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物理教学论 考试题库
专题一中学物理课程概述1.以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为逻辑范畴,可将学校课程分为哪三类?2.影响学科课程的因素有哪些?3.请简要阐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4.中学物理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什么?5.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的总目标分解为三个维度进行描述,这三个维度分别是?6.物理课程标准由哪几部分组成?7.根据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的描述,科学探究包含哪些要素?8.请论述面对新课程改革,物理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专题二高中物理模块课程解读1.请简要评述高中物理模块课程的整体结构与特点。
2.请谈谈您对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的认识,您认为在共同必修模块的教学中应注重哪些方面?3.请简述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4.“在课程实施上,朱红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是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请谈谈你对这一基本理念的理解。
专题三中学物理教师专业解读1.依据《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2.依据《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能力?3.《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标准》的四条基本理念是什么,你怎么理解?专题四中学物理主要课型的教与学1.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主要存在哪几种课型?2.什么事物理概念?请结合实例天天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程序。
3.什么事物理规律?请结合实例谈谈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程序。
专题五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1.什么是教科书?中学物理教科书具有哪些功能?2.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谈谈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的内容。
3.请分析初中物理教科书,归纳总结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中体现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专题八中学物理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分析1.什么是前概念?请结合实例谈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前概念建立科学概念?2.请举例说明中学物理学习中存在哪些常见的思维障碍?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专题九中学物理教研中的说课1.什么是说课?说课有哪些特点?2.请结合实例阐述说课的主要内容。
中学物理教学论(期末考试)
1.物理教学论的五大部分:(1)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2)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3)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模式、方法和策略(4)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物理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2.物理教学论的内容框架:(1)中学物理教学目标(2)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过程和原则(3)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4)中学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5)中学物理教学设计(6)物理实验教学(7)物理概念教学(8)物理规律教学(9)物理练习教学(10)中学物理复习教学(11)中学物理实践活动(12)物理教学评价3.现行物理教学大纲的五大特点:(1)开始出现了两类物理,具有选择性思想。
(2)既强调基础性,又关注时代性;在适当降低部分内容的深度和难度的同时,适当拓宽知识的广度。
(3)增强了实践环节。
(4)关注学生的发展。
(5)教学评价应促进学生的发展。
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和时间性都很强的交叉学科,它以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中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教育学、物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紧密联系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系统地探索物理课程与教学的规律。
5.物理学:是探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
6.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7.科学素质: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8.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9.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1)科学知识与技能(2)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4)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10.中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每门学科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各学科教学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11.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目标:(1)学习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并了解其应用,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初步认识物理学及其与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物理教学论》平时练习及参考答案
★★.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的描述,科学探究过程包含哪些要素?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要素。
★★.请简述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五个方面:(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5)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物理规律课教学一般包括哪些环节?(1)提出问题创设便于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环境;(2)带领学生探求物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3)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规律;(4)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几种?运用讲授法有哪些要求?讲授法,实验法,自学法,讨论法等。
讲授法的要求为:1)讲授的内容必须处理得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2)要加强实验;(3)讲授时要突出重点,条理清晰,语言要准确简练,能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印象,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加速对知识的理解;(4)讲授的知识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能力;(5)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讲授知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相信科学,热爱学习的高尚思想情操。
★★中学物理教学的原则有哪些?(1)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2)激发学习兴趣地原则;(3)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4)启发思考、教给方法的原则;(5)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原则。
★★什么是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为什么说物理教学论具有综合性的特征?物理教学论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表现在:(1)物理教学论知识内容的综合性。
首先,物理教学论涉及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其次,物理教学论涉及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物理教学论涉及哲学和认识方面的知识;物理教学论涉及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物理教学论涉及系统科学方面的知识。
物理教学论考试试卷(E)
《物理教学论》考试试卷(E)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10%)(每一空格占1分)1、课程标准2、模型3、科学素养4、过程与方法5、确定研究课题6、边学边实验7、适用范围8、直觉9、说课 10、效度二、名词解释(10%)1、举例说明什么是顺应所谓顺应是指学生开始无法对外界的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通过调节或改组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信息)的过程。
(3分)例如,学生在学习“处于热平衡的任何两个物体的温度都相等”这个命题时,由于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在寒冷的冬天,室外铁制的双杠比木制的双杠感觉要温度低。
于是“处于热平衡的任何两个物体的温度都相等”这个命题就无法真正地纳入(同化)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如果这时教师给予这样一个事实: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别放入到一盆热水和一盆冷水之中,过一会儿,再将左右两手同时放入同一盆温水之中,左手感觉到这盆温水是冷的,而右手感觉到这盆温水是热的,虽然左、右两手的主观感觉是不一样的,但这盆温水的温度是相同的。
那么学生就会摒弃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不正确的观念,通过调节自己的认知结构,将“处于热平衡的任何两个物体的温度都相等”这个命题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这就是顺应,从而使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了改组。
(3分)2、物理规律物理规律(包括物理定律、定理、原理、定则、公式等)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
(4分)三、解答物理创新题(20%)1、参考答案:电阻大约为229Ω( 221—237Ω) (3分)临界电阻Ω>Ω=⨯==250141450000400VARRR,故选用安培表外接法。
(3分)测量电路图如下所示。
(画对图得5分,2图中任一个均可)四、简答题(15%)参考答案:1、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有哪些?(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3)物理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科学;(4)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5)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物理教学论》考试试卷(L)参考答案
《物理教学论》期终考试试卷(L)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10 分)参考答案:1.体验的课程3.校本课程5.运动和相互作用7.验证性实验9.过程与方法2 .合作学习4 .可持续发展6.同化8 .行为10 .说课评分标准:本题共 10 分,每小题各占 1 分。
二、简述题(30 分)1.参考答案:在这个案例中,该老师虽然用自己的方式最终把课堂教学过程拉回了“正常的轨道”,但是他还是绕了一个弯,可以说是并不完美,而是有点生拉硬套的感觉。
其实,学生使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来解答教师的习题,是教师事先没有预设的,但有教育教学的价值,是一种生成性课程资源。
(2 分)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生成性课程资源,并据此说,看来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节课的内容,但是同学们知不知道这个公式是怎么得出的呢?这样也可以顺着课堂的要求发展,并且是很自然的过度,而不是硬性的拽回来,而且也节约了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后面的教学。
(2 分)课程的实施和创生需要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要重视在课前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要重视对课中动态生成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为生成性课程资源更能为课程创生提供有利条件和最佳良机。
(2 分)因此,作为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对课堂变化不仅要密切关注、随时捕捉,还要根据需要,主动地引导学生动态地生成资源,或以学生出现的错误为契机,引导学生争辩讨论;或以“意外”为跳板,借题发挥;或从对话中捕捉话题,发掘其隐含价值;或根据需要修改预案,创设即时情境。
这些都是动态地生成新资源的表现。
(2 分)评分标准:本小题共8 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见相应小括号内的分数。
2.参考答案: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 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
(3 分)物理规律的种类有定律、定理、原理、定则、公式、方程等。
(1 分)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规律(2 分) ; 动能定理是物理规律(2 分) ; 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规律(2 分) ; 左手定则是物理规律(2 分) ;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也是物理规律 (2 分) 。
物理教学论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教学论实验》A 卷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一、简述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的设计方案。
(25分) 答: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设计方案1、实验目的:(1)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2)进一步熟练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3)学会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4)学会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2、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开关、导线及被测干电池.3、实验原理:本实验的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具体方法为:(1)利用如图1所示电路,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电流表、电压表中读出几组U 、I 值,由U =E-Ir ,可得:U 1=E-I 1r ,U 2=E-I 2r ,解之得:211221I -I U I -U I E =,2112I -I U-U r =(2)利用如图1示的电路,通过改变R 的阻值,多测几组U 、I 的值(至少测出6组),并且变化范围尽量大些,然后用描点法在U 一I 图象中描点作图,由图象纵截距找出E ,由图象斜率tan θ=I U ∆∆=mI E=r ,找出内电阻,如图2所示.4、实验内容与步骤(1)恰当选择实验器材,照图连好实验仪器,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且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滑到使接人电阻值最大的一端.(2)闭合开关S ,接通电路,记下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至某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4)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至其他几个不同位置,记下各位置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5)断开开关S ,拆除电路.(6)在坐标纸上以U 为纵轴,以I 为横轴,作出U 一I 图象,利用图象求出E 、r 。
(7)实验表格。
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U/VI/A二、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写在自己的设计表格中。
(50分)(1)电流表用0.6 A量程,电压表用3 V量程,按图甲所示连接好电路.(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使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的一端.(3)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并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方法测量几组I、U值,填入表格中.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U/VI/A三、选择一种设计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
物理教学概论答案
第一篇物理教学基础理论第一章物理课程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课程?1.课程: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并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和接受能力所设置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对内容与活动的安排、实现的进程。
2.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1)教学计划(课程计划)、(2)教学大纲(课程标准)(3)教科书3.高中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4.高中物理课程基本理念是:在课程目的上: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5.高中物理课程总目标是什么?1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2学习科学探究方法;3发展科学探索兴趣;4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6.高中物理课程具体目标有:(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项。
7.科学探究的七要素是:(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8.高中物理课程有个模块构成,其中共同必修模块个,选修模块个,而在选修模块中又必须选修个模块。
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哪四条教学建议?1.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2.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3.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4.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0.高中物理课程的评价形式应多样化,例如可采用①笔试,②实验操作,③课题研究,④行为观察,⑤成长记录档案,⑥活动表现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
11.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特点有哪些?第二章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1.中学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即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
2.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分为提高整个民族的(1)思想品德素质、(2)科学文化素质、(3)身体心理素质、(4)审美素质、(5)劳动素质等五个方面。
物理教学论试卷
物理教学论试卷第1篇:物理教学论试卷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以电气学科教学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
2、《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和处理电气学科教材的基本方法,并具备一定选择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能力。
P23、电气学科教学的构成视为一个系统,这个教学系统由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材(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4、从教学相长的观点看.教师既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又是知识信息的接收者。
5、要使教学系统功能最佳,必须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材(客体)这三者组合最佳。
6、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最佳结合,即让学生通过电气学科教学过程,能借已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
P57、所谓"两全一化",即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健康活泼的个性化。
P68、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不加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观察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在课程与教学论中称为科学观察。
9、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方式向熟悉研究对象的当事人甚至第三者了解情况,从而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这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称为科学调查。
10、科学调查一般要经历准备、实施、整理、总结这四个步骤。
11、运用人工控制某些变量,建立实验条件,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科学实验。
12、在运用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教学过程时,应注意:学科理论、观察和实验自身的性质不随教师、教材编写者、时间及地点的不同而改变,而教师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育与教学经验则可能因人而异。
P913、电气学科研究所强调的能力有:观察与实验、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有自学与创新能力。
P1614、科学实验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纯化研究对象,还可以强化研究对象。
15.如果某物理现象在第一个场合出现.在第二个场合不出现,这两个场合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这条件就是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求异法。
物理教学论试题度及答案
物理教学论试题度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记忆能力B. 理解能力C. 应试能力D. 创新能力答案:D2. 在物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方法最能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A. 通过背诵定义B. 通过实验操作C. 通过观看视频D. 通过重复练习答案:B3.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A. 忽略错误,继续教学B. 立即纠正错误C.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D. 让学生自己解决错误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A. 启发式教学B. 讲授式教学C. 合作学习D. 重复练习答案:D5.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提问?A. 忽略不回答B. 直接给出答案C. 鼓励并引导学生自己思考D. 批评学生提问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______来理解物理概念。
答案:实验操作2.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答案:创新3.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______他们自己探索答案。
答案:引导4. 物理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科学素养,科学精神5.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______等。
答案:实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设计有趣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物理现象的魅力;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视频、动画等,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2. 论述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论》考试试卷(L)
《物理教学论》期终考试试卷(L)一、填空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占1分)1.课程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分别是文本形式和实践形式。
其中,实践形式按照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的划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等五种类型。
2.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三种学习方式。
3.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程的类型有多种。
其中,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三种类型。
4.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教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这种发展应该是具有学生自身特征的个性化发展;第四,学生的发展还应当是在其原有基础上的一种。
5.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能量三大部分。
每一部分又分设了较为具体的二级主题。
6.从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学习不是一个只强调外因条件,而忽略学习者这个内因的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S→R),而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顺应和平衡,学习者把外界的刺激(S)最后同化(A)于自己的认知结构(T)之中,从而对外界的刺激(S)作出反应(R),用公式表示为S→(AT)→R。
7.从教学目的的侧重点来划分,学生分组实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即:探索性实验、、测定性实验和基本练习性实验。
8.学习目标编写的“ABCD”模式中的A指教学的对象;B指外显的;C指产生的条件;D指评价的标准。
9.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了三个维度的课程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0.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表达的形式,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针对所教内容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面对评说者(教师或专家、领导),述说授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效果及其理论依据的教学研究活动称为。
二、简述题(本题共30分,第1和第3小题各占8分,第2小题占14分)1.案例:《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的教学一位老师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一节课的引课时,用了一道习题,希望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公式来解答,这样就能体现今天所要学习的公式的简便性,结果那位学生一上来就使用了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一下子就做完了题。
物理教学论作业1-4答案
物理教学论作业11、主观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物理课程:物理课程是指学校组织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制度化的学生的物理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获得一定水平的物理知识经验,达到特定的预期教育结果。
物理课程包括物理学科课程和物理活动课程两部分。
2、主观题论述题•档案袋评价的类型有哪些?答:档案袋评定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以及课堂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理想型。
3、客观题单选题1、以下关于新课程体系说法正确的是: B4、主观题论述题•物理教学测量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教学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和测验法等,同时这些方法也是物理教学测量中常用的方法。
(1)观察法是在目中条件下,以观察学生的特定行为表现为目标的测量方法;(2)教育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依据一定计划,有目的对客观事件或现状进行观察、收集、综合所要了解的情况,以取得数据和资料,最后形成调查报告。
(3)测验法是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组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施测,然后根据解答的过程和结果,获得可靠的成绩评定的一种方法。
5、客观题单选题2. 古德莱德认为的课程是:未做作业做此题6、主观题论述题•区分度:试题的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考生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
7、主观题论述题•物理教师说课的类型有哪些?答:根据说课的目的和性质不同,说课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示范性说课示范性说课的目的是通过示范方式帮助教师了解说课内容,掌握说课的方法、步骤和重点,并通过听取示范性说课,辅导教师进行对应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2)研究性说课研究性说课是教师群体针对某一课题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方法等主题进行研究讨论,共同探索优化教学的方法途径。
(3)评比性说课评比性说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价教师的说课进行竞赛或选拔。
8、主观题论述题名词解释:•专业引领:所谓专业引领,就是专家通过对话、现场指导、专题讲座及亲身示范等方式,向教师展示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智慧应有的内在一致性及转化的可能性,以此培养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直觉,并从整体上提升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
《物理教学论》第一章试题
《物理教学论》第一章试题第一篇:《物理教学论》第一章试题《第一章物理课程》作业题1.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课程编制的步骤有哪些?2.什么是素质与素质教育?你是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的?3.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有哪几个?物理学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4..物理课程标准和以往的物理教学大纲相比有哪些继承与创新?5..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有哪些?这些理念将对物理教学差生哪些影响?6..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物理课程目标是什么?有人认为新课程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调双基训练,你如何分析这一观点?7.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公民达到了哪些要求就认为具备了基本科学素养?8.以前物理课程的目标中比较强调能力培养,如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而本次课程改革较多地使用“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这一类的术语,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9.试对初中高中物理新旧教材在内容及其顺序编排上发生的变化作一比较研究,谈谈你对这些变化的评论。
10.有一种说法:“我们过去给学生教了很多很多,但他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少。
现在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虽然少了,但他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多很多。
”对于这种关于新课程的评论,谈谈你的看法。
也有人说:“教得多自然学得多,教得少自然学得少,教得难自然就能学会克服困难,教得易自然则只能学会从事易。
所谓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
”对这种观点,你又如何评价11.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与组织原则有哪些?12.物理教师应该如何适应物理课程改革一、(1)学校课程的类型1.从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上分为:显在课程和潜在课程。
2.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上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3.从学校课程实施的要求上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上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5.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的角度上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的角度上分为: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和经验课程(2)课程编制的基本步骤①确定目标;②选择经验;③组织经验;④评价结果。
学科教学(物理)物理教学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专业基本课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专业(领域)代码:420105 专业(领域)名称: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基础课名称:物理教学论一、填空踵(每题1分,共23分)1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定位于(1),在课程结构上注重一(2),体现课程的(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4)、(5)和(6);在课程实施上注重(7), 提倡教学方式(8),在课程评价上强调(9)、促进—(10)°提高科学素养;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时代性、基础姓和选择性;自主学习;多样化;评价观念;学生发展.2.讲解法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运用讲解法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1), (12) , (13) , (14) , (15)°科学桂;逻辑性;启发性;重点突出;简明生动3.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在设计和表演方面应当要注意:(16), (17) , (18)°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9),(20)。
境保成功;简易方便;现象清楚;指导观察;与思维相结合4.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课题选择需要符合如下基本原则:⑵),(22),(23)。
创新性;重要性;可行姓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5.请写出《牛顿第一定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要求按课程目标三个维度撰写。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拟定目标(每维度2分)6.中学物理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它们的优势和局限。
教学中要对这些方法进行优化的综合运用,从哪些方面来考虑优化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符合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体现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原则;切合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实际;切合学生的实际;切合教师和学校的实际.7.为了加强物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物理教师应当能正确评价课堂教学。
请你简述从哪几个方面怎么样来评价一堂物理课。
物理教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物理教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A. 观察和实验B. 推理和计算C. 数学建模D. 以上都是2.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
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做曲线运动D. 做加速运动3. 电磁波谱中,频率最高的是()。
A. 无线电波B. 微波C. 可见光D. 伽马射线4.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
A. 可以创造B. 可以消灭C. 可以转化D. 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5. 根据量子力学,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测量,这是由()原理所描述的。
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薛定谔方程C.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D. 狄拉克方程6.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表明光具有()。
A. 粒子性B. 波动性C. 粒子性和波动性D. 以上都不是7. 根据相对论,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质量会()。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8.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这是由()定律所描述的。
A. 欧姆定律B.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C. 库仑定律D. 基尔霍夫定律9. 原子核由()组成。
A. 质子和中子B. 电子和质子C. 电子和中子D. 质子、中子和电子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这是()原理的表述。
A. 热力学第一定律B. 热力学第二定律C. 热力学第三定律D. 热力学第四定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性质的科学。
2.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______的单位。
3. 绝对零度是指温度为______开尔文。
4. 电磁感应现象是由法拉第在______年发现的。
5. 根据量子力学,电子在原子中的能量状态是______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及其在物理学中的意义。
11物理教学论复习题跟答案
1.什么是课程标准?我国第一部课程标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是什么时候颁发的?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
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了几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主要有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评价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912年1月。
2.我国新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我国之所以在21世纪初用课程标准来代替长期使用的教学大纲,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
我国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均要求提高教育的质量,促进每个个体个性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制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课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其自身存在很多问题。
作为指导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的教学大纲,侧重于知识技能的教学,无法体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另外,教学大纲的内容偏难、偏深,造成许多孩子无法达到其要求,因而无法实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促进每一个孩子发展的要求;教学大纲刚性较强,无法使教师的教学和教材的编写适应地方差异的要求等。
在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比较借鉴了国外的做法,最后决定用课程标准来代替教学大纲。
我国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目标都做出规定,且弹性较大,很好地切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学物理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素养指的是什么?中学物理课程的目的是提高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素养指的是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物理教学论》考试试卷(I)
《物理教学论》考试试卷(I)一、填空题(10%)1.中学物理教学论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依据,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现象与问题,揭示中学物理教学规律,指导中学物理教学的一门理论兼应用的学科。
2.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
关于课程评价,《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实践的功能。
”3.继“洋思现象、东庐模式”之后,目前杜郎口刮起教改旋风。
地处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的杜郎口中学在“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教育理念下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改革,使课堂自主学习具有3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采用3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呈现6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这种教学模式被命名为教学模式。
4.人类在对物理规律的探索与研究中,逐步形成了物理学研究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即和理论分析法。
5.1996年雅克·德洛尔代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一份著名的研究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认为“学习与人的生命具有共同的外延”,并为此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作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
6.从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学习不是一个只强调外因条件,而忽略学习者这个内因的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S→R),而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顺应和平衡,学习者把外界的刺激(S)最后同化(A)于自己的认知结构(T)之中,从而对外界的刺激(S)作出反应(R),用公式表示为S→(AT)→R。
7.从教学目的的侧重点来划分,学生分组实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即:探索性实验、、测定性实验和基本练习性实验。
8.学习目标编写的“ABCD”模式中的A指教学的对象;B指外显的行为;C指产生的条件;D指评价的。
9.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了三个维度的课程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物理教学论》作业参考答案
《物理教学论》作业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 答题要点:中学物理教学应坚持的主要教学原则有:(1)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想结合的原则;(2)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3)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4)启发思维、教给方法的原则;(5)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原则。
2. 答题要点:教师的智能结构包括以下三方面:(一)素质结构①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②教师的专业素质③教师的人文素质④教师的身心素质(二)知识结构①陈述性知识②程序性知识③策略性知识④教育文化背景知识(三)能力结构①认知能力②自学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运用物理学知识的能力⑤实验动手能力⑥创新能力⑦从教能力⑧人际交往能力⑨教育科学研究能力⑩外语交流能力3.答题要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1)概括性特征;(2)间接性特征;(3)逻辑性特征;(4)精确性特征。
4. 答题要点: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是:①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
②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持续过程③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评价的基本原则:①评价主体多元化②评价内容全面化③评价方法多样化5.答案要点:物理教学评价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指导性原则6. 答题要点:用“物理课程标准”代替“物理教学大纲”,其实质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关注教师的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7.答题要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实现由《物理教学大纲》向《物理课程标准》转变,更好体现物理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物理教材将趋于多样化,以便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选用。
《物理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物理实验教学1、有的中学物理教师认为:“高考不考操作,因此,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做实验,只要让学生多做有关的练习题,照样能提高高考物理成绩。
”结合你对物理实验教学意义的认识,评述这一观点。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考不是物理教学的目的,成绩也不是物理教学的唯一要求,实验教学是要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为目标的。
实验教学的意义包括:(1)实验教学能力为学习物理概念与规律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2)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能力和技能的重要途径(4)实验教学有利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5)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用和道德素养(6)实验教学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2、设计一个课外实验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设计实验提问:如果我们在硬币上滴水,我们来猜一猜:一角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实验操作:将一枚一角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角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实验注意:1、硬币放在桌上要放平,不要碰撞课桌。
2、吸管底端离硬币近一些,慢慢的滴,要滴在中间。
3、当滴下去的水漫出来的时候,现在的滴数,减去1就是硬币所能容纳的水滴数。
4、实验结束后,与硬币成水平方向观察水在硬币表面的形状,画在实验报告单上,并和自己的猜测作比较。
第九章1、举例说明物理教学中的原始物理问题与传统抽象习题、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
原始问题是关于物理方面的实际问题,是自然界以及社会生产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尚未被分解简化抽象加工的典型物理现象。
例如: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少?传统抽象习题是指物理教材或辅导材料上的例题思考题练习题以及测试题等,是为了巩固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而人为编写的,如:有一辆小车他得加速度是2m/s2,初速度是1m/s,三秒后他得速度是多少?结构良好的问题是指出事状态目标状态和中间状态都很明确的问题,如:已知一个圆的半径和圆的周长公式求圆的周长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学论》试题及答案第八章物理实验教学1、有的中学物理教师认为:“高考不考操作,因此,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做实验,只要让学生多做有关的练习题,照样能提高高考物理成绩。
”结合你对物理实验教学意义的认识,评述这一观点。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考不是物理教学的目的,成绩也不是物理教学的唯一要求,实验教学是要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为目标的。
实验教学的意义包括:(1)实验教学能力为学习物理概念与规律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2)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能力和技能的重要途径(4)实验教学有利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5)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用和道德素养(6)实验教学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2、设计一个课外实验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设计实验提问:如果我们在硬币上滴水,我们来猜一猜:一角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实验操作:将一枚一角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角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实验注意:1、硬币放在桌上要放平,不要碰撞课桌。
2、吸管底端离硬币近一些,慢慢的滴,要滴在中间。
3、当滴下去的水漫出来的时候,现在的滴数,减去1就是硬币所能容纳的水滴数。
4、实验结束后,与硬币成水平方向观察水在硬币表面的形状,画在实验报告单上,并和自己的猜测作比较。
第九章1、举例说明物理教学中的原始物理问题与传统抽象习题、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
原始问题是关于物理方面的实际问题,是自然界以及社会生产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尚未被分解简化抽象加工的典型物理现象。
例如: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少?传统抽象习题是指物理教材或辅导材料上的例题思考题练习题以及测试题等,是为了巩固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而人为编写的,如:有一辆小车他得加速度是2m/s2,初速度是1m/s,三秒后他得速度是多少?结构良好的问题是指出事状态目标状态和中间状态都很明确的问题,如:已知一个圆的半径和圆的周长公式求圆的周长的问题。
结构不良的问题是具备以下缺点的问题I.和具体情境相联系II.问题的描述比较含糊III.给定信息不完全IV.目标不确定V.不知道那些概念和规律原理对解决问题有用.2、举例说明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用到的基本方法和学习策略。
A.基本方法1).建立模型法综合已知道的物理量,建立理想话模型找出它遵循的规律。
如物理最小体元的建立!~2)等效变换法对问题中的某些因素进行变换或直接利用相似性再用统一退率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相似效果,合理的利用各种几何变换等来将问题简化。
如几何变换,电路的等效变换,参照系的等效变换3)微元处理法通过取小范围物理模型分析进而得到整体属性的物理方法。
如求解规律分布的电荷产生的电厂时常取一小体元然后进行积分,求得最后结果4)近似处理法忽略实际问题中对结果影响极其微小的因素或方面,将复杂的物理情景简化。
如在计算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时可以忽略地球的形状不规则产生的误差5)案例法把分析和行动结合起来,促进几集的智力投入。
6)隔离分析法将研究对象从整体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7)叠加法若干物理作用的总效果等于他们各自产生的分效果的综合8)对称处理法一般包括结构对称的处理,物理过程对称的处理和镜像对称的处理等9)极端分析法连续改变一个物理量,甚至达到变化的几点来判断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的研究方法B、解决策略1)审题策略作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审题在整个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十分的关键,我们要应用例如重复的策略..抓住关键词的策略和运用图解的策略等来加快问题的解决2)寻求解答问题思路的策略要注重自我鼓励,充分的准备知识,合理的组合信息.选择解答方法。
这是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3)检验.总结.扩展的策略做完题,回过头去看下解题的方法,是否正确思路是否清晰,答案是不是完整,正确。
试着评价自己的解题过程方法,看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用,并由此联想下其他问题的解答3、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物理含义.2.明确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问题的优点,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本定律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物理问题的习惯.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强调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处理问题的重要性.二、重点、难点分析1.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知识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是一个重点知识.特别是定律的适用条件、物理意义以及具体应用都作为较高要求.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的理解以及应用,对多数学生来说,虽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仍常常是把握不够,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这也说明此项正是教学难点所在.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新课1.提出问题(投影片).(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归纳总结,说明(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物理含义.(2)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二)教学过程设计1.实例及其分析.问题1 投影片和实验演示.如图1所示.一根长L的细绳,固定在O点,绳另一端系一条质量为m的小球.起初将小球拉至水平于A点.求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到达最低点C时的速度.分析及解答:小球从A点到C点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由于绳的拉力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可见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因此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选取小球在最低点C时重力势能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出方程:教师展出投影片后,适当讲述,然后提出问题.问题2 出示投影片和演示实验.在上例中,将小球自水平稍向下移,使细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如图2所示.求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到达最低点C 的速度.分析及解答:仍照问题1,可得结果问题3 出示投影片和演示实验.现将问题1中的小球自水平稍向上移,使细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如图3所示.求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到达最低点C 的速度.分析及解答:仿照问题1和问题2的分析.小球由A点沿圆弧AC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满足机械能守恒.取小球在最低点C时的重力势能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出方程:2.提出问题.比较问题1、问题2与问题3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3的物理过程作细节性分析.起初,小球在A点,绳未拉紧,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B点,绳被拉紧,改做进一步分析: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做圆周运动这两个过程,都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而不是整个运动过程机械能都守恒,因此原分析解答不合理.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球的运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小球从A点的自由下落至刚到B点的过程;(2)在到达B点时绳被拉紧,这是一个瞬时的改变运动形式的过程;(3)在B点状态变化后,开始做圆周运动到达C点.通过进一步讨论,相互启迪,使学生从直觉思维和理论思维的结合上认识到这一点.前后两个过程机械能分别是守恒的,而中间的瞬时变化过程中由于绳被拉紧,vB在沿绳方向的分速度改变为零,即绳的拉力对小球做负功,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并不守恒.因此,对小球运动的全过程不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师指定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做,最后师生共同讨论裁定教师对问题1、2、3的分析及解答过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进一步提出问题.问题4 出示投影片和演示实验.如图5所示,在一根长为L的轻杆上的B点和末端C各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杆可以在竖直面上绕定点A转动,现将杆拉到水平位置解法(一):取在C点的小球为研究对象.在杆转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故机械能守恒.有:解法(二):取在B点的小球为研究对象,在杆转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故机械能守恒:由于固定在杆上B、C点的小球做圆周运动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则vB∶vC=rB∶rC=2∶3,现比较解法(一)与解法(二)可知,两法的结果并不相同.提出问题:两个结果不同,问题出现在何处呢?学生讨论,提出症结所在.教师归纳总结,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应注意研究对象(系统)的选取和定律守恒的的条件.在本例题中出现的问题是,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但是,系统的某一部分(或研究对象)的机械能并不守恒.因而出现了错误的结果.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3.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结合前述实例分析、归纳总结出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由哪些物体组成的物体系);(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3)分析各个阶段诸力做功情况,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才能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出方程;(4)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机械能守恒时,其中每个物体的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因为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在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一定要从整体考虑.(5)要重视对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明确运动过程中有无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对有能量形式转换的部分不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四、教学说明1.精选例题.作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复习课,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精选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讨性的问题作为实例是十分必要的。
2.教学方法.注重引导、指导、评价、发展有效结合.(1)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例如,在错误例题中发现两种结果不同.精品资料(2)针对不同结果,教师启发学生找出问题症结,指导学生共同探求解决方案.(3)在分析解答过程中,学生运用不同角度处理同一问题,教师及时作出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这一方面是实事求是地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从思维方法上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提高认识,促进他们更有效地学习.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