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pt课件(1)课件ppt
合集下载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PPT课件

D
C
四、课堂练习
完成学习探究的基础梳理和综合测评。
五、作业布置
1、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球体)→椭球体→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1)赤道周长:4万千米(2)平均半径:6371千米(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六、板书设计
一艘帆船触礁受损,剩下四艘帆船。
一艘帆船哗变,返回西班牙
麦哲伦陷入当地土著人的纷争,被杀。
两艘船体漏水,无法继续航行
只剩一艘帆船,18名船员
5艘船组成,共265人
二、新课学习
二、新课学习
太空观测时代
二、新课学习
1、地球的形状
表演五:
科学探索的方法
观察现象—提出假设—科学验证
地球是个球体!
B
A
四、课堂练习
8、关于地轴正确的叙述是( )A.离开了地轴,地球就无法转动B.地轴是合金做的C.地球上就有地轴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
D
四、课堂练习
9、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地球北段与地球的交点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地轴北段与地球的表面交点10、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是( )A.黄色 B.绿色C.蓝色 D.褐色
第二次飞跃—椭球体
二、新课学习
2、地球的大小
Hale Waihona Puke 三次飞跃—不规则球体科学手段—新认识
二、新课学习
2、地球的大小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飞跃历程
球体
第一次飞跃
椭球体
第二次飞跃
第三次飞跃
不规则球体
······
?
二、新课学习
2、地球的大小
C
四、课堂练习
完成学习探究的基础梳理和综合测评。
五、作业布置
1、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球体)→椭球体→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1)赤道周长:4万千米(2)平均半径:6371千米(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六、板书设计
一艘帆船触礁受损,剩下四艘帆船。
一艘帆船哗变,返回西班牙
麦哲伦陷入当地土著人的纷争,被杀。
两艘船体漏水,无法继续航行
只剩一艘帆船,18名船员
5艘船组成,共265人
二、新课学习
二、新课学习
太空观测时代
二、新课学习
1、地球的形状
表演五:
科学探索的方法
观察现象—提出假设—科学验证
地球是个球体!
B
A
四、课堂练习
8、关于地轴正确的叙述是( )A.离开了地轴,地球就无法转动B.地轴是合金做的C.地球上就有地轴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
D
四、课堂练习
9、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地球北段与地球的交点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地轴北段与地球的表面交点10、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是( )A.黄色 B.绿色C.蓝色 D.褐色
第二次飞跃—椭球体
二、新课学习
2、地球的大小
Hale Waihona Puke 三次飞跃—不规则球体科学手段—新认识
二、新课学习
2、地球的大小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飞跃历程
球体
第一次飞跃
椭球体
第二次飞跃
第三次飞跃
不规则球体
······
?
二、新课学习
2、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PT课件(初中科学)29张)

宇宙
5.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请在任务单上画出来。
4
1、取一张挖有直径为1厘米小孔的纸,分别贴靠玻璃珠、 乒乓球、篮球表面 2、透过小孔视察所露出球面的曲度 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规律?
在认识地球形状方面,这个实验又说明了是什么?
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两极半径是6357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为4×104千米 表面积约为5.1×108 平方千米
4、下列现象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 A )
A、日食现象 B、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C、海面上驶来的船只,先出现桅杆 D、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地球照片
5、如果你乘船出海,你会看到港口的灯塔( C )
A、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严格的说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 为什么在太空中,地球看上去几乎 和正球体没有差别呢?
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21km, 相对来说仅差0.3%。
[材料] 白纸、铅笔、胶水 [步骤]
1、数根纸条上端固定在铅笔上,下端互相黏连
被Hale Waihona Puke 笔穿过,形成灯笼状纸球。2、双手搓动铅笔,使旋转。
[视察] 纸球的形状的变化
联系实验,你认为地球形状的特点是不是偶然 形成的?
于是法国国王派了两支队 伍分别赴南、北半球,测经线 的弧度,用了3000多天,结 果证明牛顿是正确的。
总之人类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从直觉的错 误去伪存真、由粗到精的过程。而人类对于 地球的认识还未停止。
谈谈你从人们认识地球的过程中感悟到什么?
课堂练习:
1、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 球体。 2、它的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两极方向 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21 千米。 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4万千米 。
5.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请在任务单上画出来。
4
1、取一张挖有直径为1厘米小孔的纸,分别贴靠玻璃珠、 乒乓球、篮球表面 2、透过小孔视察所露出球面的曲度 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规律?
在认识地球形状方面,这个实验又说明了是什么?
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两极半径是6357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为4×104千米 表面积约为5.1×108 平方千米
4、下列现象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 A )
A、日食现象 B、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C、海面上驶来的船只,先出现桅杆 D、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地球照片
5、如果你乘船出海,你会看到港口的灯塔( C )
A、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严格的说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 为什么在太空中,地球看上去几乎 和正球体没有差别呢?
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21km, 相对来说仅差0.3%。
[材料] 白纸、铅笔、胶水 [步骤]
1、数根纸条上端固定在铅笔上,下端互相黏连
被Hale Waihona Puke 笔穿过,形成灯笼状纸球。2、双手搓动铅笔,使旋转。
[视察] 纸球的形状的变化
联系实验,你认为地球形状的特点是不是偶然 形成的?
于是法国国王派了两支队 伍分别赴南、北半球,测经线 的弧度,用了3000多天,结 果证明牛顿是正确的。
总之人类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从直觉的错 误去伪存真、由粗到精的过程。而人类对于 地球的认识还未停止。
谈谈你从人们认识地球的过程中感悟到什么?
课堂练习:
1、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 球体。 2、它的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两极方向 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21 千米。 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4万千米 。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PPT课件

地球的形状
航海探证——环球航行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 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麦哲伦
地球的形状
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 险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向西渡过大西洋,穿过南美大陆南 端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再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 角,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臆想猜测——天圆地方
古人凭直觉和臆想提出“天圆地方”的观点。
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地球的形状
观察推测——月食现象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推测: 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呈圆弧形,证明地球是 个球体或近似球体。
地球的形状
月食的成因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 现象,当太阳、地球、 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 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 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 球掩盖,产生月食。
航海实证——麦哲 伦环球航行
地球的形状
在海能看到船身体?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形状
如果地球是平的,理论上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我们能够看 到无限远处的景物,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会有“站得高看 得远”的感受?
地球的大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多地球进行了更为精确的测量, 对地球的形状大小有了科学的认识。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
我们身处的宇宙
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
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人类自诞生以来,对地球的形状充满好奇并不断探索。地 球究竟是什么形状呢?作为现代人都知道,可是在古代却是个 争论不休的问题。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果从你所在地出发一 直前行,你能回到你出 发的位置吗?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PPT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导入新课
茫茫宇宙,繁星璀璨。你能找到地球吗?
探究新知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 (①猜想阶段)
天圆地方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 ——《周髀算经》
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 天地各中高外下。
——《晋书·天文志》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③证实阶段)
这次环球航行的 路线是什么?
A
AC
B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探究新知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
1.科学需要实践来证明。 2.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科学需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④确证阶段)
探究新知
(2)地球的大小
6371千米
平均半径
4万千米
最大周长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表面积
探究新知
地球的大小
地球大小歌
(6371km)
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4万千米)
歌谣学地理
探究新知
6357KM (极半径)
6378KM (赤道半径)
结合数据,描述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 则的椭圆球体。
"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货币等方面均有表现。
方孔圆币
天坛
四合院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②推测阶段)
太阳和月亮
后来人们根据月球和太阳的 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于 是有了“地球”的概念。
导入新课
茫茫宇宙,繁星璀璨。你能找到地球吗?
探究新知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 (①猜想阶段)
天圆地方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 ——《周髀算经》
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 天地各中高外下。
——《晋书·天文志》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③证实阶段)
这次环球航行的 路线是什么?
A
AC
B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探究新知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
1.科学需要实践来证明。 2.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科学需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④确证阶段)
探究新知
(2)地球的大小
6371千米
平均半径
4万千米
最大周长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表面积
探究新知
地球的大小
地球大小歌
(6371km)
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4万千米)
歌谣学地理
探究新知
6357KM (极半径)
6378KM (赤道半径)
结合数据,描述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 则的椭圆球体。
"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货币等方面均有表现。
方孔圆币
天坛
四合院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②推测阶段)
太阳和月亮
后来人们根据月球和太阳的 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于 是有了“地球”的概念。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PPT教学课件

小组活动: 运用地球仪模拟麦哲伦的航行路线。
一、地球的形状
知识链接2
1961年4月,苏联“东方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 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随着人类进入太空,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照片,人类终于目睹到地 球的全貌。
“太空第一人”——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从阿波罗17号飞船上发回的地球照片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
D.5.1平方千米
再见
二、地球的大小
拓展视野
想一想:地球上什么地方能“坐地日行八万里”呢?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送瘟神》
答案提示:赤道
1 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大小
感受地球之大
地球表面积相当于多少个长105m、宽 68米的足球场大?
答案提示:
约792亿个
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绕地球赤 道行驶一圈需要多久?
问题思考
一、地球的形状
答案提示: 1.由于探索科学真理;求真、求实的精神。 2.还需携带:指南针、地图、通讯设备、GPS······
1 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大小
探究地球的大小
读图并结合教材内容,你能用哪些数据 描述地球的大小?
答案提示: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今天,我们借助于科技的 手段,能够轻松地认出地球的 形状是个球体。但古人们由于 活动范围的限制,对地球形状 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一、地球的形状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天圆地方
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 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古人是凭直觉和臆想提出 “天圆地方”的。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PPT优秀课件

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
(二)地球的大小
直觉和臆想:“天圆地方” 极半径:6357千米
认 识 推测: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过 实践证实:球体 程
确证:球体
赤道半径:6378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7、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天圆地方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天如斗笠 地如覆盘 ④地球卫星照片
C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 总结反馈
•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例:①远去的轮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②永远走不到天涯
3、事例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B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分明
C.站得高,看得远
D.海边远方驶来的航船,先见船帆,后见船身
➢ 随堂练兵
4、现象中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
A.“沧海桑田”的变化
B.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C.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3.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D )
A.“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回
B.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
C.“神七”拍摄的地球照片
D.日食的时候,太阳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形
课堂练习
4.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 C )
A.郑和下西洋
B.人造卫星上天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人类登上月球
1.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课件(共18张PPT)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毕达哥拉斯海岸观 船——地球是曲面
1. 地球的形状
B.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地球是曲面的 2、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
月食
月食时,月球上地球的影子是弧形 的,那么可证明大地应该是圆形的。
1. 地球的形状
C.古人对地球形状的实践——地球是球形的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如果地球是圆的,我们船队一直向西航行, 最后一定能返回原地。
牛郎欲问牛瘟郎欲神问事瘟神,事,一一样样悲悲欢欢逐逝逐波逝。 波。
2. 地球有多大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极半径 6357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对比赤道半径,极半径你 有什么新发现? 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
2. 地球有多大
算一算 正常人绕赤道走一圈需要多久呢?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 与大小
1. 地球的形状
A.古人对大地形状的直观感受——地是方的(盖天说)
敕勒歌(chì lè )
【作者】佚名 【朝代】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圆地方
✓ 了解古人对天地的认识---天圆地方
1. 地球的形状
A.古人对大地形状的直观感受——地是方的(盖天说)
1. 地球的形状
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 周的航行,证实了“大地球形说”
1. 地球的形状
D.科技进步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虽然这些照片分辨率极低,但它 们让人们第一次真正看到了地球 的外貌,第一次从视觉上确认大 地是球形的。
摄于1949年
1. 地球的形状
D.科技进步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加加林:世界上第一个太空骄子
1. 地球的形状
B.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地球是曲面的 2、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
月食
月食时,月球上地球的影子是弧形 的,那么可证明大地应该是圆形的。
1. 地球的形状
C.古人对地球形状的实践——地球是球形的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如果地球是圆的,我们船队一直向西航行, 最后一定能返回原地。
牛郎欲问牛瘟郎欲神问事瘟神,事,一一样样悲悲欢欢逐逝逐波逝。 波。
2. 地球有多大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极半径 6357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对比赤道半径,极半径你 有什么新发现? 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
2. 地球有多大
算一算 正常人绕赤道走一圈需要多久呢?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 与大小
1. 地球的形状
A.古人对大地形状的直观感受——地是方的(盖天说)
敕勒歌(chì lè )
【作者】佚名 【朝代】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圆地方
✓ 了解古人对天地的认识---天圆地方
1. 地球的形状
A.古人对大地形状的直观感受——地是方的(盖天说)
1. 地球的形状
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 周的航行,证实了“大地球形说”
1. 地球的形状
D.科技进步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虽然这些照片分辨率极低,但它 们让人们第一次真正看到了地球 的外貌,第一次从视觉上确认大 地是球形的。
摄于1949年
1. 地球的形状
D.科技进步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加加林:世界上第一个太空骄子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ppt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ppt地球
的形状和大小
$number {01}
目 录
• 地球的形状 • 地球的大小 • 地球的经纬网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01
地球的形状
古代对地球的认识
1 2
3
天圆地方
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地是平的,天空像一个圆顶盖子一样覆 盖着地球。
浑天说
汉代的浑天说认为地球像球一样被包裹在五大天层之中,天 体的运动与地球有关。
地球公转的周期:一个恒星年,即 365天6小时9分钟10秒。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昼夜交 替和四季变化的现象,对地球的气候 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天文现象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建立地理坐标系的 基础,如经纬度、赤道坐标系等。
时差
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出现时间差, 人们可以根据经度来计算时差。
01
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 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 的运动。
02
03
04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 向东。
地球自转的周期:一个 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 4秒。
地球自转的意义:产生 昼夜交替现象,使不同 地区出现不同的时间差。
地球的公转
01 02 03
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 动。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的体积
01
地球的体积约为1.08321×10¹²立 方公里。
02
地球的体积在不同的高度和纬度 会有所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地球 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等因素的 影响。
地球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
01
地球表面的陆地总面积约为1.489亿平方公里 ,占地球表面积的约29%。
的形状和大小
$number {01}
目 录
• 地球的形状 • 地球的大小 • 地球的经纬网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01
地球的形状
古代对地球的认识
1 2
3
天圆地方
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地是平的,天空像一个圆顶盖子一样覆 盖着地球。
浑天说
汉代的浑天说认为地球像球一样被包裹在五大天层之中,天 体的运动与地球有关。
地球公转的周期:一个恒星年,即 365天6小时9分钟10秒。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昼夜交 替和四季变化的现象,对地球的气候 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天文现象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建立地理坐标系的 基础,如经纬度、赤道坐标系等。
时差
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出现时间差, 人们可以根据经度来计算时差。
01
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 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 的运动。
02
03
04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 向东。
地球自转的周期:一个 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 4秒。
地球自转的意义:产生 昼夜交替现象,使不同 地区出现不同的时间差。
地球的公转
01 02 03
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 动。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的体积
01
地球的体积约为1.08321×10¹²立 方公里。
02
地球的体积在不同的高度和纬度 会有所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地球 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等因素的 影响。
地球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
01
地球表面的陆地总面积约为1.489亿平方公里 ,占地球表面积的约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ek-04 积土成山 聚溪成渊
Day 2 半倒装
• 否定意义的副词或短语放在句首,句子半倒装。 这样的副词主要有:little, seldom, hardly, rarely, scarcely, never, not at all, by no means(决不), at no time(在任何时候都不),nowhere, in no case (无论 如何都不);not in the least (=not at all) , on no condition(决不) 等
week-04 积土成山 聚溪成渊
Day 4 虚拟语气
• 在动词insist(1坚持做某事),order, command(2命令), advise, suggest, propose(3建议做某事), demand, require, request, ask(4要求)等表示建议、命令、要求的名词性从 句中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 基本句型:主语+ (should) + 动词原形。
• 1,假设五列火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 速度环绕赤道行驶一圈,大约需要多 少小时? (400个小时)
• 2,比较赤道半径,极半径,你对地 球形状有什么新的发现?
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21千米. 因此,地球不是正圆球体,而是一个两极 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练习
• 1,地球是正圆的吗? • 2,地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 3,地球有多大?
(半径,周长,和表面积等) 北极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 平方千米
极半径 6357千米
赤道周长约 4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 米
南极
地球大小示意图
2,地球的外形是很不规则的.(最高的山 峰和最深的海洋相差近2万米.)
3,地球的南北两个半球并不对称.(北极 半径比南极半径长40千米.)
思考
• not only…, but also…(前一分句倒装,后一分句不倒装) • [例句] • Not only was everything he had taken away from him, but
also his German citizenship was taken away. 不仅他拥有的 一切被那走了,就连他的德国国籍也被取消了。 • They suggested not only should we attend the party but also give a performance. 他们建议我们不仅要参加晚会,还要进行表演。 • Not only should we students study hard, we also should know how to enjoy ourselves in our spare time. 我们学生 不仅要学习好,还应该知道在课余时间怎样享受生活。
• At no time was the man aware of what was happening. 那个人根本没有注意到发生的情况。
• On no condition should you visit that place. 你决 不能去那个地方。
• By no means are these works of art satisfactory. 这 些艺术品根本不能令人满意。
加加林登上月球
这是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 地球是个球体的照片.
活动
1,如果大地是平的,我们看航 船出现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2,如果大地是球面,我们看航 船出现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 是先看见什么?后看见什么? 3,你还能提出其他证据,证明 地球是个球体吗?
二,地球的大小
1,一个球体的大小,可从哪些方面表示?
• I lived three years in Paris, during which time I learned French. 我在巴黎住了三年,在那期间我学了法语
• The weather turned out to be very good, which was more than we could expect. 天气结果转晴, 这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
week-04 积土成山 聚溪成渊
Day 3 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
• The clock, which my grandfather bought, is still in good order. 这时钟是我祖父买的,现在还走时很准
• She changed her mind again, which made us all angry. 她又改变了主意,这使我们大家都生气了
• advice, suggestion, order, demand, proposal, request, desire, command, decision, requirement等名词引导的同位 语从句或表语从句,谓语动词用 (should) + 动词原形。
• It's suggested/ advised/ demanded/ordered/requested/proposed/required/desired等 结构后的主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用(should) + 动词原形。
week-04 积土成山 聚溪成渊
Day 5 虚拟语气
一,地球的形状
小结
1“盖天说”,
“浑天说”,环球航行成功,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人类
亲眼目睹地球的形状.
二,地球的大小.
1,地球的大小,通常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
面积等数据表示.
2,地球的外形是很不规则的.
3,地球的南北两个半球并不对称.
结束
再见
Day 1 not only…, but also…半倒装句
七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pt 课件(1)
我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
人造卫星拍摄地球的照片
东半球
半球西
(2)我国东汉时期张衡提出的“浑天说”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3)1522年9月,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麦哲伦的船队
麦哲伦
4)1961年4月16日苏联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宇航员:加加林
Day 2 半倒装
• 否定意义的副词或短语放在句首,句子半倒装。 这样的副词主要有:little, seldom, hardly, rarely, scarcely, never, not at all, by no means(决不), at no time(在任何时候都不),nowhere, in no case (无论 如何都不);not in the least (=not at all) , on no condition(决不) 等
week-04 积土成山 聚溪成渊
Day 4 虚拟语气
• 在动词insist(1坚持做某事),order, command(2命令), advise, suggest, propose(3建议做某事), demand, require, request, ask(4要求)等表示建议、命令、要求的名词性从 句中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 基本句型:主语+ (should) + 动词原形。
• 1,假设五列火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 速度环绕赤道行驶一圈,大约需要多 少小时? (400个小时)
• 2,比较赤道半径,极半径,你对地 球形状有什么新的发现?
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21千米. 因此,地球不是正圆球体,而是一个两极 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练习
• 1,地球是正圆的吗? • 2,地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 3,地球有多大?
(半径,周长,和表面积等) 北极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 平方千米
极半径 6357千米
赤道周长约 4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 米
南极
地球大小示意图
2,地球的外形是很不规则的.(最高的山 峰和最深的海洋相差近2万米.)
3,地球的南北两个半球并不对称.(北极 半径比南极半径长40千米.)
思考
• not only…, but also…(前一分句倒装,后一分句不倒装) • [例句] • Not only was everything he had taken away from him, but
also his German citizenship was taken away. 不仅他拥有的 一切被那走了,就连他的德国国籍也被取消了。 • They suggested not only should we attend the party but also give a performance. 他们建议我们不仅要参加晚会,还要进行表演。 • Not only should we students study hard, we also should know how to enjoy ourselves in our spare time. 我们学生 不仅要学习好,还应该知道在课余时间怎样享受生活。
• At no time was the man aware of what was happening. 那个人根本没有注意到发生的情况。
• On no condition should you visit that place. 你决 不能去那个地方。
• By no means are these works of art satisfactory. 这 些艺术品根本不能令人满意。
加加林登上月球
这是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 地球是个球体的照片.
活动
1,如果大地是平的,我们看航 船出现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2,如果大地是球面,我们看航 船出现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 是先看见什么?后看见什么? 3,你还能提出其他证据,证明 地球是个球体吗?
二,地球的大小
1,一个球体的大小,可从哪些方面表示?
• I lived three years in Paris, during which time I learned French. 我在巴黎住了三年,在那期间我学了法语
• The weather turned out to be very good, which was more than we could expect. 天气结果转晴, 这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
week-04 积土成山 聚溪成渊
Day 3 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
• The clock, which my grandfather bought, is still in good order. 这时钟是我祖父买的,现在还走时很准
• She changed her mind again, which made us all angry. 她又改变了主意,这使我们大家都生气了
• advice, suggestion, order, demand, proposal, request, desire, command, decision, requirement等名词引导的同位 语从句或表语从句,谓语动词用 (should) + 动词原形。
• It's suggested/ advised/ demanded/ordered/requested/proposed/required/desired等 结构后的主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用(should) + 动词原形。
week-04 积土成山 聚溪成渊
Day 5 虚拟语气
一,地球的形状
小结
1“盖天说”,
“浑天说”,环球航行成功,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人类
亲眼目睹地球的形状.
二,地球的大小.
1,地球的大小,通常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
面积等数据表示.
2,地球的外形是很不规则的.
3,地球的南北两个半球并不对称.
结束
再见
Day 1 not only…, but also…半倒装句
七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pt 课件(1)
我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
人造卫星拍摄地球的照片
东半球
半球西
(2)我国东汉时期张衡提出的“浑天说”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3)1522年9月,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麦哲伦的船队
麦哲伦
4)1961年4月16日苏联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宇航员:加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