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的特征
现代农业的特征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农业技术的先导性。
现代农业是以新技术来发展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巨
大引擎和推动力。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使农业成为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第二个特征
是农业要素的集约性。
现代农业是现代科技、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相结合的产物。
城乡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市场等各类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的领
域渗透,应用和延伸,所以农业投入要素现代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
第三个特征就是农业功能的多元性。
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进一步增强。
在确保农
产品供给、不断扩大农民劳动力、运送劳动力的传统功能基础上,农业向着农产品加工、
农业环保、观光、消闲等领域拓展。
无论是从国外看看还是国内看看,农业的功能必须向
多元化发展。
我们必须在加强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开拓发展新型农业的功能。
第四个特征是农业产业经营的一体性。
现代农业面向两个市场,实现现代经营管理,
普遍地推行产业化经营,贸工农结合,不断地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实现生产、科研、加工、消费各个环节的产业一体化。
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快的地方,农业产业化经营,贸工农一
体化的态势非常明显。
第五个特征就是农业效益的综合性。
现代农艺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并使农业从单一
经营转变多元经营。
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融合。
第六个特征是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现代农业以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强调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力。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还带来其他一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周期越长意味着决策时风险越大。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能够减少决策风险的各种制度和措施,例如市场信息发布和预测、农业生产保险、农产品储备、保护价收购等。农产品大多数是鲜活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连续性存在明显的矛盾。因此,需要进行适当地保鲜贮藏和加工,以便保持其使用价值,使之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农业现代化肯定是跟商品化统一起来的,就是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是农业的商品率基本特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我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说农业现代化的时候,基本就是说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等,现在我们再提到农业现代化,除了上述几化以外,又有一些新的内涵,比如农业标准化、信息化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业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容肯定是不同的,这是它的动态性。
上述情况决定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资料利用的季节性、资金支出的不均衡性和产品收获的间断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一方面表明根据农时安排生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农户多种经营和兼业经营的必要性。多种经营和兼业经营不仅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以增加生产,同时也可以用其经营的收入弥补资金支出不均衡和农产品收获间断所造成的收支缺口。
自然环境的影响还表现为农业生产的波动性。自然界大范围的长期变化,如地质变化、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等无疑都会对农业生产发生长期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往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从农业生产上反映出来。短期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气候的变化,尤其是灾害性天气,如旱、涝、风、雹等,可能导致农业生产年度间的剧烈变化。病虫害的爆发往往与气候的变化有关,也可能导致严重减产。因此,减灾防灾在农业生产上具有特殊意义。主要的减灾防灾措施包括建设水利工程、培育抗逆性强的动植物品种、生产类型多样化、综合防治病虫害、发展设施农业、建立合理的农产品储备体系等。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在当今时代,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农业的特点1、科技化现代农业高度依赖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从种子培育、种植技术到病虫害防治,再到农产品的加工和储存,科技贯穿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使其具有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品质和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利用精准农业技术,根据农田的具体情况精准施肥、浇水和施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产业化现代农业不再是孤立的个体生产,而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农业生产的前端,包括农资供应、种子研发,到中端的种植、养殖,再到后端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物流,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这种产业化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还增强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规模化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将分散的小块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大规模的农场或农业企业能够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管理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推广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信息化在信息时代,农业也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农民能够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气象信息、农业技术信息等,从而更好地做出生产决策。
同时,农产品的销售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拓宽市场,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5、生态化现代农业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不再单纯追求产量,而是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如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等,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
二、现代农业的主要技术1、农业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
现代农业概论复习题答案
现代农业概论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A. 传统种植B. 机械化生产C. 手工作业D. 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2.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农业技术的特点?()A. 精准农业B. 生态农业C. 基因工程D. 单一作物种植3. 现代农业中,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 作物种植方式B. 作物品种改良C. 农业机械化D. 农业水利设施4. 现代农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 土壤改良B. 作物病虫害防治C. 农业产品销售D. 农业机械化操作5.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最大的优势是()A. 劳动力成本较低B. 生产效率较高C. 土地利用率较低D. 环境影响较小二、填空题6. 现代农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主要通过_________来实现作物的精准管理和控制。
7. 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农业生产与_________的和谐发展。
8. 基因工程在现代农业中,可以通过_________技术来培育抗病虫害、抗逆境的作物新品种。
9. 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可以通过_________等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10. 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_________和社会效益。
三、简答题11. 简述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
答: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农业更加注重科技的应用,如精准农业、生态农业、基因工程等,以及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作物产量,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 阐述现代农业中生物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答: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作物新品种,如抗病虫害、抗逆境等,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13. 描述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答: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电子商务等手段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S)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第一,农业技术的先导性。
第二,农业要素的集约性。
第三,农业功能的多元性。
第四,农业产业经营的一体性。
第五,农业效益的综合性。
第六,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建设现代农业的道路选择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如美国、加拿大等。
第二类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如日本、荷兰;第三类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如法国、德国。
补充:经济效益: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
(1)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
所谓经济效益好,就是资金占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
(2)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生产更多产品和劳务,从而有利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
第二,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增加企业盈利和国家收入,增加资金积累,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从而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
(3)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
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
首先,速度和效益是统一的。
符合客观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本身就标志着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其次,速度和效益又存在着不一致性,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不一定好。
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是同一指标(产量或产值)在动态上的比较,而经济效益则是资金占用、成本耗费与有用生产成果的比较。
经济增长速度快,可能伴随资金占用多、消费大、产品积压,经济效益差。
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争取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4)经济效益又可分为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doc 16)
现代农业的底子特征与出力点[摘要]现代农业是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农业,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
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工业装备遍及采用,先进科技广泛应用,财产体系日臻完善,生态环境受到重视。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要实现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转变,财产布局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者技能从出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为实现这个转变,当局要在完善根底设施、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撑持庇护、构建效劳体系、注重引导示范等方面阐扬作用。
现代农业是农业开展史上的新阶段。
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化的转型时期。
探讨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把握现代农业的出力点,加快现代农业的开展进程,对于顺应农业开展历史趋势、提升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对于统筹城乡经济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
一、现代农业的特征理论界对世界农业的开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划分。
有的从农业出产要素配置的角度把农业开展分为以技术停滞、出产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者的传统经验为特征的传统农业阶段;以技术的不变开展和运用、本钱使用量较少为特征的低本钱技术农业阶段;以技术的高度开展和运用、本钱集约使用为特征的高本钱技术农业阶段。
有的从农业政策取向的角度把农业开展分为以增加出产和市场粮食供应为特征的开展阶段;以着重解决农村贫困为特征的开展阶段;以调整和优化布局为特征的开展阶段。
有的从农业出产力程度的角度把农业开展分为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或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阶段。
理论界对农业开展阶段的这些划分,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世界农业开展的阶段性特征。
从一般意义而论,农业开展的阶段划分,既应反映不同时期农业出产力状况,也应表达出产力各要素的配置方式,并从出产方式上加以把握;同时,还应考虑农业演进与其它财产开展的彼此影响。
基于这一认识,可把农业开展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现代化农业的特点
现代化农业的特点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点是:高产、优质、低耗、高效。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仅仅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还难以适应要求,而必须把农业提到"现代基础产业"的高度,按此要求大力发展规模经济,改变小生产和大市场不协调的局面。
首先要以商品生产基地为建设重点,建设专业化、一体化、现代化的粮食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发展饲料作物和养殖业促进农牧结合。
其次要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向农业产后领域延伸,在村镇发展现代饲料工业、食品工业等,应用高新技术使产品向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以乡镇企业为支柱,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搞好小城镇规划,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文明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路子,使小城镇成为乡镇企业的有效载体。
1.农业技术科学化从当代农业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现代化农业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现代农业科学已成为门类齐全、日益完善的科学体系。
农业技术已不再是传统农业的简单生产经验,而提升为先进的科学技术。
主要表现在:第一,以生物学革命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新兴和交叉学科将会大量出现,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遥感遥测技术、能源技术等,这些门类众多科学技术相互渗透、融合、补充,使农业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促使农业呈现高科技特色。
第二,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由于遗传学的发展和育种技术的进步,培育出许多高产、优质、抗逆、适宜于机械化作业的品种。
特别是杂交优势的利用,矮秆耐肥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栽培技术正在向集约化、模式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灌溉技术也正在向节水、高效的方向发展。
第四,在化肥生产方面,复合肥料、高效浓缩肥料和长效肥料已成为一种趋势;有些国家在肥料中加入除草剂和杀虫剂,使化肥变成了农药的载体,节约了成本又增强了农药的安全性。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研究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现代农业。
比起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现代农业强调科技和商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且注重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分析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科技化生产现代农业强调科技化生产,应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资源利用率。
例如,种植业采用了精准农业技术、GPS定位技术以及无人机影像技术等,有效地控制了施肥、灌溉和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养殖业应用了数据分析技术和集成式环境控制技术,提高了养殖效益和养殖品质。
科技化生产的特点是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2.商业化生产现代农业强调商业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市场需求和产品竞争力,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农业企业将自身转变为产业化的、企业化的、规模化的、经济效益管理的经营模式,在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同时先进的管理模式也应运而生。
商业化生产的特点是将传统的农业生产变成了现代的农业生产,一方面使农产品的质量大为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农民的储蓄能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收益方式。
3.生态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强调生态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目前,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践行绿色环保,开发可再生资源比如林木等,合理使用和保护水、土、气、境的资源。
实行环保型耕种技术,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创立农产品绿色通道,促进生态之间的平衡。
4.多元化经营现代农业强调多元化经营,不再仅仅依靠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同时,多元化经营也会涉及增加农村旅游、文化、运动等元素的参与,以期多年以来不断降低农民的单一依赖于农产品的收益,提高农民来考虑农村经济从泛农业生产到农业与非农业的多元区域一体化发展。
这种经营方式凸显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优化供给方案、为生产者提供多样化的收入来源以及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优点。
综上所述,科技化生产、商业化生产、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的定义
现代农业的定义
现代农业是指在科技、技术和管理水平高度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借助先进的农业科学与技术,运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科技化:现代农业依托农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运用先进的种植、养殖和农业管理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利用基因改良、遗传育种、精确农业技术等手段,提高作物和畜禽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2. 机械化:现代农业广泛应用农业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
3. 智能化:现代农业借助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据监测和管理,如精确施肥、智能灌溉、作物生长监测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可控性。
4.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5. 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现代农业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推动农业向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现代农业的发展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徐锋一、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具有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农业成为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标志。
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
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水资源、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生态系统。
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
农业主要为市场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
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本文来自于]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100%。
实施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
一是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化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
实施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比较完整的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
有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本文来自于]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有高效率地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组织体系,有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
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
现代农业的概念、特征及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
现代农业一、概念现代农业是以科技进步为主要增长动力,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集约化经营的持续发展农业.根本目的是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对现代农业,有几个标准是世界各国比较认同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地区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
二、基本特征从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环境来看,我国的现代农业,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生产技术科学化。
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推进的动力源泉,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
(二)生产过程机械化。
是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机械化不等于现代化,但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没有机械化的支持,也不可能有现代化农业.(三)增长方式集约化。
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实现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四)经营循环市场化.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
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到实现。
(五)生产组织社会化。
意味着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提高这种依赖程度,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六)生产绩效高优化.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
能否做到高产优质高效,是我们检验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如:单位产量、优质品率、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等.(七)劳动者智能化。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资源的不断需求,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产业。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那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着力点是什么呢?一,基本特征(一)科学技术化。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都是基于经验的,但是现代农业生产则需要把握各种科学技术,如: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基因改造、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运用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二)高效化。
现代农业需要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益,因此现代农业的高效性也是令人注目的一个特征。
例如采用精确灌溉、施肥、种植等技术就有助于提高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了能源和环境的消耗。
(三)多样化。
现代农业需要考虑到市场多元化、顾客的需求多样化等条件,农产品除了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外,还需要有多样的品种、包装、质量等特征。
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品牌经营等方式推广不同类型和品质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得到更广泛的占有领域。
二,着力点(一)绿色化。
农业生产对于环境的影响最为直接,因此“绿色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细农业等,将绿色农业当作发展方向,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的受损和资源的消耗,实现农业真正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规模化。
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可以减少人类的消耗和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使农产品的成本更为合理。
如的家庭农场、规模化的农业企业有助于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转型。
(三)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化农业需要不断加强对国际农业的学习和借鉴,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分享技术和经验,将各自的优势互补,实现农业的高效化、绿色化和现代化。
(四)智能化。
现代化农业需要采用智能化的科技和设备,以达到更高效的生产和管理。
例如农业无人机、传感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农业生产过程更智能化。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已不再是传统农业中的耕作和收割,而是更加注重科技化、高效化、多样化以及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研究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研究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也在不断演进,从传统的耕种、种植、养殖等农业模式向现代化农业转型。
现代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农业,以技术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其基本特征如下:1.技术化现代农业是一种高技术、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它是以科技为支撑的,通过创新性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智能农业和灌溉设施等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速了农业技术化进程。
2.市场化现代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它是为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安全、健康、优质、环保等农产品的需求,以市场为依托,通过产业链的链条延伸,建立市场机制,优化农业供应链和流通链,推动农业产品的销售和提升农业收益。
3.生态化现代农业积极推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它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和肥料用量的减少,确保农产品安全、绿色、卫生的性质。
4. 差异化现代农业注重产品差异化开发,通过品类多样化、质量不断提高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它通过生产组织、市场分割等方式,创造多种不同的农产品,实现产品的不同价值,满足市场异化的需求。
5.规模化现代农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它通过规模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科学控制,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生产结构,加强品牌包装和营销,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产品利润。
总的来说,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技术化、市场化、生态化、差异化、规模化等多个特点。
随着科技和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各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思路的应用,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浅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建设思路
浅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建设思路【摘要】现代农业在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定义和基本特征包括高科技、高产量、高效益、可持续等特点。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标准化等方面。
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要素,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包括绿色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农业等,而在建设过程中也要解决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如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市场变化等。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现代农业、基本特征、农业现代化、建设思路、发展趋势、关键问题、推进、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现代农业的重要性现代农业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农副产品资源。
良好的农业生产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现代农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提升,农民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代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现代农业的定义现代农业是指借助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理念,逐渐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现代农业的定义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模式、市场营销、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农业中,农民不仅是劳动者,更是决策者和经营者,需要具备更高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
现代农业应具备的特征包括,现代农业的概念是什么
现代农业应具备的特征包括,现代农业的概念是什么现代农业应该具备有着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因为高素质的人才一般能够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现代农业还需要具有比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转化率、土地生产率以及农产品商品率。
通常可以将现代农业分为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以及观光农业等种类,其中观光农业是常见的现代农业之一,它指的是农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然后开辟出一个活动场所供游客游玩并从中获利,然后改善生活。
一、现代农业应具备的特征包括1、特征(1)现代农业应具有比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资源转化率以及土地生产率。
(2)建设现代农业通常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劳动力,这也是现代农业突出的一个特征,因此需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能够成为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现代商品生产者。
(3)现代农业通过农业产业化,从而形成了比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
2、有哪些类型(1)绿色农业:通过协调农业与环境,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又能够保护环境。
(2)物理农业:结合了物理技术和农业生产,并利用具有生物效应的电、磁、声、光等物理因子来控制动物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使得传统农业可以慢慢的摆脱对于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化学品的依赖,然后得到优质且无毒的农产品。
(3)休闲农业: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体验农作,而且还能够游乐。
(4)特色农业: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并开发出特有的名优产品,然后再将它转化为特色商品,这种农业便是特色农业。
(5)观光农业:这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可以利用各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创造出优质的活动场所,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好处,从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二、现代农业的概念是什么1、概念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
2、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与根基是什么(1)前提:土地制度的变革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因为土地制度对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通常很大,所以改革土地制度、解除制度对于农业的束缚也就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
现代农业有什么特点
现代农业的特点
第一,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 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第二,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产业。 第三,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 第四,实现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 第五,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第六,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第七,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 第八,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 第九,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建立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法律体系和政 策体系。
推荐好书:《现代农业》
图书简介 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包括:科学化、 机械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劳动生 产机械化、环境优化。那么什么是作物优势 利用?什么是生物农药?什么是沼气农业模 式?全书结合国内外相关实例给出了科学的 答案。
现代农业的图片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有哪些不同
故事屋
• 大禹贵为天子,“身执耒lěi插, 以为民先,股gǔ无完胈bá ,胫 jì ng不生毛”(《韩非子》) • 亲自拿着农具,带头下田,不 光是大腿累得精瘦,连小腿上 的汗毛都掉光了。
• 诗词小天地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 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诗中描写了盛夏的中午,农民迎着 当头的太阳,挥汗如雨,用原始的 工具为禾苗松土、除草的情景。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特征差异
现代农业的内涵更为丰富。现代农业不 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 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 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 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 业和第三产业。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 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这个 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在 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定的 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指农业生产方式、管理体制、技术手段和市场运作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讨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首先,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过去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劳动和自然力量,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效益不高。
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则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
例如,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农田的耕作、播种和收割等环节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还包括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农业管理体制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体户为主体,管理方式相对简单,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而现代农业管理体制则注重农业企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实施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制度化。
第三,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还表现在技术手段的创新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和发展。
例如,生物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作物和畜禽的品种改良更加精准和高效,化肥、农药和水资源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此外,无人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农业生产、监测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最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还体现在市场运作的优化和完善。
传统的农业生产和销售主要依靠传统的集贸市场和农贸市场,信息不畅通,交易和流通环节不透明,市场效率低下。
而现代农业现代化则通过建设现代农产品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生产者、加工商和消费者的信息互通和交易便捷。
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价格也更加透明和合理。
综上所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涵盖了农业生产方式、管理体制、技术手段和市场运作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通过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还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基本特点,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基本特点,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包括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劳动者智能化。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农户从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自主进行生产和经营。
一、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基本特点1、生产过程机械化: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机械工具及设备来代替人力畜力,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生产技术科学化: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增长方式集约化: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精耕细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4、经营循环市场化: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农产品的使用途径由传统的自给自足变为用于商品交换,并且根据市场需要来组织生产。
5、生产组织社会化: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并与社会上的相关部门联系起来,优势互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6、生产绩效高优化:收获时,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最终所带来的的经济效益与之前相比更高。
7、劳动者智能化: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应当具备现代化水平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
二、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1、经营方式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定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农民或者是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村、组)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在农业生产中,农户承包经营集体的土地和大型生产资料,自主进行生产和经营,其中除合同规定上应当缴纳的金额以外,其余全部归农户所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一般认为,今天意义的现代农业始于二战后(将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二战前
这段时期的世界农业发展称为近代农业,此前的统称为传统农业或者古代农业),是在近
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
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所具备的特征。
(1)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
效率。
所谓全过程的机械化,应包括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
机械化不等
于现代化,但它在现代化的构成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或者说
是充分的必要条件。
没有机械化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
(2)生产技术科学化: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
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
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
产贡献率的过程。
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
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离开
科技的注入,农业的现代化就会停滞不前。
(3)增长方式集约化: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传统农业是落后的,集约经营与
粗放经营相比,粗放经营是落后的。
粗放经营与传统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集约经营与
现代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进化,一个基本的同步条件是
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
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
素质的轨道上来。
(4)经营循环市场化: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
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一产出一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
这是农村经
济由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走上现代的、商品的市场形态的必由之路。
在资源的配
置上,行政手段的退出与市场功能的发挥,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
在生产的目的上,产品自给自足的消亡与纯粹用于商品交换的转换,是现代农业的又一基本特征。
这个“发
挥”和“转换”的量变过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趋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产品的商品率如果达不到一个较高的程度,农业的现代化就“化”不起来。
(5)生产组织社会化:所谓生产组织,就是对微观经济单元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的实施过程。
立足于整个社会来设计这种过程、实施这种过程,就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
它意味着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要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提高这种依赖程度,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现代化的生产,应该是社会化大生产。
它排斥生产的小而全和封闭型经营状态;青睐按专业化分工组织生产,要求走开放式经营的道路。
生产的专业化、生产组织的合理化、流通范畴的洲际化,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三要素”,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刻意追求的发展方向。
(6)生产绩效高优化: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
能否做到高产优质高效,这是我们检验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是产品产量低、质量次、经济效益低,那么,就应该问一问装备配置是否科学,生产工艺和技术是否落后,增长方式是否还停留在粗放的形态上,经营理念是否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上,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是否理想。
结论可能会不尽人意。
也就是说,生产的绩效如何,对是否真正实现了现代化,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生产经营的绩效,应该是个实实在在的指标考核体系,比如:单位产量、优质品率、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等。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真功夫,应该下在提高绩效成果上。
(7)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者智能化,在这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
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
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
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
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
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
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