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鲁人版《《史记》选读》第2单元自读文本《管鲍之交》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7-2018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课件:自读文本2.1管鲍之交 (共13张PPT)
-9-
管鲍之交
吟诵赏析
预习导学
资料链接
入幕宾与登座客 宾入幕中,皆沥胆披肝之士;
客登座上,无焦头烂额之人。 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肝胆相照,是一个人漫步 人生之路所应有的基本操守;无肝无胆,则与稻草人无异。信义耿 耿,乃士君子交接群朋的无限德量;无信无义,则为人不若刍狗。 唐代诗人有一首谈及交接朋友之论的诗篇,其名为《审交》诗, 其中云:
—— 《高山流水》
-3-
管鲍之交
基础导练
问题导读
吟诵赏析
预习导学
资料链接
一、识记字音 管仲.(zhòng) 鲍.叔牙(bào) 封邑.(yì) 二、古今异义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古义:境遇困顿不堪。今义:①贫穷。②指困窘或贫穷的人。
-4-
管鲍之交
吟诵赏析
预习导学
资料链接
基础导练
问题导读
三、一词多义
“管鲍之知,穷达不移;范张之谊,生死不弃。”(元朝许名奎《劝忍 百箴》)这句话就是以春秋管仲与鲍叔牙相知不移、东汉范式与张 劭情谊笃纯的古代范例,来晓谕世人交友当如真金百炼而后不改其 本色品质,宜结金兰之契,勿为易燠之凉。
-11-
管鲍之交
吟诵赏析
预习导学
资料链接
管仲小时候就与鲍叔牙很要好。鲍叔牙深知管仲有谋划大计、 图成霸业的雄才伟略,所以与他交往时便从来不计得失,事事宽厚 容忍。他们共同做生意,管仲想要多分得些财物,鲍叔牙深知管仲 家境贫寒,并非出于贪心。他们一起办事,管仲有时会惹许多麻烦, 但鲍叔牙不认为他愚笨,而是认为时机不成熟;多次战斗中,管仲都 逃跑回家,鲍叔牙知其有年事已高的老母需要其尽孝悌之道,并不 认为那是怯懦无勇的表现;管仲多次当官又多次被罢黜,鲍叔牙并 不认为管仲无德无能,而是生不逢时。当他把管仲终于推举给了齐 桓公,管仲才得到一展宏图的时机,成为宰相,图成霸业。难怪管仲 会慨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高中语文_《管鲍之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管鲍之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相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3、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学习重点】1、复习巩固相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学习难点】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言简意赅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管鲍之交》,重点疏通了文意,对相关文言知识作了梳理。
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课文,接触一下管仲、鲍叔其人其事。
二、展示目标,突出重点1、复习巩固相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3、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在三个目标中,第一个目标虽然是学习文言文的一贯重点,但是已经在上一节课完成,所以本节课只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作为重点内容,重点内容为目标2和3,其中,目标3是难点。
)三、检查巩固,复习提高在探讨人物之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提前把本课的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设计在课件中,提问学生,检查掌握情况。
)(多媒体展示)1.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C )A. 鲍叔终善遇之对待B. 鲍叔遂进管仲举荐C.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负D. 子孙世禄于齐享俸禄2. 下列句子中下划线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B )例句: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A. 鲍叔不以我为愚B. 知我不羞小节C. 召忽死之D. 以身下之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C )A. 鲍叔知其贤B.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吾其还也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C.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D.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4. 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C )A. 任政于齐B. 齐桓公以霸C. 管仲囚焉D. 分财利多自与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管鲍之交》课堂实录
《管鲍之交》课堂实录作者:翟兴涛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9年第11期翟兴涛【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鲁教版高二选修《史记》第二单元自读文本。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义薄云天”,重在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义”的思想。
“义为天下合宜之理,道为天下通行之路”。
义的内涵很多,程婴、公孙杵臼的知恩图报、忍辱负重、以死相许是义;信陵君的急人之危、先公后私是义;侯嬴、朱亥的“士为知己者死”更是义。
同样的,管仲、鲍叔牙之间那种相知、相交更是义。
特别是鲍叔牙身上那种知贤、荐贤、让贤,那种忘掉自我,关爱社会,关爱国家的高尚情操更是义的一种集中体现。
这也正是《管鲍之交》这一课所要传递给学生的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到了高二下学期,必修五册均已学完,到了选修。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文言字词和各种文言现象可以说已经不是难点了。
与其老师夸夸其谈还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掌握,这样效果会更好。
故,课堂之上,文言字词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拿出来带领学生去解决,而是把重点放到文章的解读和思想的升华上去。
本单元的中心是“义薄云天”,对于“义”很多同学知识处于一种模糊的认识状态,大体上任务“义气”就是“义”的核心。
梁山好汉往往成为他们心目中义的集中体现,而关羽关云长则成为“义”的化身,这其实是把“义”的理解给狭义化了。
“义为天下合宜之理,道为天下通行之路”,“义”的内涵远远大出同学们所认识的范畴。
所以,在课堂上我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体会文章的内涵,体会友谊的真谛,引导学生将“义”的层面提升上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在哪个学段都应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当然,从接受主体和创作主体的角度考虑,我们更应该知人论世,去走进本文的作者,去发现太史公写作本文的出发点。
授之以渔,方法往往大于结果,让学生一通百通,从而给学生一个更深的认识。
【教学目标】1.初读文章,掌握文意(思) 2.深入研读,认知文(道)理 3.知人论世,感悟文思(想)【教学重点】1.深入研读,认知文(道)理 2.知人论世,感悟文思(想)【教学难点】1.知人论世,感悟文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高山流水》换面+音乐。
管鲍之交教案管鲍之交教案内容
管鲍之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管鲍之交》。
(2)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情节,把握管仲和鲍叔牙的人物形象。
(3)了解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理解友谊的真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管鲍之交》的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友谊的可贵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管仲和鲍叔牙的真挚友谊,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念。
(2)学会珍惜友谊,努力成为值得信赖的朋友。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管鲍之交》。
(2)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友谊的可贵品质。
2. 教学难点:(1)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将友谊的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管仲和鲍叔牙的背景。
(2)提问:“为什么说管仲和鲍叔牙是真正的朋友?”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管鲍之交》。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情节。
(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分析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4. 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讲解。
(2)重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友谊的可贵品质。
5. 实践与应用(1)学生分享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友谊故事。
(2)学生讨论如何将友谊的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管鲍之交》的情况。
2.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友谊品质的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管仲和鲍叔牙,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友谊的真谛。
3. 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比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与其他故事中的友谊,分析其差异,加深对友谊的理解。
高中语文 自读文本《管鲍之交》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史记》选读]自读文本《管鲍之交》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联系前两篇讲读文章,巩固拓展所学文言知识2、检测自己筛选整合信息及鉴赏评价能力【学习重点】1、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2、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学习难点】1、较难翻译的语句2、对管仲的评价【学习过程】一、文本解读1、管仲生平春秋初期政治家,思想家。
早年经商。
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
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保举,任其为卿。
他在齐进行改革,分国都为15个士乡和六个工商乡,分鄙野为五属,设各级官吏管理。
设选拔人才的制度,士经三次审选,可作上卿的辅佐。
将士乡按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的军事编制进行组织。
征税按土地好坏分等,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
由官府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因此国力富强。
遂在此基础上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使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有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管子》。
2、《管晏列传》《管晏列传》中的管晏,指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位贤相管仲和晏婴。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晏婴辅佐齐景公治国。
二人齐名,写成和传,故题名“管晏列传”。
管仲和晏婴都是大政治家,管仲有《管子》传世,晏婴有《晏子春秋》留传。
司马迁在传记中仅仅记载了几则轶事,就把鲍叔牙、管仲、晏婴鲜活地刻画出来,高度赞扬了知贤、荐贤、让贤的高贵品德。
管仲传,重点写鲍叔牙,他知贤、荐贤、让贤,这便是本传的主题二、预习积累1、古今异义不以为言古义:以之为今义:认为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出谋办事今义:找职业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困厄,窘迫今义:经济困难2、一词多义尝与鲍叔贾跟(介词)分财利多自与给(动词)鲍叔不以我为贪当作(动词)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替(介词)齐桓公以霸凭借(介词)鲍叔不以我为贪把(介词)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侍奉(动词)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办事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却(转折连词)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而是(并列连词)分财利多自与与“少”相对(形容词)天下不多管仲之贤推重,赞美(形容词)3、常见实词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游,来往(动词)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骗,此指占便宜(动词)鲍叔终善遇之友善(形容词)管仲囚焉囚禁(动词)鲍叔遂进管仲保举,推荐(动词)九合诸侯会盟(动词)一匡天下匡正(动词)吾始困时穷,缺乏财物(形容词)尝与鲍叔贾做买卖(动词)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做官(动词)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多次(数量词)知我不遭时也遇,逢(动词)吾尝三战三走逃(动词)4、常见虚词鲍叔知其贤他(代词)及小白立等到(介词)管仲囚焉语气助词管仲既用已经(副词)管仲之谋也的(助词)吾始困时当初(副词)尝与鲍叔贾曾经(副词)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介词)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在(介词)5、词类活用鲍叔不以我为贪贪婪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鲍叔不以我为愚愚笨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鲍叔不以我为怯胆怯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使……穷困(使动用法)召忽死之为……而死(为动用法)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羞(意动用法)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耻(意动用法)以身下之居下(名词活用作动词)6、特殊句式管仲既用被动句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吾幽囚受辱被动句任政于齐状语后置齐桓公以霸省略句分财利多自与宾语前置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鲁人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课件第2单元自读
鲁人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课件第2单元自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鲁人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第2单元自读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和《司马相如列传》两篇文章,详细探讨其中的人物性格、历史背景及文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淮阴侯列传》和《司马相如列传》中的历史人物及其故事。
2. 掌握文章的语言特色,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以及对历史背景的把握。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史记选读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淮阴侯韩信有关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淮阴侯列传》和《司马相如列传》两篇文章,分析人物形象、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3. 例题讲解:选取两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指导学生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两篇文言文阅读理解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淮阴侯列传》与《司马相如列传》2. 板书内容:《淮阴侯列传》:韩信、萧何、张良、陈平《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卓文君、白头吟、上林赋人物形象、历史背景、文学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淮阴侯列传》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韩信的认识。
(2)阅读《司马相如列传》,阐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并分析其文学价值。
2. 答案:(1)韩信:机智、勇敢、忠诚、有远见。
在楚汉争霸中,韩信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
(2)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文章语言优美,辞藻华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鲁人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课件第2单元自读
鲁人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课件第2单元自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人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第2单元自读部分,主要包括《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和《司马相如列传》两篇章节。
详细内容涉及淮阴侯韩信的生平事迹、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及其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了解,深化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淮阴侯列传》和《司马相如列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分析人物形象,领会史记的文学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感悟历史人物的品质和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淮阴侯列传》和《司马相如列传》的基本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难点:分析淮阴侯韩信和司马相如的人物形象,领会史记的文学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韩信胯下之辱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淮阴侯列传》和《司马相如列传》,理解文章大意。
3. 例题讲解:分析韩信和司马相如的人物形象,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
4.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淮阴侯列传》韩信生平人物形象2. 《司马相如列传》文学成就爱情故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淮阴侯韩信的生平事迹,并分析其人物形象。
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
课后反思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管龅之交》教学设计
《管鲍之交》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点。
2、理解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3、探究司马迁在本传中寄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2、探究司马迁在本传中寄托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知己难得。
所以,历史上结为刎颈之交的廉颇和蔺相如才会世代为人们所称道;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钟子期和俞伯牙才会世代为人们所仰慕;春秋时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也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佳话,后人称为管鲍之交。
(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段故事。
首先,让我们齐读一遍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明确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点。
2、理解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3、探究司马迁在本传中寄托的情感。
下面,请一位同学范读本文,初步了解管鲍其人其事。
三、整体感知1、初读正音。
①贾(gǔ):做买卖。
②不肖(xiào):不贤,没有才能。
不肖子孙:没有出息的子孙。
2、齐读。
3、预习检测(结合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针对性讲解重难点)(一)重点词语(二)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语①齐桓公以霸(名作动,称霸)②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动用法,为……而死)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耻)(三)判断特殊句式③管仲囚焉(被动句,被拘禁)④管仲既用(被动句,被任用)⑤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状语后置句)⑥任政于齐(状语后置句)(四)翻译下列句子②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我被囚禁忍受耻辱,鲍叔不把我当作无耻的人,他知道我不会以失小节而羞,却以功名不曾显扬于天下而耻。
四、研读探究(一)女生齐读第1段1、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管仲的人生经历吗?明确: 贫困--经商----为囚----相齐(板书)评价:曲折却辉煌!2、教师补充:一箭之仇春秋初期,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到莒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到鲁国。
(完整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史记》选读》第2单元自读文本《管鲍之交》教案
《管鲍之交》教案【教师寄语】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小人游,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学习目标】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3、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学习重点】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学习难点】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友谊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因为人们总是渴望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流。
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可见知已难得啊。
所以历史上结为刎颈之交的廉颇和蔺相如才会世代为人们所称道;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俞伯牙和钟子期才会世代为人们所仰慕;春秋时,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也留下了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后世称为“管鲍之交”。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这篇《管鲍之交》来走进这段千古传颂的友谊。
(展示目标)1、掌握“合”“匡”“游”“多”等实词、“以”“而”“之”“于”等虚词及“穷困”“死”“羞”“耻”“下”等活用现象,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3、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二、解题和文本内容介绍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学案“背景资料”部分,了解文本内容。
1、课文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管晏列传》中的管晏,指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位贤相管仲和晏婴。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晏婴辅佐齐景公治国。
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后半部分写晏婴,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对二人的赞词。
二人齐名,写成和传,故题名“管晏列传”。
课文节选的即是传中写管仲的主要内容中的一个小故事“管鲍之交”。
(学生读)2、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跑到莒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跑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斗争。
齐国内部安定后,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子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国君。
管仲和鲍叔牙本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
《管鲍之交》课堂实录
138!教学案$I《管鲍之交》课堂实录◎翟兴涛【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鲁教版高二选修《史记》第二单元自读文本。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义薄云天”,重在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义C的思想9“义为天下合宜之理,道为天下通行之路J义的内涵很多,程婴、公孙杵臼的知恩图报、忍辱负重、以死相许是义;信陵君的急人之危、先公后私是义;侯嬴、朱亥的“士为知死C是义9的,、之相知、相是义9是上知贤、荐贤、让贤,忘掉自我,爱,关爱国的高‘是义的中9是《之课传的重内9IE分析高二下学期,必修五,选修9在下,文:文以是9上让自,F9,课之上,文为单的,是重文的读和思想的上9本单元的中是“义薄云天”,二“义”很多知的,上任釦'义”是“义”的9为他们目中义的中,羽云长则成为“义”的化,实是>义”的理狭义化9“义为天下合宜之理,道为天下通行之路J “义C的内涵远远们的范畴9以,在课上我的重是激发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文的内涵,友谊的真谛,引导将“义”的层面提上9树立确的人观价值观无论在哪段都应该是教的重中之重9当然,从接受主创作主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知人论世,走进本文的,发太史公写本文的发9授之以渔,方法 结,让通百通,从深的9【教目标]1.初读文,文意(思)2•深入研读,知文(道)理3•知人论世,感悟文思(想)【教重]1.深入研读,认知文(道)理2•知人论世,感悟文思(想)【教]1・知人论世,感悟文思(想)【教过程】一、导入展示《高流水》换面+音乐9位能够我们讲讲课前老师放的这首曲子的事乐,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兮9”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9”是啊,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世之曲啊9知音之为人们向往的能够心灵相通的朋友的代9我们常说“人知J知,方9以,子死后,9们子的知音之交,你还能说出几个流传千古的相知相交的典故吗?(之、生死之、忘年之交、鸡黍之交、胶漆之、之交、之f天让我们走进管鲍的故事,去看看他们的二人世9二、整体感知在分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句读,三分后读文9读(')在们3分结合注释,理解文意,能能文意中(了解、、称赞)三个词语9生:概括荐他,他为国建立功业,自天下人的9在文中上相应的应该是(“知、多”【板书])三、深入研究之以立的自的,文中能自的是(“贤”])为贤的立的文中,,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9”能下(“九、一“ I])以后,在国,公i,以主的,多合诸侯,使天下,是管仲的9确实是贤人9然是面托的法,以后国的强突的贤9实的贤在他的施上,我们是耳熟能详的9们■:“仓廩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贵轻重,慎权衡JI教学案0I语文教学与研'•下半月刊2019-11月1&9用现在的话解释这三句话就是“发展是硬道理”“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向前发展3。
《管鲍之交》课堂教学案例
《管鲍之交》课堂教学案例《管鲍之交》课堂教学案例长亮《管鲍之交》课堂教学案例张长亮一、案例背景1、教材分析:本课是《〈史记〉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2版)第二单元的自读篇目,本单元题目为“义薄云天”,选取的文本均为《史记》中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义”的主题的文本,本篇通过叙写鲍叔牙对管仲的推荐,管仲对鲍叔牙的评论体现出鲍叔牙的大仁大义。
本文重点写鲍叔牙的知贤、荐贤和让贤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暗示没有鲍叔牙的支持荐举就没有管仲拜相治国的成就。
一支笔,同时写出了两个人,可谓大手笔。
而本来各为其主的管鲍二人恰好又遇到了英明大度的齐桓公,这也是管仲得以成就一番功业的前提,管仲从做生意、谋划事情、做官被驱逐、打仗逃跑、被囚禁受屈辱等五件事情五个方面谈论了鲍叔牙对他的理解、包容、支持和信任,从而得出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结论,司马迁则通过“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等语句评价了管仲,通过写鲍叔牙后世情况对鲍叔作出了评价,认为“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2、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史记》中的篇目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了解,本篇属于自读文本,全文共有三段文字,篇幅较短,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有能力自己疏通文意,理解文意,同时初步对管仲和鲍叔牙两个人物进行认知和品读,对二人的友谊进行感知和分析。
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落实文中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本文的基本要求,而在此基础上通过资料补充等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管仲和鲍叔牙两个人物,知晓相关的文化背景,体会“义”的精神实质,理解“荐贤贤于贤”的道理等应是教学取得突破的方向所在,同时也是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向所在。
3、教学目标:基础目标:巩固落实文中的文学常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等基础知识,准确理解文意。
能力目标:读出文句的感情,品读文章内容,分析评价管仲与鲍叔牙两个人物,熏染、训练、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四种语文基本能力。
语文(史记)鲁人版第二单元自读篇目(鲁仲连义不帝秦)教学设计
语文 ( 史记 ) 鲁人版第二单元自读篇目( 鲁仲连义不帝秦 ) 教学设计《鲁仲连义不帝秦》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掌握课文基本内容,掌握人物形象.2.联系前两篇讲读文章及《管鲍之交》一文,稳固拓展所学文言知识.3.培育挑选整合信息及鉴赏评论能力.教课要点目标2和3教课方法自读法、议论法、点拨法教课时数2课时教课过程及内容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略.二、导入新课由“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挽救邯郸旳独一力量吗”导入课文.三、介绍时代背景赵孝成王六年(前 260 年),秦于长平大败赵军,秦将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余万,诸侯震撼 . 前 258 年,为了达到称帝旳目旳,扩充疆土,秦军包围了赵国旳国都邯郸 . 魏安釐王获得这个信息后赶忙派大将晋鄙快速驰援赵国 . 秦昭襄王得悉魏发兵救赵,写信恫吓魏王,扬言谁救赵先攻击谁 . 魏王收信后救赵信心发生摇动,命令晋鄙留兵于邺 . 既摆出救赵旳姿态,又不敢冒然采纳行动 . 他还派魏辱没换和平,以解邯郸当务之急 . 平原君在内忧外祸灾害频仍旳状况下,心急如焚,一筹莫展,局势危如累卵 .四、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读课文1.鲁仲连从哪些方面陈说“不帝秦”旳?2.本文表现人物突出旳特色是什么?3.从历史旳角度来说,鲁仲连旳“义不帝秦”阻拦了秦一致天下旳脚步,我们怎样认识这一点?五、学生疏组议论,并解决以上问题.六、教师发问点拨1.鲁仲连从哪些方面陈说“不帝秦”旳?提示:⑴从大义上讲明抗秦救赵旳道理,解析“帝秦”旳害处,以古论今论证秦称帝后使魏王“就脯醢之地”旳结果.⑵以邹鲁小国保护国家尊严为例,指出三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旳做法.⑶指出魏王受辖制旳处境和新垣衍不可以得故宠旳结果.2.本文表现人物突出旳特色是什么?提示:除前几篇文章在矛盾矛盾中塑造人物旳特色外,人物语言周回频频,使文势拥有激烈旳节奏感,进而注入人物形象激烈旳感情,令人物清楚可辨、绘声绘色,很鲜亮地表现了为人清除患难、解决纷杂而一无是处旳辩士形象.3.从历史旳角度来说,鲁仲连旳“义不帝秦”阻拦了秦一致天下旳脚步,我们怎样认识这一点?言之成理即可.4.文言知识⑴通假字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赴于齐曰主人势必倍殡棺固不敢入于邹通“容”,冷静通“尚”,崇尚通“讣”,急走报丧通“背”,背对着通“故”,因此⑵古今异义好奇伟倜傥之画策古义:奇怪今义:奇怪宏伟好奇伟倜傥之画策古义:优秀今义:洒脱,不拘束则为一身古义:个人今义:浑身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古义:斩首之功今义:优等功绩而后天子南面吊也古义:面朝南今义:南方欲进而帝之古义:紧随着就今义:表结果旳连词⑶一词多义使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派(动词)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使者(名词)使事有职出使(动词)权使其士使用(动词)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让(动词)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倘若(连词)其其意欲复求为帝它旳(代词)今其人在是这(代词)为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看作(动词)吾请为君责而归之替(介词)大家不知,则为一身认为(动词)昔者齐威王尝为仁义矣实行(动词)而而不愿仕宦任职可是(转折连词)吾请为君责而归之(承接关系连词)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而且(递进连词)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表修饰关系旳连词)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并列连词)而母婢也你旳(代词)于止于荡阴不进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梁之比于秦若仆邪献之于纣不得入于鲁所贵于天下之士者在(介词)关于(介词)跟(介词)给(介词)到(介词)比(介词)非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皆非也不是(副词)错误(形容词)乃乃见平原君曰则吾乃梁人也天子已食,乃退而听朝也于是,就(副词)是(副词)才(副词)则大家不知,则为一身则必助赵矣却(连词)就(连词)诚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诚不忍其求也假如(连词)的确(副词)若宁力不胜而智不若邪梁之比于秦若仆邪比得上(动词)像(动词)好好奇伟倜傥之画策九侯有子而好喜爱(动词)美丽(形容词)恶先生恶能使梁助之纣认为恶怎么(副词)丑(形容词)之诸侯之援军莫敢击秦军旳(构造助词)畏之也他(代词)梁之比于秦若仆邪用在主谓之间,撤消句子独立性(助词)齐湣王之鲁到(动词)子九侯有子而好女儿(名词)子将何以待吾君你们(代词)安梁客新垣衍何在哪里(疑问代词)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怎么(代词)固齐、楚则固助之矣 .原来(副词)固也,吾将言之自然(形容词)固不敢入于邹通“故”,因此且周贫且微而且(连词)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将要(副词)且秦无已而帝何况(连词)以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把(介词)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用(介词)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来(连词)辞鲁连推让者三推却(动词)遂辞平原君而去告别(动词)⑷词类活用秦兵遂东围邯郸向东(名词用作状语)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先前(名词用作状语)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可以去在国内(名词用作状语)权使其士用权谋(名词用作状语)齐后往在后(名词用作状语)虏使其民像对待奴隶那样(名词用作状语)方今唯秦雄天下称雄(名词活用作动词)率天下诸侯而朝周朝拜(名词活用作动词)且秦无已而帝称帝(名词活用作动词)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可以去使走开(使动用法)吾请为君责而归之使回去(使动用法)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使拜会(使动用法)醢九侯使成肉酱(使动用法)故脯鄂侯使成肉干(使动用法)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以为帝(意动用法)⑸特别句式鲁仲连者,齐人也判断句衍,人臣也判断句游于赵状语后置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状语后置交之于将军状语后置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状语后置赴于齐曰状语后置此时鲁仲连适游赵省略句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可以去省略句吾请为君责而归之省略句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省略句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省略句夷维子为执策而从省略句视膳于堂下省略句为却军五十里省略句梁客新垣衍何在宾语前置曷为与人俱称王介词宾语前置卒为天下笑被动句不果纳被动句亦过分矣,先生之言也主谓倒装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定语后置七、课后作业1.笔译全文2.写一篇短文,阐述鲁仲连“为人排患释难解纷杂而无取”旳操行在今日有无现实意义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鲁人版语文选修(史记)课件:第2单元 自读文本 管鲍之交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助读·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 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很好地对待他, 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牙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 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 是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凭借着管仲 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盟诸侯,使天下匡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 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鲍叔牙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 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 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下一页源自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买卖,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 一些,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是贪婪之人,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牙谋 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牙不认为我是愚笨之人,他知 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认 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 我是胆小之人,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 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 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 啊。”
高中语文鲁人版《《史记》选读》第2单元自读文本《管鲍之交》教案
《管鲍之交》教案【教师寄语】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小人游,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学习目标】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3、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学习重点】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学习难点】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友谊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因为人们总是渴望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流。
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可见知已难得啊。
所以历史上结为刎颈之交的廉颇和蔺相如才会世代为人们所称道;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俞伯牙和钟子期才会世代为人们所仰慕;春秋时,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也留下了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后世称为“管鲍之交”。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这篇《管鲍之交》来走进这段千古传颂的友谊。
(展示目标)1、掌握“合”“匡”“游”“多”等实词、“以”“而”“之”“于”等虚词及“穷困”“死”“羞”“耻”“下”等活用现象,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3、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二、解题和文本内容介绍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学案“背景资料”部分,了解文本内容。
1、课文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管晏列传》中的管晏,指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位贤相管仲和晏婴。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晏婴辅佐齐景公治国。
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后半部分写晏婴,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对二人的赞词。
二人齐名,写成和传,故题名“管晏列传”。
课文节选的即是传中写管仲的主要内容中的一个小故事“管鲍之交”。
(学生读)2、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跑到莒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跑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斗争。
齐国内部安定后,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子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国君。
管仲和鲍叔牙本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
管鲍之交教案管鲍之交教案内容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及情节发展。
(2)掌握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学会通过故事理解人生哲理,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宽容与尊重。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把握。
2. 从中提炼出的人生哲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及人物关系。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理解故事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4. 案例分析法:通过故事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哲理。
1. 导入新课:(1)介绍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2)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友谊才能称之为“管鲍之交”?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回答问题: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3. 讲解分析:(1)讲解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及人物关系。
(2)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你们觉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是什么?(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案例分析:(1)通过故事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哲理。
(2)提问: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人生哲理?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加深对《管鲍之交》故事的理解。
2. 分析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特点,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七、教学重点:1. 管仲和鲍叔牙友谊特点的归纳和总结。
2. 从中汲取的现代社会友谊观的启示。
八、教学难点:1. 深刻理解管仲和鲍叔牙友谊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鲍之交》教案【教师寄语】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小人游,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学习目标】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3、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学习重点】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学习难点】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友谊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因为人们总是渴望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流。
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可见知已难得啊。
所以历史上结为刎颈之交的廉颇和蔺相如才会世代为人们所称道;而高ft流水遇知音的俞伯牙和钟子期才会世代为人们所仰慕;春秋时,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也留下了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后世称为“管鲍之交”。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这篇《管鲍之交》来走进这段千古传颂的友谊。
(展示目标)1、掌握“合”“匡”“游”“多”等实词、“以”“而”“之”“于”等虚词及“穷困”“死”“羞”“耻”“下”等活用现象,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3、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二、解题和文本内容介绍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学案“背景资料”部分,了解文本内容。
1、课文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管晏列传》中的管晏,指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位贤相管仲和晏婴。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晏婴辅佐齐景公治国。
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后半部分写晏婴,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对二人的赞词。
二人齐名,写成和传,故题名“管晏列传”。
课文节选的即是传中写管仲的主要内容中的一个小故事“管鲍之交”。
(学生读)2、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跑到莒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跑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斗争。
齐国内部安定后,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子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国君。
管仲和鲍叔牙本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
双方发生矛盾,管仲率鲁国军队阻拦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暗暗拿出了箭射向小白,只射中了衣带钩。
小白假装中箭身亡,扑倒在车上。
管仲以为小白死了,立即送信给公子纠。
正急匆匆奔向齐都的公子纠听后,觉得没有人再和自己争位了,也就不慌不忙地走着,结果公子小白迅速赶到临淄.当上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他立即发兵迎击公子纠,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杀死公于纠,把管仲囚押起来,送回齐国治罪。
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一定要亲手杀死他才解恨。
但鲍叔牙劝他说:“管仲才华横溢,国士无双,您要想称霸诸侯,非管仲不可。
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为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
”齐桓公听从了他。
管仲在鲁国,听到齐国叫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象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的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
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
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
管仲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口述大概)3、管仲,春秋初齐国人。
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
春秋初期的政治家齐桓公即位后,任管仲为相,主持政务,并尊之为“仲父”。
管仲辅佐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使桓公成为五霸之首。
管仲被后世认为是法家的创始人,,诸葛亮在隆中时经常也以管仲、乐毅自比,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孔子称管仲以“仁”,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学生读屏幕)4、鲍叔牙(?-前 644)春秋时齐国政治家,颍上(今安徽)人,亦称“鲍叔”“鲍子”,以善于知人著称,相传为夏禹后人,杞国(春秋中期在ft东新泰)公子敬叔之子,敬叔仕齐,采邑于鲍,故为鲍氏。
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如此优秀的管仲除了它自身的优秀资质和禀赋外还有什么原因促成了他的成功呢?下面我们来走进文本,走进这段千古传颂的友谊。
三、通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知识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
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
(大屏幕展示难读的字)齐读一遍。
投影:挑取知识点检查语言积累常见实词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侍奉(动词)分财利多自与给(动词)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游,来往(动词)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骗(动词)鲍叔终善遇之友善(形容词)管仲囚焉囚禁(动词)鲍叔遂进管仲保举,推荐(动词)九合诸侯会盟(动词)一匡天下匡正(动词)吾始困时穷,缺乏财物(形容词)尝与鲍叔贾做买卖(动词)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做官(动词)知我不遭时也遇,逢(动词)吾尝三战三走逃(动词)天下不多管仲之贤推重,赞美(形容词)常见虚词齐桓公以霸凭借(介词)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却(转折连词)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而是(并列连词)鲍叔不以我为贪把(介词)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替(介词)鲍叔知其贤他(代词)及小白立等到(介词)管仲囚焉语气助词管仲既用已经(副词)管仲之谋也的(助词)吾始困时当初(副词尝与鲍叔贾曾经(副词)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介词)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在(介词)词类活用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使……穷困(使动用法)召忽死之为……而死(为动用法)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羞(意动用法)以……为耻(意动用法)以身下之居于…….下(名词活用作动词)子孙世禄于齐享受俸禄(名词活用作动词)特殊句式管仲既用被动句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吾幽囚受辱被动句任政于齐状语后置齐桓公以霸省略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判断句四.文本解读下面我们走进文本,接触一下管、鲍其人其事。
1、这篇文章并没有将笔墨放在管仲的个人功绩上,而是着重写管鲍之间的交谊,这是本传的主题,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本,概括一下鲍叔牙在与管仲的交往中,为管仲做了哪些事情?(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知贤(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忍让(3)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荐贤(4)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忍让(5)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相信(6)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信任(7)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理解(8)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理解(9)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支持(不管管仲是不是真的贪心、愚笨、不才、胆怯,鲍叔牙都忍让、信任、理解他,并且极力举荐管仲,把自己置身于管仲之下。
)2、你如何评价鲍叔牙?请用最精炼的词语来概括鲍叔牙的品行。
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爱惜人才,保护人才,无私、高尚。
(管鲍之间的交谊不仅体现在鲍叔牙对管仲的知贤荐贤,更重要的是让贤,管仲为相鲍叔牙反而在他之下,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表现了鲍叔牙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
鲍叔牙不仅是一个好伯乐,还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爱国者。
)我们常说,“黄金万两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可是管仲遇上了,鲍叔牙是一个真正可以结交的人!难怪管仲深情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五、学以致用:正是鲍叔牙对管仲如此的知遇,两人的交往才成为千古佳话,所以才有了形容朋友之间情深意重的成语:管鲍分金、管鲍之交。
而唐代的诗人杜甫面对冷暖人情、炎凉世态,发出了这样的感喟:“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那么同学们学了《管鲍之交》,从“管鲍之交”谈开去,你认为,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该交什么样的朋友?该怎样呵护自己的友情?(生交流,谈体会各抒己见)(学生自由发言)交益友:孔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友直。
直,指的是正直;谅,信也,就是诚实;友多闻,见闻广博;友便辟,喜欢陷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友善柔,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
(展示以下内容)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小人游,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晋)付玄找一个赞美你的朋友,不如找一个挑你刺儿的朋友。
-《当代青年谈人生》(正直忠告)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宋)欧阳修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ft木》(淡以亲指淡泊但心地亲近。
甘以绝:指小人之交往过于甜蜜因而往往断绝。
)(展示以下内容,学生谈谈这是哪一个方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守诺言,讲信用,信任)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黎)纪伯伦(责任)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俄)别林斯基(无私付出关怀)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理解,沟通)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以言明仅在生死患难与共关键之际,始能显出友情之真伪。
)师结:友谊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是无私的关怀,宝贵的信任;是正直的忠告,热情的鼓励。
友谊是对理想的共同追求,是前进征途上的精诚合作,是困难关头的相互支持,是人生道路上的神圣承诺。
正是基于此,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择友交友过程中也能更好的懂得取舍,也希望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都能有管鲍那样的交情,与朋友一道,共创人生的辉煌。
五、发微阐幽“读其书想见其意”,有人说“管晏功能甚伟,而太史公载其一二轶事,大要在于结交推贤,意有所寄耳。
”你认为司马迁创作本传的意图(意有所寄)是什么呢?(生思考,小组交流)(管子和晏子虽然伟绩很多,司马迁却只选轶事,就是为了突出结交推贤这个主旨,他是有所“寄”的。
“寄”是什么意思?)(投影):“管仲仇也,鲍叔荐之;越石父囚也,晏子赎之,迁盖自伤其弗遇也。
”“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父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
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师:这两人都是结合司马迁的遭遇来解读文章,司马迁对管鲍之交和晏子知人,心生羡慕之情,充满了赞叹与景仰。
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鲍叔那样的知音、知己,其实不仅是渴望精神的交流,更是希望自己的贤能被人赏识而能有所重用,即望君任用贤良。
到这里我们可以说,找到了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处理这篇列传的真正原因了。
文章既肯定了管仲的治国才干,又抒发了知己难求之情及对管仲能有鲍叔这样的知己的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