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四《光现象》综合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现象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六道大题,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核分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对应的括号内)
1、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2、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在界面处被反射到原来介质中的现象称为光的反射现象。
如图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手影
C、水中筷子向上翘
D、水中倒影
3、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
下列现象中会造成
光污染的是( )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的应用有两方面:一是用来成像制成镜子;另一是用
得分评卷人
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控制光路。
下图设备中主要利用平面镜来工作的是 ( )
A、潜望镜
B、显微镜
C、照相机
D、电影放映机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6、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是为了()A。
防止火星飞溅到眼睛上,把眼睛烫伤 B.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C。
防止红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D。
为了眼睛能看到焊接点
7、小丽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她发现当黑白照片在暗室内进行冲洗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的,而不是通常的红色,于是她进行了探究,得出了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暗室安全灯是红灯,一切物体看来都微显红色,温度计的红色液注在这种情况下不容易看清楚
B。
温度计的蓝色液注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
C.蓝色液注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
D。
红色液注在红光下反射白光
8、学校运动会上的百米赛跑,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些,总是( )
A。
听枪声按秒表,因为耳朵的灵敏度比眼睛高
B.看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因为眼睛的灵敏度比耳朵高
C。
听枪声和看白烟都可以,因为枪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
D。
看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9、小明面向正南的方向站在阳光下,他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此时的时间大约是
()
A。
早晨 B.中午 C.下午 D。
傍晚
10、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 )
11、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 )
A.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看到指针位置
B.利用光的折射原理防止视线偏折
C.利用平面镜成像使使视线与刻度盘垂直使读数准确
D、为了美观
12、穿绿衣、白裙的演员站在台上,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没有其他光源的前提下,观众看到她( )
A。
全身都呈红色 B。
上衣呈红色,裙子黑色
C.绿衣、白裙不变
D.上衣呈黑色,裙子呈红色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得分评卷人
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对应的括号内。
选项不全但正确的
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13、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
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
C。
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
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14、雨后的操场上的低洼处有了积水,小明同学站在水洼前2米处,观看教学楼美丽的“倒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他能在水中看到教学楼的像
B.他能在水中成像
C.他不能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像 D。
他不能在水中成像
15、小鸟和小鱼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小鸟给小鱼讲空中的奇闻异事,小鱼给小鸟讲水中的神秘世界。
但两个好朋友却没有一张并肩的合影,热心的小鹰决定帮助它们.当小鱼在水中时,小鹰让小鸟在空中距水面一定的高度后,就给它俩拍了一张并肩的合影。
小鹰应拍出了小鸟与小鱼并肩的合影利用了下面的哪些光学知识?( )
A.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将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
16、 2005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纪
念日)举行了主题为”物理照耀世界"的全球性光信号接力活动。
从美国普林斯顿发出一束光,经太平洋到我国上海,并在我国各省市传递后回到普林斯顿,历时正好
一天(8、64×104s)。
这个过程中,光传播的总路程约为 m。
(在全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取3×108m/s)
17、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金星凌日”将在6月6日精彩上演。
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发生这一现象可以用解释。
18、“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孙悟空”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并且与道具“孙悟空"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有。
19、现代社会中紫外线过敏的人越来越多,由资料查阅可知,一方面是人的体质较差,另一方面是当今社会大气污染严重。
那么大气中紫外线来源于辐射到地面要经过大气中的后到达地面,现在氟利昂等增多,所以层被破坏,所以紫外线过敏的人越来越多。
得分评卷人
20、一朵月季花在阳光下呈现出十分耀眼的红色,这是因为它。
21、雄奇险秀的长江三峡景色,自古以来就为文人墨客所称颂,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学家郦道元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
文中写到春冬的美景时,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作了精要的描绘,句中的“倒影”是光的现象。
22、俗话说“水中捞月一场空”,是指有月亮的夜晚可在天上看到一个月亮,在水中也能看到一个“月亮”。
水面相当于,水中的“月亮”实际上是月亮在水中的 ,当然是不可能捞到的。
23、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º,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5º,则反射角是。
24、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为节省空间,检查视力时,通常可以按如图方式进行,这时被测者与镜中的视力表相距__________m。
25、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它们的成因原理来看是不同的,前者是由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
四、分析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26、新建的高楼大厦表面装着一块块玻璃,站在马路上看,它们是一面面镜子,通过镜子只能看到自己的像,却看不到里面的情景.但是在楼内向外看,却又成了普通的玻璃,通过它们能看到马路上的情景,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27、周日,小红邀请小丽12点15分去她家做客,小红准备就绪后,从镜中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表,刚好12点15分,可是左等右等小丽就是不来。
过了很长时间,小丽来了,小红埋怨她
怎么迟到了,小丽指了一下小红家墙上的表说,我很准时哟,你看,刚好12点15分。
小红看了一下表,愣了一会儿,然后恍然大悟。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从小红准备就绪到小丽到她家共经过多长时间?
五、实验探究题(29题15分,30题8分,共23分)
28、如图是丁冬和刘梅“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他们的实验装置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 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他们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 (3)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如果进行的实验操作都正确,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的现象是。
(5)点亮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6)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
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7)丁冬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
保持A、 B两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9、下面是对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如图所示。
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得到的彩色光带。
把白纸放在棱镜前,让学生看
到照到棱镜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实验二:在狭缝前放置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用白纸显示出照在三棱镜上的光是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后,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分解,仍然是红光(或蓝光).
问题:(1)你认为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 ( )
A.太阳光中含有七色光,由于光的折射,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
B.棱镜中含有七色光,有太阳光通过时各色光分散出来
(2)你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什么?
(3)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哪种光的偏折最大?哪种光的偏折最小?太阳光发生色散
的原因是什么?
(4)实验中,为什么要让太阳光先通过一个狭缝再射到棱镜上?
六、综合应用题(31题6分,32题8分,共14分)
30、为了探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某同学找到以下器材:粉笔灰、乳白色透明的果冻、雪碧瓶、激光电筒、小木块、小平面镜、一杯水、泡沫块、小金属圆柱体、一杯牛奶、火柴、蚊香等.请你帮助他设计两个方案进行探究。
31、阅读理解题
凸面镜和凹面镜
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见到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统称球面镜。
餐具中的不锈钢勺子,它的里外两面就相当于凹面镜和凸面镜。
如果将一束平行光照在凸面镜上,凸面镜使平行光束发散(如图甲所示);而凹面镜使平行光束会聚(如图乙所示)。
凸面镜和凹面镜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汽车的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都是凸面镜,而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则相当于凹面镜(如图丙所示).利用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
利用会聚的太阳光可以烧水、煮饭,既节省燃料,又不污染环境,凹面镜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越多,温度也就越高.大的太阳灶甚至可以用来熔化金属.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凹面镜,口径可达数米。
利用凹面镜能够把来自宇宙空间的微弱星光会聚起来,进行观测。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安装的反射式望远镜的口径为 2.16m,是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
它能看到的最弱星光,亮度相当于200km外一根点燃的火柴.结合上文和学过的光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凸面镜对光有作用,能成立(填“正”或“倒”)(填“放大”或“缩小”)的虚象.
2。
凹面镜对光有作用,能成立(填“正"或“倒”) (填“放大”或“缩小")的虚象.
3.凸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 .
4.凹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
◆光现象专题综合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6。
2、592×1013
17。
光的直线传播
18.光的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
19。
太阳臭氧层臭氧
20。
反射红光吸收其它色光
21。
平面镜成像
22。
平面镜虚像
23.140º 65º
24.光的反射 4、 6
25.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四、分析简答题
26、答案:这是因为白天外面的光线比里面的强,这样当人从外向里看时,进入眼睛的光线主要是由于外面的景物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玻璃反射而来的;而从内往外看时,进入眼睛的光线也主要是由外面景物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玻璃透射而来的,所以无论从外向内还是从内向外,看到的都将是外面的景物。
同理,如果是在晚上,里面的光线比外面的强,则无论是从外向内还是从内向外,看到的都将是里面的景物.(所以晚上屋里要拉上窗帘哟,呵呵)
27。
答:小红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时间是12点15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当时只是11点45分,所以从小红准备就绪到小丽来共经过30分钟。
五、实验探究题
28。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要与水瓶座面垂直.(2)到平面镜的距离
(3)大小关系.(4)较黑暗、A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好像B蜡烛也在发光。
(5)重合、相等、垂直、相等。
(6)不能、虚。
(7)不变。
(8)B
29.答案:(1)A
(2)因为实验中,将太阳光用红色滤光片过滤后,只有红光通过棱镜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而是发现红光发生了偏折。
这说明实验一中彩带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棱镜时发生了色散。
(3)由实验图可看出紫光通过棱镜时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由此可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
(4)先让大阳光通过狭缝再经过棱镜色散,能在光屏上得到依次序列排列的各色光。
如果让太阳光直接射到三棱镜上,会有许多光束发生色散,在光屏上有许多色光会发生重合,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序列排列的各种色光.
六、综合应用题
30。
方案一:将雪碧瓶盖打开,用火柴点燃蚊香对准瓶口,让烟进入瓶内,然后将瓶盖盖来,用激光笔从一侧照射,观察瓶内光的传播路径;
方案二:将牛奶滴入水中(或将粉笔灰撒入水杯内)并摇匀,然后用激光笔从一侧照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31。
(1)发散正缩小(2)会聚正放大(3)如汽车观后镜等(4)太阳灶、探照灯的反光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