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的生活学习状况的对比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高校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的生活学习状况的对比调查 学 院
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专 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 级
2010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一班 学生姓名
付思源 指导教师
田慧 职
称 讲师
2012 年 6 月 1 日
高校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的生活学习状况的对比调查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规划一班学号:2010062139 姓名:付思源
内容摘要: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学习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成才,进而也会影响到今后的职业选择和事业的成败。本文通过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学生生源地为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得出两类生源学生学习生活状况方面的异同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大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生活状态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生源农村生源对比
前言
大学阶段是学生在身心知识等各方面承前启后的转折期,也是学生完全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准备期,因而有人称其为人生的第二个关键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学习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成才,进而也会影响到今后的职业选择和事业的成败。因此,研究大学生学校学习生活状况对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择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作为切入点,对两类生源的大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进行对比研究有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大学生以前的生活背景或经历对学习生活状况是否有直接的影响;第二,家庭经济状况对在校大学生适应状况是否存在影响;第三,对现代社会的认知程度是否影响学习生活状况。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项调查以重庆工商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为研究总体。本次调查中的数据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了解的内容主要有被调查者的生源所在地及其在大学学习生活状况方面的相关问题。调查问卷如下:
高校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的生活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
1.你的家庭所在地?
A.城市
B.农村
2.你能否适应多媒体教学?
A.能
B.不能
3.你的课余时间的主要安排有哪些?
A.全部用于学习
B. 主要用于学习,适当娱乐
C. 主要用于娱乐,少量用于学习
D.全部用于娱乐
E.不清楚,随便过
4.你能否适应大学考试方式?
A.很适应 B一般适应 C.不太适应 D很不适应.
5.你在校期间每月的生活费?
A.500元以下
B.500-1000
C.1000-1500
D.1500以上
6.你的生活费主要支出项目是什么?
A.学习
B.娱乐
C.恋爱
D.穿着
E.吃饭
F.其他
7.你清洁衣物的方式是什么?
A.全部自己洗
B.全部送洗衣房
C.以自己洗为主,大件衣物送洗衣房
D.以洗衣房为主,偶尔自己洗
E.视时间情况和衣物多寡而定
8.你的早上起床时间?
A. 6点半之前
B. 6:30—7:00
C.7:00—7:30
D. 7:30—8:00
E.视情况而定
9.自我评价交往是否有困难。
A.有
B.没有
10.在校期间主要交往的对象
A.主要是同寝室同学
B.主要是同性同学
C.同班同学
D. 其他群体交往(如:与老乡交往、网友)
E.其他
11.你一周打电话回家次数
A. 0 次
B. 1—3 次
C. 4—5 次
D. 6 次以上
12.你认为目前的大学生活状态
A.心情舒畅,充满生气
B.心情压抑,前途未卜
C.踏踏实实,为将来打基础
D.无所事事挨岁月,吃喝玩乐等文凭
13.对将来的就业有无信心
A.有
B.无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学习适应性
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学习,保持适当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取得预期的学习成效等的综合的学习行为过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村与城市在使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最直接的体现在两类生源地的学生对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适应上。城市生源比农村生源适应多媒体教学的比例要高,一方面说明在中学阶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较为普遍,另一方面城市生源学生在中学阶段适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机会和时间要比农村生源学生要多要长。
(二)生活自理适应性
生活方面的适应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生活自理能力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其核心考察的是从生活依赖性向生活自主性的角色转变适应状况。在对大学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支出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城市生源月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有50.5%,而农村生源只有24.1%,二者生活费支出差异显著。
在调查清洁衣物的方式时。农村学生全部自己洗的有41.8%,而城市学生以自己洗为主的只占到27.4%,二者差别较大。
在对早起床时间进行调查,二者没有明显差别。可能因为同一宿舍的生活习惯相互影响比较明显所致。
(三)人际交往适应性
人际适应性指的是个体能够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维护人际网络的稳定。
当调查学生在大学中的主要交往对象时,发现农村生源学生与同性同学交往比例要比城市生源学生高近10个百分点,而且城市生源学生与学校的亚群体注交往比例比农村生源高9个百分点。交往对象分布差异显著。
(四)心理适应性
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在学校阶段主要指自身角色转变的适应。大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再从学校到社会,这个过程是大学生完成社会化的重要经历,大学期间能不能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实现独立生活的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是大学生能不能继续适应生活的关键。
大学生对自我生活状态的描述的调查表明,农村生源的学生的自我描述心情舒畅的只有26.9%,比城市生源低近18个百分点。认为自己心情压抑,前途未卜的有38.5%,比城市生源高11个百分点。
三、解决对策
1、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在大学学习适应方面同质性较强。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双方适应程度大体相当,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农村生源的学生投入的时间要多一些。农村大学生的学习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但许多同学习惯于中学的死记硬背、题海式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灵活应用的能力相对欠缺因而进入大学后难以适应以自学为主,重视科学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对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其大胆怀疑、勇于尝试,在知识的利用中加深理解。另外我们还发现,农村大学生的学习苦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它心理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对经济困窘的烦恼。因而,应加大对农村学生的经济资助力度,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使他们无后顾之忧,能以轻松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
2、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学生在大学生活适应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从生活方式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