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智能电网PPT演示课件
2024版智能电网ppt课件
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各环节的 应用及案例分析。
ABCD
2024/1/27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包括通信技术、量测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 术、能源存储技术等。
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智能电网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28
未来智能电网发展趋势预测
2024/1/27
关键设备
微网控制器、储能装置、保护装置等。
应用场景
偏远地区供电、海岛供电、数据中心 备用电源等。
15
储能技术与设备
储能技术类型
物理储能(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 能)、化学储能(如铅酸电池、锂离 子电池)、电磁储能(如超导磁储能、 超级电容器)等。
储能技术发展趋势
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寿命周 期等。
5G技术具备大带宽、高速率的特点,支持智能电网中海量数据的实时
传输和处理。
2024/1/27
03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
5G技术与边缘计算、云计算相结合,实现计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
利用。
24
区块链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探索实践
2024/1/27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区块链技术提供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数据存储方式,保 障智能电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024/1/27
储能设备应用场景
平滑可再生能源波动、峰谷调节、备 用电源等。
典型案例分析
特斯拉Powerwall家庭储能系统、电 网级储能电站等。
16
04 智能电网应用场 景
2024/1/27
17
居民用电服务提升
智能化电表
实现远程抄表、实时监测 用电量和电费计算,提高 抄表效率和准确性。
(1)智能电网的概念特性和驱动力PPT课件
8
1.2 国外智能电网起源及发展历程 ----欧洲
分布式风 力发电
分布式储能
变电站
屋顶光伏
智能计量 计费
需求侧管理
智能 传感器
智能 传感器
洁净发电与排放控制 大容量储能 新型FACTS元件与HVDC
热泵/分布式热电联供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分布式电力与微网
智能用户与高效用能
无处不在的传感与监控系统智能电网技E术监MS控, D与M管S,理SC系A统DA
暖通系统动态 控制
----对比分析
2003
DOE发布
Grid2030 2002
1998
EPRI推动“IECSA” 及后续“智能电网”
EPRI提出
(IntelliGrid)
“复杂交互式网络
/系统”(CIN/SI)
2004 DOE启动 GridWise
2005 DOE与NETL 发起“现代电网”
2009 奥巴马将“智能电网” 提升为美国国家战略
13
2. 智能电网概念和特征 ----总体
• 定义: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 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 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 目的: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优化资源配 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 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和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 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 应和增值服务。
智能电网及发展趋势ppt课件
智能电网及发展趋势分析
1
主要内容
1
智能电网的概念
2
智能电网的建设思路
3
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
4
总结与展望
2
一、智能电网的概念
(1)理解智能电网
自愈性
互动性
兼容性
智能电网
特征
高效性
集成性
欧洲电力工业联盟 美国能源部
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家电网公司
图1 智能电网特征
清华大学
智能电网是传统电力系统与先进传感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电 源、电网、用户间信息双向流动、高度感知和灵活互动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是 建立集中分散协同、多种能源融合、供需双向互动、高效灵活配置的现代能源 供应体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安全消纳,提升能源的大范围 优化配置能力。
11
四、总结与展望
(3)未来电网发展模式展望 燃气网络
热力网络
智能电网
③
技
术
创
①信息通信
新
为核心
②
能
源
交通网络
融
合
12
13
我监测
通过支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的无缝接入以及鼓励电动车 辆的推广使用,可减少温室 气体的排放。
通过引导终端用户与电力 公司互动进行需求侧管理 ,降低峰荷需求,减少能 源使用总量和能量损失。 10
四、总结与展望
(2)智能电网的机遇与挑战
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 下尽可能使新能源更多地上网
机
为相关电力设备厂
遇
商提供发展的空间
带动信息化平台、调度自动化 系统、特高压开关设备等方面
强劲的市场需求
提供助力
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40页 PPT)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智能微电网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历 程
03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智能微电网技术
02
智能电网的定义
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1 硬件基础:电网和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2 软件基础:智能的控制技术,是指诊断电网状态,防止供电中断,改善电能质量扰动的装置和算法。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省调调管范围内发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试验、监督和考核工作,由相应省调负责。第33条 全网频率二次调整主要由网调及其直调发电机组负责。西北电网第一调频厂由网调指定,一般由直调水电厂担任,网调其它直调水电厂以及AGC投频率调节模式的火电机组担任第二调频厂。西北电网的AGC控制策略和发电机组的AGC控制模式由网调确定。当网调直调发电机组AGC投入频率调节模式运行时,正常频率主要首先靠AGC来调整。
智能电网的功能
特征
传统电网
智能电网
激励/包括电力用户
电价不透明,缺少实时定价,选择很少
充分的电价信息,实时定价,有许多方案和电价可供选择
提供发电/储能
中央发电占优,少量分布式发电, 储能或可再生能源
大量“即插即用”的分布式电源补助中央发电(节能、环保)
智能电网培训PPT课件
7
精选版
概念
智能电网还没有统一定义,概念本身在不断丰 富之中。个人认为,智能电网概念以目标需求 为指向,其笼统和不明确的特点反倒成了优点, 使现代电网所涉及的种类繁多且不断发展的技 术得到了一个统一、全面和高层次的表述,因 此是有生命力的。
一场革命,就像IT、纳米技术、互联网以及电 网最初产生一样。已有很多新装置、技术在电 网得到利用,但未系统组织。就像PC在被互联 网连在一起之前,并没有发挥出其潜力一样。 当这些智能装置和技术被有机集成到一个体系 中协同工作时,就将发挥其最大价值,
9
精选版
smart grid的7个目标 (U.S. DOE)
✓ 1. 用户能主动参与电网运行 ✓ 2. 适应所有形式的发电和储能接入 ✓ 3. 适应新设备、新服务和市场的引入 ✓ 4. 提供适应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需求的电能质量 ✓ 5. 改善资产利用和运行效率 ✓ 6. 通过自动的预防控制、紧急控制和恢复控制抵御系统故障扰动 ✓ 7. 对于各种灾害事故系统能持续运行
较低
资加权平均百分比
发展趋势
中等
15
精选版
2、分布式能源技术
(5)负荷参与
渗透率/成熟度 发展趋势
较低
较低
– 可中断电价、直接负荷控制和在激励
措施下消费者自行控制的负荷部分百
分比(占夏季峰荷)
(6)微电网供应的负荷
渗透率/成熟度 初生期
发展趋势 较低
– 在运行中的微电网数量
– 微电网容量(单位:MW)
较低
发展趋势 较高
17
精选版
2、分布式能源技术
(8)电动汽车和即插式混合动力汽车的 市场渗透率
– 上路的轻型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即插式混 合动力汽车)的总数和百分比渗透率/成熟度 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解决方案(ppt)
智能电网:解决方案(ppt)导读: 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结束语智能电网,所谓的“智能”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电力生产、运输、使用的灵活管理;1)鼓励和促进用户参与电力系统的运行及管理实时电价、需求响应使用户修正其使用和购买电力的方式,获得经济效益。
2)电力生产、传输和用户实现高效多赢电力生产可以减少资本开支和营运开支通过需求管理减少或转移高峰电力需求电力生产的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得以提升电网公司降低线损和减少效率低下的调峰电厂的运营用户的需求是一种可管理的资源有助于平衡供求关系,确保系统的可靠性用户及时修正其购电方式可以获得经济效益2、大规模消纳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1)特高压实现超远距离输电建立大型坑口电厂、核电站建立大规模风电、太阳能电站2)接入更多的电源分布式电源(小规模新能源、热电联产、自备电厂)储能(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等)3)不同容量、电压等级的发电及储能装置间的互联3、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1)网络化单向运转的百万公里以上的中国电网是最浪费的网络资源因此需要建立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网络,这事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
通信网络的建立才能够实现智能电网的自愈能力、驾驭能力、能够提供优质服务。
2)信息化先进的量测技术确保数据的获得并转换成数据信息,以供智能电网各个方面使用取消电磁表计及其读取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双向通信的智能固态表计评估电网设备的健康状况3)智能化收集数据和监测电网元件;分析数据、诊断和解决问题执行自动控制的行动;为运行人员提供信息和选择以上这些都是智能电网实现“智能”的地方,通过对实际应用层面的剖析和小结,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智能电网,理解智能电网究竟“智能”何在。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PPT课件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PPT课件contents •智能电网概述•新能源技术及其应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分析•挑战与机遇并存,创新驱动发展•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目录CATALOGUE智能电网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智能电网特点及优势特点优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消纳、提升用户用电体验等。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发展现状01国外发展现状02发展趋势03CATALOGUE新能源技术及其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原理及分类01光伏发电系统组成与运行02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03风能发电技术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风力发电机组的类型与特点风能发电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能资源及其特点介绍生物质能的来源、分类和特点,以及生物质能利用的意义和前景。
生物质能转化技术阐述生物质能转化的主要技术,包括生物质压缩成型、气化、液化和热解等,并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生物质能利用的应用领域列举生物质能在发电、供热、交通燃料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并探讨生物质能与其它新能源的互补性和协同作用。
地热能利用技术海洋能利用技术核聚变能利用技术030201其他新能源技术CATALOGUE智能电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分布式能源接入智能电网01020304微电网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微电网定义及构成微电网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优势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案例分析储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作用储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场景:削峰填谷、调频调CATALOGUE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分析国家级战略规划将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列为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财政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示范。
税收优惠对智能电网和新能源企业给予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政策对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支持030201市场需求及竞争格局分析市场需求竞争格局产业链协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技术创新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将不断创新,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2024版PPT人工智能技术助推智能电网发展
线损原因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 电网结构不合理:电网结构复杂,线路长度过长,导致线损 增加。
2024/1/26
25
线损原因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温度变化
温度变化会影响导线的电阻,从而影响线损。
负荷波动
负荷波动会导致电流变化,从而影响线损。
电网运行方式
不同的电网运行方式会对线损产生不同的影响。
2024/1/26
自主学习
通过不断学习和更新,提高故障诊断与恢复能力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4/1/26
22
05
人工智能技术在降低线损中实践
2024/1/26
23
线损原因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2024/1/26
设备老化
设备长时间运行,绝缘性能下降, 导致漏电增加。
负荷分布不均
电网负荷分布不均,部分线路过载, 造成线损增加。
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
该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 果,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持。
2024/1/26
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线损率、电压合 格率等指标,评估降低线损策略的实 际效果。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评估结果进行分 析,得出降低线损策略对智能电网发 展的贡献程度。
31
06
总结与展望:AI赋能下智能电网 未来发展路径
2024/1/26
32
本次项目成果回顾与总结
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 的负荷预测模型,提 高了预测精度和稳定 性。
开发了基于自然语言 处理的智能客服系统, 提升了用户服务质量 和效率。
2024/1/26
构建了智能电网故障 诊断系统,实现了故 障快速定位和自动恢 复。
3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分析
《智能电网技术》课件
分布式能源和储能技术
借助物联网和通信技术,实现电网设备和用户之间的实时互动。
物联网和通信技术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确保智能电网的数据安全和稳定运行。
网络安全技术
05
CHAPTER
智能电网的实际案例分析
国家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介绍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如特高压输电工程、智能变电站等,介绍其建设背景、目的和意义。
介绍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城市智能电网的基本架构和功能特点。
城市智能电网建设概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智能电网建设案例,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电网改造、分布式能源接入等,介绍其建设过程和实施效果。
典型城市智能电网建设案例
总结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为其他城市的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借鉴。
智能电网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数字化变电站到现代的能源互联网,逐步实现了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的转变。
总结词
智能电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字化变电站,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第二阶段是高级计量基础设施,实现用户侧的智能计量和需求响应管理。第三阶段是能源互联网,实现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优化调度。
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用户参与和互动
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电网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智能家居、分布式能源等技术,实现用户与电网的互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动电网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
高级分析和预测技术
智能电网全面介绍分析幻灯片PPT
以“一特四大”发展战略为导向,引导电源集约化发展,协调推 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开发;
强化机网协调,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 实施节能发电调度,提高常规电源的利用效率; 优化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促进大规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科
学合理利用。
输电环节目标
以国家电网规划为指导,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 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
光纤PT和CT(Fiberoptic Potential and Current Transformers)
无线智能设备状态感应器 (Wireless, Intelligent Sensors for Condition Information)
客户门户(Consumer Portal)
通常的神经:集成通信网络
Web 服 务 和 网 格 计 算 ( Web Services and G控、监测反应机制
“灵敏的感觉”
•实现更好的实 施监测和反应
遍布全网的感应、测量设备
线路在线测温(Dynamic Line Thermal Ratings)
无线智能电网信息感应器 (Wireless, Intelligent Sensors for System Information)
高级可视化方法(Advanced Visualization Methods)
数值气象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地理空间信息系统(Geo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敏捷的中枢:即插即用的集成控制系统
“敏捷的中枢”
•可 减 少 大 停 电 和地区性断电
信息化是指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智能决策 提供支撑,是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途径;
智能电网(1).ppt
网必须依靠智能化手段不断提高其安全防御能力和自愈能力。为降低运营成本,促进
节能减排,电网运行必须更为经济高效,同时须对用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尽可能减
少用电消耗。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供用电模
式,促使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不断融合,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电力技术的发展,使电网逐渐呈现出诸多新特征,如自愈、兼容、集成、优化,
其比 缺恢等一 先, 乏复都个 进智 良能缺刚 性能 好力乏性 和电 的完较系 优网 信全好统 势体 息依的, 主现 共赖灵智 要出 享于活能 表电 机物性化 现力 制理,程 在流 。冗电度 :、 余网不
信 ;的高 息 对协。 流 用调电 和 户控源 业 的制的 务 服能接 流 务力入 高 形不与 度 式理退
网系统功能。
(1)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
术在电网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并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电网的
智能化水平。传感器技术与信息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为系统状态分析和辅助决策提
供了技术支持,使电网自愈成为可能。调度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柔性输电技术的成熟
可力
辅管
设 应自
积故机 网外 融 简想出现
以、
助理
备 大动
停障融 的部 合 单;、有
获电 ( 决展( 使( 量化( 电发合( 坚干( 的与 、系电电
取能 六 策示五 用四 分等三 的生,二 强扰一 显现 信统能网
用质 ) 支全) 效) 布技) 发时可) 性和) 著有 息自量总
户量 建 持面实 率通 式术柔 生,获信 得攻具 特电 开发利用提供了基本保障。通信网络的完善和用
户信息采集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进一
智能电网-第4章关键技术PPT课件
化管理、输电线路远程监视信息、地区配用电CH采ENL集I 信
17
息、调度信息化等会聚信息的转接、传输。
智能配电的通信支撑
以光通信(无源光EPON和工业以太网)为主干技术,中压载波、无线专网(光载无线)和无 线公网为辅助手段,多种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安全、可靠、多点、实时的智能电网通信信息网 络。实现配电网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双向运作与高度整合,构建具备集成、互动、自愈、 兼容、优化等特征的智能配电系统,使配电网网架坚强、网络智能。
瓶颈:缺乏大容量、双向、实时的通信接入网支持
CHENLI
12
智能电网通信新需求
发电、变电、调度环节:主要为固定生产场所,现有电力通信网已 有较强支撑能力,通信需求主要是量变,只需在现有网络基础上继 续强化、优化、完善,重点向低电压等级变电站、新能源发电站等 扩展延伸;
输电环节:设施固定,但线路很长,需支持沿途监视、监测、远 方控制、作业联络等新要求,提供无线与光纤相结合、固定与移 动相结合的新型通信解决方案;
线载波、VSAT卫星通信技术做为补充。
管理信息多媒体化。在通信传输平台 上建成了调度交换、行政电话、会议电 视等多个业务系统,为电网生产和企业
通信管理系统
光传输网:OTN/WDM/SDH/MSTP/PDH/ASON等
微 波
电 力
卫 星
公 网
同步 网管 电源 OPGW光缆
ADSS光缆
电载通电
管道/架空光缆 路 波 信 路
TV
FTU
城区配网上无合适的通信方式
CHENLI
21
(二)雪灾与地震后的思考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风险社会 各种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应把非常态管理置于常态管理之中
智能电网培训ppt课件
智能电网采用柔性输电技术,可以灵活控制电力潮流,提高电力 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变电环节应用
智能变电站
智能电网中的变电站采用先进的自动化和通信技 术,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和管理。
变电设备监测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对变电设备进行实时监 测和故障诊断,提高变电可靠性。
变电优化调度
智能电网可以对变电设备进行优化调度,提高变 电效率和经济性。
01
飞轮储能
02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并网中应用
平滑新能源输出波动
03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并网中作用
提高新能源并网稳定性
实现削峰填谷和调频调压
微电网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前景
微电网定义及特点
1
小型、独立、自治系统
2
可实现多能互补和优化配置
3
微电网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前景
01
02
03
04
微电网在新能源领域应 用
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和经 济效益
微电网系统及应用
微电网概念及特点
实现局部地区内电力供需 平衡,提高供电可靠性。
微电网系统架构
电源、负荷、储能等组成 部分及其运行控制策略。
微电网应用案例
工业园区、居民小区等场 景下的微电网建设及运营 管理模式。
CHAPTER 04
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 用
发电环节应用
新能源接入
01
智能电网能够平滑地接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分
优化和升级。
CHAPTER 02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基础,实 现电网各环节的信息传输和交互
。
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 式,如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通
2024版中国智能电网发展ppt课件
柔性输电技术
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对输电 线路参数进行灵活控制, 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 和稳定性。
紧凑型输电技术
采用新型导线、绝缘材料 和紧凑化设计,减小输电 线路走廊宽度和占地面积。
13
变电技术
智能变电站技术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策略和 通信技术,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
智能化运行。
2024/1/24
实现新能源发电系统与交流电网的连接,确保电能质量和电网稳 定性。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提高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电网适应性技术
解决新能源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后的适应性问题,保障电网安全稳 定运行。
18
储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削峰填谷
通过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时储存电能,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能,平 衡电网负荷。
5
智能电网的意义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电网通过优化能源配置,降 低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24/1/24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智能电网能够接入并消纳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推动清洁能源的发 展。
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
智能电网具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和 高安全性,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环 境和突发情况。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通过智能电网调度和控制,优化清洁 能源并网和消纳,降低弃风、弃光等 问题。
提升用户服务质量
加强需求侧管理,推广智能电表和用 电信息采集系统,提高用户用电的便 捷性和满意度。
9
实施路径
政策引导
技术创新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智能电网发 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加强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 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清华闵勇-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技术驱动力和发展战略ppt概要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技术驱动力和发展战略清华大学电机系闵勇Ø2010.6.7,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电网体系”Ø2010.3.5,温家宝在第11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Ø2009年9月,国家能源局启动十二五能源规划项目《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模式及实施方案研究》Ø2009年11月,国家科技部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加快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报告》Ø2011年5月30日下午,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进行的集体学习中强调: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Ø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Ø我国已将发展智能电网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举措,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Ø美国将建设智能电网作为其经济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Ø欧洲将建设智能电网作为其发展新能源发电的重要保障Ø澳洲、日本、韩国、意大利、韩国等诸多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各自的智能电网发展战略Ø2010年7月19-20日的24国部长联席会议上确定组成了国际智能电网行动网v International Smart Grid Action Network,ISGANv在法律和政策领域开展国际探讨和协作,以加速世界向清洁能源技术发展v参与国涵盖了全球超过70%的GDP和超过8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成为国际智能电网合作的最高等级政府合作平台对智能电网的通俗理解通俗版本:奥巴马09年10月27日的讲话v为什么要发展智能电网?²目前电网从发电到输电到电表都基于上世纪的老技术,浪费了太多能源,花费了太多钱,容易停电甚至崩溃v如何理解智能电网? ²类比于1920s到1930s间全美洲际高速网的建设,建立清洁能源高效、廉价传输的高速公路v智能电网能带来什么?²数以万计的稳定的工作岗位²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每年避免$1500亿停电损失²有效地远距离传输清洁能源²创造清洁能源经济、建立21世纪能源新架构、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目的和意义Ø能源、资源和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智能电网是实现能源新战略、新格局的重要载体Ø智能电网将广泛利用先进的信息与材料等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发展智能电网1.是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战略举措2.是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3.是能源结构优化和高效利用的必由之路4.是我国电力供应安全的战略性保障措施5.是孕育和形成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引擎Ø能源资源贫乏、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v不能支撑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v能源资源与用电需求地理分布上极不均衡v不仅要解决能源“量”的问题(枯竭,而且要解决“质”的问题(排放═> 开源节流Ø我国用电结构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区别v从全国范围来看,居民用电比例不大,可调节空间有限v相关激励政策和机制迟迟不能出台v用电侧参与电网运行调节如何实现?3921 , 4571 ,947 , 3%26993 , 74%11%12%亿千瓦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用电Ø气候变化催生的低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对电力系统发展的压力迫在眉睫v可再生能源将发展为传统火力发电的替代电源,集约化的发展模式是必然选择v消纳难度远超其他国家和区域Ø可靠性、安全性、电能质量等问题突出Ø对运行管理水平的更高要求Ø资产利用率尚待提高已经和即将出现的情况Ø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在传统的可控电源之外出现了大量难预测、难调度、难控制的间歇式能源v大量间歇式能源既可能以集中接入的方式出现在电源侧,也可能以分散接入的方式出现在负荷侧Ø热电冷联供为代表的分布式供能系统Ø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交直流混联,复杂的网络结构Ø负荷不再是传统意义下的负荷,能量、信息双向流动v电源→电网←→负荷Ø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未来中国电网愿景的基本判断Ø2030-2050电网愿景的基本特征v电网应能够适应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多重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v电源模式:多源接入,集中大电源+分布式电源v电网模式:骨干大电网+微网v用户模式:广泛的交互,参与电网运行调节v从能源角度来看,电网成为“以电力为中心,能量梯级利用的”平台v从信息角度来看,电网成为提供能源和信息综合服务的平台对我国智能电网的个人理解Ø宏观上: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面大旗v调整能源结构,缓解化石能源枯竭v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经济v带动相关产业,拉动社会需求Ø中观上:平台作用v智能电网实现电能高效、可靠、经济、清洁的产生、传输、变换和使用,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Ø微观上:跨行业的各种技术的集成v是在电力行业内外一系列先进技术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实现绿色、可靠、高效的目标v同时也将促进相关行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v涉及的行业和技术:电力、电工、新能源、材料、仪器仪表、通讯、计算机、工业控制、数据处理、交通运输等等对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目标的理解Ø在智能电网的发展框架下,电网应通过其智能化实现:v有助于全社会能源利用结构和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好的解决能源使用的“量”的问题和“质”的问题v有助于提升电力行业可靠性、安全性、资产利用率、可再生能源接入能力等v充分利用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成果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Ø电网的智能化是手段、是过程,而非目的v为智能化而智能化不可取v不计成本的追求智能化不可取Ø现状v能源结构不合理v能源利用效率尚待提高Ø目标v调整能源结构v提高能源利用效率v减少排放Ø重点v火电厂的低碳、高效发电技术v提升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与电网的友好性v发展其他清洁能源发电技术Ø现状v大容量、远距离输电、跨大区互联、交直流混联、特高压Ø目标v安全稳定性的保障和提升v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和消纳Ø重点v传统设备的智能化,自我检测、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v新型设备的研发,加强对电网潮流的控制能力和对非正常状况的抵御能力v调度技术的完善,提高对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分析、决策和控制能力v调度模式的改进,挖掘更大区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潜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驱动力─配用侧Ø现状v投入少、结构薄弱,可靠性、资产利用率有提升空间v对分布式发电、电动汽车等的大规模接入准备不足v用户互动方面尚待开展,电能使用效率亟待提高Ø目标v满足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动汽车充放电、电网与用户双向互动的需求v提高供电可靠性、资产利用率和用电效率Ø重点v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关键支撑技术v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v开放的智能用电平台v灵活、互动、高效的电能利用模式基本认识Ø从宏观能源战略来看,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外部压力成为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此我国智能电网的内涵和发展思路应当与欧美等国有所不同;Ø其次,从技术角度来讲,中国发展智能电网技术路线和重点也应有自己的特点;Ø第三,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与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相协调,而且需要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配套支持,在国家层面对智能电网发展如何进行管理和引导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基本认识(续Ø目前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点技术问题包括: v发电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集中式接入及分散式接入和用电侧电动汽车、微电网、分布式发电、智能家居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所带来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本质变化和应对手段;v电网侧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区联网、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等发展趋势所带来的电网安全性问题和解决措施;v全社会对电力供应可靠性、电能质量、电力行业资产利用率和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用电效率等的普遍关注和其中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