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受伤的文明》看印度新旧文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印度:受伤的文明》看印度新旧文明

摘要:独立后的印度,在西方文化和本身传统的双重冲击下,早已是一个破败的国度,纯粹的印度历史已然结束。在甘地主义、印度古文明和种姓制度的深远影响下,当代的印度人无法建立起新文明,依然沉浸在那曾经辉煌的过去。本文从奈保尔眼中的印度文明和印度古文明的对比以及奈保尔对甘地主义的分析几个方面进行

分析。试图找到两种文化的冲突下,印度究竟何去何从,是完全抛弃过去还是在继承古文明,建立一个有深层文化根基的新印度文明。很明显,要想建立真正的新的印度文明,就要完全抛弃所谓的古印度文明,重新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消除无根性。

关键词:受伤的文明;甘地主义;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13-02

在《文化无根:以v.s.奈保尔为个案的移民文化研究》中,梅晓云将文化认同与移民文化分为拔根-飞地型、植根-同化型、去根-无根型、双重认同型。作者在文中分析到,由于第二三代移民疏离了母国文化,同时又不能认同移民居地文化,没有族群历史和族裔群体,成为真正的漂泊者,无根人、”世界公民”,v·s·奈保尔正是其中之一。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上的无根,两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冲击,形成奈保尔对印度解读的理性分析与直觉感悟的抵牾。《印度:受伤的文明》是英国著名后殖民主义作家奈保尔所写的”印度三部曲”之一,1975年在甘地夫人颁布”紧急状态”令前

后,奈保尔再次对他的祖籍印度进行了探访。与第一次的不同,作者在书中感叹道:”没有任何文明对外部世界那么缺乏抵御能力;没有一个国家那么轻易就被侵袭和劫掠,而从灾难中学到的那么少。”两极分化在印度得到了最好体现,一方面是不断崛起的少数富人集团,过着花天酒地的奢侈贵族生活;另一方面是满街的乞丐、流浪的儿童和连绵不断的贫民窟。

1.奈保尔眼中的印度文明

在这本书的开头,作者就提到”有时候老印度--那个许多印度人喜欢谈论的古老的,永恒的印度,似乎就这么延续着。”在谈及维加雅那加这座城市时,奈保尔写道,建于14世纪的王国,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但是因为她保存并重复着印度教遗产,很难有创新,到了16世纪,最后被征服者所蹂躏。而现在这片土地由于400年前的毁灭,现在只余一座神庙,曾经繁华的街道,现在是条陋巷。”维加雅那加对朝圣者而言就是那座幸存的古庙,周围的破败就像是古老魔力的的证明,正如对过去辉煌的幻想调和着对现实破败的接受。”大部分人因循守旧,一直坚守着那破败的维加雅那加城,守护着那里的一切,包括那里的破旧的房屋、拮据的生活、颓废的宗教信仰和所谓的古代文明。然而当权者又在这片废墟的不远处建了霍斯派特城,虽然称之为新城,或者说高新区,但是却破败肮脏,且不宜农耕。在民族引以为傲的”老”与允诺带来的”新”之间总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最终令文明断裂开来。在比哈尔北方,人们一生下来就知道他们以后会做什么。每个人

都知道他的种姓和位置;每个群体都生活在从远古时代便划定的各自区域之内;贱民和捡破烂的人住在村子尽头。这是一个靠估计就能预见自己命运的地方,他们安于所知的世界,对那些某些印度人引以为傲的古老辉煌传说,他们已经无意识地忘记,或者不愿提起。他们只是守着他们的”业”,认为任何超越现实生活的都是空洞和虚幻的。他们对于印度已经消失的古文明彻底绝望甚至极端嘲讽,但这却跟现实的失望或反抗毫无关系,只是尊重现实生活中权威的仪式性表达,表达他们对权威的百分百的依赖。在世界猥琐、人类可能性的观念消失的地方,世界就被看成是完满的,人退却到他们最后的、坚不可摧的防御里。他们知道自己是谁,他们的种姓,他们的”业”,他们在万物体系中无可动摇的位置;他们对这些东西的了解如同对季节的了解。”回归印度就是回归到世界深层秩序的认知里,所有事物都固定化,神圣化,所有人都安之若素。”

2.古印度文明

2.1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指出:”印度与中国不同,在中国,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以短暂的分裂;而在印度,则恰恰相反,是短暂的统一和长期的分裂。,从公元前2500 年左右印度文明的兴起至莫卧儿帝国的衰亡,印度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处于分裂状态。各地割据称雄,小国林立,极少形成统一王朝。孔雀帝国、贵霜帝国、莫卧儿帝国这三个帝国是统一强盛的帝国,但即使是这三个强大的王朝,也从来没有完全统一过印度次大陆,其统治范围只是覆盖了次

大陆半数以上的土地,仍有诸多小王国在帝国的版图之外。如号称统一了全印度的孔雀王朝,实际上只不过是以宗主权加在原来的统治机构之上而已。古印度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其首要原因是与割裂、分散的自然环境有关;其次,异族的不断入侵也阻碍了印度的统一。继雅利安人之后,希腊人、波斯人、安息人、大月氏人、贵霜人、土耳其人等不同民族的入侵者,翻山越岭进入印度,他们在印度侵占土地,建立政权,使印度很难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2.2宗教繁多。古印度是一个多宗教教派的社会。吠陀教、婆罗门教、耆那教、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等宗教,均起源于印度,其他较小的宗教和各教中的众多派别更是不胜枚举。此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等在印度都有自己的信徒。印度宗教之多,是古代世界其他各国难以比拟的,被称为”宗教博物馆”。骤而剧烈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敬畏心理,崇拜自然,崇拜造物主。印度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阶级和阶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宗教,致使新宗教不断出现。婆罗门阶层为维护至高无上的地位创立了婆罗门教,刹帝利和吠舍阶层为反对婆罗门的特权、维护自己的利益创立了佛教、耆那教,封建主阶级为了便于统治创立了印度教。

2.3等级制度森严。在古代各文明地区,普遍存在着等级制度,但印度的等级制度最典型、最森严。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最初产生于雅利安人由部落向阶级社会过渡的过程中。白肤色的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认为自己是品质高贵的种族,而深色皮肤的

达罗毗荼族和其他土著民族是品质低贱的种族。为了把自己和黑肤色的土著区别开来,他们就把自己称为”雅利安瓦尔那”(意为”出身高贵的肤色”),把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称为”达萨瓦尔那”(意为”敌人肤色”),这样就产生了最初的种姓。后来,随着雅利安人职业分工的发展,内部出现了分化,逐渐产生了从事不同职业的集团,即祭祀集团的婆罗门、武士集团的刹帝利和从事农牧商业的吠舍集团,这三种按职业划分的集团就逐渐形成了三个”瓦尔那”,”瓦尔那”的概念也由最初的”肤色”衍化为”等级”。原来的达萨瓦尔那为第四种姓(首陀罗),这样印度就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各种姓之间界限森严,其政治、经济、法律和宗教地位均极不平等。前两个等级掌握国家政治大权和社会的绝大多数财富。

2.4农村公社长期存在。农村公社是从公有制社会向私有制社会的过渡形态,一般说来,进入阶级社会后会逐渐消失。但在印度,在阶级社会已经确立的条件下,农村公社仍然存在,而且长期存在。村社中,”土地私有制”发育得不完善。公社土地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实行共耕制的土地,这种类型的公社主要处在落后的偏远地区,对王朝保持着独立或半独立的地位;另一种是实行分耕制,即把公社耕地”定期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但水源、树林属于公社公有。印度农村公社保持得较为长久而牢固,首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单靠个体的力量难以维持生产和生活,必须依赖共同体,个人与所在的村庄很难分割开来。所以,农村公社便长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