所谓审美化教学,就是指“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使师生都充分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理论和操作模式。
”[1]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一、审美化教学主要由四个教学要素构成,即教学目标的审美化、教学内容的审美化、教学方法的审美化和教学评价的审美化;二、审美化教学重在过程的“转化”,从“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到“美的创造”,凸显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动态性和层递性;三、审美化教学主要内容表现在“内在逻辑美”(即内部知识结构系统美)与“外在形式美”(即感性化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材料和教学环境)的有机统一。
大学美育之美与美育ppt课件
12
❖ 席勒给丹麦亲王写了27封讨论美育问题的书信,于1795年陆续发 表在他主编的《季节女神》上,后来结集出版为《美育书简》。 此书不仅在德国古典美学中而且在整个美学史上都是一个重要的 转折,由此向客观唯心主义方向发展产生了黑格尔的“美是理念 的感性显现”的美学理论。
13
❖ 中国最早使用“美育”术语的是蔡元培先生。1901年他在《哲 学总论》一文中提出了“美育”的概念,这是他根据席勒曾经 使用过的德文词组 Ästhetische Erziehung 翻译过来的。
❖ 在功能上,宗教和艺术也有相同的地方——补偿作用。 ❖ 宗教的补偿作用是“要人对于一切不满意的事能找到安慰,使一
切辛苦和不舒服能统统去掉”。宗教补偿是以非现实的、死后的 回报来安抚人。 ❖ 艺术也有补偿作用。不过,艺术补偿是弥补人的有限生活中的不 足,从精神上补充、充实现实世界。
21
经过对宗教和美育的比较,蔡元培先生得出结论: ❖ 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 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 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因此,必须以美育代替宗教。
5
2、日常语言中的用法 第一,表示感官愉悦和感性满足的强度。 第二,表示一种价值评论和伦理判断。
6
3、美学理论中的指称对象
第一,“美”指称审美对象。 第二,“美”指称美感或审美感受。 第三,“美”指称审美关系,即人与客观现实的交互作用关
系。 第四,“美”指称特殊的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
7
4、美学史上美的本质观念 (一)客观论 (二)主观论 (三)主客观统一论 (四)社会论 (五)语言论
15
❖ 1912年,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对封建教育进行 改革,初步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蔡元培先生非常重视健全人格 教育,他的名字是和完整教育的理念结合在一起的。同年2月,他 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 的教育方针。
美育概述美与美育
美与美育|美的特点 五、感染性
美具有感染性,美的事物往往能够吸引人、激励人、愉悦人,引起审美主体的情感 波动或思绪变迁。美的事物无处不在,人们随时随地会被美的事物感染,获得感官上的 快感和精神上的愉悦。离开了美的事物,就难以打动人、感染人,甚至失去对事物认知 的积极性。
【视频欣赏】观看《水星记》MV,我们会被故事中的悲剧和亲情感染,甚至为之落泪, 这是美打动人、感染人的属性。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指示,大学美育已成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 《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表明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的重要任务。2020年,教育部成立了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利于进一步 开展高校美育教学的调研、督导、检查和评估等工作。
美
课前导读——美育概述
目 录美
第一章 美与美育 第一节 认识美 第二节 美的特点 第三节 美育概述 第四节 大学美育
壹
课前导读
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什么是美育?
☞ 教育家 蔡元培 美国哲学家杜威这样评价蔡元培先生:
“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 剑桥、巴黎、柏林、哈佛等校长中,在某 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以一 个校长身份,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 族和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 以外,找不出第二人。”
什么是美育?
蔡元培是中国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以美育代宗教说”闻名于世。毕生不遗余力地 倡导美育 。“美育”一词,最早由他从德文翻译过来的。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亲自开设、 讲授的一门课程,就是“美育”。
大学美育生活之美作文
大学美育生活之美作文
哎呀呀,上了大学之后呀,我才真正感受到美育生活的奇妙呢!
在大学里呀,有好多好多有趣的艺术活动呢,嘿嘿。
比如那些精彩的绘画展览呀,看着一幅幅漂亮的画,我心里就想,哇,这些人好厉害呀!嘿呀。
还有音乐表演呢,听着那好听的旋律,我都忍不住跟着节奏摇摆起来啦,哈哈。
参加手工制作活动的时候也特别好玩,我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小玩意儿,哎呀,那种成就感可强啦!
大学的校园也特别美呢,有大片大片的草地,还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嘿呀,走在校园里就感觉心情特别好。
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艺术的时候也特别开心,大家各抒己见,嘿嘿,能学到好多不一样的东西呢。
在大学的美育生活中呀,我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艺术的天空中,哈哈。
我知道啦,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美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感受呢,哎呀,真是太棒啦!我要好好享受这美好的大学美育生活呀,嘿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2年蔡元培先生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一文中写道:“我国初 办新式教育的时候,只提出体育智育德育三条件,称为三育。十 年来,渐渐的提到美育,现在教育界已经公认了。” 王国维把四育分为两个部分:体育和心育,心育包括德育智育美 育。四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
鲍姆嘉通
1917年蔡元培先生在北京神州学会做了《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讲演, 这篇讲演后来发表在同年8月《新青年》第3卷第6号上。
1912年,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对封建教育进行 改革,初步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蔡元培先生非常重视健全人格 教育,他的名字是和完整教育的理念结合在一起的。同年2月,他 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 的教育方针。
军国民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 世界观教育 美感教育 急务 中心 终极目的 桥梁
经过对宗教和美育的比较,蔡元培先生得出结论:
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因此,必须以美育代替宗教。
蔡元培先生认为:“宗教中美育的原素虽不朽,而既认为宗教 的一部分,则往往引起审美者的联想,使彼受智育德育诸部分 的影响,而不能为纯粹的美感,故不能以宗教充美育,而止能 以美育代宗教。” 因此,作为情感教育的手段,美育可以代替宗教。“以美育代 宗教”是以自由反对强制、以进步反对保守、以普及反对局限 的一种文化变革。
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铜像
蔡教 元育 培思 提想 出体 的系
北大校园里之所以有一尊蔡元培先生的塑像,当然与他曾经长 期担任北大校长不无关系,但除此之外,人们对蔡先生所怀抱 的深深崇敬之情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出了“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对北大进 行了全面改革,使之气象一新,成为 研究学术、传播新思想、培养新人才 的基地,并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 心。
北京大学
世界观教育
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倡世界观教育。他认为,这种世界观教 育是知、情、意、德、智、体诸者的统一体。从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不 能依靠经验或理论,只能依靠浑然直觉的美感,美感是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
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亦称美育。在我国把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为蔡元 培首创。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 也。”他非常重视美育,认为美育可以陶养感情,使人日趋高尚;可以去私 忘我,超脱利害;可以使人寄托于美的享受,去掉生活恶习,从而美化人生。 教育家的任务,就是通过美感教育,使人达于最高精神境界。因此,他主张 “以美育代宗教”,各级学校、各种社会活动都要进行美育。
第1卷第1号 青年杂志
第1卷第1号 《新青年》
1930年和1932年蔡元培先生又分别发表了《以美育代宗教》和《美 育代宗教》两篇文章。
宗教和美育的比较
审美意识不具有宗教根源,宗教意识却具有审美根源。为了更有 效地对人发生影响,宗教利用了人的审美需要。
宗教和艺术、宗教意识和审美意识可以相互交织,但是它们有根 本区别。宗教通过审美价值肯定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即神的存在。 而美育则肯定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在功能上,宗教和艺术也有相同的地方——补偿作用。 宗教的补偿作用是“要人对于一切不满意的事能找到安慰,使一 切辛苦和不舒服能统统去掉”。宗教补偿是以非现实的、死后的 回报来安抚人。 艺术也有补偿作用。不过,艺术补偿是弥补人的有限生活中的不 足,从精神上补充、充实现实世界。
美育是感性教育。
感性:⑴官能感觉; ⑵本能欲望; ⑶情感。 ⑴词源上的考察
一些国家的图书馆中藏有1735 年德国出版的一本小书——这 是鲍姆嘉通用拉丁语写成的学 位论文,题目是《关于诗的哲 学沉思录》。这本书第一次使 用了“美学”一词,这是鲍姆 嘉通根据希腊词语“埃斯特惕 卡”( Asthetica )构成的, 原意是“感性知觉”或“感性 学”。1750年,他正式以“埃 斯特惕卡”命名他的《美学》 一书。“美学”这个术语从此 流行开来。
2、日常语言中的用法 第一,表示感官愉悦和感性满足的强度。
第二,表示一种价值评论和伦理判断。
3、美学理论中的指称对象
第一,“美”指称审美对象。
第二,“美”指称美感或审美感受。
第三,“美”指称审美关系,即人与客观现实的交互作用关 系。 第四,“美”指称特殊的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
4、美学史上美的本质观念
美育的功用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点: 第一,培养某种审美价值取向。个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通 过美育,使个人接收某个社会关于美和丑、崇高和卑下、 悲和喜的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审美价值取向。 第二,发展人的审美创造能力。这包括发展人的审美知觉和 审美体验的能力,完善人的审美趣味,培养人在艺术活动 和其他活动中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的这两种功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统一的,不能把其中 一种功用绝对化。
席勒塑像
席勒给丹麦亲王写了27封讨论美育问题的书信,于1795年陆续发 表在他主编的《季节女神》上,后来结集出版为《美育书简》。 此书不仅在德国古典美学中而且在整个美学史上都是一个重要的 转折,由此向客观唯心主义方向发展产生了黑格尔的“美是理念 的感性显现”的美学理论。
中国最早使用“美育”术语的是蔡元培先生。1901年他在《哲 学总论》一文中提出了“美育”的概念,这是他根据席勒曾经 使用过的德文词组 Ästhetische Erziehung 翻译过来的。
⑵内容上的考察
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把 西方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引进中国。
王国维像
一代宗师——蔡元培(1868年—1940年)
蔡元培先生,字鹤卿,号 孑民,浙江绍兴人,是我 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 家、教育家、思想家,为 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巨大贡献,功绩卓 著,影响深远。
北大校园里的蔡元培铜像
大学美育导论:美与美育
一、美是什么
1、词源学的说明
kalos(古希腊语) belus (拉丁文) saundarya (印度语 )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羊大为美。
对“美”的另一种词源学解释是:羊人为美。
在原始艺术和图腾崇拜中,人戴着羊头跳舞是“美”字
的起源。这表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
(一)客观论 (二)主观论
(三)主客观统一论
(四)社会论 (五)语言论
•
美究竟是什么呢?
①美是愉快的体验。 ②美是无功利性的愉快体验。 ③美是具体可感的。
二、美是什么
[六艺]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美育”这个术语是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使用的。
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年~1805年)德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
什么是美育?
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 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 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 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所谓狭义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 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 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 所谓广义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 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