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小学科学六下6自行车的结构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第一章:认识自行车教学目标:1. 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学会观察和描述自行车的各个部分。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车架、车轮、链条、齿轮、刹车等。

2. 自行车各部分的功能:车架支撑车身,车轮滚动前进,链条传递动力,齿轮调节速度,刹车停止车辆。

教学活动:1. 展示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各个部分。

2. 学生分组讨论,描述自行车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3. 老师讲解自行车各部分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自行车结构的认识。

第二章:自行车的运动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自行车运动的原理。

2. 学会解释自行车为何能前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运动的原理:摩擦力、杠杆原理、力的作用。

2. 自行车为何能前进:踏板产生的动力通过链条传递到车轮,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自行车前进。

教学活动:1. 老师讲解自行车运动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自行车为何能前进。

2. 学生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直观地感受自行车运动的原理。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自行车运动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章:自行车的摩擦力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自行车运动中的作用。

2. 学会通过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来改善自行车的性能。

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物体之间相互阻碍运动的力。

2. 摩擦力在自行车运动中的作用:影响自行车的速度和稳定性。

3. 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涂抹润滑油、使用光滑的链条、定期保养自行车等。

教学活动:1. 老师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自行车运动中的作用。

2. 学生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观察摩擦力的影响。

3.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通过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来改善自行车的性能。

第四章:自行车的杠杆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原理及其在自行车中的应用。

2. 学会分析自行车中的杠杆现象。

教学内容:1. 杠杆原理: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和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2. 自行车中的杠杆原理:刹车、车把、座椅等部件的应用。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第一章:认识自行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车架、车轮、链条、齿轮等。

2. 自行车的功能:代步、运动、休闲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自行车,了解其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分组讨论,描述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1. 绘制自行车结构示意图。

2. 写一篇关于自行车功能的短文。

第二章:自行车的运动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运动原理。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运动原理:摩擦力、杠杆原理、力的作用等。

2. 自行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化学能、机械能、热能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自行车的运动原理及其能量转化。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行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自行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作业:1. 绘制自行车运动原理示意图。

2. 写一篇关于自行车能量转化的短文。

第三章: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史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发明:最早的自行车、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2. 自行车的发展:从传统自行车到智能自行车。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自行车的发展趋势。

3. 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市场上的自行车种类。

作业:1. 绘制自行车发展历程示意图。

2. 写一篇关于自行车发展的短文。

第四章:自行车的使用与维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学会自行车的基本维护技能。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正确使用方法:起步、骑行、停车等。

2. 自行车的基本维护技能:充气、补胎、调整刹车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自行车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基本维护技能。

2. 学生分组讨论,学会自行车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基本维护技能。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06.自行车的结构》word教案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06.自行车的结构》word教案

学科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学设计自我评析——自行车的结构徐蕾怀柔区九渡河镇中心小学一、教材分析(一)、自行车的结构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科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设计与制作第6课内容。

本课意在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自行车基本构成。

并能认识自行车中的简单机械及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a1、初步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成。

知道自行车是一种人力机械交通工具,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2、能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

3、发展对科学与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观察自行车,并能够对自行车进行宏观分类。

难点:了解自行车包含的简单机械。

二、教学准备自行车、多媒体教学课件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环节教师活动(行为)学生活动(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二、新授讲述:在之前的课中,我们了解了自行车的发明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自行车成为我们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通工具,那同学们,你知道一辆普通的自行车是由哪些基本部分构成的吗?自行车上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两个问题ppt)这也是咱们这节课上要攻克的内容。

(一)、观察自行车,了解自听讲读目标讨论观察方明确本课目标行车组成1、要想知道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就要认真观察自行车,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观察?只是围着自行车走一圈吗?2、观察过程中你可以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想一想自行车可以分为那几大部分呢?观察后,把你的想法画在记录单的图上,全出各个部分。

3、请小组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你为什么这么划分?依据什么?4、同学们说的都有理有据,那我们看看视频介绍,看看他是怎么划分的自行车的结构的吧。

5、讲述:通过视频,我们看到的是按自行车各部分的功能来划分的,前面同学们按照结构和作用来划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可以把车分为这几部分:转向装置、刹车装置、传动装置。

(板书)下面让我们在自行车上找一找这些装置,并看看它们分别包括什么。

(指图观察)6、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法。

从整体到细节观看,可动手操作听讲分组观察汇报看视频了解自行车各个部分运动方式认识自行车各个组成部分名称。

自行车的结构教案和反思

自行车的结构教案和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自行车的结构教案和反思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讲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教师讲解自行车的各个部分名称及其功能,如车架、轮胎、刹车、链条等。

3. 学生观察自行车:学生分组观察学校内的自行车,记录下自行车的各个部分名称及其功能。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车的结构对其功能的影响,如车架的稳定性、轮胎的抓地力等。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行车各个部分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自行车的维护与保养:教师讲解自行车各部分的维护与保养方法,如轮胎充气、刹车调整等。

3. 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自行车,如调整刹车、充气等。

4. 小组交流与分享: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动手操作的心得,分享自行车维护与保养的方法。

5. 教学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行车的结构对其功能的影响,以及自行车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动手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动手操作自行车时的表现,如是否熟练、注意事项是否掌握等。

3. 小组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4.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思内容,评价学生对自行车结构、功能及维护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 自行车图片素材;2. 自行车实物或模型;3. 自行车维护与保养工具。

五、教学建议1. 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自行车实物或模型,以便于观察和操作;2. 在讲解自行车结构时,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3. 在动手操作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操作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4. 鼓励学生在课后骑自行车时关注自行车的维护与保养,提高环保意识。

新首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设计与制作《自行车的行驶》优质课件

新首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设计与制作《自行车的行驶》优质课件
链轮蹬
7
我认为自行车是这样行驶的: • 脚蹬、链条、链轮、曲柄、飞轮、后轴、后轮
当人踏动脚蹬时,就能把动力通过曲柄 、链轮、链条、飞轮、后轴传递到自行车的 后轮上,使自行车的轮子转动。
8
研究自行车如何行驶记录表
链轮 第一 第二 第三



大连轮 一 两 三 圈圈圈
小链轮 3.2 6.4 9.6 圈圈圈
新首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7.自行车的行驶
第二单元 设计与制作
2
3
链条传动
后轮 、链轮 、脚蹬、后轴、曲柄、链条
4
自行车的行驶
机器
工 作 部 分
动 力 部 分
传 动 部 分
操 纵 部 分
链皮齿
风 水 电 条带轮
车 轮 动 传传传
机 动动动
5
6
观察自行车,找出与行驶有关的部件,标在下图相应的部位。
41齿
9
结论
用大链轮带动小链轮很省距离。
10
大小链轮互换
• 我发现:
• 大链轮带动小链轮省力; • 小链轮带动大链轮费力。
11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2
谢谢观看 !
2024/4/10
13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2. 让学生掌握自行车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亲近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自行车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自行车模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每人一辆自行车,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的外观及其结构。

2. 探究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模型,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如车轮、车架、链条等。

3. 了解自行车的主要部件:引导学生分析自行车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如刹车系统、传动系统、灯光等。

4. 自行车部件之间的关系:讲解自行车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链条带动车轮转动,刹车系统控制速度等。

5. 总结与展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自行车各部件的作用,并进行展示。

五、课后作业:1. 绘制自行车结构图,标注各部件名称及功能。

2. 观察家长或同学的自行车,了解自行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拓展:1. 自行车的发展史:介绍自行车从最初的设计到现代自行车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对自行车的影响。

2. 自行车技术创新:探讨目前自行车领域的一些新技术,如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等,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七、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对自行车进行拆解,观察内部结构。

2. 引导学生动手组装自行车,增强对自行车结构及功能的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自行车骑行比赛,体验自行车的性能。

八、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行车各部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强调自行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倡绿色出行。

九、评价反思:1. 学生自评: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收获。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自行车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历史和发展。

2.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自行车的科学知识。

2. 向学生介绍自行车的历史和发展。

3. 向学生介绍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资源:1. 自行车图片或视频。

2. 自行车结构图。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自行车科学知识的兴趣。

2. 检查学生对自行车历史和发展的了解。

第二章:自行车的结构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2. 学生能够理解自行车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 自行车各部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自行车结构图。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自行车的各个部分。

3. 讲解自行车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资源:1. 自行车结构图。

2. 自行车实物或模型。

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自行车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对自行车各部分作用和重要性的理解。

第三章:自行车的运动原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自行车运动的原理。

2. 学生能够解释自行车是如何前进的。

教学内容:1. 自行车运动的原理。

2. 自行车前进的机制。

教学活动:1. 向学生讲解自行车运动的原理。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自行车运动的过程。

3.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自行车来体验和理解运动原理。

教学资源:1. 自行车模型或实物。

2. 相关视频或动画。

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自行车运动原理的理解。

2. 观察学生对自行车前进机制的解释。

第四章:自行车的力量与速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自行车力量与速度的关系。

2. 学生能够计算自行车的速度。

教学内容:1. 自行车力量与速度的关系。

2. 自行车速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1. 向学生讲解自行车力量与速度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来验证力量与速度的关系。

《自行车的构造和原理》教学设计

《自行车的构造和原理》教学设计

《自行车的构造和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认识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包括车架、车轮、车把、脚踏板、链条等部件。

了解自行车的简单工作原理,即通过脚踏板带动链条,链条驱动后轮转动,使自行车前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自行车实物或模型、观看动画视频、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探索自行车构造和原理的过程中,发展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自行车这一常见交通工具的兴趣,培养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让幼儿感受自行车的便捷性,体会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识别自行车的主要构造部件,并能说出其名称和大概位置。

帮助幼儿理解自行车前进的原理,重点是脚踏板、链条和车轮之间的传动关系。

2.教学难点用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幼儿解释自行车的传动原理,如将链条比作“小火车”,把动力传递给车轮。

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操作中自主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创设“自行车大揭秘”的情境,激发幼儿对自行车构造和原理的探索欲望。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自行车实物、模型,播放动画视频等,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自行车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参与一些简单的操作活动,如转动脚踏板、观察链条运动等,体验自行车的原理。

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自行车的构造和原理相关问题,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促进思维碰撞。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教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一种很有趣的交通工具,它有两个轮子,我们可以骑着它到处跑,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对啦,是自行车!自行车就像我们的小伙伴,能带着我们去很多好玩的地方。

可是你们知道自行车是怎么构造的,它为什么能跑起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自行车的秘密。

”利用幼儿熟悉的自行车,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认识自行车的构造(7分钟)展示自行车实物或模型:教师将自行车(或模型)推到教室中间,引导幼儿观察自行车的整体外观。

首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科学6.自行车的结构word教案

首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科学6.自行车的结构word教案

学科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学设计自我评析——自行车的结构徐蕾怀柔区九渡河镇中心小学一、教材分析(一)、自行车的结构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科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设计与制作第6课内容。

本课意在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自行车基本构成。

并能认识自行车中的简单机械及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a1、初步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成。

知道自行车是一种人力机械交通工具,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2、能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

3、发展对科学与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观察自行车,并能够对自行车进行宏观分类。

难点:了解自行车包含的简单机械。

二、教学准备自行车、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环节教师活动(行为)学生活动(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二、新授讲述:在之前的课中,我们了解了自行车的发明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自行车成为我们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通工具,那同学们,你知道一辆普通的自行车是由哪些基本部分构成的吗?自行车上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两个问题ppt)这也是咱们这节课上要攻克的内容。

(一)、观察自行车,了解自听讲读目标讨论观察方明确本课目标行车组成1、要想知道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就要认真观察自行车,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观察?只是围着自行车走一圈吗?2、观察过程中你可以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想一想自行车可以分为那几大部分呢?观察后,把你的想法画在记录单的图上,全出各个部分。

3、请小组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你为什么这么划分?依据什么?4、同学们说的都有理有据,那我们看看视频介绍,看看他是怎么划分的自行车的结构的吧。

5、讲述:通过视频,我们看到的是按自行车各部分的功能来划分的,前面同学们按照结构和作用来划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可以把车分为这几部分:转向装置、刹车装置、传动装置。

(板书)下面让我们在自行车上找一找这些装置,并看看它们分别包括什么。

(指图观察)6、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法。

从整体到细节观看,可动手操作听讲分组观察汇报看视频了解自行车各个部分运动方式认识自行车各个组成部分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自行车的结构首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自行车的结构首师大版

6 自行车的结构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成。

知道自行车是一种人力机械交通工具,是由许多简单机械
组成的复杂机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3、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成部分。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观察自行车的基本构成与五年级学习的简单机械知识挂钩,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一辆自行车
2)有关自行车的资料3)一些必要的工具
学生准备:一些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板书:车座
车身
车架
6.自行车的结构刹车装置
传动装置
前轮后轮课后反思:。

自行车的结构教案和反思

自行车的结构教案和反思

自行车的结构教案和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行车维修和保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自行车各部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辆完整的自行车作为教具。

2. 准备自行车各部件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3. 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行车,询问他们对自行车的了解。

2. 讲解:介绍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包括车架、车轮、链条、齿轮、刹车等。

3. 展示:用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自行车各部件,并讲解其功能。

4. 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自行车各部件的安装和拆卸,加深学生对自行车结构的理解。

5. 总结:让学生总结自行车各部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确保教案中涉及的知识点全面、准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3. 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自行车结构的理解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4.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自行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邀请自行车维修师傅来校进行实地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行车的维修和保养知识。

3. 安排一次自行车组装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绘制一幅自行车结构的思维导图,巩固所学知识。

2. 写一篇关于自行车起源和发展的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自行车结构的理解程度。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自行车的组成和结构》教案

《自行车的组成和结构》教案

《自行车的组成和结构》教案。

一、教材分析《自行车的组成和结构》教案是一份详细的课程教案,主要内容包括:1.自行车组成部件:车架、车轮、刹车、速度器、车座、车把。

2.自行车结构原理:车架稳定性、车轮直径与速度的关系、刹车原理、速度器工作原理、车座调整方法、车把调整方法。

3.自行车的保养和维修:保养中心、调整中心、维修中心。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自行车的教学目标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自行车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2.理解自行车的结构原理,例如车架稳定性、车轮直径与速度的关系、刹车原理、速度器工作原理等,了解各部件如何协同工作。

3.掌握自行车的保养与维修方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如地维护自行车。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用图像式的教学方式,并通过实物展示不同零部件的功能,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2.利用问题解决法,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部件的结构和作用。

3.采用互动交流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的讲解1.自行车组成部件车架是自行车的支撑结构,包括上管、底管、后角和前角四个大部分,以及上下链梁。

车架的设计越合理,自行车的稳定性就越好。

车轮是指自行车上的两个轮子,包括轮毂、轮辐、轮胎等组成部分。

车轮与车架之间通过轴联结,在行驶时轮子能够滚动。

刹车是用于控制车速的关键元件,刹车系统包括剪刹、V刹、碟刹、较新型的油盘刹等。

刹车踏板把鞋式刹车或刹车垫与轮胎摩擦来制动。

速度器是用于改变自行车的速度的设备,通过油枕牙轮旋转与链条咬合来达到改变车速的目的。

车座可以根据不同形态的人体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不同身高、体型的人都能够舒适地骑车。

车把是指自行车上用于控制方向的组件,包括定陀螺、转动陀螺、制动手把、速度手把等。

车把的设计在车行驶时起到关键作用。

2.自行车结构原理车架的稳定性取决于它的三角结构,即上管、底管、链梁三角关系。

车架设计越合理,车辆就越稳定。

首师大小学科学六下《7.自行车的形式》word教案

首师大小学科学六下《7.自行车的形式》word教案

《我设计的自行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十四课《我设计的自行车》。

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时间是2课时。

我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涉及“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内容,是综合性很强的课业。

因此,本课内容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在设计上都贯穿了很新的教学理念,完全符合新课改中的“基本理念”的要求。

本人对教材的理解是:由于孩子们从小就对“车”有着特殊的情感,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要拥有几辆车,如婴儿车、学步车、小推车、三轮车、童车、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等等,因此,这节课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观察、记忆、想象与创作空间,而且无论是绘画设计还是动手设计制作,其固有的生活经验总能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学习、思考的余地,课上教师适时的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出他们的想象情趣,从而达到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统一。

由于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综合美术课,因而在备课上我充分考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并结合新课改提出的“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的要求以“快乐求知”为目标,打破原有的单纯的“讲练”教学模式,力求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竞争”的课堂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

通过自行车实物的展示和图片的观赏,在丰富学生对自行车认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自行车发展的情况,以及人们对自行车的创造性设计。

通过对自行车结构、性能、优点缺点的分析,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改良和设计自行车。

达到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进行科学创新的兴趣和能力。

由此及彼,培养学生拓展和迁移的能力,并将这一思维拓迁到其他知识的学习上。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第一章:认识自行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车架、车轮、链条、刹车等。

2. 自行车的功能:代步、锻炼、娱乐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行车,注意其外观和结构。

2. 让学生描述自行车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3. 教师总结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自行车的运动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运动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运动的原理:摩擦力、杠杆原理、力的作用等。

2. 自行车的驱动方式: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自行车是如何运动的。

2. 让学生分析自行车运动中涉及到的物理原理。

3. 教师讲解自行车运动的原理和驱动方式。

第三章:自行车的骑行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行车的基本骑行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起步和停车技巧。

2. 自行车的转弯和直线骑行技巧。

3. 自行车的安全骑行知识。

教学步骤:1. 让学生在操场上实践自行车的起步和停车。

2. 引导学生练习自行车的转弯和直线骑行。

3. 教师讲解自行车安全骑行的重要性,并示范安全骑行技巧。

第四章:自行车保养与维修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保养和维修方法。

2. 培养学生爱护交通工具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日常保养:清洁、润滑、检查轮胎等。

2. 自行车的简单维修:更换轮胎、调整刹车等。

教学步骤:1. 让学生观察自行车的外观,了解需要保养和维修的地方。

2. 教师讲解自行车保养和维修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分组实践,互相帮助,完成自行车的保养和维修。

第五章:自行车与环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对环保的贡献。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自行车里的数学-人教新课标(6)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自行车里的数学-人教新课标(6)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自行车里的数学人教新课标 (6)教案:自行车里的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内容主要来自于人教新课标教材的第六章——自行车里的数学。

本节课我们将探讨自行车的各种参数以及与自行车相关的数学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自行车的结构、自行车各部分参数的意义、自行车的运动规律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相关参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自行车各部分参数的意义。

难点:自行车的运动规律及其相关数学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自行车模型、PPT、黑板。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自行车,并提问:“你们能说出自行车的哪些部分?这些部分有哪些参数?”2. 讲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介绍自行车的车架、车轮、链条、刹车等部分,并解释各部分的作用。

3. 探究自行车各部分参数的意义: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链条的长度等,并分析这些参数对自行车性能的影响。

4. 讲解自行车的运动规律:介绍自行车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等规律,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

5.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关于自行车运动的数学问题,如:“一辆自行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求自行车的行驶距离。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与自行车相关的数学问题,如:“一辆自行车的前轮直径为60厘米,后轮直径为70厘米,求自行车的速度比。

”7. 板书设计:将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各部分参数的意义、运动规律等关键信息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随时查阅。

8. 作业设计(1)请列举自行车的三个部分及其参数,并说明这些参数对自行车性能的影响。

(2)一辆自行车的前轮直径为60厘米,后轮直径为70厘米,求自行车的速度比。

(3)自行车的链条长度为1米,车轮直径为70厘米,求自行车每转一圈链条移动的距离。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2. 让学生掌握自行车的简单维修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车架、轮胎、刹车、链条、齿轮等。

2. 自行车的作用:交通工具、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等。

3. 自行车的简单维修方法:轮胎修补、刹车调整、链条清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简单维修方法。

2. 教学难点:自行车维修技术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自行车模型或实物,以便进行观察和讲解。

2. 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

3. 准备维修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行车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自行车有什么作用吗?”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如车架、轮胎、刹车等,并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模型或实物,了解其结构。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维修工具,进行简单的自行车维修实践。

4. 知识拓展:介绍自行车在生活中的作用,如交通工具、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自行车,了解其结构并尝试进行简单的维修。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自行车结构的理解程度。

2. 通过提问和学生实际操作,评估他们对自行车维修方法的掌握情况。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行车的创新设计,如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等。

2. 展示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3. 评价反馈:让其他同学对展示的成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八、家庭作业:1. 观察家里的自行车,记录下其结构特点和功能。

2. 尝试对自行车进行简单的维护和保养,如清洗链条、检查刹车等。

九、课程延伸:1. 组织一次自行车骑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骑行的乐趣。

首师大小学科学六下《6.自行车的结构》PPT课件

首师大小学科学六下《6.自行车的结构》PPT课件

自行车的结构
提出有关自行车结构方面的问题。
(1)自行车的各个基本部件是由哪些简单机 械组成的?
(2)自行车飞轮的构造是怎样的?
(3)自行车的车把有哪些类型,各种车把在 转向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4)自行车的轮胎花纹有造是什么样的?
表6-1自行车结构问题研究报告单
研究问题:自行车的各个基本部件是由哪些简单机械 组成的?传动装置是由轮轴原理制作的么?
材料用具:自行车、轮轴等 方法步骤: 第一步:找出传动装置中的轮和轴。 第二步:用大轮(牙盘)带动飞轮转动用多少力。 第三步:用飞轮带动大轮转动用多少力。 第四步:比较数据。 第五步:得出结论。 研究结论:自行车的传动装置是轮轴,是省力的。
自行车的结构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李媛良
1234567891轮1023456花 前 车 变座辐 刹飞车 后牙 中 脚 前速圈鼓 叉 把 架 杠变变手条 车轮座 盘 轴 踏速速柄
车座
转向 装置
后轮
传动 装置
刹车 装置
前轮
车架
结论
• 普通自行车的基本部件包括:车架、车轮、 车座、转向装置、传动装置、刹车 装置等基本部件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学设计自我评析
自行车的结
一、教材分析
(一)、自行车的结构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科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设计与制作第6课内容。

本课意在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自行车基本构成。

并能认识自行车中的简单机械及工作原理。

(二八教学目标a
1、初步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成。

知道自行车是一种人力机械交通工具,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2、能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

3、发展对科学与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观察自行车,并能够对自行车进行宏观分类。

难点:了解自行车包含的简单机械。

二、教学准备
自行车、多媒体教学课件
1
有哪些?、再观察,仔细看看自行车2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哪些地方运(关于轮轴预设:用了轮轴?什么是轮?什么是轴?怎么运转的?)
(三)、拓展延伸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真是认识了这么复杂的机械,我这又有那么,太了不起了!车上为什么要安装车问题了,把套和车闸皮?它们是什么材料?有什么作用?脚蹬用的什么材料?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
教学反思:本课的研究对象常见,学生也知道自行车大概的结构分配,只是部分的工作原理以及专业名称不熟悉。

在课程设计上能够符合学生接受事物知识由浅入难的自然习惯。

科学课的核心是科学探究。

在探究的过程中师生角色的定位应该是,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探究过程顺利进行的脚手架。

这种角色的定位,要求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前概念水平有相当准确的把握。

若按教
参的意见,六年级的同学大部分都会骑。

学生们对自行车是很熟悉的。

所以课程课时完成,因为六年级的同学大部分都会骑自行车,本课要
用2--3的第一部分就是让学生观察自行车可以划分为几大部分。


在让学生有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自行车结构。

然后进行展示,并说明自己划分的原因。

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一件本以为特别熟悉的物体,把它第一步解剖着观察,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很有兴趣的。

第二部分就是把划分为“块”的自行车再细化,这就需要学生认识各个部分的名称。

有些名称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如:前叉、飞轮等。

我采用的是对照教材,先找组,再找熟悉的物体,不熟悉的标注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

在这个环节上,既锻炼了学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也锻炼了小组合作的能力。

但如果老师能够集体解决问题,效果应该会更好。

第三部分再将细化的结构名称整合起来。

这就引出了车架的作用,同时复习了形状结构特点。

最后,讨论自行车中所运用的简单机械,为下一节课自行车的行驶作出准备。

在实际的生活应用中,人们会依据实际需要改进一些物体的结构,使其在使用中更加方便。

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由表及里,有浅入深,逐层抽。

一堂课,教丝剥茧,最终形成清晰的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师的评价也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为自行车分部分,也许开始不了解自己为什4
么这么分,但通过我评价性的小结,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按照自行车的部分工作原理来划分的,既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又传授了专业知识。

一名教师有效的评价可以反映学生通过学习后所形成的知识与技能,同时每一个学习阶段的评价有系统反映了学生在不同认知阶段通过
学习所达成的认知与技能目标,清晰反映了学生逐步形成核心概念的过程。

可以说:有效的评价及时教师教学过程的再现于反馈又是学生学习的动态过程的再现,对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的策略提供了依据。

心理学家认为,掌握概念要有一个具体化的过程。

具体化是通过
分析,综合,将抽象、概括过程中获得的概念运用于实际,通过实例来
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虽然才教科学,但我已经清楚的认识到
科学课不是教学生怎么做实验、怎么玩,而是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
做实验、怎么做实验,学会观察、怎么观察、观察什么,在实验在观察
背后要收获什么。

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
题,这也是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