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2017年《流行病学》硕士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中南大学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南大学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南大学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岩石学》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6年7月1日通过。

I.考试性质岩石学考试是为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招收地质学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岩石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运用岩石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的标准是考生能达到的及格或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备基本的地质实践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并有利于学院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考核考生掌握各类岩石基本特征和借助偏光显微镜进行岩石的鉴定能力,掌握三大类岩石的手标本及薄片的鉴别特征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产状、分类命名、成因、及其与矿产、工程等的关系。

要求考生:①掌握岩石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②掌握各类岩石的基本特征;③掌握各类常见造岩矿物的显微镜下鉴别特征;④掌握各类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产状、分类、成因,以及与矿产和工程等的关系;⑤了解岩理学知识。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岩浆岩部分约50%沉积岩部分约25%变质岩部分约25%Ⅳ.试卷题型结构填空约20分(每空1分)名词解释约24分(8小题,每小题3分)简答题约2约4分(3小题,每小题8分)论述题约32分(2小题,每小题16分)Ⅴ.考查内容一、岩浆岩部分1、岩浆岩的物质成分;2、岩浆岩的结构、构造;3、岩浆岩的产状和相;4、岩浆岩的分类、命名;5、各岩类岩浆岩(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碱性岩、脉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及主要岩石代表及其特征;6、岩浆岩的成因。

二、沉积岩部分1、沉积岩的基本概念、成分特征;2、沉积岩的结构构造特征;3、沉积岩的形成和变化;4、沉积岩的结构构造;5、各类沉积岩(碎屑岩类、粉砂岩、粘土岩类,碳酸盐岩类、硅质岩、蒸发岩等)分类、成因、基本特征及常见的岩石类型;6、沉积相的定义,相组及其亚相组的形成环境和识别标志等特征。

中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53卫生综合注意:1、所有答案(含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等)一律答在专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点一律不给分。

2、作图题可以在原试题图上作答,然后将“图”剪切下来贴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3、考试时限:3小时,总分:3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0分)1、环境污染2、光化学烟雾3、土壤本底值4、健康住宅5、营养素适宜摄入量6、体质指数7、食品污染8、食品添加剂9、尘肺10、职业伤害11、石棉小体12、刺激性气体13、相对危险度14、阳性似然比15、选择偏倚16、患病率17、变异系数18、期望寿命19、直方图20、偏回归系数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含氮有机物进入土壤后进行无机化的第一个阶段是()A.硝化作用B..氧化作用C.腐殖化作用D.氨化作用E.微生物作用2、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A.克山病B.氟斑牙C.黑脚病D.水俣病E.克汀病3、评价水质物理性状指标有()A.水温、水量、电导率、浑浊度、色B.水温、色、臭、味,浑浊度C.水温、电导率、pH、总固体、浑浊度D.色、味、臭、水温、pHE.pH、电导率、水温、水量、色4、评价室内采光最理想的指标是()A.采光系数B.照度系数C.高度角D.开角E.方位角5、下列何种物质在环境中不易自净()A.多氯联苯B.碳氧化物 C.氮氧化物D.氨气E.漂尘6、下列营养素中含氮元素的是()A.甘油B.蔗糖C.蛋白质D.脂肪酸E.甘油三酯7、以下为食物中毒发病特点的是()A.潜伏期短B.无明显季节性C.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染D.一种与食物相关的慢性病E.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存在明显个体差异8、孕妇摄入缺乏易导致出生婴儿先天畸形的营养素是()A.维生素E、铁B.维生素C和叶酸C.维生素D和钙D.维生素A、锌和叶酸E.B族维生素和锌9、由于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而增加的能量消耗,最明显的营养素是()A.脂肪B.蛋白质C.酒精D.混合膳食E.碳水化合物10、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品品质和储藏性存在最密切关系的因素是()A.温度B.湿度. C,pH值D.渗透压E.水分活性11、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肺感染B.肺结核C.自发性气胸D.肺心病E.支气管感染12、职业病的第一级预防措施是()A.就业前体检B.定期体检C.职业病普查D.职业病治疗E.离岗前体检13、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人的因素B.机器设备 C.环境因素D.劳动组织E.个人防护14、急性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化学性肺炎B.、中枢神经麻痹C.造血机能障碍D.植物神经功能紊乱E.中毒性肝炎15、局部振动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皮肤大理石样斑纹B.无菌性骨坏死C.一过性手指变白D.多发性周围神经炎E.冷水复温试验阳性16、下列选项不属于可改变的健康危险因素是()A家族史B.饮酒C.吸烟D.作息不规律E.暴饮暴食17、以下除了哪一项外,都是现况研究的目的()A.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B.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的联系C.确定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D.为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E.提供病因线索18、将未患某病而有或无暴露因素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是()A.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现况研究D.普查E.RCT19、OR是()A.暴露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B.病例组的暴露比值除以对照组的暴露比值C.病例组的暴露率与对照组的暴露率之比D.对照组的暴落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E.病例组的暴露率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20、一项病例对照研究,4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200例,而4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A.30% B.50% C.40% D.20% E.无法计算21、正态分布的位置参数是指下列哪个指标?()A.均数B.离均差平方和C.标准差D.自由度E.变异系数22、欲对包含了>180cm数据的男、女学生身高进行比较,宜选择下列哪种方法()?A.两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卡方检验D.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检验E.Fisher确切概率检验23、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统计推断的范畴()?A.计算99%的参考值范围B.计算中位数C.计算95%的置信区间D.计算标准差E.计算构成比24、在3个样本均数比较的F检验中,备择假设应该是()?A.3个样本均数均不相等B.3个总体均数全部相等C.3个总体均数不全相等D.3个样本均数不全相等E.3个总体均数均不相等25、应采用下述哪种方法衡量两个计量变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A.t检验B.方差分析 C.相关分析D.回归分析E.卡方检验三、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150分)1、试述饮水与健康的关系2、试述室内空气污染采源、特点及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3、试述老年人的合理膳食原则4、试述蔬菜水果的主要卫生问题,并根据我国现状,针对某一个重点问题提出若干对策5、试述防尘八字方针及其具体含义6、试述慢性铅中毒的诊断依据7、请简述偏倚的种类及其控制的方法8、请简述病因未明的疾病病因研究的思路及可能用到的流行病学方法9、分别调查了100名男生与90名女生对某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率,结果如下表.问:①该资料属何种类型资料?②该研究类型属何种设计类型?③欲比较男生与女生的评估结果是否相同,宜选用什么统计方法?④请写出该统计检验的无效假设和备择假设?⑤若求得的检验统计量小于a =0.05对应的临界值,应如何下结论?10、为研究注射3种不同剂量雄激素对大白鼠子宫重量的影响,按大白鼠体重不同将12只大白鼠分为4个亚组,各亚组老鼠随机地被分配到3个组剂量组接受治疗,观察数周后测定其子宫重量,测量结果见下表。

中南大学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南大学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南大学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城市规划理论综合》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3年7月5日通过。

I.考试性质城市规划理论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城市规划原理课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考查考生应用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决和分析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要求能正确、清楚地解释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外城市建设史等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目中学到的关于城市规划学科的各种基本概念。

能正确、清楚、简明扼要地表述有关城市规划学科的各种基本理论、观点,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有关技术经济问题。

能有理论、有实例、有分析、有观点的通过笔述和绘图,正确表述关于城市规划学科的各种理论、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设计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要求考生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熟悉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基本规律,了解城市规划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势;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及编制办法;掌握城市总体布局与用地规划的原则及方法;掌握城市总体规划中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掌握城市居住区住宅群、公共设施、道路系统、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与要求;掌握从古代一直到当代时期,历史上出现的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建设活动成就,以及城市规划演变过程。

识别各种时期的城市布局特征、规划制度要点,分析形成这些城建活动成就的社会历史背景、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宗教、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影响因素;了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更新的相关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南大学流行病学课件 第三章 临床医学科研常用流行病学研究1..

中南大学流行病学课件 第三章 临床医学科研常用流行病学研究1..

2、随访方法:
面访、电话访问、定期体检、环境与疾病的监 测等。应注意的是对暴露组和对照组应采取相同的 随访方法,且在整个随访的过程中,随访方法保持 不变。
3、随访目的:
研究结局出现否?暴露因素是否有变化?研 究对象的其他因素是否发生变化?
4、随访期:(潜伏期、RR)
六、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随访结束以后,首先了解资料的正确性、 完整性,对有明显错误的资料进行重新调 查或修正,然后建立数据库。 (一)描述性统计 描述研究对象的组成、失访情况及失 访原因,失访人群构成的选择



(一)病例的选择 1. 疾病的诊断标准 病例的诊断标准尽量采用国际、 国内通用的诊断标准,以便能与他人的研究进行比 较。 2. 病例的种类:新发病例、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 三种病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回忆信息提供的准确 性上。
3. 病例的来源 1)从医院选取病例。 2)从一般人群中选择病例。

四、 样本量的估计
样本大小与下面四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①被研究的因素在一般人群的估计暴露率 P0; ②被研究的主要因素的作用强度大小,通 常以估计的比值比(OR值)大小来表 示; ③α 水平; ④把握度(1-β )。
其大小可通过查表或计算获得。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类型不同,计算公式 也不同。 (一) 不匹配或频数匹配设计的样本含量 估计
四、


优缺点




1.优点: 1)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研究; 2)省时、省力、省钱,出结果快; 3)所需样本量较小。 4)可广泛探索危险因素,即一病多因。 2.缺点: 1)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有时难以确定; 2)易发生回忆偏倚、选择偏倚; 3)不能得到疾病的发病率; 4 )不适于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的研究。

2017年考研中南大学各专业初试、复试指定参考书目详细汇总

2017年考研中南大学各专业初试、复试指定参考书目详细汇总
《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孙辉主编,商务印书馆;或《大学法语简明教程》薛建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或《公共法语》(上、下册)吴贤良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54
俄语(自命题)
《俄语》(1-3册)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55
英语(自命题)
《大学英语》(精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41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版
721
公共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版2009年12月第5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高培勇、崔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修订版;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2版
722
政治学基础
《政治学原理》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17
文学原理
《文学理论》欧阳友权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18
美学原理
《美学》朱立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1》,教育部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育部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720
社会学理论
853
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吴大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68
经济学概论
《经济学概论》姜继英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经济学概论》冯金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870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张阳德编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880
英语综合考试
英语综合考试:语言学、翻译、汉语基础知识:
744

《流行病学大纲第》word版

《流行病学大纲第》word版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一、前言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通过对流行病学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和发展、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临床疗效和疾病预后研究、诊断试验;了解疾病分布特点、病因概念及其推断、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预防和防制措施,药物不良反应。

要求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更新医学观,促进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由关心个体病人到从群体角度关心病人转变,提高观察、理解和解决健康问题的层次。

按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总教学时数24学时,讲授24学时。

各章讲课时间分配可参考下表: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流行病学定义,几个重要的基本内涵;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二)熟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流行病学用途。

(三)了解流行病学简史,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二)重点讲解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流行病学用途。

(三)一般讲解流行病学简史,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

习题:*1.叙述流行病学定义及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几类?3.试述流行病学用途。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常用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用途以及注意事项;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

(二)熟悉疾病三间分布的描述内容、方法及形成分布的原因;描述疾病分布的主要概念;移民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分析的原则。

(三)了解率和比的概念,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定义和用途。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用途以及注意事项;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

(二)重点讲解疾病分布的定义,疾病三间分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三)一般讲解率和比的概念,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定义和用途。

习题:*1.何为疾病分布?*2.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散发、爆发、流行的定义。

流行病学研究生部分试题

流行病学研究生部分试题

各类高校流行病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试题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像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xK K=100%、1000%或10000/万3、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人数x100%。

如果某病的发病和病程处于稳定状态时,病死率可用死亡率和发病率推算。

病死率=某病死亡率/某病发病率4、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患病率按时间不同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较为常见。

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xK 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xK K=100%、1000%或10000/万5、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xK K=100%、1000%或10000/万6、潜在减寿年数:(PYLL)是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7、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残疾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两部分。

8、爆发、流行、散发:爆发是指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流行是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散发是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多与此前3年该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

9、季节性、长期趋势季节性是指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1.发病指标:①发病率(incidence rate)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制措施效果;②罹患率(attack rate)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一般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发病频率,观察时间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多用于描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③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④感染率(infection rate)指在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⑤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

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称为续发病例,即二代病例。

继发率=易感接触者中的续发病例数/易感接触者总数*100%。

计算续发率要掌握的资料有:原发病的发病时间、接触者中易感者人数、观察期内的二代病例数。

2.患病率与发病率区别: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的总和,而发病率分子为异性时期内暴露人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②患病率是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发生情况的动态指标。

3.死亡指标:①死亡率(mortality rate)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其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年平均人口数。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死亡率,所以通常被称为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是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卫生水平的综合反映.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常用于探讨疾病的病因和评价防制措施。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重点

一·绪论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描述流行病学 横断面调查监测生态学研究 分析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实验法 实验流行病学 临床实验 现场实验 社区干预项目 数理法 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特征: 群体特征,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心理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 角度:群体,宏观 内容:疾病 伤害 健康状况 方法:揭示现象(描述性研究) 找出原因(分析性研究) 提供措施(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二·疾病的分布是疾病的人群表现、人群现象,也即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时间中发生的客观姿态(或态势)(pattern)。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制订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发病和患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意义:是衡量某时期某地区人群发生某种疾病危险性大小,对疾病发生过程进行描述的一种指标。

分子:新发病例数分母:暴露人口: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 一般情况下,以年平均人口计算。

应用: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可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疫措施效果。

罹患率:局限范围、短时间 (日、周、旬、月) 内的发病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根据暴露的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概率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定义: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1(2)分子、分母的界定分子:为新、旧病例,即现患病例;分母:同期平均人口数(3)应用:一般用于描述病程长的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可通过横断面调查(也称“现况调查” )获得(4)和发病率和病程的关系:患病率受发病率、病程的影响,如某病发病率和病程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定:患病率(P )=发病率(I )×病程(D ) 感染率(Infection Rate )定义: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课件]中南大学流行病学 第一章 绪论PPT

[课件]中南大学流行病学 第一章 绪论PPT
2

临床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有关理 论,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的评价,病 因和预后因素的研究的学科。 对象的扩展 方法更系统科学
3
•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临床流行病学的设 计、测量和评价,决策分析、循证医学、 疾病负担、临床经济学评价、药物经济 学评价,临床科研中偏倚的控制、统计 方法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和如何正确规 范地书写医学论文和综述。
4
流行病学简介
• 一. 流行病学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 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定和 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 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5
二. 发展简史
1、学科形成前期 • 中国最早在《史记》( 2300 余年前)中 已用“疫”、“大疫”等来表示疾病的 流行。同期,希腊著名医师 Hippocrates 用“流行病”来表示疾病的流行。这是 关于流行病学的最初描述。意大利于 15 世纪中叶规定外来船舶需在海港停留 40 天以检疫;中国在宋真宗时(公元234年) 已用人痘来预防天花。
13
最初,临床流行病学强调在临床研究中进行严格的设计 (design)﹑测量(measurement)﹑评价(evaluation),简称 DME。目的是针对临床医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临床医 学研究水平提供科学的方法学。 例如: 1.在临床科研中应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可消除偏倚 (Bias),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引进了—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强调经临床试验获取的医学证据。 3.应用策略论和概率论→进行临床决策分析,提高临床 决策的科学性。如诊断、治疗决策。
10
五. 现代流行病学的特点
1、研究领域扩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由传染病拓展

2017年中南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doc

2017年中南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doc

2017年中南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西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5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约15%临床医学约50%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分析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中南大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南大学流行病学课件 第六章 临床疗效的研究与评价(研究生)

中南大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南大学流行病学课件 第六章  临床疗效的研究与评价(研究生)
第六章 临床疗效的研究与评价
The Studies and Evaluations of Clinical Therapies
• 第一节 临床疗效研究设计的方法与原则 • 临床试验:药物;治疗方案 • 一、立题 • 1.基于在分子或细胞水平上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 • 2.基于临床医师的认真观察,从临床现象中总结而来 3.基于其他的实验研究,甚至是发生错误的结果 4.来自对人群流行病学的观察和研究

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据卫生部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 • 显效:舒张压下降到>=1.33 KPa并降至正常或 • 下降 2 .66 kPa以上。 • • 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1.33 kPa,但降至正 • 常或下降 1. 33~2 .53 kPa。如为收缩期性 • 高血压,收缩压下降>4.0 kPa(亦为有效。 • • 无效:未达以上两项标准。
11 12 13 14 15 87 03 04 79 88 13 1 2 12 14 C C A A AA CC CC
• •

2、分层随机化 根据已知对研究结果有影响的因素,事先 设立若干个层次,把研究对象分成若干个亚层, 然后在各层内进行随机化分组。 目的是使影响疗效的其它因素在试验组与 对照组中分布均匀,使两组具有可比性。常见 的用于分层的因素有病理类型、疾病的严重程 度、病程、病人的性别、年龄及辅助治疗方案 等。
• 思密达治疗小儿上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 • 临床疗效观察
• 观察组服用思密达+雷尼替丁; • 对照组单纯服用雷尼替丁;
• 插入式微波局部加温切除颅内脑膜瘤 • 的疗效观察 • (l)微波加温切除肿瘤组(微波组) • 126例,其中男性 84例,女性 42例,年龄 25- 65岁,平均36 4岁。脑膜瘤部位:大脑凸面24例, 矢状窦旁27例,蝶骨婿22例,大脑镰旁32例,中 颅窝7凤嗅沟 14例。例。 • (2) 常规方法切除脑膜瘤 227例为对照组,男性 125例,女性 102例,年龄 25- 65岁,平均 38 6 岁。脑膜瘤部位;大脑凸面73例,矢状窦旁36例, 蝶骨峭29例,大脑镰旁43例,中颅窝20例,嗅沟 26例。

《流行病学》考试大纲

《流行病学》考试大纲

《流行病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2015级起)一、绪论1. 流行病学的定义2.流行病学的应用3.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4. 流行病学的重要观点:群体的观点;比较的观点;概率论的观点;社会医学的观点;多病因论的观点。

二、疾病的分布1. 疾病频率测量:(1)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2)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率;感染率;残疾率。

(3)死亡频率测量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

2. 疾病流行的强度:散发;暴发;流行。

3. 疾病分布的形式: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三、描述性研究1. 现况调查概述:基本概念;研究目的与应用范围;研究特点与研究类型(普查、抽样调查)。

2. 现况调查的设计与实施;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3. 生态学研究:概念;研究类型;优点与局限性。

四、队列研究1. 概述:概念;基本原理;主要特点;研究目的;研究类型。

2. 研究设计与实施: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结局;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选择);确定样本量;资料的收集与随访;质量控制。

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资料的基本整理模式;率的计算;关联强度的估计(相对危险度RR、归因危险度A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人群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剂量反应关系。

4.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包括失访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5. 优点与局限性五、病例对照研究1. 概述:概念;基本原理;主要特点;研究目的;研究类型。

2. 研究设计与实施:研究步骤;病例与对照的选择;样本含量的估计;资料的收集。

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均衡性检验;非匹配或成组匹配设计资料的分析;1:1个体配对资料的分析;分级分析与分层分析。

4.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5. 优点与局限性六、实验流行病学研究1. 概述:定义;特点;主要类型。

2. 设计和实施:选择实验现场;选择研究对象;随机化分组;设立对照;盲法的应用。

MPH 流行病学 复习提纲精选版

MPH 流行病学 复习提纲精选版

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疾病分布:疾病的分布即疾病的人群现象.是指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存在和发生的情况。

3、横断面分析:对一个时间段或若干个时间段不同年龄组的人群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的不同分布进行观察和分析,借以说明病因在各年龄组中随时间的变迁、作用的强弱、以及疾病防治措施的效果。

4、出生队列分析: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一组称为出生队列,可对其随访若干年,以观察死亡情况。

5、地方病:由于某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得该地区人群经常发生某些疾病称为地方性疾病,也称地方病。

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1)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发病率均高。

(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3)迁入该地区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4)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

(5)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6、移民流行病学就是一个综合描述的典型。

所谓移民是指由原来居住地区迁移到其他地区,包括国外或国内不同省、市、自治区的现象。

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

它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国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来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移民流行病学方法常用于肿瘤、慢性病和某些遗传病的研究。

移民流行病学研究应遵循下面的原则:(1)如果主要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差别,则移民中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原居地人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与移居地当地居民人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接近。

(2)如果是遗传因素主要对发病率及死亡率起作用,则移民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地,而与原居地人群的频率相同。

7、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流行病学习题集-公共卫生硕士MPH

流行病学习题集-公共卫生硕士MPH

流行病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点不是流行病学定义中的内涵()A 研究对象是人群B 不仅研究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C 重点研究疾病的症状及体征D 重点研究疾病及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消灭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及措施2.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 )A 对传染病及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4。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 )A 传染病B 疾病和健康状况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6。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7.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B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二、多项选择题:1。

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是( )A 揭示流行B 揭示现象C 找出原因D 提供措施E 确定病因2.流行病学观察方法包括A 描述性研究B 病例对照研究C 队列研究D 干预性研究E 临床试验研究3.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 )A 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 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 研究疾病的病因E 以上均不是4。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流行病学以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以个体为研究对象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临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5。

专业流行病学大纲

专业流行病学大纲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Epidemiology第一章绪论1、掌握流行病学定义、基本原理和特点;流行病学的方法学分类;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征与重要观点;流行病学的用途。

2、熟悉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流行病学发展历史。

3、了解现代流行病学的进展。

重点:定义与方法学分类;流行病学的特征与用途第二章疾病的分布1、掌握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相对性指标及其用途。

2、熟悉疾病流行强度描述的专用术语,如散发、爆发等基本概念。

3、了解疾病分布的形式与疾病负担的描述。

重点内容:发病指标与死亡指标。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1、掌握现况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2、熟悉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了解现况调查的特点及用途;生态学研究的概念、方法、应用及优缺点;了解个案调查的概念、用途及调查方法。

重点与难点:重点内容为抽样调查研究,其难点为抽样方法的特点与样本含量估计。

第四章队列研究1、掌握队列研究方法的原理、设计要点、资料分析方法与可能出现的偏倚。

2、熟悉队列研究的特点与研究类型,以及样本含量的估计。

3、了解队列研究的随访与质量控制方法。

重点内容: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其中难点内容为发病密度的估计与效应评价。

第六章流行病学实验研究1、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方法;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的优缺点。

2、熟练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的设计、实施、资料收集和分析。

3、了解流行病学实验质量控制与伦理学问题。

重点内容:研究对象的选取、样本的大小、随机分组、对照的选择、盲法的应用。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类型,掌握病例、对照和变量的选择,掌握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2、了解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其防止,了解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教学内容】1、基本原理2、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3、实例4、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5、实施病例对照研究应考虑的问题6、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7、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其防止8、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中南大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第十章 疾病负担

中南大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第十章    疾病负担

四、年龄权重的计算
不同年龄患者引起的死亡或残疾失能其相对价 值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年龄 (x) 其相对值 是不同的。青壮年参加工作和劳动对社会生产 贡献较大,寿命年的相对值等于或大于 1.0 。 反之,小于10岁的儿童或大于50岁的成老年人, 其寿命年的相对值就小于 1.0 。不同年龄时健 康寿命年的相对权重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相对权重=Ka-Ba 式中K:常数(0.16243);B:0.04;a:年龄
(二) 发病指标 一般指发病率或患病率。发病率 为一定时期内某人群发生某病新病例 的频率,分子为新发病例数;患病率 指一定时点(或时期)内人群患某病的 频率,分子包括新发病例及老病例。
(三) 残疾失能指标 患病后病人可能有四种结局:急 性发病后得到恢复;急性发病后遗 留下永久性失能,如感染脊髓灰质 炎后发生下肢麻痹,造成跛行;发 生残疾失能一段时间后死亡;发病 直接死亡。
具体指标有以下几个:
DR:一种疾病的每千人口中的DALY 比较(病种) TDR:每千人口的总DALY (总的疾病负担)地区 比较 CD:挽回一个 DALY 所需的成本,选成本低者, 用于成本效果分析。 DALY分析用于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应防治的重点 疾病。一方面要优先选择疾病负担大的(DALY值 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防制该病具有行之有效的 干预措施,且成本低,效果好的(CD值小)。
二、直接疾病经济负担
由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所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包括两个部分: 1、在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包括病 人在医院就诊住院等方面的费用,在药店购买药 品的费用,国家财政和社会(包括企业)对医疗 机构、防保机构和康复机构等的各种投入; 2、在非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包括 有关社会服务费用、与疾病有关的科学研究费用、 退休金或津贴、病人的额外营养费用、病人由于 就医所花费的交通费用等。

2017年04月05757自考流行病学试卷

2017年04月05757自考流行病学试卷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流行病学试卷课程代码:05757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D.传染病患者2.疾病的病死率是指()A.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万人的粗死亡率B.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患某病的死亡专率C.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患某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所占的比例.D.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患某病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者的比例3.普查是指()A.对某人群系统追踪观察B.对某人群中的大部分人进行调查C.对研究所确定的调查范围内的全部观察对象进行的调查D.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4.对疾病时间分布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疾病发生频率经过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规律变动B.疾病发病率突然升高的现象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疾病临床表现、发病率或死亡率在数年或数十年中的长期变动趋势5.与描述性研究不同,分析性研究的最重要特点是()A.设立对照组B.未设立对照组C.以群体为单位收集资料D.以个体为单位收集资料6.将一种筛检乳腺癌的试验应用于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0人和非乳腺癌400人,结果患癌组有100例阳性,未患癌组有50例阳性。

则该试验的特异度为()A.100/400B.350/400C.100/150D.100/3007.约登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约登指数越接近1,则诊断技术的()A.真实性越高B.可靠性越高C.灵敏度越高D.阳性预测值越高8.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分为()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B.试验组与非试验组C.病例组与对照组D.干预组与对照组9.病例对照研究种类按其目的可分为两类,即()A.描述性和检验性B.观察性和实验性C.前瞻性和回顾性D.探索性和检验性10.归因危险度是()A.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差11.一项关于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5/10万,不吸烟者发病率为22/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A.0.00022B.0.11145C.0.49D.2.0512.流行病学实验中的“双盲法”是指()A.治疗组服用试验试验药物,对照组服用安慰剂B.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C.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药物的性质D.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1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有关样本量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干预后效果越好,即事件发生率越低,所需样本量越大B.要求的显著性水平越高,所需样本量越大C.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大D.研究对象分组数量越少,所需样本量越大14.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逻辑误差15.Lilienfield首先提出的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A.没有该因素存在,疾病就不可能发生B.该因素能够使实验动物引发同样疾病C.使人们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D.每一例病人体内都可以发现的共同因素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5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6.生态学研究是以()为观察单位的一种观察性研究,其主要缺陷表现为()17.混杂因子是既和()有联系,又和()有联系的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2017年《流行病学》硕士考试大纲本大纲根据詹思延主编《流行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

由公共卫生学院于2016年7月修订。

I.考试性质流行病学考试是我校生物统计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一门入学专业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流行病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流行病学考试要求考生:1.准确地掌握该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熟悉其研究范围与应用。

3.掌握疾病分布的描述方法及常用指标。

4.掌握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各分类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实施及质量控制原则与资料分析方法,熟悉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5.掌握病因的定义及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6.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7.熟悉慢性病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疾病“三级”预防的基本含义,疾病监测的定义和应用。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流行病学》代码827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基本概念30%基本原理40%方法应用30%Ⅳ.试卷题型结构1)《流行病学》代码827名词解释50分(10小题,每小题5分)单项选择题20分(10小题,每小题2分)问答题60分(4小题,每小题15分)分析计算题20分(1小题,每小题20分)Ⅴ.考查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流行病学的起源、形成、发展;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第二节流行病学的定义1.流行病学定义的演变目前适合我国的流行病学的定义2.现代流行病学定义的铨释流行病学的三个层次;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任务;流行病学学科中的三大要素第三节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基本原理;实际应用第四节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分类1.观察性研究或非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的种类,研究的定义及特点;三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2.实验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的区别;3.理论性研究理论性研究的种类;第五节流行病学的特征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第六节流行病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和展望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第一节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1.率和比:率;比;比例;率、比和比例的正确使用2.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的定义及适用范围3.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累积死亡率的定义及适用范围4.残疾失能指标:病残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定义及适用范围第二节疾病流行的强度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散发;流行;爆发的定义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1.人群分布特征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宗教;婚姻与家庭;流动人口;2.时间分布特征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3.地区分布特征疾病在不同国家及一个国家内各地区的分布;城乡分布;地区聚集性;地方性疾病4.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第三章描述性研究第一节现况研究1.概念2.现况研究的目的3.现况研究的特点与种类第二节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1.现况研究实施的步骤2.确定研究的对象3.样本含量和抽样方法4.确定收集资料的方法调查表编制;调查变量的规定;调查员5.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与质量控制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几种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防止产生偏倚的措施6.现况研究的资料分析7.现况研究的优缺点第三节生态学研究1.生态学研究的概念2.生态学研究的目的3.生态学研究的方法生态学比较研究;生态趋势研究的定义及研究目的;资料分析方法4.生态学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生态学谬误第四章队列研究第一节概述1.队列与队列研究的定义暴露;固定队列;动态人群2.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目的3.队列研究的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定义及适用条件第二节队列研究的实例第三节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1.确定研究因素2.确定研究结局结局的定义及判定标准3.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1)暴露人群的选择: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2)对照人群的选择: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多重对照;3)暴露及对照人群的选择原则4.确定队列大小影响队列大小四个参数:一般人群发病率、暴露人群发病率、显著性水平、把握度;样本计算公式;确定队列大小需考虑的问题:抽样方法、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比例、失访率5.资料收集与随访随访对象;随访方法;随访内容;观察终点和终止时间的确定第四节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1.基本整理表2.人时的计算暴露人年的计算、动态人群的人年计算;寿命表发计算3.率的计算与显著性检验累计发病率;发病密度;标化率、标化死亡比4.效应的估计相对危险度(RR);RR的95%可信限;率差(RD、特异危险度、超额危险度);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病因分值);人群归因危险度(PAR)与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PAR%);剂量反应关系第五节队列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1.常见偏倚的种类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2.常见偏倚的预防选择、失访、信息、混杂偏倚的控制方法第六节队列研究的优缺点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第一节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1.病例与对照不匹配2.病例与对照匹配频数匹配;个体匹配;匹配过头的概念3.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队列研究;病例交叉研究;单纯病倒研究;病例-时间-对照设计第三节实例第四节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1.一般步骤2.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提出假设;明确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对照形式;病例与对照的来源的选择;样本量的估计;获取研究因素的信息;资料的收集第五节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1.资料整理2.数据的分析描述性统计;统计性推断:不匹配不分层资料分析;不匹配分层资料分析;分级暴露资料分析;匹配资料的分析。

指标:比数比OR;相对危险度RR;归因分值3.病例对照研究的功效第六节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1.选择偏倚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的定义及控制措施2.信息偏倚回忆偏倚;调查偏倚定义及控制措施3.混杂偏倚第七节实施病例对照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第八节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优点与局限性的比较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第一节概述1.发展简史;定义;实验研究与观察研究的区别2.研究的基本原则:对照的原则;随机的原则;盲法的原则3.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型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类实验(半实验)第二节研究设计与实施1.明确研究目的2.研究对象的选择选择的主要原则: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依从性好的人群3.确定实验现场4.样本大小的确定影响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干预前后结局事件的发生率;第I型错误出现的概率;第II型错误出现的概率;单/双侧检验;研究对象分组数量);样本大小的计算(非连续性变量样本大小;连续性样本大小)5.随机化分组简单随机分组;分层随机分组;整群随机分组6.设立对照影响因素;设立对照的方法(标准疗法对照;安慰剂对照;自身对照;交叉对照)7.盲法的应用单盲;双盲;三盲第三节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排除;退出的定义、原因(不合格、不依从、失访的定义及处理)2.实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有效率、治愈率;N年生存率);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保护率、效果指数)第四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定义;原理;基本特征;设计基本原则;用途;应注意的问题第五节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定义;原理;研究设计方法,分组方法、样本计算、干预。

第六节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与队列研究优缺点的比较第七章筛检第一节概述1.筛检的定义;筛检试验的定义;筛检的分类(整群筛检和选择性;单项筛检和多项筛检);筛检的目的2.诊断试验的定义;筛检实验和诊断实验的区别3.筛检实施原则4.筛检的伦理学问题第二节筛检试验的评价1.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确定“金指标”;选择受试对象;估算样本量;整理评价结果2.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1)真实性定义;指标:灵敏度与假阴性率;特异度与假阳性率;约登指数;似然比;一致率2)可靠性定义;影响因素3)预测值定义;指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3.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第三节筛检效果评价收益的定义;影响因素生物学效果评价:病死率,死存率,死亡率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第四节筛检中的偏倚领先时间偏倚;病程长短偏倚第九章偏倚及其控制第一节研究结果的变异性变异的概念;种类(生物学变异和测量变异、随机变异和系统变异;个体水平的变异性、群体水平的变异性);各种变异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第二节研究的真实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概念;偏倚的概念;内部真实性和外部真实性的概念第三节研究的偏倚选择偏倚定义;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中选择偏倚出现的原因信息偏倚定义;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中信息偏倚出现的原因混杂偏倚定义;判定原则;因果关系分析中的混杂偏倚(继发关联;真接因果关联的歪曲)第十章病因与因果推断第一节流行病学的病因概念病因的定义病因模型生态学模型;疾病因素模型;病因网络模型第二节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假设演绎法、Mill准则及应用;因果性实验中的对照法则,包括设立对照的必要性及如何保证对照的有效性第三节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统计关联;因果关联第四节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关联的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剂量-反应关系;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关联的可重复性;终止效应;关联的“特异性”第十一章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一节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制定预防策略的必要性和依据策略制定的三个步骤;制定策略的必要性;制定策略和措施的依据(形势分析,应对分析,循证保健)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农村卫生工作指导思想在宏观水平制定预防控制的策略第二节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形势人类健康面临多方面的威胁;加入WTO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把伤害纳入疾病控制刻不容缓;食品安全不容忽视;生物恐怖及突发事件的应对;新世纪青春期卫生面临的挑战;老龄化;艾滋病与结核病第三节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及内容第四节疾病的三级预防定义及实施;双向策略定义;健康促进与保护内容第五节疾病监测疾病监测的定义及基本特征;疾病监测的种类疾病监测的几个概念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常规报告与哨点监测;监测病例与实际病例;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静态人群与动态人群疾病监测的内容和方法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信息交流及反馈疾病监测系统介绍;现代信息技术在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应用行为监测和第二代监测的定义及使用范围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第一节简介传染病和传染流行病学的概念,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全球和中国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变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