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共29张ppt)
抑武:罢免宿将兵权, 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崇文: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杯酒释兵权
劝学文——宋真宗 富豪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种粟。 安屋不用加高粱,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与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政治形势:唐末藩镇割据, 武将专权,政局动荡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更替简表
政权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宋
建立者 朱温 李存勖 石敬瑭 刘知远 郭威 赵匡胤
身份 宣武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天雄节度使 禁军统帅、 归德节度使
时间 907—923 923—936 936—946 947—950 951—960
岁币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 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钱穆《国史大纲》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①宋辽关系
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 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 原形成严重威胁。
北宋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 伐,均告惨败。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 签订“澶渊之盟”(1005年)。北宋获得 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
①行政:派文官任“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
②财政: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制钱谷
③军事: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
驻地。
“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惰”
收精兵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2.措施
——范祖禹:《转对条上四事》
①积极: 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 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 权。
崇文: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杯酒释兵权
劝学文——宋真宗 富豪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种粟。 安屋不用加高粱,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与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政治形势:唐末藩镇割据, 武将专权,政局动荡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更替简表
政权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宋
建立者 朱温 李存勖 石敬瑭 刘知远 郭威 赵匡胤
身份 宣武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天雄节度使 禁军统帅、 归德节度使
时间 907—923 923—936 936—946 947—950 951—960
岁币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 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钱穆《国史大纲》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①宋辽关系
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 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 原形成严重威胁。
北宋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 伐,均告惨败。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 签订“澶渊之盟”(1005年)。北宋获得 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
①行政:派文官任“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
②财政: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制钱谷
③军事: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
驻地。
“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惰”
收精兵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2.措施
——范祖禹:《转对条上四事》
①积极: 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 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 权。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 为虚职;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 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 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北宋地方政策的影响
文官任长官,减少武将据地造反的可能; 打击节度使,节度使无权收税,掐断节度使拥兵自重的 机会; 各地赋税除很少部分外,绝大部分上缴中央,各地财政 困难,甚至相当穷酸; 各地兵、民分离,避免各地民政长官与军事长官勾结, 一起叛变; 各地精兵编入禁军,加强中央军事实力,减轻各地军事 力量,使之无力威胁中央; 强干弱枝,保证了中央集权,但不利于各地治理和防卫, 让敌人易于进攻。
双方最终达成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 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 称为“岁赐”。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北宋帝国的“三冗”问 题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北宋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上: 为分散机构权力,在中央,枢密院专
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 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枢密院与禁军机构“三衙”分权,前 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 权调兵。
一部一职
多部一职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第九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大宋面临的危机 国家不统一 中央难集权 武将权力大 北方有劲敌 财政出危机 政治太腐败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 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 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北宋地方政策的影响
文官任长官,减少武将据地造反的可能; 打击节度使,节度使无权收税,掐断节度使拥兵自重的 机会; 各地赋税除很少部分外,绝大部分上缴中央,各地财政 困难,甚至相当穷酸; 各地兵、民分离,避免各地民政长官与军事长官勾结, 一起叛变; 各地精兵编入禁军,加强中央军事实力,减轻各地军事 力量,使之无力威胁中央; 强干弱枝,保证了中央集权,但不利于各地治理和防卫, 让敌人易于进攻。
双方最终达成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 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 称为“岁赐”。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北宋帝国的“三冗”问 题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北宋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上: 为分散机构权力,在中央,枢密院专
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 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枢密院与禁军机构“三衙”分权,前 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 权调兵。
一部一职
多部一职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第九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大宋面临的危机 国家不统一 中央难集权 武将权力大 北方有劲敌 财政出危机 政治太腐败
人教统编版_高中历史_两宋的政治和军事_优秀课件1
加强 分割宰相财权 君主 分割宰相行政权 专制
统兵权与调兵权 分离
三司(盐铁、度支、户部)
分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分
枢统密兵院权有无调调兵兵权权无。统兵权;三衙有分
(2007·宁夏文综·28)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 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3、北宋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有何特点
重文轻武 崇尚文治 分化事权 强干弱支
4、影响
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 统一和安定,加强了中央集权; 局限: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 风气。
财政 契 危机 丹
燕云十六州
党 项
西 夏
辽骑 兵
边防压力
冗制 兵度
澶渊之盟
岁 币
战斗力
北 伐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 收
驻地(更戍法)
权 分散事权 增行设 的通四判个,路与级知机州构彼“此四制监约司;”设立平分
宋朝地方机构——“虚”三级制
路……州——县 “路”之特点:
路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长官。 在州之上,不存在单一的行政区划
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分 分割宰相军权 枢密院专掌军政,枢密使由文官担任。
•
——摘编自马德斌《为什么工业革命 发生在1 8世纪 的英国 》
•
材料三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 场…… 英国还 拥有更 多的、 可作工 业革命 资金用 的流动 资本…… 由于行 会较早 瓦解, 由于对 传统的 条块农 田的圈 占,英 国获得 了充裕 的流动 劳动力 ……贫 穷的农 民们失 去了自 己的部 分甚至 全部土 地,被 迫当租 地人或 打散工 的人, 否则就 不得不 去城里 找工作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共27张ppt)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目录
一、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二、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 三、王安石变法 四、南宋的偏安
1.宋初专制集权加强的背景、措施、影响。(唯物史观,历 史解释)
问 2.宋辽、宋夏关系的特点;北宋出现财政危机的原因。(历 题 史解释) 导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措施、影响。(唯物史观,历 引 史解释)
4.南宋偏安局面形成及维持的原因。(时空观ຫໍສະໝຸດ ,唯物史 观)历 史 时 空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北宋的建立
960年, 后周大将赵匡胤 发动陈桥驿兵变,废后 周皇帝,建立宋朝,定 都东京,史称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
太祖问:“天下自唐 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 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 涂炭,炭,其故何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 史料三 禁军聚之京师……皆一以当百。诸镇皆知兵力精 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由我太祖能强干弱枝、制治于 未乱故也。
——司马光《涑水记闻》
探究:据上述史料,概括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控制方 面的措施。
提示:①行政(削实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 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___________
宰相赵普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
主观) 题 史料一 (宋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
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从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
史料二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多以赋入自赡,名曰留 使……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 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
②财政(制钱谷):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 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军政(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 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目录
一、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二、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 三、王安石变法 四、南宋的偏安
1.宋初专制集权加强的背景、措施、影响。(唯物史观,历 史解释)
问 2.宋辽、宋夏关系的特点;北宋出现财政危机的原因。(历 题 史解释) 导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措施、影响。(唯物史观,历 引 史解释)
4.南宋偏安局面形成及维持的原因。(时空观ຫໍສະໝຸດ ,唯物史 观)历 史 时 空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北宋的建立
960年, 后周大将赵匡胤 发动陈桥驿兵变,废后 周皇帝,建立宋朝,定 都东京,史称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
太祖问:“天下自唐 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 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 涂炭,炭,其故何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 史料三 禁军聚之京师……皆一以当百。诸镇皆知兵力精 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由我太祖能强干弱枝、制治于 未乱故也。
——司马光《涑水记闻》
探究:据上述史料,概括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控制方 面的措施。
提示:①行政(削实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 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___________
宰相赵普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
主观) 题 史料一 (宋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
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从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
史料二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多以赋入自赡,名曰留 使……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 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
②财政(制钱谷):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 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军政(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 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共16张PPT)
改革创新
材料6:依照当时情况,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
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
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下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王安石改革中应该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
①改革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尤其要关注老百姓的利益。 ②改革必须使措施行之有效,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③改革必须把握好时机,特别要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 ④改革需要有长远的计划和目标,不可操之过急。 ⑤改革中要注意用人得当。 ……
崇文抑武
“自安”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也有效地抑制了武夫篡位的危险,不至于重蹈政权更换频繁的覆辙。 “不安”崇文抑武的推行致使宋代后期少有悍将强将,军事力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危机凸显
根据材料并结课本51页历史纵横(北宋的募兵政策),宋代遇到了什么样的危机?
冗兵、冗官、冗费,积贫积弱 在于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均告失败,最后只得“以金钱换和平”
偏安一隅
1、北宋覆灭
靖康二年(1127)四月初一,金军押解被俘虏的徽、钦二帝及宗室、 嫔妃、大臣、工匠、伎女等3000余人撤离汴京,返回北方,同时掠走金帛 珍宝、法驾仪仗、天文仪器、图书乐器等,史称“靖康之变”。
2、南宋建立
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钦二帝被俘北去, 史称“靖康之变”。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 宋。赵构即为宋高宗。
贷款指标,硬性摊派。
-----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利息高,手续复杂,官吏趁机贪污;政府强制借贷。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改革创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例如:富国措施之募役法
(新教材)高中历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公开课课件统编版1
北宋建立于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后称帝,定都开封。宋太祖及其后继者通过先南后北的策略,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局面。为加强中央集权,北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集中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并发展选官制度,扩大科举规模。这些措施虽有利于统一和防止分裂,但也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和行政效率低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包括重文轻武、分割地方权力、弱枝强干以终达成澶渊之盟。该和议规定宋辽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并由北宋每年给予辽岁币,对北宋而言虽加重了财政负担,但也维持了边境和平,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优秀课件
(2)分散中央机构权力
二府三司制
皇帝
领宋唐削
唐
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域分权设:行政、 参:决策流 弱相权的知政事增 强 皇为副相宋的中。
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经 程统方兵,后权者统兵央但
无权调兵。
济分式
官
、权:
制
军
削有
六部
事
弱何
三 大 专 业
相不 权同
◎宋辽交战形势图
②北宋与西夏
北宋又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 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和 议。是为“庆历和议”,内容包括:西夏 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 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 不可取:北宋作为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签订和议, 每【年讨付论出】一你大觉得笔北钱宋财这,种是“一以种钱屈财辱的行为。
积极方面
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 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
消极方面
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 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 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 祸根。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钱穆:《国史大纲》
北宋后期,内忧 外患,国力日衰。
北宋康王赵构南渡,在 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 安,史称南宋。
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钦二帝被俘北去, 史称“靖康之变”。
二、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 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钦二帝被俘北去,史称“靖康
之变”。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即为宋高宗。
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两宋的政治与军事PPT课件1
近易远”
轻人民负担
市易法
政府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大商人垄断市场,增加政府财 政收入
强 兵 保甲法
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对农民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 “兵农合一”
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 高宋军的战斗力,但效果不佳,再 败西夏。
学思之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材料一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 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宋)刘挚《论助役法分析第二疏》
材料二 今出钱货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 恐其道负,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 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
——《宋史·司马光传》
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
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两宋 的政治 与军事 课件1 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两宋 的政治 与军事 课件1
“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 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 众皆罗拜呼万岁。”
——《宋史》
宋朝的建立:公元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
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安宁稳定
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两宋 的政治 与军事 课件1
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两宋 的政治 与军事 课件1
二、新弊: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
积弱积贫
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两宋 的政治 与军事 课件1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 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
——赵翼《廿二史札记》
熙宁新法(王安石变法)
➢ 积极: 1.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No 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2.积弱局面有所改观:使北宋国力有所增强。 ➢ 消极: 1.”强兵”方面,成果甚微。
Image 2.一些变法措施,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反而加重了人民
负担 3.用人不当,反动派攻击 4.操之过急;王安石个人问题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熙宁二年七月,颁均输法;九月,颁常平给敛法,也即 “青苗法”;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法;熙宁三年十二月,连颁保 甲法和募役法;熙宁五年三月,颁市易法;五月,在保甲法基础 上增加保马法;八月,颁方田均税法。
——李洁非《王安石变法》
材料四:(守旧派苏辙认为青苗法)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 救民之困,不为利也。
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 用人
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吏
打破按资升迁的成 规
熙宁新法(王安石变法)
材料一:(司马光说)介甫素刚直……及宾客僚属竭论事,则唯希 意迎合曲从如流者,亲而礼之;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 甫輒弗色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
——《宋史・孙固传》
材料二: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 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 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 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 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 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 次年拜相。
1、背景:(1)必要性:
社会危机严重加剧——内忧外患
(2)可能性: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基。
必要 性
北宋中期,由于“三冗”严重,导致 北宋积贫积弱,加之阶级矛盾和民族 矛盾严重,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熙宁新法(王安石变法)
➢ 积极: 1.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No 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2.积弱局面有所改观:使北宋国力有所增强。 ➢ 消极: 1.”强兵”方面,成果甚微。
Image 2.一些变法措施,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反而加重了人民
负担 3.用人不当,反动派攻击 4.操之过急;王安石个人问题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熙宁二年七月,颁均输法;九月,颁常平给敛法,也即 “青苗法”;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法;熙宁三年十二月,连颁保 甲法和募役法;熙宁五年三月,颁市易法;五月,在保甲法基础 上增加保马法;八月,颁方田均税法。
——李洁非《王安石变法》
材料四:(守旧派苏辙认为青苗法)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 救民之困,不为利也。
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 用人
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吏
打破按资升迁的成 规
熙宁新法(王安石变法)
材料一:(司马光说)介甫素刚直……及宾客僚属竭论事,则唯希 意迎合曲从如流者,亲而礼之;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 甫輒弗色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
——《宋史・孙固传》
材料二: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 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 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 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 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 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 次年拜相。
1、背景:(1)必要性:
社会危机严重加剧——内忧外患
(2)可能性: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基。
必要 性
北宋中期,由于“三冗”严重,导致 北宋积贫积弱,加之阶级矛盾和民族 矛盾严重,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
——《朱子语类》
利: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 化了中央集权。 弊: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长 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导致北宋出现“三冗两积”局面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三冗两积
(一)边防危机
1、北宋与辽 2、北宋与西夏
积弱,外不敌辽夏金虎狼之兵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
3.把握好故事 情节 , 是欣 赏 小 说的 基 础, 也 是 整体 感 知 小说 的 起 点。 命 题 者在 为 小 说命 题 时, 也 必 定以 情 节 为出 发 点, 从 整 体上 设 置 理解 小 说 内容 的 试 题。 通 常 从情 节 梳 理、 情 节 作用 两 方 面设 题 考 查。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
绍兴和议 忽必烈即位 元朝统一
916 960 1005 1038
1069 1115 1125 1127
1141
1206 1260 1271 1279
契北
西
丹宋
夏
建建
建
国立
立
金金金
朝灭灭
建辽北
立
宋
蒙
蒙古
古
改国
统
号元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 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材料三:“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
冗官、冗兵、冗费
“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民间俗语
三、王安石变法
背景: ① 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②“庆历新政”失败。 ③“三冗两积”,内忧外患。
范 仲 淹
领域 富国 强兵
措施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均输法
内容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 纳钱代役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可集资或贷款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利: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 化了中央集权。 弊: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长 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导致北宋出现“三冗两积”局面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三冗两积
(一)边防危机
1、北宋与辽 2、北宋与西夏
积弱,外不敌辽夏金虎狼之兵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
3.把握好故事 情节 , 是欣 赏 小 说的 基 础, 也 是 整体 感 知 小说 的 起 点。 命 题 者在 为 小 说命 题 时, 也 必 定以 情 节 为出 发 点, 从 整 体上 设 置 理解 小 说 内容 的 试 题。 通 常 从情 节 梳 理、 情 节 作用 两 方 面设 题 考 查。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
绍兴和议 忽必烈即位 元朝统一
916 960 1005 1038
1069 1115 1125 1127
1141
1206 1260 1271 1279
契北
西
丹宋
夏
建建
建
国立
立
金金金
朝灭灭
建辽北
立
宋
蒙
蒙古
古
改国
统
号元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 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材料三:“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
冗官、冗兵、冗费
“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民间俗语
三、王安石变法
背景: ① 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②“庆历新政”失败。 ③“三冗两积”,内忧外患。
范 仲 淹
领域 富国 强兵
措施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均输法
内容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 纳钱代役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可集资或贷款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北宋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上: 为分散机构权力,在中央,枢密院专
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 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枢密院与禁军机构“三衙”分权,前 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 权调兵。
一部一职
多部一职
这样的制度会产生何种影响?
各部门互相制衡,谁也无法独揽 大权,大大增加了专制集权;
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 为虚职;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 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 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北宋地方政策的影响
文官任长官,减少武将据地造反的可能; 打击节度使,节度使无权收税,掐断节度使拥兵自重的 机会; 各地赋税除很少部分外,绝大部分上缴中央,各地财政 困难,甚至相当穷酸; 各地兵、民分离,避免各地民政长官与军事长官勾结, 一起叛变; 各地精兵编入禁军,加强中央军事实力,减轻各地军事 力量,使之无力威胁中央; 强干弱枝,保证了中央集权,但不利于各地治理和防卫, 让敌人易于进攻。
北宋两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并引来 辽国的报复,宋军在澶州之战中终于勉强 击败辽军,迫使双方议和(澶渊之盟);
双方签定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 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 称为“岁币”。
北宋帝国与西夏帝国的和战
西北党项族在唐末崛起,后与北宋爆发 冲突,北宋屡战屡败,但西夏国力弱,消 耗也非常大;
导致行政效率大减,不利于快速 处理紧急政务;
各部门互相倾轧,谁也不管正事, 最终不得不由皇帝做最终决定, 增强了皇帝的权威;
大量官员尸位素餐,却收入颇高, 导致帝国财政出现危机。
北宋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监察上: 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pt课件
先天下 之忧而
忧 后天下 之乐而
乐
范仲淹(989~1052)
人言不足恤 祖宗不足法 天变不足畏
四、革弊之策——王安石变法
(一)背景 (二)原则 (三)目的 (四)内容 (五)影响
积极:王安石变法达 到了富国的目的,增加 了大笔收入。
材料一:王安石变法更以“天变不足畏,祖宗 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力求把 变革进行到底。……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为 了解决国家的财政困难,他希望能做到“民一 益富而国用饶”,希望用增加生产和夺兼并之 来改善国家财政状况。
(二)原则
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
(三)目的
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
(四)内容
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
(五)影响
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
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积极:王安石变法达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有 哪些积极的作用
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政府财政收入 大大增加;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使 北宋国力有所增强。
四、革弊之策——王安石变法 材料二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
(一)背景
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
中央 路
府州军监 县
安抚司(帅司)
转运司(漕司)
四
监
提点刑狱司(宪司) 司
提举常平司(仓司)
知州(或知府等)
通判 知县(或县令等)
特点:分化事权、加强君权
①在中央: 二府三司制
宋唐::二三府省三六司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二、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 1.宋辽关系 (1)战争:北宋建立之前,_契__丹__族____建立的辽朝占领了燕云十六州, 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 均告惨败。 (2)议和 ①背景: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 ②内容:宋辽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__兄__弟___相称;北宋每年送 给辽“__岁__币___”。 ③影响: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新变化。
问题 导引
1.宋初专制集权加强的背景、措施、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宋辽、宋夏关系的特点;北宋出现财政危机的原因。(历史解释)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措施、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南宋偏安局面形成及维持的原因。(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3)抑制武将,实行___崇__文__抑__武__的方针。 ①罢免_宿__将____兵权,用___文__官__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大力提倡__文__治___,扩大___科__举__规模,抬高__文__官___和___士__人__的 地位。 3.影响 (1)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__统__一___和___安__定__,强化了 _中__央__集__权____。 (2)但制度束缚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_行__政__效__率____;造 成了严重的财政边防危机。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北宋前期的冗官冗兵导致财政危机。 (2)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3)“__庆__历___新__政__”失败。 ①发起者:__范__仲__淹___ ②宗旨:整顿官僚机构 ③败因: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 2.目的:实现__富__国__强__兵___。
3.北宋财政危机
(1) 养 兵 : 通 过 募 兵 制 供 养 一 支 空 前 庞 大 的 军 队 , 导 致 军 费 直 线 上
升。
(2)养官: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
伍也不断膨胀。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2)分散_机__构____权力,使其互相牵制。 ① 在 中 央 : 由 _枢__密__院____ 专 掌 军 政 , __三__司___ 专 掌 财 政 , 与 宰 相 分 权,并增设_参__知__政__事____为副相; 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 _三__衙____”分 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②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 称 _四__监__司____ , 从 不 同 方 面 对 各 州 进 行 监 控 ; 州 一 级 增 设 __通__判___ , 与 _知__州____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历史 时空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基础必备·探新知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一、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1.背景 (1)北宋建立后,结束了__五__代__十__国___的分裂局面。 (2)鉴于唐后期以来__军__阀__割__据___、__政__局__动__荡___的历史教训。 (3)目的:通过强化专制集权以维护政权稳定。
目标展示·定方向 基础必备·探新知 史料探究·释疑难 随堂训练·测达标 梯度作业·练素能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目标展示·定方向
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课程 标准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与元朝的统一
·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时空坐标】
单 元 概 览 明 要 求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单元特征】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2.措施 (1)加强中央对_地__方____的控制。 ①中央派__文__官___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_知__州____,__节__度__使___逐渐变为 虚衔。 ② 设 诸 路 __转__运__司___ 统 管地 方 财 政 , 保 证 各 州 赋 税 绝 大 部 分 上 缴 _朝__廷____。 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__禁__军___,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 地。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2.宋夏关系
(1)战争:北宋又与西北__党__项__族___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北宋屡战
屡败。
(2)和议:_西__夏____向__北__宋___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北宋每年送
给西夏钱物,称为“__岁__赐___”。
单
(1)政治:由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到统一;北宋强化专制集权,
元 统治稳定;少数民族政权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制度。
概 览
(2)经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明
(3)科技文化:科技文化成就突出、世界领先;程朱理学受到
要 求
官方推崇。
(4)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
·
返回导航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