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局面的形成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冷战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冷战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冷战优秀教案
学科:历史
年级:初中
课题: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教学目标:
1. 了解冷战的起因、特点和发展阶段;
2. 掌握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包括东西方集团的对立、冷战期间的国际冲突;
3. 能够分析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冷战的起因和特点;
2. 冷战期间的国际冲突。

教学难点:
1. 理解东西方集团对立的原因;
2. 认识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教材:初中历史教科书;
2. 多媒体设备;
3. 索引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背景和氛围。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冷战的起因和特点;
2. 分析东西方集团的对立和冷战期间的国际冲突。

三、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并记录在索引卡上。

四、展示交流(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五、反思总结(5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鼓励学生多思考和探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文章。

川教初中历史下《2.4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word教案 (3)

川教初中历史下《2.4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word教案 (3)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异同点。

【教学步骤】导入1、回顾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

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2、引用一个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二战”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和平之路。

战后,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并主宰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明确“冷战”政策的概念。

一、冷战政策: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思考:什么是“冷战”政策?什么叫“遏制”?为什么它们要“遏制共产主义”?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呢?二、“铁幕”演说:1946年、演讲,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

三、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1、展示:杜鲁门在国会演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

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背景:
序幕:“铁幕”演说
冷战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表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北约和华约
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教学反思:《“冷战”局面的形成》主要讲的是二战后的两极格局。


完这节课后,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思考或改进:
本课的内容重点明确,主要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及美苏争霸的表现等几个问题。

学生基本上都能明确这些问题,课堂也基本达到了应有的效果,但对有些问题的理解却仍显得欠缺,比如说对冷战这一含义的理解,有些学生并不是十分理解,所以仍需要进一步强调。

而对于美苏争霸的表现这个问题,因为对那些典型事件并没有完全展开讲,所以在记忆上就增加了一些难度,这些都是需要在课下或下节课继续努力的地方。

还有就是本课的学习在几个班的情况不太一样,有的班完成的很轻松,能及时巩固且有充足的联系时间,而有的班却没有太多当堂巩固的时间,形成了一定的差距。

虽然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也成了我今后备课中需要关注的事情。

希望以后能做的更好!。

九年级历史下册 4.1《“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 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4.1《“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 川教版

第1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

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异同点。

美苏冷战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美苏争霸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过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美苏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敌对和对抗行动;美苏争霸则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如美军侵略越南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

美苏冷战和争霸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在实质和结果上是一致的。

导入1、回顾二战中美国、苏联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

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2、悬挂《二战形势图》,指出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苏联控制的领土。

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3、引用一个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和平之路。

战后,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并主宰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川教版历史九下《“冷战”局面的形成》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

川教版历史九下《“冷战”局面的形成》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

川教版历史九下《“冷战”局面的形成》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 第1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过程和方法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重点和难点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

难点:如何理解美苏冷战与美苏霸权斗争的异同。

美苏冷战是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美苏争夺霸权的斗争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越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是一种敌对和对抗行为,而不是战争;美苏争夺霸权的斗争既包括和平对抗,也包括局部战争,如美国入侵越南和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苏冷战和争夺霸权的斗争在形式、实质和结果上都有相似之处。

导入1.回顾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主义的联合攻击。

在打击法西斯主义的同时,美苏两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悬挂《二战形势图》,指出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苏联控制的领土。

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3.引用英国一句著名的外交谚语: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苏联对美国霸权的遏制,美苏关系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朝阳中学李萍)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朝阳中学李萍)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重庆市朝阳中学李萍一、课标要求:知道杜鲁门主义、“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知道“铁幕演说”的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及影响;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出台经过及具体内容;记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时间及影响;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概括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初步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实质的探讨,增强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对漫画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片、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表现、原因、影响的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二战后两大阵营形成过程的整体和初步认识,使学生初步懂得从整体、全局的视角观察历史,从而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通过对两极格局的国际经济政治影响的学习,认识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一步树立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四、教学难点:什么是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1多媒体展示漫画《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让学生读懂漫画并说说从漫画提取到什么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接着教师强调:二战的帷幕落下不久,世界上两大阵营之间打了一场持续将近半个世纪的战争,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的和平。

你知道这是什么“战争”吗?弓I入新课。

教学环节2自主复习并完成学案:多媒体展示要求(一)阅读本课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二)阅读课文、感知课文(正文、小子内容,图示,地图册都要认真阅读)(三)请把重要知识点落实在教材上教学环节3展示复习学案(一)、冷战的背景二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体系。

岳麓版历史选修3《“冷战”的形成》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岳麓版历史选修3《“冷战”的形成》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15课“冷战”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一、“冷战”政策的提出(一)原因1、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2、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二)提出1、1946年,凯南八千字电报2、1946年,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冷战”第一枪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二、美苏展开冷战(一)美国“冷战”政策1、“冷战”的含义:冷战是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冷战”政策的表现(1)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出台①背景:英国无力承担对土耳其、希腊的援助,希望美国接管。

②内容:③影响:美国发动冷战的标志。

阅读并回答: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咨文(节选)问题一:材料一二中“两种生活方式”、“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是指什么?两种生活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来自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问题二:材料三当中“转折”是指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转折”?转折:美国外交政策从原来的孤立主义,转变为称霸世界的外交战略。

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力量急剧膨胀,及战后美国面临的经济转型的问题。

问题三:杜鲁门咨文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其有何影响?目的:宣告美国在全世界的扩张,目的把苏联势力遏制在其本土和东欧范围,不准苏联干涉其他地区的事务,干涉美国的扩张行动。

冷战 优秀教案

冷战 优秀教案

冷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冷战”政策背景(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知道“冷战”政策表现(“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知识的学习,从总体上认识美国“二战”后的“冷战”政策。

2.通过学习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使学生感知“二战”后美苏双方实力的消长情况,并引导学生会总结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的因素。

3.组织学生会讨论美苏争霸对世界政局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中国要提高国际地位,就必须发展综合国力。

2.通过对美国在“二战”后的霸权政策之一的“冷战”政策的学习,联系实际来说明美国现今仍然在全球推行其霸权政策。

3.使学生认识到,美苏,局部战争不断,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从而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美苏展开“冷战”的原因以及“冷战”的性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空前强大,与美国针锋相对,两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争霸斗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苏“冷战”。

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冷战的发生1.背景: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2.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3.马歇尔计划: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也称欧洲复兴计划。

其直接目的是复兴欧洲经济,真实目的是稳定资本主义,以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冷战”的轨道。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 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 川教版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近代史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梳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宏观把握历史现象的推移演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对“冷战”局面形成的总体认识,客观评价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认识冷战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教学重点】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平坦的和平之路,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并主宰了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你知道“冷战’是怎样形成的吗?它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一、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教师:1、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意义?学生:①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枷锁,开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教师:2、想一想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学生:战后欧亚两洲陆续建立起11个人民民主国家,后又扩展到拉丁美洲(古巴)。

加上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体系(战后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

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战后世界形势的一个巨大变化,对于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铁幕演说”教师:1、“铁幕”一词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丘吉尔的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学生:“铁幕”实际上是指苏联对东欧各国实行的所谓“高压控制”。

冀教版历史九下《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

冀教版历史九下《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

冀教版历史九下《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第12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冷战”政策背景(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冷战”政策表现(“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过程与方法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苏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美苏争霸怎样开始?美苏争霸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本课哪些地方涉及了历史?当时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美国、苏联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我们应当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课的类型新授教学方法教具粉笔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教学难点互有攻守的美苏争霸师生活动及主要语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二战中美国与苏联的国家关系怎样?(他们联合打击轴心国法西斯集团。

如:1942年发起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配合苏军对德作战,结束欧洲战事;其间举行了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了对法西斯作战的统一步调;1945年与等亚洲国家共同对日作战,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2.教师根据地图和资料导入: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和苏联分别控制了原来被轴心国占领的领土。

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正如英国的一句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苏外交战略的相互遏制,他们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2.“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苏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3.“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4.美苏争霸怎样开始?5.本课哪些地方涉及了历史?当时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6.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表,辅导学生阅读和解答,教师讲评,分层解析、归纳概括)冷战政策1.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A.原因: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川教版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川教版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川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探讨“冷战”局面的形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冷战对全球局势的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和立场。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如雅尔塔体系、联合国成立等。本节课将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冷战局面的形成,以及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各国政策。
1.史料实证素养:通过分析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相关文献资料,学生能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分析,形成对冷战局面的客观认识。
2.历史解释素养:学生能够对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现象进行解释,理解冷战对全球局势的影响,并认识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和立场。
3.时空观念素养:学生能够将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考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
答案:冷战时期,我国坚定支持社会主义阵营,同苏联结成亲密的友好关系。我国在195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如土地改革、公私合营等,都是受到苏联的支持和帮助。此外,我国在1970年代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摆脱了封闭僵化的状态,这也是冷战对我国外交政策的一种影响。
4.论述冷战结束的标志及其对全球局势的影响。
答案:冷战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也意味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冷战结束对全球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等。
5.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冷战时期的认识和感悟。
答案:冷战时期是全球局势紧张、国际政治动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战略目标,进行了激烈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策对当今世界仍产生着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反思。

4.1“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案(川教版九年级下)

4.1“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案(川教版九年级下)

第1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知道“铁幕演说”的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及影响;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出台经过及具体内容;记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时间及影响;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概括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初步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实质的探讨,增强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对《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和《二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片、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表现,原因,影响的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二战后两大阵营形成过程的整体和初步认识,使学生初步懂得从整体、全局的视角观察历史,从而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通过对两极格局的国际经济政治影响的学习,认识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一步树立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的意识。

【重点难点】一、重点: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二、难点:什么是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图示法多法结合。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课件放映美苏的核武器图片及其数量对比表,帮助学生形成美苏对抗的认识):英国外相巴麦尊曾经有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深刻地揭示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任何可能的条件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二战后,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冷战”的对手,美苏争霸、两极格局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主要就是从“冷战”兴起的背景、标志和表现三个方面来讲述这一巨大变化。

(教师引入第一子目)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首先就表现为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一个社会主义世界体系。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介绍了二战后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不同,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

美国经过二战,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本教学设计将讲解重点放在二战后的世界形势和“冷战”政策的含义上,其他两目内容主要采取了教师讲解法和视频辅助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

2.掌握“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转变为敌对关系,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

美国、苏联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二)教学难点理解二战后的世界形势和“冷战”政策的含义。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述法,图片、影视资料辅助法。

●教学媒体图片:《科索沃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分布图》《苏联代表朱可夫元帅在条约上签字》。

视频: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出示图片]《科索沃战争》。

[导入]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利用科索沃问题对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的空袭,这种不顾国际法准则,无视安理会的存在,干涉主权国家南联盟内政的行为是冷战思维的延续,是强权政治的具体表现。

那么什么叫冷战政策?冷战是怎样展开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第一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第一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第一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了解二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了解什么是冷战;知道首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丘吉尔以及其“铁幕演说”的主要内容;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内容;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记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时间及其影响;掌握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的探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认清美国是冷战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2.通过对世界近代史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梳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宏观把握历史现象的推移演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后两大阵营形成过程的整理和初步认识,引导学生从整体性、全局性的视角观察历史;运用对“冷战”局面形成的总体认识,客观评价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认识冷战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通过分析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关系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推移演变的影响,认识外交背后是实力和利益的较量。

重点: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难点: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

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课型:新课。

教学准备学生的准备:预习本课课文;带齐课本、图册等学习用具。

教师的准备:1、收集冷战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

2、制作PPT课件。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模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设置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把握重要概念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揭示本质和规律。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用课件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一起回忆二战欧洲战事和亚洲战事结束的历史情景。

)师:战争的风云尘埃落定,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战时的盟友何去何从?战后国际关系(世界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让我们翻开战后初期的历史篇章,去学习“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新课】一、战后的世界形势――冷战的背景(多媒体播放Flash动画。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川教版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课堂导入环节,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改进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2.在知识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冷战历史事件的细节掌握不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
知识拓展:
介绍与冷战历史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冷战历史,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冷战历史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冷战历史内容,强调冷战政策出台、两大阵营形成等重点和难点。
d.建议学生进行历史实地考察,如参观冷战时期的重要历史遗址,以加深学生对冷战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e.建议学生开展历史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冷战时期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历史场景的模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冷战时期的历史氛围。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历史影像资料、音乐、图片等,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冷战时期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对冷战时期历史事件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的内涵、美苏推行冷战的原因、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知道德国分裂的进程与影响;知道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素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国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对杜鲁门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德国分裂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6年3月5日,在杜鲁门陪同下,丘吉尔到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反苏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

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

”丘吉尔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什么是冷战?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冷战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美、苏从盟友到敌手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冷战的内涵和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归纳总结:(1)冷战的内涵:关于冷战,目前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一种认为冷战
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冲突和对抗状态;另外一种认为冷战是二战后初期开始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两种对立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首先是美国和苏联之间,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经济的以及包括局部军事冲突在内的对抗。

(2)主要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2.阅读教材,说说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影响与实质。

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美国的政府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二: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在谈到杜鲁门主义的真实目的时指出:“我们选择希腊和土耳其不是因为它们特别需要援助,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民主的光辉典范,而是因为它们是通向黑海和苏联的心脏的战略大门。


(1)材料一“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分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反映了杜鲁门怎样的主张?
提示:“自由国家人民”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

“少数武装分子”是指这些国家国内的进步力量。

“外来压力”是指苏联。

反映了美国政府支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阻止革命力量发展,遏制苏联对“自由国家”的控制。

这个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宣言书,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称霸世界)。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与实质。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说说马歇尔计划的内容、目的(本质)与评价。

设问:漫画反映了什么事件?美帝国主义的“援助”真正目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事件?
提示:漫画讽刺了马歇尔计划。

目的是以援助西欧复兴经济为名,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欧洲)的目的。

看法: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帮助西欧各国度过了困难;防止了欧洲革命爆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本质)与评价等。

目标导学二:柏林危机与德国分裂
阅读教材和《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图,说说德国走向分裂的历程与影响。

设问:“四国”指的是哪些国家?分区占领德国是哪次国际会议作出的决策?后来德国是怎样分裂的?
提示:美、苏、英、法。

雅尔塔会议。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目标导学三:“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1.结合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了解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构建——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响。

(1)图一、图二根据两大“公约”成立了什么组织?这两大组织是何时建立的?
提示:北约和华约;分别成立于1949年和1955年。

(2)这两大组织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的建立有何影响?
提示: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结合上述内容,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归纳美苏冷战的表现与布局。

【图解布局】美苏冷战全面构建图解
三、课堂总结
二战初期,美国为了称霸世界,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推行了冷战政策。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结束。

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给世界和平带来巨大影响,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冷战虽然已经结束,但是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思维,即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因此各国要摒弃社会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分歧,和而不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练习
1.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形成
D.华约的形成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措施被称为()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铁幕”演说
D.“冷战”
3.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美国放弃战时与苏联的同盟
B.美苏争霸
C.“冷战”政策的实施
D.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
4.1969年,尼克松将美国对外战略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A.尼克松放弃了与苏联争霸
B.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C.美国经济被苏联超过
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
5.美苏争霸基本结束于()
A.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束
B.美国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
C.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D.里根出任美国总统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