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文人的救世情怀
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话,谈中国古人的核心思想:为国为民
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话,谈中国古人的核心思想:为国为民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话,谈中国古人的核心思想:为国为民中国人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让华夏民族具有一个内藏外显性格特征,中国古人怀揣人生大志往往不是直截了当地发表宣言告知任何人,而是在恰当的时机——别人要求你说时,委婉的表达出来。
王勃的《滕王阁序》,从洪州(今江西南昌)的地势和人才到宴会,再从滕王阁的壮丽、眺望广远接到秋日景色鲜明优美,从此次宴会的欢欣游玩到自己的人生际遇,最后再立足于自己的遭遇表白“为国效命”的大志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滕王阁序》之所以千古不朽,永为流传,正是因为全诗完美将中国人的性格思想诠释而出,满足华夏民族内藏外显地抒发抱负的方式。
我有大志向我有大抱负,但我不会满世界的宣扬,让全世界的人知道,若是这样干了,在其他人眼中这人就是“空口大话”“才具不足”“骄纵肆意”的,难成大事。
可若是像王勃这般,直至现代,也没有人敢说:王勃是个只会说空话的废物。
这一点,中国人和西方欧美人士不同。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国人经过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汹涌迸发、魏晋南北朝失意士人的避世隐居癫狂、盛唐王朝诗歌的大气磅礴雍容华贵、宋代理学的熏陶等等,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辉煌和特点铭刻在血脉骨子里。
有一核心思想,贯穿着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和知理人。
东汉医圣张仲景也曾提到:“救世救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 候诊》有云:“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广事类赋》记录宋代大家范仲淹有句名言:“吾不能为良相,必为良医,以医可以救人也。
”为什么将良相、良医相提并论,放在一起?古人认为“良相”与“良医”是相通的,一个安民济世,一个悬壶济世,一个治理好国家,一个医治好人,这都是向外向社会向国家做贡献的。
良相、良医都是有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担当,有一颗仁德爱民、奉献自己的心。
治病救人与救国救民,医生做得好,其功不亚于“良相”。
描写心怀天下的文人墨客作文
描写心怀天下的文人墨客作文我们常常会被那些古代的文人墨客所打动,不仅因为他们的才情横溢,更因为他们那份“心怀天下”的气度。
这些文人墨客,个个好似大肚子能容天下事的佛,不仅在书斋里品茶论道,还对百姓的冷暖心怀关切。
他们就像是古代的“人民公仆”,只不过他们的“公仆”身份是用诗词书画来为大家服务的。
先来说说唐代的杜甫,这位被大家誉为“诗圣”的文人,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一生颠沛流离,却始终关心着国家和百姓的命运。
传说有一次,他路过一个地方,看到一个农民正在辛苦劳作,杜甫心里不禁感慨万千,就写了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里讲述了自己住在破旧茅屋里的情景,表现了对穷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读来让人不仅想笑,还不禁为杜甫的胸怀所感动。
那时候,杜甫身边有位朋友叫做李白,大家知道他吧,那个一杯酒一首诗就能让人醉得不省人事的家伙。
李白和杜甫的关系非常好,两人常在一起讨论诗词。
一次,李白对杜甫说:“兄弟,你总是想着百姓的苦难,我这儿还在想着怎么喝酒才能不醉呢!”杜甫笑着说:“李兄,你的酒也许能暂时让人忘却烦恼,但我的诗却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话说回来,除了杜甫,宋代的苏轼也是个极具大气的文人。
他的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谓是气吞山河。
苏轼不仅诗词歌赋皆有建树,而且他在生活中也是个非常关心民生的人。
有一次,苏轼和朋友一起游山玩水,途中看到一处贫困的乡村,他就立刻从随身带的银子里拿出一些,交给当地的村长:“拿去买些粮食,给那些有困难的百姓。
”朋友看了直摇头:“苏兄,你这样做岂不是白白浪费了银子?”苏轼笑道:“这笔银子虽小,却比那些名声要有用得多。
”再看看清代的乾隆皇帝,他在历史上虽有些争议,但他在文人墨客中也有不少关注民生的举动。
乾隆皇帝自己也爱写诗画画,他曾经特别关心沿海渔民的生活。
有一次,乾隆巡游到一个渔村,看到渔民们的生活极为艰苦,于是下令修建了几座避风港,让渔民们在风雨中多了一份保障。
读辛弃疾诗词,感受他爱国的热情和失意的人生
读辛弃疾诗词,感受他爱国的热情和失意的人生宋朝的诗词中,委婉派和豪放派诗词流传下来的最多。
委婉派李清照为首,豪放一派的当属苏东坡,不过他豪放诗词中成就并不是太高,所作的诗词中大约只有20多首是豪放诗词,把豪放派诗词继承下来并扬光大的词人是著名的诗人,具有爱国这一情怀的辛弃疾。
历史上把他们二人合称为“苏辛”,爱国主义精神和充满战斗精神是辛弃疾诗词的风格特点,他一生中一抗金救国,恢复大宋领土作为人生的理想。
英雄的豪情和报国无门悲伤充满了他的诗词中。
总体来说它的诗词都是豪迈奔放,境界阔大,但是也有不少是委婉清新诗词佳作。
让我们来顺着他的人生经历的起伏来探寻他诗词风格。
一、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诗词中的表现为了实现自己恢复中原的爱国主义理想,年青的辛弃疾率领义军来到了南宋,受到了当时的高宗皇帝接见,并称赞他,他以为壮志能酬,写了一篇《美芹十论》不过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而是把他派去做一个地方小官,使他心怀报国之志,这也难以实现。
不得不把满腔的爱国之情写入诗词之中,他面对大众的国土被金人占领。
感叹道,起望衣冠神州路,日月箫残战鼓。
“夜半狂歌悲声起,听声声阵马詹间铁,南北共,正分裂。
”《贺新郎》。
辛弃疾常常执着于抗金事业,恢复大宋的国土,面对朝廷的昏庸腐败,文官只知道贪图享乐,武将们没有整军备战只图安逸,整个社会基本都是妥协投降主义政策,非常的伤心失望,这在他的《水调歌头,落日含尘起》中可以看到,谁到投鞭飞渡,落日鸣鼓血污。
风雨俚愁。
这首词上阕回忆他在金人统治时期,金国的将领完颜亮攻打南宋失败,回来后被金统治者杀掉,辛弃疾正在参加义军,抗击金兵。
上片词写的是金人将领完颜亮被杀,和自己正在抗金的事实,充满了豪情壮志。
而下一片诗词的风格逆转,客东南名胜,万卷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诗词中的“莫射”,即使辛弃疾追求的抗金事业和恢复大宋领土的心愿,表明着他的抗金热情和昂扬斗志已经开始减弱,开始追求别的东西。
李白的自由精神和救世责任
李白的自由精神和救世责任作者:唐三才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1年第11期【摘要】李白诗歌充满自由的精神与神奇的想象,在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突出的表现。
本文以细致的文本分析入手,论述了作品中蕴涵的思想内涵,从而揭示出李白豪放、自由、飘逸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李白自由精神救世责任人们都知道李白的诗歌大都是积极向上、豪迈奔放的,这是时代赋予他的精神和气质。
李白又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诗人,他的自由之志在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不愿事权贵’,归隐访名山”。
李白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开元十四年,开始了一个漫游求仕的时期,在漫游中,时而采取游说的方式,希望凭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知名人物的推荐;时而又沿着当时已成风气的那条“终南捷径”,希望通过学道来树立声誉,即隐居以求仕,在天宝元年(742年)终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
想着自己的政治理想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诗人异常兴奋,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于是写下了激情洋溢的《南陵别儿童入京》。
诗中喊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作者应召来到长安,希望能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
然而唐玄宗所赏识的只是诗人的文学才华,把他作为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来到长安后,李白那种蔑视帝王权贵的傲岸性格,又招致了权臣们的谗毁。
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李白在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准备由东鲁(今山东省南部)南游越中时,写了这首向朋友们曲折表达自己心志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此时,诗人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诗歌将梦游经历中的神话传说和实境奇幻地交织在一起,通过梦游仙境来排解悲愤失意心情,曲折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自由、和乐生活的向往。
诗中所写梦游天姥山的经历,也写出了诗人当时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
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霞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诗人把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从陶渊明诗歌看隐逸文人的济世情怀
从陶渊明诗歌看隐逸文人的济世情怀陶渊明,这个名字可不陌生吧。
要说起他,大家脑袋里肯定会闪现出那个戴着草帽,悠哉悠哉在田间地头走的形象。
陶渊明是那个远离了官场、告别了尘嚣,选择过上隐居生活的古代文人。
他的诗歌里,总是充满了一种与世无争的平和气息,给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美好感觉。
但你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陶渊明的隐居并不是完全的逃避。
相反,他的隐逸生活,背后其实藏着他的一份济世情怀,那是一种对社会、对人民、对天下苍生的深切关怀。
你看他那些诗,读起来虽然轻松,但每一句都像是在诉说着某种深沉的情感。
每一首诗,仿佛都在说:我选择远离喧嚣,但我的心始终没有离开这个世界。
陶渊明的隐逸,不是逃避,是一种更深刻的存在方式。
咱们先从《归园田居》这首诗说起。
这首诗写的是陶渊明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他在诗里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这句话简单明了,说的是他从小就不喜欢那些市侩的东西,喜欢的是自然、山水、田园。
他的内心,早就与世俗的生活格格不入了。
这不,辞官归隐,简直是“知行合一”嘛,心里想的和行动上做的一模一样。
可你仔细想想,这种归隐的生活看似孤独,可陶渊明并不是没有情怀。
他的隐逸,不是脱离社会,不是冷漠世界,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自由。
你看他在《饮酒》里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他选择住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但这并不是说他跟外界没有联系。
相反,他更清楚这个世界的纷扰,他知道如何保持自己的纯净。
隐居,既是为了更好地自处,也是为了从更高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说到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咱们不能忽视他对农田的热爱。
他不仅仅是在田园中寻找安宁,更是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责任。
你瞧,《归园田居》里他写道:“有菜根,一亩田。
”这可不止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更是一种责任感。
他通过自己的双手,耕耘大地,播种希望。
这种看似简单的农耕生活,其实蕴含着对社会深深的关怀。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陶渊明没选择和世界对抗,他选择在平凡的田园中守护一份纯净。
浅论宋代士大夫群体的天下情怀和现实意义
浅论宋代士大夫群体的“天下”情怀及其现实意义1.历史背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代不乏荡气回肠的政治理想,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其一表现在“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是宋代政治的鲜明特点和基本架构,北宋甚而有不杀大臣言事官长达三百余年[1],尽管统治者有处于巩固政权的考虑: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赖于军权的拥立,因此他从执政之初就明白军人对政权的威胁不容小觑,因此他转而重视文臣,以维护宋代江山的稳固。
但不得不承认,这种优待文人的政治环境对士大夫群体展现了极大的信任,无疑促长了士大夫群体的“天下”情怀。
其二体现为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宋代帝王为了抑制“氏族”的形成,有意识地让大量寒门学子步入仕途,家境贫寒的学子一旦通过科举考试则出将入相,甚至位至显赫。
譬如欧阳修、范仲淹等一代名臣均出身微寒。
为了能够便于分析,我们先辨明士大夫与“天下”情怀的含义。
士大夫含义颇多,有指“将帅之佐属”,有指居官之人,有指“文人士族”,亦有指“内外在官之人”等等[2],据儒家提出的“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本文讨论士大夫时,取其文人士族之意。
天下情怀者,修己以安民,修己以安天下。
以政治思维论,宋代士大夫从最初就要求重建一个理想的人间秩序,当时称之为“三代之治”。
再以行动风格论,范仲淹处发轫的“以天下为己任”可以用来形容宋代士大夫的基本特征。
他们已隐然以政治主体自待,把建立秩序的重任放在自己肩上。
在政治领域,赵宋王朝的特殊历史处境为士阶层提供了较大的政治空间。
在文化领域中,民间对于文治的普遍要求,因而开启了儒学复兴的契机。
宋代士大夫的思维方式与行动风格是和这两大领域中新动态相互关联的。
2.宋代士大夫“天下”情怀表现宋代士大夫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颇为积极。
纵观历史,宋代士大夫比专治强化时代下的明代官员要积极得多[1],“上可与为善,若常得贤者辅导,天下有望矣[3]”,开明的政治环境是滋养宋代士大夫“天下”情怀的理想土壤,由于宋代君王重文抑武的统治思想,文人志士由以往的社会旁观者转而变为参与者,他们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热情得到肯定,在这样的环境下,宋代士大夫自然产生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苏轼的爱国爱民精神
苏轼的爱国爱民精神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卓越的成就,更是一位热爱国家、关心民生的爱国者。
苏轼的爱国爱民精神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反映在他的一生言行中。
苏轼在文学创作中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情关怀。
他的诗词中不乏关于国家兴衰、民生疾苦的题材,如《临江仙·赤壁怀古》中写道:“折柳绿如蓝,波中初立岸,未晚亦已昏;平沙日未没,澄江雾复颓,争忍归休翁。
”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国家危难的忧虑,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苏轼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兴隆、民生安康的期盼,体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
除了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爱国爱民情怀,苏轼在现实生活中也积极为国家民生做出贡献。
他曾任官担任过很多地方的官职,如江宁府通判、杭州通判等,他在这些官职中努力为民众谋福利,改善民生。
他注重推行政治改革,关心救济灾民,修筑水利设施等,为当地百姓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在当时腐败严重、民生困苦的时代,苏轼展现出了不畏权势、不忘初心的爱国爱民精神。
苏轼在政治上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
他多次因为言论或行为而得罪当权者,遭到贬谪、流放等惩罚。
但面对这些困境,苏轼从不退缩,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品格和立场。
他在离任的时候写下了《和内吏十首》,其中表达了他坚持自己理想和原则的决心。
“谏如疾风迅雷,不畏折肩听翦;贬悠悠四海,也无顾惶秦汉。
”这些诗句反映了苏轼心中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民生的忧虑,展现出了他坚持爱国爱民精神的决心。
苏轼是一位兼具文学才华和爱国爱民情怀的文化巨匠。
他的作品中透露着对国家民生的深情关怀,他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为国家民生做出贡献,他在政治上不畏势力,坚持原则。
苏轼的爱国爱民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更表现在他的一生言行中,对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该传承苏轼的爱国爱民精神,坚守正义、关爱民生,为实现国家繁荣、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2000字】第二篇示例: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文学家,也是一位具有高尚爱国爱民精神的志士。
个人博大胸襟济世情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文
个人博大胸襟济世情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文篇一《我的“济世”小体验》以前总觉得“济世情怀”这种东西特别高大上,好像只有像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那样的大诗人才能有。
我嘛,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济世好像离我超级远。
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那是在我们小区里,有个流浪猫家族。
平时我也就是偶尔路过看看它们,给它们扔点吃剩的肉骨头之类的。
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我出门去买菜的时候,看到那些小猫咪们都缩在角落里,身上的毛被风吹得乱七八糟的。
我在想,这就是它们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感觉吧。
有一只小猫看起来特别没精神,小眼睛半睁半闭的,身子一直在抖。
我当时就有点心疼,想着得给它们做点啥。
我就跑回家里,找了个不用的大纸盒,又从衣柜里翻出几件旧衣服。
我还把我小时候玩的一个毛绒小毯子也拿了出来。
这个小毯子可是我的宝贝呢,以前睡觉都要抱着的。
我一路小跑把东西拿到小猫们待的地方。
我先把纸盒弄成一个小房子的样子,在里面铺上旧衣服,最后把小毯子给铺上。
那些小猫一开始还有点害怕,躲在旁边不敢靠近。
我就去买了根香肠,弄成小块放在那个小房子跟前。
慢慢地,有个胆子大的小猫就走过去了,闻了闻,开始吃起来。
其他小猫见状也跟着过去了。
那一刻我就想,这虽然是很小的一件事,但对于这些小猫来说,可能就像黑暗里有了一束光。
我一个小人物,就这么一点小能力,但也能给这些小生命带来点温暖。
杜甫在自己房子破的时候还想着能有广厦千万间庇佑天下寒士,我这虽然没法像他那么伟大,可比之前觉得济世遥不可及的时候已经进步了不少呢,这感觉还挺不错的。
篇二《小人物的“济世”小事》咱再说说发生在我身边另一件跟这类似的事儿。
我们学校后面有个小操场,操场旁边有一排老槐树。
有一天我发现树下有个鸟窝掉地上了,还有只小麻雀在旁边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我凑近一看,窝里还有几个鸟蛋呢。
可能是被大风吹下来的,这小鸟一家也是遭遇了“茅屋为秋风所破”。
我也不是什么鸟类专家,但看着这小麻雀可怜巴巴的样子,就想办法帮帮它们。
初一写人作文:心系天下的文人——苏轼
初一写人作文:心系天下的文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心系天下的文人。
本文将从苏轼的生平、文学成就、思想境界、影响等方面,深入探讨这位伟大文人的魅力。
一、生平苏轼出生于北宋时期,他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
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遭贬谪。
然而,这些坎坷并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始终心系天下,关注民生,为百姓疾苦而忧心忡忡。
二、文学成就苏轼的文学成就卓越,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既有豪放的一面,又有婉约的一面。
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思想境界苏轼的思想境界高远,他主张“仁爱之心”,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尊重。
他关注民生,为百姓疾苦而忧心忡忡。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人民的幸福安康,而一个文人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笔墨为百姓发声。
四、影响苏轼的影响力深远,他的文学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思想观念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关注民生、心系天下。
总之,苏轼是一位伟大的文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
他以自己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境界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关注民生、心系天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启示从苏轼的一生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1. 坚韧不拔的精神:苏轼在仕途坎坷、多次遭贬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关注民生的情怀:苏轼始终心系天下,关注民生,为百姓疾苦而忧心忡忡。
这种情怀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3. 勇于担当的责任:作为一位文人,苏轼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用自己的笔墨为百姓发声。
这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顺心。
纵观历史长河的中国古代文人,他们大部分都怀有一腔热切的爱国情节,并由此创作出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激励了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对当时乃至后世的文化、思想、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十一国庆节到来之际,谨以此篇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深深热爱这片多情的土地,热爱着我们的具有辉煌历史、璀璨文化的——祖国!因历史上杰出的爱国文人墨客很多,我在这里就暂列举出一部分文人代表,供大家参考。
爱国诗人——屈原出身贵族的屈原,有优厚的文化教养,也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献身精神。
它的主要作品《离骚》,《离骚》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由他的诗句:“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袛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精神。
后来,屈原因谗言被迁放江南,长期流亡,最终自沉汩罗江而死。
我们传统的端午节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每到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行“赛龙舟”、“吃鸡蛋”、“吃粽子”等风俗。
乡国情怀诗人——陶渊明两晋时期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他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他的爱国境界,主要体现在一种平和淡泊,无世之争,心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作品表现了对于乡土的眷恋,大自然的热爱,对于国家的执著深情。
如他的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还有体现诗人慷慨激昂、豪情万丈的《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中国古代文人面对不幸与逆境时所持的人生态度
中国古代文人面对不幸与逆境时所持的人生态度
中国古代文人在面对不幸与逆境时,通常会表现出以下几种人生态度:
1. 坚韧不拔:许多文人都能够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轻易放弃。
例如,屈原在被流放后仍然坚持写作,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仍然坚持完成《史记》的撰写。
2. 豁达乐观:一些文人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不幸和逆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例如,苏轼在被贬黄州后,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仍然能够以豁达的心态写下许多优美的诗词。
3. 归隐田园:有些文人在面对政治黑暗或社会动荡时,会选择归隐田园,远离尘嚣。
例如,陶渊明在厌倦了官场生活后,毅然归隐田园,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田园诗。
4. 借物抒情:许多文人会借助自然景物或其他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例如,陆游在面对金国入侵和南宋朝廷的不作为时,借助梅花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人在面对不幸与逆境时,通常会表现出坚韧不拔、豁达乐观、归隐田园、借物抒情等人生态度,这些态度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论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
论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自先秦到明清两千余年间,在我国古代文人中有一种志存天下、明道救世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断地被继承、被发展、被补充,逐渐形成了一种与民族兴衰存亡紧密相关的忧患意识。
这一切从古人的文学作品中就可以表现出来,总的概括来说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可分为三类:忧国、忧民、忧己。
在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的古代,儒家思想对文人的忧患意识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孔子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年之久,历尽艰辛,不仅未能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未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思想,继续周游列国游学,宣讲自己的思想主张。
孔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
”又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一生都很贫困,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博览群书,学礼仪,胸怀天下人。
春秋末年,群雄争霸,各诸侯国君都为国家的生存和强大费尽心机,或用权术或用计谋,尔虞我诈无计不施,就为了活命和要别人的命。
但是孔子却始终坚持自己“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这些都可以在《论语》里体现出来。
他的思想紧紧地与人类的前途命运发展结合起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要求人要在忧患当中真正的认识自己,要学会未雨绸缪。
在个人的修养与品德方面,他老人家认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后来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念,更是成为了好多文人的人生信条。
《论语》,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本经典著作,在我国古代社会和政治生活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而引得古人对《论语》的推崇,北宋开国宰相赵普就曾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个孔子为读书人树立了优秀文人的好榜样,一部《论语》为后人建立了难以超越的道德规范。
高考关于逆境的作文素材:唐宋文人被贬后的作为_高考作文素材_
高考关于逆境的作文素材:唐宋文人被贬后的作为1. 接近人民,体恤民情。
因为贬谪,这些文人就接近了人民,有了体察社会生活的机会。
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儒家一面“民为贵”一面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杜甫却喜欢劳动,主动接近劳动人民。
是生活磨难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尤其是屡遭贬斥之后,他获得了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了解了民情,看到了人民的痛苦,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一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一面勉励人民参战。
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期间,写出了“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的爱国诗篇,使他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赢得了“诗圣”的称号。
从宰相任上被贬同州时,元稹遭到当地旱灾,曾经作诗归罪于自己,诗中问道:“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联想到百姓的遭遇,他又问道:“团团囹圄中,无乃冤不申?扰扰食廪内,无乃奸有因?轧轧输送车,无乃使不伦?遥遥负担卒,无乃役不均?”。
这种关怀,体现了封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韩愈被贬潮州时,有《宿曾江口示孙湘二首》记述水患中的三江百姓的苦难。
王禹偁敢于向宋太宗献《端拱箴》,对“聚民膏血”的统治者大为愤慨,对“室无环堵”“地无立锥”的广大人民深切同情。
贬官商州时,同情由于旱灾而流亡他乡的饥民,想到自己十年仕宦,无异于人民的蠹虫,就始终抱着羞于做官、关怀人民疾苦的态度。
他学习商州民间的歌唱,热情地歌颂人民集体互助的艰苦而快乐的劳动。
景佑三年十月,欧阳修为范仲淹被贬而鸣不平,结果自己也被贬为夷陵县令。
当时,年方三十的欧阳修不仅博览群书,还深入到社会最下层,体察民情,同情人民的贫困,广泛收集资料,反映人民的疾苦。
苏轼屡经贬谪,在艰苦的岁月里不得不为衣食而躬耕,从而缩短了与人民的距离。
从勤政爱民的思想出发,做了一些对人民有利的事情。
关于中国文人的爱国主义情怀(5篇范例)
关于中国文人的爱国主义情怀(5篇范例)第一篇:关于中国文人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国文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关于中国文人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具有自己的文化、历史和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有不同时代的文化在交汇融合,彼此间擦出火花而使文化得到升华。
其中,爱国主义一直贯穿在这条长河中,在不少的文人作品中,都可找到他们的爱国情怀,可见爱国主义的情怀已经深深地蒂固在文人的心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名篇《离骚》里面的名句,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但是由于他反对楚怀王和秦国签下的盟约而被楚怀王逐出,从此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但是屈原还是时刻关心自己国家的情况。
当秦国大将白起把楚国灭了后,屈原感到失望难过,于是投江自杀。
他的《离骚》就是一篇爱国长诗,他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希望楚怀王要看清时势、是非分明,不要和秦国签订盟约,但是楚怀王却不听屈原的劝告,最终导致了楚国的灭亡。
屈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他没办法阻止楚怀王的做法,但是他却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受到秦国的侵略,于是他只能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把爱国的情怀寄托在文字上,而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文人并不像武将那样上战场保家卫国和敌人厮杀,他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情怀,他们只能向君主提出自己建议,为国家的安全繁荣出谋划策。
他们并不像武将那样,可以随时有机会上战场,就算不能当将领,也能为国家出一份力,但文人却不一样,因此当他们不能被重用就会郁郁寡欢,只能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
南宋诗人陆游就是一位不得志的爱国诗人,在他至死的那一刻也不忘国家的统一,于是写下了不朽的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因为当时秦桧当道,导致了陆游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他写的诗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报国抗金的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
梁启超的“救世”情怀
梁启超的“救世”情怀作者:王荣霞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6期摘要:面临近代中国“亡国灭种”的危机,梁启超义无反顾地杠起了“救亡图存”的大旗。
先生早间主要把精力投入到了政坛,可憾成少败多,成效不大。
后来梁启超走下政坛,开始了另一条救世道路的探索,那就是对思想新文化的建设。
其中包括了对儒家、墨家等哲学的现代意义的阐释。
先生的“新民”思想更是其唤醒民智重要理论武器。
梁启超通过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不懈努力,积极承担责任、背负使命,抒写了他的“救世”情怀。
关键词:梁启超;救亡图存;文化建设;新民中国的近代史是一多事之秋,内忧外患不断。
梁启超自觉肩负起“救亡图存”的责任。
他早年主要从事一系列的政治活动,但是成少败多,而且立场几经变化。
梁启超的“救世”抱负在政坛未能得到很好的施展,对其心灰意冷后,他走下政坛,自认“做个学者生涯的政论家”。
开始专心于思想文化道路的探索。
一、梁启超的新文化建设在政坛的屡屡挫败,给寻求“救世”的梁启超带来了种种的困惑,但与此同时,也终于促使他找到了适合自己“救亡图存”的道路,那就是放弃政治,专心于文化建设。
关于梁启超新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关系问题。
他采取的方式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整理和现代阐释。
主要表现,是他对儒家人生哲学、墨家哲学的现代意义解释上。
(一)儒家哲學的现代意义阐释对于儒家哲学的态度,当时的激进派举着“打到孔家店”的旗帜,而保守派誓死维护的也是儒家信仰的伦理道德。
但是,无论是其中的哪种态度,在梁启超看来,都是对儒家哲学不清醒的裁定。
他对于儒家哲学的态度是介于保守与激进之间。
其实不仅仅儒家,梁启超对其他派系哲学的态度也基本如此。
既不抹杀它的价值,对其又要有批判的精神,有扬有弃,发掘它的现代意义,也就是“淬历其所本有而新之”。
但这这种态度的肃正对梁启超来说,并不是最终目的。
重要的是要对它进行现代意义的阐释,成为“唤醒民智、自立图强”的新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三毛文人情怀以及价值意义
三毛文人情怀以及价值意义作者:崔亚楠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6期摘要:文人情怀就是君子的情怀,君子之风,山高水长。
对生命无常的无奈感慨、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世间事态炎凉的悲痛、文人有对万事万物和人类的深刻思考。
而文人情怀的具体表现,可以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两句话来概括,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刘勰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当一代又一代具有文人情怀的英雄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虽然有的是铁马金戈、轰轰烈烈,有的怆然泪下、黯然谢幕,但是,一旦历史的烟云消散、时代的尘埃落定,便会看到君子、贤人、圣人这样一些杰出人物的诞生。
正是有了那种宝贵的君子之风和文人情怀才有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中华精神。
关键词:三毛;情怀;意识;价值一、在爱中追求浪漫与洒脱的文人情怀三毛出生于一个基督教的家庭,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对于三毛的影响非常深,在她的作品中,爱心这个点在作品中无时无刻不发挥着它的光彩。
三毛是一个感性的人,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来实现自己的博爱情怀。
爱自然,爱生活,爱人类是她。
在三毛“爱”的哲学中,爱情固然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激起三毛的创作欲望,这要从她与荷西的甜蜜幸福生活为源泉。
所以你可以看出,三毛在沙漠时期中创作的作品,最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描述她与荷西的恋爱、结婚、生活。
例如第一篇《沙漠中的饭店》就是三毛在这个时期中创作的开始,三毛写了在家庭生活中与丈夫荷西的日常,一个充满着智慧和俏皮的三毛,在那片浩瀚无边的沙漠里,做了这样一对最怪异的夫妻,你难以想象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却又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要去了解这样一对夫妻。
就是这些在三毛的笔下,点石成金之笔,把这些平时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发生的事情,写的生动那么真实。
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一旦描述出来,便使这些字眼个个焕发神奇光彩,更给读者带来感受幸福的味道,对作品爱不释手,静静的去品,去感受。
人生活在当下,活在世俗下,最重要的是有爱人的能力,而不是选择被爱,或许人们不懂得如何爱人,又或许他们不懂如何被人爱,但是诚如三毛所想,我们是人,活生生的人,上帝让我们空空的来,当然也要选择空空的走,凡世间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金钱、权利、事业、哪怕是幸福,到最后都不过转眼成空。
浅谈初唐儒者的“诗人救世”思想
浅谈初唐儒者的“诗人救世”思想【论文关键词】初唐儒者《毛诗正义》诗人救世思想【论文摘要】初唐宏儒孔颖达等在他们所编撰的《诗》学著作《毛诗正义》中提出的“诗人救世”说,具有丰富而具体的理论内涵:第一,非君子不能作诗;第二,持人之行,使不失坠;第三,文刺前朝,意在3’-代;第四,反对谲谏,倡导切谏。
“诗人救世”说,是初唐儒士自信的张扬,对于当时乃至其后的经学阐释与文学创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诗人救世”说的提出,是《毛诗正义》、《诗》学思想的落脚点,具有重要的谏诤力量和文论价值。
魏晋以来,由于经学中衰,《诗经》作用于现实的角色,日渐式微。
初唐重振儒学,孔颖达等奉太宗之命编撰《毛诗正义》就必须直面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发挥《诗经》的作用,为刚刚建立起的王朝服务。
基于此,《正义》提出“诗人救世”说。
[疏]《诗大序》“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毛诗正义》日④:变风所陈,多说奸淫之状者,男淫女奔,伤化败俗,诗人所陈者,皆乱状淫形,时政之疾病也,所言者,皆忠规切谏,救世之针药也。
《尚书》之三风十愆,疾病也。
诗人之四始六义。
救药也。
若夫疾病尚轻,有可生之道,则医之治也用心锐。
扁鹊之疗太子,知其必可生也。
疾病已重,有将死之势,则医之治也用心缓。
秦和之视平公,知其不可为也。
诗人救世,亦犹是矣。
这里,孔颖达等是通过讨论《诗》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提出来的,即,既然《诗序》说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也就是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那么,为什么《诗》中还“多说奸淫之状”、“男淫女奔”等?自《诗序》问世以来,这种矛盾直到初唐《正义》以治病为喻,才第一次得以较为圆满地解释。
《毛诗正义》认为,所谓“乱状淫形”,正是诗人所陈“时政之疾病”;诗人之所以将问题摆出来,就是想“忠规切谏”.使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期么,这个“针药”到底指什么呢?即《毛诗正义》“所言者”。
浅议中唐诗人的济世情怀
浅议中唐诗人的济世情怀摘要:对中唐诗人的“兼济之志”,尽管历来评论者多有涉及,却没有进行深入探讨,且多认为中唐诗人的人格有着两面性,笔者以为此议值得商榷。
本文试从中唐诗人的思想意识、审美追求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诸方面论述其济世情怀。
关键词:中唐诗人济世情怀对中唐诗人的“兼济之志”,尽管历来评论者多有涉及,却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并且认为中唐诗人“所热心追求的理想和信念,所生活和奔走的前途,不过是官场、利禄、宦海浮沉、上下倾轧。
所以就在他们强调'文以载道'的同时,便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和走向与此恰好相反的另一种倾向:即所谓‘独善其身’,退出或躲避这种种争夺倾轧。
”[1]笔者以为此议值得商榷。
本文试从中唐诗人的思想意识、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审美追求诸方面论述其济世情怀。
一中唐在文学史上一般指唐肃宗至德元年到穆宗长庆末年这一阶段。
在大历、贞元的四十年间,诗坛比较沉寂,虽然继起的诗人不少,诗作也多,但比较平庸,是盛唐诗歌繁荣后的中衰,胡应麟评其“神情未远,气骨顿衰”。
只有到了元和、长庆之间,才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以及孟郊、贾岛、张籍、王建、李贺等人,他们使唐代诗坛再度繁盛。
这一时期的诗坛的创作,充满着强烈的济世精神。
中唐诗人的人生观、道德情操和人格理想是构筑在传统的儒家思想基础之上的。
他们在生存方式上接受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观念,要“明明德,至于至善”就必须“齐家,治国,平天下”。
韩、柳、元、白、刘等这些中唐诗人的核心人物都曾步入仕途。
元、白等人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均表明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白居易《新乐府序》)从《与元九书》中可见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中“救济人病,裨补时阂”的态度,他也明确说:“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
”元稹用世之心更为强烈,他在《说剑》诗中以剑自喻,认为“剑隳妖蛇腹,剑拂佞臣首”,并且“况擎宝剑出,重以雄心扣”,其平藩乱、扫逆贼、重整朝纲之凌云志跃然纸上。
浅谈古代文人爱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浅谈古代文人爱国情怀对现实意义摘要:中国古代文人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将国家的前途命运系于己身,为了祖国的兴盛,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爱国情怀是何等的高尚、纯洁,值得我们今天的每一位华夏儿女敬仰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爱国情怀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盛世中华爱国,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纵观中国古代文人,他们虽是一介书生,却敢在祖国危难之际站起来,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不惜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这种爱国热情让我们敬仰、崇敬。
今天,我们处在太平时期,国家富强,百姓安康,物质生活充裕了,精神生活却日益匮乏。
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仁人志士用毕生的心血甚至是生命换来的。
我们更应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爱国融入教育之中,培养心系祖国、奉献人民,有信仰有追求的青年一代,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创建盛世中华。
泪洒汨罗—屈原伟大诗人屈原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难的祖国。
在朝之时,他竭尽忠智,辅佐怀王,力图振兴楚国;远离朝廷,仍不弃“存君兴国”之志。
他把个人的进退、生死置之度外,惟将国家的前途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楚国不能容他,他却离不开楚国。
当时七国并争,诸侯割据,人才尽可自由流动。
贤能之士不愁无用武之地,楚材晋用,屡见不鲜;朝秦暮楚,亦不乏其人。
以屈原的才干和声望,不难另谋出路。
他也确实考虑过“远逝以自疏”,然而当他神游四方之时,“忽临睨夫旧乡”,那积淀于胸中的爱国情愫千丝万缕缚得他“蜷局顾而不行”。
诗人宁肯以身殉国,也不愿离开父母之邦。
最终诗人在对国家的前途无望时,不忍亲眼看见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毅然跳入了滚滚汨罗江。
这是何等坚贞、纯洁、崇高的爱国情感!漂泊无依—杜甫盛唐诗人杜甫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的一生。
满腹才华,却郁郁不得志,他曾经在长安困守十年,只做了个八品官职。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的生活日益潦倒,生活的不幸、仕途的挫折使他对朝廷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态的炎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他的忧国忧民诗作也就从此开始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人当以情怀立世。
为光耀祖宗的发家,为吟弄风月的逸致,为举酒属客的排遣,更为悲天悯人的救世。
这些情怀虽有高下之异,却也为后人精神食粮,尤其救世情怀更为可贵。
然而,当文人的救世情怀遭遇政治强权和黑手时,他们悲天悯人的壮举令多少人为之唏嘘不已。
最早的例子恐怕要属屈子。
在国家和他的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不得不重振国纲,不得不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
当张仪来朝,合纵即败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劝楚王杀掉张仪,却遭楚王的猜忌和早有降意的靳尚、郑袖之流嫉妒。
于是他看到了这些个平日里锦衣玉食的家伙虚弱的外表和怯懦的内心,此时的怀王,哪里还有当年庄王争霸时的赫赫威仪啊。
不仅如此,两次放逐使他披发“行吟泽畔”,心有所善,“虽九死其犹未悔”。
滔滔汨罗,掩不住他愤怒的质问;泱泱楚地,盛不下他深沉的哀叹。
惟有把自己幻化为一个能喝令风雨雷电开路、狼豸虎豹驱驾、云中群仙纷纷拜迎的伟大主宰,才能真正体现他内心的无奈和对楚王的彻底失望。
瑰丽想象的表象下蕴涵着他的精神分裂的特质,预示着楚国的彻底终结,让后人不胜感慨。
“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慨叹或可追溯到他吧。
三闾大夫之后的一百多年,又一个文人进入了后人的视野,他就是司马迁。
那年,名将李广之孙、李敢之子李陵率精兵五千,孤军深入大漠,妄图一举击溃匈奴,不料反被包围,久候援兵不至乃降。
李陵降敌事小,干部失节事大,有损朝廷威名事更大。
武帝岂容他判国降敌。
于是便要论罪,论罪便要涉及无辜。
偏偏那司马氏仗义执言,替李陵开脱罪责,被一怒之下处了宫刑。
伴君如伴虎,不要以为强国的君臣关系就一定很和谐。
男儿七尺躯,焉能受此奇耻大辱。
男人司马迁还是活着,他忍辱含垢地偷活着,他要“秉笔直书”,继续韧性的战斗——虽被净身出户,仍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仍可以彪炳史册,令违逆人性者汗颜。
他坚信,《史记》杀青之日,便是他重获新生之时,是他成就世间第一奇伟男子之始。
或玉石俱焚,或忍辱偷生,这是文人情怀遭遇政治强权时的无奈选择。
然而也有另外的路可以开凿,那是一条全新的路。
初到长安之前的李白是不能叫做“游仙”的。
那时的他仗剑走天涯,到长安是为“济世救民”而来。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在朝廷只混了个供皇帝消遣的翰林待诏的六品官,这与他的救世理想相去甚远,以致郁郁不得志。
宦海争斗使他无意贪恋官场,联想到出川经历蜀道艰险,诗人不禁发出“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感慨,其悲悯情怀可见一斑。
问官不成,转而求仙,乐于做个仙游之人:“且放白鹿青崖间”,“明朝散发弄扁舟”。
他是很狂放的一个人,有传奇说他曾让“贵妃研磨”,“力士脱靴”。
在路过华阴县衙被喝令下马时他放出狂言:本人“天子殿前尚容旋马,华阴县里不准骑驴”,惊得县令整衣出迎。
玄宗之遇李白,犹人主之遇谪仙,能奈他何?只能“赐金放还”。
然而,在那个到处宣扬皇恩浩荡的时代,“济世救民”的理想显得有点自作多情。
与之同时的大诗人还有杜甫,相比而言,他完全没有李白的狂放不羁。
读书漫游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别后困居长安,为进入公门而到处赠赋献诗,总算捞了个看守府库的小官。
安史暴乱,他陷于贼手,逃出后在肃宗麾下为官左拾遗,因替书呆子宰相房琯辩护而遭贬弃官,携家出逃,闻说严武镇成都,又痴心不改前去投靠,途中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
没过几天安生日子,严武入朝,蜀中果大乱,于是再度北漂,病死湘江舟中。
他的一生可以用命运多舛来概括。
有宋一朝,苏轼一生被贬多次,辗转一十八州,浮沉无数,使得他也自嘲:“欲问生平如何,黄州惠州儋州”。
何以如此?凡文人往往胸有块垒,不浇不化,喉存骨梗,不吐不快,一浇一吐便惹祸上身。
最早因和王安石政见不同被贬,后来又因乌台诗案差点身首异处,再后来还是不改文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救世情怀而遭人陷害,身心备受煎熬。
仕途不顺、人生艰难和形势的急转直下让文人们无所适从。
于是,有人选择了遍访名川,有人选择了四处漂泊,也有人选择了寄情山水,但都是被迫的。
还有一件正史未载的公案:清初的南人怀念逝去的大明王朝,杭州富户庄廷戉购买明末宰相朱国桢退休后著《明史》稿一部后,请江南文人名士将崇祯一朝历史增补其上,并请人润色、作序,命为《明史辑略》。
该书仍用明时习惯用语,用明朝年号,称清先祖和清兵为“贼”,对清室先世直呼其名,被认为“诋毁清朝”的十恶不赦的大罪。
凡参加庄氏《明史辑略》整理、润色、作序的人,及其姻亲,无不被捕,每逮一人,则全家老小男女全部锒铛入狱。
与此书相关的写字、刻板、校对、印刷、装订以及购者、藏者、读者莫不株连。
入狱者两千余人,亏得传奇人物“大八天”(两广提督吴六奇)者周旋,免死多人,审讯后定死刑七十多人,其中十八人被凌迟处死。
一时间人头落地,血肉横飞。
清代是一个文字狱时代,康熙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文人的血往往会被强权者拿来祭刀,不知西方权柄“法西斯”最早是不是涂成红色的。
联想到热播电视剧《康熙大帝》和《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之于周培公,乾隆之于纪晓岚,帝王将文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不免令人痛惜。
一代文论大师王国维自溺北海,人民艺术家老舍自投北大未名湖,文人的宿命多如此乎?文革时期的“三家村”冤案则是文人情怀遭遇政治黑手的现代版。
所谓“三家村”,本来是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在1961年开辟的一个杂文专栏,叫《三家村札记》,由吴晗、邓拓、廖沫沙轮流撰稿,统一署“吴南星”的笔名。
《三家村札记》一共发表了60篇文章,涉及到新生的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批评也有拥护,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
就是这样一个好专栏,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就惨遭摧残。
姚文元首先发难,之后批判文章接踵而至,形成口诛笔伐的狂潮。
面对此情,邓拓以死抗争,宁为玉碎;吴晗与廖沫沙惨遭批斗,吴晗被迫害致死,廖沫沙被囚禁八年后又经历三年林场的劳动改造。
直到1979年,“三家村”冤案才得到昭雪平反。
站在强权者的立场上来看,摇唇鼓舌、搬是弄非是文人的长项,确实不大令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