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创新和发展

昆明市官渡区图书馆罗维2012/10/17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创新服务;数字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

挑战。以人为本,创新服务已成为新世纪图书馆发展的主旋律。因为,服务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而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又在于完善服务管理,更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模式。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必须从人——馆员入手,解决好馆员的认识、素质、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服务创新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为图书馆开展情报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社会网络化的日益普及,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等正在发生着变化。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连通网络,就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既简便又省时,这是图书馆所不及的。同时,围绕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服务于各种不同社会信息需求的各种信息机构也应运而生,同样呈现着急速发展的趋势。一句话,当今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以上情况充分说明,图书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或者说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因此,图书馆人员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强化竞争意识。

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并不是要求每个图书馆人员都刻意标新立异,另搞一套,而是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标准的更新和创新。通过更新观念,使图书馆人员主动为社会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在广阔的信息服务中走出自己的新路子。这是实施服务创新的“源头活水”。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为用户提供的信息内容只有具备了“快”、“新”、“精”、“细”的要求时,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创新。因此,图书馆必须深化信息服务内容,充分挖掘馆藏实体资源和虚拟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这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质内容。传统和现代互为促进,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求。

2 服务创新的理念

服务理念直接制约着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和服务标准,因此图书馆服务创新应从理念创新开始。

2.1树立“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书为本”,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围绕着书而展开.从采集到编目,从典藏到借阅,工作重心在“藏”上。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是“以人为本”,图书馆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人而展开.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二者缺一不可。“以人为本”应当贯穿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其核心是“读者第一”,其终极目的是读者的需要,其实现的过程是尽最大可能地方便读者。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不因其经济、身份、个性、成绩的差异、身体的差异、感情的亲疏而厚此薄彼、区别对待。因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特别是对某些身心不健康者,决不能表现出轻视和反感的态度,相反,更应该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其感到受尊重和被重视。

2.2图书馆员角色的重新定位。多年来,不少图书馆热心于为读者找书、藏书的传统模式资源管理,图书馆充当的是把东西管好的“看摊儿”工作,藏书

数量和现代化设备的多少往往作为考核图书馆业绩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相对的工作量考核得不到体现,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存在着很多问题,专业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不平衡等。图书馆员应由“守门人”,“中介人”,变为“知识领航员”。信息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需要他们成为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成为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操作者,成为捕捉信息资源方法的传授者。

2.3增强“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观念。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用户概念也延伸为读者,网络用户和社会大众等共同构成的“大读者”群体。如何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馆员的知识结构,提供服务的能力,服务的意识都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做到以读者为中心,一切为了读者。具体应是,在服务方式上采取现实服务与虚拟服务相结合;提供信息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针对用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明确服务方向和目标,彻底改变封闭被动的服务观念,对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主动和深层次的知识信息服务。在设施和环境的设置上,也要变方便馆员为方便读者。

2.4建立打造服务品牌的意识。这些年来,国内图书馆界主要以“硬件”建设为主,思维模式还处在“有设备就有服务”的阶段,一味地追求铺摊子,而把“软件”建设放到了从属地位。对于服务就是产品,品牌就是生命这一被商界广泛推崇的思想认识不足,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在知识经济时代,馆藏资源,用户资源,馆舍与设备资源固然重要,而把服务看作产品随时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而更新,并使其具有生命力则显得更为重要。

3服务创新的策略

加强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面对激烈变化和竞争的市场环境,图书馆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有所作为,在实现信息公平、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思路,实现图书馆发展的新跨越。

3.1拓宽服务领域

变馆藏资源为网上资源。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基本设施和服务于广大公众的社会文化机构,积累了大量并且丰富的图书资料,这些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是其他机构都无法比拟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勇于创新,建立自己的数据库,让这些丰富的资料成为网上资源,使之转换成新的知识产品,为广大读者服务。加强资源交流,资源共享。图书馆人要充分利用馆藏文献,开展信息资源交流,通过网络把开发出的信息产品介绍给广大读者,使它得到有效的利用,真正实现馆藏资源共享。

3.2转变服务方式

随着图书馆馆藏文献载体的变化和现代应用技术在读者中的普及,以及读者对图书馆需求的不断提高,图书馆单一、被动、静态的服务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现实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转向新的服务方式中,专业化的概念非常浅显,因为是依文献类型来设置部门的,各部门工作人员只熟悉自己部门的文献类型,服务的专业化也仅停留在专业的单一文献类型上。读者要得到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信息资料,需要跑几个部门,如借阅书籍要跑流通库、阅览室,查阅期刊要到期刊库,浏览光盘要到电子阅览室等等,非常麻烦。而专业化服务方式就是打破部门界限,设置若干以学科为核心的平行

组织,减少管理环节,读者只需击点接触某专业窗口,便能得到与其专业相关的书籍、期刊、报纸,或网络、光盘等电子媒体资讯,省却了读者在各个部门来回奔波的麻烦,较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由此可见,搞好专业化服务是转变服务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省时、简便、高效的服务方式。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在图书馆广泛地运用,使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变了文献的载体形式和传递方式。一方面,图书馆应努力改变原有的服务方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新的服务项目,拓展服务范围。如:预约服务、跟踪服务、电话咨询服务、远程服务等。

3.3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中知识和技术含量加大,对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具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还要通晓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也就是要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此外,图书馆还需要中文、外语及各种学科的专业人才。因而,图书馆一方面要逐步加大这些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要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也可由内部专业人才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新时期的图书馆员应是充满智慧与激情的,自信自强的,善于学习、善于交流的,能够发光发热、温暖人心的一群人,这是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也是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的基本前提。不仅要求馆员具备相应的基本素养,更应具备相应的责任意识。

当前,图书馆正在由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知识服务转变,而知识服务是建立在图书馆服务功能和专门知识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知识创新和增值的服务,它以用户为中心,以灵活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和调动知识工作者的智慧对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和解决为标志,这就要求馆员必需具备相应的素养才能实现。知识馆员的素养具体体现在扎实的业务能力、娴熟的现代技术水平、复合的知识结构。

4 服务创新一诺千金

一诺千金是一种作风,它的内涵涉及对社会和公众的态度。图书馆在开展服务时,更应该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一味夸大图书馆服务功能和能力的直接恶果,就是用户对图书馆的不信任。在用户对图书馆服务持怀疑态度的氛围中进行服务创新,犹建空中楼阁。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定位,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认同,而不取决于自己如何标榜。所以对所谓的“知识传播者”“知识管理者”“信息导航员”这些颇具鲜亮色彩的称谓的使用,需要慎重,需要进行强调,不能滞于口号,必需走向现实。

因此,在图书馆的宣传材料和网站建设中,对各项功能的宣传报导,应该实事求是,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承诺的就一定要做到。同时,图书馆要让服务承诺形成一种制度,明确服务内容,制定相应的服务要求和标准,完善服务的监督、处罚体制。

5 服务创新莫忘细节

作为服务性、学术性机构,图书馆一直都在提倡服务,但图书馆的服务始终没能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据笔者调查发现,各个图书馆的论坛里就有不少反映信息服务不力的贴子、反映图书馆员服务热情不够的贴子、反映信息服务不周的贴子。其实,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从细节处入手,处处为用户

着想,方便用户,也不失为一种符合实际、富有成效的创新。细节出口碑,细节出效益,图书馆信息服务各方面的提高和服务创新的实现,需要点点滴滴的细节做支撑。

同时,关于图书馆创新性建设也在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而数字化在对“馆藏”的发展与维护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对数字图书馆“馆藏”发展与维护的研究,分析了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馆藏”发展的现状,查找了影响“馆藏”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馆藏”维护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为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和维护提供了借鉴依据。

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虽然都在积极推广电子资源的利用,重视馆藏资源建设,但对“馆藏”发展观念和相关的政策支持似乎有些欠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图书馆的馆藏不仅要重视馆藏资源的采购,更要关注读者的潜在需求,维护好“馆藏”,更好的为读者做好信息服务。

一、“馆藏”的发展

(一)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发展

“馆藏发展”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可是眼下国内文献中使用并不多,一般以“藏书建设”来代替,并且认为藏书建设是指符合图书馆任务与读者需求,系统的建立、发展、规划、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其活动内容包括藏书基础模式的确立、藏书体系规划、藏书补充、藏书组织管理等。这些虽然涉及馆藏发展活动的大部分内容,但仍然显得过于狭窄。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关注与图书馆藏书有关的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就出版了以“馆藏发展”为题的图书和论文集。这一方面反映了图书馆员工接受了人们将目光从个别的新资料转向现代的馆藏全体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图书馆员工强烈地意识到图书的馆藏不但是指图书,而且也应该是指任何形式的记录资料。美国曾有图书馆学家认为:“馆藏发展”是指弄清图书馆所服务的人员的情报需求,制定规划收集文献,克服藏书中的薄弱环节,保持藏书的活动,以保证用户使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有人也认为,馆藏发展将从根据读者的潜在需求收藏资料转变为根据读者的当前需求来提供信息。由于馆藏发展的目标和重点转移到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而不是努力建立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馆藏,所以,馆藏发展不在偏重采购,而是要求馆员学会鉴别和检索用户所需信息。应当指出,在向数字图书馆转变过渡的阶段,不可过早选择抛弃选书这个环节,但这一实事将被逐步接受,也是将成为馆藏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更重要的将会是整个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社会角色的再定位。

(二)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

数字图书馆也叫“电子图书馆”,相对传统图书馆而言,它管理和珍藏的不是纸质的图书,而是数字化的“电子图书”,所以数字图书馆是存储和管理大量数字图书,并为人们提供网络检索和阅读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不需要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和一排排的书架,只需几台服务器和网络即可。

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目标与传统图书馆并无不同,但由于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特征、网络存取与读者使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习惯与传统文献有所不同,所以数字图书馆必须重新审视“馆藏”发展目标。传统的馆藏发展政策是最高的指导原则,它必须适应于各种载体,包括数字化信息资源。对于数字信息化资

源要建立一套收集各种资源的理论,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提供有序的存取方法,并将其进行整合,确保数字化信息资源有其足够的优点被选择。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收集要掌握好科学上的平衡、信息形式的平衡、指导工具与研究工具的平衡、读者不同需求的平衡。要及时做好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要做到及时获取广泛的信息,信息之间能相互连接,达到无时间、空间的障碍,能便利、及时、快速存取,做到资源共享,便于存档、更新的、保存。

(三)影响“馆藏”发展的主要因素

数字图书馆馆藏的发展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对于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馆藏发展,我们应根据数字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发现、识别、评价、选择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将其融入到数字图书馆的整体馆藏与服务当中,为了建立一个科学、合理、适用的数字化信息馆藏体系,在建立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中应考虑到以下影响因素。

一是用户的需求性和资源的权威性。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在推进馆藏建设时缺乏适当的馆藏发展政策,似乎也未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规划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收藏和利用,有的图书馆虽然购置大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但不是所有的信息资源都受到读的喜爱。因此图书馆在建立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馆藏发展政策时,应当首先考虑到用户的需求。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权威性主要应考虑信息机构的稳定性与可信赖程度、著者、出版者和权威性文章的审查方式等必须要全面考虑.

总的来说,未来图书馆的竞争是管理与服务的竞争,而这些竞争归根到底也是图书馆间图书馆员工总体素质和技能的竞争。如何加大图书馆创新力度,追求读者满意理念,是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维新.对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东图书馆季刊,1998(3):4-7.

[2] 王红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3):78.

[3] 陆承兆.对我国社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04(1):34-37.

[4] 任瑞羽工.《图书馆建筑与人文关怀的思考》,云南图书馆,2005(1)

[5] 束漫. 城市发展中的图书馆服务创新[J]. 现代情报, 2006, (02) .

[6] 赵文广.谭昆《论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

https://www.360docs.net/doc/3412021826.html,/research/pzhxl/2006/145.shtml

[7] 刘博.《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图书馆理念的更新》,中国图书情报科学,2004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策划方案

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而言,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环境 现代数字图书馆本质上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海量数据库及其应用。网络操作系统为当前的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XP,Unix或Linux等。网络环境以Internet为基础进行设计,网络功能要强大,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ISO10161等。

硬件设备 数字图书馆硬件设备要紧包括数字图书馆专用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和存储设备等。 数字图书馆服务器的组织与安排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充性。软盘、CDROM、DVDROM、硬盘、硬盘阵列、光盘阵列以及NAS等是数字图书馆常见的存储设备。在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中数据的灾难备份及恢复也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对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所需的硬件设备选型时,应参考第三方评测及推介机构在大量横向对比分析基础上的推举结论和建议。设备选型应遵循适用与节俭原则。一个信息化图书馆建设投资的重点是在数字资源,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置昂贵的硬件设备是不合时宜的。

软件系统平台 完整的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软件系统平台包括制作系统、公布系统、应用平台等。制作系统实现将原始资料数字化,公布系统是将制作系统数字化后的数据公布到数字图书馆之中,供用户和读者使用。应用平台关于用户和读者来讲是进入数字图书馆的一个入口,为用户和读者提供了使用界面,并将网站治理平台、全文检索系统、阅读器等集成在一起,提供用户和读者使用。网站治理系统应包括数据追加、网站维护、用户治理、流量监控等功能。 全文检索系统是数字图书馆系统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数字图书馆的易用性专门大程度上通过全文检索系统得以体现。一般全文检索系统提供了分类检索、标题检索、作者检索等检

2020年整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doc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建标 108 -2008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市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 2008年11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年北京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促进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决策科学化与管理规范化,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标准、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建标[2005]19号)编制《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党和国家有关发展图书馆事业和加强公共建筑工程管理的方针政策,立足中国现实,参考国际标准,功能优先,经济适用,使图书馆建筑能够满足体现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图书馆服务活动的开展。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确定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的规模分级和项目构成,给出了公共图书馆的总建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控制指标,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选址、总体布局的原则要求,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主编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邮编:100020),主编单位是中国图书馆学会,批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防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编制组成员: 组长:詹福瑞 执笔人:李国新、冯守仁、朱为振 起草人(按姓氏笔画为序):邓菊英、尹岚宁、冯守仁、刘志学、朱为振、李国新、汤更生、张广钦、洪森、富平、程亚男 2007年11月

市图书馆发展规划

市图书馆发展规划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市图书馆发展规划 xx市图书馆新馆在市委、市政府以及文化局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于xxxx年xx月xx日对广大市民试开放。目前试开放的部门有外借部(上架图书2万册)、期刊部(杂志620种,报纸70种)、参考咨询部(上架图书4000册)和少儿部(上架书刊1万册),电脑部在市政府和局领导的关心下也即将开放;作为xxxx年为民办20项实事之一,我馆试开放的意义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根据xx市文化局的《xx市文化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远规划》的要求,和现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相比,作为一个xx 城市公共图书馆,在自动化建设和图书设备现代化方面无疑是大大滞后了的。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现代化以及计算机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以全新的面貌、现代化的设施和高科技的手段,更好地为广大市民、广大读者服务。我馆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以政府投入为基础,结合本馆工作人员自身技术和水平,多方参考各个兄弟公共图书馆乃至高校、厂矿、科研院所图书馆的现代化实施方案,取其成功运作的经验,吸收其不足之处的教训,才能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少走弯路,少花钱,办好事。 我们的设想是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加强对外合作开发,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走一条以现代化、高起 /> --> 作为一个现代化建设初具规模的公共图书馆,没有自动化监控系统和防盗设施是不可想象的,必须结合馆内综合布线系统,形成楼宇和藏书安全控制自动化。整栋大楼配备门禁、监控系统,建立监控中心和消防控制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个业务部门配备图书防盗设备以及安检门和读卡器。 三、计算机网络建设 1.实现业务数据自动化的升级换代。 目前我馆采用的图书馆专业软件ilas是基于unix操作系统下的,维护和操作均不方便,而且只有采访和编目两个子系统,应升级至先进的windows操作系统下图形界面的新软件,并增加流通和连续出版物两个子系统,可方便实行计算机管理(录入、借阅)和计算机检索。

广东茂名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研究

广东茂名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导致很多地区的文化发展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在大力实现小康社会的今天,区域文化建设不仅是本地区人民的需求,更是整个社会的希望。所以,作为社会公共文化的服务机构,区域图书馆的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以广东茂名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为例,探讨其建设标准,提出相关的建议。 标签:广东茂名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公共服务体系要面向大众,扩展服务范围,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而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服务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价值,区域文化发展中,图书馆的建设是必要的内容。《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中提出,图书馆要立足现实,参考国际标准,实现更多功能,且要有经济实用的价值。如今的图书馆建设应该满足现代化图书馆理念,开展现代化的服务。所以,本文针对茂名地区的图书馆建设标准进行了分析。 一、广东茂名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1.公共图书馆建设财政投入不足,服务单一 广东地区经济发展较好,但是茂名地区的发展却和广东经济在国内经济“排头兵”这一现象有所区别,更不符合广东“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目标。因为经济的限制,导致茂名地区文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少,图书馆建设量较少。在缺少专项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较为单一。无论是文献资料的种类还是数量都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种类不均衡,无法按照需求来实施服务。而且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缺乏现代化元素,服务职能较为单一,图书馆仅仅开设了常规业务,没有发挥真正“公共文化中心”的功能。 2.图书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 当下,图书馆很多的管理人员并不是本职人员,很多的管理人员是兼职,所以在服务的时间和质量上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尤为明显的是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业务能力低下、缺乏专业性的服务。此外,因为不是本专业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技能的培训,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储备以及综合素养不足,对公共文化的服务更是认识不到位。 3.区域重视力度较低,缺乏创新性的服务 作为公共服务的图书馆,不同于营利性机构,需要更多志愿者加入,但是因为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并不重视,导致图书馆的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即使有图书馆的建设,也落后于现代化的需求,缺少创

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目录 1 项目背景 (2) 1.1图书馆概况 (2) 1.2现状和问题 (2) 1.3项目目标 (3) 2 项目范围 (4) 3 系统解决方案 (4) 3.1 技术解决方案 (5) 3.2 业务解决方案 (6) 3.3 系统实施策略 (8) 3.4 实施阶段和交付成果 (9) 4 项目费用预算 (11) 4.1 项目费用一览表 (11) 4.2 硬件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4.3 网络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5 项目实施的组织架构 (12) 6 项目实施的风估 (13)

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项目规划方案设计 1 项目背景 1.1图书馆概况 某某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5*年。她历史悠久、藏书丰富、建筑宏伟、环境幽雅,文化底蕴浓厚。她是学校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是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术等活动的重要机构,是育人德学的核心机构,也是学校服务社区的窗口。 图书馆现由@@馆和@@馆组成,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其中@@分馆1987年建成使用,建筑面积0.4407万平方米。@@分馆2006年建成交付使用,建筑面积4.3265万平方米。入口门禁系统实行计算机管理,可以采集进馆人员的数据和产生详细的进馆记录,各种不同功能的阅览室20多个,可同时接纳*000多位读者进馆阅览。馆内设有:文献建设部、流通阅览部、网络技术部、学科建设服务部、办公室等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20人。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馆馆藏纸本文献总量已达*25万余册(件)、中外文期刊近4800余种。除纸本资源外,在图书馆网站上还运行有Ei、SD、 CNKI、万方、书生等商家的电子期刊论文全文或摘要、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电子图书、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供全校师生使用。 1.2现状和问题 现状:某某大学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上,馆内有500多个有线信息点,无线网络覆盖整个图书馆,每层公共区域都为读者配备了检索机;图书馆网络中心也通过兆光纤与学校网络中心相连,可供千读者获取图书馆文献信息;与省内高校图书馆和省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建立协作,可以跨空间享用资源。图书馆建设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1999年已实行馆藏资源的微机化管理; 2006年新馆采用“大开间、大开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趋势的探析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趋势的探析 一、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1.数字图书馆海量存蓄和媒体多样化 图书馆的基础是书刊文献信息资源,而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是数字信息资源。由于社会的进步促使信息产量飞速增长,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出版物等及科技新型手段使得信息的发布和使用更便利。这样的形式对图书馆来说信息的收集量,处理量和储存量也相应的不断增大。从图书馆存储信息的度量单位由KB、MB、到CB、TB甚至PB就是一个数字图书馆需要拥有海量存储的极好例子。 数字图书馆的存储介质由传统的纸质转变为多种媒体、数字信号可以处理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三维体、虚拟空间等。对于这些不同的媒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件存储格式和压缩方式,目前,常见的在电子图书采用的文件格式TXT、DOC、PDF、HTML、SGML、XML、WAV、MP2、GIF、JPEG、MPEG等。这些媒体信息仅仅对其数字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对信息内容加以再加工,根据各种媒体的特性进行标引、数据加工、限制、缩放等。 2.具有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和管理方法 一个良好的、高速的网络运行环境是运行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对数字信息的存取已经突破了数字信息存放的地点的限制,然而在网络空间中,我们还是需要人为的加上一些限制,必须重视网络空间的安全。在数字图书馆中也应根据各种应用

本身的需要来划分不同的层次,网上用户的使用层次也根据各馆的政策和规定检索不同层次的信息。读者在对传统的图书馆的使用中,往往被图书馆的地理位置所束缚,图书馆和图书馆之间的相互使用性,无法更好的发挥。而数字图书馆已远远超越了地理位置的限制,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数字图书馆有组织的连接起来,同时它还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约速,读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去获得任何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3.具有智能的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软件简单的将传统的图书馆中惯用的检索手段如关键词、提名、布尔逻辑等查询方式应用于数字图书馆,但远远无法解决数字图书馆中浩瀚的信息资源的查准和查全的问题,而数字图书馆中存储的海量和多媒体信息需要有智能化的搜索引擎、交互式智能化而又简单易用的多媒体检索工具、让读者在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各种数据库和知识库中获取有组织的、连续性的、真正所需的信息资源,让使用者不必预先了解或学习检索各种类数据库的技术和方法,这就是意味着数字图书馆必须有异物平台的统一检索界面的功能,并可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主动服务。数字图书馆在检索方法上的要求是以人工智能为基础,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熟悉的自然语言,不断地与系统进行交互,逐步缩小搜索目标,并将检索结果予以知识化关系,最终获得确切的信息资源,检索的结果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显示、表达或演示甚至构造虚拟现实。 4.拥有多种媒体、多种语言、全文检索 数字图书馆所收藏的资源信息不限于印刷体,而是具有声音、图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

某高校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的依据与目标 (一)规划的依据 1.教育部、建设部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教高 [2002]3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 [2004]2 1号);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中明确规定: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综合性本科院校生均图书100册/生;生均年进书量4册;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明确规定:5 000学生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为生;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规定:阅览座位与学生数之比(1: 4)。 2. 我校转型发展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 3. 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4. 我馆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二)总体目标 坚持“资源、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将图书馆建设成资源配置合理、馆藏布局科学、服务功能完善、技术保障有力、员工素质全面、管理工作有序、阅览环境优美, 能够适应我校“应用型、综合型”办学需要的现代化图书馆。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改扩或新建图书馆馆舍,强化图书馆服务功能 1.现状:馆舍面积不达标,功能不全

图书馆大楼现有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与我省高校图书馆相比处于居后的位置。见表一。 表一我省部分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情况 学校馆舍面积(平方米) 江西财经大学万 南昌大学6万余 江西师范大学5万 井冈山大学万(正建新馆) 九江学院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万 江西理工大学万 上饶师范学院万 新余学院万 萍乡学院万 (数据来源:2015年6月检索各高校图书馆网站) 阅览座位紧张,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的状况。 书库的承受能力已饱和,导致有些图书无法上架。 教育培训、学术研究、讨论交流、展览、休闲等现代图书馆功能缺失。 2.建设目标 通过选择新址新建图书馆或在现有图书馆的左-后-右侧面扩建新馆舍万平方米,使图书馆的总馆舍面积达到4万平米以上。 3.建设内容 扩大书库藏书容量,设立密集书库,使新馆的藏书目标在200万册 以上。 增加阅览座位,设立考研阅览室等,使其总数达到5000座以上。

活动方案之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案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案 【篇一:数字图书馆设计方案】 数字图书馆设计方案 一、系统简介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除了课堂学习外,图书馆内的阅读占据着重要 的地位。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 通讯技术的成熟,现在人们已经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很方便地处理、传输多种媒体信息,实现资料的查询和阅览。人们的需求是科技发 展最强大的推动力,数字化图书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数字化图书馆的核心是现代化的视听阅览室,它也是学校教育现代 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来说,阅览室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阅览室的发展历程来看,信息数字化是现代阅览室的标志和归宿。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数字化视听阅览室将逐步 淘汰纯粹的文字阅览和音像资料阅览,建立数字化视听阅览室已成 为当今信息化社会的一大趋势。 学校既要为学生创造集中教学的环境,又要重视创设学生个别化学 习环境。如果说课堂作为学生集中式学习的重要场所而存在,那么 数字化视听阅览室作为学生个别化学习的场所也是不可缺少的。 素质教育的推行,要求学校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字化视听 阅览室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将对学生信息获取、传输和加工 处理能力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是终生学习的社会,而终生学习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阅读。要培养具 备创新思维的人才,就要求学生在学校里要学会学习。为学生建设 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正是数字 化图书馆解决方案的设计目标。 二、系统功能 1.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在信息社会,信息量大,在有限时间里,要获得大量信息与知识, 在传统阅读、学习模式可望不可及。数字图书馆内包含大量的传统、现代信息资源,象图书、电子图书、教学光盘、视频资料、声频资 料等,教师与学生可同时获取大量信息,大大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 2.视听阅览 传统图书馆借书,一般要先查书名索引卡,填索书单,由图书馆工 作人员进书库找书。不过经过这些手续,也可能因书已借出而借不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作者:办公室]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市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施行日期2008年11月1日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促进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决策科学化与管理规范化,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标准、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建标[2005]19号)编制《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党和国家有关发展图书馆事业和加强公共建筑工程管理的方针政策,立足中国现实,参考国际标准,功能优先,经济适用,使图书馆建筑能够满足体现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图书馆服务活动的开展。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确定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的规模分级和项目构成,给出了公共图书馆的总建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控制指标,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选址、总体布局的原则要求,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主编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邮编:100020),主编单位是中国图书馆学会,批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防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编制组成员: 组长:詹福瑞 执笔人:李国新、冯守仁、朱为振 起草人(按姓氏笔画为序):邓菊英、尹岚宁、冯守仁、刘志学、朱为振、李国新、汤更生、张广钦、洪森、富平、程亚男 2007年11月 目录

小学图书馆发展规划

小学图书馆发展规划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图书馆发展规划沭源小学

沭源小学图书馆发展规划 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校教学、科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繁荣文化艺术创作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加强我校图书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的精神,特制订图书馆近期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持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把我校图书馆建设成为馆舍设备配套、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素质较高、藏书充足、藏书种类丰富的适应现代学校发展的新型图书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三、具体规划 (一)基本硬件设备 2014--2015学年我们已经积极筹措经费,配置复印、文献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选派图书馆专职管理人员到有关单位进修学习,将学校新进的图书上架流通,并搞好图书目录的登记工作。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加

强图书馆的正规化建设。添置和改善阅览室的设备,加强现代化管理。设置一个教师资料室,并配备一部分教辅及工具书为方便老师做课件,写论文,查询相关的资料。加强学科阅览室的建设,提高学科阅览的质量。增设学生班级图书角,并组织好学生开展自学阅读。 2015学年,继续增加硬件投入,再购买一批图书架,并有计划地进行。注重环境的美化与绿化,为读者提供一个宽敞明亮、整洁安静、学术和文化气息浓厚,以人为本的学习场所。 (二)队伍建设 为了使我校的图书馆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我们要通过进修、培训、取经等渠道,提高我校原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逐步形成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精湛、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图书管理队伍。 (三)制度建设 图书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业务工作规范和工作岗位职责,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并开展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专题阅读等指导。 (四)可持续发展 通过努力,我校图书馆的建设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我校的图书馆事业朝着现代化道路快速迈进。 棋山镇沭源图书室

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书(新版)

数字图书馆建设 解 决 方 案

目录 目录 .......................................................................................................................................... - 2 - 一、方案概述 - 3 - 二、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 - 3 - 四、为何要购买数字图书馆?............................................................................................. - 4 - 五、数字图书馆技术特点................................................................................................... - 5 - 六、数字图书馆主要功能..................................................................................................... - 6 - 6.1 WEB前端功能......................................................................................................... - 6 - 6.2 管理后台 ................................................................................................................. - 6 - 七、电子图书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 7 - 7.1 服务器软硬件环境要求............................................................................................ - 7 - 八、售后服务标准政策和承诺............................................................................................... - 7 - 8.1质量保障期声明......................................................................................................... - 7 - 8.2公司售后服务政策..................................................................................................... - 7 - 8.3项目培训计划方案..................................................................................................... - 8 - 九、阅览室软硬件配置清单................................................................................................. - 10 -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加强和规范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设项目的决策水平,加速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以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知识、信息和文化需求,依据法律、法规及国家现行政策,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是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投资水平的全国性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是有关部门审查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检查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尺度。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图书馆。街道、乡镇、新建居民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四条公共图书馆事业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公共图书馆建设属于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应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纳入政府投资计划。 第五条公共图书馆建设应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文化事业和加强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方针政策,以人为本,科学规划,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环保节约,以大型图书馆为骨干,以中小型图书馆为基础,立足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第六条公共图书馆应按照统筹兼顾,量力而行,逐步改善的原则进行建设。 第七条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宜一次规划建成。投资确有困难的可分期实施,并留有发展余地。 第八条公共图书馆的改建或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场地和设施。 第九条公共图书馆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其他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的

要求。 第二章规模分级、项目构成与选址 第十条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图书馆规模,应以服务人口数量和相应的人均藏书量、千人阅览座席指标为基本依据,兼顾服务功能、文献资源数量与品种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 服务人口是指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内的常住人口。 第十一条公共图书馆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小型馆。其建设规模与服务人口数量对应指标见表1。 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与服务人口数量对应指标表1 第十二条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图书馆技术设备。 第十三条公共图书馆的房屋建筑包括藏书、借阅、咨询服务、公共活动与辅助服务、业务、行政办公、技术设备、后勤保障八类用房。 各级公共图书馆用房项目设置见附录一。 第十四条公共图书馆的场地包括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绿化用地等。 第十五条公共图书馆的建筑设备包括给水排水、通风空调、强弱电及网络布线等。 第十六条公共图书馆的技术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相关外围设备,视听及

图书馆新馆舍规划

图书馆的新馆舍规划 图书馆现状:图书馆目前位于高层住宅楼一楼面积1500m2,自建校至今60年来图书馆没有自己的独立馆舍,由于学院资金紧张等原因,图书馆的发展相对滞后,馆舍面积严重不足,数字资源也是严重不足,在十三五规划中将着力重点发展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及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为打造哈体院冰雪特色办学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图书馆规划依据:根据教育部2015年12月31日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要求规定:高校图书馆应该有独立馆舍,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建设发展的推动器;是学校发展的发动机。哈尔滨体育学院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所以,建设一个数字化现代化的图书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点工程。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年标准),按体育类图书馆本科生生均1.54m2指标核定如下:8500生×1.54m2/生=13090m2,研究生生均2.04 m2指标核定如下:1500生×2.04m2/生=3060m2,总计图书馆应该配备的面积为:16150 m2。 2.图书馆建设 2.1工程建设概况 根据省教育厅、省发改委下发的2020年哈尔滨体育学院在校生10000

人的规模,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年标准),按体育类图书馆本科生生均1.54m2,研究生生均2.04 m2指标核定,图书馆应该配备的面积为:17540m2生均面积超出出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建成后图书馆将全体搬迁至新馆。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分析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的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渐渐的发展成为了大数据时代,而且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而且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越来越快,能够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本文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图书馆;建设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2-0115-02 在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大数据时代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进行发展,已经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大数据时代下庞大的资源以及信息化的服务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很 好的依据,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给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大数据时代的含义和特点,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进行分析。 1 大数据时代的含义和特点

1.1 大数据时代的含义 所谓的大数据时代,其实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产物,主要是针对信息资源,经过认真的处理,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目前的社会中,信息价值的获取已经成为重点话题,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关注,而且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更是非常多。在大数据时代下,使信息数据的容量和信息资源都得到了改变,正在以上升的趋势进行发展。实际上,大数据时代下的重要任务并不是收集大量的信息资源,而是重点分析和处理有重要价值的、对社会生产力的创造有利的数据,另外,还要注重处理之后所带来的社会效应。目前,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处理经常和云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分布结构,之后在网络上进行储存[ 1 ]。 1.2 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首先,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数据非常丰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社会中的信息也在不断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共享质量。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社会,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信息数据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这也推进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而且,音频、文件以及图片等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数据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而且,信息资源的形式也变的越来越丰富,导致信息资源的数量处在不断变化

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趋势的探讨

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趋势的探讨 摘要:文中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为目的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储存和媒体多样化,对不同的媒体采用不同的存储与压缩方式,根据不同的读者拥有多种语言检索,主动地为读者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提供导航式和个性化服务,分析了数字图书馆模式的组成即:网络和通讯;信息资源,数据库管理和检索系统以及附加的咨询系统。实现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标准和规X,采用不同的元数据格式,利用网络接口等功能全文检索信息资源。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读者信息资源数据库 每个读者都有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借阅书刊,在书的海洋中遨游的经历,但是数字图书馆却是内容无限、图文并茂、无边无界的数字化的空间。对数字图书馆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数字图书馆不是简单的将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或者仅仅建立一个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怎样才是真正的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和含义呢?所谓数字图书馆,就是拥有多种媒体,内容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是一种能为读者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的服务机制,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分布的大规模和组织的数据库和知识库进行一致性的访问,并获取自己所需的最终信息资料。 一、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1.数字图书馆海量存蓄和媒体多样化 图书馆的基础是书刊文献信息资源,而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是数字信息资源。由于社会的进步促使信息产量飞速增长,网络的普及和

电子出版物等及科技新型手段使得信息的发布和使用更便利。这样的形式对图书馆来说信息的收集量,处理量和储存量也相应的不断增大。从图书馆存储信息的度量单位由kb、mb、到cb、tb甚至pb 就是一个数字图书馆需要拥有海量存储的极好例子。 数字图书馆的存储介质由传统的纸质转变为多种媒体、数字信号可以处理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三维体、虚拟空间等。对于这些不同的媒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件存储格式和压缩方式,目前,常见的在电子图书采用的文件格式txt、doc、pdf、html、sgml、xml、wav、mp2、gif、jpeg、mpeg等。这些媒体信息仅仅对其数字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对信息内容加以再加工,根据各种媒体的特性进行标引、数据加工、限制、缩放等。 2.具有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和管理方法 一个良好的、高速的网络运行环境是运行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对数字信息的存取已经突破了数字信息存放的地点的限制,然而在网络空间中,我们还是需要人为的加上一些限制,必须重视网络空间的安全。在数字图书馆中也应根据各种应用本身的需要来划分不同的层次,网上用户的使用层次也根据各馆的政策和规定检索不同层次的信息。读者在对传统的图书馆的使用中,往往被图书馆的地理位置所束缚,图书馆和图书馆之间的相互使用性,无法更好的发挥。而数字图书馆已远远超越了地理位置的限制,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数字图书馆有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一、系统概况 (一)系统说明 1)系统名称: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2)客户:某企业 3)供应商:开发人员 (二)系统背景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图书馆管理中运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显得极不适应,因此,工作人员和读者对于运用计算机来辅助协调与管理自身工作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提高,企业也在不断提高它的各个部门的管理质量。而图书馆管理就是对图书的编目、查询以及对读者信息的管理,重要的是图书的信息管理,包括图书的采购、编目、下架、遗失等。因此,图书的管理是一个工作量比较大且比较复杂的工作。至今,某企业还在进行手工管理的方式,效率低、易出错、手续繁琐,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这样的工作在这么高科技的时代下显得太原始了。 二、系统规划 (一)图书馆现状 某企业图书馆系统是一个具有万人以上的员工,并地理位置分布在大型企业的图书管理系统,图书馆藏书100多万册,每天的借阅量近千册。在手工操作的方式下,图书的编目和借阅的工作量打,准确性低且不易修改维护,读者借书只能到图书馆手工方式查找书目,不能满足借阅需求。需要建设一套网络化的电子图书馆信息系统。 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对象有两部分人:注册用户和一般读者。一般读者经注册后成为注册用户,注册用户可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其他人员只可查阅图书目录,但不能借阅图书。系统同时考虑提供电子读物服务,目前只提供电子读物的目录查询服务,不久的将来将提供电子读物全文服务。用户可通过网络方式访问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二)开发方法 本项目采用的是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我们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系统分析。原来的手工操作系统已经不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环境,于是提出了开发新的系统的要求,并作出新的系统开发规划。对此,我们做了初步的系统调查和详细的系统调查,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建立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 2、系统设计。其主要内容有:代码设计、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数据库设计、处理流程设计和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3、系统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及调试、系统转换及系统运行与评估等环节。 (三)目标和约束条件 开发目标: 希望能设计一个完整的、功能完备的、可行便捷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的功能包括能够按照各种条件查询符合条件的图书,读者能够自行查询自己的借阅情况、图书到期日等,个人信息的修改、浏览等功能;后台包括能够录入新书信息,能够修改、删除、更新和查询在馆图书的所有信息,进行新书编号,能够查询借阅读者的借阅情况,如果超期能给出警报,能够对查询的结果从屏幕显示或打印报表等功能。 根据图书馆日常图书管理工作的需求和图书借阅的管理流程,该系统实施后,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界面设计友好、美观,数据存储安全、可靠。2.基本信息设置保证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分类管理。3.强大的查询功能,保证数据查询的灵活性。 4.实现对图书借阅、续借、归还流程的全程数据信息跟踪。 5.提供管理员修改信息、密码等功能,保证管理的安全性。 6.提供灵活、方便的权限设置,使整个系统的管理分工明确。 约束条件: 目前企业在图书馆建设方面没有太多的投入,计划里面没有包含图书管发展方案,技术人才方面也没有过多的重视引进人才,导致图书馆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图书馆建设方面经济投入也是很大的问题,需要联系专业的系统开发人员了解企业图书馆的运转要求设计符合该企业需求的系统。

建设现代大学图书馆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doc

建设现代大学图书馆科学发展观调研报 告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流大学发展与建设起到重要文献信息支撑作用的高校图书馆得到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大学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快捷的检索手段和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和经验,深刻领会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现代大学图书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xx大学图书馆30年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xx大学图书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建设了160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世纪之交,图书馆建设列入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30年来图书馆在基础设施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队伍建设、服务方式与管理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完成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图书馆模式的转变,形成了以信息资源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管理办公自动化、服务功能现代化、服务形式多样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大学图书馆格局,成为xx大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的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

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是基础。1978年前图书馆馆藏文献68万册,主要是以采矿、冶金、机械为主的图书、杂志和报纸等纸本文献。30年来图书馆的馆藏体系、资源结构、数量都发生巨大变化,根据xx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的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图书馆拓展了藏书的学科覆盖面,在高校图书馆中较早地引进了sci、elsevier、eivillage、springerlink等大数据库和“超星”、“万方”、“网上报告厅”等数据库镜像站,形成了纸本资源、电子资源相结合、涵盖了我校多学科的文献资源馆藏体系。目前图书馆现有文献总量已达370万册,其中电子资源140万册,纸本文献220万册,成为文献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之一。 图书馆作为“211工程”、“985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先后建设了图书馆主机控制、网络系统、无线上网、安全监控系统等,为实现图书馆网络化信息化奠定坚实基础。引进和集成了国内处领先水平的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采访、编目、典藏、流通、阅览、期刊、统计、公共查询、系统管理等业务流程的计算机管理,开展了基于web的预约、续借、订购征询和推荐、催还、预约借书、图书外采等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应用interet网络技术,实现信息传播网络化,57种中外文全文期刊和文摘数据库、国家标准、重要会议文献、重要报纸等全文和二次文献数据库

xx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doc 4)

xx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doc 4)

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而言,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环境 现代数字图书馆本质上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海量数据库及其应用。网络操作系统为当前的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XP,Unix或Linux等。网络环境以Internet为基础进行设计,网络功能要强大,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ISO10161等。 硬件设备 数字图书馆硬件设备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专用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和存储设备等。 数字图书馆服务器的组织与安排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充性。软盘、CDROM、DVDROM、硬盘、硬盘阵列、光盘阵列以及NAS等是数字图书馆常见的存储设备。在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中数据的灾难备份及恢复也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对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所需的硬件设备选型时,应参考第三方评测及推介机构在大量横向对比分析基础上的推荐结论和建议。设备选型应遵循适用与节俭原则。一个信息化图书馆建设投资的重点是在数字资源,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置昂贵的硬件设备是不合时宜的。 软件系统平台 完整的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软件系统平台包括制作系统、发布系统、应用平台等。制作系统实现将原始资料数字化,发布系统是将制作系统数字化后的数据发布到数字图书馆之中,供用户和读者使用。应用平台对于用户和读者来说是进入数字图书馆的一个入口,为用户和读者提供了使用界面,并将网站管理平台、全文检索系统、阅读器等集成在一起,提供用户和读者使用。网站管理系统应包括数据追加、网站维护、用户管理、流量监控等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