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课稿

合集下载

中南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城市规划基础》考试大纲.doc

中南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城市规划基础》考试大纲.doc

中南大学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城市规划基础》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3 年 7月 5日通过。

I.考试性质城市规划理论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城乡规划学硕士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城市规划原理课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考查考生应用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决和分析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要求能正确、清楚地解释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外城市建设史等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目中学到的关于城市规划学科的各种基本概念。

能正确、清楚、简明扼要地表述有关城市规划学科的各种基本理论、观点,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有关技术经济问题。

能有理论、有实例、有分析、有观点的通过笔述和绘图,正确表述关于城市规划学科的各种理论、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设计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要求考生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熟悉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基本规律,了解城市规划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势;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及编制办法;掌握城市总体布局与用地规划的原则及方法;掌握城市总体规划中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掌握城市居住区住宅群、公共设施、道路系统、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与要求;掌握从古代一直到当代时期,历史上出现的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建设活动成就,以及城市规划演变过程。

识别各种时期的城市布局特征、规划制度要点,分析形成这些城建活动成就的社会历史背景、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宗教、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影响因素;了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更新的相关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筑构造--考试大纲模板上课讲义

建筑构造--考试大纲模板上课讲义

XXXXX(X科)建筑构造考试大纲(课程代码:)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建筑构造的特点:《建筑构造》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筑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从构造方案、构配件组成到节点细部构造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建筑构造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的功能、材料性能、受力情况、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和建筑艺术等要求,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设计实用、坚固、经济、美观的构配件,并将它们结合成建筑整体。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学辅导考试达到如下目标:1、进行有关建筑构造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和训练,并了解建筑构造的当代进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建筑构造设计能力,以满足设计要求。

3、训练与提高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技能。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大型性建筑构造及较特殊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进行相应的建筑的构造设计。

2、能在建筑方案设计中,以建筑构造知识作为支撑,使建筑方案设计科学、合理,使艺术与技术融为一体。

三、与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建筑物理》、《力学结构》和《画法儿何及阴影透视》等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建筑设计课及施工图设计的必备知识。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0章建筑构造绪论(本章为重点章节)识记: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建筑构筑物的组成,建筑构造设计的内容和意义,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建筑物的分级及模数的概念,建筑施工图的表达方式。

理解:建筑模数的含义和应用。

综合应用: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建筑和建筑物的概念。

第一章墙体构造(本章为重点章节)识记:墙体的作用、设计要求和分类;墙体保温、隔热的保温措施及构造。

理解:砖墙的组砌方法和构造要点。

综合应用:各种隔墙的设计及构造要点;实砌墙体的细部构造,勒脚、防潮层、散水、窗台、过梁、圈梁和构造柱的构造要点。

《建筑设计专业》考试大纲

《建筑设计专业》考试大纲

《建筑设计专业》考试大纲
一、建筑历史
1、了解中国古代、近代建筑、当代建筑发展概况及城市建筑
2、了解外国古代、近代、现代建筑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建筑的特点
二、规划及总平面设计
1、规划
了解一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2、总平面设计
了解一般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熟悉建筑基地的地理、环境及规划条件;掌握建筑场地的功能布局、环境空间、交通组织、消防要求、竖向设计、绿化布置及有关指标、法规、规范等要求
三、建筑设计
1、了解建筑设计的依据、程序、基础理论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
2、掌握一般居住建筑和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设计原理,包括环境关系、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内外交通、
面积计算、朝向、采光、日照通风、热工、防火、防水、装饰、建筑设备、建筑物理、节能、环保、抗震、结构选型及其它设计要点
四、建筑材料与构造
了解一般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房屋建筑技术、构造及一般常用建筑材料性能及运用
五、其它
1、掌握建筑色彩基本原理
2、了解与建筑设计相关的规范、规定与标准、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条文
3、了解深圳市城市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程序和建设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
4、了解基本建设费用的组成。

考试大纲编制范本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考试大纲编制范本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中南大学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建筑快题设计》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XX年7月5日通过。

.考试性质建筑快题设计考试是为中南大学招收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考试对象为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建筑快题设计的考试目的是考查考生掌握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设计基本方法的程度以及进行具体建筑设计的能力。

评价的标准是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合格或合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素质和专业能力,并有利于学院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考查目标建筑快题设计考试在考查考生基本设计能力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其在短时间内完成方案的构思能力以及能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快速表现自己方案设想和构思的能力。

要求考生:、掌握建筑方案构思的一般方法,能够迅速对设计题目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其核心问题和核心要求,找到方案的切入点;、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合理组织建筑的外部空间,并完成总平面设计;、掌握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合理进行建筑的功能布局,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并完成建筑平面和剖面设计;、掌握建筑形式构图和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具有建筑单体设计和群体组合的形式处理技巧,并完成建筑立面和形体设计;、掌握建筑技术的一般知识,熟悉基本的建筑尺寸数据,了解相应的建筑经济和技术法规,设计方案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合理性并符合建筑规范要求,应列出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掌握一定的建筑表达方式,能全面、正确、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方案构思和设计成果。

Ⅲ.考试形式、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小时。

、答题方式根据建筑快题设计任务书进行方案设计,以图纸形式提交。

Ⅳ.试卷题型结构考试通过一个适当规模的建筑方案设计对考生进行考查,图纸内容包括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透视图以及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和设计说明等。

Ⅴ.考查内容、建筑构思立意与总体设计()建筑构思的方法;()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总体设计的内容;()总体布局的方式;、建筑内部空间组织()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建筑功能的合理布局;()建筑内部交通流线的合理组织;、建筑外部造型()建筑形式元素及母题的运用;()建筑形式的对比与统一;()建筑群体组织的方法系和视觉层次处理;()建筑细部处理以及色彩、材质等形式要素的运用;、建筑技术与法规()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构造技术;()建筑物理与设备技术;()建筑经济与技术法规、建筑表达()建筑制图规范;()建筑快速表现技术;。

建筑讲座提纲及计划方案

建筑讲座提纲及计划方案

建筑讲座提纲及计划方案建筑讲座提纲及计划方案一、引言- 介绍建筑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概述本次讲座的主题和目标二、建筑的历史发展- 古代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如埃及金字塔、中国古代宫殿等- 现代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如巴洛克风格、现代主义风格等三、建筑设计的原则- 功能性:建筑的主要用途和功能需求- 美学性:建筑的艺术性和审美原则- 可持续性:建筑的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四、建筑材料和技术- 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特点,如混凝土、钢材、玻璃等- 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如三维打印、智能化设备等五、城市规划与建筑-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目标- 城市规划对建筑的影响和指导六、建筑与社会环境- 建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响应- 建筑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七、未来建筑的趋势和挑战- 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趋势- 建筑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如能源危机、城市化等八、建筑实践案例分享- 介绍一些知名的建筑实践案例,如巴黎卢浮宫、迪拜塔等- 分析这些案例的设计理念和成就九、结语- 总结本次讲座的内容和收获- 展望建筑未来的发展和挑战计划方案:一、确定讲座的主题和目标,明确传达建筑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二、收集建筑的历史发展资料,并确定重点强调的阶段和建筑作品。

三、综合建筑设计原则的相关文献,挑选出典型的原则进行讲解。

四、研究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和技术进行讲解和展示。

五、摸索城市规划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寻找相关的案例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六、研究建筑与社会环境的相关议题,收集数据和案例,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七、了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寻找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进行分析和总结。

八、收集建筑实践案例的相关资料,了解设计理念和实现方法。

九、组织讲座的流程和时间安排,确定主讲人和嘉宾的安排。

十、制作讲座PPT,并确保内容的完整和清晰。

十一、安排场地和设备的准备工作,保证讲座的顺利进行。

十二、邀请听众参加讲座,并提供讲座资料的收发。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举办2014届建筑学类毕业生经验交流会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举办2014届建筑学类毕业生经验交流会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举办2014届建筑学类毕业生经验交流会2014年4月27日下午2:30,建艺院建筑学、城市规划09级毕业生交流会在铁道校区团委报告厅举行。

这次交流会旨在向在校同学传授保研、考研、出国和就业等方面经验方法,答疑解惑,同时加强了各个年级同学间的交流。

此次交流会邀请了赵陶然等十四位毕业生代表,全院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交流会,会议由张博洋老师主持开始。

交流会分为经验介绍和交流互动两个环节。

被美国加州大学录取的赵陶然同学首先分享了自己对店铺的看法,他介绍了自己大四开学就着手准备申请店铺事宜,托福和GRE等语言考试、作品集制作、了解美国高校情况等有序进行,在五年级上学期决定了出国申请方向,并递交了申请。

通过网络面试后,被六所学校录取。

通过对六所学校的对比,最终选择了注重教育实践的UCLA。

他用亲身经验告诉我们,美国名校并非遥不可及。

已经成功考入东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静宇和保送到同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文梦晗同学,分别从考研和申请学校两个方面提供了自己宝贵的经验与方法。

两位同学分别讲述了他们选择读研的理由,一方面是为研究生毕业进入职场后会更加顺利,另一方面是想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她们认为态度决定一切,有一个端正良好的态度,会对以后自己学习有极大帮助。

最后由唐胜全等已经和用人单位签约的学生代表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从实习到签约工作的经历,他们谦虚谨慎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勤于思考的习惯,是他们赢得工作岗位关键因素。

他们同时提醒各位毕业生在学业扎实的基础上,提前做好作品集,选定工作地点,工作单位,积极投递简历等节点的重要作用。

交流会上以上同学坦诚而精彩的讲述调动了会场气氛,会场中不时传来笑声和掌声。

互动环节中,毕业生就各位同学在目前的学习和以后出路选择方面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给予了一一解答。

整个交流会持续近三个小时,参加交流会的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交流会后收获颇多。

感谢毕业生们抽出宝贵时间向大家交流经验,同时也祝福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切顺利,再攀高峰。

014建筑学院自命题考试大纲

014建筑学院自命题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
吴志强,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
沈玉麟主编.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科目名称
城规快速设计
科目代码
502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1、考试范围:10-50公顷的城市设计
参考书目:
《外国建筑史》:作/译者: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第四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作者: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第二版
《建筑构造》:作者:李必瑜魏宏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第五版
科目名称
建筑快速设计
科目代码
501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1、考试范围:3000平米左右公共建筑设计。有具体场地和主题及功能的要求。
2、考试内容注重理论基础知识为主,兼顾一定的专业素质内容。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3小时闭卷考试题,试卷结构由名词解释,填空,简答,作图及论述题五种类型构成。
参考书目:
《外国建筑史》:作/译者: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第四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作者: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第二版
《建筑构造》:作者:李必瑜魏宏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第五版
2、考察考生的快速构思、快速表达能力以及对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闭卷考试,6小时,试题中提出内容和要求,要求考生在规定的作图纸上完成。
考生需自备A2号图纸2张和绘图工具。
参考书目:
李昊,周志菲编著.城市规划快题考试手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中南大学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舞蹈作品分析》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舞蹈作品分析》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舞蹈作品分析》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4年9月1日通过。

I.考试性质《舞蹈作品分析》是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全国硕士研究生一门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入学考试科目。

该科目是以舞蹈基本理论和舞蹈美学为基础的综合学科,考查学生对舞蹈理论与作品分析的基本程度。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素质,并有利于本学科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舞蹈作品分析科目考试涵盖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文化概论、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等高等学校舞蹈专业理论课课程。

Ⅲ.要求考生:(1)系统地掌握舞蹈概论的基础知识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对相关命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

(2)具备有一定的舞蹈作品鉴赏与批评能力。

(3)能对舞蹈文化现象,舞蹈家及其作品、创作风格有清晰的认知。

(4)能对舞蹈作品的艺术特性、种类、起源、内容与形式、创作的理解与表演规律进行理论分析。

Ⅳ.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舞蹈艺术约22 %舞蹈文化约18 %中外舞剧流派约20 % 中外舞蹈家及其作品约40 % Ⅴ.试卷题型结构1)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2)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3)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4)简答题(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5)论述、作品分析题(2小题每题分 25共50分)Ⅵ.考查内容一、舞蹈理论(一)舞蹈总论1、舞蹈的特性1)从各种艺术审美特征的比较来看舞蹈的艺术特性2)从舞蹈艺术的本体来看舞蹈的特性2、舞蹈的功能、舞蹈的种类、舞蹈的起源3、舞蹈的发展1)舞蹈发展的规律2)影响舞蹈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4、舞蹈评论1)舞蹈评论的内涵2)舞蹈评论的任务3)舞蹈评论的标准4)舞蹈评论的方法和常见模式5)舞蹈评论工作者的修养5、舞蹈学1)舞蹈的历史遗产2)中国舞蹈学研究的成果3)中国舞蹈学的构想(二)舞蹈创作1、舞蹈的形式结构1)舞蹈形式的感知结构2)舞蹈形式的结构过程2、舞蹈语言:1)人体动作2)舞蹈动作3)舞蹈语言3、舞蹈构图1)构图的一般规律2)构图的基本原理3)各种舞蹈体裁的构图4、舞蹈创作的审美规范1)从生活到舞蹈创作2)舞蹈创作的表现范围3)舞蹈创作的艺术构思4)舞蹈创作的不同类型(三)舞蹈文化概述1、舞蹈文化1)舞蹈文化的概念2)舞蹈文化的起源3)舞蹈文化的变迁4)舞蹈文化的种类5|)舞蹈文化的特点2、艺术舞蹈1)艺术舞蹈的发生与变迁2)艺术舞蹈的种类3)艺术舞蹈的特征与功能4)民族舞蹈创作的多样化5)艺术舞蹈的创作者6)艺术舞蹈教育二、作品分析(一)舞蹈作品(1)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2)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3)舞蹈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4)舞蹈思维和舞蹈形象(5)舞蹈作品的意境(6)舞蹈作品的审美类别(二)中国作品分析(1)建国初期的舞蹈作品分析(1949-1965)(2)文革时期的舞蹈作品分析(1966-1976)(3)复苏时期的舞蹈作品分析(1977-1979)(4)走向繁荣时期的舞蹈作品分析(1980-至今)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创新性、内涵的领会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三)外国作品分析(1)欧美现代舞先驱舞蹈家的代表作品分析(2)欧美现代舞奠基舞蹈家的代表作品分析(3)美国现代舞新先锋派舞蹈家的代表作品分析(4)德国舞蹈剧场舞蹈家的代表作品分析(5)法国舞蹈剧场舞蹈家的代表作品分析Ⅶ.参考文献1.《舞蹈艺术概论》2.《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3.《中外舞蹈作品赏析》4.《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5.《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3 年 7月5 日通过。

I.考试性质
建筑理论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建筑学硕士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主要内容由建筑史部分和建筑理论部分组成:
1.建筑史部分:中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两大部分。

中国建筑史培养学
生的古建筑鉴赏能力、建筑美感,增强对古建的爱护之心对学生今后
从事建筑设计有所帮助和启迪。

外国建筑史主要任务是讲述和阐释国
外各时期建筑的产生、变化和衰亡,以历史上的建筑为构成要素,着
眼于它们的历史意义。

学习建筑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认识建筑的本质和它的系统结构,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主要社会功
能和它的演变规律,以利于进行有效的创作性探索,使建筑设计成为
真正的建筑创作。

2.建筑理论部分:其目的是测试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构造的基
础概念、基本研究方法的程度以及分析探索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的能
力。

评价的标准是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合格或合格以上水
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学院在专业
上择优选拔。

考试对象为2012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II.考查目标
1.建筑史部分:建筑历史考试涵盖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理论课课程。

要求考生:
(1)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性及其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结构形式和结构具体做法。

(3)了解国外各时期建筑的产生、变化和衰亡以及它们的历史意义。

(4)掌握外国建筑史上主要的建筑活动、建筑思潮、代表人物及作品。

(5)能够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国内外建筑发展或相关社会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建筑历史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2.建筑理论部分:建筑理论考试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分析问题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建筑理论科目考试涵盖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原理的各个领域。

要求考生:
(1)能够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建筑学科的核心主干知识。

准确理解有关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发展进程等方面的知识。

(2)能够准确、恰当地使用建筑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定义、范畴、规律和规范。

(3)掌握公共建筑的设计理论、专业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具有单体设计和群体组合设计技能,具有创造性工作能力。

从空间组合的角度掌握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熟悉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并能举一反三,继而达到加深设计和实践的综合能力。

(4)正确理解和掌握建筑构造中的相关概念、原理、方法和要点。

具有进行一般的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能力。

(5)能够运用本专业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比较和分析有关建筑设计现象,能够综合运用有关建筑设计理论评析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6)了解建筑哲学思想与建筑设计方法论。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建筑史:约20%
外国建筑史:约20%
建筑设计原理:约30%
建筑构造原理:约30%
Ⅳ.试卷题型结构(可调整)
名词解释: 20分
选择题: 20分
简答题: 50分
绘图和论述题:60分
共计 150分
Ⅴ.考查内容
一、中国建筑史
1、中国建筑的基本特点
用材的特点;结构形式的特点;艺术形象的特点;建筑组群布局的特点;城市规划的特点;制度化的倾向。

2、中国建筑的结构和构造
构造分类,大木作,小木作,彩作,石作。

3、原始社会建筑
岩洞,穴居,木骨泥墙房屋,干栏式建筑,祭坛和神庙。

4、先秦时期的建筑
夏朝,商代,周朝,春秋战国时期建筑。

5、秦、汉时期的建筑
秦时、汉代建筑。

6、三国、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三国、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塔的几种类型,石窟的几种类型,石刻,雕饰,家具。

7、隋、唐时期的建筑
8、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9、元、明、清时期的建筑
10、居住建筑
11、园林
12、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机构,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

二、外国建筑史
1.奴隶制社会的建筑
古代埃及的建筑,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爱琴文化的建筑,古代希腊的建筑,古罗马的建筑,美洲古代建筑。

2.欧洲中世纪建筑
拜占庭,西欧中世纪建筑
3.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4.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19世纪中叶的欧洲与北美建筑。

5.亚洲封建时期的建筑
东南亚的建筑,日本的建筑。

6、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资本主义城市规划。

7、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新建筑运动的早期,芝加哥学派
8、新建筑运动的高潮
现代建筑早期,现代建筑成熟期。

9、二次大战后的主要建筑思潮。

10.当代世界建筑发展趋势、代表建筑师、代表作品评论与分析。

三、建筑设计原理部分
(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公共建筑的类型
2、公共建筑的总体设计与构思立意
3、公共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4、公共建筑功能空间的设计
5、公共建筑的外观与造型
6、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
(二)建筑空间组合论
1、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功能、结构对于空间组合的规定性与制约性
3、形式美的客观规律,与形式美有关的建筑构图基本法则
4、内部空间、外部体形及群体组合的处理
(三)现代建筑理论
当代西方建筑理论的进展;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建筑美学;建筑思潮;建筑符号学;建筑现象学;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建筑学;建筑类型学;当代西方建筑形式设计策略;建筑形态学;模式语言;数字建筑的理论和实践;西方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装饰理论;图式思维理论;生态建筑学等。

四、建筑构造部分
(一)大量性民用建筑构造
1、建筑构造概论:建筑物的基本构造组成、建筑物的基本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建筑的类型、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建筑模数协调。

2、建筑构造:墙体、楼地层、饰面装修、楼梯、屋顶、门和窗、基础、变形缝。

(二)大型性公共建筑构造
高层建筑构造、建筑装修构造、大跨度建筑构造、工业化建筑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