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
摘要: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各家注疏中共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无论什么人都要教育,第二种解释是无论什么人最后都会被教育成没有区别的同类善人。第三种解释是前两种解释的融合,所以实质上有两种解释。通过与《论语》文本对比,第一种解释可以在教育学中成立,第二种解释也可以成立,但是却是在对受教育者提出向学之心要求的前提下才可以成立。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提出了要求,对于现代教育颇有意义。
关键词:有教无类;教育万能;论向学之心;劝学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出于《论语·卫灵公》篇,第39条就这么四个字,因此没有上下文可以解释。但是它却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学思想,并且颇有争议。因此,需要澄清其含义及对于教育的意义。
一、“有教无类”思想的三种解释
通过对《论语》的重读及其对各家的注疏来看,“有教无类”共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无论什么人都要进行教育。如杨伯峻的注解:“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等区别。”[1]杨树达的注解依据的是孔子的两段原文,“述而篇曰: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2]这里的束■是弟子见老师的礼物,凡是有了薄礼,孔子都会教育。“互乡难与言”中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都是恶人,但是其中的童子来学习,孔子也没有拒绝教育。
第二种解释:无论什么人最后都会教育成没有什么区别的同类善人。引申来看,没有区分也就是教育好了,因为教育就是都把学生教育好,不能是教育不好。如朱熹的解释就是“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3]168也就是说,每个人本性是善的,最后经过教育也一定会恢复善的本性。张居正的《论语别裁》中也同样是这种解释:“智的,愚的,贤的,不肖的,都是一般样教训化导他,何尝分别等类,而有所拣择于其间哉?”[4]252
还有第三种解释实质是把第一种和第二种解释融合起来,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教育,最后也能把人教育好了。如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讲道:“人有差别,如贵贱、贫富、智愚、善恶之类。惟就教育言,则当因地因材,掖而进之,感而化之,作而成之,不复有类。孔门富如冉有、子贡,贫如颜渊、原思,孟懿子为鲁之贵族,子路为卞之野人,曾参之鲁,高柴之愚,皆为高第弟子。”[5]423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第一种解释,人有差别,但是对教育者而言,都要教育;第二层意思是第二种解释,教育者要“感而化之,作而成之”,让其“不复有类”,都教育好。《论语正义》中讲:“人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6]这种注释也融合了第一种和第二种解释二层意思。
第三种解释因为是两者的融合,所以实质上“有教无类”思想共有两种解释,以下主要分析这两种解释。
二、“有教无类”与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对于第一种解释,对比《论语》文本中的其他部分是成立的。他的学生中既有家境贫穷的颜回,也有经商富贵的子贡,既有贵族,也有平民。
依据第二种解释,无论什么人最后都会被教育好。这种解释猛一看是一种教育万能论,而且这与《论语》的其他说法有矛盾。孔子曾说过他把学生分为几类人,如分为三等,即“上智”、“下愚”和中人,认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孔子把人分成应该是部分对应下面的分法,即“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当然这种说法最大可能孔子是从现象上来看的,学生有些人一点就通,如颜回能够以一知十,有些人就榆木疙瘩,教什么也学不会,最后“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不能反三,孔子认为这时就无法教下去了。
那么持第二解释的朱熹和张居正如何与孔子所讲的“唯上智与下下愚不移”进行呼应解释呢?
朱熹在解释“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时引用了程子的话:“人性本善,有不可移者何也?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自弃也。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而进也。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
与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谓下愚也。然其质非必昏且愚也,往往强戾而才力有过人者,商辛是也。圣人以其自绝于善,谓之下愚,然考其归则诚愚也。”[3]176引用的这段程子的话告诉我们,第二种解释,也即无论什么人最后都会教育成同一类人是有例外的,这个例外就是两类人:自暴自弃的两类人。自暴的受教育者不相信所教的东西,自弃的受教育者不按照正道行之。如果碰到这样的受教育者,就是圣人在他的身边也不能教育好他。因此,朱子为第二解释设定了例外。
认同第二种解释的张居正为人人都可以教育成同一类人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要有学生的向学之心。张居正在注解“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时,认为上智和下愚的人是极少数人,一般人都是中人。作为大多数的中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如果不学习,那么就有可能变成下愚。张居正以纣王变为下愚为例,纣王的问题是不听臣子们的谏言,不服教。可以看到,张居正在这里强调的是受教育者主动学习的能力,是针对受教育者来说的[4]268。因此,张居正的意图旨在劝学,而且张居正的《论语别裁》就是作为帝王师劝万历皇帝学习,针对的对象正是受教育者。钱穆对于“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解释与张居正的解释相同,认为孔子旨在劝学[5]445。张居正与钱穆的解释强调了受教育者必须有向学之心,颇有意义。
因此,即使赞同第二种解释的学者也都为这种解释提出了对于受教育者的要求。朱子是用例外来排除教育万能论的可能性,提出对受
教育者的要求;而张居正是用劝学来形成教育之能力的可能性,提出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教学本就是双向的事情,因此,这种双方的要求也是对应的,因此,第二种解释并不是对教育者或教育的万能宣扬,如果能够对照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来说,这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三、“有教无类”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对现代教育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无论什么人都要受教育”的第一种解释,在现代教育中已得到很大程度的实现。对于教育来说,就是教育的大众化。对于教育者来说表现为在经过学校的选择后,教师已经没有权力拒绝任何学生接受教育了,某个班的教学任务分给哪位教师,班里的学生就分配给哪位教师,哪位教师就要教育之,不能说哪个学生教师不愿教。但是这种大众化教育和教师的硬任务在我国的教育发展程度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为有数量往往不意味着有质量,如果学生数量的增加并没有相应的教师增加,就会出现师生比的问题[7]。人人都受教育并不一定受到的是高质量的,可以因材施教的教育。在师生比有问题时是否能够教育成同一类善人,其实在教育承受力上也对第二种解释提出了质疑。
第二,对受教育者提出了向学之心的要求。如果想要把学生教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受教育者的向学之心,也即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受教育者要好学。“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礼记·曲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