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积累(17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步履铿锵,气冲斗牛;铁流滚滚,□(zhèn)耳欲聋;“东风,浩荡,锐不可当;银翼咆哮.,气吞山河……一个个方阵傲然“走”过天安门,“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顿时,
全世界在它面前都□(àn)然失色。大阅兵现场,观众时而屏息敛声,翘首而望,时而欢腾起跃,心潮澎湃:壮丽七十载,中国人民用苦难连连意志,用不屈冲破禁□(gù),用坚韧书写传奇,用奋斗镌刻荣光,用改革铸就腾飞。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3分)
(1)口(zhèn)耳欲聋(2)口(an)然失色(3)禁□(gù)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1)哮.(A. xiāo B.xiào)(2)屏(A. pìng B. bǐng)(3)镌(A . juān B. juàn)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气冲斗牛”在语段中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B.“浩荡”在语段中指风势大的意思。
C.锐不可当:指气势凶猛,不可阻挡。
D.淬炼:指反复经受考验,磨练或锤炼。
4.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古诗文中对偶手法的运用,使诗句既富有音律美,又富有意蕴。《与朱元思书》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1)”绘声绘色地描写山林美景,组成了一部奇妙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晏殊《烷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2)”声韵和谐地唱叹花落春逝,蕴含着惋惜与欣慰交织的生活哲理,含蓄深婉;王维《使至塞上》中“(3),(4)”别出心裁地勾勒大漠黄昏景象,构成一幅广襄旷阔而又雄奇壮丽的塞外图,诗中有画;杜甫《春望》中“(5),—_________(6)”移情于物抒写花鸟同悲,表达了无尽的亡国之愁、离别之恨,忧国忧民。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园林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全盛于明清,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以“拙政园”为例详细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B.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隋唐,盛于宋代,又叫作长短句,李清照的《渔家傲》、欧阳修的《采桑子》等就属于词。
C.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年的史事,《周亚夫军细柳》就是选自《史记》
D.“月”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其意蕴丰富,如北宋诗人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积水空明”的月色既表达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表达自我排遣的悠闲与旷达。
二、阅读(58分)
(一)名著阅读(10分)
6.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中“别了,红色中国”的片段,回答后面问题。(5分)
然后我转身趟过溪流,向他们挥手告别,很快骑上马跟着我的小旅队走了。我当时心里
想,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了,我心里感到很难过。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
.........
而是在离家
.....。
片段中的“我”就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填写人名)。请结合整本书阅读,简要分析作为外国记者的作者“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昆虫记》的片段
一只蜜蜂过来喝蜜了.时机来了,蟹蛛猛扑上去,用毒钩抓住这胃失鬼的翅尖,而长长的爪子则笨拙地将其勒住。几秒钟过去了,蜜蜂尽力反杭,可是攻击者在它的背上,它的针刺不到。这样的肉搏不能持续很久,否则蜜蜂会逃脱.于是,蟹蛛松开了蜜蜂的翅膀,迅猛而准确地咬住它的颈部。毒钓一旦刺入,战斗也就结束了:死亡随之而来.蜜蜂就像是被雷突然击中一样。它原来还在猛烈地扑腾,可现在只剩下附骨还在微微颤抖,这是最后的抽摘,接着它便不动了。
【材料二】名家对《昆虫记》的点评
①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书写.一一罗斯丹
②法布尔是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一一罗曼·罗兰
请结合[材料一I所选片段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谈谈你更赞同【材料二】中哪一位名人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我赞同____________(填序号)的点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学作品阅读(17分)
潇洒走一回
耿艳菊
①早晨的公园,明媚清新。红砖道上,稀稀疏疏有一些遛弯的人。一位老者走在我的前面,白衣白裤,清瘦、精神、步态矫健,颇有道骨仙风的模样。他的右手腕上戴着个小巧的录音机,正放着歌曲:“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是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很老很熟悉的歌。看着老者清瘦、潇洒的背影,我突然想起郑老师,想他如今也应依旧这般洒脱吧。十几年前,我们小镇中学里郑老师,便最喜欢唱这首歌。
②郑老师那时四十多岁,从市里的重点中学调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小镇。传言说郑老师脾气又坏又执拗,才被下调。可是,我们见到的郑老师却没有失意人的落寞和惆怅,而是笑呵呵地哼着歌,意气风发。
③郑老师被安排教语文,又担任班主任,新来乍到,很是忙碌。学校开设了音乐课,却没有音乐老师,音乐课总被其他科老师占去,要我们做习题。不久,郑老师就自告奋勇,向学校毛遂自荐,又做起我们的音乐老师。
④郑老师教我们的第一首歌就是《潇洒走一回》。后来这首歌简直成了郑老师的代言,只要学校举办活动,让表演才艺,他就会潇洒地唱一回。
⑤郑老师不仅喜欢唱歌,还喜欢看书,写写画画,一手毛笔字写得更是行云流水。学校当时把大门口旁边的那一排平房给他分了两间,一间厨房,一间卧室,其实已经很宽裕了。可他的一车书放哪里呢?郑老师发愁,那是他的心肝宝贝呀。他转来转去,忽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卧室在那排平房的最边上,他买来红砖青瓦水泥等材料,借卧室外面的那面墙自搭自建了一个八九平方米的小书房。
⑥起初,很多人看不上郑老师的这种讲究,还嘲笑了他一阵。郑老师依旧保持着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