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挥发油

合集下载

天然药物化学问答题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问答题总结

1.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有几种?采用这些方法提取的依据是什么?1. 答:①溶剂提取法:利用溶剂把天然药物中所需要的成分溶解出来,而对其它成分不溶解或少溶解。

②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某些化学成分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性质。

③升华法:利用某些化合物具有升华的性质。

2.常用溶剂的亲水性或亲脂性的强弱顺序如何排列?哪些与水混溶?哪些与水不混溶?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不|>| 丙酮>乙醇>甲醇>水3.溶剂分几类?溶剂极性与ε值关系?3. 答:溶剂分为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或亲水性溶剂和亲脂性溶剂两大类。

常用介电常数(ε)表示物质的极性。

一般ε值大,极性强,在水中溶解度大,为亲水性溶剂,如乙醇;ε值小,极性弱,在水中溶解度小或不溶,为亲脂性溶剂,如苯。

4.溶剂提取的方法有哪些?它们都适合哪些溶剂的提取?4. 答:①浸渍法:水或稀醇为溶剂。

②渗漉法:稀乙醇或水为溶剂。

③煎煮法:水为溶剂。

④回流提取法:用有机溶剂提取。

⑤连续回流提取法:用有机溶剂提取。

5.两相溶剂萃取法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溶剂?5. 答: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实际工作中,在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亲脂的多选用亲脂性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乙醚等进行液‐液萃取;若有效成分是偏于亲水性的则改用弱亲脂性溶剂如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也可采用氯仿或乙醚加适量乙醇或甲醇的混合剂。

6.萃取操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6. 答:①水提取液的浓度最好在相对密度1.1~1.2之间。

②溶剂与水提取液应保持一定量比例。

第一次用量为水提取液1/2~1/3, 以后用量为水提取液1/4~1/6.③一般萃取3~4次即可。

④用氯仿萃取,应避免乳化。

可采用旋转混合,改用氯仿;乙醚混合溶剂等。

若已形成乳化,应采取破乳措施。

7.萃取操作中若已发生乳化,应如何处理?7. 答:轻度乳化可用一金属丝在乳层中搅动。

茅苍术挥发油成分及药理活性综述

茅苍术挥发油成分及药理活性综述

茅苍术挥发油成分及药理活性综述作者:吴佳新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3期摘要:通过文献检索,对茅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茅苍术药材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茅苍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素、β-桉叶醇和茅术醇等。

现代研究表明:茅苍术挥发油的活性物质有调节胃肠运动、抗胃溃疡、降血糖、保护肝脏和抗菌等药理作用。

茅苍术挥发油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建议将茅苍术挥发油成分与药理作用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研究,推进传统中药现代化。

关键词:茅苍术;挥发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3-0028-03苍术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材,《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名医别录》提到:“术”有白(即白术)赤(即苍术)之分。

《本草纲目》称其为“仙术”。

2005版《中国药典》[1]收载的苍术为菊科植物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或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的干燥根茎。

茅苍术主要分布于江苏、湖北、安徽和河南等省份,其中,江苏茅山地区是茅苍术的道地产区,其他地区为茅苍术的主产区。

近年来,对茅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较多,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以期为茅苍术药材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1 不同产地茅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吉力等以湖北英山、湖北罗田、湖北麻城、江苏金坛和江苏丹徒等5个产地的茅苍术为样本,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以上5个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从茅苍术挥发油中鉴定了32种化合物。

其中,湖北罗田、英山的茅苍术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茅术醇,湖北麻城茅苍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桉叶油醇和苍术酮。

江苏金坛和丹徒茅苍术挥发油的主成分是苍术酮和苍术素,茅术醇的含量较低,未检出β-桉叶油醇[2]。

贾春晓等采用萃取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分析了大别山(河南省桐柏县)野茅苍术挥发油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出了76种组分,并鉴定了49种化合物。

挥发油提取方法详解

挥发油提取方法详解

一、概 述 生物活性
多具有祛痰、止咳、平喘、驱风、健胃 、解热、镇痛、抗菌消炎等作用。如:
柴胡挥发油制备的注射液——退热 丁香油——局麻、止痛 薄荷油——清凉、驱风、消炎、局麻 临床应用:樟脑、冰片、薄荷脑、丁香酚等。 在日用食品及化学工业上也是重要的原料。
一、概 述
化学组成
挥发油所含成分比较复杂,一种挥发油 中常常含有几十种到一、二百种成分。如
光学活性:大多有光学活性,比旋度在 +97°~177° 范围内。且具有强的折光性,折 光率在 1.43~1.61 之间。
二、挥发油的通性 ㈣稳定性(氧化性)
空气及光线 相对密度增加
挥发油
颜色变深
逐渐氧化变质 失去原有香味
不能随水蒸气而蒸馏
产品应贮于棕色瓶内,装满、密塞并在阴凉处 低温保存。
主要内容
成分
在食品方面——茶叶挥发油含 150 几种
117 种香味成分
波萝含有
虽然成分多,但往往其中有某数种成分 所占份量较大,且有一定的比例,所以仍能具有
一、概 述
化学组成
1. 萜类化合物
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化物。其 构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大多是生物活性较强或具有芳香气味的
主要组成成分。
如:薄荷油——含薄荷醇( menthol ) 8% 左右
一、概述 二、挥发油的通性
三、挥发油的提取
三、挥发油的提取 ㈠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的沸点( B.P )一般在 70~300℃ 之间
高达此温,为什么能蒸馏出来呢?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即:
P=PA+PB
P— 总蒸气压; PA—A 物分压; PB—B 物分压
当 P = 大气压时则沸腾

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专题论述植物挥发性化学成分又称挥发油、精油,是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由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简单化合物组成,具有芳香气味,在常温下可挥发。

植物精油多具有祛痰、止咳、平喘、驱风、健胃、解热、镇痛、抗菌消炎等作用。

精油还是天然香精、香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天然香料有着合成香料无法代替的、独特的香韵以及大多不存在毒副作用等原因,其生产和销售经久不衰。

在天然香料和食品添加剂的研制和生产中,提取和保留挥发油成分是保障其效用的重要步骤之一。

现将植物挥发油提取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为植物挥发油的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1传统的提取方法传统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1-2]、溶剂提取法、压榨法、吸附法等方法。

水蒸气蒸馏(hydro distillation ,HD )是根据每种挥发性成分都有固定沸点且不同温度下具有相应蒸汽压的原理。

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方式有:水中蒸馏、水上蒸馏、直接蒸汽蒸馏、水扩散蒸汽蒸馏等。

其中,水扩散蒸气蒸馏是近年国外应用的一种新颖的蒸馏技术;水蒸气由锅顶进入,蒸气自上而下逐渐向料层渗透,同时将料层内的空气推出,其水散和传质出的精油无须全部气化即可进入锅底冷凝器。

蒸气为渗滤型,蒸馏均匀、一致、完全,而且水油冷凝液较快进入冷凝器,因此所得精油质量较好、得率较高、能耗较低、蒸馏时间短、设备简单。

水蒸气蒸馏适合于水中溶解度不大的挥发性成分的萃取。

此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产量大的优点,但若加热温度较高时,可能会使精油中热敏性成分发生热分解,易水解成分发生水解及原料焦化等。

HD 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之一。

溶剂提取法是利用低沸点的弱极性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醚等连续回流提取或冷浸提取,提取液经过蒸馏除去溶剂,即可得到粗挥发油。

此法得到的挥发油含有树脂、油脂、蜡、叶绿素等较多杂质,必须进一步精制提纯。

其方法是将挥发油粗品加适量的乙醇浸渍,放置冷冻(-20℃左右),过滤,滤液蒸馏除去乙醇;也可将挥发油粗品再进行水蒸气蒸馏。

中药分析(挥发油)

中药分析(挥发油)

含量测定包括总挥发油和单一成分的测定 总挥发油测定: 总挥发油测定: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用蒸馏法测定,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用蒸馏法测定,可分别测 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和1.0 1.0以下和1.0以上的挥发油含量 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和1.0以上的挥发油含量。
(按药典附录方法) 按药典附录方法)
挥发油作为中药中的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发散 解表、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 祛寒温里、清热解毒、解暑祛秽、杀虫抗菌等作用。 如薄荷油用驱风健胃,当归油镇痛,柴胡油退热,土 荆芥油驱肠虫等。近年来还发现某些挥发油具抑制肿 瘤作用,如莪术油。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主含挥发油的生药很 松科 油松、马尾松 多 我国野生与栽培的芳香植物约有56科 属 柏科 。我国野生与栽培的芳香植物约有 科、136属 侧柏叶
常见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薄荷醇(menthol) 薄荷醇(menthol) - GC 丁香酚(eugenol) 丁香酚(eugenol) - GC 龙脑(borneol) (borneol)- 龙脑(borneol)- GC,TLCS 樟脑(camphor) 樟脑(camphor) - GC 桂皮醛(cinnam (cinnamGC, 桂皮醛(cinnam-aldehyde) - GC,HPLC,TLCS 桉油精(cineole) 桉油精(cineole) -GC 丹皮酚(paeonol) (paeonol)丹皮酚(paeonol)- HPLC,GC,UV,TLCS
挥发油的组成除了上述三种物质外, 挥发油的组成除了上述三种物质外,还有一些 其它化合物 当归、川芎、和藁本等药材中的藁本内酯、 如:当归、川芎、和藁本等药材中的藁本内酯、 洋川芎内酯A, 洋川芎内酯 ,洋甘菊中的薁类化合物兰香油 大蒜中的大蒜辣素,芥子中的芥子油等。 薁,大蒜中的大蒜辣素,芥子中的芥子油等。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简答答案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简答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2分,共10分)1、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植物化学分类:植物生物化学,中成药成分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及植物药品化学。

植物生物化学研究一次代谢产物。

中成药成分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及植物药品化学研究二次代谢产物。

3、二次代谢:以一次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为原料(前体),经不同途径进一步合成的过程叫二次代谢4、次级代谢产物:二次代谢产生的结构千变万化,千奇百怪,绚丽多姿的化学物质,包括生物碱、萜类等化学物质。

作用是维持植物的特性与特征,是重要的药物资源5、pH梯度萃取法: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与有机溶剂中进行分配的方法,使酸性、碱性、中性及两性物质得以分离。

6、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等,与另一非糖物质(称为苷元或糖苷配基)通过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与苷元脱水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7、苷的双相水解:对于那些苷元对酸不稳定的苷,为了获得原苷元可采取双相水解的方法,即在水解溶液中加入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如苯等,使水解后的苷元立即进入有机相,避免苷元长时间与酸接触。

8、原生苷与次生苷:原生苷指未经水解的苷;次生苷指原生苷由于水解或酶解,部分糖降解时所生成的苷9、苯丙素化合物:苯环与三个直链碳连在一起为单元(C6~C3)构成的化合物。

分为苯丙酸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10、萜类化合物:凡由甲戊二羟酸(MVA)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 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11、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甲戊二羟酸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最关键前体,焦磷酸异戊烯酯(IPP)及DMAPP数生物体内的“活性的异戊二烯”,在生物合成中起延长碳链的作用12、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都是由异戊二烯衍变而来,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或衍生物,并以是否符合异戊二烯法则作为判断萜类物质的一个重要原则。

13、三萜皂苷:由三萜皂苷元和糖组成,常见的苷元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14、甾体皂苷:具有螺甾烷类化合物结构母核的一类皂苷15、溶血指数: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解的最低皂苷浓度16、强心苷: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由强心苷元和糖缩合而产生的一类苷17、生物碱:生物碱是含有负氧化态氮原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存在于生物有机体中的环状化合物18、两性生物碱:具酚羟基或羧基的生物碱称为两性生物碱,这些生物碱既可溶于酸水,也可溶于碱水溶液,但在pH8~9时溶解性最差,易产生沉淀。

提取挥发油最常用方法

提取挥发油最常用方法

提取挥发油最常用方法提取挥发油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离技术,它可以用于从植物、动物或其他有机物中提取出具有挥发性的精华部分。

挥发油通常具有浓郁的香气,并且在香料、药物、护肤品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并详细描述其中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首先,蒸馏是提取挥发油的常见方法之一。

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一种技术。

对于挥发性较强的物质,可以通过加热使其蒸发,然后冷凝收集蒸汽形成挥发油。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具有较高沸点的挥发油。

蒸馏方法通常分为水蒸馏、蒸汽蒸馏和真空蒸馏等。

水蒸馏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油提取方法。

它利用水作为载体来提取挥发油。

将被提取物放入蒸馏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加热后,物质蒸发产生蒸汽,经过冷凝形成液体,其中含有挥发油。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不易溶于水的物质,如植物的叶子、花瓣等。

蒸汽蒸馏是一种利用水蒸汽将挥发性成分从原料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将待提取物放入特殊的蒸馏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通过加热产生水蒸汽,并将其通过物质,使其中的挥发油蒸发出来。

最后,将蒸汽中的挥发油冷凝成液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较为复杂的原料,如含有大量水分的植物或动物。

真空蒸馏是在减压条件下进行的提取方法。

通过减小蒸馏器内的压力,降低物质的沸点,使其在较低的温度下蒸发。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物质的热解和氧化反应,保持挥发油的完整性和活性。

真空蒸馏通常需要较为复杂的设备,适用于对提取物质要求较高的情况,如药物的提取。

除了蒸馏外,萃取也是一种常见的提取挥发油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剂将目标物质从复杂的物质中分离出来。

对于挥发油的提取,常用的溶剂包括醇类、醚类、酮类等。

将待提取物与溶剂充分混合后,通过分离技术将其中的挥发油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不易通过蒸馏方法提取的物质,如树脂、木质或根茎中的挥发油。

此外,冷冻浸提也是一种常见的提取挥发油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物质在低温下的冷却使其挥发,然后通过吸附剂将其吸附并分离。

中药挥发油的含量控制方法简述

中药挥发油的含量控制方法简述

关键词 中药挥发油 ; 影响 因素 ; 量控 制 舍
挥 发 油 是 一种 能 随 着水 蒸气 蒸馏 ,以萜 烯 、 芈萜 烯投 其 含 氧 倍
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油状液体。如何最大限度保留中药和中成药制
剂 中 的挥发 油 成 分 . 直是 学 术 界关 心 的 问题 之 一 常 用 中药 如 薄 一 荷、 芥、 荆 桂枝 、 挂 、 冉 细辛 等 都 古有 挥 发 油 , 有 显 著 的药理 作 用 和 它 疗效 由于 中药 挥 发油 极 不 稳定 . 在 许 多影 响 挥 发 油含 量 因素 存
典》f95年 版附录) 9 1 挥发油测定法 提油 , 含油量高者 0 8 % , . 5 低者
0 5 % . 发 油提 油 率 相 差 0 5 。另 外 , 取 温 度 、 间等 也影 响 .0 挥 .倍 提 时 挥 发 油 的收 得 率 。
1 影响中药挥发油含■ 的因素
1 1 产 地 如 测定 内 豆蔻 引 种 和 进 口种 的理 化 常 数 和 含量 , 挥 . 其 发 油 的物 理常 散 量 及 主要 化 学 成 分 大 致 丰 同 ,但 相对 古 量 有 差 异 , I l 进 口种仁 和引 种 种 仁 挥发 油 出 油率 分 别 为 7 5 6 7 % % 12 品种 . 贾 戢如 … 测 定 了 四川 省 内 3种 辛夷 f 当玉 兰 、 春 武 望
(】 I 刘思 贞 板 蓝根抗流毒病毒有垃郜位 的 辩选【】 J.中草药 , 9 ,09 : 1 9 3 () 9
6 0— 6 5 5l
【】 2 李杖 奎 中药药理学 【 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9 26 I .4 9 【】 3 李 起 板蓝根注射癯致过敏 1 【 . 倒 J 中啊中痔 志, 9 , [) 0 . 1 1 11 5 : 8 9 6 3

大学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萜类与挥发油-试题与答案(附详解)

大学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萜类与挥发油-试题与答案(附详解)

天然药物化学-萜类与挥发油一、A11、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是A、升华法B、超声提取法C、水蒸气蒸馏法D、浸渍法E、冷压法2、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多元酚类B、糖类化合物C、脂肪族化合物D、单萜和倍半萜E、芳香族化合物3、挥发油易溶于A、水B、丙酮C、乙醚D、正丁醇E、甲醇4、以化学分离法分离挥发油,以Girard试剂分离出的化合物为A、碱性成分B、酸性成分C、醇类成分D、羰基成分E、醚类成分5、挥发油的沸点为A、70~300℃B、95~300℃C、250~300℃D、200~300℃E、150~300℃6、下列关于挥发油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与水混溶B、可以随水蒸气蒸馏C、具有芳香嗅味D、挥发性液体E、具有止咳平喘等多种作用7、稳定结构挥发油组分的提取方法是A、95%乙醇回流B、甲醇回流C、乙酸乙酯回流D、热水提取E、水蒸气蒸馏8、二萜相当于A、两个异戊二烯聚合B、三个异戊二烯聚合C、四个异戊二烯聚合D、五个异戊二烯聚合E、六个异戊二烯聚合9、组成三萜基本骨架的碳原子个数是A、10B、15C、20D、25E、3010、下列化合物中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的化合物是A、黄酮类B、有机酸类C、萜类D、苯丙素类E、蒽醌类11、二萜分子异戊二烯数目是A、2个B、4个C、6个D、3个E、5个12、属于萜类的抗疟药为A、磷酸伯氨喹B、乙胺嘧啶C、磷酸氯喹D、青蒿素E、奎宁13、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单环单萜类的是A、青蒿素B、穿心莲内酯C、葛根素D、玄参苷E、薄荷醇14、甘草酸及其苷元甘草次酸都具有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活性B、发汗、止痛、镇痉和防虫腐作用C、松弛平滑肌的作用D、镇痛、止痒、局部麻醉作用E、降血糖的作用15、下列有关甘草酸、甘草次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甘草酸也称为甘草皂苷或甘草甜素B、甘草酸经酸水解生成2分子D—葡萄醛酸和1分子的甘草次酸C、甘草酸、甘草次酸都属于四环三萜的结构D、甘草酸、甘草次酸都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活性E、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二胺(甘利欣)作为抗肝炎药已应用于临床16、患者,男,24岁,因患有恶性疟疾,医生为其开具了一种含有倍半萜的药物,其主要成分可能是A、青蒿素B、薄荷醇C、银杏内脂D、梓醇E、紫杉醇二、B1、A.紫杉醇B.甘草酸C.穿心莲内酯D.紫草素E.芦丁<1>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是A B C D E<2> 、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挥发油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因此,可以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类成分。

薄荷中的挥发油

薄荷中的挥发油
❖ 5. 稳定性实验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薄荷油样 品溶液,分别于0,2,4,6,10,12 h进行测定, 每次进样2 μl,结果表明薄荷醇峰面积的RSD为 1.26%,因此可以在12 h内进行测定。
❖ 6.精密度实验选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所得薄荷油样品, 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重复进样6次,2 μl/次。结果 表明薄荷醇色谱峰的RSD为1.02%。
❖ 4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2 , 3 ,4 ,5 ,6 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以峰面积为 纵坐标,进样量(μ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 回归方程y=1E+06x+73 107,r=0.999 8。结果表明 在1.5 ~9.0 μg范围内,对照品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 好的线性关系。
薄荷醇含量测定
❖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薄荷醇对照品1.5 mg 于1 ml容量瓶中,加醋酸乙酯至刻度,摇匀,即得 浓度为1.5 mg/ml的对照品溶液。
❖ 2.样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按上述 方法 提取得到 的薄荷油适量,置于5 ml容量瓶中,加醋酸乙酯至 刻度,摇匀,即得样品溶液。
❖ 3.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ZB WAX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30 mm×0.25 mm,0.25 μm),柱温80℃,恒温2 min,程序升温5℃/min至110℃,保持1 min;程序 升温3℃/min至150℃,保持1 min;程序升温6 ℃/min至170℃;气化室温度240℃;载气为高纯N2 (99.99%);检测温度240℃(FID);分流比20∶1。
左旋薄荷醇的理化性质
❖ 薄荷醇的对映体除比旋光度外具有相同的物 理性质;光学对映体的消旋体则熔点不同; 立体异构体的沸点相差很小,但可用蒸馏分 开(新薄荷醇的沸点为211.7℃,新异薄荷醇 214.6℃;薄荷醇216.5℃,异薄荷醇 218.6℃)。商品左旋和消旋薄荷醇的熔点和 比旋光度如下:

中药化学——挥发油类

中药化学——挥发油类

挥发油类(VOLATILEOILS)⼜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类具有挥发性可随⽔蒸汽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部分具有⾹⽓,如薄荷油、丁⾹油等。

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常多,亦多具芳⾹⽓,尤以唇形科(薄荷、紫苏、藿⾹等)、伞形科(茴⾹、当归、芫荽、⽩芷、川芎等)、菊科(艾叶、茵陈篙、苍术、⽩术、⽊⾹等)、芸⾹科(橙、桔、花椒等)、樟科(樟、⾁桂等)、姜科(⽣姜、姜黄、郁⾦等)等科更为丰富。

含挥发油的中草药或提取出的挥发油⼤多具有发汗、理⽓、⽌痛、抑菌、矫味等作⽤。

(⼀)通性 1.⼤多数挥发油⽆⾊或淡黄⾊。

均具特殊⽓(多为⾹⽓)与⾟辣味,⼀般在室温下可挥发。

2.极⼤多数挥发油⽐⽔轻,仅少数挥发油⽐⽔重,如丁⾹油、桂⽪油等,⼀般在0.850~1.180之间。

3.挥发油难溶于⽔,能完全溶解于⽆⽔⼄醇、⼄醚、氯仿、脂肪油中。

在各种不同浓度的含⽔⼄醇中可溶解⼀定量,⼄醇浓度愈⼩,挥发油溶解的量也愈少。

挥发油在⽔中能溶解少量⽽使⽔溶液具该挥发油特有的⾹⽓,医药上常利⽤这⼀性质来制备芳⾹⽔与注射剂,如薄荷⽔、鱼腥草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

4.各种挥发油均具⼀定的旋光性与折光率,折光率是挥发油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般挥发油的折光率都在1.450~1.560之间。

5.挥发油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故多数⽆确定的沸点与凝固点。

 考试⼤站整理 6.在低温时,挥发油中常可有固体物质(为油的组成之⼀)析出,如薄荷油中析出薄荷醇,桂⽪油中析出桂⽪醛,樟油中析出樟脑等。

(⼆)化学组成 挥发油为多种类型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有脂肪族化合物、芳⾹族化合物,但更多为萜类衍⽣物,兹分述如下: 1.脂肪族化合物:有烃、醇、醛、酮、酯等,⼴泛存在于植物特别是⽔果中。

如正丙醇、⾟醛、醋酸⼄酯、甲酸、⾟酸的⼄酯等。

2. 萜类(Terpenes)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多为异戊⼆烯,具有(C5H8)n的通式。

C10H16称为单萜类,C5H24称为倍半萜类,C20H32称为⼆萜类,由6个或8个异戊⼆烯组成的化合物分别叫三萜类和四萜类,由更多异戊⼆烯组成的化合物叫多萜类。

植物挥发油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抗菌作用研究综述

植物挥发油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抗菌作用研究综述

植物挥发油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抗菌作用研究综述摘要寻求安全、高效的天然食品防腐剂一直是食品科学、生物领域及中药学中的重要课题。

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挥发油具有良好的口味、丰富的营养和较多的保健功能,同时具有独特香味,而且低毒,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可满足人们对天然食品、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需要,开发安全、高效、经济、营养的植物源防腐剂是我国添加剂领域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主要对植物挥发油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抗菌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抗菌从芳香植物或草本的根、树皮、茎叶、花、果实或种子中提取的油脂状物称为香精油,又称挥发油。

不同来源的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菌谱,对细菌、真菌、病毒、原核生物、昆虫等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

一般来说,挥发油的组成成分、结构及功能性基团决定了它们的抗菌能力大小。

挥发油中含有的萜类、醇类、酚类赋予了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

1萜类挥发油中主要的挥发油性成分就是萜类,它是一类具有10个碳原子和至少1个双环结构的不饱和脂肪链烃。

在大多数挥发油中作为一种化合物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在植物叶挥发油中、种子和花的挥发油中都有单萜存在。

萜类的代表化合物为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萜品烯。

试验证明,东紫苏挥发油[2]、金丝桃挥发油[3]、花椒挥发油[4]、青木香挥发油[5]、高良姜挥发油[6]、胡柚皮挥发油[7]、毛两面针挥发油[8]、山苍子叶挥发油[9]、香芝麻蒿挥发油[10]、香叶树果挥发油[11]中香叶烯、萜品烯、莰烯、柠檬烯的含量较高,对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等皮肤致病菌和霉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2]。

2芳香醇芳香醇类化合物主要有香叶醇、芳樟醇、薄荷醇、松油-4-醇等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香茅属、天竺葵属、玫瑰属、樟属、薰衣草属、薄荷属、牛至属、桉树属[13]等属植物中。

杨得坡[14]研究了藿香和广藿香挥发油对12种皮肤癣菌和条件致病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和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证明中国广藿香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最低抑菌浓度为50~400 μg/L,主要化学成分为广藿香醇、异愈创木烯等。

桂枝挥发油研究进展综述

桂枝挥发油研究进展综述

文献综述桂枝挥发油的研究进展摘要:桂枝,正名:肉桂(学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又名玉桂、桂皮等,属毛茛目,樟科中等大乔木;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叶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其性味辛、甘,入肝、肾、脾,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温里药,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常与补肝肾药、补气血药配伍,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与其它温里药配伍治疗脘腹冷痛、寒痹腰痛,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癌防癌的作用。

环糊精具有适宜的空腔尺寸大小,其独特的超分子效应,使得它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讲述了花椒的有效成分,综合叙述了挥发油的药理作用和环糊精包合工艺,为桂枝中挥发油的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桂枝;挥发油;环糊精;包合工艺1 前言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作用,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1]。

桂枝的有效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桂皮醇、香豆素及原儿茶酸等。

药理研究表明,桂皮酸具有抗菌、消炎作用[2],桂皮醛有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

由于桂枝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类物质如桂皮醛在制剂中易于挥发,对药物疗效有很大影响,为提高其稳定性,多以环糊精(CD)进行包合,制成稳定的粉末。

β-环糊精具有适宜的空腔尺寸大小,其独特的超分子效应,使得它在许多领域有着非常有前景的应用[3]。

2 主体桂枝属毛茛目(Buttercup)植物,是我国重要的食用及药用植物之一。

又名玉桂、桂皮等,属毛茛目,樟科中等大乔木;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叶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精品】陈皮挥发油的提取、含量测定及定性

【精品】陈皮挥发油的提取、含量测定及定性

【精品】陈皮挥发油的提取、含量测定及定性【标题:陈皮挥发油的提取、含量测定及定性】摘要:本篇文章详细阐述了一种从陈皮中提取、测定其挥发油含量以及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提取工艺的优化、含量测定的准确性以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定性成分的分析,为陈皮挥发油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

关键词:陈皮;挥发油;提取;含量测定;定性分析引言:陈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材,其药效与所含挥发油成分密切相关。

因此,准确测定陈皮挥发油的含量对中药物质基础及药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优化提取工艺、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定性分析,旨在为陈皮的深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1.挥发油的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陈皮挥发油。

将陈皮粉碎成粉末,加入适量水,按照《中国药典》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

收集挥发油,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干燥,得到陈皮挥发油粗品。

2.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含量。

以正己烷为溶剂,将挥发油粗品配制成标准品和待测样品溶液。

在28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3.定性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定性分析。

首先,通过气相色谱分离挥发油中的化合物,然后利用质谱检测器对各组分进行结构鉴定。

通过对比标准品和未知物的质谱图,确定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

结果与讨论:1.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陈皮挥发油的最佳条件为:粉碎成粉末的陈皮加入8倍量水,浸泡1小时,然后在90℃下蒸馏4小时。

此条件下,挥发油的提取率达到最佳水平。

2.含量测定准确性: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在标准品和待测样品溶液中,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²>0.99),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测定陈皮挥发油的含量。

3.定性分析结果: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21种化合物。

总述-挥发油

总述-挥发油

总述-挥发油综述挥发油的研究进展挥发油的研究进展指导老师阿不都·许库尔孙莲教授(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化学教研室)一、概述挥发油(volatile 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挥发油是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一类常见的重要成分。

二、分布与存在挥发油类成分在植物世界分布很广,主要存在种子植物,尤其是芳香植物中。

在我国野生与栽培的芳香植物有56科,136属,约300种。

挥发油存在于植物的腺毛,油室,分泌细胞或树脂道中,大多数成油滴状态存在,也有些与树脂,粘液质共同存在。

还有少数以苷的形式存在,如冬绿苷。

挥发油在植物中存在的部位各不相同,有的全株植物中都含有,有的则在花,果,叶,根或根茎部分的莫一器官中含量较多,随植物品种不同而差异较大。

有的同一植物中药用部位不同,其所含的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也有差异。

有的植物由于采集时间不同,同一药用部分所含的挥发油成分也不一样。

三、生物活性与应用挥发油多具有祛痰、止咳、祛风、健胃、解热、抗菌消炎作用。

例如香柠檬油对淋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喉菌有抑制作用;丁香油局部麻醉、止痛作用;薄荷油有清凉、祛风、消炎、局麻作用;茉莉花油具有兴奋作用等。

挥发油不仅在医药上具有重大的重要,在香料工业中也极为广泛。

在香料工业生产上,尚有芳香“净膏”、“香膏”、“头膏”等制品,多用低沸点的溶剂提取而得。

例如有些芳香植物原料,以乙醇提取,浓缩的产品为香膏。

四、组成和分类挥发油所含成分比较复杂,一种挥发油常常由数十种到数百种成分组成,如保加利亚玫瑰油中已检出275种化合物。

构成挥发油的成分类型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四类,其中萜类化合物为多见。

1.萜类化合物挥发油中萜类成分,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和它们含氧衍生物,而且含氧衍生物多半是生物活性较强的或具有芳香气味的主要组成成分。

如樟脑油含樟脑(camphor)约为50%,薄荷油含薄荷醇(menthol)8%等。

沉香挥发油中药提取物

沉香挥发油中药提取物

沉香挥发油中药提取物沉香挥发油【提取来源】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的木材提取的挥发油,总挥发油含量&ge;80%。

【主要成分】白木香酸Baimuxinic acid,含量:50%【随属成分】白木香醛Baimuxinal沉香螺旋醇Agarospirol沉香呋喃&beta;-Agarofuran沉香醇Linalool二氢卡拉酮Dihydrokarannone含量:30%【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至黄色澄清、透明液体,可混溶于氯仿、乙醇、乙醚、丙酮。

【鉴别】取本品加丙酮制成0.5%溶液作测定法。

取标准品白木香酸、沉香呋喃、二氢卡拉酮、沉香螺旋醇等加丙酮制成各成分含量为2mg/ml溶液作对照液。

取沉香标准对照药材0.5g加丙酮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清,作对照液。

(1)取上述三液各10&m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板,以苯-乙酸乙酯(10:1)展开,喷1%硫酸铈10%硫酸试液,热风吹显,标品对应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

(2)取上述三液各10&m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以苯-丙酮(9:1)展开,先于紫外灯365nm下检视,再喷5%香荚兰醛硫酸溶液,热风助显,比对标准药材斑点,对应率&ge;80%。

【检查】脂肪油:取本品1g加乙醇10ml,摇匀放置,不得有油滴析出。

重金属:不得过10ppm(附录Ⅸ E)【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测定色谱条件玻璃柱HP-FFAP 0.25mm&times;30m,0.25&mu;m程序升温:50℃(0分钟),4℃/分钟→150℃,10℃/分钟→250℃载气:He流量:1.0ml/分钟进样口温度:z50℃分流比:60;1检测器质谱仪质谱条件:接口温度:230℃离子源:EI源电离电压:70eV离子源温度:230℃扫描范围:40~500aum进样量:1.0&mu;l对照液:取白木香酸标品加丙酮制成20&mu;g/ml溶液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挥发油的研究进展挥发油的研究进展指导老师阿不都·许库尔孙莲教授(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化学教研室)一、概述挥发油(volatile 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挥发油是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一类常见的重要成分。

二、分布与存在挥发油类成分在植物世界分布很广,主要存在种子植物,尤其是芳香植物中。

在我国野生与栽培的芳香植物有56科,136属,约300种。

挥发油存在于植物的腺毛,油室,分泌细胞或树脂道中,大多数成油滴状态存在,也有些与树脂,粘液质共同存在。

还有少数以苷的形式存在,如冬绿苷。

挥发油在植物中存在的部位各不相同,有的全株植物中都含有,有的则在花,果,叶,根或根茎部分的莫一器官中含量较多,随植物品种不同而差异较大。

有的同一植物中药用部位不同,其所含的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也有差异。

有的植物由于采集时间不同,同一药用部分所含的挥发油成分也不一样。

三、生物活性与应用挥发油多具有祛痰、止咳、祛风、健胃、解热、抗菌消炎作用。

例如香柠檬油对淋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喉菌有抑制作用;丁香油局部麻醉、止痛作用;薄荷油有清凉、祛风、消炎、局麻作用;茉莉花油具有兴奋作用等。

挥发油不仅在医药上具有重大的重要,在香料工业中也极为广泛。

在香料工业生产上,尚有芳香“净膏”、“香膏”、“头膏”等制品,多用低沸点的溶剂提取而得。

例如有些芳香植物原料,以乙醇提取,浓缩的产品为香膏。

四、组成和分类挥发油所含成分比较复杂,一种挥发油常常由数十种到数百种成分组成,如保加利亚玫瑰油中已检出275种化合物。

构成挥发油的成分类型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四类,其中萜类化合物为多见。

1.萜类化合物挥发油中萜类成分,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和它们含氧衍生物,而且含氧衍生物多半是生物活性较强的或具有芳香气味的主要组成成分。

如樟脑油含樟脑(camphor)约为50%,薄荷油含薄荷醇(menthol)8%等。

2.芳香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芳香组化合物仅次于萜类,存在也相当广泛。

挥发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有的是萜原衍生物,如百里香草粉(thymol)等。

有一些苯丙烷类衍生物,其结构多具有C6-C3骨架,多有一个丙基的苯酚化合物。

例如桂皮醛(cinnamaldehyde)存在桂皮油中,丁香酚(eugenol)为丁香油中的主要成分。

3.脂肪族化合物一些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在挥发油中常有存在。

例如甲基正壬酮在黄柏果实及芸香挥发油中存在。

在一些挥发油中含有小分子醇,醛及酸类化合物。

如正壬醇(n-nonyl alcohol)存在于陈皮挥发油中,异戊酸(isovaleric)存在于啤酒花,香茅,迷失香等挥发油中。

4.其他类化合物处上述三类化合物以外,还有一些挥发油样物质,如芥子油(mustard oil),挥发杏仁油( protianemonin)等,也能随水蒸气蒸馏,故也称之为“挥发油”。

五、挥发油的性质(一)性状1. 颜色挥发油在常温下大多为无色或微带淡黄色,也有少数具有其他颜色。

如苦艾油显蓝绿色,麝香草油显红色。

2.气味挥发油大多数具有香气或其他特异气味。

挥发油的气味,往往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3.形态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油的在冷却时其他成分可能结晶析出。

这种析出物习称“脑”,如薄荷脑,樟脑等。

4.挥发性挥发油在常温下可自行挥发而不留任何痕迹,这是挥发油与脂肪油的本质区别。

(二)溶解性挥发油不溶于水,而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中,如石油醚、乙醚、二硫化碳及油脂等。

在高浓度的乙醇中能全部溶解,而在低浓度乙醇中只能溶解一定数量。

(三)物理常数挥发油沸点一般在70-300℃之间,具有随水蒸气而蒸馏的特性;挥发油多数比水轻,也有比水重的(如丁香油,桂皮油),比重在0.85-1.065之间;挥发油都几乎具有光学活性,比旋度在=970-1770范围之内;且具有强的折光性,折光率在1.43-1.61之间。

(四)稳定性挥发油与空气及光线接触,常会逐渐氧化变质,使之比重增加,颜色变深,舍去原有香味,并能形成树脂样物质,也不能水蒸气而蒸馏了。

因此,挥发油制备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其产品应贮于棕色瓶内,装满,密塞并在阴凉处低温保存。

六、挥发油的提取(一)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与水不相混合,当受热后,二者蒸汽压的总和与大气压相等时,溶液即开始沸腾,继续加热则挥发油随水蒸气蒸馏出来。

因此,天然药物中挥发油成分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来提取。

提取时,可将原料粗粉在整流器中加水浸泡后,直接加热蒸馏,或者将原料置于有空隔层板网上,当底部的水受热产生的蒸汽通过原料时,则挥发油受热随水蒸气同时蒸馏出来,收集蒸馏液,经冷却后分取油层[]。

此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产量大,挥发油的回收率较高等优点。

但原料易受强热而焦化,或使成分发生变化,所得挥发油的芳香气味也可能变味,往往降低作为香料的价值,应加以注意。

而且其他的挥发油含水溶性化合物较多,可将初次蒸馏液再重新蒸汽蒸馏,并盐析后用低沸点有机溶剂萃取出来。

(二)浸取法对不宜用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油原料,可以直接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浸取。

常用的方法有油脂吸取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油脂吸取法油脂类一般具有吸收挥发油的性质,往往利用此性质提取贵重的挥发油,如玫瑰油,茉莉花油采用吸附法进行。

2.溶剂萃取法用石油醚(30-60C O),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笨等有机溶剂提取。

浸取的方法可采用回流浸出法,减压蒸去有机溶剂后即得浸膏。

得到的浸膏往往含有植物蜡类等物质,可利用乙醇对植物蜡等脂溶性杂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的特性,先用热乙醇溶解浸膏,放置冷却,滤除杂质,回收乙醇后即得净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和溶剂萃取技术相似,用这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CO2种技术提取芳香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

所得芳香挥发油气味与原料相同,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三)冷压法此法适用于新鲜原料,如柑,柠檬果皮含挥发油较多的原料,可经撕裂,捣碎冷压后静置分层,或用离心机分出油分,即得粗品。

此法所得挥发油保持原有的新鲜香味,但可能溶出原料中的不挥发物质。

七、挥发油成分的分离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挥发油往往为混合物,根据要求和需要,可作进一步分离与纯化,以获得单体成分,常用方法如下:(一)冷冻处理将挥发油置于0C0以下使析出结晶,如无结晶析出可温度降至-20C O,继续放置。

取出结晶再经重结晶可得纯品。

(二)分馏法由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多对热及空气中的氧敏感,因此分馏时宜在减压下进行。

通常在35-75C O/mmHg被蒸馏出来的为単萜类化合物,在70-100C O/mmHg,被蒸馏出来的为单萜的含氧化合物。

在更高的温度被蒸馏出来的是倍半萜烯及含氧化合物,有的倍半萜含氧化合物的沸点很高,所得的各馏分中的组成成分有时呈交叉情况。

蒸馏时,在相同压力下,收集同一温度蒸馏出来的部分为一馏分,将各馏分分别进行薄层色谱或气象色谱。

(三)化学方法1.利用酸,碱性不同进行分离(1)碱性成分的分离挥发油经过预试若含有碱性成分,可将挥发油溶于乙醚,家稀盐酸或硫酸萃取,分取酸水层,碱化,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可得碱性成分。

(2)酚,酸性成分的分离将挥发油溶于等量乙醚中,先以5%的碳酸氢钠溶液直接进行萃取,分出碱水液,加烯酸酸化,用乙醚萃取可得酸性成分。

续用2%氢氧化钠溶液萃取,分取碱水层,酸化后,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可得酚性成分。

2.利用官能团特性进行分离对于挥发油,利用官能团的特性制备成相应的衍生物的方法进行分离,如:(1)醇化合物的分类:将挥发油于丙二酸单酰氯或领苯二甲酸酐反应生产酯,再将生产物溶于碳酸钠溶液,用乙醚洗去未作用的挥发油,碱溶液皂化,再以乙醚提出所生产的酯,蒸去乙醚残留物经皂化而得到原有的酯成分。

(2)醛,酮化合物的分离:分别出去酚,酸成分的挥发油母液,经水洗至中性,以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加亚硫酸钠饱和液振摇,分出水层或加成物结晶,加酸或碱液处理,使加成物水解,以乙醚萃取,可得醛或酮类化合物。

(3)其他成分的分离:挥发油中的酯类成分,多使用精馏或色谱分离。

(四)色谱分离法色谱法中以硅胶和氧化铝吸附主色色谱应用最广泛,由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多而复杂,分离多采用分馏法与吸附色谱法想结合,往往得到较好的结果。

一般将该分馏的馏分溶于石油醚或己烷等极性小的溶剂,使其通过硅胶或氧化铝吸附柱,依次用石油醚,己烷,乙酸乙酯等。

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剂进行洗脱。

洗脱液分别以TLC进行检查,这样使每一馏分中的各成分又得到了分离。

气相色谱是研究挥发油组成成分的好方法,有些研究应用制备性气—液色谱,成功地将挥发油成分分开,使所得纯品进一步应用四大波普加以确切坚定。

制备性薄层色谱结合波普坚定,也是常用的方法。

八、挥发油成分的鉴定(一)物理常数的测定相对密度,比旋度,折光率,凝固点等是挥发油常测的物理常数。

(二)化学常数的测定酸值,皂化值,酯值是重要的化学常数,也是表示质量的重要指标。

1. 酸值酸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的含量。

以中和1g发油中含有游离的羧酸和酚类所需要氢氧化钾毫克数来表示。

2.酯值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以水解1g 挥发油所需要氢氧化钾毫克数来表示。

3.皂化值以皂化1g挥发油所需要氢氧化钾毫克数来表示。

实际上,皂化值等于酸值和酯值之和。

(三)官能团的坚定1.酚类将挥发油少许溶于乙醚中,加入三氯化铁的乙醇溶液,如产生蓝色,蓝紫或绿色反应,表示挥发油中有酚类物质存在。

2.羧基化合物硝酸应的氨溶液检查挥发油,如发生银镜反应,表示有醛类等还原性物质存在,挥发油的乙醇溶液加2,4-二硝基苯肼,氨基脲等试剂,如产生结晶形生物沉淀,表明有醛或酮类化合物。

3.不饱和化合物于挥发油的氯仿溶液中滴加溴的氯仿溶液,如红色褪去表示油中含有不饱和化合物。

4.内酯类化合物于挥发油的吡啶溶液中,加入亚硝酰氰化钠溶液,如出现红色并逐渐消失,表示油中含有不饱和内酯类化合物。

(四)色谱法的应用1.薄层色谱在挥发油的分离鉴定中TLC应用较为普遍,色谱条件如下:吸附剂:多采用硅胶G或2-3级中性氧化铝G展开剂:(1)石油醚(2)石油醚-乙酸乙酯(95:5,75:25)(3)苯-甲醇(95:5,75:25)显示剂:香草醛-浓硫酸,茴香醛-浓硫酸2.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现已广泛用于挥发油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用于定性分析主要解决挥发油中已知成分的鉴定,即利用已知成分的标准品于挥发油在同一条件下,相对保留值所出现的色谱峰,以确定挥发油中莫一成分。

对于挥发油中许多未知成分,同时又无标准品作对照时,则应选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

3.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该法已成为对化学组成及其复杂的挥发油进行定性分析的一种有力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