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罕见影像

合集下载

宋庆龄资料

宋庆龄资料

宋庆龄资料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原名宋秀岩,字乐昌,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

她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现代中国最早的女性政治家之一。

她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的妇女解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1. 早年经历宋庆龄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一个地主家庭,家境优渥。

她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就对教育产生了兴趣。

1907年,她被送往东京的亲属家接受教育。

在东京,宋庆龄接触到了中国的革命思想,特别是民主、平等的思想,这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参与革命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宋庆龄积极参与了反清起义活动,成为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的一员。

她与时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庚子科举考试及格的第相识,并迅速投入到革命的行列中。

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她与孙中山结为连理,成为他的夫人,并一直支持和参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3. 妇女解放事业宋庆龄也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先驱者和重要推动者。

她积极倡导妇女的平等权利和解放,提倡妇女受教育,参与社会事务,并亲自组织和领导妇女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为妇女赢得了更多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4. 教育事业宋庆龄对教育事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她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工作,提倡推行新教育制度,努力改善教育条件和教育质量。

她自己也亲自投身于教育工作,成立了多所学校,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

5. 各种荣誉和奖项宋庆龄因其对中国的贡献而获得了多种奖项和荣誉。

她曾获得过中国人民的友谊勋章、中国妇女的称号、中国人民的功勋奖章等等。

这些奖项和荣誉充分体现了她在中国革命、妇女解放和教育事业中的杰出贡献。

6. 后期生活和逝世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她的离世给中国人民权益、妇女解放和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她被视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人物,其影响仍然存在和继续着。

在回顾宋庆龄的一生时,我们不仅要铭记她为中国的革命、妇女解放和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更要学习她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为我们自己的事业奋斗。

宋庆龄的晚年岁月

宋庆龄的晚年岁月

龙源期刊网 宋庆龄的晚年岁月作者:杨时旸来源:《百姓生活》2010年第11期鲜为人知的是,晚年宋庆龄是一个身患重病的寂寞老人,身边没有一位至亲。

生前,她共留下5份遗嘱。

遗嘱之一“万一我遭遇不测,我决定将我北京寓所以及上海淮海路1843号寓所的所有藏书送予恩斯特·邓(邓广殷同志),以回报他对我的所有善意。

”落款是“宋庆龄,北京,1975-2-18”。

这是宋庆龄生前所立的遗嘱之一,其原件至今仍秘存于瑞士银行,而宋庆龄藏书是其私人财产中最珍贵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2010年5月20日,邓广殷携子女专程来到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参加“邓广殷及家人藏宋庆龄书信刊布赠阅暨展览”开幕式。

该展览首次展出了宋庆龄从1970年至1980年分别写给邓广殷及其妻女的英文亲笔书信共197封,“宋庆龄遗嘱”内容也首次公开展示。

邓广殷是宋庆龄早年在香港创办的“保卫中国同盟”(中国福利会前身)领导人之一邓文钊的长子。

宋与邓家的友谊保持了数十年。

邓广殷曾通过香港渠道,源源不断地向宋庆龄提供她所需的物品。

晚年的宋庆龄仍是一个谜,即使此次宋庆龄与邓广殷的往来书信已经公开展览,但根据信件全部内容所出版的书籍仍只做内部发行,仅供专家研究使用。

最后一次上海之行“虽然我是来上海休息的,但我发现自己正忙于查找旧的资料和文件,并不感到愉快。

由于查找资料需要来回走动,我的脚肿了,背部也感到疼痛。

我原来打算在此度过三个月,但我已经收到要我不久即返回的请求,因为有几位希望见到我的外国访问者即将来北京。

”宋庆龄在信中对自己的表弟倪吉士这样写道。

这是1979年1月3l日,宋庆龄在上海寓所处理公务后的闲暇时光里,给—些亲朋写信。

多年以来,她一直将上海看作是自己的家。

而她并不知道,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回到家中。

在时代急剧变化的当口,“文革”中饱受折磨的宋庆龄也开始沉静下来疗养身心。

北京天气干燥,宋庆龄皮肤病严重,不得不回到上海。

在她心目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鲜为人知的宋庆龄

鲜为人知的宋庆龄

鲜为人知的宋庆龄作者:沈海平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第06期很多年前,宋庆龄的好友邓广殷(宋庆龄早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前身“保卫中国同盟”的领导人之一邓文钊的长子)对我说过,你要研究宋庆龄,一定要找隋家姐妹。

她们俩陪伴在宋庆龄身边二十多年,知道的事很多。

尤其在宋庆龄晚年,只有隋家姐妹与她同住,了解很多内情。

隋家姐妹指的就是隋永清、隋永洁,她们是我的邻居。

其父亲隋学芳曾是宋庆龄的警卫,我们常见他拄着拐杖在路上散步或坐在门口晒太阳。

永清母亲姓李,山东人,个头高大,在公安局工作。

隋家姐弟4个,老大水清、老二永洁、老三永卫都是女孩,只有老四永兵是个男孩。

近年来,对宋庆龄的研究与有关史料征集和整理逐渐成为我的主要工作。

于是我采访了隋水清。

喜欢孩子的宋庆龄宋庆龄一生未曾生育,但她非常喜欢孩子。

身边工作人员家里生了孩子,都会向她报告,还会抱给她看一眼。

每个新降生的宝宝,都会收到宋庆龄的一份贺礼——绸子斗篷和小鞋子。

男孩子是蓝颜色的,女孩子是红色或粉色的。

孩子的妈妈则会收到一份鸡蛋、奶粉和糖。

这是惯例。

永清说,李燕娥阿姨(陪伴宋庆龄53年的保姆)告诉她,在她出生后,工作人员向宋庆龄报告了这个消息。

宋庆龄就请隋学芳把永清抱给她看看。

据说,别的孩子抱上去,总是哭闹不停。

而永清到了宋庆龄面前不仅不哭,还喜欢咯咯地笑。

这第一面,大约就给宋庆龄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后来,永清就经常被要求抱上去,与宋庆龄一起呆一会儿。

宋庆龄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把一个铜鼓形红木凳反过来,把永清放在木凳里,就好像站在一个婴儿车里,非常安全。

宋庆龄摇着她,逗她玩。

有时候,让永清自己在地上爬来爬去。

永清很乖,不爱哭闹,喜欢咯胳地笑。

今天,上海故居的地毯上还有一滩深色的印记,据说是当年水清的尿渍。

近年故居翻修时,要照原样仿制地毯,以为这是特有的颜色,专门仿制了深色。

据永清讲,宋庆龄说,永清小的时候,与其他小朋友不—样,特别喜欢紫色。

国母宋庆龄的32个优美镜头

国母宋庆龄的32个优美镜头

国母宋庆龄的32个优美镜头国母宋庆龄的32个优美镜头(据缘定浦江原帖增补)这张照片拍摄于1918年(25岁),我认为是国母生平最美的一个镜头(1)美丽与哀愁【博主陈明远说明】去年初稿原题为“国母宋庆龄的16个优美镜头”如今我又增补了16张照片,是原先所收集的两倍了!因此将标题改为“国母宋庆龄的32个优美镜头”。

宋氏三姐妹,大家耳熟能详。

如今,当初那些胜利者的赞歌与失败者的浩叹,都已逐渐远逝、被岁月长河湮没;但宋氏家族的传奇历史却经久不衰的被民间传诵,而依旧鲜艳夺目的展现在现代人们的眼前。

老大宋蔼龄的精明富有,二姐宋庆龄的果敢大气,小妹宋美龄的强悍能干,这三姐妹各自鲜明独特的个性,在男尊女卑的年月里、演绎了一出叱咤风云的时代正剧。

可以说,百年后她们的形象依然灿烂辉煌地烙印在众人心目中。

三姐妹里面,大姐命运最顺利,家庭和美,儿孙满堂,更凭借过人的商计头脑成了当时的巨富,因此说她是世上最好运的女人都不为过。

宋美龄强悍能干,凭借杰出的政治手腕与外交才能成了当时举世闻名的女强人,尤其是赴美国游说、争取世界支持和直接参与开罗会议的辉煌历史,更将她个性的舞台扩展到国际。

人生如此,也足矣!最令人扼腕叹息的,就是国母宋庆龄了。

一直为她抱憾,从小阅读有关文章时,就蕴涵了这样的思绪。

宋庆龄命运多艰:为爱情与父母反目,为理想与兄妹成仇,更何况妙龄丧夫守寡终生未育,历经苦难风险,与其他几位兄弟姐妹相比,她一生坎坷!若父母知道她日后要承受如此厄运,不知将如何心疼!追求不同、志趣不同,即使后来抗日救国三姐妹再次聚首时,我们看到的更多镜头依然是大姐蔼龄和小妹美龄更相近,而最美丽的她,在曾经亲密无间的姐妹身旁,显得那样孤寂、清苦。

她低调沉稳,但内心却有革命的火焰在燃烧,虽然她的志向和抱负在今天看来,也许太过理想化,但举世不得不公认,她是一位完美的女性!她的勇敢不让须眉!在战火纷飞出生入死的危难中,她形影不离守候丈夫孙中山身旁;在无人敢于乘坐中国第一架国产飞机时,她置生死于度外,挺身而出完成试飞;当“七君子”命在旦夕,她不顾自身安危拯救革命志士!......太多的历史镜头,让国母的壮丽形象仍然闪耀在国人的记忆深处!功过是非自有青史公论,希望不会有人像“四人帮”一样去非议她。

宋庆龄罕见影像

宋庆龄罕见影像

宋庆龄罕见影像音乐:情感E-mail文化传播网宋庆龄(1893-1981)宋庆龄与孙中山年龄上相差近30岁,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宋庆龄对孙中山一往情深,内心充满无限崇敬与爱戴。

甚至到了孙中山逝世后,年仅三十出头的她还不离不弃,成了中国的“圣女贞德”。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反对,与流亡中比她大27岁的孙中山结婚。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遗体被抬走,宋庆龄孤单地坐在他躺过的病床前。

她才刚三十出头,那么柔弱,那么美丽,正是需要呵护与温暖的年纪。

同学们在毕业预言里似乎认为她将来会是一个出色的医学专家,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来自中国的罗莎蒙德〃宋,日后会成为中国的“圣女贞德”。

●上图为1912年,宋庆龄在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与同学合影。

●同学们都叫她“rosamonde”,这个美丽文静的女孩子有一天却出人意料地站到椅子上扯掉了墙上挂的龙旗,踩在地上兴奋地大喊:“打倒龙旗!高举共和国的旗帜!”威斯里安的日子好象总是阳光普照,浪漫而富于幻想的青春岁月。

宋美龄-宋子文-宋庆龄宋庆龄年轻的宋庆龄在读书中阅读中的宋庆龄据说她一生保持着一种发型,其实不然;这张照片,宋庆龄轻散了头发。

姐姐庆龄(前坐者)、妹妹美龄(后立者)。

当时,宋庆龄已是孙夫人,美龄还没有出嫁。

最是那低头的温柔——青年宋庆龄和将士们在一起。

1914年8月25日,在日本流亡的宋家从东京移居横滨市山手町59号。

9月,宋蔼龄与孔祥熙在横滨结婚。

9月20日,在日本的宋家成员在横滨合影留念,当时宋美龄和宋子文仍在美国留学。

照片中人物前排左起依次为宋子安、宋庆龄、倪贞、宋蔼龄;后立者左二人为宋子良和宋嘉树。

下图,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孙中山与家人和同志一起在日本庆贺。

前排左起:宋庆龄、孙中山、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孙前面的孩子是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多少年后担任了共和国重要职务。

宋庆龄不与孙中山合葬的遗嘱也是最后对他重复的)。

大众电影

大众电影

大众电影1954年的《大众电影》大众电影半月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

创立于1950年6月。

1952年4月,由上海迁北京,1962年秋与《上海电影》合并迁回上海,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停刊。

1979年1月在北京复刊。

中文名称:《大众电影》外文名称:PopularCinema语言:中文类别:电影类主办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创刊时间:1950年6月1日出版周期:半月刊国内刊号:C N11-1501/J国际刊号:I SSN0492-0929邮发代号:2-231986年《大众电影》第七期封面人物傅艺伟《大众电影》1950年6月1日在上海创刊。

以清新生动活泼的内容与形式而受到欢迎。

当时负责该刊编辑工作的是上海市电影事业管理处研究室。

1952年 4月,该刊与中国电影发行公司编辑的《新电影》合并,由上海迁北京编辑出版,成为指导全国广大观众鉴赏电影的刊物。

1957年成立《大众电影》编辑部,由中国电影出版社领导;1960年随同中国电影出版社划归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领导。

1962年秋,以印刷原因,与《上海电影》合并迁回上海,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停刊。

1979年1月在北京复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大众电影》编辑部编辑,1986年后改由《大众电影》杂志社编辑出版。

该刊坚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双百”方针。

保持和发扬该刊多年来形成的风格和特色,解放思想,增设栏目,图文并茂,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新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除了画页,以“新片评介”、“电影观赏”、“问题讨论”、“电影人物”、“国内外影讯”、“电影史话”等栏目最受读者喜爱,对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了解电影的过去和现状,新片拍摄动向等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银幕上下”、“读者论坛”、“影院人语”等栏目密切了读者、观众与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从1962年起,每年举办电影百花奖,是群众性最为广泛的读者评奖活动。

《大众电影》在1961年前为半月刊,后改为月刊。

寻迹百年,从这里出发——走进宋庆龄同志故居,感受先生的平凡和伟大

寻迹百年,从这里出发——走进宋庆龄同志故居,感受先生的平凡和伟大

F*关注Focus*2021.8/9寻迹百年,从这里出发——走进宋庆龄同志故居,感受先生的平凡和伟大□环球慈善记者 王慧编者按:这世间,美丽的女子很多,能雍容典雅、端庄大气且内外兼具的很少;这世间,至真至纯的爱情很多,能坚如磐石、相扶相持且传颂至今的很少;这世间,杰出女性灿若星河,能爱国爱民、大爱无疆且跨越时空的很少。

而三者兼具的,是宋庆龄。

她是传奇,她的一生亦是传奇。

她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她受万人敬仰,却始终温润谦和。

P 18P 18后海北沿4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所在之地,后海从这里流过,门前水天相映,碧波涟漪。

院内曲径回廊,楼堂亭榭;湖水环绕,山石奇异;花香四溢,绿树浓荫。

这是一座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院。

这座庭院的前世今生充满了浓厚的传奇色彩。

故居始建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清康熙年间,这里曾是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

乾隆朝晚期,这里一度被和珅霸占。

嘉庆四年,皇帝赐和珅自尽并没收其家产,这座花园的主人变成了成亲王——永瑆。

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将这座宅院赐给了光绪皇帝的父亲第一代醇亲王奕譞,改称醇亲王府。

奕譞去世后,载沣继任第二代醇亲王,1909年,载沣之子溥仪继位为宣统皇帝,载沣被加封为监国摄政王,这里又称摄政王府花园。

在这里,宋庆龄度过了最后十八载岁月……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就计划为宋庆龄在北京修建一处住所,但她一再逊谢。

1961年,周恩来总理受党和政府的委托,亲自筹划,决定籍此王府花园,精心设计改造,在原来主体建筑西侧,接建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主楼,作为宋庆龄的住所,表示对她的尊重。

1963年4月,宋庆龄迁居于此,直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共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18个春秋。

1981年10月中央决定把此处住所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以下简称故居),并由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以原状陈列、宋庆龄生平展、古建园林为主要内容,主楼为大型原状陈列。

宋庆龄遭美国记者恶意诽谤内幕

宋庆龄遭美国记者恶意诽谤内幕

宋庆龄遭美国记者恶意诽谤内幕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4年第2期宋庆龄的一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验,战争的灾难、民族的危亡,还有来自政敌们无数次对她私人生活的谣言和诽谤。

宋庆龄性格内向,面对谣言和诽谤,时时透露着自信、从容、沉稳,总是坚强地与敌人斗争,对谣言予以坚决的驳斥。

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1947年10月9日,美国著名专栏记者德鲁·皮尔逊在他的报业辛迪加专栏《华盛顿旋转木马》上,以《中国政府隐瞒伟大爱情故事》为题,报道了关于宋庆龄的一则桃色新闻。

在报道中,皮尔逊写道:“中国政府小心翼翼地隐瞒了自英国王储爱德华八世放弃王位迎娶沃丽斯·辛普森夫人以来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中华民国创始人孙中山的遗孀孙夫人与来自巴尔的摩的美军上尉杰拉德·谭宁邦的风流韵事。

”在皮尔逊的笔下,年轻的来自巴尔的摩的前美军上尉杰拉德·谭宁邦在重庆为美军服役期间与55岁的宋庆龄相识,“由于他们政治观点相近,开始建立了知性友谊,后逐渐发展为温暖的爱情,以充满柔情的字条互诉衷肠”。

皮尔逊的报道颇具戏剧色彩,称战后宋庆龄追随谭宁邦到上海,继续保持联系并以唱片传情。

在皮尔逊笔下,“孙夫人极其谨慎,在一起出席的公开场合特别留心避开谭宁邦。

但是当他要从军队退役回美国的时候,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行动。

她雇佣他去领导一个她所创立的小型救济组织”。

皮尔逊还声称,这桩风流韵事之所以会曝光,是因为孙夫人一贯倡导国民党与共产党和平相处,因而被认为是家族中的另类,有人甚至把她看作是共产党,因此她被长期严密监视,从而她的信件被截获,这桩风流韵事因此被发现。

但是,“三年来这件事一直是中国保守得最严实的秘密”,因为“孙夫人堪比当代中国的玛莎·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夫人),国民党和共产党一样尊敬她。

她的家庭以及与她有关联的一切已经被中国人民奉若神明。

因此,她与一位外国大兵相恋的新闻将令中国舆论界一片哗然”。

宋庆龄的罕见照,图四为32岁的宋庆龄与孙中山“最后一张合影”

宋庆龄的罕见照,图四为32岁的宋庆龄与孙中山“最后一张合影”

宋庆龄的罕见照,图四为32岁的宋庆龄与孙中山“最后一张
合影”
大家好,我们的老虎仔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20岁的宋庆龄在旅美读书期间!
1919年,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上海合影,宋庆龄时年26岁!
1941年,重庆,宋霭龄与宋庆龄合影,宋庆龄时年48岁!
1925年,北上过程中,外界盛传孙中山已经逝世,宋庆龄为了辟谣,在照相馆为她和病重中的孙中山拍摄了这张合影,然后分发给各大报社记者。

宋庆龄时年32岁,也是和孙中山先生最后一张合影!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宋庆龄后海寓所的“影事”

宋庆龄后海寓所的“影事”

宋庆龄后海寓所的“影事”作者:暂无来源:《环球慈善》 2013年第5期1963年4月1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到机场迎接从上海返京的宋庆龄,然后直接把她送到后海北沿28号的新居(后改为46号,即今宋庆龄故居)。

当时宋庆龄已满70岁。

此后,她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18年。

专栏作者何大章: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

策划并设计宋庆龄孙中山大型展览近2 0 个。

撰写《宋庆龄往事》,主编《宋庆龄伟大光荣的一生》大型画册、《宋庆龄书信集(续集)》、《宫崎家藏——来自日本的中国革命文献》等书籍,参与编写《宋庆龄年谱长编》等书籍。

文、图/何大章到后海的前三年,宋庆龄工作很忙,娱乐活动较少。

“文革”开始后,所有的电影一夜之间都成了毒草,想在家里放电影更是天方夜谭,最初那几年她一部电影都没有看过。

但是“文革”中,正常的国务活动停止,宋庆龄基本无事可做,十分寂寞。

所以,当急风暴雨稍稍过去,她又开始放电影,但每年仅有一两次(1970年为4次),而且以纪录片为主。

直到1973年12月,她才开始以看故事片为主。

到了晚年,宋庆龄看电影已经是单纯为了消遣,但我们从中仍能看到她性格和价值观等许多内在的特质。

和宋庆龄一起看电影的人宋庆龄很喜欢看电影,认为看电影是享受,所以总要请大家一起来看。

秘书杜述周说:“她看电影除了我们工作人员以外,还有警卫排的官兵。

还要请北京医院的大夫、护士长、院长来看。

”她的保健医生顾承敏说:“宋庆龄看电影有家庭的气氛。

她把大家找来看电影,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她走进来,向大家问好。

她要休息的时候,大多就自己悄悄回去了,因为大家都在看电影,怕影响别人。

”她的老朋友戴爱莲说:“在北京寓所大客厅里放电影的时候,她请朋友来看。

好几个电影,一个接一个。

因为时间很长,我还有其他人看的时候就困了。

可我们看宋庆龄的时候,她还是坐在那里看,喜欢得要命。

”北京医院院长吴蔚然说:“宋副主席喜欢看一些原版的电影,多半是在晚上看。

孙中山与宋庆龄夫妻罕见合影集

孙中山与宋庆龄夫妻罕见合影集

孙中山与宋庆龄夫妻罕见合影集提到孙中山和宋庆龄,人们不仅会想到他们为中华民族奋斗一生的事迹,也会不自禁地想到他们相知相从,精诚笃定的伟大爱情。

虽然他们只相聚十年,但他们的佳话永存。

孙中山与宋庆龄合影对于孙中山来讲,宋庆龄不仅是他的生活伴侣,更是他革命事业忠实的战友、助手、继承者。

而对于宋庆龄来说,孙中山是丈夫,还是拯救中国的英雄,也是她的革命导师。

在她的意念中,爱情与革命已经融为一体。

今天,就让我们从一系列老照片里,回忆两人的那些年。

宋庆龄(右八,着黑衣)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的同学们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

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学生时代的宋庆龄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宋庆龄父亲宋嘉树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也在日本帮助孙中山筹集革命经费,并安排大女儿宋霭龄担任孙中山的秘书。

1913年9月16日随同宋霭龄第一次拜访孙中山,后来霭龄结婚,宋庆龄就代替姐姐为孙中山工作。

之后,两人的交往愈加频繁,相处也十分融洽,孙中山喜欢静静地听宋庆龄弹琴唱歌。

孙中山忘我为革命工作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宋庆龄。

图为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婚誓约书,证婚人为日本律师和田瑞。

1915年10月25日,日久生情的两人在日本结婚。

宋庆龄的这一决定遭到父母的坚决反对,但是她爱孙中山爱得痴情,办结婚登记手续的那年,宋庆龄22岁、孙中山49岁。

他们在结婚誓约上签字,并相约三条:“尽速办理符合中国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续。

将来永远保持夫妇关系,共同努力增进相互间之幸福。

万一发生违反本誓约之行为,即使受到法律上社会上的任何制裁,亦不得有任何异议;而且为了保持各自的名声,即使任何一方之亲属采取任何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

”上图为1916年4月24日,他们补拍的结婚照。

在《宋庆龄画传》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宋庆龄美的描述:“皮肤细嫩,看上去是那么娇柔、纤弱。

她的五官端正,下嘴唇微翘,眼睛里流露出温柔、遐思的神情,她似乎正从遥远的地方悲哀地观察着事态人情,为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的苦难而伤感。

记录“国母”宋庆龄非凡一生的珍贵照片

记录“国母”宋庆龄非凡一生的珍贵照片

记录“国母”宋庆龄非凡一生的珍贵照片
少女时代的宋庆龄和她的母亲倪珪贞。

宋庆龄(右四)、宋美龄(右一)与来访的宋子文(右五)、竺可桢(右二)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合影。

宋庆龄在学校排演的话剧中扮演公主。

右图:1912年宋庆龄在美国与同学、挚友阿利·曼合影。

她们之间的通信持续了60多年。

宋庆龄(右八,着黑衣)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的同学们合影。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结婚。

图为1916年4月24日,他们补拍的结婚照。

1917年,宋耀如、倪珪贞夫妇(三排)在上海拍的全家照。

六个子女:宋霭龄(二排左)、宋庆龄(二排右)、宋子文(二排中)、宋美龄(四排右)、宋子良(四排左)、宋子安(一排)。

1918-1920年间,青年时期的宋庆龄(左)、宋霭龄(中)宋美龄(右)
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后,宋庆龄在北京西山碧云寺为孙中山守灵。

图为:孙中山病逝后,1927年宋庆龄在武汉留影。

1927年9月6日,宋庆龄为了表明坚持孙中山革命原则的态度,决定按照孙中山遗愿访问苏联。

图为宋庆龄到达莫斯
科车站受到各界代表的热烈欢迎。

14张珍贵的宋庆龄老照片,很多镜头难得一见,图4让人心酸

14张珍贵的宋庆龄老照片,很多镜头难得一见,图4让人心酸

14张珍贵的宋庆龄老照片,很多镜头难得一见,图4让人心酸她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爱的力量让她度过了孤独漫长的一生,她就是宋庆龄,是很多人心中完美的女性。

宋庆龄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

孙中山去世后,尊称为国父,宋庆龄女士亦被尊称为“国母”。

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下面一组照片是她不同时期的珍贵照片,难得一见,十分珍贵。

这张照片是在上海孙中山故居悬挂的一张宋庆龄的照片,这张照片也被誉为是宋庆龄生平最美的一个镜头。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是宋庆龄长期居住和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

这张照片也是保存在故居她和孙中山先生的合影照。

这张照片是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后,他的遗体被抬走后宋庆龄孤单地坐在他病床前的一张照片,她孤独的身影,让人看了以后,莫名的心酸难受,忍不住想掉眼泪。

这张照片是宋庆龄1930年与爱尔兰著名的剧作家萧伯纳在一起的合影。

这张照片是抗战时期,为促进国共第二次合作,宋庆龄回到姐妹们中间,和妹夫蒋介石的合影。

这张照片是1940年3月31日,三姐妹摒弃前嫌,一起从香港飞往重庆,主持一场献机报国活动,这是三姐妹多年来的首次聚首。

这是宋氏三姐妹最后一次合影,此时三姐妹已经是人到中年了,蒋介石败退到台湾以后,三姐妹再也没有在一起合影。

这张照片是新中国开国大典上,宋庆龄和外宾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

这张照片是罕见穿着中山装的宋庆龄,这样的装束十分少见,也许是别有寓意。

图为1952年12月,宋庆龄在维也纳世界和平大会上讲话。

这张照片是1956年9月30日,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应邀来华访问,宋庆龄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热情接待苏加诺总统时的照片,图为宋庆龄在苏加诺总统搀扶下出席会议。

图为1961年,周恩来和宋庆龄在北京共同会见外宾时的照片。

图为晚年的宋庆龄。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岁,遵照她的遗言,骨灰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她父母陵墓的东侧。

宋庆龄珍贵照片集

宋庆龄珍贵照片集

宋庆龄珍贵照片集中年宋庆龄像为了共同抗日,三姐妹重聚在一起。

宋美龄为姐妹的再一次相聚而喜悦,此时的她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相聚会越来越少。

与姐妹的雍容华贵相比,宋庆龄永远是质朴而高贵的。

无论出现在何时何处,宋庆龄都保持着国母的那份端庄。

在重庆 1941年上世纪四十年代孙夫人在重庆上世纪中叶,解放前期的宋庆龄。

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母宋庆龄在香港。

她背后是一幅难民图。

生命中的绝大多数时刻,她都和底层人民站在一起。

孙中山夫人,站在一个中国救灾海报旁边。

1946年。

其时1947年,宋庆龄54岁。

抗战胜利后她在上海组建了中国福利基金会,其中有个儿童剧团,最著名的演出剧目就是《马兰花》了。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动都不怕……1949年,宋庆龄所期待的中国革命终于取得胜利。

她受到了最为隆重的欢迎,前往北京。

当时,中国共产党几乎所有主要领导人都前往车站迎接,毛泽东一等车停,立即登上火车搀扶她走下。

这是其中的一个镜头,左边是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宋庆龄身后隐约可见鲁迅夫人许广平和朱德的身影。

宋庆龄和战友何香凝在北京车站手挽着手,内心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即将建国,1949年56岁的宋庆龄搀扶71岁的何香凝北京政协开会后留影。

左起:林伯渠、董必武、宋庆龄、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周恩来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女代表合影。

整张构图里,宋庆龄在第二排中间。

晚年的宋庆龄同毛泽东、朱德在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开国大典上神情严肃的宋庆龄。

她和李济深站在一起。

周围满是记者,身后还有摄像机和支架。

当时的热闹场面可以想见。

在开国大典上,宋庆龄望着广场对面树立的孙中山巨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对她来说,为了这面旗,牺牲了太多志士的鲜血,其中,有很多是她的知音,她的战友。

共和国副主席宋庆龄在1949年。

宋庆龄和外宾在北京***城楼上。

接受斯大林和平奖章,旁边郭沫若。

1951年,宋庆龄与诗人聂鲁达在一起饮酒。

二十年过去,为鲁迅移灵的队伍中,宋庆龄依然搀扶着许广平的手臂。

一组老照片,你所没见过的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合影照片。

一组老照片,你所没见过的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合影照片。

一组老照片,你所没见过的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合影照片。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是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

1927年11月1日,宋庆龄等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

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上过程中,外界盛传 孙中山已经逝世。宋庆 龄为了辟谣,特地请照 相馆她和病重的孙中山 拍摄了这张合影。分送 给各大报记者。
孙中山逝世后,一怀愁绪,搂着孙科子女的宋庆龄。
宋庆龄
年轻的宋庆龄在读书中
阅读中的宋庆龄
据说她一生保持着一种发型,其实不然;这张照片,宋庆龄轻 散了头发。
姐姐庆龄(前坐者)、妹妹美龄(后立者)。当时,宋庆龄 已是孙夫人,美龄还没有出嫁。
最是那低头的温柔——青年宋庆龄和将士们在一起。

1914年8月25日,在日本流亡的宋家从东京 移居横滨市山手町59号。9月,宋蔼龄与孔 祥熙在横滨结婚。9月20日,在日本的宋家 成员在横滨合影留念,当时宋美龄和宋子 文仍在美国留学。照片中人物前排左起依 次为宋子安、宋庆龄、倪贞、宋蔼龄;后立 者左二人为宋子良和宋嘉树。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遗体被抬走, 宋庆龄孤单地坐在他 躺过的病床前。

她才刚三十出头,那么柔弱,那么美丽, 正是需要呵护与温暖的年纪。

同学们在毕业预言里似乎认为她将来会 是一个出色的医学专家,可是谁也没有 想到来自中国的罗莎蒙德〃宋,日后会 成为中国的“圣女贞德”。
孙中山夫妇 在广州
宋庆龄与孙中山
上海宋庆龄故居保存的孙中山宋 庆龄原版照片。
他们相伴相依,不离不弃。

这是1924年11月28日,宋庆龄在日本神户 高等女子学院面对日本女性进行演说情 景。从镜头上可以看到,孙中山先生静 静地坐在Fra bibliotek面一边的位置上。
1924年,孙中山宋庆龄 夫妇北上途中。此时的 孙中山肝癌还没有出现 爆发的迹象。
上图为1912年,宋庆龄在美国威斯里安女 子学院与同学合影。 同学们都叫她“rosamonde”,这个美丽文 静的女孩子有一天却出人意料地站到椅子 上扯掉了墙上挂的龙旗,踩在地上兴奋地 大喊:“打倒龙旗!高举共和国的旗帜!” 威斯里安的日子好象总是阳光普照,浪漫 而富于幻想的青春岁月。

宋美龄-宋子文-宋庆龄
宋庆龄罕见影像

宋庆龄(1893-1981)
宋庆龄与孙中山年龄上相差近30岁,但这
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宋庆龄对孙中山一往情深,内心充满无限 崇敬与爱戴。甚至到了孙中山逝世后,年 仅三十出头的她还不离不弃,成了中国的 “圣女贞德”。

1915年10月25日, 宋庆龄不顾父母反 对,与流亡中比她 大27岁的孙中山结 婚。

下图,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孙中山与家 人和同志一起在日本庆贺。前排左起:宋 庆龄、孙中山、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孙前 面的孩子是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多少年后 担任了共和国重要职务。宋庆龄不与孙中 山合葬的遗嘱也是最后对他重复的)。后 排左起:廖仲恺、胡汉民、剩下的是日本 友人
1921年7月,孙中 山与夫人宋庆龄 在广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