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管网压力自动控制系统 QC2
供气供热行业的智能化能源管理与控制系统

供气供热行业的智能化能源管理与控制系统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便利。
在供气供热行业,智能化能源管理与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能够提高供气供热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方便用户进行能源管理,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供气供热行业的智能化能源管理与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一、智能化能源管理与控制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智能化能源管理与控制系统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供气供热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与优化管理的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传感器与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测供气供热系统中的各种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以获取系统运行状态和能源消耗情况。
2. 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用于将传感器与监测设备获取的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将实时数据发送至中央控制系统,以便进行分析和决策。
3. 中央控制系统:通过汇总和分析传感器数据,实现对供气供热系统的全面监控和控制。
该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能源调度,实现运行的优化和节能减排。
4. 人机交互界面:提供给用户一个直观的界面,可查看系统的运行状态、能耗情况以及进行能源调整和设备控制。
二、智能化能源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功能与优势智能化能源管理与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功能与优势:1. 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供气供热系统的各项参数,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功能对设备进行调整和控制。
这样的功能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系统监控和调整,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 能源优化调度: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能源优化调度,将供需平衡与节能减排相结合,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环境友好性。
3. 故障预警与维护:系统能够通过监测数据进行故障预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了设备故障对供气供热系统带来的损失。
同时,还能够提供设备的维护信息和提醒,帮助用户对设备进行科学、高效的维护。
4.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建议,帮助用户进行运行优化和管理决策。
换热站自动节能控制系统

换热站自动节能控制系统换热站作为我国热供应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生产生活的稳定运行。
换热站主要是将一次网的80℃左右热水通过热交换器使二次网低温水水温达到6O℃左右,成为满足供暖送水温度的热水,通过二次网热水管道送到城市居民家中,流过各用户的散热器;通过循环泵的加压循环,流回换热站,进入换热站热交换器的二次回水温度有40℃左右。
一、换热站节能控制系统功能特点1.1节能控制系统的功能换热站节能控制系统具有高效节能、智能化、自动化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热力公司热网控制(多个换热站的集中管理和控制)或工厂、机关、住宅小区等商用建筑的供热、采暖、空调、生活用热水;各种需要换热的场所;各类换热站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配套。
1.2节能控制系统的特点换热站设计理念先进,既可节省基础建设的投资,又使安装维护简便。
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易于操作。
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显示。
也可远程通信操作,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监控,同时自动控制和人工操作可相互切换。
该智能控制装置具有自动控制、气候补偿、节能舒适等特点,是当今智能建筑采暖供热。
二、换热站节能控制存在的的问题2.1换热站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自动控制一次网供水的流量和供热量由于目前的换热站大多缺乏先进的控制方式,虽回水温度按要求得到了保证,但远端用户的供热效果很难保证,通常是使供水温度远高与设计要求值,这种方式虽然满足了远端用户的要求,却增加了热损失及供热量,浪费了能源。
2.2换热站运行管理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在换热站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换热站额调控。
虽然现在很多换热站都有了先进的设备,但大量闲置,究其原因是换热站的管理人员不会或不愿使用。
所以,要提高换热站运行管理人员的素质。
三、换热站节能控制系统设计为了保证换热站的安全、经济运行,必须保证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对现有规模的供热用户有合理的技术方案。
下面我们以某小区1000户住宅,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所建的换热站为例,介绍一下换热站控制系统节能设计和应用。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室内舒适度的提高要求,供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案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供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案,通过该方案可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能源的节约。
一、方案概述该自动化控制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供暖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其中包括室内温度的自动控制、热源的自动调节以及能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以及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供暖系统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该方案的核心理念是提高供暖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以满足用户对舒适度的要求。
二、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该方案采用了各种传感器技术来实现对供暖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温度、湿度、CO2等传感器的部署,可以及时获取室内环境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来判断室内温度是否达到设定要求。
同时,还可以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用户的舒适感。
三、控制算法的优化在该方案中,控制算法的优化是关键的一步。
通过分析传感器数据和供暖系统的特点,可以得出最佳的控制策略。
例如,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合理调节供热水的温度和流量,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差的大小来调整供暖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系统的效率。
四、远程监控与管理平台为了方便对供暖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该方案引入了远程监控与管理平台。
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实时查看供暖系统的运行状态,例如热源温度、水流量等。
同时,还可以对系统进行远程控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该平台还可以定期生成运行报告,帮助用户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能源使用情况,从而进行进一步优化。
五、方案优势该自动化控制方案相较于传统供暖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能源利用:通过智能控制算法的应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节供热水温度和流量,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室内舒适度提升:通过精确的室内环境监测和控制,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并及时调整,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指南

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指南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指南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指南:第一步:准备工作1. 确保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所有设备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检查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电源是否正常,并确保电源连接牢固。
第二步:设置温度参数1. 根据建筑物的需求,设定室内温度参数。
这可以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温度控制器来完成。
2. 根据室内温度参数,设定热力站机组的供暖温度。
这可以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温度设定器来完成。
第三步:开启供暖系统1. 确保热力站机组供暖系统的水循环泵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打开煤气或其他燃料供应系统,确保供暖锅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确保热力站机组供暖系统的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以确保热水能够流经供暖管道。
第四步:监控供暖系统运行状态1. 通过控制系统中的监测仪表,实时监测热力站机组供暖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供暖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
2. 如发现异常情况,例如温度过高或过低、压力异常等,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或修复。
第五步:调整供暖参数1. 根据热量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室内温度参数和供暖温度参数,以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
2. 如需调整供暖系统的运行模式,可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模式选择器进行调整。
第六步:定期维护和保养1. 按照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手册,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
2. 包括清洁供暖锅炉、更换滤网、检查管道和阀门的密封情况等。
总结: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指南包括准备工作、设置温度参数、开启供暖系统、监控运行状态、调整供暖参数和定期维护等步骤。
正确操作和维护系统,可以保证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

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是现代化供暖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对供暖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行状态的监测,提高供暖效率和舒适度。
下面将介绍该系统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需求分析在实施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对系统的期望,以及考虑到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第二步: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设计控制算法和逻辑,以及确定数据采集和通信方式。
第三步:硬件选型和安装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并进行安装。
确保硬件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与系统其他部件连接。
第四步:软件开发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软件开发。
这包括编写控制算法和逻辑,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设计用户界面和报警系统等。
确保软件能够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性能要求。
第五步:系统集成和调试将硬件设备与软件进行集成,并进行系统调试。
这包括测试各个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状态和精度,验证控制算法和逻辑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以及调整系统参数以达到最佳的供暖效果和能耗。
第六步:系统验收和运行在系统集成和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的验收和运行。
这包括验证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性能要求,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并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总结起来,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选型和安装、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调试,以及系统验收和运行。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流程,才能实现供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供暖效率和舒适度。
汽水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及改进方案

汽水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及改进方案作者:庄冰杜成业穆桐来源:《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3期摘要:以某市集中供热项目汽水换热站为例,本文从工艺流程、控制系统方案、功能及改进方法等几个方面,对汽水换热站自控系统进行了阐述,尤其对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网络构架、控制方法的改进优化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汽水换热站;控制系统;改进方案。
引言先进的集中供热工艺及控制方法,能提高供热指标、节约人员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管理水平。
汽水换热站是集中供热重要的组成工艺,其自动控制策略水平及改进方案对于整个供热工艺至关重要。
某市集中供热项目由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建设,该项目于2017 年11 月投产,经过一个供热周期的应用检验,汽水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运行平稳,实现了汽水换热站的全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功能完全满足业主的生产要求。
1 工艺概述汽水换热站的主要功能是利用某工厂锅炉生产的富余蒸汽对供热管网水进行换热加热,为各小区二级换热站提供供热热水,工艺流程图如图1 所示。
来自锅炉的蒸汽进入汽水换热器,换热后冷凝成水,再经凝结水回收装置返回锅炉。
各二级换热站的回水,先经过除污器滤除水中杂质,然后循环泵加压后进入汽水换热器,经过蒸汽换热升温后,为各二级换热站提供热水。
补水泵为供热管网补水,保证回水压力稳定。
2 控制系统组成汽水换热站控制系统包括现场检测设备、PLC 控制系统、操作台、HMI 操作站、UPS 电源、变频器、就地操作箱、阀门等设备。
换热站控制系统采用Siemens S7-1500 系列PLC,通过Profibus-DP 总线网与低压配电室的变频器等设备通信,同时通过以太网光纤与调度中心与集中供热的监控中心通信,实现远程集中监控。
控制系统硬件配置及网络构架如图2 所示。
网络结构主要包括以太网和Profibus-DP 网两部分。
以太网通信速率高、开放性好、易维护、故障诊断方便,用于PLC 系统内部通信模块通信、PLC 与HMI 操作站通信、PLC 基础控制级和集中供热监控中心通信。
关于换热站自动控制与调节方法的探讨

关于换热站自动控制与调节方法的探讨【摘要】热力站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热网与热用户的连接场所,是用来转换供热介质种类,改变介质参数,分配、控制及计量供给热用户热量的设施。
在热力站内安装有与用户连接的有关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和控制装置。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水管网存在水力工况不稳定,水力分配也比较复杂,在供热系统中,我们都希望网络中的流量能按设计值分配到各热用户系统中去。
实际上,一套供热系统无论设计多么可靠,水力计算多么准确,投入运行后,总会有某些用户的流量或温度达不到要求,水力失调现象不可避免,因此要想均衡按需供热必须进行调节与控制。
本文针对目前集中供热系统中水-水换热的热力站的自动控制与调节方法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热力站;自动控制与调节;方法1.热力站的自动控制热力站的自动控制概括起来可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①实时参数检测,了解系统工况。
②均匀调节流量,消除冷热不均。
③合理匹配工况,保证按需供热。
④及时诊断事故,确保安全运行。
⑤健全运行档案,实行量化管理。
热力站采用温度控制为主的监控方案,即根据室外温度绘制的二次供、回水温度曲线与实际二次系统供水温度(或二次回水温度或二次供、回水平均温度)之间的偏差,来完成供热量的控制。
一般热力站系统的自动控制形式及安装要求如下:(1)采暖(或空调)循环泵的控制主要有两种形式:当二次供热系统为定流量系统,循环泵采用定速方式运行。
当二次供热系统为变流量系统,循环泵采用变频调速方式运行。
(2)补水定压主要有两种形式:用户有膨胀水箱时,采用膨胀水箱定压方式。
用户有无膨胀水箱时,采用热力站内定压方式,如变频补水定压方式。
(3)室外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要求:室外温度传感器安装于热力站所在建筑物的室外背阴处(北墙或东墙)的百叶窗内,高度不低于是外地坪2.5米。
2.热力站的自动调节热力站自动调节的目的是使热力站的供热量与用户的需热量相一致。
随室外温度的变化,按照供热温度调节曲线进行供热温度或流量的调节,以实现用户按需供热。
QC范文,采用自动抽水装置减少地沟内积水

采用自动抽水装置减少地沟内积水某某动力公司热力站三班二零一一年九月一日一、小组概况1、概况:某某动力公司热力三班QC小组成立于2005年3月份,主要负责某某港区6号锅炉房的供暖和维修(供暖面积24700m2)及1号、2号、4号锅炉房的电器维修等工作。
2、小组介绍:二、活动计划2010年6月2日,我们小组制定了树脂罐QC活动小组的活动计划,三、选题理由作为某某冬季供暖服务单位,我们必须响应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为用户提供更安全,优质的服务。
调查发现六号锅炉房供热管网北线地沟内积水严重,特别是外理公司办公室后面地沟内积水尤为严重,为了降低地沟内积水水位,保证供暖设施的安全运行,六号锅炉房采用人工控制水泵抽水的方式抽取地沟内的积水,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地沟内积水水位,我们小组提出“采用自动抽水装置,减少地沟内积水“的课题。
四.抽水装置简介六号锅炉房在北线外理公司办公室后面地沟内安放一台1.5kw的抽水泵,由专人控制水泵的开关,以此来控制地沟内积水的水位。
如下图:五、现状调查现状调查一对2010年7月—9月外理公司办公室后面地沟内水位和耗电量进行统计,具体数据如下:现状调查二制定标准的水位线,派专门人员按照水位线控制水泵的开关,调查结果如下:六、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①设定目标我们QC小组决定采用电缆式浮球开关和水泵相结合的自动抽水装备抽取地沟内积水,电缆式浮球开关是利用重力和浮力的原理设计而成的,它由浮漂体、微动开关、驱动机构、重锤、三芯电缆组成,当球体受到液体浮力的作用而随液位上升或下降到水平面约28度左右时,通过设置在浮球内的驱动机构驱动大量微动开关输出开(通)或关(断)的信号,控制水泵的开关,从而实现对液位的控制。
此装置可以正常开关100万次,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七、原因分析我们召开分析会,查找地沟内水位难以控制的原因,分析找出可能的原因如下图为在众多的原因中找出要因,我们小组对找出的5条末梢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逐一进行确认。
集中供暖二级网水力平衡控制方案

集中供暖二级网水力平衡控制方案1、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我国北方城市集中供暖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大,人民对供暖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处理好用户的舒适度和节约能源之间的关系,按需供热是处理这个矛盾的最好方案。
当大规模热用户的热负荷发生变化时,就需要我们对供热系统的流量、供水温度等进行调节。
充分了解二次管网的水力平衡,有利于运行调度管理调节操作的协调性、有利于热网运行的稳定性、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和用户温度不达标等问题。
2、目的和意义在目前的供暖设计中,二级网供水温度设计一般是60-65℃,回水温度设计一般是45-50℃,温差15℃-20℃。
由于各热用户距离换热站的位置有远有近,供水压力沿着管道逐渐衰减降低,所以热水流到每个用户的时候供回水压力偏差很大。
距离换热站越偏远的用户,供水压力低,供水量偏小,供不热的现象就出现了;距离换热站近的用户则供水量偏大,浪费水量,浪费能耗。
为了增加偏远用户的热水供应量,需要进一步增大换热站循环泵的频率,提高供水压力和水量,造成水泵的电耗增加。
而距离换热站近的用户,供水压力偏高,供水量偏大,导致室内温度偏高,引起室内干燥,部分老百姓打开窗户通风,导致大量能源浪费,大大增加了供热企业的能源成本,降低供热企业利润。
综上所述,由于二级热网的供回水压力不平衡导致热水供量失衡,该热的用户不热,而有的用户室温偏热却浪费了能源,这种现象就是二级热网区块内水力失衡。
每个二级热网区块(例如,生活小区、学校、医院等)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是一个封闭的区块体系。
新华公司针对独立的二级供热管网,采用自主研发的室内温度监测和流量控制相结合的产品,依托多年的热网自控经验,采用多年积累的DCS技术和基于云平台的大型SCADA平台,开发出了二级网水力平衡控制系统;消除二级网区块内的水力失衡,可以实现均匀平衡的合理供热,取消了二级网区块的热水量浪费导致的能源浪费和水耗、电耗浪费,改善用户的供暖体验,节约供暖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供热公司的盈利能力。
供暖系统简绍(一次网和二次网)

三、系统设备简介
5、动态平衡阀
平衡法组成
由阀体、上下盖、自动调节 阀瓣、手动调节阀瓣,膜片 和弹簧等组成
工作原理
动态平衡阀由自动调节阀瓣和手动调 节阀瓣两部分组成。系统流体的工作 压力为P1,手动调节阀瓣的前后压力 分别为P2、P3。当手动调节阀瓣调到 某一位置时,即人为确定了“设定流 量”,以及相对应的固定(P2-P3)值。 当系统流量增大时,(P2-P3)的实际值 超过了允许的给定值,此时自动调节 阀瓣自动关小,直至流量重新维持到 设定流量,反之亦然。
三、系统设备简介
6、自力式压差控制阀
自力式压力平衡阀,是一种利 用介质自身的压力变化进行自 我控制而保持流经该被控系统 介质压差不变的节能产品。适 用于供暖方式采用双管系统的 压差控制,保证系统的压差基 本不变,降低噪音,平衡阻力, 消除热网的水力失调。
压差控制阀也称为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在变流量系统中,它通过感应供热 管道系统中两点的压力,可以使被控环路的压差保持恒定,在分户计量双管 供暖系统设计时,控制阀布置: :a.压差控制阀仅在设在建筑物供暖引入口,控制供暖引入口的压差为定值. b.在下供下回式双管系统中,压差控制阀设在每组共用立管的起始端,控制 立管的压差为定值. c.压差控制阀设在每一户的引入口,控制户内系统的压差为定值.
三、系统设备简介
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共有特点:
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和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有一个共有特点:消除系统压差 波动给被控系统带来的影响,根据压差波动信号的变化自动调节自身开启状 态。
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对被控系统的要求是:不能有内部自主调节,如被控 系统内部发生自主调节现象,初始的平衡状态即被打破,被控系统内部就会 发生不自主的流量变化,在自主调节比例大时尤为突出。而自力式压差控制 阀在被控系统内部无自主调节时的功能是:恒定被控系统两端的压差, 终 结果是恒定流量。
换热站及其自动控制系统

换热站及其自动控制系统The heat exchange station is now widely used i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However, good heating system and goo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sometimes can not be combination well. Investigate its reason, is mainly the HVAC engineers do not understand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personnel do not understand the HVAC, neither can achieve the best results. In the heating project, comparing HVAC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HVAC is the leading part, and automatic control is its auxiliary. Therefore, as a heating technology personnel,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rudimentary understanding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t the sametime, should be based on their knowledge of automation and HVACunderstanding to coordination and guidance control personnel to do the debugging work.s Central Heating Supply System; Control system of heat exchanger; PID Regulation换热站如今已广泛使用自动控制系统。
用QC方法提高排水管网波纹管的安装质量

进一步深化对QC方法的研究,探索其在排 水管网波纹管安装中的更多应用可能性。
引入先进技术
结合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提高波纹管安 装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拓展应用领域
将QC方法的应用拓展到其他类型的管网建 设领域,如给水管网、燃气管网等。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QC方法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 行业整体应用水平。
周期。
降低安装成本
合理利用QC方法,可以优化资 源配置,减少浪费,从而降低 波纹管安装成本。
提升安装质量
QC方法注重过程控制和持续改 进,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安装过 程中的问题,提高波纹管的安 装质量。
增强竞争力
通过应用QC方法,可以提高企 业在排水管网建设领域的竞争
力,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THANKS
感谢观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用QC方法提高排水管网波
纹管的安装质量
• 引言 • QC方法概述 • 波纹管安装质量的现状和问题 • QC方法在提高波纹管安装质量中的应用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CONT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3
波纹管安装质量的现状和问题
波纹管安装质量的现状
波纹管安装质量参差不齐
安装过程中的问题较多
由于施工环境和操作人员技能水平的 差异,波纹管的安装质量在不同地区 和项目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波纹管变形、连接不紧密、安装位 置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排水管网的 正常运行。
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基于PLC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自动化等专业3

摘要本论文根据中国城市小区的供水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并利用组态软件开发良好的运行管理界面。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水泵机组、压力传感器、工控机等构成。
本系统包含三台水泵电机,它们组成变频循环运行方式。
采用变频器实现对三相水泵电机的软启动和变频调速,运行切换采用“先启先停”的原则。
压力传感器检测当前水压信号,送入PLC与设定值比较后进行PID运算,从而控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进而改变水泵电机的转速来改变供水量,最终保持管网压力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通过工控机与PLC的连接,采用组态软件完成系统监控,实现了运行状态动态显示及数据、报警的查询。
关键词:变频调速,恒压供水,PLC,组态软1 绪论1.1 课题的提出水和电是人类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在节水节能已成为时代特征的现实条件下,我们这个水资源和电能源短缺的国家,长期以来在市政供水、高层建筑供水、工业生产循环供水等方面技术一直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较低,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中各类小区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也对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区供水系统的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供水的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直接影响到小区住户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直接体现了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传统的小区供水方式有:恒速泵加压供水、气压罐供水、水塔高位水箱供水、液力耦合器和电池滑差离合器调速的供水方式、单片机变频调速供水系统等方式,其优、缺点如下[1]:(1) 恒速泵加压供水方式无法对供水管网的压力做出及时的反应,水泵的增减都依赖人工进行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而且为保证供水,机组常处于满负荷运行,不但效率低、耗电量大,而且在用水量较少时,管网长期处于超压运行状态,爆损现象严重,电机硬起动易产生水锤效应,破坏性大,目前较少采用。
(2) 气压罐供水具有体积小、技术简单、不受高度限制等特点,但此方式调节量小、水泵电机为硬起动且起动频繁,对电器设备要求较高、系统维护工作量大,而且为减少水泵起动次数,停泵压力往往比较高,致使水泵在低效段工作,而出水压力无谓的增高,也使浪费加大,从而限制了其发展。
供热系统二次网平衡调节方法探究

供热系统二次网平衡调节方法探究发布时间:2023-02-21T03:10:31.181Z 来源:《福光技术》2023年2期作者:蔡永哲[导读] 从节约能源的角度,通过合理的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可以有效降低水、电、热的单耗,为供热企业节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大唐长热吉林热力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103摘要:伴随着集中供热事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供热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打通用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为目前供热行业的探讨焦点,而做好二次网、楼栋单元、各户之间的平衡调整,实现户间平衡、降低投诉,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提升供热能力成为有效的手段。
本文针对不同的二次网形式,提出了部分实用的二次网平衡调节方法,并通过调节实例证实了方法的有效。
关键词:供热系统;二次网;平衡调节1供热系统二次网平衡调节的意义从节约能源的角度,通过合理的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可以有效降低水、电、热的单耗,为供热企业节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在二次网水力工况存在不平衡的情况下,近端住户室内温度偏高,远端住户室温偏低不达标。
这时会产生以下几种情况:一方面为了保证远端住户室温达标,供热企业要整体提高二次网供热温度参数,满足远端用户室内室内温度达标,但在该运行模式下,将会导致近端用户室内温度过高,造成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供热企业加大二次网循环泵的流量,减小循环流量的温差,使管网内流体的温度趋于一致,达到管网平衡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不但造成水泵电耗的增加,同时也造成了热量损失的增加。
根据实际现场调研发现,目前有一部分供热系统依旧采用关断功能的阀门作为调节阀来调节管网的水力工况,该类阀门调节性能较差,在管网平衡调节上具有很大难度。
大部分运行人员在二网平衡调节过程中,调节依据为回水温度,但是由于测试设备简陋且精度较差,同时回水温度反馈需要时间,因此单纯的人工调节很难将管网调节至平衡状态。
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主要消除的是楼间的水平失衡和楼内的垂直失调。
供热管道设计

三、供热管网形式及供热介质 确定
4、供热管网形式 热水——双管制、多管制 蒸汽——单管、双管、多管 热水管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 供热面积比较大(大于1000万㎡)的系
统,应采用多热源供 热,各热源热力干线 应联通。
四、管网水力计算
1、水力计算目的:确定管网流量、管径、 设备大小,计算管网阻力损失。
或非金属管道
管材及钢制管件的钢材编号如下:
钢号 Q235-A.F
适用范围
钢板厚度
P≤1.0MPa, t ≤150℃ ≤8mm
Q235-A
P≤1.6MPa, t ≤300℃ ≤16mm
Q235-B、20、20g、 可用于本规范适用范围的 不限
20R及低合金钢
全部参数
五、管道布置与敷设
4、管道连接
应尽量采用焊接,与阀门、设备之间需要拆卸时采用法兰 连接,对DN≤25的放气阀,可采用螺纹丝接。
工业余热供热系统、核供热堆和太阳能供热系
统。
2、根据热媒不同分为:蒸汽供热系统和
热水供热系统
3、根据供热管网的不同分为:单管制、
双管制及多管制。
(三)供热管道类别
压力管道设计类别分为长输管道(GA类)、公用管道(GB类) 及工业管道(GC类)
供热管道(热力管道 )属于GB类、GB2级公用管道。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适用范围: (1)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温度小于或等于200°C; (2)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等于1.6MPa, 温度小于或等于 350°C。
及管道构件的承压能力(不超压)。 2、在高温水的用户内,任一点的热媒压力不应
低于该水温下的汽化压力加50kPa(不汽化)。 3、与热网直连的用户,在停止或运行时,回水
热力管网温度压力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热力管网温度压力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热力管网温度压力自动化监测系统解决方案1.热力系统发展趋势近年来,政府对集中供热系统建设的投入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270亿元增至2013年的450亿元。
受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及供热需求持续增长的双重影响,集中供热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全国的集中供热面积和供热量得到稳定增长。
2013年,全国的集中供热面积约58亿平方米,当年集中供热总量约30亿吉焦,供热管网长度约18万公里。
按热力消费市场的终端客户划分,热力供应行业可划分为工业市场和居民采暖市场两大类。
目前工业部门是我国热力消费的主要领域,占全国热力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70%,但是居民采暖的热力消费增速高于工业领域,占全国热力消费总量约30%且比重不断提高。
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城镇化的提升,受益于原有大中城市供热面积快速增长(新增建筑+旧区改造)和新兴县镇供热市场(超过1100个)逐步开启,预计城市供热市场未来3-5年将保持15%的复合增速。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显示,目前,供热行业正处于体制改革、设备更新、技术进步阶段,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外资、民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已进入供热市场,供热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供热市场准入、特许经营、用热商品化、热计量收费等改革将逐步深化,节能高效、多热源、大吨位、联片集中供热、地源供热、科学运行等运营方式将不断推进行业发展。
2.XX热力集团基本情况XX热力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国有集中供热企业,具有五十多年光荣供热历史,隶属于北京能源集团,担负为XX市民和XX政军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供热保障职责。
XX热力集团集供热生产运营、供热规划设计、供热工程建设、供热技术研发、供热设备制造于一体,拥有供热运营企业X家,为供热运营提供保障的企业X家,员工X多名。
2015年底,集团总资产X亿元,营业收入X多亿元;供热总面积X亿平方米,供热用户X万户;一级供热管线X公里,热力站X座。
供暖系统简绍(一次网和二次网)

供暖系统简绍(一次网和二次网)供暖系统简介(一次网和二次网)一、引言供暖系统是指用于向建筑物供应热能以保持室内温度舒适的系统。
在供暖系统中,一次网和二次网是两种常见的热能传输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供暖系统进行简要介绍。
二、一次网一次网是指通过燃气或者燃油等热源直接供应热水或蒸汽至建筑物的系统。
一次网的工作原理如下:1. 热源一次网的热源可以是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电锅炉等。
热源通过燃烧或加热产生热能,然后将热水或蒸汽传送至建筑物。
2. 热水或蒸汽传输热水或蒸汽通过一次网的管道输送至建筑物。
管道通常采用钢管、铸铁管等,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高温性。
3. 到达建筑物热水或蒸汽到达建筑物后,通过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建筑物的暖气片或者地暖系统。
这样,建筑物内的温度就会逐渐升高。
一次网的优点是热源与建筑物之间无需额外的传热设备,能够直接传递热能,效率较高。
然而,一次网在长距离输送热量时会有能量损失,而且无法为建筑物提供冷却服务。
三、二次网二次网是指通过建筑物内的热交换站将热水传递给建筑物内的供暖设备的系统。
二次网的工作原理如下:1. 热源和热交换站与一次网相比,二次网需要额外增加热交换站。
热源供应热水至热交换站,热交换站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二次网。
2. 二次网二次网是建筑物内的管道系统,将热能从热交换站输送至供暖设备。
二次网内的管道通常采用塑料管、不锈钢管等材料,其弯曲性和耐腐蚀性较强。
3. 到达供暖设备在建筑物内,供暖设备如暖气片、地暖等将从二次网输送过来的热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升高室内温度。
二次网的优点是能够灵活调节热水的供应温度和流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二次网还可以在夏季用于给建筑物提供冷却服务,实现冷暖双向供应。
然而,二次网相比一次网需要增加热交换站,整体设备投资较高。
四、总结一次网和二次网是常见的供暖系统,它们分别通过直接供应热水或蒸汽和通过热交换站传递热水的方式实现建筑物的供暖需求。
一次网适用于较小的供热范围,无需额外设备,效率较高;而二次网适用于较大的供热范围,具备灵活调节能力和冷却供应能力,但设备投资较高。
集中供热热网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培训资料

长治市集中供热热网自动化控制系统招标文件(技术部分)招标编号:HT2016-186项目名称:长治市集中供热热网自动化控制系统招标人: 长治市惠城热力有限公司(盖章)招标代理机构: 山西海通工程招标有限公司 (盖章)日期:二○一六年九月目录目录 01 总则............................................................................................................ - 0 - 1.1 项目总体介绍............................................................................................ - 0 - 1.2 承包商的职责范围.................................................................................... - 4 -1.3 承包商与业主的联系................................................................................ - 6 -2 投标商的资质要求以及制造商的要求 ................................................... - 6 - 2.1 投标商须知................................................................................................ - 6 - 2.2 投标商的资质要求.................................................................................... - 7 -2.3 制造商的要求............................................................................................ - 7 -3 热网控制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 8 -4 控制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 - 11 - 4.1 设备的安装、调试.................................................................................. - 11 -4.2 设备的验收.............................................................................................. - 11 -5 设计联络与培训...................................................................................... - 12 - 5.1设计联络会议........................................................................................... - 12 -5.2技术培训................................................................................................... - 12 -6 承包商应提供的技术资料...................................................................... - 13 - 6.1 硬件资料.................................................................................................. - 13 -6.2 软件资料.................................................................................................. - 13 -7 售后服务和备品备件.............................................................................. - 13 - 7.1 售后服务.................................................................................................. - 13 -7.2 备品备件.................................................................................................. - 13 -8 设备及软件技术要求.............................................................................. - 13 - 8.1 GPS校时系统 .......................................................................................... - 13 - 8.2 DLP大屏幕显示系统.............................................................................. - 14 - 8.3 .计算辅助设备以及附件.......................................................................... - 18 - 8.4 自动化检测仪表--技术要求................................................................... - 23 - 8.5电视监控系统........................................................................................... - 30 -8.6热网计算机监控系统............................................................................... - 33 - 8.7 现场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 40 - 8.8监控软件(SCADA软件).................................................................... - 44 - 8.9工业实时数据库软件............................................................................... - 50 - 8.10 水力仿真软件........................................................................................ - 52 - 8.11热网控制软件技术要求......................................................................... - 57 - 8.12 热力站控制要求.................................................................................... - 63 - 8.13 通信系统与通信软件............................................................................ - 66 - 8.14 地理信息系统(GIS) ......................................................................... - 66 -8.15其他......................................................................................................... - 66 -9 设备清单(增加防火墙、杀毒软件,工业级) ................................. - 67 - 9.1 热网调度室监控系统及辅助设备(设置在热力公司办公楼内)...... - 67 - 9.2 热力站仪表及控制系统(一系统)...................................................... - 68 - 9.3 热力站仪表及控制系统(二系统)...................................................... - 69 - 9.4 热力站仪表及控制系统(三系统)...................................................... - 70 - 9.5 热力站仪表及控制系统(四系统)...................................................... - 70 - 9.6 生产报表系统.......................................................................................... - 71 -热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书1总则1.1项目总体介绍1.1.1项目背景介绍(1)现状热源长治市目前已建成投产四个主要热源,分别是漳泽发电厂、国电长治热电厂、漳山电厂及第一供热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供排水车间污水站QC小组
成立时间 2009年07月
活动时间
2009年07月-2012年 06月
课题类型 现场型
活动频次 1次/月
序 号
姓名
性 别
年龄
学历
职务
1 曹新文 男 44 大专
车间主任
2 李洋 女 26 本科
主任助理
3 陈庆 男 24 本科 制糖车间副主任
4 刘卫军 男 37 中专
中班
东郊站1#
20:20-21:56,23:00-2:00
表四:对2011年 12月每旬任意连续3天西站点每旬日均供水、回水压力
和补水次数记录对比运行时间记录表节选
调查五:故障记录
• 1、 2010年10月23日:2号家属区总管由于补水压力过高 在1号区大门处破裂 ,故障排除时间18小时。
• 2、2011年11月14日:东郊站补水2号泵组由于补水次数频 繁电机烧毁,故障排除时间8小时。
机
2、夜 间照明 条件差
1、供水泵 组启动方 式为硬启
动
人
培训力度 不够,人 为操作失
误
责任心 不强, 巡检不 到位
系统供水压力 不稳定
补水泵组启 动频繁
来水压力 波动大
工艺
料
原因分析:
•1、岗位培训力度不够 •2、责任心不强,巡检不到位 •3、设备运行噪音大 •4、夜间照明环境差 •5、供水泵组启动方式为硬启动 •6、系统供水压力不稳定 •7、补水泵组启动频繁
日期
班次
补水泵名称
补水运行时间/h
日补水次数
东郊站1#
5:45-8:50
2011.12.5 夜班
东郊站2#
2:00-4:27
白班
东郊站2#
10:45-13:15
35
中班
东郊站2#
23:50-2:00
夜班
西郊站2# 西郊站1#
3:00-10:00 2:00-5:25, 7:20-10:00
西郊站2#
16:20-18:00
压力和补水次数进行对比:
时间 10月上旬 10月中旬 10月下旬 11月上旬 11月中旬 11月下旬
供水压力Mpa 0.35 0.42 0.32 0.42 0.36 0.20
回水压力Mpa 0.00 0.10 0.08 0.00 0.01 0.14
补水次数 9 9 8 10 24 40
12月上旬
0.38
15
12月15日
0.41
0.00
13
12月23日
0.40
0.01
9
12月24日
0.39
0.00
11
12月25日
0.40
0.08
8
注:10月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旬自动控制 表三:对2011年 12月每旬任意连续3天西站点每旬日均供水、
已开始进行
回水压力和补水次数记录对比表
调整、运
• 调查四:对2011年 12月每旬任意连续3天西站点每旬日均供水、 回水压力和补水次数记录对比日运行时间记录:
0.12
25
12月中旬
0.31
0.00
72???
12月下旬表一:东西站点0每.3旬1 日均供水、回水0.压00力和补水次数对7比2表
•
由上表可以看出,东站点每旬日均供水、回水压力
和补水次数变化较大,以11月为例,供水压力波峰、波谷
值相差0.22Mpa,回水压力相差0.14Mpa, 补水次数相差
30次/d,变化值较大。
五、设定目标
•
根据供暖运行情况和用户需求,保障系统在生产运行
中期稳定安全运行。
• 1、系统管网供水压力必须控制在0.28—0.41Mpa的有 效范围内运行。
• 2、防止人为因素操作造成供水压力变化使管网系统出 现故障。
• 3、加强巡查力度,减少补水泵组停启频率造成的设备故 障。
六、原因分析
环
1、设备运行噪 音大
• 调查二:对2010年 11月西站点每旬日均供水、 回水压力和补水次数进行对比:
时间
供水压力Mpa 回水压力Mpa 补水次数次/日
11月上旬
0.46
0.01
42
11月中旬
0.48
0.00
56
11月下旬
0.32
0.08
63
表二:东西站点每旬日均供水、回水压力和补水次数进行对比表
由表二可知,西站点每旬日均供水、回水压力和 补水次数变化也是较大。
三、选题理由
选题理由:
管路系统结垢腐蚀严 重、供回水渗漏损失严 重,供水压力严重不平 衡补水泵组启停次数频 繁,泵组的事故率明显 增加,而且供水压力太 高使用户家中供暖设施 爆裂,影响系统正常运 行。
选定课题:
供暖管网 压力自动控制。
集水池内沉积的泥沙
四、现状调查
•
调查一:对2009年 10月-12月东站点每旬日均供水、回水
• 调查三:对2011年 12月每旬任意连续3天东、西站点每旬日均供水、 回水压力和补水次数记录对比
时间
供水压力Mpa 回水压力Mpa 补水次数次/日
10月25日
0.43
0.05
41
10月26日
0.38
0.09
38
10月27日
0.46
0.1
35
11月13日
0.40
0.20
20
12月14日
0.39
0.00
车间班长
组内职务
组长 组员 技术顾问 组员
组内分工
全面负责 现场管理 技术指导 活动实施
5 丁春江 男 42 初中
代班长
组员
活动实施
6 雍正 男 37 中专
班长
组员
活动实施
7 蒋正荣 男 8 张金华 男
47 高中 56 高中
代班长 电工
组员 组员
活动实施 技术指导
本次活动情况:小组人员均接受QC教育
供暖管网压力自动控制系统
撰稿人:曹新文 李洋 发表人:李洋
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供排水车间QC小组 二零一二年六月
一 、引言
•
绿翔糖业供暖站分为东、西、北热热热交换站三部分。
其中,东、西热热热交换站为公司内部服务,北交站为对外
服务,供暖正常运行情况下,管路的供水压力在2.8-
4.2Mpa,回水压力在0-2.2Mpa,从而保障泵组、管网系统的
正常运行,实现出水压力、温度达到要求,满足供暖用户
的供暖需求。
• 公司供暖管网系统通过十三个供暖期的调试、运行,管 路系统结垢腐蚀严重,供回水管道渗漏损失非常严重,造 成管路的供水压力严重不平衡,运行人员发现,每班次向 系统内补充凝结水的频次很高,补水泵组启停次数频繁, 泵组的事故率明显增加。而且,人为操作管路的供水压力 很难控制,经常造成供水压力太高,使用户家中供暖设施 爆裂。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更好的保障各供暖用户的供 暖质量安全,车间要求管路的供水压力必须控制在要求的 范围内,为供暖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011.12.15 白班
西郊站2#
11:00-14:50
13
中班
西郊站2# 西郊站1#
18:00-18:35 20:32-2:00
夜班
东郊站2# 东郊站1#
2:00-8:30 2:45-9:40
东郊站1#
11:05-14:30
2011.12.25 白班
东郊站2#
12:10-14:36
8
东家站2#
18:0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