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方案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方案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桌面上,我泡了一杯咖啡,开始构思这个“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方案”。
方案要有趣味性,又要保证学习的深度,让我来试试看。
一、确定研究方向1.1选择主题我们需要确定一个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主题。
可以是数学史上的经典问题,如“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或者是一些现代数学难题,如“四色定理”、“庞加莱猜想”。
1.2确定研究范围确定了主题之后,我们需要明确研究范围。
例如,如果选择“费马大定理”,我们可以研究它的历史背景、证明方法以及它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二、组建研究团队2.1组建团队2.2分工合作三、研究方法3.1文献调研研究性学习离不开文献调研。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了解所选主题的相关知识。
3.2实证分析除了文献调研,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
例如,在研究“四色定理”时,我们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来尝试找出最小的地图,使其满足四色定理。
3.3讨论交流在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定期进行讨论交流。
通过讨论,我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四、研究成果4.2举办研究成果分享会为了推广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举办一场分享会。
在分享会上,团队成员可以向其他同学介绍我们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同时也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五、评价与反思5.1自我评价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评价。
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5.2同伴评价团队成员之间要进行同伴评价。
通过互相评价,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让我再回味一下这个方案。
阳光透过窗帘,咖啡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我仿佛看到了团队成员们热情洋溢的脸庞,听到了他们激烈的讨论声。
这个方案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注意事项一:选题的难度与兴趣的平衡选题不能太简单,否则缺乏挑战性,也不能太复杂,以免打击团队的积极性。
解决办法就是先开个脑暴会,让大家把感兴趣的数学问题都列出来,然后一起讨论哪个问题既有意思又可行。
五年级数学课题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五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数学教研组决定开展一次五年级数学课题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提高五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五年级数学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探索有效的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1. 课题研究介绍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介绍本次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五年级数学教材,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案例分析邀请优秀教师分享自己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方法探讨分组讨论,针对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 教学策略研究针对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如: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何进行分层教学等。
5. 教学资源整合分享优秀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促进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6. 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2. 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3. 活动流程:(1)9:00-9:30 课题研究介绍(2)9:30-10:30 教学案例分析(3)10:30-11:30 教学方法探讨(4)11:30-12:30 教学策略研究(5)12:30-13:30 午餐及休息(6)13:30-14:30 教学资源整合(7)14:30-15:30 教学反思与总结五、活动预期成果1. 提高教师对五年级数学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小学数学主题研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主题研究性学习方案张文杰张文杰研究课题名称: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说明: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因此模版只是提供了一个供大家思考的框架模型,辅助教师们在真正组织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做到思路清晰明确。
只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间,逐步丰富和完善方案,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
终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
单位:单位: 设计日期: 2013年9月所属年级:所属年级: 三年级三年级指导教师:全体学生全体学生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给学生收的这种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模式中,学生的棱角被磨平,个性被抑制,缺失独立思考的精神和问题意识,变得越来越“本分”,越来越循规蹈矩。
考的精神和问题意识,变得越来越“本分”,越来越循规蹈矩。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将学生至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改变学生知识单纯的从书本学习知识的传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真正把教育的重心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
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纬目标阐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纬目标阐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 1. 帮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帮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帮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 2.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性学习打基础。
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性学习打基础。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
数学学科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与意义: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展开以班级分组形式进行的主题型探究学习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初步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身边事探究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初步了解和体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意识和动脑、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全的现代人格。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共同进步,懂得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首先,“主体教育论”认为:教育要培养主体性的人。
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老师”。
通过双向互动,体现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主体性。
其次,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再者,施布尔的“探究学习”理论,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通过激疑、质疑活动的引起,解疑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在发现过程中,获得创造力的提升。
三、实施的过程1、方案设计:(1)、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决策理论指导下构建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的程序框架,设计教学方法,落实小学数学自主创新学习研究活动的工程。
(2)、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探究(主要是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活动准备:活动前:教师先让学生做好活动的充分准备注意培养小干部,在活动中帮助教师组织活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社会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不断加快的知识更新进程,终身学习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全面的能力来适应终身学习。
站在时代的高度,未来的劳动者必须善于终身学习,善于获取信息,善于知识更新,而要让教育对象具备这些关键能力,就必须变革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
倡导旨在克服单纯接受学习弊端的研究性学习,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2.学校背景我校地处农村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学校有6个教学班,教职工11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0名。
全校学生共有200余人,要让这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能够自主获取知识,成长为个性特长鲜明的一代新人,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探究一种能张扬学生个性,能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
3.教与学的现状一是从教师本身看,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至今仍影响着一部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未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
以学生考分高低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简单评价,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追求教学的短期效果;二是从“教”的过程看,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缺乏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三是从“学”的过程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显然,这三方面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个性的健康发展,使得现在的学生变得越来越“本分”,越来越循规蹈矩。
因此,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提出的,它的提出正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变革学习方式的新举措,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为学生独立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数学学科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
数学学科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一、活动目标:通过设计一个数学学科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达到以下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活动设计:1.活动名称:迷宫设计2.活动简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被要求设计一个迷宫,探究不同的迷宫设计对于解谜过程的影响。
学生需要考虑迷宫的形状、大小、通道的宽窄等因素,通过设计不同的迷宫来观察在解谜过程中的难易程度。
3.活动步骤:(1)导入阶段:介绍迷宫的背景和意义,提出问题:“你能设计一种迷宫,让人想方设法快速找到出口吗?”(2)讨论阶段:学生们分组讨论如何设计迷宫,并根据不同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和比较。
鼓励学生讨论以下问题:-迷宫的形状对解谜过程有何影响?-迷宫的大小对解谜过程有何影响?-通道的宽窄对解谜过程有何影响?(3)设计阶段:每个小组按照讨论过的设计原则,进行迷宫的设计,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两个不同的迷宫。
(4)实施阶段:每个小组将自己设计的迷宫制作出来,并邀请其他小组来解谜。
学生需要记录每次解谜的时间,并对解谜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
(5)分析阶段: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不同设计方案对于解谜的影响,讨论哪种设计方案更容易解谜。
(6)总结阶段: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和总结自己的设计经验和收获,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研究结果。
三、评价与反思:1.评价指标:-学生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能解谜?-学生的观察、实验、数据分析能力是否提高?-学生能否合作共同完成迷宫的设计和解谜过程?2.反思:-活动是否足够引人入胜,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活动中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否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通过这个数学学科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学生将能够参与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
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教案标题: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 学生能够合作、沟通和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4. 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
2. 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3. 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技巧。
4. 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培养。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 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 解释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如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收集数据、验证解决方案等。
- 讲解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技巧,如有效沟通、共同制定目标、分工合作等。
- 引导学生了解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15分钟):- 提供一个数学问题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
- 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如收集数据、制定计划、验证解决方案等。
- 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和分享他们的解决思路和策略。
4. 小组实践(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数学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 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和实践他们的解决方案。
-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5. 结果分享(10分钟):-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
-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 引导学生总结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 总结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好处。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 鼓励学生继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1. 数学问题案例和解决方案。
2. 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材料。
3. 实践过程中可能需要的计算工具和资源。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小组实践中的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
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和目标分析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思辨、创新和合作精神的教学方法。
本设计旨在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和方法1.设计内容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选择数论作为研究探究的主题。
数论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对象是整数的性质和规律,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学生将通过选定的数论问题进行探究研究,从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方法(1)启发性讨论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参与讨论。
例如,利用质数的概念引发学生思考质数的性质和应用。
同时,通过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数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逻辑思维。
(2)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组成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数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相关背景和已有研究成果。
在小组内,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协作,彼此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结果。
(3)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对数论问题的研究,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结合逻辑推理和数学表达能力,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比较不同策略的优缺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4)研究成果的呈现与分享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如写作报告、制作PPT或展开展示等。
同时,学生需要向全班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借此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评价方式为了评价学生在研究探究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个人报告、小组合作评估和自我评价等。
1.个人报告:学生可以通过书面报告、制作PPT或口头报告的方式,向教师展示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发现和思考,以及对问题解答的分析和总结。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策划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策划引言: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实践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本文将设计一套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计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设计内容:1.主题选择:选择与学生生活或实际问题相关的主题,如“小贩理发问题”、“购物算账问题”等。
2.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和整理形成明确的问题。
3.设计研究步骤: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和学生的年级水平,安排合理的研究步骤,如资料收集、问题分析、假设提出、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论推理等。
4.资料收集与整理: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访问专家和收集相关资料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并进行整理和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5.小组合作研究: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6.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学生根据问题的实际需求,设计相应的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提取规律和结论。
7.结果讨论与分享:学生根据研究结果,展开讨论,分享归纳出的规律和解决方法,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比较。
8.结论推理与反思:学生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推理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三、设计实例:小贩理发问题1.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小贩的理发计算和收费方式,学生提出了“小贩理发问题”:小贩理发时,如何根据不同长度的头发准确计算理发费用,并找零给顾客?2.研究步骤:(1)资料收集与整理:学生实地考察并访问小贩,了解小贩理发的具体计算和收费方式。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小学数学研究性研究方案研究性研究名称:理财知识——利息与数学小组成员:42人,分为6个小组所需时间:1课时研究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结合具体数据,认识活期、定期储蓄、利率和本金等名词。
2、能够运用学过的百分数、小数除法等知识,计算利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研究研究,初步掌握探究研究的方法,并能写出自己的研究体会或简单调查报告。
2、通过小组调查合作研究,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理财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感受互相关心、团结协作的作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通过研究,初步懂得生活中简单的理财方法。
情境:银行存款与利率1、背景说明:大多数人会选择把剩余的钱存入银行,这样既安全又能获得一定的利息。
但是,怎样存款才能最合适不同的需求,且又能取得更高的利息呢?这看似简单而平常的事,实则有很多学问,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充分发挥这一理财手段的作用。
2、课题的意义:很多学生不了解银行在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利率和利率的计算方法。
利率的教学是在教学了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利率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也更为专业化。
为了以后能够科学地选择存款方式,我们开展了此次研究。
3、课题介绍: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各种存款方式、利率,从而掌握求利息的方法。
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和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合作研究、利用互联网研究的能力。
通过实施本活动,引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任务与预期成果:研究的预期成果可以通过论文、网站、多媒体等表现方式呈现。
过程: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学生活动:1、接触、讨论本金、利率等有关问题。
2、了解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
3、研究了解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
教师活动:1、举例说明存款的方法,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组织学生谈感受,提问题。
2、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与方法。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一、提出和选择课题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应该从哪些方面调查。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基础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下面是一个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供参考。
一、总体目标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具体目标1.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质疑意识,学会发现问题;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学会分析问题;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5.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6.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三、具体方案1.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数学竞赛和挑战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激发他们的质疑意识,引导他们观察、思考;3.开展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系列的数学研究任务;4.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5.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团队精神,共同解决数学难题;6.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和讨论;7.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和学习材料,供学生自主选择和研究;8.导入数学思维导图和信息技术工具,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研究结果;9.组织学生参观数学实验室或数学博物馆,开拓他们的数学视野;10.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数学分析方法。
四、预期成果通过研究性学习方案的实施,预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学生的数学兴趣明显提高,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2.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质疑意识显著提升,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3.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所提高,能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4.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研究任务;5.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有所提升,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6.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能够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法;7.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有所提高,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分析方法。
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学习设计方案:数学研究性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1. 激发兴趣:介绍数学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可以通过讲解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科普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对数学感到好奇和兴趣。
2. 选题研究: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研究的选题,可以是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者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环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研究题目。
3. 资料搜集:学生根据选题进行资料搜集,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寻找相关资料,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知识。
4. 实施研究:学生根据选题制定研究计划,进行实际的研究工作。
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模型建立、数据分析等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5. 结果展示:学生将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展示,可以采用报告、海报、演讲等形式进行,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6. 分享交流:组织学生进行成果交流和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启发。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其他领域的学生进行评审和点评。
7.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回顾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可以进行班级座谈或个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习能力。
8. 进一步拓展:鼓励学生将研究结果投稿给学术刊物或参加数学科研竞赛,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注意事项:1.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数学水平,选题要适当难度,既能激发兴趣又能保证学生的能力可以完成研究工作。
2. 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4. 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研究,同时保证学生的研究活动不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5. 引导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让学生能够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通过以上的学习设计方案,可以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
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教案标题: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
2.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3.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案例。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知识讲解:2. 解释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确定研究主题、收集资料、分析数据、总结结论等。
案例分析:3. 提供一个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实践活动:4.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数学研究性学习主题,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成果展示:5. 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问题解决过程、数据分析和总结结论等。
总结评价:6.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的努力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资源:1.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参考书籍和资料。
2.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案例。
3. 学生所需的研究工具和材料。
评估方法:1. 学生的研究报告和展示成果。
2.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评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思维。
2. 组织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步骤和措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同时,学生将通过实践活动和成果展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方案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方案设计一个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确定:明确研究的主题和目标。
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或领域作为研究的主题,例如数论、几何学等,然后确定研究的具体目标,例如证明一个数学定理、解决一个开放性问题等。
2. 知识准备:为了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
可以根据研究主题确定需要的知识点,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复习,以确保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储备。
3. 研究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包括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构建证明、如何运用数学工具等。
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等方式进行指导。
4. 资料收集与整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搜集和整理相关的数学资料。
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寻找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论文、书籍等,以帮助学生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和进展。
5. 独立思考与实践: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实践。
可以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实验,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和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
可以定期组织讨论会、展示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相互交流和学习。
7. 评估与反馈:设计评估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可以通过论文写作、项目报告、口头答辩等形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因此,在设计方案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提升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计划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计划一、总体目标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
本研究性学习计划旨在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1. 数的认识:认识0-100之间的数,了解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2. 加减法:学习1-100的加减法,以及正反运算的基本原理。
掌握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
3. 乘除法:学习1-20的乘法表,掌握乘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4. 分数:了解分数的概念,学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5. 小数:认识小数的概念,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学习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探究式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分享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课外拓展法:开展一定数量的拓展课程,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四、学习过程1. 提出问题: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 探索解决方案:让学生自主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展开实际操作。
3. 分享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4. 总结归纳: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五、评价方法1. 考试评价:定期进行考试,测试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平时课堂表现占20%,期中考占30%,期末考占50%。
2. 课外拓展评价:通过学生参加课外拓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成绩评价。
六、实施步骤1. 制定教学大纲:根据小学数学学科标准,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
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套数学研究性研究探究活动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索性研究,学生将能够主动参与研究过程,并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活动设计方案活动一:数学游戏挑战- 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 内容:设计一系列数学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解题来获得奖励,并且每个题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递增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方法:学生分组进行竞赛,每组一名领队。
领队向小组成员分发题目,小组成员协作解题。
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活动二:数学实践探究- 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 内容:选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城市交通拥堵、飞机起飞降落航线规划等,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 方法:学生自主组队,进行问题调研和数据收集,然后分析数据,运用数学模型进行建模,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
活动三:数学探索实验- 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 内容:选择与数学紧密相关的实验课题,如概率实验、统计实验等,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 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负责设计和执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然后,学生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活动四:数学思维拓展训练- 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内容:提供一系列复杂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方法:学生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解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多样性的解决思路。
同时,师生互动,共同探讨解题思路和方法。
结论通过以上的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活动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业发展。
我们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这些活动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富有意义和有趣的数学学习体验。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方案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方案
一、说明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探究数学的本质和规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方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
本方案围绕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设计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方案,将研究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科目标
1、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包括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领域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2、学习并运用数学结论,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习重点
1、数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进行数学研究的基本现代数学工具和技术。
3、数学研究和应用数学方面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提出该课题是基于以下原因:1、现行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弱点:重结果,而对过程重视不够;重知识学习,而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够;重接受性学习,而让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不够;重书本学习,而与社会生活联系不够;重独立思考,而提倡学生合作学习不够;重机械模仿,而激发学生创造性不够。
2、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需要在教学方式产生重大突破,学生需要在学习方式上要有较大改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得到很好的培养,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理论假设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而优化学生智能结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
其中,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符合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能有效激发主动探究。
它注重过程、强调学生体验,学生在探究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它注重知识的应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更多的表现与发展的机会,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
三、研究内容1、探究性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2、开放性作业(含小专题)设计与应用研究。
3、数学实践活动课研究。
4、数学学习中学生探究方法及实践途径研究。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相对应,本课题研究力争达到以下目标:1、教师掌握了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思想及方法,形成了基本模式,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自主构建、主体突出,形成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局面。
2、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条件、方法、问题进行解题。
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加强,能从生活中发现和提炼出数学问题,又能用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形成了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学生在活动课中主动参与,生动活泼地学习。
五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认真听取《研究性学习》主题讲座,掌握学习课题选择的技巧、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预习相关材料、做好准备。
2、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收集与倍数与因数有关的知识,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初步确定一个有效的研究课题。
1、参与课题学生是五年级全体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身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有探索的强烈欲望;
2、学生刚学过本单元《倍数与因数》的基础知识;
3、学生思维活跃,渴望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
4、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之前没有进行过课题研究,不知道如何选题,没有写过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目标与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研究课题名称:
倍数与因数
设计者
所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校
所教年级
五年级
研究学科
联系
电子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在五年级上册《倍数和因数》这一容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这部分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容。首先是名称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又不经常接触,对这样的概念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断,需要一个长期的消化理解的过程。因此设计了“倍数与因数”为主题的研究活动。
1、给学生做一个关于《研究性学习》主题讲座。(准备演示文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网络下载、参阅电子图书、查阅书籍报刊杂志、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分析、整理、归纳。
(2)、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写出调查报告。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容,制订出小组研究方案,预定成果。
2、全班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每个小组总结和分享各自在形成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经验、策略等。
1、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1、给学生做一个关于《研究性学习》主题讲座。(准备演示文稿)
2、给学生提供预习的相关资源。(准备网络资源、例等)
3、及时了解学生选题的情况,组织学生提问题并给予适时适量的指导。
4、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与方法。
2天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1、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提出选题
2、确定选题意向,敲定研究课题。
围绕《倍数与因数》这一主题,向学生提出选题:《、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3、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数字游戏》并对每组同学提出的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选择出具有可行性的研究课题。
3天
成立课题组
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各小组选出小组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2)、通过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合作中从事科学研究的魅力。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研究课题名称:
倍数与因数
设计者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五年级
研究学科
联系
电子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在五年级上册《倍数和因数》这一容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这部分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容。首先是名称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又不经常接触,对这样的概念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断,需要一个长期的消化理解的过程。因此设计了“倍数与因数”为主题的研究活动。
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是:开题报告、演示文稿、研究报告、各种记录表格、反思报告等
六、资源准备
根据研究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1、教材、书籍报刊、数学学习、学校阅览室等出现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例。
2、准备“买西瓜”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电脑室、多媒体教室。
3、调查记录表、各种评价表、反馈表。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从生活学习中或从网上、各种书籍上搜集到有关倍数与因数的材料。
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
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பைடு நூலகம்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从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中,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可通过以下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些目标:
1.通过研究北师大版《倍数与因数》单元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例:如数字游戏等,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认真听取《研究性学习》主题讲座,掌握学习课题选择的技巧、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预习相关材料、做好准备。
2、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收集与倍数与因数有关的知识,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初步确定一个有效的研究课题。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新课程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的多次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发现特征,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3、课题介绍
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化、活动化、合作化和情意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2、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组员明确分工,小组分工可分为收集资料队、撰写方案队等
1、实施兴趣与异质相结合的分组策略,在学生兴趣组合小组的基础上,协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调配,保证各小组能有效开展研究,每一位学生参与研究的机会均等。
2、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2、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通过计算、比较和交流,发现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应用能力。
3、能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学生可能的选题容是:
1、自然数和整数
2、倍数与因数
3、2、5、3的倍数的特征
4、质数和合数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1、参与课题学生是五年级全体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身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有探索的强烈欲望;
2、学生刚学过本单元《倍数与因数》的基础知识;
3、学生思维活跃,渴望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
4、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之前没有进行过课题研究,不知道如何选题,没有写过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目标与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