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口腔粘膜常见病
口腔医生考试-口腔粘膜病讲义
口腔医生考试-口腔粘膜病讲义一、基本病理变化(一)过度角化和角化不良过度角化也称角化亢进,是指黏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
角化不良也称错角化,是指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
在口腔黏膜指正常情况下有角化的区域角化层增厚或正常时无角化的区域出现角化。
临床上为乳白色或灰白色。
过度角化在组织学上可分为过度正角化和过度不全角化两种。
过度正角化是角化层增厚,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消失,形成均匀性嗜伊红染色的角化物,伴有粒层增厚且透明角质颗粒异常明显;过度不全角化为增厚的角化层中尚见残留的细胞核,粒层不明显。
角化不良也称错角化,是指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
角化不良有两种情况:良性角化不良:多在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中出现,细胞分化好;恶性角化不良:有时可见细胞核,细胞形态有异型性,见于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及鳞状细胞癌。
【例题】下列属角化不良的是A.角化层增厚B.角化层变薄C.基底层细胞角化D.透明角质颗粒明显E.角化细胞含细胞核【答案】C【解析】正常的角化层位于上皮最表层,角化不良是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出现个别或成群细胞角化,故选C。
【例题】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称为()A.过度角化B.过度正角化C.过度不全角化D.错角化E.棘层增生【答案】D(二)上皮异常增生与癌前病变有关的个别细胞改变称为非典型性,上皮总的紊乱称为上皮异常增生。
上皮异常增生可发生以下变化:1.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2.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3.核浆比例增加;4.上皮钉突呈滴状;5.上皮层次紊乱;6.有丝分裂象增加,可见少数异常有丝分裂;7.上皮浅表1/2出现有丝分裂;8.细胞多形性;9.细胞核浓染;10.核仁增大;11.细胞黏着力下降;12.在棘细胞层中单个或成团细胞角化。
并不是以上12项均出现才诊断为上皮异常增生,根据以上项目出现的数目,而分为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
(三)棘层松解棘层松解是由于上皮棘层细胞间张力原纤维及黏合物质发生变性、断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而使棘细胞间联系力松弛、断裂,严重时失去联系、解离,则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
口腔黏膜病知识总结
口腔黏膜病知识总结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一类疾病,包括溃疡性口炎、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等。
口腔黏膜病常见于口腔粘膜的慢性炎症,其病因复杂,常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营养不良、口腔卫生差等因素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口腔黏膜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溃疡性口炎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征为口腔黏膜的溃疡和糜烂。
患者常会感到口腔疼痛、灼热感和刺激感。
溃疡性口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口腔卫生差、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
治疗溃疡性口炎主要是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和感染,并进行症状缓解的药物治疗。
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白色斑块,质地较硬,与黏膜不易剥离。
扁平苔藓的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营养不良、长期接触刺激物等因素有关。
治疗扁平苔藓主要是改善免疫功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并采用局部药物治疗。
口腔白斑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其特征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
口腔白斑的形成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感染和刺激等因素有关。
治疗口腔白斑主要是改善免疫功能,保持口腔卫生,并采用局部药物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还可以采用光疗、激光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
除了上述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口腔黏膜病,如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红斑狼疮等。
这些口腔黏膜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在治疗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预防口腔黏膜病的发生,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漱口等。
其次,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过热、辛辣、刺激性食物。
此外,还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口腔黏膜病是一类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溃疡性口炎、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等。
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口腔卫生差等因素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状况,并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口腔黏膜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口腔黏膜其他损害的健康宣教
口腔黏膜其他损害的健康宣教口腔黏膜是口腔内最重要的一层组织,它具有保护口腔组织、吸收营养、排除垃圾等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当的口腔护理,口腔黏膜容易遭受损害。
因此,做好口腔黏膜的健康宣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口腔黏膜的常见损害及其预防措施,帮助人们了解如何保护口腔黏膜,维护口腔健康。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常见的口腔黏膜损害。
1.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损害,其特征为口腔内出现溃疡,孤立或多发,常伴有疼痛和不适感。
常见的原因包括口腔损伤、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
2.口干症:口干症是一种由于口腔黏膜分泌减少或唾液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疾病。
临床症状包括口干、口腔灼热感等。
常见的原因包括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疾病等。
3.牙周病:牙周病是口腔黏膜和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的一种。
其特点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口臭等。
常见的原因包括不良口腔卫生、吸烟、糖尿病等。
那么,如何预防口腔黏膜的损害呢?首先,正确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口腔黏膜损害的基础。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软毛刷,使用美国牙周病基金会推荐的牙膏和漱口水,定期更换牙刷头,这些都是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措施。
此外,切记不要过度刷牙或者用力刷牙,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其次,避免暴露于口腔刺激物和热性食物中。
例如,烟草、酒精类饮品、辣椒等都可以刺激口腔黏膜,增加其损害的可能性。
建议尽量避免这些食物或者限制其摄入量。
此外,热性食物也会造成口腔黏膜烫伤,建议在食用热性食物时注意温度不要太高,适当等待食物冷却后再食用。
最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口腔黏膜损害的重要措施。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预防口干症的发生,均衡营养的饮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从而降低口腔黏膜损害的风险。
总之,预防口腔黏膜损害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加以调整。
正确的口腔护理、避免刺激物和热性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这些都是维护口腔黏膜健康的重要措施。
希望通过这些健康宣教,能够提高人们对口腔黏膜损害的认识,引起大家对口腔健康的重视,从而改善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PPT课件
织及被念珠菌菌丝孢子侵入的不全角化上皮等 组成)
2020/3/19
12
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
红斑型(萎缩型): • 与长期大量用抗生素及激素有关 • 可急性、可慢性,以慢性多见 • 急性则疼痛明显,慢性为口干、烧灼感、
口腔粘膜常见疾病
2020/3/19
1
• 一.了解口腔黏膜
疾病的病因,辅 助检查
• 二.熟悉口腔黏膜
疾病的临床表现
• 三.掌握口腔黏膜
疾病的治疗及护 理要点
2020/3/19
课时目标
2
一.单纯疱疹
二.天疱疮
簇集性小水疱,自限性,皮肤自身免疫大疱性
易复发。
疾病,水疱直径
>2cm
2020/3/19
3
疾病 特点 项目
素C等
3.中医中药治疗:扶持
4.对症及防止继发 整齐,补益脾胃气血。
感染治疗 2020/3/19
8
三.口腔 念珠菌 病
由念珠菌Candida引起的口腔 粘膜的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真 菌病
四.多形 性红斑
是一种皮肤-粘膜病的急性渗出 性炎症
五.复发 性阿弗 他溃疡 2020/3/19
又称复发性阿弗性口炎、复发性 口腔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
碱性液体,抗真菌药物溶
口腔念珠 涂片法, 液含漱或局部涂抹,
菌病
分离培养
口服抗真菌药物
增强病人免疫力
隔离可疑致敏物质,积极治
多形性红 体格检查,疗口腔炎症及其他全身疾病,
斑
血常规 激素,抗组胺药物治疗,营
养支持
复发性阿
口腔黏膜常见病PPT课件
典型的HIV感染从开始到死亡经历以下自然 阶段:
1.HIV体内播散期:
2.原发HIV感染期:出现临床症状,如发热、 淋巴结肿大、咽炎、皮疹、粘膜溃疡、 腹泻、头痛、口腔念珠菌感染等;
3.血清转换期:血清抗体出现,原发感染 期症状消失;
4.无症状HIV感染期:无临床症状
3. 腐蚀性的药物:烧灼溃疡、能使蛋白凝固, 形成假膜、促进愈合,碘酚、10%硝酸银等
4. 局部封闭:曲安奈德或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 加等量2%的利多卡因,溃疡下局部浸润, 1-2次/每周
5. 理疗:激光、微波 减少渗出,促进愈合
全身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炎、抗过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炎 症渗出、抑制组胺释放。 不良反应:类似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向心性肥胖、闭经、乏力、低血钾、血压升高、 血糖升高、骨质疏松、胃肠道反应、失眠、血栓 注意:长期使用后停药要逐步减量, 不可骤停
第三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一
二.
病程: 1-2周, 发作期(前驱期、溃疡期)
愈合期、间歇期
典型表现:红、黄、凹、痛
重型阿弗他溃疡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三.
对大而深且长期不愈的溃疡,应警惕癌变的 可能,必要时作活检明确诊断。
四.
1 . 局部治疗以消炎、止痛、促进愈合 为原则。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
口腔黏膜病
定义:是指发生在口腔粘膜及软组 织上的类型差异、种类众多的疾病 总称。
特点:临床少见,病种多,病因多 不明确,病变复杂,不同病种病损 相似,一个病不同阶段病损不同。
第一节 口腔单纯性疱疹
一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 HSV) ,分为HSV-Ⅰ和HSV-Ⅱ 两个亚型。 一般认为,人类是HSV的天然宿主。 传染源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接触传染。 有自限性,易复发,HSV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 病损分为原发性和复发性两类。
口腔黏膜病ppt课件
(六)脓疱(pustule)
定义:也是一种疱性病损,其内由脓性物 取代了透明的疱液。
除脓性口炎外,较少见。
(七)溃疡(ulcer)
定义: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 因其表层坏死脱落团快,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 突起,形成表浅损害,其大小不等,一般直
径5mm∼2cm,形状不定,颜色从粉红至深紫 色,如纤维瘤或痣。
(十)肿瘤
定义:一种突起自黏膜向外突起的实体性 生长物,其大小、形状、颜色不等。
真性肿瘤:良性、恶性 瘤样病变:肉芽肿、囊肿等
(十一)萎缩(atrophy)
定义:可呈现发红的病变,表面所覆盖的上皮 变薄,结缔组织内丰富的血管分布清楚 可见,病变部位略呈凹陷,其特有的一 些上皮结构消失,被一薄层上皮所取代。 如舌乳头萎缩
(十二)皲裂(rhagades)
定义: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 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
如核黄素缺乏——口角皲裂 皲裂线仅限于上皮内——愈合后不留瘢痕 深达粘膜下层——出血、灼痛,愈后留瘢痕
(十五)坏死和坏疽
坏死(necrosis):体内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 坏疽(gangrene):较大范围的坏死,又受腐物寄
生菌作用而发生腐败。
口腔黏膜常见病
口腔黏膜病 一、疱疹性口炎 herpetic stomatitis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primary herpetic stomatitis
(二)丘疹(papule)
定义: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至 5mm直径不等。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 圆形, 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形。
口腔黏膜病知识点总结
口腔黏膜病知识点总结口腔黏膜是口腔内壁和颊、舌、唇等组织上覆盖的一种黏膜,它在口腔内起着保护和吸收作用。
口腔黏膜病是指口腔黏膜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口腔黏膜颜色异常、形态异常、质地异常等症状。
口腔黏膜病包括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口腔溃疡、牙龈炎、白斑病、口腔扁平苔藓等。
这些疾病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感染、免疫系统异常、营养不良、药物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
口腔黏膜病的症状通常包括口腔溃疡、牙龈红肿出血、口腔黏膜颜色改变等。
口腔黏膜病的诊断通常需要口腔医生或口腔科专家根据患者的口腔症状和口腔检查结果来确定。
口腔黏膜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口腔卫生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预防口腔黏膜病方面,主要是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定期刷牙、使用漱口水、定期口腔检查等。
此外,避免贪甜、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酗酒等也有助于预防口腔黏膜病的发生。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上的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常见于舌尖、阿卡板、颊粘膜、唇内侧等部位。
口腔溃疡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溃疡底部黏膜呈浅表溃疡。
严重者可由意外咬伤、胃肠道疾患、食物变态性反应等引起。
治疗口腔溃疡时,应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过烫或刺激性食物。
口腔溃疡的患者还需要在就餐前用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此外,可使用一些药物治疗,如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等药物可用于局部涂抹治疗,减轻局部疼痛。
对于反复发作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牙龈炎牙龈炎是由于口腔内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龈变软、牙缝间间隙扩大等。
牙龈炎的发生与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经常不作及时的口腔清洁,导致牙菌斑的积聚和牙石的形成。
预防牙龈炎首先要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定期刷牙、定期洗牙、正确使用牙线等。
对于已经出现牙龈炎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口腔诊疗中心就医,接受专业的牙龈炎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除牙菌斑和牙石,对局部牙龈进行冲洗。
口腔粘膜病教学大纲
口腔粘膜病学教学大纲(供5年制学生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口腔粘膜病学(Oral Medicin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16 学分:1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口腔粘膜病学是研究口腔粘膜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的学科, 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重要临床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口腔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系统科学地阐述口腔粘膜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灵活、创新的钻研精神并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粘膜病临床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执行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肃态度、严格作风、严密方法)。
学生通过听课、电教图像观摩、临床见习、自学、临床病案讨论、教师辅导、考试等方式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三、教学内容(有下划线的内容为须掌握的内容,句尾的“*”表示教学难点)(一)理论部分第一章口腔黏膜病概论第一节概述一、学科介绍:学科研究领域,发展史简介二、口腔粘膜病的涵盖范围三、口腔粘膜病临床特点:性别、部位、病损、治疗、转归。
四、疾病分类:以临床特征为主干,兼顾病因及病理学特征。
第二节口腔粘膜的结构与功能一、口腔粘膜的结构1. 上皮层: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角化层2. 组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3. 固有层、粘膜下层二、口腔粘膜的功能:保护、感觉、其他第三节口腔粘膜的代谢与更新*一、上皮细胞的分化二、细胞循环周期:G1期, G2期, M期三、口腔上皮更新时间第四节口腔粘膜的增龄性变化第六节口腔粘膜临床病损特点第二章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一、病因:单纯疱疹病毒的结构特点;单纯疱疹病毒两个亚型的差异。
二、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一)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好发年龄及原因;病程及病损特点(二)复发性疱疹性口炎的特征;诱因四、病理五、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了解口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六、鉴别诊断:与口炎型口疮、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多形红斑鉴别*。
口腔常见黏膜病修改版
• 角化程度较高的龈、腭部较少发生。发作 时溃疡有凹、红、黄、痛特征。即溃疡中 央凹陷,基底不硬,周边有约1mm的充血 红晕带,表面覆有浅黄色假膜,灼痛感明 显。
• 轻型阿弗他溃疡复发有规律,一般分为发作期、 愈合期和间歇期。发作期又细分为前驱期和溃疡 期。
• 前驱期有粘膜局部不适,触痛或灼痛感; 约24小时候出现白色或红色丘疹状小点; 约2-3天后上皮破损,进入溃疡期;再经4-5 天后红晕消失,溃疡愈合,不留瘢痕。整 个发作期1-2周,有不治而愈的自限性。间 歇期因人而异。
• 3.疱疹样阿弗他溃疡:又称阿弗他口炎。溃疡小 而多,散在分布于黏膜任何部位,直径小于 2mm,可达数十个之多,似满天星。邻近溃疡 融合成片,黏膜充血发红,疼痛较轻型阿弗他溃 疡重。唾液分泌增加,可伴头痛、低热、全身不 适、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发作后不留瘢痕。
• 诊断:根据临床体征和复发性及自限性的 病史规律,不必作活检即可诊断。依据溃 疡特征可分型。但长期不愈的溃疡,应警 惕癌肿,需活检。
不损失基底细胞层。其大小形状不定,边界 不清,表面光滑。黏膜糜烂常见于上皮内疱 破溃后,如单纯疱疹,天疱疹,或由机械创 伤所造成,并可呈边缘模糊的线形。因为上 皮部分缺失而呈红色,其下方结缔组织的多 血管状态也更明显易见。糜烂可能有痛感。
• 结节 • 是一种白色突起于口腔黏膜的实体病损。它是一个结缔组
•疱 • 黏膜内贮存液体形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2-5mm,
表面半球形。疱在不同的形成和愈合时期,可为单个 或多个的病损,若疱的部位在内皮,称为上皮内疱; 若在皮下,称基层下疱或上皮下疱。疱一旦破裂,则 形成糜烂或溃疡。疱性损害,可见于病毒感染、药物 反应、烫伤和疱性皮肤病等。
• 大疱 • 一种大的水疱型病损,直径5mm以上。大疱壁的厚薄,取决于
口腔常见黏膜病ppt课件
疱疹性口炎
病因
1.感染源 病人 带毒者
2.感染途径 呼吸道 产道
14
疱疹性口炎
临床表现
1.6岁以下儿童; 2.4~7天潜伏期; 3.发热、头疼、乏力、全身肌肉疼痛,咽
喉疼痛等急性症状,患儿流涎、拒食、 烦躁哭闹; 4.1~2天以后,口腔黏膜、牙龈广泛性小 溃疡,覆淡黄色假膜,颌下及颈上淋巴 结肿大; 5.7~10天左右病情逐渐缓解,自行愈合 且不留瘢痕。
物作用; 2.封闭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
素在溃疡基底黏膜下封闭; 3.10%硝酸银或50%三氯醋酸
烧灼形成假膜,促进愈合; 4.利用激光、微波理疗,有减
少渗出的使用。
11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治疗
全身治疗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2.免疫增强剂 3.中医治疗 昆明山海棠片
1疹,是一种常 见的口腔黏膜急性传染性发疱性 病变。
拒食; 4.体怔:黏膜白色小斑点 斑块 糜烂
面; 5.斑块逐渐扩大向四周蔓延,白色覆盖物
与黏膜紧密相连,不易剥脱;
21
颊部念珠菌感染
舌念珠菌感染
22
口腔念珠菌病
诊断
1.多见于婴幼儿+病史+临床特征 2.涂片取假膜镜检 3.免疫学、生化检验、组织病理学、
基因诊断
23
口腔念珠菌病
治疗
1.局部治疗 清洗口腔:2%~4%碳酸氢钠溶液 0.02%~0.05%洗必泰液 l%克霉唑 涂擦1%甲紫或美蓝
37
口腔扁平苔藓
诊断
1.口腔白色角化病损间以红色充血或正常 黏膜白色细线条帽针头大小的丘疹组成 网状、环行、树枝状、斑块、条纹。
2.难以确诊时,可进行活检。
3.对经久不愈的扁平苔藓患者,应充分提 高警惕,恶变率约在1%~3%之间。
口腔黏膜病学教材
一:名词解释。
1:口腔黏膜病:是涵盖主要累及口腔黏膜组织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
口底—舌腹的U形区、口角内侧三角形区域、软腭复合体被称为口腔黏膜的危险区域。
这些区域的损害发生恶变的危险性较高。
(P1—P2)。
2:斑与斑片:都是指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
如果直径小于2cm 的局限性颜色异常,称之为斑;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 的损害,称之为斑片。
斑与斑片一般不高出黏膜表面,不变厚,也无硬结改变。
其颜色,常较周围正常黏膜为深,可呈红色、红棕色或粽黑色。
(P12—P13)。
3:丘疹:是指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一般直径小于1cm。
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或扁平行。
口腔黏膜的丘疹,一般都由大量排列不一的针头大小的病损组成,颜色呈灰白色或为红色,消退后不留痕迹。
(P13)。
4:斑块:又译作丘斑,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比较平滑或粗糙,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来。
(P13—P14)。
5:疱:黏膜内贮存液体而形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
(P14)。
6:大疱:若疱的损害直径大于1cm,称为大疱。
大疱壁的厚薄,取决于大疱的部位是上皮下还是上皮内。
大疱被膜的紧张或松弛度,取决于疱内液量多少。
大疱性病损,可直接发生或数个邻接的小疱融合而成。
(P14—P15)。
7:脓疱:也是一种疱性病损,其内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
除脓性口炎外,口腔黏膜的脓疱是较少见的。
8:糜烂: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其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表面光滑,较浅。
(P16)。
9:溃疡: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
(P15)。
10:萎缩:为组织细胞的体积变小,但数量不减少。
可呈现发红的病变,表面所覆盖的上皮变薄,结缔组织内丰富的血流分布清楚可见,病变部位略微凹陷,其特有的一些上皮结构消失,被一薄层上皮所取代。
口腔黏膜病ppt课件
诊断
特殊检查 活检 细胞学:涂片寻找棘层松解细胞(天疱疮细胞) 免疫荧光法:直接法 间接法
显示棘细胞层间抗细胞粘合物质的抗体
治疗
支持疗法:高蛋白 高维生素饮食 水电解质平衡 输血
皮质激素 首选 规则用药:起始 控制 减量 维持
注意禁忌证和不良反应
第四节 唇 疾 病
慢性非特异性唇炎 腺性唇炎 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 肉芽肿性唇炎 梅-罗综合征 光化性唇炎
病因
病因不明。 先天遗传、牙龈牙周炎等局部病灶; 长期吸烟、进食辛辣食物等。
临床表现
好发于下唇。 导管口可呈紫红色颗粒状突起。 挤压口唇时有稀薄或带淡黄色的分泌物自 导管口溢出。 唇内有散在多个粟粒样小结节。 少数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诊断及鉴别诊断
唇部粘液腺活检有助于作出病理诊断。 肉芽肿性唇炎 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 唇部粘液性肿囊
预防
尽可能避免日光爆晒。 户外活动时戴遮光帽或戴口罩。 唇部涂避光软膏。
谢谢
口腔黏膜病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张凌
第五节 舌 疾 病
地图舌
一种浅表性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症,形态各 异,常类似于地图中绘出国界。 又因其具有形态和病损位置多变,似会 “游走”的特点,而被称为游走性舌炎。
病因
与遗传,精神,内分泌,营养等因素有关。
治疗
局部治疗 :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 促进愈合。 全身治疗 :对因治疗、减少复发、促进 愈合。
预防
摸索复发规律,寻找复发诱因,避免和减 少诱发因素的刺激。 注意调节生活工作节律,调整情绪,均衡 饮食,少吃刺激性物质。
第二节 扁平苔藓
精神因素:失业、亲属亡故等 内分泌因素 免疫因素 感染因素 微循环障碍因素 遗传因素 糖尿病、肝炎、消化道功能紊乱
全国爱牙日班队教案:口腔常见问题诊断与治疗
今天是全国爱牙日,我们班级也开展了一场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作为这次活动的班队长,我列出了一份口腔常见问题的诊断与治疗的教案,带领全班同学深入了解了口腔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
第一步:常见口腔问题的诊断1.牙龈出血牙龈出血是口腔疾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是否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口腔卫生状况,包括刷牙是否彻底、换牙刷频率是否合理等。
(3)是否患有其他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等。
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加强口腔卫生,去医院接受治疗。
2.龋齿龋齿也是口腔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饮食习惯是否偏甜、酸或太过于硬。
(2)口腔卫生状况,包括刷牙是否彻底、换牙刷频率是否合理等。
(3)是否患有其他口腔疾病,如牙龈出血等。
治疗:去医院洗牙、刷氟、补牙等。
3.口臭口臭是口腔疾病中影响人们生活和心理的一种。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患有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口腔疾病等。
(2)用药不当、不良习惯(吸烟、饮酒等)等。
治疗:去医院就诊,接受针对性治疗。
第二步:口腔常见问题的治疗1.蛀牙的治疗蛀牙的治疗应该从切入点着手,先预防,后治疗。
预防方面,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口腔卫生,每天刷牙至少两次,睡前用牙线。
(2)控制饮食,避免食物过于酸甜以及高糖食品。
(3)及时治疗龋齿,不让问题恶化。
治疗方面,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1)开洞、清除蛀牙,然后再用树脂、银齿等材料进行修复。
(2)口投药物,如氟化物水等。
2.牙周病的治疗牙周病的治疗应该从控制牙龈感染着手,再逐步治疗。
治疗方面,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1)力学治疗,如洁牙、根面平整等。
(2)光动力疗法,如激光治疗。
(3)口服药物,如抗生素、口腔消炎药等。
(4)手术治疗,如种植牙。
3.口腔溃疡的治疗口腔溃疡常常是口腔黏膜受到刺激或遭受感染等引起的。
治疗方面,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1)口服维生素B群、蛋白质等。
口腔常见黏膜病
• 临床表现:
• 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为 最常见的由Ⅰ型单纯疱疹 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可
能表现为一种较为严重的 龈口炎——急性疱疹性龈 口炎。多数原发感染的临 床症状并不显著。本病6岁 以下儿童多见,尤其是6个 月至2岁,因多数婴儿出生 后有抗体,属被动免疫, 4-6个月自行消失,2岁前 不会出现明显抗体。本病 成人也不少见。
• 4.疱疹性咽峡炎:由科萨奇病毒A4所引起 的口腔疱疹损害,临床表现类似急性疱疹 性龈口炎,但前驱期和全身反应较轻,病 史分布局限于口腔后面,为丛集成簇小水 疱,不久破溃成溃疡,损害很少发生于口 腔前部,牙龈不受损害,病程约7天。
• 5.多形性红斑:为广泛及皮肤和粘膜的急性疾病, 诱发的因素包括感染、药物的使用,但有的亦无 诱因。口腔黏膜突然发生广泛的糜烂,特别涉及 唇部,引起糜烂、结痂、出血,而弥散性龈炎非 常少见,皮肤损害有靶形红斑或虹膜状红斑。
细胞
• 2.免疫学检查:抗原与抗体检测 • 3.病毒分离 • 4.基因诊断
鉴别诊断 1.口炎型口疮(疱疹样口疮)
• 2.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引起的颜面皮肤和口腔黏膜的病损。水泡 较大,疱疹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经分支排 列呈带状,不过中线。疼痛剧烈,任何年 龄发病,愈合后不复发。
• 3.手-足-口病:因感染科萨 奇病毒A16所引起的皮肤黏 膜病,但口腔损害比皮肤 重。前驱症状有发热、困 倦与局部淋巴结肿大;然 后在口腔黏膜、手掌、足 底出现散在水疱、丘疹与 斑疹,数量不等。斑疹周 围有红晕,无明显压痛, 其中央为小水泡,皮肤的 水平数日后干燥结痂;口 腔损害遍布于唇、舌、腭 等处,为很多小水疱,迅 速成为溃疡,经5-10后天 愈合。
• 3.疱疹样阿弗他溃疡:又称阿弗他口炎。溃疡小 而多,散在分布于黏膜任何部位,直径小于 2mm,可大数十个之多,似满天星。邻近溃疡 融合成片,黏膜充血发红,疼痛较轻型阿弗他溃 疡重。唾液分泌增加,可伴头痛、低热、全身不 适、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发作后不留瘢痕。
口腔黏膜病学第5版pdf
口腔黏膜病学第5版pdf一、口腔黏膜病学概述 口腔黏膜病学是一门研究口腔黏膜疾病的学科。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口腔的外观、功能和患者的身体健康。
本章节将介绍口腔黏膜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和最新进展。
二、口腔黏膜病的症状与诊断 口腔黏膜病的症状多样,包括疼痛、肿胀、溃疡、斑块等。
本章节将介绍如何通过观察、检查和诊断口腔黏膜病,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三、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四、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机体对某些物质产生的异常反应。
本章节将探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五、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口腔黏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本章节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溃疡及其治疗方法,并讨论溃疡的预防措施。
六、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是指口腔黏膜上出现的水疱或大疱。
本章节将探讨大疱类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并介绍一些特殊类型的大疱病。
七、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 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是指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的各种斑纹和色素沉着。
本章节将探讨斑纹类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斑纹类疾病。
八、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 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是一组慢性炎症性疾病,本章节将介绍肉芽肿性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并讨论肉芽肿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九、口腔黏膜其他疾病 除了上述疾病外,口腔黏膜还可能发生其他多种疾病。
本章节将简要介绍一些较为少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以便读者对各种口腔黏膜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
十、口腔黏膜病的治疗与预防 最后,本章节将总结口腔黏膜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替代疗法等,并讨论如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来预防口腔黏膜病的发生。
同时,还将介绍口腔黏膜病的康复和护理,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口腔知识 口腔粘膜病
第十三章口腔黏膜病第一节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一)角化相关病变1.过度角化(hyperkeratosis):指黏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临床上为白色或灰白色。
(1)过度正角化(hyper-orthokeratosis):角化层异常增厚,细胞界限不清,胞核消失,形式均匀性嗜伊红染色的角化物,伴颗粒层异常增厚,透明角质颗粒异常明显。
(2)过度不全角化(hyperparakeratosis):角化层增厚,胞核未分解消失,粒层亦不明显。
2.角化不良(dyskeratosis),也称错角化,为上皮的异常角化,在棘层或基底层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
(1)良性角化不良:可在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中出现;(2)恶性角化不良:有时可见胞核,伴有异型性,常见于原位癌和鳞状细胞癌。
(二)上皮增生坏死相关病变1.上皮异常增生(epithelial dysplasia):指上皮总的紊乱,而个别细胞的改变称为非典型性(atypical),可发生以下变化:(依出现的项目数划分轻中重)(1)基底细胞变化:①基底细胞极性消失②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③核浆比升高;(2)上皮总体变化:①上皮钉突呈滴状②上皮层次紊乱③上皮个别或成团细胞错角化;(3)细胞个体变化:①有丝分裂相增加并可见少数异常分裂②浅表1/2出现有丝分裂③细胞多形性④核深染⑤核仁增大⑥细胞黏着力下降。
2.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死亡,是一种由基因调控的程序性细胞自杀过程,为生理性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
表现为细胞皱缩,胞质嗜酸性深染,染色质边聚,细胞间失去连接,细胞核碎裂后形成凋亡小体,周围无炎症反应。
3.糜烂(erosion):上皮浅层破坏,未侵犯上皮全层;可由药物、机械刺激引起,或继发于水疱破溃后。
糜烂面一般鲜红,表面平滑而湿润,可有疼痛;上皮细胞增生后可痊愈。
4.溃疡(ulcer):黏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形成的凹陷。
浅层溃疡破坏上皮层,痊愈后不留瘢痕;深层溃疡可达粘膜下层,愈合后留溃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4
水疱期-口腔粘膜任何部位可发生成簇小水疱,特别是邻 近乳磨牙的上腭及龈缘处更明显。水疱壁薄,破后形成小 溃疡。
糜烂期-成簇的水疱破后可形成大面积糜烂,可造成继发 感染。
愈合期-溃疡逐渐愈合,病程约7-10天。抗病毒抗体在发病 14-21天最高,以后下降,多数病例可保持一生,但不能防 止复发。
发病机制- 白色念珠菌系条件致病菌。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毒力、数量、入侵
途径与机体的适应性、机体的抵抗能力及其他相关因素。
2020/11/14
8
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因
1.病原菌的毒性 (1)菌体形态:白色念珠菌在不同的培养环境下(温度和PH等),有两种
基本形态,即孢子和菌丝。 菌丝的产生增强了白色念珠菌的组织穿透力。在消化道或阴道内寄
2020/11/14
10
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因
3.医源性方面的因素 (1)抗生素的应用: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念珠
菌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2)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作用:应用
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和放疗可抑制炎症 反应 。 4.白色念珠菌感染与口腔白斑病的关系 临床表现- 口腔念珠菌病按其主要病变部位可分为: 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与口角炎、慢性粘膜皮 肤念珠菌病。
HSV的原发感染除口腔外还可引起皮肤疱疹、疱疹性甲沟 炎、生殖器疱疹、眼疱疹、新生儿疱疹及疱疹性脑膜炎。
2020/11/14
5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recurrent herpetic stomatitis) 原发病变愈合后,约30-50%可复发。全身反应
较轻。表现为唇疱疹及口内疱疹,前者多见。
2020/11/14
11
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
1.念珠菌性口炎(candidal stomatitis) (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以新生婴儿最
多见,发生率4%,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 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 损害区粘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
教学口腔粘膜常见病
口腔粘膜常见病
2020/11/14
2
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
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 病原体 - HSV(单纯疱疹病毒) 传染途径-以带病毒者及病人为传染源,通过飞沫、
唾液、疱液接触,胎儿可经产道感染。 发病机制 -感染HSV后,HSV脱去蛋白质衣壳进
入细胞,DNA进单纯性疱疹。原发损害后,病 毒沿三叉神经鞘进入半月神经节细胞或周围细胞 内潜伏,在一定诱因刺激下引起复发性单纯疱疹。
免疫调节剂及其他 -胸腺素、转移因子、消炎痛、 布洛芬等。
局部用药 -漱口液、糊剂、散剂、含片、软膏等。 物理疗法 -氦氖激光 对症和支持疗法
中医中药 -辨证施治。
2020/11/14
7
第二节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iasis)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 的口腔粘膜疾病。
2020/11/14
3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临床表现
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1型单纯疱疹引起的口腔病损,可引起急性疱疹
性龈口炎,6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 成人也有发作。四个分期: 前驱期-从有接触史后,潜伏期4-7天。 出现发热、头疼、乏力、肌肉疼、咽喉疼等急 性症状,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 涎、拒食、烦躁不安。 经1-2天后,口腔粘膜广泛充血水肿,附着龈和 游离龈有急性炎症。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口腔粘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
病因- 念珠菌为单细胞真菌,属隐球酵母科。据查25%-50 %的健康人,其口腔、消化道、阴道可带有念珠菌,但并 不发病,当宿主防御功能降低以后,这种非致病性念珠菌 转化为致病性的,故称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念珠菌引起 的感染又称为机会性感染或条件性感染。
2020/11/14
9
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因
2.宿主的防御功能 (1)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细
胞免疫功能,在对抗白色念珠菌感染中起着主要作用。 (2)血清铁、锌代谢 (3)血清抑制因子: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对抗念珠菌的-种
非抗体调理素,能使念珠菌凝集(clumping),易被吞噬细胞 杀灭。 (4) 葡萄糖和维生素A:血液及唾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可促 进念珠菌生长。维生素A缺乏时、上皮组织干燥增生过度 角化,皮肤粘膜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 (5)机械屏障:完整的正常皮肤对念珠菌的侵袭起着屏障 作用,但当皮肤受潮或发生浸渍时则易引起感染。
点,如针尖大小,不久即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 色丝绒状斑片,并可继续扩大蔓延,严重者扁桃 体、咽部、牙龈。
2020/11/14
12
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
(2)急性红斑型:急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为萎缩型,本 型又称抗生素口炎,多见于成年人,常由于广谱抗生素长 期应用而致 。
(3)慢性红斑型:本型又称义齿性口炎。损害部位常在上颌 义齿腭侧面,多见于女性患者。 粘膜呈亮红色水肿, 或有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
生的酵母样念珠菌并无致病性,而当它发育为菌丝型时才能致病。 (2)粘附能力:研究发现白色念珠菌对颊粘膜和阴道粘膜上皮细胞的
粘附能力比其他念珠菌强,带芽管和假菌丝的白色念珠菌又比单纯孢 子形态的强。 (3)侵袭酶:白色念珠菌具有多种对宿主有毒性的酶,如其表面的磷 酯酶A和溶血磷酯酶,以及分泌型的胞外酸性蛋白酶等。 (4)表面受体:白色念珠菌表面有类似人体细胞膜上的补体C3片段的受 体,目前认为这类受体可扰乱补体调理素的吞噬杀灭作用,并可促进 病原菌孢子的聚集和增殖。
前驱症状有乏力不适,很快在复发区有烧灼感、 痒感、张力增加。
约10小时出现成簇的小水疱,周围有轻度红斑。 24小时疱破后糜烂结痂。愈合后不留瘢痕,但可 有色素沉着。
可以产生继发感染,加重病情。
2020/11/14
6
治疗:
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病毒唑、干扰素、聚肌胞, 疫苗、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