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市松江区2024_2025学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松江区2024_2025学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含解析
7. 成见是指先入之见、预见。是头脑中原先就有的看法,使人在亲身经验前就对事物、事务进行想象或分类概括。它能带来便捷也会导致错误。林黛玉在进贾府前就已经听闻贾府的种种,知道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中预先的成见让她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预先规划,确定进入贾府后谨言慎行。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实力。
②然而,即使是目击者也不行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务的全貌,因为阅历好像表明,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油加醋的处理。事实上,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务,而是对它进行改编。绝大多数事实好像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一篇报道乃是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共同产物,其中那个旁观者的角色总是带有选择性倾向,通常还会带有创建性。我们对事实的相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视察习惯。
(有删改)
3. 依据第③段中的试验数据,分析、归纳出的试验结论正确的一项是( )
A. 探讨表明, 这使得大多数人了解到了一次并未发生的事务。
B. 整个事务是预先支配好的,而且整个过程表现得生动逼真。
C. 人们对事实的相识是失实的,是进行了改编、加工和创建。
D. 这些报道有多半生动详尽地察看全部事物而具有确凿证据。
分析维度
特点பைடு நூலகம்
新闻标题
虚夸,独树一帜,骇人听闻
_________
信息不明,如“据说”“据透露”
内容与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逻辑不清
新闻效果
紧跟社会热点,博人眼球
发布平台
多为自媒体发布或转发
【答案】(1)C (2) ①. 新闻来源 ②. 缺乏科学验证结果 ③. 缺乏必要的材料支撑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按要求填空。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3)在《大学之道》中,用“,”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选择。

(5分)2.(2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会给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观念,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发展。

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作文化自觉,这就是自知之明。

①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好的传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②并有意识地发扬它和继承它③但真正传统好的东西不会完全走掉的④让大家意识和理解到我们有些什么样的、应该保留的优秀传统A.④②①③B.③②①④C.③①④②D.②①④③3.(3分)小松在学完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后,他针对当下新媒体时代信息真假难辨的现实,以表格形式梳理了“辨析虚假信息”的方法,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分析维度特点新闻标题虚夸,标新立异,耸人听闻①信息不明,如“据说”“据透露”内容与表述②③逻辑不清新闻效果紧跟社会热点,博人眼球发布平台多为自媒体发布或转发二、阅读70分4.(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成见沃尔特•李普曼①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地球的一隅,在一个小圈子里活动。

我们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个方面或某一片段。

我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要比我们的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

②然而,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表明,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枝加叶的处理。

实际上,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而是对它进行改编。

松江一模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松江一模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化遗产保护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

B. 文化遗产保护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 文化遗产保护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D. 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是针对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

答案:D2. 下列对文章论证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首先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然后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B. 文章先从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论述,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论述,最后总结全文。

C. 文章先论述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提出对策。

D. 文章先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然后分析问题,最后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答案:A3. 下列对文章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B. 文化遗产保护要注重科学性和有效性。

C. 文化遗产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

D. 文化遗产保护要注重经济效益。

答案: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4. 下列对“网络文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

B. 网络文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C. 网络文学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D. 网络文学的质量普遍较低。

答案:D5. 文章认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应该(3分)A. 加强监管,遏制低俗、暴力等不良内容。

B. 鼓励原创,提高网络文学的质量。

C. 注重经济效益,扩大网络文学的市场份额。

D. 提高网络文学的社会地位。

答案:B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6. 下列对文言文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B. 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C. 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D. 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答案:A7. 下列对文言文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松江区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高三语文(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

(_______《兰亭集序》)(3)在《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会给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观念,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发展。

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作文化自觉,这就是自知之明。

①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好的传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②并有意识地发扬它和继承它③但真正传统好的东西不会完全走掉的④让大家意识和理解到我们有些什么样的、应该保留的优秀传统A.④②①③B.③②①④C.③①④②D.②①④③(2)小松在学完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后,他针对当下新媒体时代信息真假难辨的现实,以表格形式梳理了“辨析虚假信息”的方法,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3分)分析维度特点新闻标题虚夸,标新立异,耸人听闻①_________信息不明,如“据说”“据透露”内容与表述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逻辑不清新闻效果紧跟社会热点,博人眼球发布平台多为自媒体发布或转发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成见沃尔特·李普曼①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地球的一隅,在一个小圈子里活动。

我们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个方面或某一片段。

我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要比我们的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

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松江区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高三语文(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

(_______《兰亭集序》)(3)在《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会给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观念,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发展。

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作文化自觉,这就是自知之明。

①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好的传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②并有意识地发扬它和继承它③但真正传统好的东西不会完全走掉的④让大家意识和理解到我们有些什么样的、应该保留的优秀传统A.④②①③B.③②①④C.③①④②D.②①④③(2)小松在学完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后,他针对当下新媒体时代信息真假难辨的现实,以表格形式梳理了“辨析虚假信息”的方法,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3分)分析维度特点新闻标题虚夸,标新立异,耸人听闻①_________信息不明,如“据说”“据透露”内容与表述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逻辑不清新闻效果紧跟社会热点,博人眼球发布平台多为自媒体发布或转发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成见沃尔特·李普曼①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地球的一隅,在一个小圈子里活动。

我们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个方面或某一片段。

我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要比我们的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

上海市松江区统考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松江区统考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松江区统考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古人论诗、论词或论文,往往只是写出自己凭直觉领悟到的东西,虽能以寥寥数语,但难免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给后人留下、语焉不详的遗憾。

今天,我们需要用新的文艺观,重新审视和整理这些古文论宝藏,以期古为今用,。

A.切中肯綮一鳞半爪推陈出新B.高屋建瓴雪泥鸿爪推陈出新C.高屋建瓴一鳞半爪革故鼎新D.切中肯綮雪泥鸿爪革故鼎新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一大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落地生花。

B.围绕“朗读与视觉:人文、历史与危机”为主题,知名主持人董卿与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单世联、张涛甫、陈恒等各抒己见。

C.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以上,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

D.面对网络直播的迅猛发展,不仅需要从法律层面立规矩,还需要平台加强自律、网民主动监督,更需要职能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

③。

4、下列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李玉本来和同学约好去看电影,但身体不适无法前往。

2022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

(____【作者】《兰亭集序》)(3)杜甫的《蜀相》中的“___,____。

”一联,叹其功之不能成,凭吊最深,赞誉诸葛武侯的同时也抒写了诗人自身的抱负。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选择。

(5分)(1)请为下则材料选择一项最适合的新闻标题()。

(2分)_________________2021年10月16日凌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灯火通明。

灯火之外的暗夜里,隐没着无边无尽的广阔大地。

比大地还要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加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与梦想——今天,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中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三号再征太空,开始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

这是充满勇气的探索,这是携着梦想的远征。

A.少年需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B.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C.心在九天路在脚下D.月下棹神舟星夜赴天河(2)以下不能用来证明“自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一系列跨越和突破。

”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B.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C.航天时代以来,仅有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掌握了独立自主的载人航天技术。

D.我国将与各国继续开展国际合作,使中国空间站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道德的人是理性的吗?马湘一①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或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符合道德的行为看起来对自己较为不利,人们似乎不是基于理性,而是受内心强烈情感的推动,做出某种不顾个人利益,甚至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

但道德行为真是表面上“冲动”的代名词吗?真相没那么简单。

②从生物进化论观点来看,个人理性的终极价值在于进化优势。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松江区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高三语文(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2024.12考生注意:1.本练习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卷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

3.答题纸与题目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________《劝学》)(2)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3)对于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这样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作答。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针对多元文化如何共处的问题,费孝通给国人开出的药方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也要以开放的心态对人类先进文明保持文化容忍,同时认为学者们在建立文化容忍方面应该做出一些贡献。

①从中国文化思想中提炼中华文化精华②既要对文化有“自知之明”.③同时以广阔的心态学习其他文明④强调中国人应该回到中国历史⑤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A.④②①③⑤B.④①⑤③②C.⑤③④①②D.②⑤①④③(2)高二语文学习共同体为高一年级学生学习《乡土中国》设定了阅读目标,你认为不适合...的一项是()。

(2分)A.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面貌以及文化特性B.学习一些社会学研究中观察社会的途径方法C.比较探究中西文化关于家族文化的演变规律D.反思家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5分)近期,网络上虚假信息引发的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小松的关注,他主动查阅了资料以加深对这个现象的认识。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厚葬薄葬与有鬼无鬼宋志坚王充《论衡》中的《薄葬》篇,结合有鬼无鬼,专论厚葬薄葬,对于儒墨两家均有批评。

墨家是信奉有鬼论的,王充批评墨家的就是这一点。

他认为厚葬劣习之根源,正在于主张薄葬的墨家“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能形而害人”的有鬼论。

因为“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厚葬才有意义。

死人成为鬼之后因“厚葬”感受的是厚遇,由薄葬体验的是薄义。

活人希冀先人福佑后人,又怕死神“成形害人”,就难免趋“厚”弃“薄”,财产多的不怕厚葬把自己搞穷,权势大的不怕人家来掘墓。

即使财力不济,也要勉为其难。

墨家的薄葬主张与有鬼论是相互矛盾的。

倘若真的有鬼,听从墨家的薄葬主张“(不)丧物索用”怎么得了?王充认为:这种自相矛盾,是包括薄葬的主张在内的“墨术”难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倡导厚葬的儒家不信鬼,“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一个范本,连鲁迅也称颂“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但儒家(包括孔子)的无鬼论不彻底。

“以为死人有知,与生人无以异,孔子非之,而亦无以定实然”。

其实,对于孔子来说,此非不能,实乃不为,他心中是有小旮旯的。

王充在《薄葬》篇中指出了这一点:“孔子非不明死生之实,其意不分别者,亦陆贾之语指也。

”葬礼是儒家之“礼”的一个重要方面。

倘若世人皆知“死人无知,不能为鬼”,厚葬也好,礼葬也罢,岂不都会难以为继?对此,从孔子到汉代的陆贾心里都是明白的。

上海市松江区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松江区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松江区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子曰:“譬如为山,_________,止,吾止也。

”(《论语·子罕》)(2)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3)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不向人生屈服,不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对上层统治者蔑视和反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松最近学习成绩滑坡厉害,如果用一句话来劝诫他,以下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B.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

(3分)A.经常光顾老师办公室问问题,是成绩优秀学生的一大共同特点。

B.既然小茗同学你如此虚心探讨问题的本源,我也就不吝赐教了。

C.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向他表示感谢。

D.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二阅读70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作为事件的舞蹈汪安民①许久以来,舞蹈就像其他艺术类型一样,都被看作是模仿,或者是对故事的模仿和再现,或者是对美的模仿和再现——在此,舞蹈被看作是一种身体叙事,动作和姿态要么是通向故事的媒介,要么是通向美的媒介。

人们将姿态看作是符号,要破译它的符号意义。

这样的舞蹈,就特别强调情节的编排,强调动作和姿态的编排,仿佛作家在编排自己的文学细节和故事一样。

而一旦我们将舞蹈仅仅看作是身体之力的消耗和运动,是没有外在目标的运动,那么,它就不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而舞蹈,也不是因为要制造出某种美而舞蹈;它是身体之力过于饱和以至于需要释放和消耗而舞蹈。

如果说,我们感觉到舞蹈中的某种美的话,这种美并非舞蹈的追求目标,而是生命之力驱使身体运动而带来的附加效果——因此,舞蹈的目标不是去表达某种美,美只是运动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学年松江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三山半落青天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出自荀子的《》。

(3)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周邦彦词句“,”曰:“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2.按要求选择。

(5分)(1)重阳节小明赏菊拍了很多照片,你提供一些句子给他,作为他照片的配诗,以下句子不适合提供的一项是()。

(2分)A.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B.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留下C.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D.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枝(2)填入下面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科学可以产生文明,文明可以产生缺陷,缺陷可以产生科学。

如果缩短些说:缺陷是科学的种子,科学是缺陷的化身。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因此,我们更可以知道。

A.缺陷的价值,科学的来源B.缺陷的作用,科学的价值C.科学的来源,缺陷的价值D.科学的价值,缺陷的作用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5分)①与一般观念不同,数学,其实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而且,数学和任何其他学科不同,数学是任何科学所不可或缺的。

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像它那样泽被天下,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

现代科学之所以成为现代科学,第一个决定性的步骤是使自己数学化。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数学在人类理性思维活动中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离不开各个时代的总的文化背景,同时又是数学影响人类文化最突出之点。

②数学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

在这本小书里可以看到许多被吸引到数学中来的人正是因为数学有这样的特点。

例如说,欧几里得平面上的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绝不是说“在某种条件下”,“绝大部分”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某种误差范围内”为180°,而是在命题的规定范围内,一切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多不少为180°。

产生这个特点的原因可以由其对象和方法两个方面来说明。

从希腊的文化背景中形成了数学的对象并不只是具体问题,数学所探讨的不是转瞬即逝的知识,而是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

所以,数学的对象必须有明确无误的概念,而且其方法必须由明确无误的命题开始,并服从明确无误的推理规则,借以达到正确的结论。

通过纯粹的思维竟能在认识宇宙上达到如此确定无疑的地步,当然会给一切需要思维的人以极大的启发。

人们自然会要求在一切领域中都这样去做。

正是因为这样,而且也仅仅因为这样,数学方法既成为人类认识方法的一个典范,也成为人在认识宇宙和人类自己时必须持有的客观态度的一个标准。

这样一种求真的态度,倾毕生之力用理性的思维去解开那伟大而永恒的谜――宇宙和人类的真面目,这样一种求真的态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高度的标志。

③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

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在极抽象的形式下进行的。

这是一种化繁为简以求统一的过程。

从古希腊起,人们就有一个信念:冥冥之中最深处宇宙有一个伟大的、统一的、而且简单的设计图,这是一个数学设计图。

④数学的再一个特点是它不仅研究宇宙的规律,而且也研究它自己。

在发挥自己力量的同时又研究自己的局限性,从不担心否定自己,而是不断反思、不断批判自己,并且以此开辟自己前进的道路。

它不断致力于分析自己的概念,分析自己的逻辑结构。

它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概念、自己的方法能走多远?从希腊时代起,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即数(他是指自然数),可是遇到了无理数,后来的希腊人只好采用不可公度理论,因为弄不清,就干脆不讲无理数,而讨论一般的线段长。

希腊人甚至不讲数,使希腊数学与其他民族——例如中国——相比呈现了缺点。

但即令如此,也要保持高度严整,而不允许采取折衷主义的态度。

历史终于证明,正是希腊人开辟了研究无理数系的道路。

他们研究数学,却同时考虑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否存在。

大家都说,数学最需要严格性,数学家就要问什么叫严格性?大家都说,数学在证明一串串的定理,数学家就要问什么叫证明?数学越发展,取得的成就越大,数学家就越要问自己的基础是不是巩固。

越是在表面上看来没有问题的地方,越要找出问题来。

⑤到了最后,数学开始怀疑起自己的整体,考虑自己的力量界限何在。

大概是到了19世纪末年,数学向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我真是一个没有矛盾的体系吗?我真正提供了完全可靠、确定无疑的知识吗?我自认为是在追求真理,可是‘真’究竟是指什么?我证明了某些对象的存在,或者说我无矛盾地创造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可是它们确实存在吗?如果我不能真正地把这些东西构造出来,又怎么知道它是存在的呢?我是不是一张空头支票,一张没有银行的支票呢?”⑥总之,数学是一株参天大树,它向天空伸出自己的枝叶,吸收阳光。

它不断扩展自己的领地,在它的树干上有越来越多的鸟巢,它为越来越多的学科提供支持,也从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吸取营养。

它又把自己的根伸向越来越深的理性思维的土地中,使它越来越牢固地站立。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数学是人类理性发展最高的成就之一。

⑦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其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

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数学把理性思维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历史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

(有删改)3.第①段画线的词语“泽被天下”在文中指的是。

(2分)4.请分析第②段中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一例是如何证明观点的。

(3分)5.下列对第④段“折衷主义”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3分)A.将研究宇宙的规律与发挥自己的力量融合在一起。

B.把古希腊数学理论与中国数学理论进行融会贯通。

C.在新的数学理论成立之前即便怀疑也先不否定自己。

D.在新的数学理论成立之前先融合之前已有数学理论。

6.简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7.本文作为议论文,语言很有特点,请举例分析。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6分)①每当听到小雨滴答到院子里那棵山楂和海棠树上,客居北京已数十载的我总想在窗前呆站那么一会儿。

这不仅是因为较为干旱的北京很少下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雨,也不仅是因为它总让我怀念起青少年时期在苏北在上海度过的那些个青涩岁月,更多的倒是它的恬静和散漫、从容和豁达、持久的含蓄和极为谦和的广阔、不露声色的执着和静悄悄地精进博取渗透……总让我感到它冥冥中演示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昭现世间一种生存景象。

不必疾风暴雨。

也无须电闪雷鸣。

貌似与世无争,却坚定地守望着润泽着“麦田的未来”。

②它总能让我想起十四五岁时,在皖南山区插队,被调到乡中心小学任教后,跟我同宿舍的一个胡姓教师。

胡老师大约三十出头,中等身材还偏矮偏瘦了一些。

厚嘴唇。

大脑袋。

背略有些罗锅。

一直单过着。

学校里有一些同事不怎么瞧得起他。

经常拿他的一些生活琐事上的“陋习”开玩笑。

他从不“反击”,甚至都不会立即转身离去。

大概是因为我和他都教低年级,校领导把我俩分到一个宿舍里,方便我俩“切磋教艺”。

但即便对我这样一个几乎只有他一半大的小同事新同事,他也不会做一点“嘘寒问暖”的事。

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就见他在一盏油灯下写着什么。

写在各种各样的纸片上。

然后锁进一个肥皂箱里。

也不许我们碰他这个箱子。

时不时能看到他把一卷这样的纸片放进一个土布做的袋子里,带到镇街上的邮局去。

过上一段时间,又能“感觉”到他从邮局把这些纸片又带回木箱里。

应该是被人退了回来。

于是他越来越瘦。

脸色也由黄泛了青白。

③一次寒假后,他没能及时返回学校销假。

随后便传来消息,他得了肺结核。

咯血。

肺上出现空洞,不止一个。

那时候,已经有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

人们不再像三四十年代那样把这个病视为不治症,但在远山区这样贫困落后的地方,却几乎仍然没有治愈的可能。

人们开始淡忘他。

学校甚至都准备收拾他的“遗物”了。

他却突然出现在了我俩的宿舍里。

说话都带喘。

瘦得没个人样。

他嘶哑地告诉我,他活不到年底了。

他是来料理自己的后事的。

④他从床底下拽出那个肥皂箱,请我帮他搬到后山上去。

我不明白他要干什么。

但看他一副恳切的模样,还是在小雨的泥泞中,替他把木箱扛上了后山。

然后他就点着了箱子里的那些纸片。

我以为他是彻底自暴自弃了。

开始怜悯他。

想劝慰他几句。

却看到他眼睛发亮了。

在火光的映照下,他脸上的神情实实地呈现一种少见的欣慰。

然后他就跪下了。

跪在泥泞中。

做出一副默默祈祷的模样。

在我帮扶下,他踉踉跄跄地站起,说了声:“谢谢你,小陆,帮了我最后一把。

”随后说的话简直让我惊呆。

他说:“我希望真的可以带着这些底稿,到那边去,继续写完它。

”“写完它?带到那边去?”我瞪大了眼睛问。

“当然。

我教了这么些年的低年级,还是有一点体会和想法的。

我一直想把它们整理出来。

现在只能希望真的能够带到那边去完成它了。

”他自嘲般地微笑了一下,又长长地叹了口气。

然后我俩都不再作声。

看着小雨把纸片里最后一点火星子淹灭。

他才说了句:“现在可以了。

可以了……”⑤后来他再也没回到乡中心小学里来过。

应该是到“那边”去了。

⑥那天给少年时期的我的震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它突然在我眼里推开了一扇窗或门。

这是通向无数极平凡极普通的人的心灵的门或窗。

我愧疚自己也跟那一些曾经瞧不起他的同事一样,瞧不起过他。

就像我们常常会忽视淡漠无数像小雨一样悄没声地活着的普通人一样。

暴风雨的摧枯拉朽,海燕似的刺穿乌云雷暴翱翔,固然值得关注和赞美,而那些灰暗的水泥和砖块则无法让一座大厦呈现金碧辉煌。

但正是这一块块灰暗的水泥和“粗陋”的砖块以它们另类式的坚韧和执着,甚至还可以说“牺牲”,构筑起金碧辉煌的底架。

⑦我们看到“普通”的伟大了吗?⑧我们真心承认“普通”之不可或缺了吗?⑨我们实实在在地愿意用自己的成功去为无数个“普通”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弥补吗?⑩我问小雨。

它依然悄悄地淅沥着。

不声不响地滴答着……8.第二段“感觉”中用引号,请分析引号的作用。

(2分)9.下列选项中对人物描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多种人物描写手法,塑造何老师的形象,生动细致。

B.本文通过反面衬托,用学校里的老师等其他人物反衬胡老师高尚品格,特点鲜明。

C.本文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塑造了胡老师不为人知默默坚守的品格,形象更为突出。

D.本文通过“我”的视角,写出了我对胡老师品行的认识渐渐深入的过程,亲切感人。

10.本文多次写到“小雨”,请分析其作用。

(4分)11.第⑦到⑩段形式独特,请赏析这种独特形式的表达效果。

(3分)12.评析“胡老师的木箱”所蕴含的意义。

(4分)(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3—15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