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下20课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一滴水经过丽江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一滴水经过丽江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

知识1.作者简介。

阿来,生于1959年,藏族,四川省马尔康县人,当代作家。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

2000年凭借长篇小说《》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诗集《》,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等。

2.主旨归纳。

本文写了一滴水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经历了玉河中的徘徊,终于游历丽江古城的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表达了作者对丽江古城的无限喜爱与赞美之情。

3.背景探寻。

根据阿来的博客,此文的写作背景是这样的:“武威行后,又到丽江,其实都在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调查。

说调查也不准确,因为材料多从书面上来,但从书上搜得材料后,还想到这些事实的发生地,感受一番。

不意,当地政府知道我到了丽江,邀我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

这是很不好写的文字,试着写了。

交卷给丽江当地,聊作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

”4.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砚.池()蘸.()驿.道()矗.立()闸.口()眺.望()擦拭.()流淌.()草甸.()()轻盈.()喧.哗()徘徊..硕.大()斑斓.()5.结合课文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徘徊:掌故:苍劲:目眩神迷:斑斓:参考答案1.尘埃落定梭磨河4.yàn zhàn yì chù zhá tiào shì tǎng diàn pái huái yíng xuān shuò lán2重点1.本文主要叙述了一一滴水流过丽江的经历,这“一滴水”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一滴水”是全文的叙述者,起着贯串全文的作用。

这“一滴水”的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盆地,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因此这“一滴水”见证了丽江的过去与现在,见证了丽江的美丽与繁华,是丽江的最佳“导游”。

鲁教八下语文20课练习及答案

鲁教八下语文20课练习及答案

初三20课练习1.温庭筠,代文学家。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时人称为“”、“”。

诗词兼工。

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词与韦庄齐名,并称“”。

是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

(7分)2.此词表现了思妇由到的情绪变化过程,其中表现思妇极度失望情绪的一句是:。

(3分)3.“梳洗罢”一句开篇语不惊人却让人悬念顿生,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你读此句产生了哪些悬念或想法?(3分)4.本词中“脉脉”“悠悠”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4分)5.本词结尾一句可以算得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请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肠断”这一情感是如何形成的?(4分)6.这首词中“独倚望江楼”的“独”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4分)7《武陵春》上阕实写,词人写了哪两个行为来表现她的愁苦?(2分)8下阕虚写,写出了愁苦的哪些特点?(2分)9.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

其中“”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

(1分)10.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10.词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愁苦心情的?11.“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

(2分)12.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2分)答:13.就表达方式而言,这首词的上阙运用了,下阙运用了。

(2分)14.由“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词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表达塞外奇特壮美景象的诗句“,”。

(2分)15.《密州出猎》这首词气势豪迈,以一个“狂”字贯穿全篇;上片的“狂”是实写,下片的“狂’是虚写。

实写的是?虚写的是?(3分)16.下片采用了用典的手法,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4分)17《破阵子》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_______。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0课《大雁归来》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0课《大雁归来》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0课《大雁归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雁归来》是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0课的一篇文章。

这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象的散文,通过描绘大雁归来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课文语言,以及领悟课文主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悟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细微处品味课文语言,感悟作者的情感,并启发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课文语言。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和生命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课文语言。

2.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写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大雁归来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2.自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作者的情感。

3.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课文语言。

4.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感悟:引导学生从课文细微处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6.写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的作文。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保意识和生命观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作者:xxx时间:xxx地点:xxx事件:大雁归来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二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一滴水经过丽江课课练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一滴水经过丽江课课练及答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20一滴水经过丽江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草甸.(diàn)驿.道(yì)矗.立(chù)B.苍劲.(jìn) 犹豫.(yù) 眺.望(tiào)C.硕.大(shuò) 楼阁.(gé) 目眩.(xuán)D.轻盈.(yíng) 映.照(yīng) 擦拭.(shì)2.根据拼音写汉字。

(1)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fěi()翠的玉器店。

(2)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lán()。

(3)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xuān()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我是一片雪,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2)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成了一滴水。

(3)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到地底下去了。

A.轻盈熔化掉落B.轻快融化掉落C.轻盈融化跌落D.轻快熔化跌落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的顺序被打乱了,请你将其重新排序。

(填序号)。

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

①咕咚一声翻上水面②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③我是被亮光惊醒的④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⑤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

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⑥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

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

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

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

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

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

《一滴水经过丽江》生字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0课】

《一滴水经过丽江》生字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0课】

《一滴水经过丽江》生字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0课】题型:【生字词填空:课后读读写写、多音字、形近字】【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选择题:字音、字形、成语运用】一、生字词注音:课后读读写写:闸.砚.蘸.喧哗.奔.流矗.立映.照苍劲.翡.翠眺.望擦.拭硕.大喧.腾亭台楼阁.目眩.神迷补充:草甸.柏.树驿.道斑斓.二、多音字、形近字注音:多音字:奔:奔.流投奔.坊:油坊.牌坊.柏:柏.树柏.林黄柏.形近字:目眩.炫.耀掺.入渗.透惨.烈斑斓.波澜.谰.言喧.哗寒暄.渲.染三、重点词语解释:【徘徊】。

【掌故】。

【苍劲】。

【目眩神迷】。

【斑斓】。

四、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折.腰(zhé)娉.婷(pīn)羡.慕(xiàn)B.劫.掠(jié)恪.守(kè)瞥.见(piē)觥.筹交错(guāng)C.制.裁(zhì)彬彬.(bīn)风骚.(shāo)坟.墓(fén)D.冠.冕(guān)旁骛.(wù)汲.取(jí)濡.养(r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轻盈喧哗闸口亭台楼阁B.应照徘徊翡翠目眩神迷C.犹豫跳望擦拭五彩斑斓D.硕大漫溢照壁明扬世界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松驰座谈会迫不急待浑然一体B.严峻关连词心旷神怡自出新裁C.沉湎顶梁柱出类拔萃源远流长D.燥热喝倒采名副其实一泄千里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中国旅游和观赏名胜古迹,常常会遇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坐落在奇山秀水间,点缀出一处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B.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

C.首先,他们得开辟草莱,支起篷帐,和遍地蜿蜒..爬行的毒蛇和蜈蚣周旋着。

D.运动会上,同学们手持五彩斑斓....的红旗,在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窗》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docx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窗》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docx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窗》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窗》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A 基础储备卷时间分值1.辨音组词sechong⑴塞sdi⑵重Saizhong2.给加点字注音。

⑴窄小0⑵俯瞰0⑶玖瑰0⑷斑斓()⑸草坪()⑹困扰()⑺急促()⑻漱洗()3.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

⑴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谴。

⑵开始一小时的抑坐。

()⑶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晚着手在树荫下散步。

04.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进恰当的成语。

躺着的那位病人地听着这一切。

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

接着,又是一场的网球赛。

他听着这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研发生的一切。

5.在括号里填进恰当的量词。

一()湖水一()野鸭一()病人一0门一()公园一()窗户一()小时一()情侣一()商店一()草坪一()球赛一()胳膊6.对这篇小说主题表述正确的项是A.批评了一个人的欺骗行为:明明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他却天天编造骗人的故事。

B.歌颂了一个善良的人,他在自己最痛苦的时候,仍然设法解脱别人的痛苦。

C.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极端自私自利、冷酷无情。

D.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体现了极其深刻的扬善贬恶的道德力量。

7 .从人物和情节两个角度看,这篇小说以“窗”为题目,有什么作用?8.原先靠窗口的病人透过窗口所见到的生动景象为什么后来挪到窗口的病人看到?9.小说写了两位病人,你认为重点写娜一位?为什么这样写?B综合提升卷时间分值1.说说上列加点词语的含义或作用。

1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

2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支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

3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

2.读下一则故事,简要回答问题。

一个顾客在酒店喝啤酒。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0 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0 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矗立(chù)擦拭(shì)流淌(tǎng)徘徊(pái huí)B.眺望(tiào)砚池(xiàn)草甸(diàn)驿道(yì)C.轻盈(yíng)翡翠(fěi)堤坝(tí)蜿蜒(wān yán)D.喧哗(xuān)硕大(shuò)斑斓(lán)目眩(x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轻盈喧哗闸口亭台楼阁B.应照徘徊翡翠目眩神迷C.犹豫跳望擦拭五彩斑斓D.硕大漫溢照壁明扬世界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中国旅游和观赏名胜古迹,常常会遇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坐落在奇山秀水间,点缀出一处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B.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

C.首先,他们得开辟草莱,支起篷帐,和遍地蜿蜒爬行的毒蛇和蜈蚣周旋着。

D.运动会上,同学们手持五彩斑斓的红旗,在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B.不知不觉,三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

李萍上了大学,张华当TIA,我进了部队: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C.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

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结构井然有序,文章才就立得起来。

D.据王璨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5.下列各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以水的方式终于走过了丽江。

(语序不当,应为“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B.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或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每课一测卷】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每课一测卷】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草甸.(diàn)徘徊.(huái)眺.望(tiào)翡.翠(fěi)B.轻盈.(yíng)苍劲.(jìn)擦拭.(shì)砚.池(yàn)C.模.样(mó)矗.立(chù)闸.口(zhá)挺拔.(bá)D.驿.道(yì)掺.入(chān)堤.坝(tī)摄.影(shè)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终于爬上了山顶,我们耳边回荡着孩子们愉快的歌声和欢乐的笑容。

B.在同桌的热心帮助下,使张华改掉了乱写乱画的毛病。

C.食品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20%。

D.刘慈欣的《三体》是一本好书,它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

3.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兰州人对黄河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

中国古人认为,奇石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它()、(),妙在()A.千姿百态浑然天成栩栩如生B.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浑然天成C.栩栩如生浑然天成千姿百态D.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浑然天成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我市两个家庭入选。

B.《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5.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_____;那清脆如弹拨者,_____;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_____;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_____。

①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6.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预习案附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预习案附答案

作者姓名:,字子政,沛县人。

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评价提倡诸子学说,神学观点作品《战国策》《说苑》《烈女传》《新序》等背景《战国策》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

又称《国策》《国事》,共33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纳谏【】昳【】丽窥【】镜市朝【】期【】年间【】进孰【】谤【】讥磅【】礴滂【】沱珠玑【】暮寝【】阅读第①段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注释:①修:长,这里指身高②昳丽:光彩美丽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注释:③朝:早晨④窥:察看⑤孰与:与……比谁更……”⑥及:比得上译文: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注释:①不自信:不相信自己②美:漂亮译文: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信不过自己,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注释:③旦日:第二天④孰:谁⑤不若:比不上/不如译文: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啊。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注释:①孰:仔细②以为:认为③弗:译文: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注释:④美:⑤私:偏爱⑥畏:害怕⑦于:向译文: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有求于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梦回繁华》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梦回繁华》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0 梦回繁华 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考考你的记忆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___《__清__明__上__河__图__》__。____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清明上河图》 的画面的?请找出相关语句进行说明。 _作_者__是__按__照__开__卷__—__—__中__段__—__—__后__段__的__顺__序__来__介________ _绍_的__。__由__“__画__面__开__卷__处__描__绘__的__是__汴__京__近__郊__的__风________ _光_”__“__画__面__中__段__是__汴__河__两__岸__的__繁__华__情__景__”__“__后________ _段_描__写__汴__梁__市__区__的__街__道__”__可__以__看__出__作__者__是__按__照________ _开_卷__—__—__中_ 段——后段的顺序来介绍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 相传为他所画”中的“相传”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_不__能__删__去__。__“__相__传__”__是__长__期__以__来__互__相__传__说__的__意_ _思__,__去__掉__以__后__,__就__成__了__“__《__西__湖__争__标__图__》__为__他_ _所__画__”__,__可__能__与__事__实__不__符__,__体__现__了__说__明__文__语__言_ _的__准__确__性__、__严__密__性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说说你的理解
(1)课文开头两段并没有介绍《清明上河 图》的内容,是否多余?为什么?(提示: 从结构、内容两方面来回答。) _不__多__余_。__结__构__上_,__引__出__下_文__对__《__清_明__上__河__图_》_ _的__介__绍_;__内__容__上_,__介__绍__了_这__幅__画__的_创__作__背__景_,_ _加__深__了_对__这__幅__画_创__作__意__义_的__认__识__和_理__解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秋高气爽,从山顶俯瞰,砚(yàn)池如同一块碧绿的璞玉。

(2)牛源的山水画笔墨苍劲(cāng jìng),浑厚中不乏灵动。

(3)秋天的山林层林尽染,五彩斑斓(bānlán),美极了。

(4)山上的塔静静地矗立(chùlì)在那里,不知道会不会孤单?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轻盈喧哗闸口亭台楼阁B.应照徘徊翡翠目眩神迷C.犹豫跳望擦拭五彩斑斓D.硕大漫溢照壁明扬世界(解析:B项“应”应作“映”;C项“跳”应作“眺”;D项“明”应作“名”。

)3.下面文段中第①④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村,生活着一群古老的纳西族。

②他们用天然的石头建房,村里沟渠遍布,随处可听见潺潺水声。

③蓝天与雪山下的石头村庄交相辉映,伴着纳西古乐,村民用颇具特色的舞步抒发着简单的快乐。

④相传,村里的玉湖是由土司木氏家族明代以前组织挖的人工湖,从湖中可以看到玉龙雪峰的倒影。

⑤湖畔有广袤的牧场,牛群马匹自由漫步,牧人放声歌唱,好不悠闲自在。

(1)第①句修改意见:用词不当,应把“纳西族”改为“纳西族人”。

(2)第④句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把“明代以前”放在“由土司木氏家族”之前。

4.(2017·云南模拟)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①到处是浓荫匝地,繁花似锦。

②正是在春天,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榄坝。

③走在村寨之间的小径上,就好像是走在精心修剪起来的林荫路上,只有从浓密的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来的太阳的点点金光。

④西双版纳的气候四季如春,然而春天仍然是最美好的季节。

⑤当我们从澜沧江的小船踏上这片土地时,立刻觉得好像来到了一个天然的热带大花园。

A.②④①⑤③B.⑤④①③② C.④②⑤①③ D.③④②①⑤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八下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解析版)

部编八下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解析版)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一、填空题1.阅读下列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

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

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tǎnɡ________,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

一些薄云lüè________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shì________一只shuò________大的银盘。

2.本文以第______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从______,从______,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3.解释下列词语。

①矗立:________。

①徘徊:________。

①苍劲:________。

①五彩斑斓:________。

①目眩神迷:________。

二、选择题4.下列关于《一滴水过丽江》一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以第二人称叙述,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B.阿来的代表作《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C.本文写作独特,以一滴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丽江美好的自然风情。

D.纳西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

5.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草甸宣哗闸口B.砚池矗立翡翠C.硕大驿道斑阑D.蜿蜒掌故目玄神迷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丽江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总令人流连忘返。

B.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C.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

D.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能否加强亚洲各国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是亚洲命运共同体走向更为广阔前景的关键。

(删去“能否”)B.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教育云技术也得到大力推广,许多学校展开了网络教学模式。

(将“展开”改为“加强”)C.“直播带货”是目前非常红火的一种网上销售,令许多年轻人跃跃欲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课《俗世奇人》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课《俗世奇人》习题(含答案)

《俗世奇人》练习题一、基础训练1.下列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发怔(zhēng)B.箍桶(gū)C.馄饨(hún dūn)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A大名鼎鼎:B擅长:C天衣无缝:D阔绰:3.划线字读音相同的是 ( )A.模子模样模仿B.行当在行同行D.绰号阔绰绰起C.酬和应和和谐4.下列各组中均有一个别字,请在它的下面划上横线,并将正确的字填入括号中。

A.码头凑齐善长落幕()B.枸杞倒采门楣煨炖()C.喜微城隍伶俐吆喝()D.避斜划拳吹嘘挑剔()5.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是()。

A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比喻)B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设问)C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排比)D我一直奇怪它们(蝌蚪)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夸张)6.下列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面对这些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犯罪嫌疑人沮丧地低下头。

B.辩论会上,他能抓住要点,随机应变,击败对手。

C.在这次科学大会上,科学家都能油嘴滑舌的表明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训练泥人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

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

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

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

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

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

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

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统编版同步课时作业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B.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C.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B.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超越并赶上了其他的水滴,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C.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D.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

3.中国是礼仪之邦,汉语中敬语谦辞很多。

能够正确运用它们,也是文化修养的展现。

下面各项中敬语谦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甲说:“我令尊是做买卖的,您父亲是做什么职业的?”B.乙说:“久仰阁下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啊。

”C.丙说:“我贵姓李,敢问您尊姓大名?”D.丁说:“欢迎大家改日再到我府上来玩。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是被亮光惊醒的。

__________。

①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

②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

③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

④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

A.③④②①B.③②④①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5.给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__________上。

(2)我还顺着人们远眺__________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chù__________立在蓝天下面。

(3)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__________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__________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wān yán__________老街。

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1.以下加线的词读音全数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朝(zhāo)服衣冠(guàn) 谤(bàng)讥B.窥(kuī)镜期(jī)年皆朝(cháo)于齐C.昳(yì)丽不时而间(jiān)进臣妾(qiè)D.弗(fú)如孰(shú)与数(shuò)月以后2.以下加线词语的意义古今大体一致的是( )A.今齐地址千里,百二十城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邹忌讽齐王纳谏。

D.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3.找出以下各句中活用的词语,指出其用法,并说明。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②朝服衣冠③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系向牛头充炭直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5.下面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句是( )A.何以哉B.忌不自信C.夫晋,何厌之有D.徐公何能及君也6.选择以下各句的正确说明①暮寝而思之( )A.晚上睡着了,仍然在考虑这件事B.晚上睡着了,仍然在想念徐公C.晚上躺着考虑这件事D.晚上躺着想念徐公②不时而间进( )A.有时刻或有人提意见B.有时悄悄地有人提意见C.常常间或有人提意见D.常常悄悄地有人提意见③虽欲言,无可进者( )A.尽管想进言,可是没有能够进言的了B.尽管想进言,可是无法进言了C.即便想进言,也没有进言了D.即便想进言,也没有能够进言的了7.默写①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暮寝而思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威王采取纳谏方法后收到成效的句子:令初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月以后,___________;期年以后_____________。

八下语文人教版20课一滴15、16段赏析

八下语文人教版20课一滴15、16段赏析

八下语文人教版20课一滴15、16段赏析
①“进城之前〞到“美丽了自然〞。

这段语言精彩洗练,质朴中有生活的美,一个整齐的排比句,让段落典雅有味,语言风格和文章追求的自然宁静的美是相辅相成的。

②“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到“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这段文字将丽江古城的生活场景描写的生动具体,作者很有想象力,想被掺入砚池中被写成东巴象形文挂在店中;又来到纳西族妇人的家里,去看小院花种的风景;在穿城而过时,感受到夜晚人们闲聚时的欢乐。

几个片段,将丽江的安宁的生活气氛表现的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语文:第20课《读联之悟》教案2(鄂教版八年级下)

语文:第20课《读联之悟》教案2(鄂教版八年级下)

20读联之悟[预习导引]1. 目标点击(1)读懂文章所列举的几副对联,理解作者的感悟。

(2)从文中的对联体会和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3)理解对联这种文学样式所反映出的语言精练和审美价值。

2. 学法指导(1)课前搜集一些对联,看看对联有哪些特点。

(2)熟读课文,揣摩文中所举对联的意思。

(3)反复揣摩自己搜集到的对联,看看从中能悟出些什么。

[文题资讯]1. 作者简介于沙,本名王振汉,湖南临澧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系国家一级作家,著有新诗集、散文诗集、抒情歌词集、散文集、歌词理论集11种。

有近200件作品入选《新中国50年诗选》、《古今中文散文诗精品词典》等180余种选本,系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新国风》诗刊常务编委、湖南省诗词协会顾问。

曾获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龙文化金奖。

2. 背景资料于沙先当诗人,后当词家,深谙为诗为词二者之佳妙。

写诗时,将词的明朗,溶于诗的含蓄之中。

写词时,将诗的含蓄化于词的明朗之内。

因此,他的歌词既有诗味,又有歌味。

新时期以来,已出版抒情诗集、散文诗集、抒情歌词集、散文集(《第一行足迹》《在密密的森林里》《爱的备忘录》《跋涉之歌》《踏看落花归去》《于沙亲情散文》等6部)。

有近200件作品选入《当代短诗选》《恋歌》《关于诗的诗》《献给妻子的情诗》《中国百家讽刺诗选》《当代抒情诗拔萃》《新时期诗萃精评》《小诗点评》《中国当代抒情小诗500首》《新诗三百首》《中国山水诗辞典》《中国当代歌词选》《中国渔歌选》《中国新诗格律诗选》《20世纪散文诗精品赏析》《古今中外散文诗鉴赏辞典》及《桂林山水散文诗16家》等近60余种选本。

获国家级和省级奖数十次。

另有作品入选中等专业学校语文课本和《民族音乐教学曲选》。

《诗歌辞典》《中国新诗大辞典》《中国歌词家辞典》《中国文学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当代华人文化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等大型辞书刊登了他的小传和业绩。

2023年春八下语文第20课 一滴水经过丽江 知识总结及习题(含答案)

2023年春八下语文第20课  一滴水经过丽江 知识总结及习题(含答案)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知识点01 文题解读“一滴水”指文中的“我”;“丽江”是文章描写的对象。

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题,新颖巧妙。

知识点02 作者作品作者简介阿来,出生于1959年,藏族,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转向小说创作。

2000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作品《蘑菇图》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知识拓展】相关背景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

略有改动。

2012年6月,阿来第三次来到丽江,探访了当时还在建设中的高山植物园。

回到丽江城后,受友人所赠十三卷本《云南史料丛刊》的“诱惑”,阿来应允写一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有关丽江的文章。

面对着众多写丽江的佳作,面对着丽江的千头万绪,他觉得“这篇文章是非写不可了,如何着手,依然心下茫然。

最终,阿来写出了这篇文章。

知识点03 字词积累1.字音:闸.(zhá)砚.(yàn)蘸.(zhàn)喧哗..(xuān huá)矗.立(chù)苍劲.(jìng)翡.翠(fěi)擦拭.(shì)硕.大(shuò)喧.腾(xuān)目眩.神迷(xuàn)2.词义:喧哗:形容声音大而杂乱。

草甸:长满野草的低湿地。

闸口:闸门开时水流通过的孔道。

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高耸。

苍劲:指树木苍老挺拔。

徘徊:比喻犹豫不决。

掺入:倒进。

砚池:指砚端低洼储水处。

眺望:指从高处远望。

擦拭:用布、手巾等摩擦使干净。

硕大:肥大;巨大。

喧腾:喧闹沸腾,形容声音杂乱。

亭台楼阁: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目眩神迷: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即学即练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shēn)林、田野和村庄。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0*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丽江的美。

2、理清文章线索,感受一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

3、体会作者写景角度的妙处,品味文章富有诗意的语言。

4、感受丽江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丽江的美。

2、理清文章线索,感受一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

●难点:体会作者写景角度的妙处,品味文章富有诗意的语言。

教材分析八下第五单元共四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用诗一般的语言,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精美的语言中饱含着作者对丽江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这单元都是游记,旅游也是一种“阅读”,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抒发作者情思,丰富我们的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学生要学会捕捉自然的风光的丰富多彩,探究作者寄寓的丰厚积淀,并通过写作实践。

培养学生的写景技法及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欣赏丽江图片,阅读有关丽江的资料,初步感知丽江之美。

2、朗读教学法。

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深入品味丽江之美。

3、鉴赏模仿法。

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感受本文别具一格的艺术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文朗读视频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背景和丽江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丽江的美。

3、理清文章线索,感受一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

丽江,静美得像一片散淡的云朵,雅致得像一幅写意的丹青,独特得像一首凝固的诗行,静静地沉睡在祖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

今天让我们一起跋山涉水,像一滴水一样,缓缓地流过丽江,去领略她的魅力与风采。

(教师饱含深情地导入,并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多媒体展示,学生介绍:阿来,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课课后题
1、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样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作者确实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是民间文学中十分常用的手法。

这种夸张其实是在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远远超出同行中人。

但是如果只写“技艺高超,众人莫能望其项背”,文字就过于平板。

而作者运用这样强烈的夸张后,就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2、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一个“找”字源于海张五的“找乐子”,“找”,是寻觅的意思。

海张五拿“泥人张”取笑找乐,“泥人张”便“找到”他“找乐”时的丑态并捏进了“泥人”中。

一个"找"字,看出了“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还看出了“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

如果换成“捏、揉、做”等字眼,就只有“泥人张”一方的行为,就不易看出他的“被迫还击”和“机智应对”了。

3、三分话,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句子短而整齐,每句押韵,语言和谐顺口,口语化色彩深厚,弥漫着浓浓的津腔津味。

且短句的字数逐步增多,在意思表达上有推进的效果,表达效果更加生动,突出了买卖人嘴上功夫的重要性。

4、京城豪门,山珍海味不新鲜,新鲜的反倒是地方风味小吃,可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

(府县道台们对招待吃食的计较,体现了他们什么心理)
一是府县道台们对中堂大人的巴结心理,希望能投其所好,博得欢心;二是表现出府县道台们对中堂大人招待唯恐不周的惧怕心理。

第四单元课内阅读答案
(《云南的歌会》
(一)1.⑴踞⑵熹⑶悠
3.山路漫歌;即兴的自由唱歌;唱歌的环境。

村寨传歌;场面宏伟,唱和相续,传承歌曲;唱歌的场面。

文章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民歌)的热爱和赞赏。

(二)
1、描绘云南歌会中的山野对歌场面。

2、不能。

因为①“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

②与下文“也唱其他故事”照应。

这个字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严密。

3、“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对答;互嘲互赞。

在结构上起总领下文作用。

4、首先通过外貌描写生动细致地表现出这个女子的开朗活泼、勤快泼辣(勤快勇敢),也能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三)
1、十四五岁的赶马女孩子在山路上边赶马车边唱山歌。

2、①描写了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

②这些内容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山花烂漫、生机勃勃的美丽场景。

③写山鸟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声交相应和,交织成一首田园交响曲。

3、因为在这种优美环境气氛中,出口自然,不矫情(不造作),不论唱什么,都是自然的,所以作者说“充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

4、山路漫歌
(四)
1、面善:面熟。

熟习:对歌曲学习得很熟练,了解得很深刻。

2、它参加的人多;场面宏伟壮观;唱歌的时间长;参会的妇女居多、盛装打扮;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老年人在场上格外兴奋活跃。

(6个原因写出4个即可)3、六人一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声音极其轻柔,合起来如一片松涛。

4、参加“金满斗会”都是村子里的小商贩或普通的村民。

体现了“金满斗会”的大众化、普遍性的特点。

5、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

6、描写,表现了金满斗会的场面壮观、气势宏大。

7、金满斗会
8.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合唱的声音比作松涛,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唱歌声音的美妙动听,雄浑有力、气势恢宏的特点。

《端午的鸭蛋》
1.名声大、质细而油多的特点、鸭蛋的吃法。

2.“扎”写出了吃鸭蛋人的迫不及待。

“吱”,拟声词,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红油从中冒出来的情态,绘声绘色。

表现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3.赞美,自豪(1分)
4、B处。

示例:“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文白夹杂,轻松幽默地写出作者对鸭蛋的赞美。

4.示例A处
“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着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使用了短句,文字口语化。

突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平淡而有味。

5.示例C处,文言词语与口语同时使用,给文章增添了书卷气(或典雅美)。

6、⑴人们已经不重视传统文化的内涵;外来的节日对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一种冲击。

(2):①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②加大宣传力度③举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④学校加大对传统节日等知识的教育力度(每点1分,共2分)《春酒》
1、略
2略
3.散文琦君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在家乡喝会酒的情形。

6.表示特定称谓。

表示引用
7.母亲是一个善良能干、勤劳俭朴、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人,同时,她也是一位慈爱温柔的母亲。

8、巴结:意思是勤奋。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的热心、热情好客(或者热情、乐于助人)。

9.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浓浓的怀念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10、文章记叙了几件事
过新年、吃春酒、喝会酒。

(二)赏析
1、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吃的鼓鼓的肚子比作蜜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时的我的贪吃和对春酒的喜爱,塑造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的形象。

2、这处细节描写抓住了细小的动作“伸”“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八宝酒的喜爱,表现了小姑娘的可爱调皮。

3、这段文字活泼生动,“端”“闻”这两个动词写出了我不舍得喝春酒,对春酒的喜爱。

把小花猫比喻成酒仙诙谐有趣,也从侧面写出了八宝酒的甜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