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教学设计(20200623150413)
二年级数学上册《买衣服》教案、教学设计
3.导入新课:
-通过讨论购物场景,自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买衣服》;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货币知识讲解:
-介绍货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5.拓展阅读:
-推荐与购物、货币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让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发展以及购物礼仪等;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适中,既要巩固课堂所学,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2.作业量适宜,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消化;
3.鼓励学生与家长互动,共同完成作业,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竞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购物计算竞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总结归纳
1.知识点回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货币知识、加减运算等;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购物场景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在购物场景中可能遇到的货币换算和加减运算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2.小组分享: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展示解题过程;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个人练习:
-设计与购物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教学设想
《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教案)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进一步优化。除了对知识点的回顾,还可以增加一些课堂小结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逛商场或超市时,有没有见过100元、50元这样的大面额人民币?”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面额人民币的奥秘。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让我觉得,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重点难点解析部分,有些学生对大面额人民币的辨识和使用仍然存在困难。这说明我在这一环节的讲解可能还不够细致,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改进,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100元、50元、20元等大面额人民币的样式及面值;
(2)学会使用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举例:
-学生需掌握100元、50元、20元纸币的图案、颜色及面值;
-学生能通过购物场景,运用大面额人民币进行计算,如计算购买衣服所需的总金额;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这一课后,我认真回顾了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思考。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做得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年级数学------《买衣服》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随时关注自己的店有没有顾客,需不需要给人找钱。
(老师也可参与开店活动)
师:今天的活动同学们回到家可以继续进行
归纳
总结
学生总结,并相互补充。
大家谈一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本节课通过认钱、算钱、换钱、付钱的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然后学生在具体的买、卖衣服情境中,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并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换钱是个难点,在展示不同方法时可能会花费过多时间。
生1:上面有数字100
生2:上面写的有字:壹佰元
生3:我知道100元是红色的
生4:我生活中见爸爸妈妈用过,我就记住了
生:这是50元
生:我从颜色看出来的,50元是绿色的
生:这是20元,我知道20元是土黄色的
生:这是10元,我知道10元是蓝色的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或直接通过图案、颜色等来区别各种人民币的面值的。
《买衣服》教学设计
单元
第二单元购物
课题
买衣服
课时
1
导学案设计教师
教材
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使学生体会到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用到。这部分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它要借助于学生前面学习过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来进行教学,对加减法教学起到了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组2:我们组拿2张5元
组3:我们组拿1张5元+2张2元+1张1元
组4:我们组拿1张5元+1张2元+3张1元
......
二、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
购物识钱币——《认识人民币》大单元教学(附课时设计)
购物识钱币——《认识人民币》大单元教学(附课时设计)01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为《认识人民币》,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民币的面值、单位、兑换方法及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和游戏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货币文化,培养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02 单元内容分析1. 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本单元内容涉及人民币的面值、单位、兑换以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各节课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建对人民币的完整认识。
例如,在学习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时,学生需要了解各种面额的货币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在学习兑换人民币时,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兑换方法;而在学习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时,学生需要理解货币在购物、交易等日常活动中的重要性。
2. 课程重难点: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面值、单位及其兑换方法;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理解数概念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教师需要通过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游戏教学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参与实际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难点内容。
3. 突破方法:首先,采用情境教学法,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人民币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最后,运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03单元学情学生年龄较小,对人民币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民币。
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对实际操作和游戏学习有较高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尽可能使用真实的物品和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此外,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关爱、尊重、合作与支持的学习环境,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第二单元-买衣服教案
买衣服教学目标1、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及之间的关系。
2、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增加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及之间的关系。
难点: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及之间的关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的小面额的人民币及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把准备好的100元,50元,20元,10元的人民币在班里传阅,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人民币。
二、探求新知1、出示p12的“认一认”情境图,你能说一说大额人民币的关系吗?举手点名回答。
预设1:10张10元=100元,5张20元=100元,2张50元=100元。
预设2:5张10元=50元,1张20元+3张10元=50元。
预设3:2张10元=20元。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真好!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广泛,比如买衣服,买电器,买车票等等。
2、现在有一位妈妈要买衣服,你能帮帮她怎么付钱吗?出示p12的两张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并给出解决方案。
预设1:1张20元+1张10元+1张1元=31元。
预设2:1张20元+2张5元+2张5角=31元。
预设3:3张10元+5张2角=31元。
师:你们真厉害!想出来了那么多的解决方法,现在老师要出一个难一点的问题考考你们了。
3、根据这两个情境图,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老师点名学生回答,并及时进行表扬。
三、巩固练习1、完成p13“练一练”的第1,2题。
2、完成p13“练一练”的第3,4题。
3、读一读p13“练一练”的第5题。
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五、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
六、板书买衣服大面额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七、课后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二课时】买衣服(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二课时】买衣服(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二课时】买衣服(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二课时,主题是“买衣服”。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我们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学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额,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2. 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能够熟练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 教学重点: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学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图片、购物场景图、计算器。
2. 学具:学生人民币图片、练习册、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场景中的人民币使用情况。
2. 新课导入:通过展示人民币图片,让学生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并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3. 课堂讲解:讲解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举例说明。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所需支付的钱数。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面额人民币的种类和面额2. 人民币的换算关系3. 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明要去商店买一本书,书的价格是25元,他手里有100元,请问他需要找回多少元?2. 答案:小明需要找回75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是否能够熟练地进行购物计算。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购物场景,了解人民币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人民币的种类、面额以及换算关系。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买衣服》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买衣服》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知识点: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并会和小面值人民币进行换算,懂得相同单位人民币相加减,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教学目标:1、认识多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币值。
3、在购物活动中,能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4、了解储蓄的功能,养成存钱的习惯。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学习识别大面额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教具:投影仪、大面额真币、主题图学具:货币学具教学过程:一、引入: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
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钱:上衣59元,裤子41元,裙子36元,围巾 31元。
)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你想买哪些衣服呢?二、活动一:认一认1、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引出大面额人民币。
2、我们该怎么付钱呢?(用面额比较大的人民币)你见过吗?(教师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钱你认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4、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数字、颜色、图案,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5、看图比较新旧版人民币的区别。
(出示新旧不同版的人民币,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观察数字、颜色、图案等,帮助学生加深感性的认识。
)三、活动二:买衣服1、这些人民币我们都认识了,现在我们可以用它们买衣服了。
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看清它的价格,想一想你怎样付钱呢?2、学生汇报,借机发问:大家帮他想一想,还有别的拿法吗?(提示学生不同的付款方式,帮助学生更深一步理解人民币的进率关系。
)3、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老师也想挑选,我想买一件T恤和一条裤子,我有100元,大家帮我估计一下,这些钱够不够呢?我应该怎样付钱呢?4、谢谢这位同学帮助了我,我想如果你将来成为一名售货员,会很出色的。
小学数学第二册《买衣服》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二册《买衣服》教学设计小学数学第二册《买衣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买衣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购物》中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学以致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生分析: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三、设计理念:数学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于其丰富的感性认识,《买衣服》是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活动之一,旨在通过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学生在这一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设计方面,应充分让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现实情境中让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通过买衣服的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人民币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新旧两种版本的大额人民币,鼓励学生发现其中的特征及分辨的方法。
(2)组织学生先估算买东西的价钱,再实际计算一下是否正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为突出本单元内容的特点,落实好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重点: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教学设计含反思课前思考《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于其丰富的感性认识。
本节课是教材中《买衣服》的教学内容,旨在通过买衣服让学生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并体会付款策略的多样性。
为了使情境更加贴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有意思,在不改变本课主旨和框架的前提下,我将“买衣服”的情境改成了“跟着人民币去旅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人民币和生活的联系,并渗透一定的数学文化,希望同学们在课上能敞开心扉参与数学丰富有趣的活动,下课后也能走进生活,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感受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美。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二课时,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是学生在已学习100 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一方面让学生系统认识大面额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大面额人民币付钱,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学以致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人民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加上在前面一节课“买文具”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小面额的人民币了,并有了一些活动经验,所以对人民币以及购物活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由于现在电子支付比较普遍,很多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也仅仅停留在观看大人如何微信扫一扫付钱的地步,对于等价交换的原则,组合付钱的策略,找钱的道理等等认识还很模糊。
所以本节课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积累购物付款的经验。
学习目标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
《买衣服》教学设计汪鹏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购物情景,能正确辨认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2、过程与方法:探索经历购物的过程,会用大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体验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购物情景,能正确辨认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难点:探索经历购物的过程,会用大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实物人民币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元、2元、1分、2分……等这样的小面额的人民币,如果我们要买衣服、电器等大件的商品,还用这些1元、1分的钱方便吗那我们就要用到一些较大面额的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来就认识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二、揭示主题出示《买衣服》课件。
师:同学有没有和妈妈一起去买衣服呢今天老师也打算带着大家一起去买衣服。
师:哎,老师喜欢这件衣服,我想用1元面额的付钱,用它们来付钱,你有什么感觉(太麻烦了!)设计意图:全用小额人民币付钱,故意让学生觉得这样很麻烦,由小面额人民币引出对大面额人民币认识的必要。
小结: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买衣服来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三、活动学习活动一:小组学习(出示一套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跟小伙伴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活动二:请小老师认一认,下面学生评一评。
师: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
我们可以从人民币的数字、字样、图案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活动三:我拿你认(教师出示大面额的人民币)师: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买到的东西多呢(使学生体会面额的大小关系)小结:100元、50元、10元和20元,这些就是大面额的人民币。
板书100元、50元、20元、10元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用上节课的辨认方法来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形成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方永进)
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方永进)第一篇: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方永进)《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兰塘小学方永进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买衣服》12-13页教学目标: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的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3.在购物情境中,初步培养学生口头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堂的“认一认、买一买、问一问、说一说、拿一拿、读一读、测一测”系列活动,学会简单的购物,认识人民币,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用口头语言描述付钱、找钱的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情境图口头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模拟人民币、衣服图片。
教学时间:(第二稿2013-8-8)教学过程:活动一:认一认教学情境:认人民币问题引领:问题一,你会认人民币吗?问题二,你会清点人民币吗?(书本作业第2题)问题三,你会兑换人民币吗?(书本作业第3题)教学策略:1.问题一:教师课件展示生活中常用的人民币,学生先独立认识,独立思考后,让学生拿出老师课件上的模拟人民币,同桌说说你认识的人民币。
2.问题二: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同桌互相交流,教师部分面批,只要学生写出总数就行,如有能力的可以用算式表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以提升学生口表述能力。
3.问题三:同上设计说明:本活动为什么用“认一认”为主题呢?这是根据教学目标1要求来确定的,又用三个问题来引领学习,这遵循“情境+问题串”引领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节省时间,我采用直接导入法,让学生认识10、20、50、100元的大面额人民币,以及今天可能要用到的1、2、5元人民币,起了新授与复习作用。
根据自己获得知识容易记住的占50%原理,所以,让学生静思内化。
《买衣服》(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购物·第2课时买衣服·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一些大面值的人民币,对50元、100元等并不陌生,加上上一节课已对小面额人民币有了一定的了解,接触到如何付钱、找钱的问题,本节课只需要稍加引导,学生便可快速吸收新知。
二、教学目标1.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掌握换算关系。
2.会用大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掌握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会用大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知认识了小面额的人民币,下面来考考大家。
1.我会圈。
师:你是怎样圈的?(抽点多名学生回答,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师:同学们都有跟爸爸妈妈去买过衣服吗?今天我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
(出示情境图)如果你是这家店的售货员,你会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分饰角色表演)师:明明想买一件短袖上衣和一条裙子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妹妹,他需要付多少钱?你能告诉他吗?生:31+23=54(元)师:如果明明用小面额的人民币来付钱,方便吗?生:不方便。
师:买衣服、电器等大件的商品,要用到一些较大面值的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在情境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师: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
师:(分别拿出一张100元、50元、20元、10元的人民币)这是多少钱?生:100元、50元、20元、10元。
师:你是用什么办法识别它们的?(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可以通过颜色、数字、图案、汉子等来进行识别。
)生1:我是看数字记住它们的。
生2:我是根据颜色区分的。
生3:我是看图案。
……师说明:其中100元使我们明家最大面值的人民币。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买衣服(教案)
第2课时买衣服教学过程备注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人民币。
我想去服装店买衣服,用小面额的人民币付钱,要付很多张,不方便。
可以怎么办呢?有没有大面额的人民币呢?学生:有。
教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有哪些大面额的人民币。
(板书:买衣服)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学习绿点1。
(1)课件出示绿点1。
教师:同学们,这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教师指名一名认识的同学给大家介绍,并分享他是通过什么方法认出不同人民币的。
(2)学生介绍。
回顾上课时小面额人民币,引入新课。
增加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可能通过上面的数字或课题认识大面额人民币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题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会用大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民币样币(学生自备)。
课堂预设:学生1:这些人民币分别是100元、50元、20元、10元,它们的颜色不同,上面的数字也不同。
学生2:它们都是纸币。
学生3:它们的单位都是“元”。
……(3)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准确。
大面额的人民币都是以元为单位的纸币,把人民币上的数和单位合起来就是人民币的面值。
教师引导:那同学们能填一填这个空吗?(课件出示元角分单元换算式)学生5:1元=10角,1角=10分。
2.学习绿点2。
(1)课件出示绿点2。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大面额的人民币,我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顶图)教师:妈妈要买1件短袖,同学们想一想可以怎样付钱呢。
(2)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代表说出他们的讨论结果。
课堂预设:学生1:付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教学设计教学建议
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学习目标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编写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一些大面值的人民币,对50元、100元等并不陌生。
教科书呈现了4件衣服的价钱,让学生在“买衣服”的情境中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并学会用大面额人民币付钱。
·认一认。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妈妈买1件,可以怎样付钱?在讨论买T恤衫怎样付钱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付钱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思维能力。
·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启发学生根据上面的学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建议教师要把认识大面额人民币的活动置于一个现实背景中,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学习活动的组织上,都要注重回归生活,以学生经验为基础。
让学生在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中学习。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情境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一说每件衣服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的购物经历,体会使用大面额人民币的必要性。
·认一认。
学生对大面额的人民币并不陌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这些人民币的,重点看的是纸币的哪一部分。
让学生根据颜色、数字、图案观察图中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上面的数字是多少,面值就是多少。
大面额的人民币有:100元、50元、20元和10元。
如果有学生提到辨别大面额人民币真伪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妈妈买1件,可以怎样付钱?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可能出现的三种思考方法,学生还可能出现其他的付钱方法,教师不必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只要合理就应该给予肯定。
如果教科书中出现的方法学生没有出现,也可以组织学生看书说一说每种方法各是怎样付钱的。
二年级数学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买衣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了解储蓄的功能,养成存钱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难点:学会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大面额真币、主题图。
学具:货币学具。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基本功训练一元=()角一角=()分一元=()分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1.新学期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
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如果我们要买衣服、电器等大件的商品,还用这些1元、1分的钱方便吗?那我们就要用到一些较大面额的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来就认识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
2.板书课题:买衣服三、获取信息,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钱:上衣59元,裤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连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裤32元。
(结合实际情况,把活动置于服装店,并且把教材上的内容扩充,使其更加丰富。
)2.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四、自主探究,解疑分享1.认一认(课件出示“人民币的认识”展示所有大面额的人民币)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小结:我们的人民币上通常都有国徽,国徽代表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
2.妈妈一件短袖的上衣,可以怎样付钱?(学生在小组内用人民币样张谈论付钱的方式,教师巡视指导并组织交流汇报。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学生提出问题后,当场引到学生回答。
)五、课间放松,游戏活动(游戏“凑100元”:每组准备10元、20元、50元的人民币票样若干张。
买衣服——认识人民币(二)教学设计
买衣服——认识人民币(二)教学设计引言认识人民币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础知识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和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一位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体验,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认识人民币的知识。
本文介绍了一篇以买衣服为主题的教学设计,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民币的面额及其用途。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 1. 认识人民币中的不同面额,并能够区分不同面额的纸币; 2. 理解人民币的用途,知道不同面额的纸币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3. 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计算和交流。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提问例如:你们还记得人民币有哪些面额吗?其中哪些是纸币,哪些是硬币呢?2. 情境呈现(10分钟)老师准备一些价格不等的衣服,假装开了一家小店。
请几个同学当衣服的销售员和顾客,并配上相应的道具和背景音乐。
然后,让销售员模拟卖衣服给顾客,顾客用人民币支付。
让学生观察销售员使用的纸币面额,并思考:当顾客购买不同价格的衣服时,销售员使用的纸币面额会有什么不同?3. 认识纸币面额(20分钟)在情境呈现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不同面值的纸币进行观察和比较。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不同面额的纸币,依次展示给学生并解释其面值和特点。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纸币分别有什么特点? - 你们觉得为什么要设计不同面值的纸币呢?4. 探究纸币使用(25分钟)可以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纸币在生活中的使用场景。
提问例如:- 你们平时在哪些场合会使用人民币? - 不同面额的纸币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纸币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并总结归纳。
5. 拓展延伸(15分钟)可以使用拼图、卡片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测验和巩固知识。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纸币的图片和问题,让学生根据图片和问题进行配对练习。
精选数学小学北师大版数学《买衣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买衣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方法:分析法、合作交流法教学手段:主题图教学过程:活动一:说一说看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目的是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书上提出的三个问题。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购买单件物品,可以怎么付款”购买两个物品,如何付款等问题。
学生付款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他们在交流中将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法。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及币值。
活动二:练一练。
第一题:使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
第二题:使学生正确清点币值第三题此题有多种答案。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利用附录中的纸币说一说,摆一摆,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想出一种方法就符合要求。
活动三:数学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储蓄的常识,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劳节约的好习惯。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已知一个数是18,另一个数是().A.90 B.15 C.18 D.302.在一张圆片上画出6条直线,将一张圆片可最多分成的块数是()A.19 B.20 C.21 D.22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A.B.C.D.4.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这个两位数可以写成()A.ab B.a+b C.10a+b D.10b+a5.x和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下面四个等式中,x和y不成比例的是()A.x﹣2y=0 B.C.0.6x=D.(x+y)×2=106.下面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B.3x=4y C.y=x-3 D.7.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
北师大版数学《买衣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买衣服》教学设计
◆您如今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买衣服»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买衣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大面额人民币的看法
教学目的:1、看法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看法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构成合理运用和保护人民币的看法,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方法:剖析法、协作交流法
教学手腕:主题图
教学进程:
活动一:说一说
看主题图,让先生说一说,目的是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进一步看法大面额的人民币,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
结合生活实践,让先生说一说书上提出的三个效果。
教员还可以引导先生讨论,假设购置单件物品,可以怎样付款购置两个物品,如何付款等效果。
先生付款的方法能够不一样,他们在交流中将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法。
教员也可以让先生说一说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及币值。
活动二:练一练。
第一题:
使先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
第二题:
使先生正确清点币值
第三题
此题有多种答案。
先生可以经过小组协作,应用附录中的纸币说一说,摆一摆,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先生想出一种方法就契合要求。
活动三:数学故事
经过故事的方式引见了储蓄的知识,使先生感遭到储蓄的功用,培育他们勤劳浪费的好习气。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买东西》——认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 ︳青岛版
《买东西教学设计》——认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教学目标:1. 认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
2. 通过模拟购物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人民币特点了解人民币价值。
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一些商品实物,准备一些人民币。
教学过程:一、智导:情境导入五一劳动节快到了,小朋友们要与爸爸妈妈一同去郊游。
瞧,他们在商量着要准备哪些物品呢。
咱们随一起到超市去看看。
板书:《买东西》【教学依据:利用生活事例创设情境,很自然的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研学(一)认识大额人民币1.瞧,这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如果你是小组长,打算怎样采购呢?谁来说一说?2.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咱们需要的物品呢?3.前边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出示小面额的人民币)板书: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4.自学指导认真观察课本第54 页例3中的图片,想一想:大面额的人民币有哪些? 你是怎样来认识这些人民币的? (2分钟后检测)5.学生先自学(1)生自学;(2)检测:指名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3)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数字、认汉字、看颜色来认识这些人民币。
过渡语:就在我们认识这些人民币的时候超市里又进来了一些小客人,他们在买东西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让大家来帮忙。
大家愿意吗?【教学依据: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发挥学生在认识人民币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大面值的各种人民币。
“你还认识我吗?”的设计使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人民币。
】(二)学付钱1.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1)笑笑打算买一包5元的好多鱼,可以怎么付钱呢?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书12—13页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大面额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1、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
2、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
31元。
3、我知道了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板书买衣服
一件上衣31元,妈妈给售货员多少钱?
小结:买衣服要用的钱比较多,需要大面额的人民币。
板书:
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大额人民币
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自己能认识这些人民币的依据。
让学生从图案、数字、颜色上认识并熟记大面额的人民币。
(2)、说一说是多少钱?
2、小组讨论: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
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小组交流只要学生说的合理予以肯定。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付钱方法。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
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
5、说一说:这节课与上节用钱买东西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需
用面额大的人民币?
三、巩固应用
1、填一填课件出示图
3、小组讨论:妈妈需要100元钱可以怎么换?
4、数学故事:
通过这个数学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
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过年时小红得到了50元的压岁
钱,于是她去银行存钱,走在路上碰见了小明,小明问她干什么去?她告诉小明到银行存钱去,那么一年之后你们猜猜小红从银行取出的钱怎么多了?
四、课堂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同学们听听。
五、课堂作业:
1、计算
30元+5元+1元=50元-8元=
100 元-30 元=40元+5元+5元=
2、填一填
100元换()张50元100元换()张10元
100元换()张20元50元换()张20元
和()张10元
六、板书设计
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1张10元,1张20元,1张1元,共31元
3张10元,1张1元,共31元
教学反思:
《买衣服》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二课。
通
过本课的教学,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进一步认识了
较大面额的人民币,通过购物等活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形成了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自我感觉做得较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数学学习回归生活。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学生非常熟悉,教师把数学学习置于一个现实的背景之中。
在教学
环节的设计上、学习活动的组织上,都注重回归生活,以学生的经
验为基础。
引入部分并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的内容。
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
贯穿始终,学生在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体会到数学就在自
己的身边。
活动丰富,循序渐进。
本节课在一个情境中设计了不同层次、
不同要求的活动,由浅入深,先是提出换钱、算钱的问题,然后学
生自己体验买一件衣服如何付钱,再是帮老师估算100元买两件衣
服是否够,应该找回多少钱,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
以这种学
生非常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调动学习热情,同时不断提高活动的要
求,由独立思考到合作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人民币,同
时练习了如何使用人民币。
换钱”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安排
在认识人民币之后,再进行这个活动就不会感到困难。
总之,学生
参加各种活动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锻炼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
存在问题:旧版的大面额人民币在教材中出现了,可是这些
人民币早已不常用,大多学生从来没见过。
课标上要求学生学有用
的数学,这些已经退出人们视线的钱是否有必要再组织学生认识?会否影响学生对新版人民币的认识?另—外,从学生作业反馈上看出,有部分学生对文字题的人民币换算和计算还是很有困难,很难从形象的表象转化到抽象的想象。
这些问题,有待在教学设计中妥善处理。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