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下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建安文坛(1)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3)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回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鉴赏: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

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

“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

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

这首诗的起句既写实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气氛,笼罩全诗。

古代文学(唐诗宋词)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唐诗宋词)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第一章隋及初唐诗歌 (4)第一节隋代诗歌 (4)第二节近体诗的确立及宫廷诗人 (4)第三节王绩和四杰、陈子昂 (4)第四节初唐其他诗人 (5)第二章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6)第一节概述 (6)第二节孟浩然 (7)第三节王维 (8)第三章盛唐边塞诗派 (10)第二节高适 (10)第三节岑参 (10)第四节王昌龄、李颀等人 (11)第四章李白 (11)第五章杜甫 (19)第六章元白诗派 (23)第七章韩孟诗派 (26)第八章李贺 (28)第九章刘禹锡、柳宗元 (29)第一节刘禹锡 (29)第二节柳宗元 (31)第十章晚唐诗歌 (31)第一节李商隐 (31)第二节杜牧 (34)第三节晚唐其他诗人 (34)第十一章唐五代词 (34)宋词 (37)第一章北宋词 (40)第一节北宋前期词人 (40)第二节柳永 (42)第三节北宋中后期词人 (43)第二章苏轼 (43)第三章李清照 (45)第四章辛弃疾 (47)宋代诗文第一章、北宋诗歌 (48)第一节北宋初期诗人 (48)第二节、北宋中后期诗人 (49)第三节、苏轼的诗文创作 (51)第二章、南宋诗歌 (51)第一节南宋前期中期 (51)第二节、南宋中后期诗坛 (52)第三节陆游 (53)一、唐诗的繁荣盛况1、名家荟萃,菁华宏富。

2、题材宽广,内容丰富。

3、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4、体制完备,形式多样。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一)、唐代特定的社会条件1、经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物质基础。

2、政治:选官用人制度的变化----科举制。

3、思想:三教并存,思想活跃,有利于诗歌的百花齐放。

4、风习:全民习诗。

●二)、唐诗的繁荣是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三、唐诗的分期●1、初唐( 618-712):最初的90年左右,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

沈、宋;四杰;陈子昂。

●2、盛唐(712-762):是唐诗的全面繁荣阶段,达到‚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

这个时期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有高、岑为首的边塞诗派;王孟为首的山水田园诗派。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元代文学包括戏曲(杂剧和南戏)、散曲、小说和诗文。

2.南戏,也称戏文或南曲戏文,与北杂剧相对。

角色有七种:生、旦、净、丑、外、末、帖,每个角色均可演唱。

代表作是高明的《琵琶记》等。

3.关汉卿,代表作品有《窦娥冤》等。

1958年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其它作品有《鲁斋郎》、《蝴蝶梦》、《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西蜀梦》4.王实甫,《西厢记》影响最大:“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5.马致远和《汉宫秋》6.白朴和《梧桐雨》7.四大南戏:《拜月亭》“患难与共,胜过一见钟情”,、《荆钗记》“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白兔记》“贫者休要轻相弃,否极终有泰来时”,《杀狗记》“手足之亲真可赖,狐朋狗友不足交”。

8.宋濂,“开国文臣之首”传世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人物传记的代表作《秦士录》、《王冕传》。

刘基,“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讽喻杂文《卖柑者言》、《楚人养狙》,诗有《二鬼》等。

高启,“诗才富健”,“为一代巨擎”,明初最有成就的诗人。

其代表作为《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9.方孝孺,著有《逊志斋集》。

10.张岱,以《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最为著名,其中散文如《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说书》、《西湖香市》、《西湖七月半》等广为传诵。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夏完淳,代表作有散文《狱中上母书》、诗歌《别云间》等。

11.“三言二拍”名篇:《玉堂春落难逢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12.龚自珍,为文独树一帜,代表文章如《病梅馆记》,诗歌代表《己亥杂诗》等。

13.魏源,著有《海国图志》、《魏源集》等。

14.李渔,《李笠翁十种曲》,小说《十二楼》、《无声戏》(《连城璧》)等,诗文杂著《李笠翁一家言》十六卷,包括《闲情偶寄》等。

15.孔尚任,《桃花扇》,有诗集《湖海集》、《长留集》等,与顾彩合撰传奇《小忽雷》。

16.洪昇,《长生殿》17.二.名词解释1.台阁体:台阁体指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创作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上古神话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造人、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第二章《诗经》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汉代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国风”,共160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篇,后者有74篇,共105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商颂,周颂,鲁颂,它们分别有5 篇31 篇和4篇作品,共40篇。

7、《诗经》内容来源献诗、采诗、删诗8、《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

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婚姻爱情诗、战争徭役诗、怨刺诗、宴飨诗。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三、填空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甲骨卜辞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商周铜器铭文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尚书》。

4、《尚书》艺术成就:一单独成篇文本结构和文体形态完整对先秦叙事散文有直接影响;二文风古朴,不饰藻华;三萌芽阶段作品,文字古奥,语句拗口;四是记言文之祖,语言技巧超过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5、《春秋》泛称,百国史书。

中断公元前481(绝笔已获麟)。

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

6、《左传》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尽完整的编年史书,是中国散文典范,标志中国叙事散文走向成熟,史转文学达到新高度。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七发》:①西汉枚乘的代表作;②设为主客问答,重铺陈夸张,对统治者的腐朽生活进行讽谏;③汉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大历十才子:①指唐代宗大历年间驰名诗坛的一群诗人(如钱起、卢纶等);②擅长写作五律;③以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为诗歌主题,诗风平庸,成就不高。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

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文化融汇、交流的产物,也是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诗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的合称。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历史散文: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的臣子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

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

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

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

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古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复习资料

①创作思想不同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苏轼的思想同时受儒道佛三家的共同影响。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

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与苏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辛弃疾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英雄侠气。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

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②表现手法不同苏轼的词,首先,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其次,在语言上,苏轼吸收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句人词,有时也运用民间口语,扩大了词的表现空间。

在辛弃疾的创作中,也有着自己明确的创作主张。

首先,他既弘扬苏轼的传统,把词当作抒情言志的工具,用词来抒发自我内心的情感,又空前绝后地把自我一生的经历、体验以论说形式表现于词中,这正是典型的"以文为词"。

其次,辛弃疾创造性地"以文为词"还表现在他时常将古人的散文语言直接用于词中,因而辛词的语言更加精炼。

无论是经语、史语、庄语、俚语都能"一经运用,便得风流",比苏轼更进一步地突破了前人的局限。

如《卜算子・漫兴》:"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第三,苏轼词中虽然也有用典的例子,但词到了辛弃疾,才开始运用大量的典故,以托古喻今。

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六处用典:第一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第二是"人道寄奴曾住";第三是"元嘉草草":第四是"封狼居胥";第五是"佛狸祠下";第六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典故将词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反复渲染,反复咏叹,余味悠长,令人动容,感人弥深。

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复习资料
三、神话消亡的原因: 西周进入了人类理性文明社会,自然界的神秘性逐渐减退,尊礼文化和宗法制的伦理道德观念使得神话逐渐消亡。最根本的原因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四、我国古代神话没有完整保存的原因:年代久远逐渐失传;古文字繁难,书写工具不便;古代学者不了解神话的性质和意义,不予重视,或把神话历史化,使神话失去了本来面目
二、《诗经》的分类: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共160篇。“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1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
三、《诗经》的内容: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燕飨、怨刺、战争徭役、婚姻爱情。《诗经》形象深刻的反映了西周至春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是中国古典诗歌之祖,又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情况的珍贵数据,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
一、《诗经》概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诗经》的编集有采诗、献诗、删诗之说。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传授《诗经》。齐、鲁、韩“三家诗”并列于官学,用隶书书写,称为“今文诗”;《毛诗》晚出,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称为“古文诗”。 “三家诗”东汉趋于衰微,《毛诗》兴起,“三家诗”后失传,存者唯《毛诗》,即今之《诗经》。东汉郑玄作《毛诗传笺》,唐孔颖达为《毛诗传笺》作疏《毛诗正义》,宋朱熹作《诗经集传》,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清陈奂《诗毛氏传疏》。
五、神话的功能: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意义。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精神纽带。神话是先民们在对世界假想的把握中宣泄了不安的情绪。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完整版)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一部分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难复习,一是因为文学史时间跨度大,上下几千年。

二是内容多,有很多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以及抽象的文学理论。

注意掌握主要的作家流派和重要的文学现象,尤其要多参看历届的真题,做到有的放矢。

下面从从文学流派团体、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文学创作的特点、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和基本内容、作家文论家的文学主张及文学理论作品等方面对文学史有关知识、内容进行归类,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2)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3)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什么是神话?答:神话传说也是一种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

神话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描述和解释,它用虚幻的想象来反映人类战胜自然的愿望。

二.神话及其产生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三.中国古代神话按内容可分为三类:1.反映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与斗争;2.探索天体和人类起源的奥秘;3.反映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四.《诗经》起源的几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诗经》305 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

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

②孔子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

《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8 岁。

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

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③献诗说。

在周代的时候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刺,是有史籍考正的。

当时因为天子为了“听政”和“考其俗尚之美恶”,而命诸侯百官献诗。

五.什么是四家诗?鲁诗出自鲁人申培,亡于西晋;齐诗出自齐人辕固,亡于三国魏时;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亡于南宋之后;“毛诗”相传为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传.六.《诗经》的思想内容:1)描写爱情与婚姻的诗篇,凡属恋爱生活中的忧喜得失,离合变化都在这些诗歌里得到了表现,洋溢着真挚、热烈、纯朴、健康的感情,比如《诗经》的开篇之作《关关睢鸠》,《邶风》中的《静女》,《卫风·邙》等。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二、名词解释1、诚斋体:杨万里自号诚斋,他善于继承前人,善于创新,有意矫正以学问为诗的方法,一反堆砌典故的江西诗派的风气,一改宋词瘦硬生涩的旧格,他的诗歌直接从自然景物吸收题材,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为写诗;其作品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丰富新颖的想象、运用自然活泼的语言,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以《诚斋集》代表。

严羽在《沧浪诗话》称这类文章为“杨诚斋体”。

2、辛派词人:与辛弃疾同时代的陈亮、刘过、刘克庄等,在词的创作上有意模仿他,在他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文学史上称为辛派词人。

他们的词作豪放慷慨,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3、骚雅派:是崛起于南宋中晚期的一个重要词派,其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大都植根于《离骚》,崇尚雅丽、讲究音律为其基本宗旨;其创作活动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姜夔、吴文英为代表,后期的代表词人有张炎、蒋捷、周密等人;它的出现不仅推动与促进了“乐词的复兴”,而且对于元曲的兴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四灵诗派:由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四个诗人,他们的字或号中都有一“灵”字,故称“四灵诗派”。

又因为他们都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且都被叶适鼓吹而而闻名,所以又称“永嘉四灵”他们反对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以学问为诗的生硬晦涩的诗风,推崇晚唐的贾岛、姚合的晚唐体,讲究字句声律的作诗方法和野逸清瘦、清苦冷僻的诗风,常以白描手法作诗,以描写身边眼前的山林景物来表示自己的清高脱俗,矫宋人长篇论理之陋习,整体风格清新流丽;不过诗歌内容狭窄,在文学史上功过掺半。

5、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在四灵的影响下出现的一个诗派,此诗派多效四灵之体,也宗尚晚唐体的轻巧之思,多属意于苦吟,反对江西诗派的资书为诗,工于白描。

南宋后期杭州书商陈起刻印当时109位诗人的作品,合称《江湖集》,后人就称这些诗人为江湖诗人或江湖派。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第一篇:古代文学复习资料1、最早的成篇散文保存在《尚书》2、《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3、诗经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散文的典范5、孟子学说观点提倡性善论、倡导民本论、人格论(追求理想完美人格)、人才论、反对暴政,反对战争、主张施行仁政6、孟子文章风格特点善于辩论、善于用比喻来阐明事理(散文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富于雄辩性与说服力)1、至精至密的论辩艺术(1)灵活巧妙的论辩手段。

(2)善用比喻和寓言。

2、气势浩然的文风3、精练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7、墨子学说主要内容兼爱和非攻,主张尚贤、节用、非乐8、楚辞名称最初见于汉代9、诗经里的《七月》属农事诗10、寓言一词出自《庄子》中,“寓”有寄寓、寄托的意思11、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寄托理想,抒发愤懑12、《论语》一书记述了孔子的言行,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和仁13、诸子散文中运用和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是《孟子》、《庄子》、《韩非子》和《列子》《孟子》中的“揠苗助长”“奕秋诲棋”《庄子》中的“庖丁解牛”《韩非子》中的“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列子》中的“疑邻人偷斧”历史散文《战国策》中的“画蛇添足”“狐假虎威”“鹬蚌相争”“亡羊补牢”14、《橘颂》在《九章》中是一首内容和风格比较特殊的诗,是后世咏物诗的开山之作15、《燕歌行》抒写思妇之情,音节和婉,修辞精美,是曹丕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古诗。

16、洛阳纸贵指左思《三都赋》17、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18、曹操成就最大的是七言诗19、屈原诗歌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由民间集体创作向作家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的真正到来20、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21、《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22、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专论,开文学批评风气之先23、曹植兼擅各类文体、诗体,尤其长于五言律诗,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二、名词解释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

由于高居相位,他的“绮错婉媚”的诗歌广为流传,时人多仿效,世人就称之为“上官体”,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格调以颂美为主,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这四个人,在唐诗史上,他们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

力图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四杰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来改变齐梁时遗下的不正诗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丰富作品题材与内容上,其中包括有咏史诗和咏物诗,还有山水诗;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接近社会现实,对某些社会现象加以揭露。

王孟是王维与孟浩然的并称,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趣味相投的莫逆之交;共同开创了盛唐诗坛上一个主要的创作流派——山水田园诗派。

他们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

因此,他们成为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田园诗派也被称为王孟诗派。

高岑高适和岑参的合称。

他们都积极进取,但长期功名失意。

一再出塞谋求报国立功,对仕途坎坷和边塞生活有着深刻体验。

所作主要以边塞战争、塞上风光和仕途艰难为题材,善于运用七言古诗等体裁,表现报国安边、治国安民的壮志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或抒发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悲愤。

其诗意气豪迈,情辞慷慨,奇偶相生,手法多样。

因此以“高岑”并称。

七绝圣手指王昌龄。

王昌龄以其成功的创作实践,使七绝这种诗体的格调多样化,或高昂开朗,或低迷凄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之美;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心理描写也非常出色;还创作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他把七绝的概括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汉本宋元复习范围一、填空1.其词被评为洗尽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的词人是苏轼;被王国维称为创调之才多而创意之才少的词人是周邦彦;其自度曲缀有音谱,为研究宋词乐谱的主要资料的词人是姜夔。

2.在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和新的接受对象,有力地促进了歌词、话本、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兴盛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从此出现转折,诗歌、散文等,正统文学日趋衰落,世俗化的戏曲、小说日渐发展,及至元、明、清,终于成为文学的主流。

3.《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的代表作。

4.南宋以诗和词这两种体裁突出地表现爱国主题的诗人分别是陆游和辛弃疾。

5.淮海居士指_秦观,他的词集是《淮海集》;清真居士指周邦彦,他的词集是《清真词》。

6.元杂剧这朵奇葩,最初是在北中国的广袤大地上绽开的。

钟嗣成《录鬼簿》中“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共56人,可以说是元杂剧创作的第一批作家。

他们的籍贯基本上在北方,其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北方进行的。

他们相互交流,形成了以大都中心的戏剧圈。

7.王实甫的《西厢记》以惊世骇俗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而熠熠闪光,流传不朽,贾仲明说他是“天下夺魁”;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三部戏并称元杂剧四大爱情戏。

8.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唐元稹《莺莺传》,借鉴金代_董解元所作的《诸宫调西厢记》而获重大成功。

9.《汉宫秋》中的主要人物是汉元帝,王昭君,10.名句填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此造物之无尽藏也。

”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先秦文学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章。

产生于黄河流域,加工于春秋中叶,以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为主。

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为现实主义风格,被后世尊为“诗三百”。

内容上分风(土风歌谣)、雅(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三部分,其中《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三《国风》,是周朝南方各地的歌谣;《雅》包括大雅和小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颂”不如“国风”,“国风”中又以“二南”(周南和召南)为最高。

2、《山海经》《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作者不详,司马迁以其为《禹本纪》所取材,故疑其所出亦当较早。

今存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两部分。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山经》以山为纲,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记述山川水木之怪异的分布情况;《海经》以海外异物为主,记述分布于国内外的珍禽异兽以及奇异的名山大川等。

《山海经》为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地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楚辞》《楚辞》为屈原所作,宋玉等人也有作品传世。

它是我国古代继《诗经》之后出现的又一诗歌高峰,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发展。

《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国风和小雅为主的四言诗体,吸收了楚歌和先秦散文的精华,创造了一种句式灵活的新诗体(即骚体)。

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鲜明的抒情个性。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用浪漫的想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美妙世界,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一首具有深刻现实感的爱国主义诗篇。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一)南宋文学1、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有《漱玉集》传世。

她的著名散文《金石录后序》在文艺性上比《指南录后序》更胜一筹,堪称两宋之交,甚至是南宋一带第一流文艺性散文。

除此以外,她曾写过一篇论词的文章,后人题之为《李易安词论》,简称《词论》,这是宋人最早的一篇论词的专门文章,也是现存宋人最早的较为完整的词学专论,影响很大,他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

2、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人还有张元千、岳飞、张孝祥等,他们分别有作品《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洲)、《满江红》、《六州歌头》(长淮望断)等。

3、陈与义,号简斋居士,是江西诗派后期重要的作家。

4、南宋中期出现的中兴四大诗人是指陆游、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其中以陆游成就最高。

5、辛弃疾和陆游由同是南宋中叶最伟大的文学家,陆游以诗名,辛弃疾以词名,共同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代表了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

6、在词史上,张孝祥是上承苏东坡,下启辛弃疾的重要人物,有《于湖词》传世。

7、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他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同时又吸取屈原、李白浪漫主义表现艺术,故其诗有“诗史”之称,又有“小李白”之号。

除此以外,他还著有笔记作品《老学庵笔记》和游记文学《入蜀记》。

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宋代词人中创作最宏富的一家,著有《稼轩长短句》和《稼轩词》。

他在文学创作中受前人影响最深当数屈原和陶渊明,他存留的散文主要有《美芹十论》、《九议》等。

9、辛派词人“一陈三刘”是指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

10、范成大,号石湖居士,诗歌创作主要有民生诗、爱国诗和田园诗,他出使全国时写下了72首绝句,是他爱国主义诗歌的精华;他的田园诗以《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为代表。

11、杨万里自号诚斋,著有《诚斋集》代表,严羽在《沧浪诗话》称他的文章为“杨诚斋体”;陆游逊称“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刘克庄称其“海外减推独步,江西横出一枝”;总的来说他的创作道路主要经历了尊奉江西、学习晚唐、辞谢诸人而法自然三个过程。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第六章建安文学一、名词解释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汉末魏初时期诗歌,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4、《悲愤诗》: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论述题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参考答案: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客观题:填空、选择、文学常识二、名词解释(考4-5个)1、山谷体:北宋诗人黄庭坚号“山谷”,其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自称一体,所以山谷体是指黄庭坚的诗歌风格。

其诗歌想象奇特,句法奇矫,音节拗健,且有一股兀傲之气,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以此同时,“山谷体”也具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等缺点。

2、西昆体: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17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即是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5、诚斋体:诚斋体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的诗风,因其号诚斋故得名,其诗擅长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对象,多为七绝,风格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其艺术特点,富有理趣、语言通俗明快、想象奇特。

6、江西诗派: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首的诗歌流派。

吕本中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他们作诗讲究法度,题材才偏重于书斋生活,内容则以书写人生感慨为主。

提倡以故为新,追求平淡有味、涵咏深沉的审美境界,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

7、中兴四大诗人:中兴四大诗人,是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

他们逐渐摆脱了江西西派的影响而别具一格,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陆游诗取材广,用力深,诗风雄健悲壮,意境开阔宏大,各体兼工,不囿一格。

杨万里诗法自然,诗风活泼,意象生新谐趣,语言通俗流畅,形成了别开生面的诚斋体。

范成大面向生活,风格轻巧工致,温润流婉,其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独树一帜。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1、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创作,借助一些动植物的形象,通过神奇怪异故事,曲折反映自然和社会现象,期中多为超现实的描写,反映原始社会时期劳动人民艺术创造力。

这种艺术形式中,古代劳动人民借助想象中的形象,征服自然并让它为人类服务,是古代人民艺术思维的结晶。

类型:自然神话、创世神话、英雄神话、传奇神话。

2、神话的特点:①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色是将人神化,重视人的力量和人大的社会性。

②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

③体现了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

3、怨刺诗,怨刺诗是对黑暗社会政治不满和抨击的诗歌。

①《小雅》和《大雅》中讽喻劝诫的诗歌②《国风》中的怨刺诗产生于民间,内容更广,更深刻,讽刺更尖锐,抨击更激烈。

4、婚恋诗,婚恋诗是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歌。

特点:表达追求、言思慕、叙幽会、寄怀念或描写爱情,或写婚姻的悲剧,或写爱情的甜蜜,或抒发内心的哀痛,都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5、农事诗,《周颂》和《雅》类诗歌中都有一些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诗歌。

都是描写农业成就,夸耀土田的广阔,农夫众多,收获丰盛等内容,还有一些表达祈求丰年的愿望。

6、征役诗,西周晚期,社会长期动乱,外族入侵,战争和劳役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在反应战争和劳役的诗歌中,主要表现战争和劳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还有一些诗歌表达了爱国的主题。

7、《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诗经》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诗歌真实的反应生活,真率的表达思想情感,在真实的基础上,达到思想情感和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①直抒胸臆②率真是《诗经》诗歌的第二个特点③反映这时的社会生活。

《诗经》是俩源于现实生活的诗歌,是出自使人心底的歌,真实的反映生活和人生,真率的抒发内心的思想情感,形成朴实自然地风格,独居真朴之美。

8、《国语》的主要艺术成就:①国语形象的反映了春秋时代的社会生活和阶级矛盾,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和广大人民的痛苦处境和悲惨生活,为后代提供了鲜明的历史画卷,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出封建社会、 封建道德本身的矛盾, 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意的是, 作者的创作动机、 目的与作品描写的实际情况
是相抵触的。此剧开头明确说“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 ,是为了宣扬封建伦 理道德,表扬“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 。但是,其实际的意义并不 在此,而在于它通过蔡伯喈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无法把 握自己的命运, 左右为难的生存状态、 主观努力与实际结果常常背离的无奈, 以 及通过赵五娘表现下层妇女的人格力量(性格魅力) 。见实性萨主,科义极技与富浪的层漫沃次主尔感义克。相我结去合额的咳创咳作手,法省,得营麻造烦出迫浓切郁为的泡悲剧温氛泉围,,六十多麻烦了看到什么奶
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窦娥冤》深刻地揭示了窦娥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与必 然性,反映了封建社会具有本质意义的重大问题, 主题鲜明, 具有深刻的现实主 义精神;而窦娥在刑场上的三桩誓愿竟然一一应验, 以及结尾的鬼魂诉冤与清官 断案,显然是超现实的幻想性描写, 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美好愿望, 带有强烈的浪 漫主义色彩,同时也深化了主题,使作品的悲剧气氛更加浓重。 3. 剧本矛盾高度集中,情节紧凑,冲突叠起,而又环环相扣。 全剧以窦娥的悲 剧命运为中心来组织戏剧矛盾, 写了形形色色的矛盾冲突, 但作者把构思布局的 重点放在两条主线上: 一条是窦娥与以张驴儿为代表的社会恶势力的冲突; 另一 条是窦娥与以桃杌为代表的封建官府的冲突, 其中又以后者为主, 其它的矛盾冲 突都服从于主线的安排。这样就使得情节集中,结构谨严。在关目的安排上,作 者也是匠心独具, 剧情发展既层次分明, 给人以移步换形的紧凑感, 又高潮迭出, 给人以变幻莫测的紧张感,这就使整个剧情显得跌宕起伏,摇曳多姿。 4.语言通俗平易,明快洗练,形成了独特的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表现了咳,省得麻烦迫切为泡温泉,六十多麻烦了看到什么奶
5、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采用了半文半白的语言,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典 雅而不深涩, 通俗而不鄙俚, 大大提高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 规范了长篇小说 语言通俗化的方向。它的叙述描写语言以粗笔勾勒见长,简洁明快,生动活泼。 作者还开始注意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琵琶记》的思想内容 《琵琶记》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一方面作者的主观动机是宣扬封建教化,
“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 ,这一思想贯见君烈萨””科和、技““的事全沃父忠”尔全的克孝冲我”突去的,额同理咳时念,咳和又,情真省感实的得地冲麻描突烦绘,迫了在切功一为名定利泡程禄温度和泉上家就,庭暴六幸十多麻烦了看到什么奶
题型预测:论.述. 1、简述《琵琶记》的创作意图 【见笔记】
2、试分析《琵琶记》的作品主旨 (客观意义) 揭示了忠与孝的矛盾对立,政治权利对家庭伦理的破坏; 个人意志与现世权利的冲突 (社会力量对个人意志的压迫) 从而揭示出封建道
德的不完善乃至虚伪和罪恶; 真实再现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客观上暴露了社会的黑暗、地方官吏的贪贱; 赵五娘的形象远远超出“孝妇贤妻”的范畴; 蔡伯喈形象揭示出中国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中的摇摆不定与软弱。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本章了解基本知识即可)
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题型预测:名.词.解.释. 填.空. 1、四大南戏: 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 简称“荆、刘、拜、杀”。是《荆钗记》、 《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部南戏的合称。这四部戏体现着南戏 的发展变化,“四大南戏”中的三个剧本都有传说中的作者,表明文人在南戏写 定过程的作用。 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 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 提高了 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尤其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 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与《琵琶记》一起,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 位,彰显着南曲创作的生命力。
中国古代文学(5)复习 资料
第六编
绪论 题型预测:简.答. 1、元杂剧的兴起 【见笔记 】
元代文学
2、元杂剧在体制上有何特色? 【结合笔记】 元代的杂剧在体制上有自己的特点: 用北曲演唱, 一般一本四折, 有的还有
楔子,用作交代人物、剧情或串联两折。每折限用同一宫调,而且一韵到底,中 间不能换韵。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 旦本、末本。一本戏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角色除旦、末外, 还有副末、冲末、外末、贴旦、老旦、外旦、净、丑等配角。杂剧主要由歌曲与 说白两部分构成。歌曲主要用来抒情、渲染,往往写得较典雅;说白主要用来对 话或独白,往往用白话来写。
3、请分析《琵琶记》中赵五娘与蔡伯喈的人物形象 赵五娘 :(1)生活真实性:其遭遇是千百年来妇女悲惨命运的写照,其性格是千
百年来妇女在艰难困苦的境况中磨练出来的,是忍辱负重的典型; (2)自觉的伦理精神:尽妇之道,代夫行孝。排除个人欲望与情感,对
伦理道德的自觉践履, 拥有自觉的受难精神, 具有中国古代妇女的优秀 品质。 蔡伯喈:(1)作者的创作态度:“雪谤”。将早期戏文的蔡伯喈形象做了全面改造。 既有主观情感的需要,也有艺术上的需要(剧种的规定) ; (2)人物思想性格: 功名富贵与孝道的矛盾, ,对待个人胜过优柔寡断, 政治上动摇不定; (3)人物评价: 抽象化、 概念化, 封建道德的传声筒, 软弱的知识分子, 全忠全孝导致情节上的漏洞。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一章——第二章 题型预测:填.空. 1、版本: ( 1)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24 卷, 240 科吾技先生的批沃评尔三克国我志去〉额咳不咳分,卷省1得20麻回烦迫双题切。为(泡李温贽泉),六十多麻烦了看到什么奶
( 3)毛本《三国演义》 毛纶 毛宗岗 正统道德( 最有影响的版本 )。 2、《三国演义》人物刻画 “三绝”:诸葛亮—智绝 关羽—义绝 曹操—奸绝 3. 《三国演义》 是我国 第一部 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题型预测:论.述. 1、《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结合笔记 】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杰出代表, 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在艺术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1、虚实结合的艺术构思。 在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 《三国志演义》 为历史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首先, 作者尊重历史事实, 并没有依 据自己的道德立场去改变历史的进程, 全部故事的基本轮廓和重大事件的描写大 体上是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的,体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其次, 《三国志演义》中 的历史实际上是作者重塑的历史, 他调动多种艺术手段, 如移花接木、 踵事增华、 无中生有等, 对史料进行了合理的取舍与调整, 全书不乏铺张渲染与大胆虚构之 处,这些地方往往更有利于凸现人物的性格、 展现生动的情节, 更有利于体现作 品的创作主旨,也往往成为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 2、绘声绘色的战争描写。 书中描写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争,展现了一个个惊心 动魄的场面, 许多战争场景的描写, 都堪称是古典小说中的经典片段。 其战争描 写的突出特点是: 1. 善于写不同战役的不同特点,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 展示出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即使写同类战争, 也能灵活用笔, 在相似中见出 变化,写出新意,毫不雷同。 2. 善于集中笔墨,着重描写战争双方前的力量对 比、形式分析和战略战术的运用,以揭示决定胜负的因素。 3. 善于在战争描写 中突出人的智慧韬略和内在威力,通过战争展示各种人不同的性格特征。 4. 善 于在写战争时兼写其他活动, 或作为战争的前奏和余波, 或作为战争的调剂和穿 插,使战争既紧张激烈、剑拔弩张,又张驰有度、疾徐相间,节奏分明,摇曳生 姿。 3、独具神采的人物形象。《三国志演义》 写人物受到题材本身以及儒家道德立场 和传统美学理想的制约, 具有类型化的倾向, 即从历史人物各种性格中, 舍弃其 他次要方面的性格, 专门突出强调其性格的最主要、 最典型的特征, 不惜用浓笔 重彩加以渲染, 并把这一特征发展到极致。 其中塑造得最为出色的人物就是毛宗 岗所说的“三绝”、“三奇”:诸葛亮、关羽和曹操。它塑造人物的主要特点有: 1. 人物一出场,就确定其基本性格,以后通过不同环境中不同言行的描写,来 反复强化人物的这一主要性格特征, 这样人物形象的性格基本上是处于稳定不变 的静穆状态,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2. 采用传奇性的情节和典型化的细节来 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 善于运用夸张、对比、烘托和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来 突出人物的形象。 4. 善于通过特定的情势和氛围表现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达 到以意传神的地步。 类型化人物的缺点: 往往没有内在的冲突, 缺少性格的变化和发展; 有时将主要 特征夸大过分,给人以失真之感,不全面,不真实,有一定的局限性。 4、宏伟壮阔的叙事结构。 《三国志演义》人多事众,头绪纷繁,作者却能全局在 胸,组织得当。全书以魏、蜀、吴三国矛盾为主要内容,又着重抓住魏、蜀两大 集团的矛盾斗争为主干, 其中重点突出蜀汉集团, 特别是把诸葛亮的活动作为描 写的中心, 精心撰构无数故事, 使全书成为一个波澜壮阔而又严密精巧的艺术整
2、《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与《三国演义》有哪些进步? 【详见笔记】 《三国演义》主要采用的是 类型化 的写法,而《水浒传》已经开始注重 个性
化 特征的描写(要求结合作品的实际来论述) 。
3、《水浒》中林冲的性格 :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 在高衙内开始调戏他的娘子时, 尽管不平,但还是怕得罪上司,息事宁人;当发配沧州时,仍抱有幻想,希望能 挣扎回去, 这些都表现出他委曲求全, 逆来顺受, 恶势力步步进逼, 他处处忍让; 直到最后忍无可忍时,才使他的积愤喷发,手刃仇人,奔上梁山,完成了由软弱 向刚烈的性格转变。
3、试分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性格与悲剧命运 【见笔记】
4、以《窦娥冤》为例,试分析关汉卿杂剧的艺术特色 【结合教材与笔记】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题型预测:论.述. 1、以《西厢记》为例,试分析才子佳人婚恋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2、简述《西厢记》的艺术特色(语言特色、人物塑造及结构特点)
【见笔记】 【见笔记】
2、《窦娥冤》的艺术成就 1. 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 首先,写出了窦娥性格的丰富性。 在她身上,既有善良温驯、孝顺忠贞的一面,又有刚强倔强、反抗邪恶的一面, 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同时这些优秀品质还和一定程度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揉和在 一起,使之成为下层女子的典型代表。其次,写出了窦娥性格的流动性。窦娥从 恪守妇道的平凡女子转变为敢于叱天责地、 痛斥官府的反抗者, 其性格是随着现 实矛盾斗争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 作者对这一转变过程进行了精心描述, 既有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