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现代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现代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格子里)1、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冶、熏,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A、实际锻炼法B、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法答案:B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答案:B3、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
A、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活动——动机理论C、最近发展区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A、知与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答案:C5、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答案:B6、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A、主观-发展性B、主体-发展性C、客体-发展性D、主题-发展性答案:B7、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答案:A8、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答案:A9、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答案:A10、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与灵魂是A、科学主义B、人文精神C、狭义的人文主义D、政治学和经济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选择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 分,共10 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格子里)题目序号1 2 3 4 5答案序号1、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A、导向作用B、冶作用C、调节作用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答案:ACD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是A、传授道德知识B、培养道德行为习惯C、发展道德认识能力D、培养道德意志答案:AC3、在冶教育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A、思想品德课B、人格感化C、环境冶D、艺术薰答案:BCD4、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B、性C、开放性D、科学性答案:BCD5、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如下哪几个方面A、实施德育的准备B、德育实施C、德育评价D、综合调控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 分)1、德育课程知识点:德育课程的含义教材页码:P1572、思想品德知识点:思想品德的含义教材页码:P1043、德育方法知识点:德育方法的含义教材页码:P217四、简答题:(每小题7 分,共35分)1、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应遵循的要什么?知识点:学生的品德评价教材页码:P3082、德育网络的功能是什么?知识点:德育网络的功能教材页码:P1953、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是什么?知识点: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教材页码:P2644、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知识点: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教材页码:P785、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应体现哪几个原则?知识点: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原则教材页码:P175五、论述题:(第1小题12 分,第2 小题11分,共23 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贯彻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知识点: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及贯彻教材页码:P147—1502、简述现代德育研究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势。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 道德观念B. 法律意识C. 社会责任感D. 爱国情怀答案:D2.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A.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B. 以学生为中心C. 德育与智育相结合D. 所有选项答案:D3. 德育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德育方法?A. 榜样示范B. 情感教育C. 强制灌输D. 社会实践答案:C二、填空题1.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2. 德育教育的实施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原则。
答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中心、德育与智育相结合三、简答题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德育教育应如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答案:德育教育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营造有利于学生德育发展的环境。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德育原则,使德育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辅相成。
四、论述题1. 论述德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德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有道德底线的公民。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爆炸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如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等,这要求德育教育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学校在德育教育中采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请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德育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题一、客观性题目:1.协调性是( )A.幼儿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B.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C.少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D.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2.在品德行为中,能够表现个体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坚定性C.果断性D.自制力3.在学校德育中,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最佳最基本的舞台是( )A.校内非正式群体B.班集体C.学生兴趣小组D.学生群体4.校外活动是指( )A.由学校以外的教育机关组织和领导的学生课余教育活动B.由学校在校外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教育活动C.由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所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D.学生在课外自主选择、自由参加的活动5.一般而言,开始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时期是( )A.学前期B.学龄初期C.青少年期D.壮年期6.提出社会学习论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杜德海姆B.杜威C.班杜拉D.柯尔伯格7.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品德认识B.活动与交往C.学生品德内部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8.现代德育最初产生于(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9.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性质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初级性质的现代德育B.坚持全民性,反对阶段性C.德育内容要坚持统一性,反对多样性D.对于个体的身心而言,要坚持全面性,反对整体性10.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 )A.品德情感B.品德行为C.品德认识D.品德意志11.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A.品德的活动B.意志的活动C.情感的活动D.美感的活动12.在本质上区别于唯心主义"闭门思过"式品德修养的是( )A.自我品德认识B.自我品德评价C.自我品德体验D.自我品德锻炼13.品德属于( )A.集体现象B.个体现象C.社会现象D.民族现象14.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A.1990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15.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 )A.德育原则B.德育规律C.德育方法D.德育规则16.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 )A.生产力与科技发展B.政治经济制度C.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D.社会意识形态17.德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德育条件的千变万化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突出体现了德育工作的( )A.广延性B.创造性C.长期性D.连续性18.学校德育及其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确定德育目标B.组织开展德育活动C.制订德育计划D.检查和总结19.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20.不符合品德测评指标体系设计科学性要求的是( )A.品德测评各指标必须与德育目标相一致B.品德测评各指标相容C.品德测评各指标相对独立D.品德测评各指标具有不完备性二、主观性题目: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2.什么是品德测评?品德测评应遵循哪些原则?3.德育目标的涵义及其作用?4.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5.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6.中小学生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些?请你结合德育工作实际,分析说明其中一条原则的提出依据和贯彻要求。
福师1009测验批次德育论测验复习题参考答案

答案:C
2、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哪一种规律(
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
答案:B
)
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
3、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
是什么评价(
)
A、决策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教育方法具有活动性。 五、论述题:(第 1 小题 12 分,第 2 小题 11 分,共 23 分) 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当前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贯彻得怎
么样?P147-150 答:1、德育目标的组成部分更加完整。2、具有层次性。3、注重按中小学生道德心理发展水平提出
A、说理教育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7、(
答案:B
)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德育最直接的目的。
A、培养独立能力 B、促进心理健康 C、养成逻辑思维习惯 D、培养和谐的个性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福师1208考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和参考答案

福师1203测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教材名称单价作者版本出版社现代德育论19.8 班华2011年6月第1版安徽人民出版社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B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答案:B3、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
A、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活动——动机理论C、最近发展区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A、知和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和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答案:C5、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答案:B6、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A、主观-发展性B、主体-发展性C、客体-发展性D、主题-发展性答案:B7、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答案:A8、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答案:A9、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答案:A10、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核心和灵魂是A、科学主义B、人文精神C、狭义的人文主义D、政治学和经济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选择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选择的答题目序号 1 2 3 4 5 答案序号1、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A、导向作用B、陶冶作用C、调节作用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答案:ACD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是A、传授道德知识B、培养道德行为习惯C、发展道德认识能力D、培养道德意志答案:AC3、在陶冶教育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A、思想品德课B、人格感化C、环境陶冶D、艺术薰陶答案:BCD4、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B、民主性C、开放性D、科学性答案:BCD5、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如下哪几个方面A、实施德育的准备B、德育实施C、德育评价D、综合调控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德育课程知识点:德育课程的含义教材页码:P1572、思想品德知识点:思想品德的含义教材页码:P1043、德育方法知识点:德育方法的含义教材页码:P217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应遵循的要求是什么?知识点:学生的品德评价教材页码:P3082、德育网络的功能是什么?知识点:德育网络的功能教材页码:P1953、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是什么?知识点: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教材页码:P2644、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知识点: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的区别教材页码:P785、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应体现哪几个原则?知识点: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原则教材页码:P175五、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1分,共23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贯彻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知识点: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及贯彻教材页码:P147—1502、简述现代德育研究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势。
福师1009考试批次《德育论》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福师1009考试批次《德育论》考试复习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计体现了()A、注重个体德性的发展B、注重多样性C、注重实践性D、注重理论性参考答案:A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参考答案:B3、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什么评价()A、决策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参考答案:B4、德育过程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是一种思想、政治、道德的社会传递和社会继承过程参考答案:D5、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参考答案:B6、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A、主观-发展性B、主体-发展性C、客体-发展性D、主题-发展性参考答案:B7、()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参考答案:A8、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参考答案:A9、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参考答案:A10、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与灵魂是()A、科学主义B、人文精神C、狭义的人文主义D、政治学和经济学参考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1、德育目标在德育活动中的作用是()A、对德育内容、方法的导向作用B、对德育活动的激励作用C、对德育实施的协调作用D、对德育评价的参照作用参考答案:ABCD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是()A、传授道德知识B、培养道德行为习惯C、发展道德认识能力D、培养道德意志参考答案:AC3、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B、民主性C、开放性D、科学性参考答案:BCD4、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如下哪几个方面()A、实施德育的准备B、德育实施C、德育评价D、综合调控参考答案:ABCD5、以下属于制约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主要因素的是()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B、受教育者的发展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参考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思想品德:个体按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小升初德育理论考题及答案

小升初德育理论考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德育的主要内容?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个人主义教育D. 道德品质教育答案:C2. 德育过程的规律不包括以下哪项?A.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B.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C. 德育过程是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过程D. 德育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答案:C3. 以下哪种教育方法不属于德育方法?A. 说服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实践锻炼法D. 考试评价法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我国德育的主要内容。
答案:我国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 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答案:德育过程的规律包括:1)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2)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3) 德育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4) 德育过程是学生与教师、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3. 德育方法有哪些?答案: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陶冶教育法、品德评价法等。
三、案例分析题阅读下面的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某小学德育课上一位老师正在讲解德育的意义,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妈妈说,德育就是让我们遵守纪律,不要乱扔垃圾。
”1. 请分析这位学生的回答体现了哪些德育内容?答案:这位学生的回答体现了德育的两个内容:一是道德品质教育,即遵守纪律,不乱扔垃圾;二是集体主义教育,即为了保持集体环境的整洁,每个成员都应该尽自己的责任。
2. 你认为这位学生的理解是否全面?为什么?答案:这位学生的理解并不全面。
虽然他提到了道德品质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但德育的内容还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这是因为德育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论述题论述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德育原理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理论知识考核一、选择题1.依据资源在德育中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德育资源可分为(λ[单选题]*A.素材性德育资源和条件性德育资源√B.隐性德育资源和显性德育资源C.传统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D启然德育资源和社会德育资源答案解析:依据资源在德育中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德育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2.依据资源存在环境的不同,德育资源可分为(\[单选题]*A.校内德育资源和校外德育资源B.隐性德育资源和显性德育资源C.传统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D.自然德育资源和社会德育资源√答案解析:依据资源存在环境的不同,德育资源可划分为自然德育资濡口社会德育资源。
3 .在德育体系中规定了德育活动的价值方向体现了一定社会和国家对德有的期望和要求的要素是(\[单选题]*A.德育目标。
B.德育主体C.德育内容答案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的首要问题,规定了德育活动的价值方向,体现了一定社会和国家对德育的期望和要求。
4 .依据资源时间属性的不同,德育资源可分为(I[单选题]*A.素材性德育资源和条件性德育资源B.隐性德育资源和显性德育资源C.传统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VD启然德育资源和社会德育资源答案解析:依据资源时间属性的不同,德育资源可划分为传统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
5 .德育资源的匮乏是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但学校德育现实中资源匮乏是(\[单选题]*A.绝对意义上的匮乏8 .相对意义上的匮乏√C.显性意义上的匮乏D.隐性意义上的匮乏答案解析: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德育资源的匮乏是影响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现实中的资源匮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匮乏,而是由于教育者缺乏资源意识和利用德育资源的实际能力导致的相对意义上的匮乏。
6.学校德育资源的核心层面是(1[单选题]*A.校园物质文化资源B.校园精神文化资源VC.校园活动文化资源D.学校德育人力资源答案解析: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德育资源的核心层面,是校园德育资源的精华所在。
德育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德育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的领域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越来越拓展,社会分工()。
A、逐渐淡化B、越来越细(正确答案)C、高度统一D、全球化2、为了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该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国家建立了()。
A、劳动准入制度B、理论和实践C、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确答案)D、学历认定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职业素养的是()。
A、理想信念B、知识储备C、体育技巧(正确答案)D、岗位适应能力4、技工院校培养的培养目标是()。
A、复合型人才B、技能人才(正确答案)C、社会需要的人才D、专业技术人才5、要想在职业活动中获得成就,首先要培养稳定的()。
A、职业兴趣(正确答案)B、职业理想C、职业目标D、职业习惯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积极心态的是()。
A、热情B、有信心C、因成功而喜悦D、浮躁(正确答案)7、学会主动适应不包括()。
A、认亲环境的变化B、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正确答案)C、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D、增强自理能力8、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是()。
A、反正就要就业了,多花点钱没关系B、只要知识和技能学得好,就业之后的事现在不用想C、立足现实条件,积极规划自己的未来(正确答案)D、不断用曾经的失败提醒自己,尽量把目标定得低一些9、在下列行为倾向中,符合人际交往原则的是()。
A、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B、互相利用,讲究“人情交易”C、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D、互助互惠,在别人需要时贡献自己的力量(正确答案)10、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巨大的吸引力,不良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巨大的排斥力。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改变不良的个性品质。
下列选项中,属于不良个性品质的是()。
A、兴起爱好广泛B、坚定、乐观、谦逊C、对待朋友一视同仁,有同情心D、为人小气,有极强的嫉妒心(正确答案)11、下列个性特点中,妨碍友谊获得和发展的是()。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有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有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德育原理复习提纲一、选择题1.“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A. 尼尔·诺丁斯B. 科尔伯格C. 苏霍姆林斯基D. 马卡连柯2.以下是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相统一”思想的教育思想家是BA. 班杜拉B.苏霍姆林斯基C. 科尔伯格D. 杜威3.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DA. 托马斯·里可纳B. 威廉·贝内特C. 爱德华·怀因D. 尼尔·诺丁斯4.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DA. 威尔逊B. 麦克费尔C. 科尔伯格D. 纽曼5.以下那一着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A.A.道德教育论B.德育鉴C.训育论D.德育原理6.德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B.A.德育的社会性功能B.德育的自然性功能C.德育的个体性功能D.德育的教育性功能7.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AA.涂尔干道德教育论B.杜威的反对传统教育C.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D.诺丁斯的关怀理论8.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6年A和他的学生哈名、西蒙合着的价值与教学的出版.A.拉思斯B.萨沙C.科尔伯格D.诺丁斯9.诺丁斯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是AA.对自我的关怀B.对思想的关怀C.对亲密的人的关怀D.对世界的关怀10.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DA.综合课程形式B.活动课程形式C.隐性课程形式D.螺旋式结构11.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BA.“符号”课程模式B.“体谅”课程模式C.“社会行动”课程模式D. 品德教育课程模式12.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的基础之上.A. 自然论 B. 实践哲学 C. 神学 D. 儿童心理学13.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哪一个阶段B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非习俗水平14.教师作为德育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是下列哪种态度BA、权威主义B、中立主义C、调合的立场D、儿童中心主义15.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16.学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行的矛盾B.知与情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D.受教育者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他们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7.下面, A 是近代教育史上主要的课程论思想的代表人物.A斯宾塞 B洛克 C皮亚杰 D尼尔·诺丁斯18.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BA马卡连柯 B苏霍姆林斯基 C杜德海姆 D杜威19.一般说来,狭义的德育专指D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法制教育D.道德教育20.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这表明德育具有A.政治政治性B.享用性C.发展性D.社会性21.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在品德发展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形成发展的,其顺序是AA.知情意行 B.情知意行 C.意情知行D.行意情知2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德育的BA.创造性特点B.长期性特点 C.主体性特点D.示范性特点23.价值澄清理论关注的主要是什么DA、世界观教育B、人生观教育C、道德观教育D、价值观教育2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只需通过A学习就可以获得大部分的新行为A、观察B、模仿C、实践D、诱导25.夸美纽斯从“泛智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A的课程观A、百科全书式B、个人功利主义C、“符号”式D、社会行动26.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一种D的影响A、教育性B、社会性C、个体性D、价值性27.关于道德发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主要有三个,不包括BA 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B 智力发展方面的多元智力理论C 认知发展方面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D 行为发展方面的社会学理论28.对德育主体作用的认识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态度CA 权威主义B 中立主义C 民主立场 D调和的立场29.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不包括AA 职业素养B 专业素养C 教育素养D 道德素养30.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比较,其特点不包括AA.在教师的直接讲授方面B.在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应方面C.在对学习主体的尊重方面D.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安排方面31.道德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的课程形式是AA.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B.隐性课程 D. 教育课程32.关于直接影响德育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DA.教师与学生 C. 对德育过程的理解和设计B.德育过程其他要素的影响 D. 政府教育方针的制定33.具体的德育方法不包括BA.思维训练法 C. 启发法B.情感陶冶法 D. 理想激励法34.在近现代,对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作权威主义理解的代表人物是BA. 杜威B. 洛克和涂尔干C. 班杜拉D. 弗洛伊德35.“课程在其发展中应该回顾那些以他们为基础的基本概念,直到学生全面掌握了课程的参考资料为止”这是对哪一种课程设计的解释CA. 综合课程B. 单一分科课程C. 螺旋式课程D. 经验课程36.皮亚杰说,儿童是道德哲学家.这实际上是对哪种德育方法的阐释CA. 启发法B. 雕塑法C. 树人法D. 塑造法37.学校德育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应该归因到A上去A.社会发展等宏观因素B.生产力发展等宏观因素C.科技发展等社会因素D. 道德教育内容的教育性因素38.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B A.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的矛盾B.德育目标要求同学生的发展实际的矛盾C.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D.社会价值环境与学校的价值系统的矛盾39.道德发展可以概括为下列哪一过程 BA. 他律—自律—自由—无律B. 无律—他律—自律—自由C. 无律—自律—他律—自由D. 自由—自律—他律—无律40.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是CA.精神分析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新性善论 D.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4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CA.示范法B. 陶冶法C. 讲解法D. 讨论法42.德育目的具体化的首要任务是BA.实现德育目标的序列化过程B.实现由德育目的向德育目标的转化C.实现目标分类的过程D.实现德育目标的分解操作化过程43.关于我国的德育方面,政府的领导方式为A 全面干预型 B部分干预型 C政策干预型 D自由发展型44.学校德育是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从原始形态的德育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它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45.学记提出的“长善救失”的教育主张反映德育应遵循的原则是A.知行统一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46.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CA.爱国主义教育B.国际主义教育C.共产主义教育D.集体主义教育47.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关键是A.分析B.指导C.运用D. 系统化二、名词解释1. 德育: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2. 德性:德性就是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3. 新性善论: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际的作用,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某种对个体来说是先验但对人类整体实践来说是后天的社会性心理文化结构的遗传存在,它提供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正式由于先天道德禀赋的存在,道德教育才有发掘,发扬光大这一禀赋的可能.4. 德育目的: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5. 德育过程:即德育活动的客观顺序或工作流程.也有人从单个德育任务自开始到完成的历程角度加以界定6. 德育方法: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7. 德育主体: 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性发挥为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教师.8. 德育内容: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9. 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10.思维训练法: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11.行为训练法: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12.情感陶冶法: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13.品德测评:14.习俗性德育: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15.澄清反应: “澄清反应”亦称“澄清式问答”、“澄清式回应”,教师通过与学生就其关注的某一问题的对话,帮助学生澄清其思想以形成学生个人的价值观.三、填空题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_商品性_、生产性、_民主性_科学性、_发展性_和革命性等.2.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_德育原理_、德育论、_德育学_、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3.价值澄清过程的七个步骤涉及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_选择_、珍视、_行动_.4._“新性善论”_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是德育主题性发挥的前提之一.5.关于道德发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很多.概括地讲,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三大流派: _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_、行为发展方面的社会学习理论和_认知发展方面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_.6.德育目的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_导向功能_、调控功能、_评价功能_;德育目的的公德功能主要表现为:引导性功能、_规范性功能_.7.德育过程的特点包括_计划性与正面性性_、_复杂性与多端性_、_引导性与整合性_.8.方法论意义上的的德育方法包括:启发法、塑造法、_雕琢法_、树人法、_系统或综合法_.9.当代西方德育界形成的主要方法模式有:1认知发展方法模式2_社会学习方法模式_3价值澄清方法模式4_社会行动方法模式_.10.德育主体素养的提升应分为_德育师资的培育_、德育主体的自修_两个部分来研究.11.德育目的有教育功能.具体说来,德育目的对教育过程的作用主要体现为_导向功能_、_调控功能_、_评价功能_.13.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_家庭美德教育_、集体主义教育、_爱国主义教育_、民主与法制教育、_信仰道德教育_.14.德育过程的特点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内容:_计划性_与正面性、复杂性与_多端性_、引导性与_整合性_.15.具体的德育方法有:思维训练法、_情感陶冶法_、理想激励法_、_行为训练法_、修养指导法.16.在中国大陆,德育概念的泛化的原因主要有:_传统思想的影响_、_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_、_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_.17. 、、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和根本任务.即道德素养、专业素养、教育素养 .21.理想激励法师指通过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四、简答题1.德育原理的议题主要有哪些2.如何理解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的内涵与意义3.如何理解道德是“可教”的4.如何理解德育内容在发展的趋势上对“全球伦理”的确认所谓“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没有这样一种在伦理上的基本共识,社会或迟或早都会受到混乱或独裁的威胁,而个人或迟或早也会感到绝望.”5.如何构建优化的学校德育社会环境建立优化的学校德育之社会环境,需要发挥学校、政府以及社会三方面的主体性.⑴学校角色的正确定位⑵政府功能的正确发挥⑶社会精神实体的重构6.科尔伯格德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就其结构特征而言,会出现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阶段,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7.德育主要有哪几方面的功能⑴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展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⑵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⑶德育的教育性功能两大含义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8.如何提升德育主体的素养德育主体素养的提升主要应当通过培训和自修两大途径进行.由于德育主体分为专门的德育工作者和非专门的德育主体两个类型,德育主体素养的培训也应当分为德育师资的培训和德育主题的自修这两个部分来研究.9.影响学校德育内容的教育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⑴对道德可教性的理解.⑵德育目的、目标及其序列化.⑶德育过程观.⑷偶发因素.10.社会环境对于个体道德成长的价值主要有哪些⑴提供成长基地;⑵创造内在的需求;⑶左右运作模式.11.简述对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认识需要注意的问题.⑴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性功能观.其一是学校德育不仅为政治服务,而且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平衡等均有重要作用.其二是要求对每一项具体的德育功能必须有全面的理解;⑵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⑶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中的中介.12.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对中学德育内容的规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哪些⑴道德教育的内容仍然强调不够;⑵对教育对象的批判和省思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⑶对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性把握和尊重不够.13.依据现当代德育内容结构的一般趋势,学校德育内容应当包括哪些主要层次⑴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⑵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⑶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⑷较高层次的道德理想教育即“信仰道德”信德的教育.14.列举中国专门道德教育学科课程的主要问题.⑴课程内容的安排与教学处理问题.⑵教材内容的稳定性问题.⑶课程结构与设计的问题.15.简述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矛盾.⑴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⑵德育目标要求同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⑶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五、论述题1.什么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怎样贯彻这一德育原则德育因材施教:应当根据个性实际进行道德教育;应当对道德任务的难度做适当的安排耶尔克斯·道得逊定律,任务容易,增强动机效果提高,而不断增强任务的难度,最佳动机水平就会减低;应当做到德育与“心育”的统一;应当根据个体特定情境的全部个性实际去实施因材施教的德育.2.如何构建优化的学校德育社会环境①学校角色的正确定位:学校德育主动直接地参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学校德育应作为个体德育成长社会环境网络中最能动的力量去主动连接其他社会环境系统,组合各种正面影响形成合力;学校德育和教育应在体系内进行改造,努力形成适应和超越学校环境的中介机制,使学校德育社会环境中的正面德育影响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的德育影响,同时促进社会环境中德育影响有序化,开发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现实空间.②政府功能的正确发挥: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宏观环境系统发展的自觉力量;引导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建设;聚合社会环境子系统形成德育影响的合力.③社会精神实体的重构:首先要处理好系统和过程的关系;处理好适应和超越的关系.只有全社会建立起较为充分的对于学校德育的义务感和德育自觉,我们所追求的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优化才可能走向现实.3.联系实际,试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的作用.4.结合实际说明,如何提升德育主体素养德育主体素养的提升主要应当通过培训和自修两大途径进行,由于德育主体分为专门的德育工作者和非专门的德育主体,德育主体素养的培训也应当分为两部分研究.培训:德育师资的培育由大学教育院系培育德育师资,或者加大师范大学和教育学院政教专业课程中德育专业训练的力度;非专业道德教育工作者牙咬进行适当训练,在取得任职资格时必须获得过一定的“道德教育学分”;自修:德育主体的自修注意的德育使命策略;科研带动策略;实践与反思策略.德育主体素养的提供不仅仅设计德育或教育系统本身,社会宏观环境的改善对德育主体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以上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一方面呼吁社会支持,一方面从自己做起.提倡从自己做起,一方面是因为短时间内教师能够有所作为的首先是自身素养的改善;另一方面因为自身素养与工作成绩的提高也会提升社会对道德的认可和支持的水平.5.如何在学校中进行以关怀为中心的教育①教育的目的是明确的和毋庸置疑的.教育的主要目的应当是培养有能力的,关怀的,充满爱心并且受人喜爱的人.②满足相关的需要.让学生和教师在彼此的同意之下共同生活几年,尽可能让学生相处在一起,努力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能生活在同一地方.让回学生视自己为学校的主人.最后还必须有专门的时间用于建立关怀关系和信任关系.③减弱控制力.给教师和学生更多职责去做自己的判断,取消竞争性的升级制度并减少考试等.④取消等级制的教学计划,为所有学生提供卓越的教学计划,那些不以升入大学为基础的计划要和旨在升入大学的计划一样丰富,有吸引力和要求严格.⑤每天至少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关怀的主题.讨论和生存有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与关怀有关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学习如何道德地对待别人等.⑥告诉学生任何领域的关怀都需要一定的能力.关怀是人类生活坚韧的支柱.6.试说明惩罚作为教育方法的意义与局限惩罚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在教育活动中使人们产生了一种矛盾的心态.但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而惩罚的局限在于很多教育者没有使用正确的方式,使得惩罚制度出现了很多局限.例如为惩罚而惩罚、不公平、合理、准确,容易出现主观,武断和随意的惩罚.用刻板的惩罚手段,忽略对学生的尊重.。
XXX《德育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XXX《德育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XXX《德育论》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德育目标受到儒家思想道德的影响,这表明哪一因素对德育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A.经济政治制度B.生产力状况C.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D.德育对象的需要满分:2分正确答案:C2.德育的目的在于(),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
A.开发智力B.育德C.强身健体D.陶冶情操满分:2分正确答案:B3.()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A.XXXB.老子C.XXXD.XXX满分:2分正确答案:C4.德育过程的本质是()A.造就人格主体或再生产人格主体的过程B.造就人格客体的过程C.造就再生产道德客体的过程D.制定人格规范的过程满分:2分正确答案:A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集体活动满分:2分正确答案:B6.在近代西方那一本著作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人格”()A.《爱弥尔》B.《人格教育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普通教育学》满分:2分正确答案:D7.现代学校德育管理与现代经济管理和其他非学校管理的区分在于()A.客观性B.主观性C.教育性D.实践性满分:2分正确答案:C8.在现代中国是哪一部书提出进行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包孕三纲目八条目()A.《论语》B.《大学》C.《孟子》D.《中庸》满分:2分正确答案:B9.人格评测的指标只能以()要求为参照加以设计。
A.德育内容B.德育方法C.德育评价D.德育目标满分:2分正确答案:D10.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满分:2分正确答案:D11.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A.建立健全规章制度B.检查总结经验C.确定德育目标D.构造开展德育举动满分:2分正确答案:C12.从体系观来看德育过程,()仍然是德育体系运作过程的主要控制者或发轫者。
现代德育论复习题(班华主编)

现代德育论复习题(班华主编)绪论1、(1)德育即育德(名词解释):P92、现代德育(名词解释):3、()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
P124、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
P125、()是现代德育的精髓。
P136、()是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
P147、现代德育由片面的主知的、或主情的、或主行的德育,转向()发展的德育。
P158、现代德育是民族性与()的统一。
P179、培养()是各国德育的核心问题。
()是德育的灵魂,是一种激发人向上的动力。
P1710、德育是一定民族文化的产物,是因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存在、发展,也在参与民族文化实践中实现,因而具有浓烈的()。
P1711、现代德育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也就是()的统一。
P1812、中国德育的现代化要坚持民族精神与()统一,坚持民族性与()统一。
P19第一章1、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人性观、德性观:P262、()是现代德育性质研究的起点P243、人性不是抽象的,人在本质上是()。
人性是社会赋予的。
P254、人性和德性(名词解释):P305、德育本质(名词解释):P326、原始社会的道德生活就表现为()。
()构成了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当教育、生产和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等就成为德育的基本形式。
P377、知识经济的特征是什么?P408、现代化(名词解释):P439、现代化社会的德育的基本特征是:()。
10、现代人(名词解释):P4611、德育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
P4912、现代德育既有社会性功能,也有();既有限制性、规范性功能,也有()。
P5213、德育现代化(名词解释):P5614、简述学校德育制度体系的内容。
P5715、只有()才能最终把人从动物中提炼出来成为文明的人。
制度从本质上讲是一套行为规范体系。
制度的核心是体现一定德育思想的德育活动的规范体系。
P5716、现代德育体系包括:()。
P5817、()是人的主体性发展所达到的新的水平,也是人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个性的重要的条件。
德育原理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德育原理概述1、在中国大陆,德育概念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传统思想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的分工细、学科分化、意识形态概念的分化现象过程在中国不明显,我国有道德与政治不分的传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政治教育的强调。
2)、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我国在学苏联时只学了合乎自己思维习惯的东西。
3)、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使然。
由于以小博大的战争环境等原因,1949年之前的德育概念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教育未得到及时的改变,受文革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反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强化。
2、德育概念的泛化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什么弊端?1)、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
2)、在论述德育过程或德育的心理机制时又统统变成了道德教育过程或心理机制的描述,容易造成理论体系上的一些逻辑错乱。
3)、过于宽泛的德育概念在理论上往往使人难以在一个统一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我们若一味坚持自己的“特色”,则难以与人对话,难以“同世界接轨”。
4)在实践中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而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5)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因而,德育概念外延的界定必须做认真的清理,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
3、你是怎样理解德育概念的?⑴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从内容上来讲,它包括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的教育。
⑵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同智育、体育密切相关。
⑶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4.理解人类社会划分的依据和标志是什么,怎么划分的?依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指示器和人类社会依据人的发展水平。
《德育论》试卷及答案

常州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试卷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姓名得分1.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B 家长委员会C。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D.学校德育2。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标志是()。
A.品德认识 B。
品德情感C。
品德意志 D。
品德行为3。
中国古代社会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这表明德育目标由什么所决定().生产力水平经济政治制度科技发展水平D.哲学思想4.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A。
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B.德育原则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5。
什么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A.社会德育B。
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工作单位实施的德育6.德育过程的实质是()A。
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
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7.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人们的品德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影响作用,所以要求社会德育必须( )A .要考虑宣传对象的需要和特点B。
社会德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C。
坚持正确的导向,使其内容科学健康D.手段、形式应灵活多样在那一个社会历史阶段最早形成了一定的德育思想()A.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9。
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A。
民主性B.变革性C.继承性D.滞后性10. 下列哪一个观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
“人最为天下贵”“人定胜天”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
决定德育内容的是A。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德育目标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D。
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12.德育论的研究对象是:A。
德育规律B。
道德教育规律C . 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教育规律13。
福师1208考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1、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B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答案:B3、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
A、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活动——动机理论C、最近发展区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A、知与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答案:C5、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答案:B6、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A、主观-发展性B、主体-发展性C、客体-发展性D、主题-发展性答案:B7、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答案:A8、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答案:A9、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答案:A10、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与灵魂是A、科学主义B、人文精神C、狭义的人文主义D、政治学和经济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选择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选择的答1、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A、导向作用B、陶冶作用C、调节作用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答案:ACD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是A、传授道德知识B、培养道德行为习惯C、发展道德认识能力D、培养道德意志答案:AC3、在陶冶教育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A、思想品德课B、人格感化C、环境陶冶D、艺术薰陶答案:BCD4、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B、民主性C、开放性D、科学性答案:BCD5、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如下哪几个方面A、实施德育的准备B、德育实施C、德育评价D、综合调控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德育课程知识点:德育课程的含义教材页码:P1572、思想品德知识点:思想品德的含义教材页码:P1043、德育方法知识点:德育方法的含义教材页码:P217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应遵循的要求是什么?知识点:学生的品德评价教材页码:P3082、德育网络的功能是什么?知识点:德育网络的功能教材页码:P1953、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是什么?知识点: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教材页码:P2644、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知识点: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教材页码:P785、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应体现哪几个原则?知识点: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原则教材页码:P175五、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1分,共23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贯彻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知识点: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及贯彻教材页码:P147—1502、简述现代德育研究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势。
现代德育论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

现代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格子里)1、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法答案:B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答案:B3、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
A、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活动——动机理论C、最近发展区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A、知与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答案:C5、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答案:B6、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A、主观-发展性B、主体-发展性C、客体-发展性D、主题-发展性答案:B7、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答案:A8、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答案:A9、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答案:A10、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与灵魂是A、科学主义B、人文精神C、狭义的人文主义D、政治学和经济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选择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 分,共10 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格子里)题目序号1 2 3 4 5答案序号1、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A、导向作用B、陶冶作用C、调节作用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答案:ACD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是A、传授道德知识B、培养道德行为习惯C、发展道德认识能力D、培养道德意志答案:AC3、在陶冶教育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A、思想品德课B、人格感化C、环境陶冶D、艺术薰陶答案:BCD4、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B、民主性C、开放性D、科学性答案:BCD5、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如下哪几个方面A、实施德育的准备B、德育实施C、德育评价D、综合调控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 分)1、德育课程知识点:德育课程的含义教材页码:P1572、思想品德知识点:思想品德的含义教材页码:P1043、德育方法知识点:德育方法的含义教材页码:P217四、简答题:(每小题7 分,共35分)1、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应遵循的要求是什么?知识点:学生的品德评价教材页码:P3082、德育网络的功能是什么?知识点:德育网络的功能教材页码:P1953、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是什么?知识点: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教材页码:P2644、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知识点: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教材页码:P785、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应体现哪几个原则?知识点: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原则教材页码:P175五、论述题:(第1小题12 分,第2 小题11分,共23 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贯彻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知识点: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及贯彻教材页码:P147—1502、简述现代德育研究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势。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的()教育。
A. 思想B. 道德C. 法律D. 政治答案:B2.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
A.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B.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C.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D.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答案:C3. 德育的实施途径包括()。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家庭教育D. 所有选项答案:D4.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A. 知识水平B. 道德品质C. 审美能力D. 身体素质答案:B5. 德育的基本原则是()。
A. 以人为本B. 以德为先C. 以智为重D. 以体为本答案:B6. 德育的实施方法包括()。
A. 讲授B. 讨论C. 活动D. 所有选项答案:D7. 德育的实施主体包括()。
A. 教师B. 家长C. 学生D. 所有选项答案:D8. 德育的实施环境包括()。
A. 学校B. 家庭C. 社会D. 所有选项答案:D9. 德育的评价方式包括()。
A. 考试B. 观察C. 访谈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德育的实施过程包括()。
A. 教育B. 引导C. 激励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德育的功能包括()。
A. 塑造人格B. 培养习惯C. 传授知识D. 激发兴趣答案:A、B2.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社会主义教育D. 个人主义教育答案:A、B、C3. 德育的实施策略包括()。
A. 正面引导B. 反面警示C. 榜样示范D. 情境模拟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正确2. 德育的实施只需要教师参与。
()答案:错误3.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答案:正确4. 德育的评价方式仅限于考试。
()答案:错误5. 德育的实施过程是单向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德育原理试题一:1. 德育原理是什么?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 请列举并解释德育原理中的几个重要理念或原则。
3. 在实际教育中如何贯彻德育原理?请提供一些实例。
答案一:1. 德育原理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运用道德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品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原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良好学校文化和社会文明的基石。
2. 重要的德育原理包括:a. 以人为本:强调以人的发展和个体的价值为中心,关注个体全面成长。
b. 身心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健康成长。
c. 以德育为纲:将德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贯穿教育全过程。
d. 情感教育:关注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能力。
e. 行为规范: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
3. 在实际教育中,贯彻德育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a. 设立德育课程: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教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念。
b. 情感关怀: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c. 值得效仿的榜样:树立正面榜样,激励学生向优秀行为看齐。
d. 课堂实践: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
e. 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原理试题二:1. 请解释什么是“以德育为纲”原则,并说明其在学校德育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2. 为什么情感教育在德育中非常重要?你认为如何有效开展情感教育?3. 请选择一个德育原理,并结合你的亲身经历,阐述你对该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二:1. “以德育为纲”原则是指在学校德育中,将德育教育置于首要位置,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设置德育课程,通过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加强师德建设,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注重日常教育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校园文化建设。
2. 情感教育在德育中非常重要,因为情感是人类意识活动的核心之一,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的()。
A. 知识教育B. 思想教育C. 道德教育D. 技能教育2.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习惯C. 塑造人格D. 增强能力3.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尊重学生B. 因材施教C. 循序渐进D. 所有选项都是4. 德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A. 课堂教学B. 日常生活C. 社会实践D. 所有选项都是5.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A. 知识水平B. 道德品质C. 学术成就D. 艺术修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德育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_________的培养。
7. 德育的过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
8.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公德教育。
9. 德育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实践锻炼等。
10. 德育评价应注重学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12. 阐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
13. 描述德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如何将德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15. 论述德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16. 阅读以下案例:某学校为了加强德育教育,决定开展“文明礼仪月”活动。
请分析该活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D4. D5. B二、填空题6. 思想品德7. 知识传授品德培养8. 个人品德家庭美德9. 言传身教情感陶冶10. 品德表现行为习惯三、简答题11. 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还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格子里)1、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B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答案:B3、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
A、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活动——动机理论C、最近发展区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A、知与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答案:C5、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答案:B6、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A、主观-发展性B、主体-发展性C、客体-发展性D、主题-发展性答案:B7、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答案:A8、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答案:A9、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答案:A10、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与灵魂是A、科学主义B、人文精神C、狭义的人文主义D、政治学和经济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选择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 分,共10 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格子里)题目序号1 2 3 4 5答案序号1、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A、导向作用B、陶冶作用C、调节作用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答案:ACD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是A、传授道德知识B、培养道德行为习惯C、发展道德认识能力D、培养道德意志答案:AC3、在陶冶教育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A、思想品德课B、人格感化C、环境陶冶D、艺术薰陶答案:BCD4、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B、民主性C、开放性D、科学性答案:BCD5、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如下哪几个方面A、实施德育的准备B、德育实施C、德育评价D、综合调控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 分)1、德育课程知识点:德育课程的含义教材页码:P1572、思想品德知识点:思想品德的含义教材页码:P1043、德育方法知识点:德育方法的含义教材页码:P217四、简答题:(每小题7 分,共35分)1、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应遵循的要求是什么?知识点:学生的品德评价教材页码:P3082、德育网络的功能是什么?知识点:德育网络的功能教材页码:P1953、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是什么?知识点: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教材页码:P2644、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知识点: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教材页码:P785、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应体现哪几个原则?知识点: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原则教材页码:P175五、论述题:(第1小题12 分,第2 小题11分,共23 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贯彻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知识点: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及贯彻教材页码:P147—1502、简述现代德育研究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势。
知识点:现代德育研究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势教材页码:P313—320福师1203 考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格子里)1 2 3 4 5 6 7 8 9 101、着重于传授道德知识, 发展道德认识能力,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A 隐性德育课程B 活动性德育课程C 认识性德育课程D 辅导性德育课程答案:C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答案:B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道德认识,这是那一种德育方法?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说理教育法答案:D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A、知与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答案:C5、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答案:B6、现代学校德育管理与现代经济管理和其他非学校管理的区别在于A. 客观性B. 主观性C. 教育性D. 实践性答案:C7、()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德育最直接的目的。
A、培养独立能力B、促进心理健康C、养成逻辑思维习惯D、培养和谐的个性答案:D8、外国德育思想产生可以追溯到A、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后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答案:A9、小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有所区别,表明确定德育目标必须依据哪一因素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B、受教育者的发展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答案:C10、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是A、活动性B、民主性C、认知性D、科学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选择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 分,共10 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格子里)1 2 3 4 51、在陶冶教育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A、思想品德课B、人格感化C、环境陶冶D、艺术熏陶答案:BCD2、制约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因素有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B、受教育者的发展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答案:ABCD3、当代我国的德育模式主要有哪几种?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答案:ABCD4、以下属于确立德育目标、内容的方法论原则的有A、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B、适应性与超越性统一C、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D、民族性与全人类文化因素相融合答案:ABCD5、人的价值包括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B、尊重真理C、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D、热爱知识答案:AC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 分)1、陶冶教育法知识点:陶冶教育法的含义教材页码:P2332、德育目标知识点:德育目标的含义教材页码:P1293、决策性评价知识点:决策性评价的含义教材页码:P294四、简答题:(每小题7 分,共35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是什么?知识点: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教材页码:P1452、德育网络的功能是什么?知识点:德育网络的功能教材页码:P1953、现代德育过程组织运行的特征有哪些?知识点:现代德育过程组织运行的特征教材页码:P1014、现代德育评价具有了哪些与传统德育评价完全不同的特征?知识点:现代德育评价与传统德育评价的不同特征教材页码:P2845、简述德育实际工作者开展德育研究的必要性。
知识点:德育实际工作者开展德育研究的必要性教材页码:P322五、论述题:(第1小题12 分,第2 小题11分,共23 分)1、联系实际说明现代学校班级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知识点:现代学校班级管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教材页码:P2692、简述外国德育改革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知识点:外国德育改革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教材页码:P392福师1203 考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格子里)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在于A、寓教于乐B、育德性C、授业D、解惑答案:B2、德育指导思想的核心是A、德育管理B、德育方法C、德育评价D、德育内容、德育目标答案:D3、现代德育性质研究的起点A、德育存在B、德育发展C、德育发生D、德育约束答案:C4、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什么评价A、决策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B5、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访谈、发问卷等方式来了解德育现状,收集有关事实、数据等材料,这是哪一种现代德育研究方法A、观察法B、活动产品分析法C、调查法D、经验总结法答案:C6、个性教育本质上是A、素质教育B、心理教育C、道德教育D、知识教育答案:B7、20 世纪50-60 年代是当代西方国家德育理论发展的哪个阶段A、新道德教育理论建立时期B、道德教育理论沉寂时期C、道德教育理论繁荣时期D、道德教育理论成熟时期答案:B8、优化认识性德育课程,首先应该把德育的重点放在A、简单记忆某些规范、原则B、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C、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D、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答案:D9、日本学校德育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突出民族精神的培养B、注重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C、推行大一统的德育管理体制D、把传统儒家伦理当作学校相对稳定的内容一以贯之,使学校德育能以不变应万变,发挥更大作用答案:D10、现代德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是A、创新德育理论B、发挥德育作用C、为现代德育实践服务D、建立德育评价体系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选择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 分,共10 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格子里)1 2 3 4 51、德育网络的沟通方式包括A、联席会议B、互访C、通讯联系D、编印刊物答案:ABCD2、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特征是A、教育内容系统性B、重视通过活动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C、养成行为习惯D、陶冶情操答案:BC3、坚持现代德育管理的民主性,对于学校高层管理者来说,必须做到A、发扬民主精神和民主作风B、与被管理者平等相处C、把权力紧紧握在自己手中,不把权力交给职工代表大会D、自觉接受被管理者的监督答案:ABD4、德育评价的功能包括A、信息反馈功能B、管理功能C、教育功能D、研究功能答案:ABCD5、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是A、陶冶功能B、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功能C、导向和激励功能D、规范、约束功能答案:A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 分)1、德育环境管理知识点:德育环境管理的含义教材页码:P2672、德育组织知识点:德育组织的含义教材页码:P2653、心理咨询法知识点:心理咨询法的含义教材页码:P234四、简答题:(每小题7 分,共35分)1、简述建立德育网络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