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成品)
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成品)
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成品)第一章:朗诵基础知识1.1 朗诵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朗诵的定义,理解朗诵在语言表达和艺术表演中的重要性。
1.2 朗诵的基本技巧教授学生正确的发音、语调、节奏和情感表达技巧,为朗诵表演打下基础。
第二章:诗歌朗诵2.1 诗歌的特点和朗诵技巧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朗诵技巧表达诗歌的美感。
2.2 经典诗歌朗诵实践让学生选择或指定经典诗歌进行朗诵实践,指导并评价他们的表现。
第三章:散文朗诵3.1 散文的特点和朗诵技巧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朗诵技巧传达散文的意境。
3.2 经典散文朗诵实践让学生选择或指定经典散文进行朗诵实践,指导并评价他们的表现。
第四章:故事朗诵4.1 故事的特点和朗诵技巧分析故事的结构、角色和情感,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朗诵技巧讲述生动的故事。
4.2 经典故事朗诵实践让学生选择或指定经典故事进行朗诵实践,指导并评价他们的表现。
第五章:即兴朗诵5.1 即兴朗诵的要求和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即兴朗诵技巧,快速组织语言并进行表达。
5.2 即兴朗诵实践和演练进行即兴朗诵练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表演,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六章:情感表达与角色塑造6.1 情感表达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情感表达在朗诵中的作用,理解如何通过声音的变化来传达情感。
6.2 角色塑造技巧教授学生如何根据文本内容塑造不同角色的声音和形象,增强朗诵的表现力。
第七章:舞台表现与互动7.1 舞台表现的基本原则让学生掌握舞台表现的基本原则,如眼神交流、身体语言、台位移动等,提升舞台感染力。
7.2 互动与即兴表演教授学生如何在朗诵中加入互动元素,以及如何进行即兴表演,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八章:朗诵作品的选取与准备教授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朗诵作品,如何进行作品的准备和练习,提高朗诵的质量和表现力。
第九章:朗诵技巧的提升通过各种练习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提升朗诵技巧,如声音的变化、情感的深度、角色的塑造等。
小学诵读兴趣班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诵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诵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1. 诵读技巧的掌握。
2. 阅读理解的提升。
3. 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难点1. 诵读节奏的把握。
2. 诵读情感的投入。
3. 诵读内容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自由活动。
2. 教学材料:教材、音频资料、PPT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通过一个有趣的诵读游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新授1. 诵读技巧讲解:a. 节奏的把握:通过音频资料,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的诵读效果。
b. 情感的投入:讲解如何通过语气、语调、表情等表达情感。
c. 内容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诵读中理解文章的主旨。
2.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课文进行诵读。
b. 老师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发音、节奏、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1. 学生进行个人诵读,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诵读,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进行亲子诵读活动。
2. 开展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课堂小结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加强诵读技巧的练习。
2.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诵读并录制音频,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
2.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进行改进。
备注:以上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环境。
朗诵兴趣小组教学导案(成品)
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成品)————————————————————————————————作者:————————————————————————————————日期:实验中学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所特有的抑扬顿挫的声调美,特别是诗歌作品的音韵美、节奏美。
2、学习朗诵的技巧,提高朗诵的水平。
做到仪态大方,吐字清晰,语音标准,声音洪亮。
3、认识到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密切接触语言,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提高了作品的欣赏能力。
4、通过朗读,.增大语文的阅读量,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5、通过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具备社会交际能力,便于工作与人沟通打下基础。
6、通过当众朗诵克服害怕当众说话的紧张心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教学安排]:10课时[教学过程]:口语训练系列之一——朗诵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第一课时、朗诵的要点一、朗诵的基本要求:1、发音正确,吐字正确。
用标准的普通话播读,特别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古诗文中特别要注意按意定音。
不添字不少字不读破句,朗读清晰完整.2、语速适当,用心感受。
要抓住文章特点,使节奏流利和谐,缓急结合.3、语调生动,轻重适宜。
根据需要,分出轻重缓急,分清抑扬顿挫,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朗诵中的换气1、停顿除为了休息换气外,更是为了充分表达朗读者的思想情感。
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语意停顿。
语法停顿包括自然段落,标点符号的停顿,要显示条理分明。
句子中的也要注意逻辑停顿,语断气连就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2、重音,就是在词和语句中读得比较重,扩大音域或延长声音,可突出文章的重点,表达自己的感情,重音可分为语句重音和思想重音。
三、气息的控制1、换气就是用气的过程,播出的内容千变万化,就要采用不同的用气方法,补气和换气是一种朗诵技巧。
初中朗诵兴趣小组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朗诵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课时:15分钟年级:初中教材:《初中朗诵技巧与表演》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朗诵技巧与表演》2. 音响设备:CD机、音响、麦克风等3. 场地:教室或表演厅教学内容:1. 朗诵技巧的学习与练习2. 朗诵作品的选取与排练3. 团队合作与表演实践教学步骤:一、活动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朗诵兴趣小组的目的和意义。
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互相认识。
二、朗诵技巧的学习与练习(5分钟)1. 教授学生正确的朗诵姿势和呼吸方法。
2. 指导学生掌握朗诵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3. 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观摩。
三、朗诵作品的选取与排练(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朗诵作品。
2. 对选定的作品进行详细的解析和分析。
3. 学生进行排练,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团队合作与表演实践(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分组进行朗诵表演。
2. 学生进行表演实践,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3.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鼓励,共同提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
2. 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改进活动方案。
3. 鼓励学生持续参与朗诵兴趣小组,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情况。
2. 学生表现力:评估学生在朗诵表演中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传递。
3. 学生进步:通过对比活动前后的表现,评估学生的进步情况。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成品)
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成品)第一章:朗诵基础知识1.1 朗诵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朗诵的概念分析朗诵的特点:声音、语调、节奏、情感表达等1.2 朗诵的基本技巧呼吸控制:如何运用腹式呼吸声音美化:如何运用共鸣、声音的强弱与高低情感传达:如何通过语调、语气、面部表情等表达情感1.3 朗诵的表现力分析朗诵中的停顿与节奏感探讨如何运用身体语言、眼神交流等增强表现力第二章:诗歌朗诵技巧2.1 诗歌的特点与朗诵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探讨如何在朗诵中表现诗歌的美感2.2 诗歌朗诵的技巧解读诗歌的情感内涵运用声音与语调的变化表现诗歌的情感起伏2.3 诗歌朗诵实践练习朗诵经典的诗歌作品学生互评、教师指导,提升朗诵技巧第三章:散文朗诵技巧3.1 散文的特点与朗诵分析散文的主题、结构、情感等探讨如何在朗诵中传达散文的意境与情感3.2 散文朗诵的技巧解读散文的情感内涵运用声音、语调、节奏等表现散文的情感变化3.3 散文朗诵实践练习朗诵经典的散文作品学生互评、教师指导,提升朗诵技巧第四章:故事朗诵技巧4.1 故事的特点与朗诵分析故事的情节、人物、情感等探讨如何在朗诵中表现故事的魅力4.2 故事朗诵的技巧解读故事的情感内涵运用声音、语调、节奏等表现故事的情节与人物性格4.3 故事朗诵实践练习朗诵经典的故事作品学生互评、教师指导,提升朗诵技巧第五章:即兴朗诵技巧5.1 即兴朗诵的概念与意义解释即兴朗诵的定义探讨即兴朗诵在口语表达中的重要性5.2 即兴朗诵的技巧培养观察力与思维敏捷性运用语言组织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进行即兴朗诵5.3 即兴朗诵实践进行即兴朗诵练习,如即兴演讲、即兴故事讲述等学生互评、教师指导,提升即兴朗诵能力第六章:朗诵表演与舞台礼仪6.1 朗诵表演的要素分析朗诵表演中的声音、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探讨如何通过舞台布置、灯光、服装等增强表演效果6.2 舞台礼仪与表演技巧学习舞台礼仪的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练习如何在舞台上自信地行走、定位、互动等6.3 实践演练与舞台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舞台表演练习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表演技巧与舞台礼仪第七章:朗诵与配音技巧7.1 配音的概念与分类解释配音的定义与分类:广告配音、影视配音、动画配音等探讨配音在朗诵中的应用与区别7.2 配音技巧的掌握学习如何运用声音、语调、情感等进行配音分析不同角色、情境下的配音技巧与方法7.3 配音实践与展示学生分组进行配音练习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配音技巧与表现力第八章:朗诵艺术欣赏与评价8.1 朗诵艺术的欣赏分析优秀的朗诵作品,如诗歌、散文、故事等探讨如何欣赏朗诵艺术,把握其美感与表现力8.2 朗诵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了解朗诵评价的标准:声音、语调、情感、表现力等学习如何进行客观、公正的朗诵评价8.3 作品欣赏与评价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朗诵作品欣赏与评价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评价方法与表达能力第九章:朗诵比赛与活动策划9.1 朗诵比赛的组织与流程了解朗诵比赛的筹备工作:场地、评委、选手等学习比赛流程与规则:报名、选拔、决赛等9.2 活动策划与执行探讨如何策划一场成功的朗诵活动:主题、节目单、宣传等实践策划并执行一场小型朗诵活动9.3 总结与反馈学生自评、互评,总结活动经验与教训教师点评,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第十章:朗诵与口语表达能力提升10.1 朗诵对口语表达能力的促进作用分析朗诵对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声音、语调、情感等探讨如何将朗诵技巧应用于日常口语表达10.2 综合练习与提升结合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综合朗诵练习着重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如演讲、辩论、主持等10.3 总结与展望学生总结学习收获与成长教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与期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朗诵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解析:朗诵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朗诵的前提,包括呼吸控制、声音美化、情感传达等。
朗诵社团教案
朗诵社团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朗诵基础知识:声音的产生、发声技巧、语音语调等。
2.朗诵技巧:节奏感、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
3.朗诵练习:课文朗读、背诵、自由朗诵等。
4.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朗诵基础知识和技巧,让学生掌握朗诵的基本要素。
2.示范法:老师进行朗诵示范,让学生模仿并进行练习。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朗诵练习和比赛。
4.评价反馈法:对学生的朗诵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朗诵基础知识讲解1.声音的产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原理和发声器官。
2.发声技巧:介绍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姿势。
3.语音语调:介绍语音语调的基本要素和规律。
第二步:朗诵技巧讲解1.节奏感:介绍节奏感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
2.语音语调:介绍语音语调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3.情感表达:介绍情感表达的要素和技巧。
第三步:朗诵练习1.课文朗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文进行朗读练习。
2.背诵:让学生背诵一段诗歌或散文,并进行朗诵练习。
3.自由朗诵:让学生自由选择朗诵内容,并进行练习。
第四步:朗诵比赛1.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
2.初赛:每个小组进行内部比赛,选出代表参加决赛。
3.决赛:各小组代表进行朗诵比赛,评选出优胜者。
五、教学评价1.朗诵表现评价:对学生的朗诵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语音语调、节奏感、情感表达等方面。
2.团队合作评价: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小组合作、比赛协作等方面。
3.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诵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
六、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目标明确,但需要更加具体和细化,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成品)
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成品)一、教学目标:2. 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气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朗诵:选取适合学生朗诵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培养学生的朗诵节奏感。
2. 故事朗诵:选择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朗诵体验故事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 散文朗诵:挑选一些优美的散文,让学生通过朗诵感受文字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以示范朗诵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正确的朗诵技巧和表达方式。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相互观摩、交流、反馈,共同提高朗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放松身心,准备进入朗诵状态。
2. 诗歌朗诵:教师选取一首诗歌,进行示范朗诵,引导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3. 故事朗诵:教师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故事朗诵。
4. 散文朗诵:教师挑选一篇优美的散文,进行示范朗诵,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相互朗诵,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诵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2. 邀请专业朗诵艺术家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朗诵艺术。
3. 开展朗诵主题的诗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文学素养。
七、教学资源:1. 诗歌、故事、散文等朗诵素材,可从教材、网络等渠道获取。
2. 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背景音乐和示范朗诵。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诗歌朗诵技巧训练,学会正确的朗诵姿势和呼吸方法。
小学朗诵兴趣小组教案
小学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教案标题:小学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声音语调的控制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了解朗诵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正确的朗诵姿势和呼吸方法。
3. 掌握朗诵的基本技巧,如语调、语速、停顿等。
4. 练习朗诵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童话等。
5. 进行朗诵比赛和小组合作演出。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优秀的朗诵表演,激发学生对朗诵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朗诵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步:讲解朗诵基本知识(10分钟)1. 介绍朗诵的定义和特点。
2. 演示正确的朗诵姿势和呼吸方法,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第三步:朗诵技巧讲解和练习(15分钟)1. 分别讲解语调、语速和停顿的作用和技巧。
2. 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尝试运用朗诵技巧进行朗诵练习。
第四步:朗诵比赛和小组合作演出(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朗诵。
2. 组织朗诵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诵小组。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提高朗诵水平。
第五步: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今天学到的朗诵知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继续参加朗诵活动,培养兴趣和提高水平。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优秀的朗诵表演。
2. 朗诵教材,包括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3. 小组合作演出评选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朗诵时的姿势、呼吸和语调掌控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演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评选出最佳朗诵小组,并给予肯定和奖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朗诵比赛。
2. 组织朗诵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成果。
3.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诵,并进行录音或视频分享。
朗诵社团活动教案(
朗诵社团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小学语文朗诵教材》第三单元“抒情散文朗诵”,详细内容为第二章“月夜抒怀”。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抒情散文的特点,掌握通过朗诵表达情感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感受抒情散文的情感内涵,提高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朗诵技巧,准确地表达散文的情感。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集体朗诵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情感的表达与传递,正确的朗诵节奏和语气。
重点:抒情散文的情感体验,朗诵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展示PPT,音响设备。
2. 学具:教材,朗诵稿,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月夜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感受,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抒情散文的特点,讲解朗诵的基本技巧,如停顿、重音、语速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篇抒情散文《月夜抒怀》,示范朗诵,分析朗诵技巧,让学生感受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段散文进行朗诵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
5. 小组展示(10分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篇抒情散文,进行朗诵练习。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改进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参加校内外朗诵比赛,提高朗诵水平。
板书设计:1. 抒情散文朗诵《月夜抒怀》2. 内容:a. 抒情散文特点b. 朗诵技巧c. 情感表达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与技巧传授2. 教学目标的情感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4.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与重点突出一、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与技巧传授1. 情感体验: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让学生深入感受月夜景色的美好,进而体验作者的情感。
朗诵兴趣小组活动方案范本(二篇)
朗诵兴趣小组活动方案范本一、活动目标声音的优美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使儿童更加了解诗歌内容及情意。
什么是朗诵呢?简单地说朗读就是以清晰响亮的声音,正确标准的普通话,把文章有感情地诵读出来。
透过朗诵,可以把文字透彻地表达,使书面、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动态感。
儿童透过朗诵可以增加语文的趣味性,并且学习正确的语音、语法、语调、语气,充分欣赏文学的美。
本活动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同时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活动形式以短小精悍、词语优美又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或小散文作为基本学习内容。
小组活动以读、练的形式为主,以真实、感人的情境引发孩子的兴趣,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
活动还穿插有名篇朗诵欣赏、分小组的比赛及讨论、演讲录像观看等内容,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活动时间与内容安排第____周:宣传、发动第____周:学生名单的确定及参加活动的要求事项第3—____周:普通话强化训练第____周:朗诵技巧的简介及美文朗诵欣赏第____周:朗诵训练第____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第10—____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第13—____周:配乐朗诵练习第____周:组内朗诵汇报比赛第____周:学生谈谈朗诵训练的心得体会第____周:总结一学期的活动情况,评选优秀学员学生分析:参加本小组的学生来自三年级和四年级,他们正处于记忆力的快速发展时期,虽然他们的记忆仍以机械记忆为主,但是好奇心强,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并且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能够进行一定的阅读,初步读出文中所表达的情感,逐步提高。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和散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以及所蕴涵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文化,加强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并循序渐进提高诵读水平。
教学内容:每周参加花言巧语,了解文意,掌握诵读节奏,并能熟读成诵。
朗诵社团教案
朗诵社团教案【教案名称】:朗诵社团教案【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匡助学生提高朗诵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艺术修养。
【适合对象】:本教案适合于中学生朗诵社团的教学活动,学生年级范围为初中和高中。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朗诵水平;2.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传达文本所表达的情感;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相互配合、协作;4.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艺术修养,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 朗诵基本技巧训练:a. 声音的运用:音量、音调、节奏等;b. 发音与语调的准确性;c. 姿式与肢体语言的运用。
2. 朗诵表达能力培养:a. 理解文本: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的主旨和情感;b. 情感表达:学生通过声音、语调、肢体语言等方式,准确传达文本所表达的情感;c. 形象表达:学生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的运用,使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3. 团队合作训练:a. 分工合作: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朗诵作品的创作和演出;b. 配合默契:学生在团队中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共同提高朗诵表演的效果。
4. 自信心和艺术修养培养:a. 鼓励表演: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预表演,提高他们的自信心;b. 艺术修养培养: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优秀的朗诵作品,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三、教学流程:1. 热身活动:a. 声音训练:通过各种声音练习,使学生的声音更加饱满、有力;b. 身体放松:通过放松活动,使学生身心放松,为朗诵表演做好准备。
2. 技巧训练:a. 声音的运用:通过练习不同音量、音调和节奏的朗诵,提高学生的声音表现力;b. 发音与语调的准确性:通过练习标准发音和正确语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准确性;c. 姿式与肢体语言的运用:通过练习正确的姿式和肢体语言,使学生的朗诵更加生动有趣。
朗诵小组活动教案
朗诵小组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选取一些适合朗诵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
2. 打印相关朗诵文本,每个小组分配一份。
3. 准备录音设备或者电子设备以便录制朗诵作品。
教学流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朗诵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朗诵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朗诵需要注意的要素,如语调、节奏、语速、情感表达等。
步骤二:分组(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不超过6人。
2. 为每个小组分发一份朗诵文本。
步骤三:阅读理解(10分钟)1. 学生小组成员先独立阅读所分发的文本,理解文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共同理解文本并讨论朗诵方式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步骤四:为朗诵作品分配角色(10分钟)1. 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朗诵特长和兴趣,选择一个角色,如主讲者、旁白、对话者等。
2. 学会员可以分工负责,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步骤五:朗诵练习(15分钟)1. 小组成员分别练习自己的朗诵角色,注重语调、语速和情感表达。
2. 小组成员互相合作,给予意见和建议,帮助提高朗诵效果。
步骤六:朗诵录制(15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朗诵录制,可以使用录音设备或电子设备进行录制。
2. 将每个小组的录音分别保存,并准备下一步的欣赏和评价。
步骤七:欣赏和评价(10分钟)1. 播放录制的朗诵作品,全班一起欣赏。
2. 学生小组成员互相评价,评选出最佳朗诵组,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步骤八: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朗诵小组活动的过程和成果。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朗诵活动中的表现,并提出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行选择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朗诵,并在班级或校内展示。
2. 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诵才艺。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小组合作和交流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朗诵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情感表达与传递方法探讨
理解文本内涵
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情 感基调,为朗诵时的情感表达打下基 础。
情感调动技巧
教授孩子们如何通过想象、联想等方 法调动自身情感,使朗诵更具感染力 。
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
指导孩子们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来辅助情感表达,增强朗诵的生动性 。
与观众互动
鼓励孩子们在朗诵过程中与观众进行 眼神交流、微笑等互动,提升他们的 自信心和表现力。
流畅度与连贯性
评价参与者在朗诵过程中的流畅度和连贯性,包 括停顿、重音、语速等方面的表现。
ABCD
情感表达力
观察参与者在朗诵时是否能够准确传达文本的情 感,如喜怒哀乐等。
仪态与自信度
观察参与者在朗诵时的仪态是否得体,自信度是 否足够,是否能够与观众建立良好的互动。
活动成果展示及分享平台搭建
现场演出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通过朗诵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
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中华优秀
03
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04 朗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营造浓厚的
文化氛围,提升学校整体形象。
参与者群体特征分析
01
年龄特征
参与者主要为中小学生,年龄集中在6-18岁之间。
02
知识水平
互相点评
在每位参与者表演结束后 ,鼓励其他成员发表自己 的看法和建议,促进共同 进步。
小组合作朗诵表演策划
各小组可自行选择朗诵主题,如经典 诗歌、现代散文、童话故事等,确保 内容积极向上、富有感染力。
在小组排练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必要 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朗诵表演的质量 和效果。
分组合作
初中朗诵社团教案
初中朗诵社团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朗诵基本技巧训练:语音、语调、语气、节奏、情感把握等。
2. 经典朗诵作品学习: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故事等。
3. 朗诵表演实践:分组朗诵、个人朗诵、集体朗诵等。
4. 相关文化知识学习:文学常识、朗诵艺术发展史等。
三、教学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课时长为1.5小时,共10次课。
第1-2次课:普通话语音训练,学习朗诵基本技巧。
第3-4次课:学习经典朗诵作品,分组进行朗诵练习。
第5-6次课:个人朗诵技巧训练,进行个人朗诵展示。
第7-8次课:集体朗诵排练,学习朗诵表演技巧。
第9-10次课:组织朗诵比赛,总结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朗诵基本技巧、相关文化知识。
2. 实践法:分组练习、个人展示、集体排练。
3. 反馈法: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朗诵水平。
4. 比赛法:举办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进步幅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在朗诵比赛中的表现,以及对经典朗诵作品的掌握程度。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比赛成绩,以及文化知识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朗诵技巧教程、经典朗诵作品选集。
2. 音响设备:音响、话筒、背景音乐等。
3. 视频资料:优秀朗诵表演视频、相关文化知识讲座等。
4. 场地:教室、表演舞台等。
七、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朗诵水平,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3. 注重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4. 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朗诵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成品)
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成品)第一章:朗诵基本概念与技巧1.1 朗诵的定义与意义解释朗诵的概念,强调其对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的重要性。
讨论朗诵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如教育、表演、演讲等。
1.2 朗诵技巧与训练方法介绍基本的朗诵技巧,包括语音、语调、节奏和情感表达。
提供一些实用的训练方法,如朗读练习、模仿练习和情感释放练习。
第二章:诗歌朗诵技巧2.1 诗歌的特点与朗诵要求分析诗歌的形式、韵律和意象,讨论其在朗诵中的表现。
强调诗歌朗诵时节奏和韵律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训练方法。
2.2 诗歌朗诵实例与分析提供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指导学生进行朗诵实践。
分析诗歌朗诵时的情感表达和语言魅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第三章:故事朗诵技巧3.1 故事的特点与朗诵要求讨论故事的内容、结构和情感传递,了解其在朗诵中的表现。
强调故事朗诵时角色塑造和情感投入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训练方法。
3.2 故事朗诵实例与分析提供一些经典的故事作品,指导学生进行朗诵实践。
分析故事朗诵时的角色塑造和情感投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第四章:散文朗诵技巧4.1 散文的特点与朗诵要求分析散文的形式、语言和情感表达,讨论其在朗诵中的表现。
强调散文朗诵时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语言的节奏感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训练方法。
4.2 散文朗诵实例与分析提供一些经典的散文作品,指导学生进行朗诵实践。
分析散文朗诵时的情感表达和语言魅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第五章:朗诵表演与展示技巧5.1 朗诵表演的要素与技巧介绍朗诵表演中的基本要素,包括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舞台动作。
讨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增强朗诵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5.2 朗诵展示实例与分析提供一些实际的朗诵表演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展示实践。
分析朗诵展示时的整体表现和观众互动,引导学生掌握展示技巧。
第六章:呼吸与共鸣技巧6.1 呼吸技巧与控制讲解呼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来支持声音。
练习深腹式呼吸和胸腹联合呼吸,提高朗诵时的声音稳定性和持久力。
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成品)
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成品)第一章:朗诵基本概念与技巧1.1 朗诵的定义与意义让学生了解朗诵的定义和意义,认识到朗诵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1.2 朗诵技巧介绍教授正确的呼吸控制、语音清晰度、语调、语速、情感表达等基本技巧。
1.3 朗诵训练方法介绍一些实用的朗诵训练方法,如跟读、模仿、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提高朗诵水平。
1.4 朗诵作品选择与处理教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朗诵的作品,如何处理作品中的停顿、重音、节奏等问题。
第二章:诗歌朗诵技巧与实践2.1 诗歌朗诵的特点与要求让学生了解诗歌朗诵的独特性和相对于其他类型朗诵的要求。
2.2 诗歌朗诵技巧介绍教授诗歌朗诵时的韵律感、节奏感、情感投入等技巧。
2.3 诗歌朗诵实践提供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让学生进行朗诵实践,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2.4 诗歌朗诵比赛与展示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展示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第三章:散文朗诵技巧与实践3.1 散文朗诵的特点与要求让学生了解散文朗诵的自由性和相对于诗歌朗诵的要求。
3.2 散文朗诵技巧介绍教授散文朗诵时的情感传达、语气变化、细节处理等技巧。
3.3 散文朗诵实践提供一些优美的散文作品,让学生进行朗诵实践,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3.4 散文朗诵分享与讨论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朗诵作品,并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和相互评价。
第四章:故事朗诵技巧与实践4.1 故事朗诵的特点与要求让学生了解故事朗诵的吸引力、生动性和相对于诗歌、散文朗诵的要求。
4.2 故事朗诵技巧介绍教授故事朗诵时的角色塑造、情节渲染、语言表现等技巧。
4.3 故事朗诵实践提供一些有趣的故事作品,让学生进行朗诵实践,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4.4 故事朗诵表演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朗诵表演,邀请其他小组或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朗诵组合与表演技巧5.1 朗诵组合的形式与组织让学生了解朗诵组合的种类和如何组织一个有效的朗诵组合。
5.2 朗诵组合的协调与配合5.3 朗诵表演技巧介绍介绍一些实用的朗诵表演技巧,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互动等。
初中诵读兴趣小组教案
初中诵读兴趣小组教案1. 让学生了解诵读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
3. 通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词:选择一些适合初中生诵读的古代诗词,如《春晓》、《登鹳雀楼》等。
2. 现代美文:挑选一些富有思想内涵的现代美文,如《荷塘月色》、《秋天的怀念》等。
3. 经典名著选段:选取一些名著的经典片段,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4. 民间故事:讲解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诵读材料,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诵读的意义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3. 诵读环节:各小组轮流进行诵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教师适时给予点评和指导。
4. 讲解环节:教师对诵读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背后的文化底蕴。
5. 互动环节:学生就诵读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6. 总结环节: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诵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诵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通过课堂诵读和课后练习,观察学生的诵读水平是否有明显提高。
2. 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阅读,了解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是否有增强。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环节,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否有提高。
4. 学生自信心的增强: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观察学生的自信心是否有明显增强。
五、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诵读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如音乐、图片等,为学生创设情境,提高诵读效果。
3. 鼓励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4.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诵读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新朗诵社团活动精品教案(
最新朗诵社团活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小学朗诵技巧与实践》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朗诵的基本功训练、情感表达与传递技巧、团队朗诵配合要领。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朗诵的基本技巧,提升个人及团队朗诵水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朗诵的基本功,如发音、气息、节奏等;2. 培养学生情感表达与传递的能力,使朗诵更具感染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集体朗诵中相互配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感表达与传递技巧的运用,以及团队朗诵的默契配合。
教学重点:朗诵的基本功训练,以及如何将情感融入朗诵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朗诵稿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朗诵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朗诵的魅力。
2. 基本功训练(15分钟):a. 发音训练:带领学生进行口型、舌位、气息等方面的练习;b. 气息训练: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气息;c. 节奏训练:让学生学会把握朗诵的节奏,使朗诵富有韵律感。
3. 情感表达与传递技巧(10分钟):a. 讲解情感表达与传递的重要性;b. 举例分析优秀朗诵作品中情感表达与传递的技巧;c. 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4. 团队朗诵配合要领(10分钟):a. 讲解团队朗诵的配合要领,如声音、节奏、情感等方面的统一;b.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朗诵练习,教师指导;c. 各组展示成果,相互交流学习。
5. 随堂练习(15分钟):给出一段朗诵稿件,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六、板书设计1. 基本功训练:发音、气息、节奏;2. 情感表达与传递技巧:情感融入、传递方法;3. 团队朗诵配合要领:声音、节奏、情感统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篇适合朗诵的稿件,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朗诵练习。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给出指导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中学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所特有的抑扬顿挫的声调美,特别是诗歌作品的音韵美、节奏美。
2、学习朗诵的技巧,提高朗诵的水平。
做到仪态大方,吐字清晰,语音标准,声音洪亮。
3、认识到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密切接触语言,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提高了作品的欣赏能力。
4、通过朗读,.增大语文的阅读量,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5、通过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具备社会交际能力,便于工作与人沟通打下基础。
6、通过当众朗诵克服害怕当众说话的紧张心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教学安排]:10课时[教学过程]:口语训练系列之一——朗诵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第一课时、朗诵的要点一、朗诵的基本要求:1、发音正确,吐字正确。
用标准的普通话播读,特别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古诗文中特别要注意按意定音。
不添字不少字不读破句,朗读清晰完整.2、语速适当,用心感受。
要抓住文章特点,使节奏流利和谐,缓急结合.3、语调生动,轻重适宜。
根据需要,分出轻重缓急,分清抑扬顿挫,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朗诵中的换气1、停顿除为了休息换气外,更是为了充分表达朗读者的思想情感。
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语意停顿。
语法停顿包括自然段落,标点符号的停顿,要显示条理分明。
句子中的也要注意逻辑停顿,语断气连就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2、重音,就是在词和语句中读得比较重,扩大音域或延长声音,可突出文章的重点,表达自己的感情,重音可分为语句重音和思想重音。
三、气息的控制1、换气就是用气的过程,播出的内容千变万化,就要采用不同的用气方法,补气和换气是一种朗诵技巧。
依情取气,依照感情发展的变化采取不同的用气方法。
2、补气的方式:偷气,抢气,就气。
边听边读边体会。
方法指导:读短小精悍的诗歌,绕口令,散文之类进行训练。
3、紧张实际是口唇的紧张,在朗诵之前要做些口唇练习,如:将舌头在口腔内360度大循环十五次左右。
四、声音的魅力1、美妙的声音来自正确的呼吸,气息短,做姿不正确会造成紧张。
坐如钟,头背一线,双脚自然垂直,深呼吸时要深,不要耸肩。
2、朗诵爱好者最主要是要抒发一种情怀,一种心情,引起听众的共鸣。
你应该为自己而读。
将自己揉入文章中,不要理会其他,不要玩嗓子。
3、练习远近距离感。
这个练习对于我们读文章中的对话是很有帮助的。
朗读要有目标对象。
4、呼吸,要有一定的呼吸储量,要口鼻共同呼吸。
呼吸要深,要用丹田呼吸,将两肋打开,小腹收紧,肚皮始终是硬的,这就是气息支撑。
不要管自然条件多么困难,也要把气沉下去。
胸腔共鸣能产生磁性的声音。
练习24个葫芦48个瓢。
5、鼻音前后不分要练习,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6、平翘舌音一定要读准:zhi chi shi ri z c s第二课时、朗诵的技巧一、什么是朗诵朗,即声音的清晰。
响亮;诵,即背诵。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
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二、朗诵前的准备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
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
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朗诵者在朗诵前就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一)选择朗诵材料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
朗诵者要很好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
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
因为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
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
(二)把握作品的内容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
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深入的理解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
望文生义。
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
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扫除文字障碍后,就要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
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
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三个画面的描绘,塑造了一只不怕电闪雷呜,敢于搏风击浪,勇于呼风唤雨的海燕一--这一“胜利的预言家”的形象。
而这部作品诞生之后立即不胫而走,被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小组活动时朗诵,被视作传播革命信息,坚定革命理想的战歌。
综合分析之后,朗诵时就不难把握其主题是:满怀激情地呼唤革命高潮的到来。
进而,我们又不难把握这部作品的基调应是对革命高潮的向往、企盼。
2.深刻。
细致的感受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
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性。
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3.丰富、逼真的想象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
以陈然(我的自白书)为例,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重庆《挺进报》的特支书记),当时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把一张白纸放在我面前,让我写自白书,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怒斥敌酋”式的《我的自白书》。
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性。
(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因为朗诵作品一般都是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用普通话朗诵;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理解。
接受。
因而,在朗诵之前,首先要咬准字音,掌握语流音变等普通话知识。
(第三课时、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
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
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一)停顿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
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1.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
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2.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
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
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3.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
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
例如:遵义会议║纠正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性质”的严重的原则错误,团结了│党和红军,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遵义会议”之后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为了突出“遵义会议”的地位,强调“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应有一个停顿,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强调停顿时间要长一些。
“纠正了”、“团结了”、“使得”、“转到了”、“执行了”这些词语后面也没有标点,但为清楚显示“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应用停顿,句中划“║”和“│”的都表示强调停顿。
如果不仔细揣度作品而任意作强调停顿,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
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
(二)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
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
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如: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2.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
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
内容和感情支配的。
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我去过上海。
(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①从音量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