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出厂检验
1.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出厂检验项目为表一条全部技术要求。 2.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出厂检验项目为表二中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离 氧化钙、安定性。
型式检验
1.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为表一、放射性合格的技术要求。 2.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为表二、放射性合格的技术要求。 3.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检验一次(放射性除外);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8.0 .
含水量,不大于 含水量,不大于/ %
1.0 .
三氧化硫,不大于/ % 三氧化硫,不大于
3.5 . 1.0 4.0 5.0
游离氧化钙,不大于 游离氧化钙,不大于/ % 安定性 (雷氏夹 沸煮后增加距离), 沸煮后增加距离), 不大于/ 不大于 mm
强度活性指数,不大于 强度活性指数,不大于/ %
表二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目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技术要求
烧矢量,不大于 烧矢量,不大于/ %
95.0
105.0
115.0
烧矢量,不大于 烧矢量,不大于/ %
5.0
8.0
15.0
含水量,不大于 含水量,不大于/ %
1.0
三氧化硫,不大于 三氧化硫,不大于/ %
3.0 1.0 4.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Fly ash used for cement and concrete2005-01-19发布 2005-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本标准参考ASTMC618-2003《用于波特兰水泥混凝土掺合料的粉煤灰和原状或煅烧的天然火山灰》、JISA6201——1999《混凝土用粉煤灰》。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596——19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本标准与GB/T1596——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定义和术语(本版第3章);——增加了分类(本版第4章);——增加了C类粉煤灰及相应的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1条和6.2条);——增加了放射性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3条);——增加了碱含量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4条);——增加了粉煤灰均质性要求(本版第6章6.5条);——增加了附录A含水量试验方法(本版附录A);——将Ⅱ级粉煤灰的细度指标由原来的45μm方孔筛筛余原版第4章4.1条;本版第6章6.1条);——取消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等级划分(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烧失量改为不大于8.0%(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三氧化硫由不大于3.0%改为不大于3.5%(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用活性指数代替抗压强度比,并规定活性指数不小于70%(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强度检验方法采用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本版附录D);——规范了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内容(本版第8章和第9章);——需水量比试验所用标准砂采用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0.5mm~1.0mm的中级砂,流动度由125mm~135mm改为130mm~140mm(原版附录B,本版附录B)。

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精品文档

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精品文档

5.4活性指数试验方法 D.1范围: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活性指数试 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活性指数的测定。 D.2原理:按GB/T17671—2019测定试验胶砂和 对比胶砂的抗压强度,以二者抗压强度之比确 定试验胶砂的活性指数。 D.3 材料 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标准砂:符合 GB/T17671-2019 规定的中国 ISO 标准砂。 水:洁净的饮用水。
5.2需水量比试验方法 B.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试 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测定。 B.2 原理:按 GB/T2419 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 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达到 130mm ~ 140mm时的加水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B.3材料 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标准砂:符合 GB/T17671-2019 规定的 0.5mm ~ 1.0mm的中级砂。 水:洁净的饮用水。
A.6 筛网的校正 筛网的校正采用粉煤灰细度标准样品或其他同 等级标准样品,按A.4步骤测定标准样品的细 度,筛网校正系数按式(A.2)计算: K=m0/m K-筛网校正系数; M0-标准样品筛余标准值,单位为百分数(%); M- 标准样品筛余实测值,单位为百分数( % )。 计算至0.1。 注1:筛网校正系数范围为0.8~1.2。 注2:筛析150个样品后进行筛网的校正。
5.3含水量试验方法 C.1范围:粉煤灰的含水量试验方法,适用于 粉煤灰含水量的测定。 C.2 原理:将粉煤灰放入规定温度的烘干箱内 烘干至恒重,以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之差与 烘干前的质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含水量。 C.3仪器设备 烘干箱:可控制温度不低于 110℃,最小分度 值不大于2℃。 天 平 : 量 程 不 小 于 50g , 最 小 分 度 值 不 大 于 0.01g。

GB/T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试验方法

GB/T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砂浆和混凝土时作为掺合料的粉煤灰及水泥生产中作为活性混合
材料的粉煤灰。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176-2008)
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
GB/T 208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2014)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GB/T 1345-2005)
F类粉煤灰
细度(45u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12
25
45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需水量比 不大于(%)
95
105
115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烧失量
不大于(%)
5.0
8.0
15.0
C类粉煤灰
含水量
不大于(%)
F类粉煤灰
1.0
C类粉煤灰
三氧化硫 不大于(%)
F类粉煤灰
3.0
C类粉煤灰
游离氧化钙 不大于(%)
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出厂编号、出厂检验项目、分类、等级。当用户需要时, 生产者应在粉煤灰发出日起7 d 内寄发除强度活性指数以外的各项检验结果,32 d 内补报强度活性指数检验结果。 8.6 仲裁
对粉煤灰质量有争议时,相关单位应将认可的样品签封,送省级或省级以上 国家认可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
2017版 表2 水泥活性混合材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目
烧失量(%)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含水量(%)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三氧化硫质量分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游离氧化钙质量分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标准标准名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 GB 1596-91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表2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6.2.1 型式检验6.2.1.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供方必须按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每半年检验一次。

6.2.1.2 水泥厂启用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料时,必须按4.2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作为生产控制,要求烧失量,三氧化硫和含水量每月检验一次,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粉煤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GB/T 1596-2017《粉煤灰》: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2. GB/T 20474-2006《水泥及其制品用粉煤灰》: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在水泥及其制品中的适用范围、分类及制备方法等要求。

3. GB/T 18046-2015《水泥粉煤灰混合料》:该标准规定了水泥和粉煤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 JGJ/T 272-2015《建筑用混凝土掺合料》: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在建筑用混凝土中的适用性要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 JGJ/T 107-2016《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要求,包括对混凝土中粉煤灰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等。

以上标准对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确保了粉煤灰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水泥和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GBT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试验方法

GBT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试验方法

4.含水量
同厂家连续供应相同 等级的数量≤200t为
粉 5.安定性 煤
一批; 每批必检1-5项;
灰 6.三氧化硫
全检1-10项;
1-10项数据质保书提
7.游离氧化钙含量 供。
GB/T 176-2008附录B GB/T 1346-2011 GB/T 176-2008
GB/T 1596-2005
GB/T 1596-2005
按 GB/T 176 进行,其中三氧化二铝的测定采用硫酸铜返滴定法或 X 射
线荧光分析方法,有争议时以硫酸铜返滴定法为准 。
7.4 含水量
按附录 B进行。
7.5 半水亚硫酸钙 按 GB/T 5484 进行。
7.6 密度
按 GB/ T 208 进行。
7.7 安定性
试验样品按 3.3 制备,安定性试验按 GB/T 1346 进行。
取样方法按 GB/ T 12573 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 10 个以上 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 3 kg。
注:对于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必要时,买方可对其迸行随机抽样检验 。
八、检验规则
8.2 出厂检验 8.2.1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出厂检验项目为 6.1表 1中除烧失量和强度活性指 数以外的所有项目;采用干法或半干法脱硫工艺排出的粉煤灰增加 6.4 半水亚硫酸钙 ( CaS03 • 1/ 2H2O)项目。 8.2.2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出广检验项目为 6.1表 2 中除强度活性指数以外的 所有项目 ;采用干法或半干法脱硫工艺排出的粉煤灰增加 6.4 半水亚硫酸钙(CaS03 • 1/ 2H2O)项目。 8.3 型式检验 8.3.1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为 6.1表 1、6.2 和 6.4 规定的。 8.3.2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为 6.1表 2、6.2 和 6.4 规定的。

2、GB/T 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试验方法

2、GB/T 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试验方法
2005版 表1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 目 细度(45u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需水量比 烧失量 含水量 三氧化硫 游离氧化钙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F类粉煤灰
技术要求
Ⅰ级 Ⅱ级 25 105 8.0 1.0 3.0
Ⅲ级 45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70.0
≥50.0 ≤2.6 ≤5.0 ≥70.0
密度(g/cm ) 安定性 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不大于(mm) 强度活性指数(%)
3
C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六、技术要求
6.2 放射性 符合 GB 6566 中建筑主体材料规定指标要求。 6.3 碱含量 按 Na2 0+0.658K2 0 计算值表示。当粉煤灰应用中有碱含量要求时,由供需双方 协商确定。 6.4 半水亚硫酸钙含量 采用干法或半干法脱硫工艺排出的粉煤灰应检测半水亚硫酸钙(CaS03 • 1/ 2H2 0) 含量,其含量不大于 3.0% 。 6.5 均匀性 以细度表征,单一样品的细度不应超过前 10 个样品细度平均值〈如样品少于 10 个时,则为所有前述样品试验的平均值〉的最大偏差,最大偏差范围由买卖双方 协商确定。
煤灰(由褐煤或次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氧化钙含量一般大于或等于 10%)。 4.2 根据用途分为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粉煤灰、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两类 。
5.1 等级 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粉煤灰分为三个等级:Ⅰ级、Ⅱ 级、Ⅲ级。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不分级。
六、技术要求 6. 1 理化性能要求 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粉煤灰应符合表 1要求,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应符合表 2要求。

(整理)DLT5055-水工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整理)DLT5055-水工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文)的要求修订。

原DL/T 5055-199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自1996年颁布至今,10余年来,在推动粉煤灰在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促进水工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保证工程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所来,优质粉煤灰产量大幅提高,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不断发展,对粉煤灰改善混凝土性能和提高混凝土质量方面的认识更加深入,粉煤灰在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为了适应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有必要对DL/T 5005-199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进行修订。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既吸收了国内外同类标准中适合我国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的有关内容,又突出了水工混凝土的特点。

本标准与DL/T 5055-1996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增加了术语;——增加了C类粉煤灰材料的技术要求和应用技术要求;——放宽了Ⅱ级粉煤灰的细度要求;——增加了粉煤灰的放射性、安定性、碱含量和均匀性技术要求;——增加了粉煤灰的含水量和安定性试验方法;——修订了粉煤灰的细度和需水量比试验方法;——取消了湿排粉煤灰的相关内容;——修订了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对粉煤灰的最大掺量及相应的混凝土种类、水泥品种进行了调整;——修订了粉煤灰的标识、验收和保管;——增加了掺用粉煤灰水工混凝土质量控制和检查的要求。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T 5055-1996。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华全、李文伟、董芸、王迎春、马锋玲、汪毅、李家正、严建军、蔡胜华、肖开涛、苏杰。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标准标准名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 GB 1596-91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表2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6.2.1 型式检验6.2.1.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供方必须按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每半年检验一次。

6.2.1.2 水泥厂启用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料时,必须按4.2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作为生产控制,要求烧失量,三氧化硫和含水量每月检验一次,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

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993-02-24批准1993-04-01 实施第一章总那么第条为了正确、合理地在混凝土中应用粉煤灰,确保混凝土质量,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是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第条本规程规定了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合配合比设计、粉煤灰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等。

第条本规程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和构筑物中掺用粉煤灰的混凝土。

第条引用标准GB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J 146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JGJ 28 -86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第二章术语第条粉煤灰混泥土:掺入一定量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

第条基准混凝土:与粉煤灰混凝土相对应的不掺粉煤灰或外加剂的比照试验用的水泥混凝土。

第条等稠度:是指粉煤灰混凝土拌和物与基准混凝土拌和物具有相同的坍落度。

第条等强度等级:粉煤灰混凝土具有与基准混凝土相同的抗压强度等级。

第条取代水泥率:基准混凝土中的水泥被粉煤灰取代的百分率。

第条超量取代法: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种方法,即为到达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等强度的目的,粉煤灰的掺入量超过其取代的水泥量。

第条超量系数:粉煤灰掺入量与其所取代水泥量的比值。

第三章粉煤灰的技术要求第一节品质指标第条在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其品质应符合?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 -86 规定的等级指标。

其品质指标应满足表3.1.1 的规定。

表粉煤灰品质指标和分类注:代替细骨料或用以改善和易性的分煤灰不受此规定的限制。

第二节试验方法第条粉煤灰细度按GB 1596 中粉煤灰细度测定方法〔气流筛析仪〕测定。

见附录A .第条烧失量、含水率和三氧化硫含量按?水泥化学分析法? GB 176 测定。

第条需水量比按?水泥胶砂流动试验方法? GB2419 测定。

见附录 B .第三节验收和运输、储存第条粉煤灰进场应有专人验收,并核验出厂合格证。

其内容包括:厂名和批号;合格证编号和日起;粉煤灰的级别及数量。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一、前言水泥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它的性能和质量对于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具有关键的影响。

而粉煤灰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泥掺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质量,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1. 粉煤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应满足以下要求:(1)比表面积应大于350m²/kg;(2)灰分应小于15%;(3)玻璃体含量应小于70%;(4)活性指数应大于75%。

2. 粉煤灰的贮存和运输粉煤灰在贮存和运输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粉煤灰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的地方;(2)粉煤灰应与水泥分开存放,避免混合;(3)粉煤灰应用专用的运输车辆进行运输,避免受潮、污染。

3.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掺量(1)粉煤灰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用途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确定;(2)对于C30及以下等级的混凝土,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不超过30%;(3)对于C40及以上等级的混凝土,粉煤灰的掺量可以适当增加,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方式(1)粉煤灰应与水泥、骨料、砂等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搅拌;(2)在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掺合顺序,先加水泥和砂、骨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加粉煤灰搅拌;(3)在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出现过多的水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 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1)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2)粉煤灰混凝土的耐久性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3)在工程使用中应对粉煤灰混凝土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性能和质量。

三、总结以上是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粉煤灰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标准标准名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 GB 1596-91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序号指标级别Ⅰ ⅡⅢ1 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2 20 452 需水量比,%不大于95 105 1153 烧失量,%不大于 5 8 154 含水量,%不大于 1 1 不规定5 三氧化硫,%不大于 3 3 3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表2序号指标级别ⅠⅡ1 烧失量,%不大于 5 82 含水量,%不大于 1 13 三氧化硫,%不大于 3 34 28天抗压强度比, %不大于75 62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1
2
3
4
C.1范围:粉煤灰的含水量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含水量的测定。
C.2原理:将粉煤灰放入规定温度的烘干箱内烘干至恒重,以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之差与烘干前的质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含水量。
C.3仪器设备 烘干箱:可控制温度不低于110℃,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 天平:量程不小于5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
活性指数按式(D.1)计算:计算至1%。
D.6 结果计算
注: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也可取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给出的标准值。
H=R/R0×100
5烧失量试验GB/T176-2008
实验步骤
方法原理:试样在950℃±25高温炉中灼烧,驱除二氧化碳和水分,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
3含水量试验方法
称取粉煤灰试样约50g,准确至0.01g,倒入蒸发皿中。
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
将粉煤灰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0.01g。
02
01
03
C.4 试验步骤
C.5 结果计算 含水量按式(C.1)计算: W=(w1-w0)/w1×100 式中: W-含水量,单位为百分数(%); w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w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计算至0.1%。
6.2 判定规则 a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试验结果符合本标准6.1条表1技术要求时为等级品。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同一编号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复检不合格可降级处理。凡低于本标准第6.1条表1最低级别要求的为不合格品。 b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 出厂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6.2条表2技术要求时,判为出厂检验合格。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在同一编号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6.2.1 型式检验6.2.1.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供方必须按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每半年检验一次。

6.2.1.2 水泥厂启用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料时,必须按4.2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作为生产控制,要求烧失量,三氧化硫和含水量每月检验一次,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

6.2.1.3 当电厂的煤种和设备工艺条件变化时,也应及时检验。

混凝土用粉煤灰新规范

混凝土用粉煤灰新规范

混凝土用粉煤灰新规范混凝土用粉煤灰新规范一、引言粉煤灰是指在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灰烬,经过研磨处理后制成细粉末,常用于混凝土中,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耐化学侵蚀性。

随着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的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用粉煤灰新规范的相关内容。

二、适用范围混凝土用粉煤灰新规范适用于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包括掺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砂浆、粉煤灰混凝土制品等。

同时,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工程建设单位和混凝土生产企业。

三、术语和定义本规范中的术语和定义如下:1. 粉煤灰:指在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灰烬,经过研磨处理后制成细粉末。

2. 活性粉煤灰:指经过高温煅烧或其他活化处理后的粉煤灰,具有更高的活性和反应性。

3. 控制性混凝土:指通过控制混凝土中水灰比、胶凝材料种类和用量、掺合料种类和用量等参数,使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

4. 耐久性: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中能够保持其功能和性能不发生明显变化,并且能够抵抗环境因素和化学侵蚀。

四、粉煤灰的分类和等级1. 粉煤灰按照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

2. 粉煤灰的等级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596-2017 粉煤灰》中规定的要求。

3. 粉煤灰掺量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等级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五、混凝土中粉煤灰的应用1. 粉煤灰的掺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普通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应超过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30%;(2)高性能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应超过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3)控制性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要求和性质进行合理的选择。

2. 粉煤灰掺合应符合以下要求:(1)粉煤灰应与水泥、矿渣粉等掺合材料混合均匀;(2)粉煤灰掺合应与水泥、矿渣粉等掺合材料共同进行;(3)粉煤灰的掺合量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等级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3. 粉煤灰的使用应注意以下问题:(1)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596-2017 粉煤灰》中规定的要求;(2)粉煤灰的贮存应注意防潮、防晒、防止结块等问题;(3)粉煤灰应在混凝土配合中进行试验,以确定其掺合量和适宜的水灰比;(4)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应符合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要求。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代替GBl596- 197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6.2.1 型式检验6.2.1.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供方必须按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每半年检验一次。

6.2.1.2 水泥厂启用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料时,必须按4.2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作为生产控制,要求烧失量,三氧化硫和含水量每月检验一次,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

6.2.1.3 当电厂的煤种和设备工艺条件变化时,也应及时检验。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标准标准名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 GB 1596-91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表2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6.2.1 型式检验6.2.1.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供方必须按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每半年检验一次。

6.2.1.2 水泥厂启用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料时,必须按4.2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作为生产控制,要求烧失量,三氧化硫和含水量每月检验一次,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

粉煤灰招标文件技术部分

粉煤灰招标文件技术部分

一、项目概述本招标项目为粉煤灰采购项目,旨在为我国某地区的大型建设项目提供优质的粉煤灰原料。

本项目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的粉煤灰产品,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二、技术要求1. 产品标准1.1 依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2017)标准。

1.2 粉煤灰质量要求如下:- 灰分含量:≥70%- 比表面积:≥2500cm²/g- 需水量比:≤95%- 烧失量:≤5%- 硅酸三钙:≥20%- 铁铝酸四钙:≥20%- 水泥熟料:≥30%2. 包装要求2.1 粉煤灰应采用防潮、防尘的包装袋,每袋净重50kg。

2.2 包装袋应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3. 运输要求3.1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粉煤灰不受污染、损坏。

3.2 运输工具应具备防尘、防潮功能。

3.3 运输途中应保持车辆清洁,不得与其他货物混装。

4. 验收要求4.1 供应商应在发货前提供粉煤灰质量检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灰分含量、比表面积、需水量比、烧失量、硅酸三钙、铁铝酸四钙、水泥熟料等指标。

4.2 买方有权对到货的粉煤灰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合格后方可验收。

5. 售后服务5.1 供应商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产品咨询、技术支持;- 线上线下培训;- 故障排除;- 质量跟踪。

三、技术参数1. 粉煤灰产品规格- 灰分含量:≥70%- 比表面积:≥2500cm²/g- 需水量比:≤95%- 烧失量:≤5%- 硅酸三钙:≥20%- 铁铝酸四钙:≥20%- 水泥熟料:≥30%2. 包装规格- 每袋净重:50kg- 包装材料:防潮、防尘的包装袋3. 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4. 运输时间-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0天内完成运输四、质量保证1. 供应商应保证所提供的粉煤灰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2. 供应商应提供粉煤灰质量检验报告,证明产品符合本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3. 供应商应对所提供的粉煤灰产品承担质量保证责任,如出现质量问题,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一、前言粉煤灰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废弃物,可以作为一种廉价、可靠、可持续的水泥混凝土掺和材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

二、粉煤灰的物理性质1.粉煤灰的颜色为灰色或深灰色,具有微细粒度和球形颗粒形状。

2.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Al2O3和Fe2O3,还含有CaO、MgO、SO3等元素。

3.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一般在200-400m²/kg之间,粒径一般在10微米以下。

三、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1.粉煤灰的掺量根据GB/T 1596-2017《掺合料水泥用矿渣粉、粉煤灰和火山灰》标准,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不超过50%,具体掺量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工程要求确定。

同时,掺入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应按照相应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符合工程要求。

2.粉煤灰的研磨要求为了保证粉煤灰的活性和稳定性,粉煤灰在掺入混凝土前需要进行研磨处理。

研磨要求如下:(1)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应满足相应的要求,一般要求比表面积在300-400m²/kg之间;(2)粉煤灰的研磨过程应控制在适当时间范围内,一般不超过30min;(3)研磨后的粉煤灰应进行筛分,确保粒度分布均匀。

3.粉煤灰的加入方式粉煤灰可以通过干拌、湿拌等方式掺入混凝土中。

其中,干拌方式需要先将粉煤灰进行研磨,并与水泥、砂、石料等混合物干拌均匀后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拌和;湿拌方式则需要将粉煤灰与水一起加入到其他混合物中,进行湿拌。

4.粉煤灰掺混凝土质量标准为了保证粉煤灰掺混凝土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

控制要点如下:(1)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符合工程要求;(2)控制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不超过50%;(3)控制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一般要求在300-400m²/kg之间;(4)控制粉煤灰的研磨时间和粒度分布,确保粉煤灰的活性和稳定性;(5)控制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和拌和强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按照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拌制混凝土用的粉煤灰分为F类粉煤灰和C 类粉煤灰两类。

F类粉煤灰是由无烟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其CaO含量不大于10%或游离CaO含量不大于1%;C类粉煤灰是由褐煤或次烟煤煅烧收集的,其CaO含量大于10%或游离CaO含量大于1%,又称高钙粉煤灰。

F类和C类粉煤灰又根据其技术要求分为I级、II级和III级三个等级。

混凝土用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可上表。

与F类粉煤灰相比,C类粉煤灰一般具有需水量比小、活性高和自硬性好等特征。

但由于C类粉煤灰中往往含有游离氧化钙,所以在用作混凝土掺合料时,必须对其体积安定性进行合格检验。

混凝土工程选用粉煤灰时,应按《粉煤灰混凝土质量技术规范》(GBJ 146-90)。

对于不同的混凝土工程,选用相应等级的粉煤灰:
(1)I级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跨度小于6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2)II级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无筋混凝土;
(3)III级灰主要用于无筋混凝土;但大于C30的无筋混凝土,宜采用I、II级灰;
(4)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设计强度等级C30及以上的无筋混凝土的粉煤灰等级,如试验论证,可采用比上述三条规定低一级的粉煤灰。

矿粉的检测指标:
塑性指数
视密度不小于(t/m3) 2.50
含水量不大于(%) 1
粒度范围<0.6mm
<0.15mm
<0.075mm 100
90~100
70~100
外观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