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
二年级米分米厘米口诀【毫米,,分米的认识】
二年级米分米厘米口诀【毫米,,分米的认识】毫米分米的认识郭文佳教学内容毫米的认识。
(教材第21、第2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难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硬币一枚(1分、2分或5分的),磁卡一张(电话卡、商店积分卡或储蓄卡),学生尺,曲别针,铅笔盒,数学书,铅笔或签字笔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提出问题:“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呢?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和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位于厘米间的1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2.学习1厘米=10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尺子,从尺子上选定1厘米的长度,数数在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10个)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 从观察和数格中得出,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度是1毫米。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进一步发展同学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培养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丈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课件,纸尺,直尺,卷尺,一分硬币。
公开课教案JIAOXUESHEJI数学三年级培训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现在有多高,知道吗?生1:我1米32厘米。
生2:我1米37厘米。
师:请大家估一估,有多高?生1:大约有1米30厘米吧!生2:高1米35厘米。
答:答案不统一,要想准确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办呢?生:量一量。
师:谁能帮他丈量一下?(指名3人用卷尺丈量,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丈量结果。
)板书:1米39厘米师:刚才谁估测的比较接近1米39厘米?师:这里面有咱们学的几个长度单位?生:两个,米和厘米。
师:那么1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米长的纸条) 1厘米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厘米长的纸条)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米等于100厘米。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2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一、铺垫练习1. 提问:你己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1厘米有多长吗?这两个长度单位中,哪一个大,哪一个小?1米等于多少厘米?2.拿出直尺,指出直尺的0刻度线、1厘米、2厘米、3厘米。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相识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的生活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2.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洁换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和估测。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直尺、一分硬币、1米长的木条。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你相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生:米、厘米。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1米和1厘米有多长吗?可以用手比,也可以用举例物体的方式表示。
师:你知道米和厘米的进率是多少吗?生:1米=100厘米。
师:你能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吗?一棵树高5()小明身高135()生:米、厘米。
【设计意图: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于旧知的驾驭状况,为本节课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你问我说师:同学们,大家喜爱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事?有一个小挚友叫小刚,他也很喜爱孙悟空,有一天晚上,孙悟空就来到了他的梦里,小刚还和他学了不少数学学问呢?(出示情境图)师: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毫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1.相识1毫米。
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1毫米长,猜一猜,1毫米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细致视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师:哪个组情愿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沟通一下?班内沟通,相识1毫米。
在学生沟通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再请持有不同看法的同学向全班汇报、沟通。
(出示课件验证。
)师: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用表示。
师:为了看得更清晰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师: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出示直尺放大图,得出1厘米=10毫米。
(板书)【设计意图:通过视察然后演示驾驭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师:同学们想一想或视察一下四周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生:①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二年级数学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练习的安排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
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几方面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5、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具上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需要准备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二、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努力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始终,运用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在教学中,我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通过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认识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
2023年《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2023年《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2023年《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对于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难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
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哪长度单位?(板书:米m 厘米cm)游戏规则:现在老师两手分开,你们觉得差不多1米了,就喊停。
停的时候,找学生拿米尺测量一下。
继续游戏,你们觉得差不多有1厘米了,喊停!检验一下。
谈话:我们知道1米比1厘米要长的多,那么,你们还记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米=100厘米)谈话:在我们的生活,米和厘米无处不在,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展现例题)过渡:看来,大家学习的很不错,今天我们将继续参观长度王国可是,守卫人想考考大家,你能量出数学书的厚度吗?提示:你能指一指数学书的厚度在哪里吗?二、新授1、认识毫米(1)产生需要,初步认识1mm追问:在刚才量数学书的厚度时,你有什么发现?(大约1厘米,不到1厘米)介绍:是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见这样不是整厘米的时候,那就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毫米)在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mm,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板书: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板书:mm)那么1mm有多长呢?(2)多种感官参与,感知1mm①从直尺上感受1mm要求:请你从尺子上找一找1mm,同桌相互指一指。
明确:1小格就是1mm②测量感受1mm现在,老师这里有个回形针,我想知道它的厚度,可以这样测量,明白了吗?请你把我课前给你们的物品请出来,量一量他们的厚度,好吗?2023年《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2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年级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口诀
二年级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口诀
二年级学习米分米厘米毫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因为它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长度单位,涉及到我们使用尺子、量角尺等测量工具时的使用。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长度单位,老师们通常会教授一些有趣的口诀,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一些经典的米分米厘米毫米口诀。
1. “一米之路,十分之一毫不误。
”这是最常见的一个口诀,意思是说在长达一米的路程上,只要增加或者减少了十分之一毫的距离,我们仍然能够准确测量出路程的长度。
2. “米分毫厘,一长一短一长一短,黄金分割百分百。
”这个口诀就是通过声调上下的变化,将米分毫厘的长度单位分成了两个短两个长的音节。
而“黄金分割百分百”则是告诉我们每个长度单位与其前一个单位之间,都是一个黄金分割的比例。
3. “米分厘毫,整十一阵阵。
”这个口诀则强调了在米分厘毫这四个长度单位中,除了毫米之外的都是整十的倍数,同时也是按照一阵阵来区分这四个单位。
除了上述三个比较经典的口诀以外,老师们也会根据不同学生的程度和掌握情况来进行口诀的调整和应用。
比如,有些同学可能更适合和喜欢用画画来帮助自己记忆,那么老师们就可以通过画出不同长度单位的图形等等来引导和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
总之,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而口诀则是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掌握这些知识点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管是哪种口诀,只要能够加深同学们对这些长度单位的认识和理解,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5一、教材分析:《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甜甜的梦》第一课,实际上是长度单位的认识。
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
借助测量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材引导学生参与多种活动,把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使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长度概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知道1米=100厘米,对1米和1厘米有一定的感知,能借助手势表示它们的长度,同时学生初步学会了测量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际测量活动中,经历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建立长度认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五、教具准备:常规:米尺、小尺子、一分米长的纸条、一分硬币多媒体:课件六、学具准备:直尺、一分硬币、纸条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师: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了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
(多媒体课件)1.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2.测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作单位。
3.1米=()厘米生:(看大屏幕说一说)师:通过复习,你们掌握得还不错。
同学们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再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
水 长 16厘米 16分米 16毫米
杯
(√ ) ( ) ( )
3. 在横线上填上 适当的长度单位
钢笔长14__厘__米 大头针长3_厘__米_
粉笔长75__毫__米 大桥长200__米__ 楼房高15__米__ 课桌长10__分__米 铁钉长50_毫__米_ 铅笔长2__分__米
圆珠笔长14分米。 (×) 床铺长2厘米。 (×) 大树高25米。 (√ ) 饭桌宽100毫米。 ( ×)
0 1厘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分1米分米
0 1厘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分米 =10厘米
1分米
P26
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0 1厘米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厘米 =1分米
找一找: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也是1分米?
数一数:
这三把不同长度的尺上有几分米?
你知道1米里面有多少个 1分米吗?
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 1米=(10)分米
2.在括号里填上长度单位
3(米 )
2( 毫米)
22(厘米)
3.选择适合的长度在( )里打√
长 3厘米 3分米 3 米
黑板
( ) (பைடு நூலகம்) (√ )
毛
长 7厘米 7分米 7米
巾
( ) (√ ) ( )
课本长2分米。 (√ )
八戒的日记
•
3月2日 星期五 阴
早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起来,拿起 13毫米长的牙刷刷牙,然后洗脸吃饭。 接着走了200cm远的路来到学校,坐在 5m高的凳子上,拿出15分米长的铅笔
5 厘米厚的练习本,开始做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长度单位_知识点总结
长度是我们衡量物体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学二年级学习的长度单位有厘米、米、分米、毫米等。
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孩子们需要了解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掌握不同单位的使用方法。
下面是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点总结。
1. 厘米(cm):厘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孩子们可以用直尺、尺子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用厘米表示。
例如,书的厚度是2厘米。
2. 分米(dm):分米是比厘米更大一些的长度单位。
1分米等于10厘米。
比如,一根铅笔的长度是20分米。
3.米(m):米是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通常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比如用来测量房间的长度、大街的宽度等。
1米等于100厘米。
例如,一张桌子的宽度是1米。
4. 千米(km):千米是一个很大的长度单位,通常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比如用来测量城市之间的距离、旅行的里程等。
1千米等于1000米。
5. 毫米(mm):毫米是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位,通常用于测量很小的物体的尺寸。
1毫米等于0.1厘米。
例如,一颗大米的长度是10毫米。
6.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孩子们需要学会将厘米、分米和米之间进行换算。
具体的换算规则如下:-1米=100厘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在学习长度单位的同时,孩子们还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计算题目练习。
1.将2米换算成厘米。
解:2米=2×100厘米=200厘米。
2.将300厘米换算成米。
解:300厘米=300÷100米=3米。
3.将5厘米换算成分米。
解:5厘米=5÷10分米=0.5分米。
除了以上知识点外,小学二年级还会涉及到长度单位的比较和排序。
孩子们需要能够根据给定的长度,进行比较大小和排序。
例如,给出三个物体的长度:15分米、1米和180厘米,孩子们应该能够判断出1米是最长的,其次是180厘米,最短的是15分米。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比较长的距离,比如体育场的大小、城市的面积等。
孩子们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应用计算,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长度单位知识。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1《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上个学期,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出 1 分米、 1 毫米有多长,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安排了量一量、画一画、排一排和找一找等多个环节,充分照顾了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充分感知所学的内容,再通过动手实践加强认知。
在教学中,对分米表示的界定,采取了指、比和找等大量操作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丰富认知,通过测量和通过手势感受一毫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体验一毫米帮助学生充分界定一毫米的长度表象。
恰当的利用教材资源,不拘泥教材,非常重视教材的重组与自组开发,既有梯度又有个性,以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此外,多个环节安排了估测,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和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训练。
最后结合一篇小日记改错来结束,既复习了4个单位,又提醒学生要用准单位,不然会闹笑话。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2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体验性学习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因而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一个极富个性的过程。
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时,认识1分米后,明确提出问题,“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分米吗?”学生有的说从10到20、20到30、30到40等等,还有的学生发现不一定是整十数的,还可以1到11.2到12.5到15等,最后还有学生总结出起点到终点的个位都是相同的,这样刚好就是10厘米。
至此,教师再进行一个定论:也就是说,只要够10厘米就是1分米。
再如,体验1毫米的长,“伸出你的手,轻轻的捏住一分钱,慢慢的抽出来。
”,学生说“太小了” ……,这些感觉就说明了学生在脑中已经形成了1毫米的初步感受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知识要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知识要点教学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认知1、认识长度单位还有“分米”“毫米”,字母表示“dm”、“mm”。
2、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米=10分米。
3、1分米大约有手掌这么长,1毫米大约有1分硬币这么厚。
4、我们学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
1、估一估:这支铅笔的长度。
2、量一量:这支铅笔的长度。
3、认一认:直尺上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
4、比一比:用手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5、数一数:1分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6、读一读:1分米=10厘米。
7、算一算:1米等于多少厘米,多少分米。
8、量一量:这支铅笔的长度。
9、想一想:超过6厘米,不足7厘米这部分有多长?10、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格。
11、认一认:像这样的1小格就是1毫米。
12、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小格。
13、读一读:1厘米=10毫米。
1、比一比:用手比一比1分米有多长。
2、数一数:1分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3、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
4、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表达1、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2、我的手掌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3、用分米描述数学书的长和宽,用毫米描述数学书的厚度……1、想一想:1分米、1毫米的长度。
2、比一比:用手比一比。
3、填一填:P43试一试,填什么数更合适?4、估一估:你铅笔盒的长度,你中指的长度。
5、量一量:他们的长度(0刻度对齐)。
6、画一画:30毫米、2厘米5毫米、1分米的线段。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023年《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三篇_1
2023年《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三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22--23页,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认识国际通用长度单位毫米与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
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
2、理解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掌握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的换算。
3、培养学生估测和实际测量以及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绘的技能。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毫米和分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每生一把尺子,一张测验纸,同桌一套学具材料(纸条、牙签、小棒。
)教学过程:一、温故互查前面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下面以2人小组回顾复述以下内容:1米=()厘米床长2()铅笔长15()二、设问导学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情境图)昨天晚上有一位小朋友叫甜甜,他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看一看吧!大家看,他梦见谁了?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师:齐天大圣在向小朋友们展示他的金箍棒呢!变小小变成1分米长了!可以放在甜甜的手心里了。
还能变得更小呢,小小变成5毫米长了,放在了齐天大圣的耳朵里了。
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发现了数学信息,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生:5毫米有多长?生:1分米有多长?师:想要知道5毫米有多长,那我们只要知道1毫米有多长就可以了,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分米和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一)、认识毫米(1)猜测师:孙悟空可以把5毫米的金箍棒放进耳朵里,说明了什么?(毫米很小)师: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
(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篇2教材与学生学习起点分析:本课《分米和毫米》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
数学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毫米是长度的基础单位,1毫 米等于0.1厘米;分米是10倍 于毫米的单位,1分米等于10 厘米。
毫米通常用于测量较小的物体 或距离,如纸张的厚度、硬币 的直径等;分米则常用于测量 中等大小的物体或距离,如人 的身高、门窗的尺寸等。
由于毫米是基础单位,因此在 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机械 制造、测量等领域,通常使用 毫米作为测量单位;而在日常 生活中,分米的精度已经足够 满足需求。
毫米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单位换算
10毫米等于1厘米,1000毫米等于1米。
实际应用
长度测量
在机械制造、建筑测量等领域, 毫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科学实验
在物理实验中,毫米常用于测量微 小长度或距离,如测量物体的长度、 宽度、高度等。
其他应用
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毫米也常 用于测量微小结构或长度,如测量 人体器官的大小、细胞的大小等。
转换
01
换算关系
1分米等于10毫米,即1dm=10mm。
02
换算方法
要将毫米转换为分米,只需将毫米数除以10;要将分米转换为毫米,只
需将分米数乘以10。
03
应用实例
如果一个物体的长度为25毫米,那么它等于多少分米?根据换算关系,
25毫米等于0.25分米。
04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
总结词
掌握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02 分米的认识
定义与性质
定义
分米是长度单位之一,等于100毫米基本单位之一 ,常用于测量长度、宽度、高度等。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二年级下册厘米与毫米、厘米与分米间的换算课件
在 里填上“>”“<”或“=”。
8分米 > 60厘米 20毫米 = 2厘米 5米 = 500厘米
9分米 < 2米 300分米 > 300厘米 40分米 = 400厘米
返回
填一填。
26毫米+54毫米=( 80 )毫米=( 8 )厘米 98厘米-58厘米=( 40 )厘米=( 4 )分米 1分米-3厘米=( 7 )厘米
5分米=( 50 )厘米
3厘米=( 30 )毫米
6分米=( 60 )厘米
2分米=( 20 )厘米
40厘米=( 4 )分米
30毫米=( 3 )厘米
返回
判断。
(1)1分米就是100毫米。( √ ) (2)妈妈比我高2米。( × ) (3)我骑自行车每分钟行15厘米。( × ) (4)门的高度大约是20分米。( √ )
青岛版(五年制)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二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厘米与毫米、厘米与
分米间的换算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如何进行长度 单位之间的换 算呢?
返回
探究新知
例 金箍棒长5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把5厘米化成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是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 单位,通过转化,学习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的方法。
返回
例 金箍棒长5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1厘米=10毫米
5厘米就是5个10 毫米,即50毫米
5厘米=50毫米
金箍棒长5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50毫米。
返回
例 金箍棒长7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分米 毫米的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 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4.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材分析〗分米、毫米的认识是本单元测量中第一节的内容。
《标准》中指出对此内容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践活动的基础上。
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
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动口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
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每次测量时,都要先估计,再测量,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分校是一所公有民办学校。
学校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设施先进。
学生来自长春市区,接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
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学生尺上有毫米,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因此,教学中应通过学生动手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活动,激发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需要,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
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于是,我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小棒是数学课经常摆弄的学具,IC卡是学生给家长打电话经常要用到的。
(注:我校的学生中午都在学校就餐。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 测量_第01讲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师版讲义含答案)
知识图谱
毫米、分米的认识
知识精讲
一.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1.当测量物体的长度单位不是整数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尺子上 1 厘米间有 10 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
随练 2、(易错题)一块橡皮用去 15 毫米,还剩 35 毫米,这块橡皮原来长多少厘米? 【答案】35+15=50 毫米=5 厘米 【解析】35+15=50 毫米=5 厘米
随练 3、彤彤的身高是 142 厘米,弟弟比她矮 12 厘米,弟弟的身高是多少? 【答案】142-12=130(厘米) 【解析】142-12=130(厘米)
例题 3、帮助小丽完成她们的活动报告单. 实验课题:1 亿本数学书摞起来有珠穆朗玛峰高吗? 实验成员:组长为小丽,组员为小红、小白、小云、小平. 实验准备:10 本数学书、________. 实验步骤: (1)测量________本数学书的高度. 将 10 本数学书摞在一起,压平,用________量出高度是 65________. (2)由局部推算到整体. 100000000 里面有________个 10,所以: 100000000 本数学书的高度=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毫米)=________(米) =________(万米). (3)实验结论:1 亿本数学书摞起来约比________座珠穆朗玛峰摞起来还高. 【答案】学生尺 (1)10 学生尺 毫米 (2)10000000 65 10000000 650000000 650000 65 (3)70 【解析】学生尺 (1)10 学生尺 毫米 (2)10000000 65 10000000 650000000 650000 65 (3)70
二年级数学测量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测量知识点总结测量这个知识点对于二年级来说虽然很简单,但也是要学好来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测量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二年级数学测量知识点总结认识分米、毫米、千米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3、1米=100厘米或1m=100cm4、1米=10分米或1m=10dm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1、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2、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3、公共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4、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1米=10分米或1m=10dm;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2.知道1分米或1毫米的实际长度。
3.能利用长度单位之间关系进行单位换算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1.体验1千米有多长。
2.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3、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拓展】【练习题一】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4分)1.36÷4=9,读作( ),表示把36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还可以表示36里面有( )个4。
2.35÷7=5中,( )是被除数,( )是除数,( )是商。
3.把6×4=24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是( )和( )。
4.27是3的( )倍,4的5倍是( )。
5.2的6倍是( ),表示( )个( )的和是( )。
6.12是3的( )倍,表示( )里面有( )个( )。
7.30里面有( )个5,( )里面有5个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练习的安排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
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几方面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5、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具上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需要准备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二、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努力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始终,运用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在教学中,我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通过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认识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着“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的素质教育课堂观,我特地设计了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自主
探索,学习新知;总结全课,回顾整理;综合运用,深化巩固;”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课程的理念。
先说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
安排两个环节:1、复习长度单位米。
同桌合作剪一条1米长的绳子。
2、请学生用这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觉得怎样?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
这样设计,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通过剪1米长的绳子,复习了米,另一方面为下面建立四个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提供了直观材料,并且安排用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激起了学生对探索新知的强烈渴求,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的探索中去。
)再说第二层次,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先安排让学生简单的认识一下刻度尺,找到0刻度,为接下来学习厘米等单位做好准备。
然后就是厘米的认识。
我打算先让学生着重建立1厘米的具体观念,再认识几厘米,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测量。
具体我是这样做的:
1、认识厘米。
先让学生知道0-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再找一找直尺上还有哪里是1厘米?让学生尝试着归纳直尺上怎样的长度是1厘米,接着通过闭眼想,动手剪1厘米的绳子,与图钉比
较,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等手段建立并强化1厘米的具体观念。
我想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一定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2、认识几厘米。
充分发挥学生手中尺子的作用,让学生数0---5、4—7各是几厘米,从哪里到哪里是2厘米、4厘米,数数尺上共有几厘米。
着重认识几厘米,可以为下面学习分米打下基础。
(从认识1厘米,到认识几厘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习用厘米测量。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先让学生量纸条的长度,然后交流,说说到底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再归纳测量的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方法中也许会出现不是从0刻度开始,或者尺子没有0刻度的情况,这里进一步让学生同桌讨论,交流测量方法。
最后再让学生在学具或身体上寻找物体进行的练习。
(对于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上,是一定要让学生测量物体对准0刻度后进行操作,而现实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因此,对从任意刻度开始的测量方法绝对不能加以否定。
测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量,而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生间的不同差异,先让学生尝试,再反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来掌握测量的方法。
)
探索新知的第三方面我将一改以往先教分米的做法。
在学生学会量之后再去测量,往往兴趣很高,但在量的过程中发现所量的长度又
不是整厘米,难以准确表达,出现了新的认知冲突,以此为突破口激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的兴趣。
先数直尺上的小格,引出1毫米,1厘米=10毫米,然后问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用剪刀剪下1毫米,用1分硬币比划一下1毫米,说说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等等。
(这里我将课前准备的大量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因为“毫米”这个概念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比“厘米”更难以建立,教学中通过比划、找实物和观察老师提供的1分硬币的厚度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学得很愉快。
)
接下去请学生用1米、1厘米、1毫米的绳子去测量一下课桌边的长度,试一试有没有困难,引出分米的教学。
教学时直接让学生能够剪出10厘米长的绳子,直观的感受1分米的具体观念,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比划1分米的实际长度,找1分米的实物。
虽然在整节课中这是一个弱化的环节,但因为学生已掌握了厘米和毫米的学习方法,分米的教学会来得轻松些。
最后,用1米、1分米、1厘米的绳子去比一比、量一量,也可以同桌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比空洞的说教与死记硬背更好。
(整个探索新知的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大
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再发现”。
)说说第三层次,总结全课,回顾整理。
问问学生有什么收获?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能对全课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
最后说说第四层次,综合运用,深化巩固。
这里安排了三个综合练习。
1、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划。
2、帮小红填上合适的单位。
3、小明的日记。
(改错题)特别是后两个练习,我一改以往枯燥的样式,把填单位和改错题放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即生活中,因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将所获得的知识马上进行检验并用于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为根本的用意,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最后安排了一个课外练习,和爸爸妈妈合作,制作一份调查表,身边的常识量一量我知道。
将课内的知识进行了延伸与应用,又增进了与爸爸妈妈的感情。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
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