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诵读欣赏(一)古诗二首《次北固山下》赏析素材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诵读欣赏(一)古诗二首《次北固山下》赏析素材苏教版

《次北固山下》赏析一、译文: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绿水之中。

潮水长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思念故乡的书信不知送往何处,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二、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把“日”与“春”作为新生事物的美好象征,,加以强调,用“生”字和“入”把日和春拟人化,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三、“风正一帆悬"中的“正”字为什么不能改为“顺”字?因为只是“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正"字兼含了“顺"与“和”两层意思.四、颈联中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生"、“入”。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五、赏析“潮平……,风正……”.“阔”字好在哪里?“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阔”字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的情景.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初一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四首

初一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四首

初一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四首《观沧海》【】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朝代】唐在容易的容易的秋天之后,布谷鸟钟,我听见你经过五条溪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王湾【朝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朝代】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主旨,体会思想感情。

2.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欣赏诗歌中描绘的意境,并学会如何把握诗歌的意象。

3、激发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重难点:1、《观沧海》中“大海”这一意向的准确把握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的理解3、《次北固山下》中重点分析颈联蕴含的自然理趣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结合《观沧海》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验诗中描绘的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英雄气概。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5版)第一单元(亲近文学)1、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2、繁星(巴金)3、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4、“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5、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韩非子》)刻舟求剑(《吕氏春秋》)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王湾)赤壁(杜牧)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写作有感而发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第二单元(金色年华)6、往事依依(于漪)7、幼时记趣(沈复)8、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9、伟人细胞(秦文君)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少年歌(朱湘)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写作说真话,抒真情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三单元(民俗风情)10、社戏(鲁迅) 11、端午日(沈从文)12、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王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诵读欣赏对联六副写作从生活中找“米”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第四单元(多彩四季)14、春(朱自清) 15、三峡(郦道元)16、济南的冬天(老舍)17、夏(梁衡)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秋词(刘禹锡文笔精华(一)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第五单元(关注科学)18、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20、宇宙里有些什么(郑文光)21、《梦溪笔谈》二则(沈括)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诵读欣赏《论语》八则写作简单地说明小制作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词语的修改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专题:狼第六单元(奇思妙想)2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23、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24、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写作想像口语交际婉转拒绝附录一应用文示例(条据通知日常书信)附录二名家书法鉴赏(王羲之、颜真卿)附录三字词表七年级下册(2005年12月第5版)第一单元(人物风采)1、童年的朋友(高尔基)2、一面(阿累)3、我的老师(魏巍)4、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余玮)5、赵普(《宋史》)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登岳阳楼(杜甫)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第二单元(童年趣事)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7、月迹(贾平凹)8、三颗枸杞豆(程海)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10、柳叶儿(宋学孟)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列子》)黄纱巾(薛涛)写作记事写人线索清楚口语交际劝告第三单元(建筑艺术)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12、巍巍中山陵(刘叙杰)13、凡尔塞宫(吉祖英)14、短文两篇黄鹤楼(阎伯理)于园(张岱)欣赏文笔精华(二)天坛(秦牧)古罗马斗鸡场(乔万尼奥里)昆明花街(李广田)苏州小巷(陆文夫)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第四单元(动物世界)15、松鼠(布丰)16、松树金龟子(节选)(法布尔)17、国宝——大熊猫(叶永烈)18、黔之驴(柳宗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蝉(虞世南)孤雁(杜甫)鹧鸪(郑谷)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语文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第五单元(信息传播)19、三个太阳(黄传会)20、录音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廖文根)22、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人民日报》)诵读欣赏七子之歌(闻一多)写作写消息修改文章专题训练——句子的修改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专题:荷第六单元(诗词拔萃)23、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24、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乐府诗集》)观刈麦(白居易)破阵子(辛弃疾)25、现代诗二首回延安(贺敬之)再别康桥(徐志摩)26、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黄霑)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黄河颂(光未然)诵读欣赏古诗三首使至塞上(王维)黄鹤楼(崔颢)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写作自由作文语文实践活动赛诗会附录一应用文示例申请书、聘请书、请柬、介绍信附录二语法简表(词的分类)附录三字词表八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4版)第一单元(长征组歌)1、七律•长征(毛泽东)2、《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萧华)3、老山界(陆定一)4、草(王愿坚)5、《长征》节选(王朝柱)诵读欣赏诗人领袖(任先青)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第二单元(爱国情怀)6、枣核(萧乾)7、最后一课(都德)8、始终眷恋着祖国(刘敬智)9、古诗四首春望(杜甫)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过零丁洋(文天祥)泊秦淮(杜牧)10、晏子使楚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何敬平)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专题:长城第三单元(至爱亲情)11、背影(朱自清)12、甜甜的泥土(黄飞)13、人琴俱亡(刘义庆)14、我的母亲(邹韬奋)15、父母的心(川端康成)诵读欣赏古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己亥杂诗(龚自珍)写作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口语交际一姿一容总关情第四单元(江山多娇)16、小石潭记(柳宗元)1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8、阿里山纪行(吴功正)19、美丽的西双版纳(李舵)20、蓝蓝的威尼斯(马信德)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望岳(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登飞来峰(王安石)写作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口语交际假如我是导游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五单元(人与环境)21、苏州园林(叶圣陶)22、都市精灵(舒乙)23、幽径悲剧(季羡林)24、明天不封阳台(杜卫东)25、治水必躬亲(钱泳)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三大地上的事情(苇岸)写作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标点符号的修改实践活动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第六单元(高新科技)26、从小就要爱科学(苏步青)27、在太空中理家(杰瑞•M•利宁杰)28、奇妙的克隆(谈家桢)29、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小祥)30、(师生自荐课文)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李贺)别云间(夏完淳)写作自由作文语文实践活动师生自行设计专题“汉字”附录一应用文示例(规则、计划、表扬信、建议书、倡议书)附录二名家书法欣赏(米芾、赵孟兆页)附录三修辞简表附录四字词表八年级下册(2005年12月第4版)第一单元(咏物抒怀)1、海燕(高尔基)2、白杨礼赞(茅盾)3、石榴(郭沫若)4、马说(韩愈)5、紫藤萝瀑布(宗璞)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杨柳(丰子恺)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口语交际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专题:鸟第二单元(道德修养)6、纪念白求恩(毛泽东)7、敬业与乐业(梁启超)8、多一些宽容(郭安凤)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10、陋室铭(刘禹锡)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口语交际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第三单元(事理说明)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竺可桢)12、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伽利略)13、短文两篇活板(沈括)核舟记(魏学洢)14、叫三声夸克1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诵读欣赏山市(蒲松龄)写作写简单的说明文语文实践活动如果我主办校刊第四单元(小说之林)16、孔乙己(鲁迅)17、范进中举(吴敬梓)18、口技(林嗣环) 19、变色龙(契诃夫)20、窗(泰格特)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五)一双明亮的眼睛(巴金)写作写人记事突出中心语文实践活动市场新商品调查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第五单元(人生体验)21、错过(刘心武)22、散步(莫怀戚)23、送东阳马生序(宋濂)24、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李瑛)25、有的人(臧克家)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专题“叶”第六单元(精彩演讲)26、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27、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左拉)28、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公刘)29、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郭沫若)30、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诵读欣赏夜雨寄北(李商隐)论诗(赵翼)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口语交际(师生自行设计)附录一应用文示例(通告、布告、启事、广播稿附录二语法简表(短语结构简表)附录三字词表九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3版)第一单元(学会读书一:吟哦讽诵而后得之)1、鼎湖山听泉(谢大光)2、林中小溪(普里什文)3、飞红滴翠记黄山(柯蓝)4、画山绣水(杨朔)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六)《温泉》(碧野)(节选自《山泉水暖》)专题“气象物候”第二单元(学会读书二:品味•感悟•欣赏)5、故乡(鲁迅)6、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7、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8、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名著推荐与阅读《格列佛游记》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三:学学牛吃草)9、成功(季羡林)10、创造学思想录(罗曼•罗兰)11、学问和智慧(罗家伦) 12、论美(培根)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四单元(阅读有独特的感受)13、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晓雪附:白鹭——郭沫若14、小说家谈小说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茅盾附:百合花——茹志鹃15、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曾卓附:一个深夜的记忆——鲁藜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乡愁(余光中)修改文章专题训练——结构的调整第五单元(学会读书五:借助注释学文言)16、陈涉世家(司马迁)17、桃花源记(陶渊明)18、与朱元思书(吴均) 19、捕蛇者说(柳宗元)20、岳阳楼记(范仲淹)21、醉翁亭记(欧阳修)诵读欣赏词二首相见欢(李煜)浣溪沙(晏殊)第六单元(学会读书六:读书动笔)(自由读写单元)22、绿(朱自清)23、囚绿记(陆蠡)25、环球城市风行绿墙(宋淑运)25、一双手(姜孟之)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绿(艾青)古代诗词三首龟虽寿(曹操)使至塞上(王维)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专题:广告多棱镜附录一应用文示例(简单的会议记录、简单的总结、简单的调查报告、简单的实验报告、说明书)附录二名家书法欣赏附录三修辞简表附录四词语表九年级下册(2005年12月第3版)第一单元(学会阅读七:比较与辨微)1、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2、江村小景(田汉)3、《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4、一厘米(毕淑敏)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七)莎剧独白两则《哈姆雷特》《雅典的泰门》古诗二首《饮酒》(陶渊明)《行路难》(李白)第二单元(学会读书八:迅速捕捉阅读信息)5、藤野先生(鲁迅)6、生命与和平相爱(铁凝)7、热爱生命(杰克•伦敦)8、享受生活(海伦•凯勒)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八)《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专题: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九:疑为学之始)9、送行(比尔博姆)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丰子恺)11、台阶(李森祥)12、呼兰河传(节选)(萧红)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九)《往事》之七(冰心)第四单元(学会读书十:知人论世读经典)13、曹刿论战(《左传》)14、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5、《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6、愚公移山(《列子》)17、出师表(诸葛亮)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文章的综合修改名著推荐与阅读《朝花夕拾》第五单元(学会读书十一:横看成岭侧成峰)19、雪(鲁迅)20、《雪》四人谈读《雪》需要联想(王蒙)灵魂的柔软和坚硬(黄蓓佳)简洁精纯的《雪》(斯妤)《雪》的独特之处(李允经)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十)《延安纺车抒怀》(吴伯箫)专题我心中的语文附录一应用文示例附录二语法简表附录三词语表。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关注科学 诵读欣赏(一)古诗二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关注科学 诵读欣赏(一)古诗二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苏教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新设计本诵读与欣赏课的教学设计,力求通过“引读”“诵读”“赏读”“辨读”“说读”“写读”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阅读素养的习得练习,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教学目标1.诵读,理解大意,领悟情感。

2.赏读,探究意象,感悟意境。

3.辨读,求同析异,品味语言。

3学情分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选入苏教2011课标版(2016年起始)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诵读欣赏”中。

经历小学阶段的学习后,七年级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有所了解,其中对写友情的诗相对更熟悉一些。

经过前四个单元所选诗歌的学习,他们对诗歌的基本特点的了解有所加深。

因而,他们在学习这首诗时已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储备,以及较高程度的心理上的悦纳。

但是,他们的积累还不丰厚,探究意象、感悟意境、求同析异、品味语言的诗歌阅读素养还未养成,需要不断习得,需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4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大意,领悟情感;探究意象,感悟意境。

难点:探究意象,感悟意境;求同析异,品味语言。

5教学过程5.1 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引读今天,我们上诵读欣赏课,学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投影片一】大家注意一下“遥”这个字的写法:爪子头,下面一个缶字,再加上一个走字底。

【板书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活动2【活动】诵读1.上这一课,第一个要求就是诵读,大声地读,不要掉字,不要加字。

我们一起来读一遍,预备读。

【投影片二】2.大家的朗读很流畅,但是没有读出一种味道。

假如你是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写好这首诗后,会怎样读?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当一回李白,读一读这首诗,好不好?3.读完后,请同学们评一评,再说说你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是题目,是诗句,是诗后面的赏析提示,还是注解,或者是诗歌的一些常识?4.听了大家的评价后,老师也想当一回李白,读一读这首诗。

七年级上册背诵课文与古诗全部

七年级上册背诵课文与古诗全部

七年级上册背诵课文与古诗全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析:曹操这老哥可真霸气,站在碣石山看大海呢。

你看那海水波动得多厉害(水何澹澹),山岛高高地挺立着(山岛竦峙)。

海边的树木和草长得特别茂盛,但是秋风一吹,大海就涌起了巨大的波浪。

最牛的是他想象日月星辰都在大海里运行呢,这想象力就像开了挂一样,显示出曹操那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最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像是唱完歌后的一个小感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李白的好朋友王昌龄被贬官了,李白心里可不好受。

这时候啊,杨花飘落完了,杜鹃鸟在那叫个不停,就像在渲染一种哀伤的气氛。

听说王昌龄要去那老远的龙标,还要过五条溪水呢。

李白就想啊,我把我的忧愁之心寄托给明月,让明月跟着你一直到夜郎西边去。

你看,李白多够朋友,把月亮都当成快递员了,这感情真是杠杠的。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诗人出门在外,在青山之外赶路,船在绿水前面走。

潮水涨起来的时候,两岸显得特别宽阔,顺风的时候船帆高高地挂着。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升起来了,江上已经有了春天的气息,可还是旧的一年呢。

最后诗人想家了,想问问家书怎么能寄到家里去呢?就想让北归的大雁给带到洛阳去。

这里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得特别妙,新旧交替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马致远这个曲子一出来,满满的都是凄凉啊。

干枯的藤,老树上停着黄昏的乌鸦,小桥下面流水旁边还有人家,可自己呢,骑着瘦马走在古老的道路上,迎着西风。

太阳都要落山了,自己这个伤心的人还在天涯漂泊呢。

前面几句把那些景色一罗列,就像一幅画一样,让人感觉特别孤独,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题,把那种漂泊天涯的愁苦一下子就表现出来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奇思妙想 诵读欣赏(二)古诗二首 杜牧《赤壁》阅读及翻译赏析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奇思妙想 诵读欣赏(二)古诗二首 杜牧《赤壁》阅读及翻译赏析 苏教版

杜牧《赤壁》阅读及翻译赏析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阅读训练及答案(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8、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9、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10、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

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1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课件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课件

参考答案:1.寂静。
2.示例:下片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
法,通过写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 拣尽寒枝,不愿栖息,宁愿忍受寂寞 和寒冷,表现了自己被贬后内心的幽 愤寂苦之情。
与你共勉

好诗不厌百回读.也许 我们不能成为诗人,但 我们完全可以成为爱诗 的人!
展示1,读准字音与节奏 1、个人自由读
2、小组展示读
展示2,借助注释解诗意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词 上阕所表达的画面。
1、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展示
明确1:山下碧绿的兰草芽
尖,浅浅地浸入潺潺流淌的 清澈小溪中,涛涛松林间蜿 蜒这一条沙石小路,雨中没 有一点泥泞,仿佛一尘不染。 暮色苍茫,细雨霏霏,传来 杜鹃鸟一声声凄厉的哀鸣。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展示1,读准字音与节奏
1、个人自由读 2、小组展示读
(提示:五言律诗一般是一句三顿,二二 一或二一二句式) 小组展示方式选择: 推选代表 集体诵读 一人一句
展示2,借助注释解诗意
了解这首诗的大意,再说说诗中表 达的思想感情。
1、讨论交流(可向老师提问) 2、小组展示
3、补充质疑

拓展训练
卜算子 苏轼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你能设置怎样的问题?
参考示例: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
居环境的____________。 2.下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 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 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 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 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 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 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 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 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 谥文忠公。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原文及翻译1.《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天的天气温暖,早晨的阳光照在树上,叫醒了沉睡的人们。

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昨天晚上经历了一场大风大雨,花朵被吹落了一些,不知有多少。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当太阳西斜,它已照不到西边的山了。

黄河把它的水倒入了海里。

如果要看遍整个千里大好河山,还要再爬上一层楼。

3.《秋夜将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译文:大江向东流去,把那激流中的泥沙淘尽,冲走了多少千古风流人物的光辉事迹。

故乡的城垛在西边,有很多人说,三国时期发生的赤壁之战就在这里。

乱石穿越空中,啊,那惊涛拍打着岸边,掀起千堆雪花。

山川河流宛如画境,一时英雄豪杰辈出。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故人告别了位于西方的黄鹤楼,就在三月繁花似锦的时节来到了扬州。

看着孤帆远去的背影,在辽阔碧空的苍茫中渐行渐远,只留下长江绵延天际的流水和船影。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译文:不知何时才能看见明亮的月光,我只好端起酒杯,望着天空问明月。

不知道那天上宫殿和楼阁,今夕又是哪一年的今天。

我虽然想乘着风儿回去,但又怕那琼楼玉宇高处寒风刺骨。

唯有在人间起舞,玩弄清影的美妙,何等美好啊!6.《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床前明亮的月光,宛若洒在地上的白霜。

仰首望那明亮的月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的人们和事物。

有古诗朗读可以让我们深入领略我国古代诗人的情感和哲理,也是学习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下面我们来扩写一些古诗词的内容,更深入地体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苏教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苏教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苏教古诗词选入七年级语文教材,历史特别悠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苏教,大家快来看看吧。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苏教版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浣溪沙】(苏轼·北宋)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十五夜望月】(王建·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漫长,千里共婵娟。

6【对联六副】1.湖南岳阳楼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2.杭州岳坟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3.林那么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那么刚。

4.山海关孟姜女庙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5.积句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6.__卧房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秋词】(刘禹锡· 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七年级语文上册 书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 书法
《幼时记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少年歌
朱湘
我们是小羊,
跳跃过山坡同草场,
提起嗓子笑。
撒开腿来跑:
活泼是我们的主张。
我们是山泉,
白云中流下了高岸;
谁作泾的溷?
流成渭的清,
才不愧我们的真面。
我们恨暮气,
恨一切衰朽的东西。
我们要永远
热烈同勇敢,
直到死封闭起眼皮。
我们是新人,
我们要翻一阕新声。
来啊,搀起手,
少年歌在口,
同行入灿烂的前程!
生活是多么广阔
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
撒溷露阕
衰朽宝藏颠簸帐篷
名著阅读
噤翎毋凑黏餐
冥思苦想黝黑绶带密密匝匝陈词滥调涕泗横流嚎啕大哭忘乎所以火绕火燎
第三单元生字词
十、社戏
倘惮怠蕴惹眷踱吁撮棹
归省行辈絮叨宽慰撺掇委实凫水弄潮潺潺朦胧婉转悠扬呵欠皎洁纠葛
十一、峒律擂呐鹳
伶俐缠裹呐喊助威颈脖泅水
十二、箕糁鬏馅渍黏
浓郁中彩吆喝门槛阖家返老返童赏心悦目邪魔鬼祟
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 现代诗二首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 现代诗二首 苏教版
有什么不同?读了之后,你有什么启发? ④第三节和第一节有什么异同?“芬芳”一词怎么理解?
重点字词
•泾 渭
•溷
•阕
•颠 簸

cáng
•藏

zàng


•露

lòu
• jīng wèi • hùn • què • diān bǒ • 隐藏 储藏
• 宝藏 西藏 • 露水 揭露
• 露面 露丑
一、《少年歌》
①诗中把少年比喻成什么?少年和山羊、山泉 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两个比喻表现了少年什 么特点?
全诗分四节。前两节借助两个能激发读者想象 的意象表现了少年的活泼与清纯。
第一节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少年比做 “小羊”,表现少年的活泼可爱。末句点明 段旨。
第二节把少年比做“山泉”,表现少年的纯洁。 末句点明段旨。
第四节点明主旨,形象说明要团结广大青少年 一起奋斗,奔向灿烂的前程。“我们要翻一阕 新声”语带双关,蕴含要改造旧中国的理想。
二、《生活是多么广阔》
• 第一节写什么?诗人为什么把生活比做“海 洋”? 第一节写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歌颂。诗人把生 活比做“海洋”,渴望自己充满年轻人旺盛的 生命活力。
• ③第二节诗人写了十五个排比句,前11个排比句与 后四个排比句有什么不同?读了之后,你有什么启 发?
现代诗二首
诵读欣赏:
《少年歌》朱湘 《生活是多么宽广》何其芳
学习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学习这两首诗 以欢快的笔调、清新的风格、生动的比喻, 满怀激情去讴歌生活,讴歌人生。
2、诗歌的意象,大胆合理的想象。 3、诵读欣赏所选的两首现代诗歌,陶冶自己
的情操,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想,热爱 生活,积极投身生活的洪流,体验人生的 价值

苏版初一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赏析

苏版初一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赏析

苏版初一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赏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3.【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的什么手法表现的?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4.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什么深意?答: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说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5.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

答: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6.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答:作者一反过去诗歌的〝悲秋〞习惯,而断言〝秋日胜春朝〞,表现作者身处逆境却奋发向上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7.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描绘了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怀。

8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

答:诗人抓〝鹤飞冲天〞的景观加以描绘,展现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似乎也载着诗人的一缕诗情,直冲霄汉。

在诗人看来〝鹤〞是不屈的化身,它给于读者的感受,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9理解性默写。

〔1〕«秋词»中直接表达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3〕«秋词»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传统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阅读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阅读

七年级诗歌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2、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你认为它“妙”在何处?本联采用什么修辞手法,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句中的“日”与“春”象征着什么?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3、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出的画面,并评析其妙处。

答: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白帆高高悬挂。

以“白帆”这一小景与“两岸阔”这一大景互相映衬。

“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4、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答:“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5、颔联写景诗句能使我们联想到了什么?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联诗句往往使我们联想到旅途平安、工作和事业顺利。

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答:前两句写兴感的原因,由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

引发作者“怀古之幽情”。

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答: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虽没错,但诗味没有了。

作者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课程设计1.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如下:•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形式和内容。

•学习并背诵两首唐代古诗:《将进酒》和《登高》。

•通过诵读欣赏古诗歌,体会古诗的美感和内涵。

•通过分析古诗的语言、结构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重点•掌握唐代古诗《将进酒》和《登高》的朗诵技巧和表达技巧。

•理解古代诗歌的形式和特点。

•通过学习分析古诗的语言、结构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教学难点•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结构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深入了解古诗的意蕴。

二. 教学过程2.1 课前准备•整理课堂教学用具,如投影仪、讲义等。

•预览教材和教案,熟悉教学内容和重点。

•做好学生分组,调整座位等准备工作。

2.2 课堂教学2.2.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投影仪播放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片段,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朗诵的氛围,同时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歌的兴趣。

2.2.2 诵读欣赏《将进酒》(20分钟)让学生跟随录音一起朗诵《将进酒》,鼓励学生将情感融入到朗诵中,感受诗歌的美感和内涵。

随后,教师分析古诗的语言、结构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唐代古诗的特点,以及《将进酒》中自信、豁达、激情的精神。

2.2.3 诵读欣赏《登高》(20分钟)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欣赏《登高》的美妙词句,感受诗歌的丰富意蕴。

教师再次分析古诗的语言、结构和意义,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登高》的意境与哲理。

2.2.4 学生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选或分配分析《将进酒》或《登高》的语言、结构、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巡视组间,耐心指导,协助,同时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挥创意。

2.2.5 全课汇报(10分钟)让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探讨内容,并向学生点评小组汇报的内容,评价探讨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同时,教师也总结此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收获,展示语文教学的魅力。

苏版初一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赏析

苏版初一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赏析

苏版初一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赏析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文学文化知识1.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2.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二、内容赏析诗人立即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向往和欢乐自然而然地显露在诗中。

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中,看起来和水一起流淌,陪伴着诗人远行。

夜间乘船从清溪动身,经渝州向三峡选发,离友人愈远,就愈加想念。

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立即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而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受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专门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想念之情三、中考重点习题巩固1.(1)说一说“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2分)“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画出如此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精妙。

__(2)作者在诗歌中描画了如何样的景色?抒发了如何样的感情?(3分)__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轮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

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想念不已。

诗人借月抒发了对亲友家乡的想念之情。

2.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

其精巧之处要紧表现在哪里?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平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文学文化知识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比较有名的如“三吏”“三别”。

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二、内容赏析大唐清明的政治造就了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安史之乱”却把人们抛入战乱的深潭。

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2.掌握古诗的基本鉴赏方法,包括对韵律、对仗、用词等艺术特点的分析。
-古诗的鉴赏不仅仅是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艺术形式的欣赏。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从专业角度评价古诗。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鉴赏方法,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古典音乐、山水画作等,为学生营造一个与古诗相匹配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对古诗中意象的把握和体会。
-古诗中的意象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这些意象并体会其情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重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诗句的分析,深入到古诗的内部世界,感受诗人的情感律动和文化底蕴。
3.学生在表达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时,可能缺乏条理性和深度。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本章节的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就感。
5.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古诗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古诗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诵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挑选学生进行个别示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古诗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音乐或视频,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初中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诵读欣赏《次北固山下》王湾简介

初中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诵读欣赏《次北固山下》王湾简介

王湾简介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唐代诗人。

号为德。

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

玄宗先天年间(712年~713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

开元五年(717年)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

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后,因功授任洛阳尉。

在开元十七年,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后去世。

王湾的"词翰早著"。

现存诗10首。

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词已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中,深受读者喜爱。

《河岳英灵集》题作《江南意》,字句颇有不同。

这首诗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据说开元中,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明代胡应麟认为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句,是区别盛唐与初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诗薮》)。

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及后世受到了普遍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销蚀的铁戟
兴感之由
是前朝之物
感慨咏叹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当堂练习
背诵这两首诗。
作业:
1.赏析这两首诗词中的名句: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提示:赏析角度如:从重点词语着手;从修辞角度出发。 从表达的感情入手。
2.工整地默写这两首诗词。
诗虽流传不多,但在诗坛亨名 甚大。
颈联: 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 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 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 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我来介绍作者
唐代诗人。
字牧之。
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著有《樊川文集》
自学指导(三)
自由读2遍并思考: (先思考,再小组合作)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2.诗中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再识作者其人
杜牧,好读书,善论兵, 常常就当时重大政治问题著 论献策,但因性情耿介,不 屑逢迎,不为掌权者 所喜,终至无用 武之地。
诗作主题
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赤壁 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的帮助,把周瑜的成功归 为偶然机遇,其观点不同与史家的评论,其用 意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吐露心中不被重用的 抑郁不平之气。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二首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自学指导(一) 初读定基调
1.听读,正字音、句读。 2.自读,结合注释,疏通诗意,初
步体会诗的意境。
【注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 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 挂之形。
④ 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 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⑤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 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 雁之意。
客路 /青山外, 行舟 /绿水前。 潮平/ 两岸阔, 风正 /一帆悬。 海日 /生 /残夜, 江春 /入 /旧年。 乡书 /何处达? 归雁 /洛阳边。
自学指导(二) 再读理情思
诗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解。(先思考,再小组合作)
首联: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
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 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 途奔波之意。
作者简介
王湾,字不详,洛阳(今河南 洛阳)人。唐代诗人。开元初年 任荥阳主薄,后任洛阳尉。往来 与吴楚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