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科学复习题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昼夜的形成原因是(地球的自转)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
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一个月).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五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点一、生物与环境。
1. 种子发芽实验。
-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例如,把绿豆种子分别放在常温下有适量水、空气的环境和低温、干燥、密封(缺乏适宜温度、水分和空气)的环境中,常温下的绿豆种子会发芽,而另一种环境中的种子不会发芽。
- 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是满足种子发芽基本条件的一组,实验组则是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如温度、水分或空气)来探究该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2. 生物与非生物。
- 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能够生长、繁殖、对环境有一定的反应等。
像植物会生长、开花结果繁殖后代,动物会觅食、繁殖、躲避危险等。
非生物则不具备这些特征,如石头不会生长、繁殖,对周围环境没有像生物那样的主动反应。
-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例如在一片森林里,树木(生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非生物)、土壤(非生物)中的养分和水分(非生物),而树木又为动物(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等。
3. 光对生物的影响。
- 光对植物的生长、分布等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植物具有向光性,向日葵的花盘会随着太阳转动,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的强度、时间长短等因素也会影响植物的开花等生理活动,有些植物需要较长的日照时间才能开花(长日照植物),有些则需要较短的日照时间(短日照植物)。
- 光对动物的行为也有影响。
许多动物具有趋光性,如飞蛾会扑向灯光。
动物的昼夜节律也与光有关,例如昼行性动物(如大多数鸟类)在白天活动,夜行性动物(如猫头鹰)在夜晚活动,这与它们适应环境中的光照条件有关。
4.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 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通常由生产者(绿色植物)开始,如草→兔→狼,草是生产者,它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兔以草为食是初级消费者,狼以兔为食是次级消费者。
- 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的复杂网络。
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单元1:观察世界
- 观察的意义: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事物的规律和特点。
单元2:物体的特性
- 物体的特性:物体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质量、硬度等特点,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性。
单元3: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特性: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它们有不同的形态和性质。
-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形式,如热能、光能、机械能等。
单元4:生物与环境
- 生物的特征:生物可以有呼吸、运动、生长、繁殖等特征,
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特点。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单元5:生物的营养需求
- 生物的营养:生物需要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生长和发展所需
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 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
质在维持生物健康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单元6:科学实验
- 科学实验的步骤:科学实验包括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整理数据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 安全实验: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我们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防止发生意外。
单元7:科学探究
- 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和总结等过程,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深入研究科学问题。
---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的总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对科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复习和回顾。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不需要阳光和土壤。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的交换关系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
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对比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这个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二、绿豆芽的生长1、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土壤等。
2、绿豆芽在黑暗的环境中会长得细长,茎是白色的;在有阳光的环境中会长得粗壮,茎是绿色的,并且叶子会展开。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候鸟会根据季节迁徙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五、生态瓶1、制作生态瓶时,要考虑放入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要让生态瓶中的生物能够生存下去。
2、减少水和增加动物的数量都会破坏生态瓶的平衡。
六、改变生态瓶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水中的氧气减少了。
2、增加生态瓶里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
七、维护生态平衡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人类的活动会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比如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二单元光一、光和影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
2、光源位置的变化会导致影子方向和长短的变化。
二、阳光下的影子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早上太阳在东边,影子在西边,影子较长;中午太阳在南边,影子较短;傍晚太阳在西边,影子在东边,影子较长。
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复习资料五年级科学上册是在小学习习科目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涉及到很多关于自然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实验知识。
为了更好地复习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内容,本文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自然界自然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解自然界中的现象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五年级科学上册中,自然界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被讲解了很多知识点。
自然界中的大气现象,如热空气、冷空气的形成原理,及何时何地多见等情况;水循环的形象和跟微小生物间的关联;地球运动是气候变化的主导生产力;常见眼科、肺科疾病案例的介绍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且在了解后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实验课上理解实验道理。
复习本章节需要注意枚举多方面的问题,能举实例说明则更佳。
2.生物学生物学是一个十分广泛而也十分重要的课题,它探索了生命的起源,研究了各种生物物种的生存和生长情况,而在五年级科学上册中,生物学作为科学学科的主要分支之一,被细致入微地探讨了起来。
学生将在这一章节里通过探究不同生物生殖变化的规律,研究生物种群减少的原因,并学习生物产生和分解的机制等等内容。
另外,在五年级科学上册中,生物学还涉及了对植物和动物种类的分类学,帮助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有更全面的认识。
3.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科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实验技能,通过实验获得知识,体验科学的乐趣。
在五年级科学上册中,实验这一环节也得到了很好的覆盖。
学生将在本章节中掌握使用黑板和玻璃面板绘画彩条的技巧,学习简单的化学实验,并了解科学工具和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
学生们将会在实验课中更直观地体验科学实验,通过黑板和玻璃面板绘画彩条、显微镜和火柴燃烧实验等实验,深刻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在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各个章节中都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给学生有很大的启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和自然的奥妙。
希望这些复习资料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复习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内容。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植物的发芽、生长1.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2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合环境的水平。
(它们会努力的适合环境的变化。
)3种子发芽能够不需要阳光,而生长必需阳光。
4总来说之,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
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二、动物的生存1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当环境不适合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3以生存。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5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
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三、生物生存的关系1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有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2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实行选择。
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3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4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5生物的生存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6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7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8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10食物链中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1也就是说,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1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能够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3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14池塘里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15池塘里有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1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能够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能够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五年级上科学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上科学必背知识点
在五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学生们将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自然界的奥秘,还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科学知识点,它们涵盖了生物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
首先,学生们需要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氧气。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其次,动物的分类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动物可以根据其特征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了解动物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在物理学方面,学生们需要掌握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运动则包括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等要素。
牛顿的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法则,它们解释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地球科学方面,学生们应该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球表面的变化。
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而地壳的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震、火山等现象。
此外,学生们还应该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
最后,学生们需要了解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能量可以在不同的形式之间转换,如热能、电能、化学能等,但在转换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这有助于学生们理解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掌握这些科学知识点,五年级的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并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以下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的复习资料:
一、生命与健康
1. 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头部、躯干、四肢、五官等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 不同器官的保护:头部戴安全帽、眼睛佩戴护目镜、身体穿安全带等。
3. 各种感官的功能: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舌头尝、皮肤触感等。
4. 健康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卫生等。
二、物质的变化
1.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了解不同物质的状态变化。
2. 物质的溶解:溶解的条件、可溶性和不溶性物质。
3. 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加热后物质由固态到液态,降温后由液态到固态。
4. 物质的沸腾和凝结:加热后物质由液态到气态,冷却后由气态到液态。
三、生物的分类
1. 动物的分类:鸟类、鱼类、昆虫等不同种类的动物。
2. 植物的分类:耐寒植物、耐旱植物、一年生植物等不同种类的植物。
3. 生物的特征与习性:动物口有翅膀、鱼有鳞片、植物有根茎等。
四、京剧
1.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知道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了解其起源和发展历史。
2. 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四大基本表演手法。
3. 京剧脸谱的意义:不同颜色、图案的脸谱代表不同性格、身份的角色特征。
以上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的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
继续提问。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一、植物的特征和分类1. 植物的特征a. 具有细胞壁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 无法主动移动,靠根、茎和叶进行固定;c. 需要水、养分和阳光等条件才能生长繁殖。
2. 植物的分类a. 按生长形态分为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b. 按种子的特点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c. 被子植物根据叶子的特征可以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
二、动物的特征和分类1. 动物的特征a. 具有多细胞和没有细胞壁的特点;b. 能够自由活动,并拥有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环境;c. 通过摄取食物获取能量以维持生命。
2. 动物的分类a. 按脊椎的有无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b. 无脊椎动物可以根据身体结构分为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三、物体与材料的性质1. 物质的分类a. 按物质的状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b. 按物质的来源分为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物质;c. 按物质的化学组成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2. 物质的性质a. 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流动;b. 液体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可以流动;c. 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可以自由流动。
四、光与影1. 光的传播和反射a. 光在直线上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b. 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入射角的对称角。
2. 光的折射a. 光传播到不同介质界面时,会发生折射;b. 折射角、入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由斯涅尔定律给出。
五、声音的传播和变化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a.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通过空气、固体和液体等介质传播;b. 声音的传播需要媒质的支持,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2. 声音的变化a. 声音的响度和音调是描述声音强弱和高低的特性;b.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六、生活中的力1. 力的概念和产生a. 力是外界对物体的作用,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速度或改变方向;b. 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接触或距离产生的。
2. 重力和浮力a.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决定物体的重量;b.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向上支持力,大小取决于物体的体积。
科学五年级上册(2023新版)知识点整理
科学五年级上册(2023新版)知识点整理
一、天文知识:
1. 星座的观察和辨认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
3.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意义
4. 月相的变化和月食、日食的原理
5. 日常生活中的太阳运动规律
二、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1. 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
2. 常见物质的分类和特性
3.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4. 水的状况变化和水的循环
三、运动与力:
1. 物体的运动和停止
2. 速度和速率的计算
3. 力的作用和常见的力
4. 简单机械的认识和应用
5. 摩擦力的作用和规律
四、光与声:
1. 光的传播和光的弯折
2. 明反射和暗反射
3. 光的颜色和分光镜的使用
4.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5. 声音的高低音和响度的变化
五、电与磁:
1. 电的概念和电流的产生
2. 构成电路的基本元素
3.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
4. 磁的性质和磁铁的吸引力
5. 磁能的应用和电磁铁的制作
六、生物与健康:
1.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 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3. 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4. 了解食物的分类和营养
5. 健康饮食和适度锻炼的重要性
七、环境保护:
1. 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2. 废物分类和回收利用
3. 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
4. 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防护
5. 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责任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知识点整理,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和科学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不需要阳光和土壤。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的交换关系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
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生物
1. 植物
- 不同部位的功能:根、茎、叶
- 植物的繁殖方式:种子、孢子、花粉传播
- 植物的需求:阳光、水分、土壤和空气
2. 动物
- 不同种类的结构特点: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爬行动物- 动物的生存适应:捕食、捕猎、迁徙、伪装
- 动物的分类及特征: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爬行动物
二、物质与能量
1. 物质的变化
- 固体、液体、气体的相互转化
- 物质的溶解:溶质、溶剂、溶液
- 物质的混合:悬浮液、溶液、合金
2. 能量的传播及转化
- 不同形式的能量:光能、热能、声能
- 能源的利用方式:化石燃料、水力发电、太阳能
- 能源的保护:合理使用能源、减少资源浪费
三、地球与环境
1. 地球的形貌和结构
- 地球的形状和旋转
- 地球的内部结构:核、地幔、地壳
- 地质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喷发
2. 环境保护
- 自然资源的保护:水资源、土壤资源、森林资源
- 环境污染与防治: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垃圾产生、节约用水
四、科学实验
1.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 观察、提问、假设、实验、记录、分析、结论
- 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和因变量
- 安全注意事项:佩戴眼镜、穿实验服、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
2. 常见的科学实验
- 植物的生长实验:阳光、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物质的变化实验:固体的溶解、气体的扩散等
- 研究使用科学工具:显微镜、温度计、天平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整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种子发芽先看到种皮胀大,然后先长根,再长出叶。
根会朝有水的方向生长。
3.植物的生长必要的条件: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7.自然界里的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8.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9.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10.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2.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比如,植物的根会朝向有水的地方生长;植物的茎和叶会朝向有光的地方生长;植物的叶子会根据环境中水分的多少发生形态的变化等,以上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很好的实例。
13.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4.当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5.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第二单元光和影1.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
2.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点亮的白炽灯、太阳、点燃的蜡烛等。
3.光源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a.影子方向变化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 地球和宇宙
-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近似球形的天体,围绕太阳公转,同
时自转。
- 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带、彗星等。
-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地球旋转,对地球的潮汐有影响。
2. 物质和能量
-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能量的转换:如热能、电能、光能等,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量保
持不变。
- 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它们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
大小。
3. 生物和环境
- 生物的基本特征:需要营养、进行呼吸、排出废物、对外界刺激
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
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
4. 人体生理
- 人体的主要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 人体对疾病的防御: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5. 科学探究方法
- 观察:科学探究的基础,通过观察收集信息。
- 实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来验证假设。
-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6. 科学、技术与社会
-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如交通、通讯、医疗等方面的进步。
- 科学伦理: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 环境保护: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学习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五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特准备了本篇完整版科学复习资料。
希望通过阅读本文,同学们能够巩固和回顾所学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种类的生物数量和分布。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物资源。
1.1 动物的多样性动物是地球上众多生物中的一类,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和习性。
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1.1.1 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具有脊柱和脑部,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各自的生存环境,有着不同的特征和适应方式。
1.1.2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是指没有脊柱和脑部的动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无脊椎动物数量庞大,并且在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都有广泛分布。
1.2 植物的多样性植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植物可以根据其种子的种类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1.2.1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指其种子暴露在外的植物,如松树、银杏树等。
它们在种子的保护上相对较少,种子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1.2.2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包裹在果实内,如苹果、桃子等。
它们在种子的保护上相对较好,种子可以通过果实的传播方式广泛分布。
第二章:物质与能量的转化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
2.1 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一种方式。
它由食物生产者、食物消费者和食物分解者三个组成部分构成。
同一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相互传递来获得能量。
2.1.1 食物链食物链是一个简单直观的表示方式。
例如,草→兔子→狐狸,其中草是食物生产者,兔子是食物消费者,狐狸是食物消费者。
2.1.2 食物网食物网则是多个食物链之间相互交织形成的网络。
通过食物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命表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一、回顾知识点
1. 生命的表现形式包括什么?
- 生命的表现形式包括呼吸、运动、感应和生长等。
2. 生命体对外界环境有哪些需求?
- 生命体对外界环境需要空气、水、养分和适宜的温度等。
3. 人如何呼吸?
- 人通过呼吸器官(肺、气管和呼吸肌)进行呼吸,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4. 动物如何感应?
- 动物通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和皮肤)来感应外界信息。
5. 植物如何感应光线?
- 植物通过叶片中的叶绿素感应光线,并进行光合作用。
二、题练
1. 下列属于生命体对外界环境的需求的是()
A. 笔
B. 食物
C. 电视
2. 动物的感应主要通过什么器官进行?()
A. 肺
B. 光线
C. 眼
3. 植物通过什么器官感应光线?()
A. 叶绿素
B. 呼吸器官
C. 耳朵
4. 人的呼吸器官包括哪些部分?()
A. 肺
B. 气管
C. 口
D. A和B
5. 植物通过什么过程进行光合作用?()
A. 呼吸
B. 感应
C. 光能合成
三、思考题
1. 请举例说明生命的表现形式。
2. 为什么人需要呼吸?
3. 除了眼睛和耳朵,动物还如何感知周围的情况?
4. 除了光线,植物还如何感知周围的环境?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复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上科学复习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份、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
草、兔、鸟、蛇、螳螂、鹰
1草→兔→鹰 2草→螳螂→鸟→鹰
3草→鸟→蛇 4草→鸟→蛇→鹰
5草→兔→蛇→鹰 6草→螳螂→蛇→鹰
第二单元
1.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万多摄氏度。
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
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
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
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
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
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
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
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
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会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2、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
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
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喷气式飞
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
的力。
要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必须对物体用阻力。
7、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约等于100
克的力(1牛≈100克力)。
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值。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
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4、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15、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