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其次章其次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学问。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学问,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化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学问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须要的基础。
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美。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二、说学情同学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学问;在能力上,同学已经初步具备了观看能力、试验能力、思维能力。
同学在生活中对电池也有所了解。
同学喜爱?通过试验探索化学反应的实质,由试验现象推想反应原理,同学对本节课会有所期盼。
生活在现代社会,同学对"电'有着丰盛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
当同学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缘由,并感触了探索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深厚的爱好。
三、说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①清晰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
②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办法①同学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索的意义,基本过程和办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索的能力。
②能对自己探索原电池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举行方案、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①通过探索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神秘,提高学习化学的爱好和热烈,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与喜悦,感触化学世界的奇异与和睦。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对本册书作如下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八大课程标准之一,是在高一必修课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设置的课程模块。
重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绪言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的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2、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事例;逐步抽象,揭示本质,概念模型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属于热化化学基础知识,其中常涉及的内容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盖斯定律等方法求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先思后教——及时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总课时 6 课时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课时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课时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 课时复习 1 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的学习,同时,为下一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第一课时)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第一课时)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第一课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以下我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本质的拓展和应用。
初中化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在选修模块④将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节课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奠定必要的基础。
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三维目标的确定和依据(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并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实验提高学生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原电池概念,理解和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化学史实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原电池的发明、发展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重点、难点的确立重点: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构成条件。
难点:原电池的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二、说教法1、实验探究法本节在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时,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表示为:实验探究法的选择意在落实新课改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理念。
2、指导发现式本节课从科学史的引入到实验探究,再到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都是在教师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和指导之下完成的,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尽可能排除失败和无效学习。
本节课中原电池中的微观粒子(电子和离子)的运动状况作为难点,我借助两种手段来突破。
一是利用灵敏电流计判断电子的运动方向,二是借助电脑动画模拟演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情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稿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稿一、说教材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也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能源利用等方面密切相关。
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建立起能量守恒的观念,为后续学习电化学等知识奠定基础。
1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掌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学会判断常见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1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教学难点: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二、说教法21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2 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三、说学法3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
3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3 归纳总结法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四、说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变化现象,如燃烧、电池放电等,引出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知识讲解(1)介绍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表现形式,如热能、光能、电能等。
(2)讲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43 实验探究(1)组织学生进行铝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判断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2)进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混合实验,让学生感受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反应速率》。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之后,对化学反应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动力学的基础,它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为后续学习化学平衡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在必修 2 中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但对于其影响因素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在能力方面,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心理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能用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达式和影响因素等基础知识。
(2)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说课稿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这一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学习电解池等知识奠定基础。
同时,电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本节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教材内容的编排教材首先通过“锌铜原电池实验”引入主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接着,详细介绍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以及常见的化学电源。
在介绍化学电源时,教材重点讲解了干电池、充电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金属的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2、认知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化学原理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3、学习兴趣电池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对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往往充满好奇,这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能够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3)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反应与热能说课稿
化学反应与热能说课稿热能是指物质的分子在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它是一种形式的能量。
而化学反应则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涉及原子和分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化学反应中往往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其中热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在化学反应中,热能的转化可以表现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能,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而吸热反应则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外界热能,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这种热能的转化是由于化学反应中键的形成和断裂所引起的。
放热反应是最常见的一种化学反应。
例如,燃烧反应就是一种放热反应。
在燃烧反应中,燃料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些热能可以用来加热水或产生蒸汽,用于发电或供暖等。
另外,酸碱中和反应也是一种放热反应。
当强酸与强碱反应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溶液温度升高。
吸热反应则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外界热能。
例如,化学合成反应往往是吸热反应。
在化学合成反应中,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并伴随着吸热现象。
这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产生新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热能,使反应物的内能增加。
另外,融化和汽化也是吸热过程。
当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或气态时,需要吸收热能来克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分子间距增大。
化学反应与热能的转化是热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化学反应中的热能转化也符合这一定律。
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可以被利用,用于产生电能、热能或做功。
而吸收的热能则可以用于化学反应的进行,或者用于温度调节和制冷等。
除了热能的转化,化学反应还可以伴随着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如光能、电能等。
这些能量转化的过程也是研究化学反应机制和反应动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为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化学反应与热能的转化密切相关。
化学反应与热能说课稿
化学反应与热能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化学反应与热能》在化学课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能量转化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连接物理学与化学的桥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掌握热化学的基本概念,以及了解能量守恒与转化在化学反应中的具体体现。
(一)作用与地位1. 理论价值:本课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为后续学习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等复杂理论奠定了基础。
2. 实践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热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燃烧、腐蚀等,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跨学科联系:本课内容涉及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二)主要内容1. 热化学基本概念:反应热、焓变、标准生成焓等。
2.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 常见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燃烧、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4.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掌握反应热的计算。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掌握热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2. 会书写常见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3. 了解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热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将物理学与化学知识相结合。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探索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化学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热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反应热的计算。
3. 常见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分析与应用。
(二)难点1. 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与反应热的关系。
3. 解决实际问题时,对复杂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分析与判断。
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的重要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重要指标,它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以及提高化工生产的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能够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解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从微观角度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说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讲授法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三、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实验和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化学反应的实例,如铁的生锈、炸药的爆炸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反应的快慢有何不同,从而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新课讲授(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式和单位,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利用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反应时间等数据进行计算。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024年化学说课稿7篇
2024年化学说课稿7篇化学说课稿篇1(约3754字)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几个方面谈谈关于本课的设计: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
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系统深入地再学习。
根据课程标准,在此只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原因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如此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
选材上尽量将化学原理与实验、实例相结合,对化学概念或术语采用直接使用或叙述含义而不下定义的方式出现,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注意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化学史实相联系。
能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本节通过对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探讨,使学生感悟到化学反应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过程中充当的关键角色,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形成将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能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同时通过【思考与交流】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知道热能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实例和实验,形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⑵过程与方法: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尝试与人合作,增强团队精神;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说课稿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必修二第二章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有初步介绍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再认识。
本节以能量变化的一部分——热效应为主线索,首先定义了反应热的概念,并大体介绍了定量测定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使学生对反应热有个初步概念。
然后重点介绍了一种在一定条件(等压、等温)下的反应热——焓变的概念。
其中出于描述一个反应的反应热的需要,本节还对热化学方程式做了详细说明。
在本节学完之后是学生不但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过程有了更充分的认识,而且打下了化学热力学的初步基础,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热效应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在定量的水平上重新认识与描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想.质疑”等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活动探究”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定量试验的基本训练;通过“交流研讨”等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获取、分析处理、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拓展视野”“资料在线”“方法导引”“追根寻源”等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全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学生能从能量角度比较深刻的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通过进一步了解化学的研究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建立基本的化学科学思维。
四、教学设想:由于本节内容较抽象难懂,与以前联系较少且新概念较多,故在教学中采用多台阶、小步幅的方法,层层推进,是学生能与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具体教学环节在引入时可通过蜡烛燃烧、Ba(OH)2与NH4NO3 的反应吸热和放热的不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此时提出反应热的定义,同时进行讲解与说明。
再介绍反应热的测量装置——量热计,大体介绍其结构、工作原理等,此时可比较热容和比热的概念的区别,然后做量热计使用的试验,同时体会反应热的求算公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和电能》第一课时 《原电池》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原电池》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也是核心内容。
内容安排在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等内容之后,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
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材开始的几个设问,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研究之中。
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是对火力发电中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此外,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
②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原电池》说课讲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四节《原电池》说课稿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为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本节课共两课时,我说课的内容为第二课时《原电池》。
准备从如下四大方面展开说课.一、说教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地位该节内容为高中电化学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能量之间转换,电解质溶液,金属活泼性等化学知识及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一定知识储备;同时原电池的原理又为后面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其它常见电池的原理及电解原理等重要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它是电化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作用: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再回归理论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依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及本着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有效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2)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观察操作及设计能力;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化学问题的高级技能2.过程与方法(1)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学会与他人合作,主动交流.(三)、教学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依据:1、依据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2、电化学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四)、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反应原理依据:该内容特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
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电子在原电池正负两极转移的微观模式。
化学反应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反应与电能说课稿一、引言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变的过程,而电能是一种能量形式。
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电能的过程被称为化学电池,它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及化学电池的原理和应用。
二、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它涉及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改变。
在某些化学反应中,会释放出能量,这个能量可以用来产生电能。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可以通过释放能量来产生电能。
三、化学电池的原理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其中一个电极是负极,被称为阴极,另一个电极是正极,被称为阳极。
当两个电极通过电解质溶液连接时,化学反应会在电极上发生,产生电子流动的现象,从而产生电能。
四、化学电池的应用1. 电池电池是最常见的化学电池应用之一。
它由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组成,每个电池单元都是一个化学电池。
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通过连接电路,可以将电能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手机、手表、遥控器等。
2.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燃料和氧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它通常使用氢气作为燃料,并通过与氧气反应产生电能。
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率、环保和可再生的特点,因此在交通工具、能源储备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前景。
3. 电解水制氢电解水制氢是一种利用电能分解水分子,产生氢气的过程。
这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制备方法,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分解后的氢气可以用作燃料,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
五、结论化学反应与电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转化为电能,并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能源制备过程中。
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的原理和应用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可以推动电能的应用和能源领域的发展。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说课稿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o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含义,理解焓变(ΔH)的概念。
o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形式,如热能、电能、光能等。
2.能力目标:o能够运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解决实际问题。
o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o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能量角度解释化学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探究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o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利用的重要性。
o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理解,焓变的概念及应用。
-难点:焓变的计算,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复杂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入、新课讲解、练习、总结。
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基础概念的讲解和理论知识的传授。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本。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投影仪。
-实验器材:烧杯、量筒、温度计、火柴、锌片、铜片等。
-多媒体资源:课件、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分配任务,明确组长和记录员,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
2.课堂纪律:制定课堂规则,如举手发言、不打断他人讲话等,维护良好的课堂氛围。
3.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讨论和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稿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案高二化学组韩国祥20130825一教材和课标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包含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这是教材体系的总体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质结构知识统帅整个化学教材外,还以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组织教材。
其原因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对人类十分重要.能源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本节内容还为以后学习燃烧热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打下基础,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后面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效果.2、课标对该内容的要求:本节教材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即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二为燃料的充分燃烧的条件。
教材内容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反映了化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如把一些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如放热反应中的热量的利用,煤的燃烧,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开发新能源等。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二、学情分析:因为大纲对本节的要求都是A层次要求,我们可尝试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使具有不同思维优势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自由表达各自观点来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又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快乐,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化学能与热能――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化学键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进一步学习化学键的知识,加深对化学键的理解,进而认识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 通过图像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吸热放热的概念,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能够对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树立正确的能量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1. 联系生活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乐于探究的习惯,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 能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3.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能与热能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能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课型】新授课【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实验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过程】过渡设问:1.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会释放能量,这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2.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思考讨论从熟悉的燃烧反应引切入:化学反应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本质是旧键断裂以及新键形成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有什么关系?请阅读 P3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的第一及第二自然段。
学生阅读:P3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提问:1.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中化学键是如何变化的?2.化学键在断裂时要吸收能量,形成时要放出能量,那么如何确定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是放出能量的?思考讨论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来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断裂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释放的能量为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反应此图片中水的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图像,得出结论(水从高处流向地处要释放能量)。
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3《化学能与热能》1.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该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
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高中选修4中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再学习。
因此本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奠定必要的基础。
能量是本章最核心的一个关键词,能源更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节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总之,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决定了本节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教材的重点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3、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通过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体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验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正确的能量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的能力,体现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必修二
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必修二在撰写高中化学说课稿时,我们需要确保内容既准确又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以下是一篇关于高中化学必修二的说课稿样本,涵盖了四个主要的化学主题。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高中化学必修二的说课内容。
必修二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平衡、溶液与电解质以及有机化学基础。
接下来,我将分别对这四个主题进行详细的解说。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是化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部分,我们将探讨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与之相关的能量变化。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四个基本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氧化反应。
在讲解合成反应时,我会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两种或多种物质如何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
同时,我会强调合成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这一点可以通过实验中的温度变化来直观感受。
分解反应则与之相反,一个复合物质分解成两种或更多简单物质的过程往往需要吸收能量。
通过实验室的电解水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并理解这一点。
置换反应和还原-氧化反应是更复杂一些的化学反应类型,我会通过金属活动性序列和电化学原理来解释这两种反应的机理。
此外,通过设计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可以加深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在讲解能量变化时,我会引入焓变(ΔH)和熵变(ΔS)的概念,并解释它们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通过实例和练习题,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使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来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描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这部分,我会首先介绍动态平衡的概念,并通过实验展示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或浓度来影响化学平衡。
接着,我会引入勒夏特列原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它解释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时,系统如何调整自身以重新达到平衡。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问题讨论,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这一原理。
此外,我会讲解如何使用Kc(浓度平衡常数)和Kp(压力平衡常数)来描述化学平衡,并展示如何通过这些常数来预测反应的方向和平衡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一课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几个方面谈谈关于本课的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功能本节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
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系统深入地再学习。
根据课程标准,在此只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原因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如此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
选材上尽量将化学原理与实验、实例相结合,对化学概念或术语采用直接使用或叙述含义而不下定义的方式出现,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注意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化学史实相联系。
能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本节通过对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探讨,使学生感悟到化学反应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过程中充当的关键角色,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形成将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能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同时通过【思考与交流】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知道热能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实例和实验,形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⑵过程与方法: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尝试与人合作,增强团队精神;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⑷本节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二、教学方法及模式本节课的教学可分为三个课堂教学单元:理论思考教学,实验探究教学,实际应用教学。
这三个教学单元互相联系,同时又各自平行独立,其中任何一个单元都可以作为教学切入点进行课堂整体教学。
本节我采用以实验探究教学作为切入点的教学思路。
这一教学思路强调的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即应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设计并进行实验用以收集、整理事实和数据,再得出结论,抽象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在第二课时中上升到理论高度去进一步理解概念,最后应用到实际中去。
整个教学过程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反应原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根据本节知识特点和高一学生实际,本节拟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⑴演示讲授法演示主题→典型现象→科学结论→迁移应用⑵实验探索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引出新知识⑶设疑递进法设疑→解难→再设疑(知识加深)→再解难(突破难点,总结规律)为了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将零散的见闻集中化,采用演示讲授法和设疑递进法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对于另一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我采用实验探索法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归纳和演绎的实验能力。
三、学法指导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本节采用分组实验探究、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等方法。
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强调四个问题:第一,目的性;第二,全面性;第三,观察与思维相结合,边观察边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第四,要有客观而详实的记录。
四、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Na2O2与H2O的反应。
问题:水能生火的原因是什么?此反应除了得到NaOH和O2,还有什么生成?这一环节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注意目的明确,淡化对反应产物的观察,注重对能量变化的观察。
2、展示素材,师生互动展示燃烧、爆炸及电池的图片和视频。
问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都有哪些表现?明确热量的变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这一环节初步锻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动手实验,观察现象问题:化学能与热能如何相互转化?实验2-1、2-2、2-3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课内教学资源,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价值,我在这里将以上实验安排为学生分组实验。
4、深入思考,突破难点经过分组实验,学生有了完整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理性分析。
通过学生汇报、小组内交流、填写实验报告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机会学习对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对实验事实和数据的处理、依据事实和数据进行抽象等科学方法。
例如:通过三组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对比实验,定性的抽象出“中和热”概念。
对实验进行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强酸与强碱发生反应时都会放出热量?本质分析──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由此可见,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虽然不同,反应物也不同,但是它们的反应本质相同,都是的反应,属于,其离子方程式都是:。
所以,可提出推测______________。
由于三个反应中H+和OH-离子的物质的量都相等,则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相等,故放出的热量也相等(在上述三个实验中,温度上升的幅度接近)。
形成概念:称为中和热。
使学生明确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有哪些。
问题:⒈许多吸热反应需要加热,那么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吗?⒉许多放热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那么常温下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吗?⒊放热反应一定都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吗?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认识。
问题:为什么化学反应会放热或吸热呢?突破难点,明确规律,使学生明确化学反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热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5、创造思维,创新实验为了能使实验教学进入高层次的创造性实验和创造性思维阶段,我还提出了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问题和任务,供学生在课外深入学习,为选修模块和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6、课堂小结和练习⑴知识方面⑵学法方面:回顾本课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探究过程。
【课堂反馈练习】1、2、3、47、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化学键知识,思考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破与立”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为下一课时的理论思考教学做好铺垫。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当仁不让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的学生们,将于下一课时再带着化学课堂的收获走向生活实践,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衔接,课堂教学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和不足,请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2、化学能与电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以下我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原理性知识之一,是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本质的拓展和应用。
初中化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在选修模块④将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节课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奠定必要的基础。
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三维”目标的确定和依据(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并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实验提高学生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原电池概念,理解和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化学史实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原电池的发明、发展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重点、难点的确立重点: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构成条件。
难点:原电池的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二、说教法1、实验探究法实验探究法教学是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在卢梭和第斯多惠等前人的基础上将实验与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基本思想,后经美国的施瓦布发展完善。
本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意在落实新课改“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理念。
本节在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时,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表示为:在分析原电池的组成时,实验探究过程如下:2、指导发现式本节课从科学史的引入到实验探究,再到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都是在教师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和指导之下完成的,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尽可能排除失败和无效学习。
本节课中原电池中的微观粒子(电子和离子)的运动状况作为难点,我借助两种手段来突破。
一是利用灵敏电流计判断电子的运动方向,二是借助电脑动画模拟演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情况。
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三、说学法本节学法指导的重点是采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里既包括对学生观察实验的指导,又包括对实验方法的选择指导(对比实验)。
本节课涉及生活中常用的电池,是学生熟悉的物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
同时学生已掌握氧化还原知识和金属活动性顺序,也具备基本的电学知识,为原电池原理的探究储备了必要的知识。
这也符合新课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的基本理念。
四、说教学过程基本流程:Ⅰ引入课题根据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及火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分析火力发电体系中的各要素及其利弊。
通过分析火力发电过程的能量形式多,转换多及能量损失较多,同时伴有严重的环境污染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中心意图: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创设问题情境,如果你是科学工作者,你会怎样做来排除这些弊端?翻开历史的画卷,看一看前人是如何发现电流的?通过PPT 演示 1.奇妙的青蛙腿——伽伐尼电流教师模拟演示重现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