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律在我们身边》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优质课教学设计(2课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优质课教学设计(2课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优质课教学设计(2课时)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通过了解法治的发展进程,增强自身法治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本课作为本单元统领整个法律部分的起始课,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调整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矛盾纠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我们一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人类开始了迈向法治社会的步伐。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难点:法治的发展进程。

三、学情分析未成年人作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意识如何,关系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

受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限制,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有必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四、教学过程导入:“身边法律大家谈”经验分享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请你来分享:1.你还知道哪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些法律从何而来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本课的学习。

环节一:走近法治1.法律与生活播放视频《民法总则草案保护的事儿,你一个都躲不开》民法总则草案被视为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本经济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班会课教案法在我们身边

班会课教案法在我们身边

一、教案名称:班会课教案——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一章)二、教学对象:八年级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 引导学生认识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增强法治观念。

四、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如何遵守法律。

五、教学难点:1. 法律与生活的联系。

2. 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六、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4. 总结:强调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呼吁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八、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的短文。

2.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提出具体措施。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

也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十、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的实际情况。

也要关注学生的法治观念是否有明显提高。

六、教案名称:班会课教案——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章)七、教学对象:八年级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类型和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求法律帮助。

九、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类型。

2. 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寻求法律帮助。

十、教学难点:1. 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

2. 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法律武器。

十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类型和主要内容。

2. 情景模拟法:模拟生活中的法律场景,引导学生学会寻求法律帮助。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是本学期的第三次法治教育课程。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树立法治观念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法律的基本知识,对于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对于如何运用法律保障自己的生活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法治观念的误解,认为法律与自己生活关系不大,或者认为只要遵守法律就可以,无需过多关注法治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治的观念,提高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亲身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4.总结讲解法:在课程结束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涵盖案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PPT。

2.案例材料: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角色扮演剧本:编写适合学生的角色扮演剧本,提前分发给学生准备。

4.学习任务单:制定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法律符号、法庭、警察等,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知识与技能1、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2、理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作用;3、明确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你的体验”“探究与分享”初步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

重点难点1、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2、理解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开封有个包青天》,让学生表达对法律的感受:威严、公平正义、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当今社会,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一、讲授新课板块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多媒体展示:双体日,你在商场购物,保安怀疑你偷了东西,对你进行搜身,这已经侵犯了你的人格尊严权,你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这种情况下,你与保安形成了侵权关系。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4页“运用你的经验”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⑴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由哪些规章来调节?⑵为什么说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⑶法律产生的背景是什么?通过学习让学生们明白,如果没有法律就如同没有法则的自然界一样,人类会随心所欲地做事,带来的是难以想象的后果。

3、指导学生阅读材第85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⑴如何理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⑵为什么说法治是人们共同生活的愿景?⑶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通过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

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权益,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教师引导学生参考教材第86页内容“探究与公享”部分,让学生分清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加深学生对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板块二:法治的脚步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内容,说一说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教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法律在我们身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2)掌握法律对人们的约束和保护作用;(3)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2)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

2.教学难点:(1)如何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通过“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一课,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吗?”的问题,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内容呈现:(1)通过多媒体展示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规定并由国家具有强制力的公共行为规范。

”让学生对法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展示法律的作用:“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约束和保护的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法律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3.讲解阐述:通过教师的讲解,细致地阐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作用,并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4.讨论互动:教师提问:“你们生活中有遇到过哪些涉及法律的问题?”请学生举例,并进行简单讨论和解答。

通过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遵守法律。

5.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就一些具体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这个问题可以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案例。

分组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法律,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6.展示总结: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

7.拓展延伸:可以通过观看相关法律宣传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也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法律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法律在我们身边》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的概念、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法律的作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运用。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和情境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典型案例,了解法律的具体运用。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于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可能理解不深。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因此,本课时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法律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

2.学生解决生活中法律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讨论的问题和探究的任务。

3.准备教学PPT,包括案例、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案例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巩固(5分钟)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全班进行讨论和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其他法律问题,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3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3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生活的维护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于法律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还不够明确,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生活的维护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生活的维护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准备教材和教案,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场景,如法庭、警察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或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

同时,呈现一些生活中的法律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感受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比较分析区分事物;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学法、尊法、爱国守法;内心拥护、真诚信仰法律,树立法律意识,依法律己,依法维
护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律的特征
难点:法律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活动体验法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略)。

班会课教案法在我们身边

班会课教案法在我们身边

一、教案名称:班会课教案——法在我们身边二、教案对象:初中一年级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认识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增强法治观念。

四、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定义、特点、作用。

2. 法律与生活: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交通法规、校规等。

3. 学生应遵守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4. 学会依法维权:了解维权途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培养法治观念:学习宪法,尊重法律,自觉遵纪守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举例说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3. 案例分析:分析中学生应遵守的法律,讨论违反法律可能带来的后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提高法治观念。

5. 总结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法治观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法律素养的提高。

七、教学资源:教材、案例资料、视频素材等。

八、教学建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提高法治观念。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法律实践场所,加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案名称:班会课教案——法在我们身边七、教案对象:初中一年级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认识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增强法治观念。

九、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定义、特点、作用。

2. 法律与生活: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交通法规、校规等。

3. 学生应遵守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在我们身边》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保护我们的权益。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可以保护公民的权益。

然而,他们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可能还缺乏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保护我们的权益。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法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材料和道具。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交通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法律案例,如校园欺凌、交通事故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5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5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法律对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于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和意义可能还缺乏深入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法律现象,但法治观念尚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教师需提前搜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制作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3.准备相关法律资料:为学生提供一些易懂的法律资料,以便于课后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场景,如交通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是保障人们生活的重要手段。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明白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法律的理解较为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法律实例较为感兴趣,喜欢通过案例分析来理解法律。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是保障人们生活的重要手段。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3.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法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4.讲解法:对法律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法律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生活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

例如:某学生在校园内受到欺凌,他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

如:购物时遇到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如何维权?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案例,让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4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4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法律在我们身边设计说明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对应课程目标中“法治观念”这一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运用理性的思维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

“法律保障生活”这一框以七年级学生“我”的见闻作为线索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案例情境中思考抽象的法律知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学习目标1.通过搜集相关法律条文,正确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认识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作用,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法治观念、责任担当意识等核心素养。

2.通过合作探究,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教学难点:认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法律的作用。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情感体验。

资源与工具1.资源:法治专栏:《守护明天》《法治中国》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框生活需要法律一、学习情境播放视频《以人为本——法治中国》,提出问题:视频里的“我”指的是什么?提示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特别留心最后一句话“我是法律,我保护你所有的生活。

”带着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课题。

二、预习检查1.为什么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2.什么是法律?3.什么是法治?4.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三幅图片,启发学生谈一谈:以上图片分别给你带来哪些信息?让你感受到哪些法律知识?总结:从大家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法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多篇

《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多篇

《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多篇《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1教学课题:法制教育(自护、自救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重点难点: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例举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二、交通安全案例|一、3月31日11时55分,河南省潢川县小学生杨明亮(男,8岁),在丰台区富丰桥东韩庄子路口步行由北向南横穿机动车道时,被由西向东驶来的李元元(女,24岁,北京市公交总公司603车队)驾驶的大公共汽车当场轧死。

案例二、2月11日14时5分,大兴区黄村镇狼各庄村村民薛新开(女,7岁)在由南向北步行横穿公路,适有河北省固安县解家务村司机杨建中(男,19岁)驾驶农用四轮车由东向西驶来,农用车将薛新开撞出,薛受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当日死亡。

1、分组讨论、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 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

(1)2022年4月23日下午,廉江市安铺镇3男孩结伴下河捞蚬不幸溺水,导致2死1失踪。

(2)2022年1月8日,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郝家庄上郝村西塘处,因开发商挖沙导致地面出现大坑,聚集河水后结冰,4名小学生和1名幼儿在冰上溜冰时不慎落入坑中溺水死亡。

(3)2022年3月3日,海南乐东中学2名初三学生到河边钓鱼,不慎落水身亡。

《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法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掌握重要的法律知识。

3.学会分析、解决法律纠纷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准备1.教师:讲义一个、PPT一个。

2.学生:笔、纸。

3.其他:录音笔一个(用于课堂问答环节)。

三、教学过程1.导入(1)讲师用口语化的语言让学生掌握法律的定义。

例如:各位同学,你们现在应该知道什么是“法律”了吧。

法律是一套规则,规范我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和活动的标准,它是保证我们生活在公平秩序、安全稳定的社会中的工具。

(2)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哪些场合需要满足法律标准呢?本质上,法律规则适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2.知识讲解依据我们的教学目标:重点介绍“法律”的作用和一些关键法律知识。

例如:课程开始前,开设一次问答环节,询问学生这些问题:-在社会上,你见过法律的标志吗?你们知道什么样的法律需要我们严格遵守吗?-你们可以列举一些重要的法律规定吗?-为什么我们要遵守法律?在生活中违反法律会有什么后果?3.案例分析将法律纠纷与未雨绸缪的方法归纳、阐释,供学生学习。

例如:情境描述:在河流里,甲乘坐小船,与另一艘大轮船相撞,始终无法将甲救出水面,甲最终不幸溺亡。

提问推理:•如果大轮船的船长和甲家属之间发生矛盾,应该如何处理?-如果大轮船营运方和甲家属之间发生矛盾,应该如何处理?-如果大轮船责任的归属成为纠纷,应该如何解决?4.教学反馈让学生以主观或客观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明确学习成果并做出评价。

例如:(1)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这节课中学到的重点法律知识点。

(2)请学生用两句话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方式和效果。

四、教学要点1.导入环节要引导学生思考并建立对法律的初步了解。

2.知识讲解要侧重介绍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一些关键法律。

3.案例分析要提供具体案例,为学生如何解决法律纠纷提供思路。

4.教学反馈要促进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成果的加深理解。

《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法律知识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能力
课堂氛围营造: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解决办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加深对法律概念的理解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案例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学生对法律概念的内化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针对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分析案例:教师提供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法律规定、法律程序等方面
汇报人:
感谢观看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解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后果,从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03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介绍身边的案例,加深学生对法律概念的理解
案例选择: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如交通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案例呈现:通过PPT、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概念
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反思教学问题:认真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改进措施:针对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例如优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流程等。
实施改进措施:积极落实改进措施,观察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掌握法律常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法律意识,但对法律的认识尚浅,法律知识较为匮乏。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法律现象,但缺乏系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掌握法律常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

2.教学难点:法律的具体运用和实际操作,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法律的存在和作用。

2.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讨论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内容包括教材知识点、案例图片、动画等,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3.准备时间控制器,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控制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场景,如交通违规、盗窃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以及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课题9.1生活需要法律一、学习目标:1.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三、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学习过程:(一)自学过程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2、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律的产生: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______________。

4、什么是法治?它的要求是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1)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 依法办事。

(3)意义: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二)检测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只有违法的人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B.任何人都要与法律打交道C.守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与法律打交道D.未成年人年龄尚小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2.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A )A.权利和义务B.道德与责任C.生活习惯D.社会秩序3.法律所体现的是( D )A.奴隶主阶级的意志B.地主阶级的意志C.资产阶级的意志D.统治阶级的意志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的( D )A.本质B.根本目的C.基本要求D.总目标5、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边》教案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边》教案第1课时⽣活需要法律1 教学分析【教学⽬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和本质。

2 教学过程⼀、导⼊新课《⼈民的名义》赵德汉原型:亿元司长魏某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某平时⾐着简朴,经常骑⼀辆旧⾃⾏车上班,丝毫看不出家藏万贯。

然⽽,这样的穷酸是装出来的。

他还专门买了套房⼦放钱,受贿⾦额最终被认定为2.1亿多元。

魏某案成了新中国成⽴以来,检察机关⼀次起获赃款现⾦数额最⼤的案件。

2016年10⽉17⽇,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魏某死刑,缓期⼆年执⾏,剥夺政治权利终⾝,并处没收个⼈全部财产。

(多媒体播放视频——亿元司长现⾦清查画⾯曝光)教师总结: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明有序、和谐⾃由的空间。

法律与我们的⽣活密切相关,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法律与⽣活的关系这个话题。

⼆、新课讲授⽬标导学⼀:⽣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与⽣活活动⼀:教材P84运⽤你的经验——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想⼀想:(1)图⽚中体现了哪些法律?能再列举⼀些与我们⽣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提⽰:⽼年⼈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

⾷品安全法、建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未成年⼈保护法、⼤⽓污染防治法等。

(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活会怎样?提⽰:如果没有法律,就像道路没有交通信号灯⼀样,车会横冲直撞,交通瘫痪,安全事故频发。

如果没有法律,社会⽣活就会没有秩序,⼈类随⼼所欲,带来的是⾃⼰的灭顶之灾。

强调:⽣活需要法律,⽣活离不开法律。

活动⼆:教材P85探究与分享——理解法律渗透到社会的⽅⽅⾯⾯(1)上述⾏为都是⾃觉的吗?(2)有⼈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的⽣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观点吗?(3)⼩组活动:请举例说明法律是⽆处不在的,例如⽹络、学校、⼩区、公共场所、餐馆、商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
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现状的讨论,能够说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知道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哪些特殊的关爱与保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
解思维能力和问题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教学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材料一2015 年4 月3 日,南京市民徐某在网上发布了数张一名男童遍体鳞伤,疑似遭虐待的照片,引发了一场“养母疑似殴打养子”的轩然大波。

几天后,养母李某被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后变更为取保候审。

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以李某涉嫌故意
伤害罪,向浦口区法院提起公诉。

2015 年9 月30 日下午2 点,江苏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李征琴犯故
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想一想:
材料表明了谁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提示: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阐述
教师讲述: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指出未成年人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
法律伴我们成长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一)法律与未成年人
活动一:情景再现——生活中的未成年人
(多媒体链接教材上P95“运用你的经验”栏目)
想一想:
(1)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与关爱?
提示:有来自家庭方面的保护、学校方面的保护、社会方面的保护、司法方面的保护等。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提示:①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
保护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给予
特殊的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与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花朵,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
有之义。

(3)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呢?
提示:可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未成年人等角度进行回答。

相关链接:
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为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
依据。

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的社会环境。

家庭:以正确的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尽
到家长的监护职责。

学校:定期开展有关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讲座,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等;做好消防、地震等各
种安全演练。

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目标导学二:感受法的关爱
活动二:未成年人保护法
(多媒体播放教材p98 相关链接)
思考:
(1)你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其中,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时国家制定的专门保护
未成年人的法律。

(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设置了几道防线?
提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位一体。

(一)家庭保护
相关链接:什么是家庭保护?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家庭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
作用?
案例分析:
小林的父母经常在家叫几个朋友一起来搓麻将"小搞搞",甚至有时候让小林也"搭一搭手",慢慢
的小林学会了搓麻将,成绩也直线下降。

(1)小林的父母有什么错?
提示:小林的父母亲应该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而不应该误导子女。

(2)你如何帮助小林解决这个问题?
提示:小林可以通过老师与父母沟通;通过自已的提醒,不能参与赌博活动;还可以要求父母不
再搓麻将特别是在家搓麻将;……
④家庭应该如何保护未成年人?
提示:家庭应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预防和制止未成
年人的不良行为;家庭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使适龄子女辍学经商、务农或做工;……
(二)学校保护
相关链接:什么是学校保护?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国家为什么要实施学校保护?
(1)学校保护的作用: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
①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板书)
②学校教育是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板书)
(2) 学校保护的含义: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
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3) 学校保护的内容:学校保护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未成年人的教育、发展、人身权利人格尊严
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学校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四个方面:
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

(介绍党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
适应,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②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学生人
格尊严的行为。

③保护未成年人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三)社会保护
相关链接:什么是社会保护?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有
哪些?
(1) 社会保护的重要性及作用:
青少年不仅生活在家庭中、学校里,还经常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而社会环境中既存在着许
多积极因素,也有一些消极因素。

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而社会
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则可能会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受到消极影响,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

因此,国
家必须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

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全社会都应
该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 社会保护的含义: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于家庭环境,也不同于学校环境,社会保护是特指在社会
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指全社会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3)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
保护等方面。

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各级政府应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
生开放。

②营业性舞厅、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③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想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
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⑤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应当为他们的
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四)司法保护
相关链接:什么是司法保护?说说你所了解的司法保护有哪些?
(1) 司法保护的含义: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
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国家司法机关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有关机关部门。

(2) 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板书)
①办理未成年人的案件,实行有别于审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

)
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现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尊重
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③对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免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
应做好安置工作,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④人民法院处理继承案件、离婚案件、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

通过今天这堂
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增
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