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引论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理解媒介完整笔记

理解媒介完整笔记

理解媒介完整笔记媒介理解(Media Literacy)指的是通过学习学习理解,反思,分析,评估, 和使用不同的媒体,有效地使用媒体信息的能力。

这种理解能力对于更好地构建社会文化现实是重要的,以支持知识的分享,传播教育,和探讨复杂的观点。

媒介素养可以用于社会的公民教育和自我有效参与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及主动介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媒介素养不仅涉及重要讯息中民主倡议和权利的看法,还涉及如何有效地传播,理解和评估信息。

媒介理解还可以帮助人们探讨两个信息相关或不相关之处,以及理解他们如何影响和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环境。

由于许多全球当前公共议题都是由各种媒介传播和表达的,因此,媒介理解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

媒介理解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全球议题的独立反思能力上,而且可以帮助人们主动识别和检索有时可能隐藏或中性的信息。

它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不同媒体之间存在的不同信息,从而避免同一信息中的争议和危机。

此外,媒介素养可以帮助人们处理不同的信息源,而不会产生种族主义,宗教偏见或性别歧视的观点。

从这几方面来看,媒介素养对把握当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以及避免可能的危机至关重要。

只要我们拥有媒介的素养,就可以通过更客观,更公平的方式来掌握信息,并以正确的方式使用媒体信息。

这样,我们就能够支持社会文化,公民社会,以及主动和有效地参与全球社会变革和发展进程中。

总之,媒介理解对于我们有效地使用媒体信息,进行公共参与,以及在当今全球秩序中提出更多议题来改变改善社会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它不仅要求我们获得足够的媒体素养,而且要求让更多的人了解媒体素养的重要性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媒介理解(Media Literacy)是指人们需要具备的学习、理解、反思、分析、评价和使用不同。

上海市考研新闻学重要媒介理论速记

上海市考研新闻学重要媒介理论速记

上海市考研新闻学重要媒介理论速记新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研究的是新闻的产出、传播和接受等一系列过程。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媒介理论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新闻传播现象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上海市考研新闻学中涉及的重要媒介理论进行速记,以供考生参考。

1. 传播理论1.1 传统传播模型传统传播模型是以发散式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的理论模型,包括拉斯维尔斯传播模型、门户理论和独立效应理论等。

这些理论强调媒介对于信息选择、过滤和加工的作用,认为媒介扮演着信息的“守门人”角色。

1.2 双向传播模型双向传播模型强调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作用,重视受众反馈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

代表性的理论包括多步流程理论和社会观众理论,它们认为受众在信息接受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信息进行解读和理解,并通过反馈影响着信息的传播。

2. 媒介效应理论2.1 刺激—反应模型刺激-反应模型认为媒介通过刺激受众的注意力,引发受众的反应。

该模型具有线性的特点,即媒介传播的信息会直接产生相应的效应。

例如,西蒙斯观众经验模型指出,人们对于媒介内容的记忆、反应和参与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差异、媒介形式和表达方式等。

2.2 聚焦理论聚焦理论认为媒介不仅影响受众对于某一议题的看法和态度,还会影响受众对于其它议题的关注程度。

媒介通过选择性报道和宣传某一议题,引导受众对该议题进行关注,从而忽略了其他议题。

这种影响力被称为媒介的“聚焦效应”。

3. 媒介批评理论3.1 文化批评理论文化批评理论着眼于分析媒介对于文化的塑造和影响。

它强调媒介对于社会和个体价值观的建构作用,关注媒介中的文化符号、意义和象征等。

3.2 政治经济批评理论政治经济批评理论关注媒介的所有权、控制和运营机制,强调媒介作为权力的工具和资源分配的方式。

政治经济批评理论提醒我们要审视媒介背后潜在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4. 媒介素养理论4.1 媒介警觉媒介警觉理论强调个体在媒介环境中的敏感度和警觉性。

媒介素养读书笔记

媒介素养读书笔记

媒介素养读书笔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媒介已经变得无处不在,它们是我们获取信息、娱乐、交流的主要渠道。

然而,随着媒介的普及,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媒介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虚假信息的传播、隐私的泄露、网络欺凌等。

因此,提高媒介素养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和创造的能力。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媒介信息,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利用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造自己的内容。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媒介素养的知识。

首先,我了解到媒介信息的制作过程是复杂的,涉及到许多人的努力和决策。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媒介信息的价值和局限性,避免过度依赖或盲目相信媒介信息。

其次,我了解到媒介素养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

我们需要学会质疑媒介信息,评估其真实性和可信度,以及理解其背后的意图和利益。

这需要我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轻易被外界信息所左右。

此外,我还学到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造自己的内容。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媒介平台,了解其特点和规则,以及如何与受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自己的媒介形象和隐私保护,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和伤害。

总的来说,提高媒介素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了解媒介信息的制作过程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媒介信息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利用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造自己的内容。

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

当代媒介素养教程考试重点

当代媒介素养教程考试重点

第一章一、媒介素养的内涵1. 就是指人们正确的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

2. 就是人们认识、利用和参与大众传媒方面的素养。

3. 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讯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能力。

也可以简化为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媒介信息的能力二、媒介素养对于现代公民的意义1、决定了人们能否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来分析媒体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2、是决定人们能否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甄别乃至合理的使用,最终形成独立判断与健全人格的关键3、是建构现代公民综合素质的基本指标三、媒介素养教育1、什么是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的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2、媒介素养教育的八大理念?( 1 ) 没接并不提供外部客观世界的简单映像( 2 ) 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多数观察和体验是通过媒介获得的( 3 ) 如果说,媒介向我们提供了认知世界的大部分资料,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将依据自己的需要、期望、日常的喜怒哀乐、种族立场、性别意识、家庭和文化背景等诸多个人因素来捕捉或者勾兑媒介讯息的意义和蕴涵。

( 4 )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地在于提醒人们注意商业动机对媒介的影响,注意这种影响如何侵蚀到媒介讯息的内容、技术和资源的分配。

( 5 ) 所有的媒介产品都具劝服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媒介产品都宣示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 6 ) 媒介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变革具有巨大的影响。

( 7 ) 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文本构建原则,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梳理和呈现事实。

( 8 ) 我们应当去品赏不同媒介带给我们的美的形式与影像。

3、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八项基本原则( 1 )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值得认真对待、并有重要意义的努力尝试( 2 ) ~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再现“( 3 ) ~是一种终生教育( 4 ) ~应当着眼于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批评、判断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要求学生记住某些批评、判断的手法和技巧。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概论》读书笔记——新传播技术呼唤新‚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所需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只要认知,并且有意愿,人的一生都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水平,媒介素养也是这样。

我国媒介素养具有本国独特的发展角度,如:第一、传播界和教育界共同关注媒介素养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第二、我国媒介素养正逐渐走出译介阶段,试图寻找媒介素养的本土化根源、建构框架知识体系等等。

多媒体在近几年越来越强势,尤其电视、网络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如何利用好媒体且避免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媒介素养的两个支点分别是‚媒介内容‛和进行教育培养,而行教育培养需要教育业界的研究推动,并不是新闻传播业界能够解决的。

因此,媒介素养是我国传播界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我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刚刚起步,但却是刻不容缓,特别是对新媒介环境下的公众素养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这一庞大群体的作用日益显现并被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所重视。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乱象的不时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让互联网上的舆论环境受到污染。

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与理论背景下,政府对‚新媒介素养‛的要求呼之欲出。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世界上的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陆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足。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传媒环境恶化。

媒介素养教育缺乏商业性媒体支持媒介作为传播信息的社会平台,信息传播应该尽可能中立的报道新闻事实,然而在现实的媒介行为中,为了争夺受众市场,一些媒介放弃了新闻的最高原则——真实性原则,出现诸多虚假新闻。

同时,在我国媒介产业化的进程中,媒介向市场开放,部分媒介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主动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表现出庸俗化和媚俗化的姿态。

大学生《媒介素养》复习资料

大学生《媒介素养》复习资料

1● 媒介素养考试须知● 考试时间:7月1日 19周周一三四节10:00—11:40 文新楼103教室注意找标题,联系实际总序、绪论1、媒介化的生活方式:“我们摆脱不了媒介,就像摆脱不了天气一样。

”2、社会媒介化的表现:① 种类繁多的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中总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② 媒介勾连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建构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③ 媒介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对于历史、现状与未来地判断。

3、“媒介化社会”含义:两个层面。

历史和现实4、本质是“人的媒介化”5、传统媒介与新媒介 第一部分 媒介素养概说第一章 媒介素养第一节 媒介素养的观念演进与范式转移一、媒介素养概念的提出:1933年英国文学批判家利维斯首次倡导了媒介素养二、媒介素养的四次“范式转移”(1)20世纪30年代的保护主义立场(2)20世纪60年代强调提升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3)20世纪80年代重点在于对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读(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参与式社区行动三、媒介素养的定义1、传统理解:读书、写作、看报2、当代理解能力:认知能力,解读和批判能力,运用媒介信息作为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能力。

媒介素养三大基石:①个人定位:能量与目标②知识结构:原材料③技能:工具即分类、归纳、演释、综合提炼第二节 媒介素养何以如此重要1、媒介素养决定了人们能否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来分辨“媒介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

2、“媒介化”的来源也使得两个世界的界限日益模糊。

3、媒介素养是决定人们能否对传媒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精甄别乃至合理使用,最终形成独立判断与健全人格的关键。

第三节 新传播革命:理解媒介素养的新维度1、新传播革命的特质①传播载体,传播介质上更加先进②交互性模式转变,传播权力面临着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

信息超载媒介传播信息的速度和信息量已经超过了人们接受的限度。

2 2、传播“渠道霸权”时代终结,公民“自我赋权”时代来临。

3、新闻的作用在于突出一个事件,而真相的作用则是揭示隐藏的事实。

新媒体导论复习笔记

新媒体导论复习笔记

新媒体导论复习笔记<新媒体导论复习笔记>一、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新媒体形态。

二、新媒体的基本特征(简答)1.数字化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数字化特征拓展了传输手段,接收终端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之间的壁垒,大大增强了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联性:数字化技术也为海量信息传播提供基础。

2.交互性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传者和受者的严格界限,传播的方式由单向线性传播发展到了双向甚至多项交流;交互性还体现在整个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带来的信息控制力的变化;另外交互性还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化。

3.超时空新媒体具有传播上的快捷性和时间上的自由性,能够轻易做到及时传播,传播的时效性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新媒体利用全球互联的网络系统和通讯卫星技术,具有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三、新媒体的主要类型(简答)1.按硬件设备终端来分可将新媒体分为以计算机为显示终端的新媒体、以手机和便携式电子设备为终端的新媒体和以数字电视为终端的新媒体三大类型。

2.按应用属性(软件)来分分为静态应用和动态应用两大类,为web1.0时代的互联网应用和web2.0时代的互联网应用。

3.按经营性质来分新媒体按照其经营性质来划分,主要可分为以营利为主的商业网站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府和公益类网站等。

4.按应用功能来分“新媒体”将媒体功能不断拓展,基于互联网衍生出来无数新功能。

四、互联网的功能与应用(论述题:每一项功能+应用)1.互联网是信息传播的通道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的信息传播应用,早起包括电子公告板和门户网站,作为信息传播的直接载体,他们起到了信息聚合和打通内容的作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引擎从诞生到今天,都是信息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应用。

2.互联网是知识生产的平台互联网技术的日需成熟,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储存,集文字、图像、声音、画面于一体的多媒体应用,也成为海量共享的社会化知识生产平台。

李彬《传播学引论》笔记、考研真题和典型题详解(媒介分析:经何渠道)【圣才出品】

李彬《传播学引论》笔记、考研真题和典型题详解(媒介分析:经何渠道)【圣才出品】

第六章媒介分析:经何渠道6.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媒介及其比较研究1.媒介·新闻媒介·媒介组织媒介—传递大规模信息的载体,是通讯社、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的总称,一般又称大众媒介。

新闻媒介—主要是指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与电视而言。

媒介组织—就经营媒介的机构而言,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杂志社、电影制片厂等都可称为媒介组织。

在非严格的意义上,媒介同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也可互相通用。

2.渠道所谓渠道,是指信息流通与扩散的渠道。

它比媒介的意义更宽泛一些。

媒介一般只用在大众传播中,而渠道既可用于大众传播中,又可用到人际传播上。

3.媒介分析凡与媒介相关的研究都可统称为媒介分析。

媒介分析也有微观与宏观之别。

(1)微观—了解各种媒介的传播特性,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各自的优势所在,从而为更有效的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2)宏观—从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上考察媒介的社会作用,揭示媒介给人类的生活、发展以及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或显著或微妙的影响。

二、斯蒂芬森的游戏论1.工具论把媒介当成达到特定目的、实现特定意图的工具。

由此而展开的研究也就旨在探明不同媒介工具的优势所在,以确定在何种条件下使用何种媒介工具最为有效,最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称之为媒介的工具论。

2.游戏论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森看来,与其把媒介当成工具,不如把它视为玩具,人们摆弄媒介与其说是出于功利的考虑,不如说是为着游戏的目的。

他把大众媒介看成玩具。

也就是说,人们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就像儿童玩娃娃做家家一样,主要在于消遣娱乐,以便把自身从成人化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

3.结论从总体上看媒介还是工作性的而不是游戏性的,大众传播还是功利性的行为而不是玩耍性的活动。

三、媒介的社会功能1.媒介的正面功能是指媒介有益于社会的积极作用而言。

以拉斯韦尔的论述最有影响。

(1)监视环境是指准确地、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再现周围世界的原貌及重要发展。

媒介素养提纲 (下)

媒介素养提纲 (下)

26.法兰克福学派,“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的基本估价是它具有两重性,既是头等的生产力,又是一种新形式的意识形态。

自文艺复兴时期起,由于直接把科学技术同政治统治联系起来,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工具越来越复杂化,精确化, 反过来导致对人的奴役和控制能力增强, 人愈益沧为机器操纵的对象,从而科学技术又体现了人对人的统治欲,这两方面都说明了工艺本身的合理性已与统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工艺的合理形成了统治的合理性。

”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的通俗文化。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 《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甚至在孩子们不被允许独立穿过马路之前,电视就陪着他们穿过了地球。

”《消失的地域》No Sense of Place27.隐性功能latent function“媒体引起争议最大的部分,就是它们通过节目来输出西方式的理想。

通过这种方式,媒体使贫穷国家的人民渴望得到那些媒体上播放的东西…“媒体是“隐性说服者,它们呈现出来的影像,将整个后帝国主义时期的发展中国家,禁锢为那些发达国家大公司的奴隶一一并且通过媒体,传达出帝国主主义强权政治的恩赐。

28.The press i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a purveyor of information and opinion. It may not be successful much of the time in telling people what to think, but it is stunningly successful in telling its readers what to think about. Bernard Cohen29.大众文化(媒介文化)指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普通大众为主要接受对象的文化形态。

媒介素养期末总结

媒介素养期末总结

媒介素养期末总结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在数字化信息社会中善用媒体与媒介,具备分析、评估和使用不同媒体和信息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中,数字化媒介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素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篇文章将从媒介素养的概念、类型、发展历程、对生活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媒介素养提高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思考。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媒介素养是指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信息技能,包括搜集、评估、使用和创作各种媒体与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与传统的阅读、写作、计算等学科能力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个体在数字化媒体环境下的能力表现,是一种更广义、高层次的能力。

二、媒介素养的类型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检索与评估能力、创意与创新能力以及社交与合作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对媒体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反思的能力;信息检索与评估能力是指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并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创意与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媒体和技术创造新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社交与合作能力是指通过媒体进行沟通和合作,与他人共同协作完成任务。

三、媒介素养的发展历程媒介素养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数字化媒体时代的演进过程。

在传统媒体时代,个体主要通过纸质媒体获取信息,并且传媒的传播有限。

而在数字化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获取更加自由和广泛,媒体也多种多样,个体需要具备更强的媒介素养来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四、媒介素养对生活的影响1. 提高对媒体信息的筛选能力:媒介素养使个体能够辨别虚假信息和真实信息,在信息泛滥的时代选择更加可靠、权威的信息。

2. 增强媒体表达能力:媒介素养鼓励个体使用媒体工具进行表达,提高个体的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促进协作与合作:媒介素养使个体通过网络媒体与他人进行协作和合作,拓宽个体的社交圈。

4. 丰富个体生活:媒介素养使个体能够在数字化媒体环境中进行娱乐和休闲,满足个体的各种娱乐和消费需求。

五、个人的媒介素养提高策略1. 提高信息收集与评估能力:学习使用各种搜索引擎和数据库,了解信息的来源和真实度,并培养批判性思维。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篇一: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复习资料媒介素养的意义四个理由提醒我们必须正视传播媒介的相关问题一、传播媒介及活动深入社会各角落,每个人,每天都要耗费时间、精力、金钱来使用媒介及消费媒介所负载的讯息。

二、媒介本身只是一个空容器,需要人去填充内容。

传播内容无可避免携带着制作者的意识形态。

三、媒介内容产业快速壮大,经营管理究竟是采用商业模式还是公共服务模式,都会影响媒介的内容及其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四、大众传播媒介报道公共事务,监督政府作为,是民主社会在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第四权。

美国“亚斯平协会”界定“媒介素养”为:以多种形式去近用、分析、评估、制作媒体的能力。

美国一个民间团体“媒介素养中心”的定义,目前广被引用:“媒介素养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之路。

它提供了一个框架,用来近用、分析、评估、创制讯息,不拘媒介形式??从印刷到影视到电脑网络。

民众的媒介素养基础,在于了解媒介的社会角色,并拥有民主社会公民所需要的质疑和自我表达的基本能力。

”批判思考和不间断的质疑是媒介素养者必须的修炼。

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第一个核心概念所有的媒介讯息,都是经过建构产生的。

?第一个核心问题?谁制作了这则讯息??这个问题包括了一些小问题,如,作者是谁?有多少人制作这则讯息?他们的职务名称是什么?这则讯息属于那一类“文本”?类似的其它文本有什么异同之处?制作时使用了什么技术?包括了哪些成分?遗漏了什么没有?第二个核心概念媒介讯息的建构,都会使用一套自成规则的制作语言?第二个核心问题?讯息里曾使用了什么制作技术来吸引你注意??可以继续往下问的小问题,包括你注意到讯息有哪些颜色、形状、声音、动作、符号?摄影机的位置及摄影视角?音乐、文字、叙事、对话、音效如何?故事如何铺陈?使用了什么感性诉求和说服手法?是什么使讯息看起来像“真的”一样?第三个核心概念同一则媒介讯息,个人的体验因人而异?第三个核心问题?其他人对同一讯息的理解,为何与我不同??相关的小问题还有:此一文本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的个人生活经验?体验这项媒介文本之后,你对自己有什么认识?你从别人的观看反应和经验认识了什么?可能有多少个其他不同的诠释?其他观点跟你的观点一样站得住脚吗?等等第四个核心概念媒介包藏着价值和观点。

《媒介管理学》复习笔记(全整合版、邵培仁版)

《媒介管理学》复习笔记(全整合版、邵培仁版)

《媒介管理学》复习笔记(最全整合版)(适用于浙大、浙传等院校复习)第一章媒介管理概述一、媒介——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与信息的物质实体。

媒介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⑴管理目标不同----媒介有公共服务和利益追求两个管理目标,媒介将承担社会责任置于首位,而且还要将完成宣传任务纳入目标系统,加以优先考虑。

而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管理目标。

⑵管理内容不同----媒介管理对象除了人、财、物,还包括信息第四要素。

信息是媒介的突出特征。

⑶媒介经营管理是一种科学(知识与技能、规划与组织),一种艺术(智慧与行为、人文艺术)。

⑷媒介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框架特殊性,并且各个媒介组织不尽相同。

一、媒介管理职能1、定义:指媒介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必须具有的功能。

2、六大媒介管理职能:●计划职能------制定组织目标、规划,以制度与资源配置保证目标的完成●组织职能------组织机构与职位系统、职权关系的确立,由谁来完成组织目标●协调职能------在部门间消除矛盾、化解分歧●指挥职能------提供信息与方法、帮助解决难题、实施业务指导等●控制职能------给其他管理者或职员以反馈、对进程进行监控、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某种变更(调整资源配置、校正计划偏差等)●革新职能------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及方法的创新(整体、局部)3、正确履行各项管理职能:各项职能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应根据不同阶段、环节、时期,灵活运用。

各项职能既有层次也有侧重(上层—宏观、抽象,中层—介于两者之间,基层—微观、具体)不同层面的管理人员在不同职能上花费的时间是不同的。

二、中国媒介管理原则1、导向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整体观念,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好媒介组织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3、互动性原则:看到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制约、依存的特性,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4、民主性原则:集思广益、接受监督、提供机会-----但更强调管理的职业化5、法制性原则:做好制度安排,以制度规范管理-----详细合理的制度设计,非人治6、程序性原则:明确一个有始终的过程和目标;把这个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段并确定阶段目标;对每个阶段实施计划、监控、指导;-------程序控制、阶段把关、全程管理------计划、实施、检查、总结7、专业性原则:符合媒介的专业要求,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8、发展性原则:发展媒介的实力,把目标推向更高第二章媒介产业一、产业特征:生产性。

媒介与素养

媒介与素养

媒介素养一、(1)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端。

从语言产生到信息社会,人类传播本身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

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2、文字传播时代:信息传递范围更广泛,打破声音语言的距离限制,开始突破时空的限制,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

对于统一的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3、印刷转播时代: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人类印刷传播时代的到来。

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类的思想空前解放,生产力飞速发展,近代世界逐渐形成。

4、电子转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这个过程,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趋于复杂化的历史。

(2)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西方称为新闻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大。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现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五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媒介素养复习重点

媒介素养复习重点

媒介素养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把关人: 把关人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

因为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所以他们便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

2、邸报 :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

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3、网络水军: 网络水军即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以注水发帖来获取报酬。

网络水军有专职和兼职之分。

网络水军的存在是网络营销的进阶。

但是网络水军是双刃剑,需要各个网络公司把握好应用角度。

4、网络新成语 :5、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6、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简答题(例题)1、社交媒体的出现对人们的交往有什么影响?(1)网络社交的针对性更贴合社交个体的口味,更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于文体娱乐的需求,它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崭新的展台,为这群洋溢个性,追求时尚的个体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它大大改善了我们每个人的人际交往的认知方式,时时更新、及时分享保证了多种思想和意见的交汇和碰撞。

(2) 网络社交的互动性从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每个个体人际交往的频率,缩小了地域和时间的差异,良好地协调了交往中地域因素的限制以及时间差异导致的误区,对扩展交友圈、增进友谊、纾解压力、增强个人自豪感和自信心均有诸多好处,同时网络社交延伸了群体社交的交往范围并紧密结合信息传播的高效性、真实性的有时特点2、“只有当孩子对书的兴趣远远大于对电视和网络的兴趣的时候,只有当孩子对书产生依赖的时候,才能对网络、对电视有一种自然的远离的体验。

2023传媒学原理必背必考知识点笔记

2023传媒学原理必背必考知识点笔记

2023传媒学原理必背必考知识点笔记
一、传媒学概述
- 传媒学是研究传播媒介及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学科。

- 传媒学包括传媒理论、传媒伦理、传媒政策等内容。

二、传媒理论
1. 信息传播模型
- 传统信息传播模型包括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模型。

- 现代信息传播模型包括媒介环境、社交网络等因素。

2. 传媒效果理论
- 媒介效应理论研究媒介对观众的影响,如认知、态度、行为等。

- 媒介选择理论研究观众选择和使用媒介的影响因素。

3. 传媒批评理论
- 文化批评理论研究媒介作品对文化的影响,如价值观、意义等。

- 政治经济批评理论研究媒介作品对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三、传媒伦理
- 传媒伦理研究传媒从业者在工作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责任。

- 传媒伦理包括新闻伦理、广告伦理等领域。

四、传媒政策
- 传媒政策是国家对传媒产业的管理和调控。

- 传媒政策包括媒介所有权、监管机构、文化产业政策等。

以上是2023年传媒学原理的必背必考知识点笔记,希望能对
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传播学引论背诵笔记摘抄(3篇)

传播学引论背诵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传播学的定义1.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关注传播活动的过程、结构、功能以及影响因素。

2. 传播学的定义要素:- 传播者:指发起传播活动的人或组织。

- 受传者:指接受传播信息的人或组织。

- 传播内容:指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观点、情感等。

- 传播媒介:指传播信息所依赖的渠道、平台或工具。

- 传播效果:指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 传播过程:研究传播活动从发起到完成的整个过程,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等要素。

2. 传播结构:研究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传播网络、传播渠道、传播媒介等。

3. 传播功能:研究传播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功能,如信息传递、社会整合、文化传承、政治宣传等。

4. 传播制度:研究传播活动的规范、政策、法规等,以及传播制度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5. 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如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通过对传播现象的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传播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

2. 定量研究:通过对传播现象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传播现象进行量化分析。

3. 案例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案例,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传播现象的规律。

4. 实验研究:通过人为控制变量,观察和测量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

5. 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传播现象,以揭示传播规律的内在机制。

四、传播学的基本理论1. 传播者理论:研究传播者的角色、特点、行为以及传播者的传播效果。

2. 受传者理论:研究受传者的角色、特点、行为以及受传者的传播效果。

3. 传播内容理论:研究传播内容的类型、特点、传播效果以及传播内容的制约因素。

4. 传播媒介理论:研究传播媒介的构成、功能、传播效果以及媒介环境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5. 传播效果理论:研究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如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传播学引论考试复习笔记

传播学引论考试复习笔记

一、四大先驱p451、政治家拉斯韦尔(1)两篇对传播学学科发展贡献尤为显著地论文——1927年《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和传播学开山之作1948《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2)5W理论:谁WHO——传播主体;说什么SAY WHAT——传播内容;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媒介;对谁说TO WHOM——传播对象;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3)传播学的五种分析:针对传播主体的控制分析;针对传播内容的内容分析;针对传播媒介的媒介分析;针对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针对传播效果的效果分析。

(4)传播功能的概括: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

以及社会学家赖特补充的提供娱乐。

2、心理学家卢因(1)研究团体生活与动力的团体动力学是卢因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贡献。

将其场论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创立了著名的“群体动力学”。

团体动力学研究的是个人在团体中的行为表现:B=f(PE)——行为B是由个人P与环境E这两个因素决定。

(2)“把关人”理论:传播学的核心概念。

把关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行为——即传播学所讲的控制。

D·M·怀特开创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

3、社会心理学拉扎斯菲尔德(1)拉扎斯菲尔德吧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带进社会学。

(2)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并不是一步到位地传给受众,这个过程其实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中的一小部分人“意见领袖”,第二步再由这一小部分意见领袖,将媒介的信息扩散到广大的受众那里。

(3)整个社会传播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人际间的影响,即意见领袖对受众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众媒介的影响。

(4)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研究方法的贡献:统计调查、抽样分析、数据整理等更具科学性。

但这种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只看数据不看其他,拘泥于实证资料,沉湎于统计分析。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1)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发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传播: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刻板成见:人们持有的固定、简单化的观念印象,通常伴随着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

3、拟态环境:指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选择的结果。

4、传播情境概念: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的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他人在场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5、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6、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7、媒介接近权: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播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8、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9、传播流:所谓“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们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10、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到立即发挥,而是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11、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意见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12、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的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素养引论复习笔记
“媒介素养”概念的提出: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李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1933年发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首次提出“媒介素养”的概念。

报纸的简史:
1、世界最古老的报纸是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帝国凯撒大帝执政时代的“政治公报”,也是
后来欧洲近代报纸的鼻祖。

2、到17世纪,欧洲开始出现了定期出版的报纸,在德国、瑞士、奥地利、丹麦、意大利、
瑞典、和波兰等国家都出现了近代报纸。

3、1609年,在德国出现了《报道或新闻报》,成为近代新闻事业产生的时间标志。

4、1663年,德国《莱比锡新闻》周刊改为日刊,成为世界上第一份日报。

5、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6、1665年,英国的《牛津公报》问世,是世界上第一份使用单页两面印刷的报纸。

7、1702年,英国出版的《每日新闻》,这是一种四开的小报,开始具备了近代报纸的形式。

8、1833年,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纽约太阳报》,这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大众化报纸。

也是廉价报纸的开始,后来又有两份并列的报纸,《纽约先驱报》、《纽约论坛报》。

报纸的种类:
1、按报纸性质分:机关报;都市生活报;专业报;行业报;对象报;文摘报
2、按报纸的发行范围或影响范围分:全国性大报;区域性报纸;地方性报纸
3、按出版的时间分:日报;早报;午报;晚报;周报
报纸版面的构成元素:报头;报眼;头版头条;中缝;天地线;字号;字体;栏;专栏;专页;副刊;增刊;号外;标题;图片;广告;线条;色彩;空白
报纸的“轶事”:
1、最长寿的中文报纸——《大公报》
2、世界上最大的报纸——《星座报》
3、世界上最小的报纸——《狂热牌迷日报》
4、世界上分量最重的报纸——《纽约日报》
杂志的简史:
1、杂志的雏形是1693年伦敦富商创办的《妇女之神》。

2、1731年,伦敦出版《绅士杂志》的定期刊物,第一次以“杂志”命名,从此,杂志逐渐成为定期刊物的通称。

3、1741年,杂志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安德鲁布拉德福德首先出版《美国杂志》,三天后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版《大众杂志》。

4、20世纪上半叶,美国杂志走向成熟,《纽约客》至今依旧是美国当代作家和艺术家施展才华的主要天地,《时代》杂志成为美国今天最大的杂志之一。

5、我国杂志的两个阵营:一个是走低端路线的期刊,以发行量为主导,著名的有期刊界“四大名旦”——《读者》、《知音》、《家庭》、《女友》,走平民化之路;另一个是走高端路线的期刊,以时尚、广告为主导,代表性的有《时尚》、《世界时装之苑》等,走的是都市年轻白领的道路。

杂志的种类:
1、从内容上分:综合类杂志;专业性杂志;综合类杂志又可分为娱乐性杂志,新闻性杂志,
知识性杂志
2、从读者对象上分:青年杂志;少儿杂志;女性杂志
3、从表现形式上分:画刊;文字型杂志;字画结合型杂志;
4、从出版时间上分: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不定期刊
5、我国时政新闻类杂志代表刊物有《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
杂志的“轶事”:
1、中国杂志的奇迹——《读者》
2、美国知识分子的象征——《纽约客》
3、中国新锐杂志——《新周刊》。

新周刊“新”体现的三个方面:一是新思维,创造一种
重新整合新闻资源的方法;二是新观念,强调报道角度的重要性,努力寻求新的观察点和新的观念;三是全新的表现方式,将文字、图片以及版式风格等融为一体。

广播的简史:
1、1835年,塞缪尔F.B.莫尔斯在美国第一次验证了他的电磁电报系统,将“上帝做了什么”在1844年3月24日从巴尔的摩传到华盛顿特区,为日后广播的出现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2、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获得美国商业部颁发的执照并正式播音。

3、美国最赚钱的电台是大城市中的大型调频音乐电台和主要针对老年听众的调幅新闻/生活电台。

4、我国第一家电台是1923年由美国人奥斯邦创办的呼号为XRO的电台,其节目由文艺节目和一些新闻构成,这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5、1924年5月美国开洛公司又在上海法租界开办了呼号为KRC的电台,与《申报》合作,专门报告新闻,影响较大。

广播的传播手段:广播语言;广播音响;广播音乐
广播的“轶事”:
1、1940年著名CBS记者爱德华默罗通过广播报道了伦敦第一次被轰炸的新闻;
2、1933年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炉边谈话”,成为政治家控制舆论进而获得公众认可的经典范例。

广播的特质:信息传播自由;时效性非常强;收听方便;语言通俗易懂
电视的简史:
1、1817年,化学元素硒被发现,1873年,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梅提出光电效应理论,为电视产生奠定了基础。

2、1884年,德国科学家尼普可夫发明可以转动扫描的光盘——“尼普可夫盘”,1899年,物理学家兹化伊金发明光电摄像管,使机械电视和电子电视的出现有了坚实基础。

3、1925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展示了自己制造的电视机,赢得“电视之父”的称号。

4、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

5、1958年,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

1978年,《新闻联播》的开办,是我
国电视新闻新发展的开始。

北京电视台再1978年5月1日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电视和电视节目的类型:
1、从传输技术上看,电视分为: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
2、从电视节目的类型分:非虚构累类电视;虚构类电视
非虚构形态包括:新闻类节目;纪实类节目;谈话类节目;娱乐类节目;服务类节目虚构形态包括:文艺类节目;剧情类节目;广告类节目
电视的传播手段:
1、电视图像:电视图像是又一帧一帧或一个个运动的镜头组成的,电视画面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景框、影像、构图
2、电视声音:包括语言、音乐和音响三部分
3、电视文字:是直接出现在电视上所有文字的总称。

电影的简史:
1、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电影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咖啡馆上映,引起世界轰动,这天被定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这两人被定为“电影之父“。

2、到1930年,好莱坞生产的电影百分之95是由八家制片厂摄制,这八家制片厂分为“五大三小”。

“五大”公司包括:米高梅,其广告语是“拥有比天上星星还多的电影明星”;派拉蒙,代表影片为《公民凯恩》;华纳兄弟。

“三小”公司包括:环球;哥伦比亚公司;代表作《一夜风流》;联艺,由卓别林、格里菲斯创建。

3、我国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
电影的基本表达手段:镜头、蒙太奇、造型元素(构图、光线、声音)、声音。

第一部有声影片是1927年的《爵士歌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