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思考(一)

合集下载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优化方案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优化方案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优化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制造业也在逐步实现信息化。

信息化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障碍。

本文将对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优化方案。

一、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1. 技术更新换代快,信息化设备跟不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设备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而在制造业中,很多企业的信息化设备跟不上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

这就导致了企业在信息化设备上的投入无法及时跟上新技术的发展,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2. 安全性问题引发的信息泄漏和风险在制造业中,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信息泄漏可能导致企业的商业机密被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3. 人力资源不足和培训成本高制造业信息化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进行技术的支持和维护,而很多企业往往面临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信息化技术的更新换代也需要企业大量投入资金用于员工培训,这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4. 数据集成和共享困难在制造业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之间往往存在着数据集成和共享的困难。

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难以共享,导致了信息化系统的效率低下。

针对信息化设备更新换代快的问题,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化设备的更新换代,及时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

可以通过引进新的信息化设备来提升生产效率,并确保在设备更新时选择能够满足未来技术需求和拥有较长寿命的设备。

2. 提升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企业可以采取多层次、多方面的措施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可以加强对外部网络的防御能力,加强用户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确保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和建议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然而,数字化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制造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信息化水平不足、缺乏技术人才、数据安全隐患等几个方面阐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信息化水平不足当前,许多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系统落后,信息孤岛严重,生产和管理数据无法共享和整合。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效率,也阻碍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信息的快速互通。

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信息化水平不足将成为一道巨大的障碍。

针对信息化水平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制造业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

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架构,实现各个环节信息的畅通共享。

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内外部信息交流与共享,通过积极拓展外部信息渠道,与供应商、客户建立紧密的信息互通机制,实现全方位信息的畅通共享。

二、缺乏技术人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参与其中,而当前制造业在数字化技术人才队伍方面存在缺口问题。

制造业大多数员工是传统的操作工人,缺乏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要解决缺乏技术人才的问题,制造业应该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通过参与院校的实践教学和科研项目,引进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

另外,企业也应该加大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开展技能提升计划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

三、数据安全隐患数字化转型涉及大量的数据流转和数据存储,数据安全成为制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之一。

数据的泄露、篡改和丢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数据安全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为确保数据的安全,制造业需要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另外,企业还可以引入先进的数据安全技术,如区块链技术、加密技术等,为数据的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了传统制造业面临的大趋势之一。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需要关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适应自己的转型方式。

一、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数字化转型是指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管理等方面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手段进行升级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增强生产技术的竞争力在如今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缩小,以保持和增强生产技术的竞争力。

2. 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采用数字化技术的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和优化,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

3. 降低生产成本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流程中减少人工干预和生产物料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案例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案例很多,下面就以一些具体的案例介绍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方式:1. 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电子制造业中,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广泛应用。

例如,iPhone生产过程中,组装工艺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

在汽车制造领域,自动化生产线也得到广泛应用,如在输送线生产过程中应用自动化装配技术。

2.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企业可以建立虚拟的生产线和产品模型,以便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设计和生产流程的优化。

例如,美国能源公司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工人高空作业的技能,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3. 实时监控生产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从而进行调整。

例如,在半导体制造业中,实时监控生产就是必要的手段之一。

当生产中出现问题时,即可通过实时监控以及数据分析来进行解决,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在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过程中,企业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面向市场数字化转型不是盲目地去追求新技术,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体验来决定合适的转型方式。

制造业数字化战略

制造业数字化战略

制造业数字化战略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式,而制造业也不例外。

制造业数字化战略已经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制造业数字化战略的背景、发展趋势以及实施策略。

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制造业正迎来一次数字化革命。

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制造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压力,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速产品创新与研发,实现智能制造。

二、发展趋势1. 数据驱动的决策数据是数字化时代的核心资产,面对制造环节的庞大数据量,企业需要做好数据整合和分析,利用数据驱动的方法进行决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2. 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使得制造设备具备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力,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和自主决策。

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满足个性化需求。

3. 供应链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能够实现供需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提升供应链的可靠性和敏捷性。

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协调供应链各环节,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交货速度。

4. 联网服务利用数字化技术,制造企业可以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实时连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通过建立联网服务平台,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三、实施策略1. 战略规划制定数字化战略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步骤。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明确数字化的愿景和战略定位,确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重点。

2. 技术投入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企业需要进行技术投入,引进相关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

例如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3. 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才。

企业需要加大对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人才储备,推动数字化战略的实施。

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

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

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信息时代,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对社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进步改造传统产业使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1.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全球生产能力过剩使得全球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制造能力向外转移的流向出现了新的变化。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资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贸易磨擦和知识产权纠纷的压力逐步增大,全球通信业的逐渐复苏,我国电信市场按照加入WTO以后的承诺逐步扩大开放,特别是取消增值业务的地域限制,多种经济成份进入我国电信市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电信企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2.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无论是电子信息产业还是通讯业,在速度与效益、规模与结构、东部与东西部、城市与农村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不够协调的矛盾。

有些还特别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尚不健全,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较低。

关键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产业空心化严重,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新兴软器件等技术方面的自主化仍薄弱。

企业综合能力不强,缺少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制造产业产业结构雷同,运用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网络资源利用率不高,业务创新能力不强。

我们的运营企业有时候在用户的总数上规模最大,但是合起来的利润和服务的水平以及技术水平,与各发达国家先进的公司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信息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信息化程度还很低,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信息和网络安全有待进一步加强。

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为本的环境和机制还不够完善。

3.单纯依靠优惠政策吸引投资的做法,不利于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解析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解析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解析信息化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广泛,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重点问题解析1. 战略规划与整体布局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进行全面的战略规划与整体布局。

企业应明确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合理规划资源的投入和布局,确保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一致。

2. 数据整合与共享制造业涉及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系统和部门中。

因此,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和信息系统,将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提高数据的流程性和准确性。

3. 业务流程优化与重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和改进,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构。

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重新设计和优化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和人才队伍。

企业应注重员工的培训和能力提升,鼓励和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

同时,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效率。

二、难点问题解析1. 技术选型与集成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众多技术和系统,如ERP、MES、SCM 等,因此技术选型与集成成为重要的难点之一。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系统,并进行有效的集成和融合,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和效益。

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挑战。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系统和机制,并加强对数据的加密和权限控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信息泄漏和黑客攻击。

3. 变革管理与组织文化信息化建设意味着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文化进行变革和调整。

由于人们对变革的抵触心理和适应能力有限,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变革管理和组织文化转型的难题。

制造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思考

制造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思考

谁 是 系统 实 施 的 主 导 者 7
这 个 问很 容 易 回答 业 一 定是 信 企 息 系统 实 施 的真 正 主导 者 。 是 往 往 普 但 遍 的现 象 是 甲方 买单 、乙 方 主 导 , 至 甚
人员不断的提 出管理信息的需求 ,这些
人 决 定 了本 企 业 信 息 化 应 用 的水 平 。企
市场将呈高速发展状态 . 复合增长率 为
2 .% ,其 增 长 的 幅 度 不 会 有 很 大 的波 49
动 。 产 制 造 E P的增 长 速 度 将 继 续 领 生 R 先 于 国 内E P的总 体 市 场 在 整 个 E P R R
务 提 供 商 三 方 的共 同 努力 。 首先 是政 府 部 门和 行业 政 策 制 定 方 要有 政 策 和 资 金 的 扶 持 . 策 的扶 持 比 资金 的扶 持 更重 政
制造业 信息化健 康发展 的思考
一 北 京 机 械 工 业 自动 化 研 究 所 高 级 顾 问 马 露 菲
计世咨询 20 0 8中 国 生 产 制 造 E P R
业 中 的信 息 化复 合 人 才 缺 失 ,企 业 对 信
行 业 白皮 书 中显 示 0 8中 国 生产 制造 20 E P 场规 模 预 计 为4 . 亿 元  ̄2 0 R市 06 7 t0 7
户 提 供 “ 有 所 值 ”的 服 务 。而 且 咨 询 物
点 。 就 说 明 了 没 有 很好 的 解 决知 识 这
产 权 的 问题 , 导 致 了 管理 信 息 化或 者 也
是 制 造 业 信 息 化 的开 展 受 阻 。 对 于 企 业 来 说 . 转 变观 念 要 对 要
管 理信 息化 更 加 成 熟 , 其 广 度 和 深 度 但 依 然 落 后 于 电 信 、 融 、大 型 公 共 服 务 金 等 行业 ,与 “ 国 制 造 ”的 全 球 地 位 不 中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1. 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之一,已经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外竞争的加剧,中国必须转变思维和策略,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进行深入剖析,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

2. 中国制造大国的背景和现状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低成本劳动力和规模经济的优势使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国内市场的发展不平衡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加剧也对中国制造大国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3. 制造强国的定义和特征制造强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

制造强国应具备技术创新能力、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等特征。

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注重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4. 战略思考之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强国的关键。

中国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加强国际合作和引进先进技术也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中国才能在全球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生产出更高附加值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5. 战略思考之二:质量和品牌建设在过去,中国制造的产品往往以低价和大量出口为主导,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

然而,为了打造制造强国,中国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这需要企业加大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投入,建设诚信可靠的品牌形象,并注重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6. 战略思考之三:人力资源和技能培养制造强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中国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和技能培养的投入,改善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制度。

培养一批技术熟练、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制造业信息化

关于制造业信息化

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及策略一、制造业信息化的意义所在1. 大环境经济全球化和工业信息化使制造业的竞争环境、发展模式和活动空间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制造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满足日益变化的客户需求,产品制造商需要从以生产推动销售的方式,转变到按客户需求订单安排生产的方式。

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企业外包业务和单一的客户需求的增加,生产厂商只有开展协同产品生命过程管理---制造信息化,才能达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品上市时间,以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

产业结构的全球布局是制造业领域需要高度关注的。

去年下半年,在机械行业已经出现了全球产业新的动向,针对这样的新动向,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币的升值,产生了动向,针对这样的动向,唯一的方式是通过中国生产力的提高来弥补劳动成本的提升和人民币升值的带来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提高,实际上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证明,主要是靠信息技术的延伸应用。

2. 企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因素制造行业信息化是国家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一个关键的,起到关键作用的一个问题。

无论是看世界,还是看中国,各个制造行业,从设计、生产、管理到销售,从提高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提高价值链里面的位置,到开拓市场,这都是综合制造业信息化范畴。

所以说,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是制造业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一个关键因素。

3.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信息化的关键是强化,是对信息、信息资源、信息化技术、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用户的全方位管理。

是“信息智力化、智力信息化”的过程,是提高制造业“三效”(效率、效益、效果)、“三力”(生产力、创新力、竞争力)、“三降”(降低成本、降低能耗、降低物耗)的重要工具。

目前全球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制造业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网络化、数字化,对于制造业,从制造本身一直到服务直到全生命周期,会带来重大的影响。

这里面既有研究、开发创新的网络环境下,虚拟的科技组织对创新带来的影响。

关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的思考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我们也需要深入思考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以面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源于中国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

同时,中国政府还加大对国内制造业的投入,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都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中国制造业已经从简单的加工制造转变为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的高端制造。

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国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动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也给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走向了国际舞台。

然而,中国制造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使得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

而且,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素质不高等问题也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其次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

中国制造业在追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问题,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这不仅是中国制造业的一大挑战,也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制造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业转变。

首先,需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研发和核心技术的能力。

这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来实现。

其次,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此外,中国制造业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优化方案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优化方案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优化方案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制造业的管理、生产工艺和生产运作的高效化和智能化。

信息化发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需要通过优化方案来解决。

一、问题1.信息系统投入不足在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购买和建设信息系统。

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限制,无法投入足够的资源来进行信息化建设,导致信息系统的建设进展缓慢。

2.信息孤岛问题制造业信息化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导致信息流动受阻,影响了企业运营效率和决策能力。

3.信息安全风险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也面临着信息泄露、黑客攻击等信息安全风险。

这些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竞争优势。

4.人才短缺制造业信息化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来支持系统的建设、运维和管理。

目前市场上缺乏熟练的信息技术人才,导致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来开展信息化建设。

二、优化方案1.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企业也应该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将信息化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2.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来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可以通过ERP系统、MES系统等集成不同部门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动。

3.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企业需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制度和流程。

可以采用反黑客攻击软件、数据备份和灾备等措施来增强信息安全能力,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

4.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企业可以通过自主培养、招聘、外包等方式来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设立信息技术实训基地,培养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

5.不断创新企业需要不断创新,积极引入新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

浅析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却因资金不足或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够 ,而在信息化大潮中 筹 莫 展 ,在信 息化 建 设 上 的投 资严 重不 足 。据调

查 ,05 中国 制 造 行 业 投 资 的主 体依 然 是 大 型企 20 年
业, 其市场规模达到 19 亿元 ,E o4 11 亿元 3. 5 I20 年 2 . : 8 的投资增长1. 而中小型制造企业 的信息化投资 4 %。 6

中国制造行业信息化的特征是 “ 从大到小” 发 .
展极 不均 衡 。大企 业 由于有 资金 、 才 以及 明确 的需 人 求, 已将 运用 信 息技 术 视为 生存 发 展 之本 , 多 中小 诸

其 中钢 铁 、 泥 、 纤 、 字 控 交 换 机 、 水 化 数 电视 机 、
手机 、 微型计算 机 、 摩托 车等制成 品的年产量连年 世 界第 一 但 我 国 的制 造 业 总 体 来 说 大 而不 强 , 就 劳动生产率而言 , 我国制造业只是美 国的1 3 日 / 、 本 2
制方面的变革 , 没有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去提出信息化
规划 , 效果 也没有 实质 上 的提 升 。 企业 信 息化 的推行 是 通 过大 型 信 息系 统 的实 施 来完 成 的 。 而大 型信 息系统 体现 的是一 种先进 的管理
思想 。企业 的战略、 体制如果不能和这种先进的管理 思想 相 吻合 。 息 化 的实 施就 会 就 事论 事 , 能 触及 信 不
轮 的高 峰 。在这种 形势 下 , 文对 制造业 信息 化 过 本
程 中存 在 的问题 进 行 剖析 。 并提 出相应 的对策 , 则具 有一 定 的现实 意义 。
1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对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思考

对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思考

部 门 、 询 服 务 体 系 和 制 造 业 软 件 家 、教 授 和 研 究 生 是 从 事 咨 询 服 务 成 ,是 制 造 业 信 息 化 的 重 中之 重 的 咨
企 业 , 最重 要 的 因 素 。 是 的 主 要 力 量 ,他 们 的 优 势 是 对 国 内 问题 和 瓶 颈 问 题 , 要 制造 业 企 业 、 需 首 先 , 府 主 管 部 门 对 于 整 个 外 先进 技 术 和 发 展 趋 势 进 行 跟 踪 研 咨询 服 务 企 业 和 应 用 软 件 供 应 商 共 政 价 值 链 的 影 响 是 巨 大 的 , 府 主 管 究 ,但 是 往 往 缺 乏 在 企 业 工 作 和 实 同研 讨 , 定 合 理 、 化 的 信 息 集 成 政 确 优 部 门制 定 的 政 策 如 何 、导 向 如 何 , 施 项 目的 实 际 经 验 。 不 少 制 造 业 软 解 决 方 案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 国制造业 信趣伯的战略思考
。 黄 培
造 业 是 国 民 经 济 最 重 要 的 支 时 的 企业 信 息 化 状 况 ,带 动 了一 大 业 是 以卖 自己 的 软 件 为 目的 ,免 不 柱 产 业 。 工 业 化 国家 , 有 批 企业 甩 掉 图 板 ,使 用 C D软 件 , 了王 婆卖 瓜 ,少 数 软 件 甚 至 用 一 些 在 约 A
1 4的 人 口从 事 制 造 业 ,约 7 %一 使 企 业 真 正 尝 到 了 信 息 化 的 甜 头 , 模 糊 、错 误 的 概念 来 误 导 制 造 业 企 / 0
8 %的 物 质 财 富 来 自制 造 业 。制 造 激 发 了 企业 实 现 信 息 技 术 深 化 应 用 业 。 因此 , 造 业 信 息 化 呼唤 专 业 、 0 制 业 是 我 国 国 民 经 济 的 核 心 和 工 业 的热 情 。 独 立 、 立 的 咨 询 服 务 企 业 , 真 正 中 来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弊分析与决策思考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弊分析与决策思考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弊分析与决策思考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了制造业的大趋势。

数字化转型是将传统制造业中的物理系统改造成数字化系统的过程。

其对制造业带来了诸多利益,比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等,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弊端。

本文将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决策思考。

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利益1.提高效率数字化转型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以传统制造业为例,其生产效率通常由员工的数量和工作时间维持。

而在数字化转型后,由于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等技术的使用,生产线可以实时监控,提高生产效率甚至可以进行预测性维护,从而提高生产线的运行效率。

2.降低成本采用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减少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例如设备维修、设备保养和设备更换维护等。

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使得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有效优化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从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和浪费。

3.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数字化转型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客户定制化产品的服务。

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及数据分析系统,企业可轻松对顾客的需求进行个性定制,提供差异化及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及服务。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让制造业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模式。

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弊端1.安全性问题数字化转型将生产装置和信息系统进行了连接,这使得企业的敏感数据以及重要资产,都变得更加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破坏。

如果企业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可能会面临许多网络安全风险,如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等。

2.人员转型培训成本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新的技术和应用,可能需要员工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适当的培训和转型从业人员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因此,企业需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投入足够的培训和转型从业人员的成本以减少误操作和提高操作效率。

3.资本投入和坏账风险虽然数字化转型可以降低劳动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数字化转型的建设成本非常高,需要进行高额的资本投入。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优化方案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优化方案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优化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将结合当前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一、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制造业信息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信息化设备的投入、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由于制造业本身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很多制造业企业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这导致了制造业信息化进程的缓慢。

2. 技术水平与人才不足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的人才支撑,然而很多制造业企业在技术水平和人才队伍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这不仅导致了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低下,更严重的是,也制约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3. 数据安全问题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数据安全问题。

一方面,制造业企业需要在信息化过程中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泄露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网络攻击与恶意软件的威胁也对制造业信息化的安全构成了挑战。

4. 信息孤岛问题很多制造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信息系统之间没有良好的互联互通,导致了信息孤岛的产生。

这使得制造业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受到阻碍,降低了信息化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以上问题制约了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制造业企业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二、优化方案1. 加大投入面对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制造业企业需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可以通过引入外部资金或通过自身收入的积累,增加对信息化设备和人才队伍的投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2. 人才培养为了解决技术水平和人才不足的问题,制造业企业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

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举办内部培训等方式,提高企业内部的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3. 数据安全防护要解决数据安全问题,制造业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网络安全设备、定期的数据备份与恢复计划、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措施,以有效防范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的风险。

制造业信息化

制造业信息化

制造业信息化1. 简介制造业信息化是指在制造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的一种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制造业信息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

本文将从制造业信息化的意义、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2. 制造业信息化的意义制造业信息化对企业和整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制造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生产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减少人工错误带来的损失。

智能化生产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化,提高生产效能。

2.2 优化管理模式信息化可以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决策。

通过信息化手段,企业可以实现供应链、生产流程等方面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度。

2.3 促进创新与升级制造业信息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和升级机会。

通过信息化手段,企业可以实现产品智能化、个性化定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信息化还可以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加速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

3.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降低成本,制造业信息化正在快速发展:3.1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在生产设备和工艺上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设备之间、设备与人之间的智能互联和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2 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通过将传感器、设备和工厂等连接起来,实现设备和工厂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和共享,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调度和管理支持。

3.3 数据驱动的制造数据驱动的制造是基于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制造业信息化手段。

通过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企业可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指导生产过程的优化和决策。

4. 制造业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制造业信息化的实践需要依靠多种信息技术的支持:4.1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战略思考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战略思考
工信 部赛 迪 智库
在全球 金融危机 的冲击下 ,世界经 济格局和 产业发展 环境 正在 改 变 。随着 先 进制 造技 术 与信 息科 学 、材 料科 学 、管理科 学等学科不 断交叉融 合 ,制造业数 字化趋势 日 渐显现 , 新 一代信息技 术 、高端装 备制造 、 新 能源 、新材 料等领域 的融合发展 面临技术突破 ,新工业 革命正在孕育
字 量取代模拟 量 、用数 字技 术取代传统 技术 ,并 以数字量
作 为设计 、制造和管理的唯一依据 。 制造业数字化 是制造业信息化发 展的新阶段数 字化生
产方式 是先进制造 业的重要发 展方 向。制 造业数字化 是制
造 技术 、计算 机技 术 、网络技 术 与管 理科 学 的交 叉 、融
2 0 1 3 年1 0 月
征 。二 是MRP / E R P 的推 广应 用 :越 来越 多的企 业开 始重
程 ,培育和发展新优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赢取主动,
成为促进 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抉择 。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的现状与趋势
改革开放3 0 多年来 ,中国制造 业生产总值已发展成为世界 第一 ,未来数十年我 国将实现从工业大 国向工业 强国的转变 , 提 高技术 创新能力和产 品质 量水平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 的迫切 需要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 的变革 ,推动从 “ 中国制造 ”到 “ 中 国智造 ”的转 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 数 字化 制 造技术 在 我 国 已经 取得 大 量应 用数 字化 制造 技 术 实现 从产 品的 设计 、工艺 编排 、产 品制造 、 检 测 、装 配等 整 个过 程的 数字 化 ,缩短产 品开 发周 期 、提高产 品质 量 、增 强企业 竞争 力 。专业就 是实 力 ,精准 就是 品牌 ,我 国政府 组 织 实施 了制造 业信 息化 工程 专项 ,推 动设 计数 字化 、制造 装 备数 字化 、生产过 程数 字化 、管 理数 字化和 企业 数字 化等 方 面 的发展 ,数字化 制造 技术 在我 国 已经取得 大 量应用 :一是 c A D , c A P P / c A E , c A M的 推 广 应 用 ,改 变 了传 统 的 设 计 生 产 、制作 模式 ,已经 成为我 国现 代制造 业发 展的 重要 技术特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思考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思考

维普资讯

【 国 制 造 业 信 息 化 的 战 略 思 考 l 】
文 /黄 培


的 人 口从 事 制 造 业 , 7% ~8 % 的 物 质 约 0 0 财 富 来 自制 造 业 。 制 造 业 是 我 国 国 民 经 济 的 核 心 和 工 业 化 的 原 动 力 ,我 国 制 造 业 工 业 总 产 值 约 占全 国 GDP的 4 . 。 25 % 伴 随 中 国 加 入 W TO 和 经 济 全 球
制造 业信 息化 工程的 失败 。
制 造 业 挟 件 企 业 构 成企 业 信 息
化 工 程 最 重 要 的 因 素:无 论 是 制
造 业 企 业 还 是 挟 件 生产 企 业 在
● 国家和 地 方主管 部 门是 制造 业 信 息 化工 程的 管理 者 和推 动者 , 职 责是 其 ① 负 责对 国 家和 地 方 的信 息 化 工作进 行 宏 观 引导 与管理 。 ②负责 制定 政 策 , 实施
务 的 发 展 变 化 趋 势 ,深 入 企 业 进 行
调 查 研 究 ,为 制 造 业 企 业 推 荐 最 合 适 的信 息化 解决 方 案 。 ● 制 造业 软件 企 业是制 造业 信息
领 导 要 敢 于 冒 有 准 备 的 风 除 。 ⑤ 信 息 化 工 程 的 关 键 , 是 企 业 能 够 在 咨 询 服 务 商 或 者 软 件 公 司
件 本 身所 包 含的 管理 思 想和 理 念 与制
的 帮 助 下 ,弄 清 自
化 的 工 企 业 功 能 需 求 ,能 够
在 企 业 计算 机 和 网络 平台 安 全 、可靠 运 行 ,并能 实 现与 其 它应 用软 件 集成

数字化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思考

数字化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思考

数字化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思考数字化智能制造是当前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制造业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这将为制造业注入新的生命和发展动力。

未来的数字化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和思考。

一、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数字化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基础是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未来,数字化技术将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全面数字化生产流程,实现智能化的生产。

2.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一直是数字化智能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制造业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实现自动化生产,实现制造流程全方位的自动化控制。

3.柔性制造柔性制造是数字化智能制造的一个重要趋势。

未来,制造业将以柔性制造技术为代表,实现产线的智能化控制,实现对不同产品进行量身定制,使生产流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灵活化。

4.可视化可视化生产一直是数字化智能制造的一个发展焦点,未来,制造业将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控制,从而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

5.智能供应链供应链是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字化智能制造将重新定义供应链,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管理。

未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制造企业将实现供应链的全面智能化管理,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二、数字化智能制造的思考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未来,制造业将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思考:1.技术风险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但是技术本身也存在许多风险,比如技术更新换代快、专业人才缺乏等。

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制造企业需要做好技术革新的准备。

2.职业转型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发展意味着传统制造业的职业结构将产生重大变化,需要转型升级。

未来,制造企业需要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适应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安全风险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被黑客攻击等安全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思考(一)一.引子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工业化国家,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制造业,约70%~80%的物质财富制造业。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

伴随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如何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快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制造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国家科技部已正式启动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将投资八个亿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

从八十年代中期企业逐步开始应用CAD软件,到国家在九十年代实施CAD应用工程,到企业广泛应用财务软件,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道路上已经度过了近二十年时间,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教训。

本文将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的深层次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以帮助制造业企业能够在信息化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使信息技术能够真正为企业经营服务,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二.构成制造业信息化价值链的基本要素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制造业企业、咨询服务企业、系统软件供应商、制造业应用软件供应商、电脑与外设供应商、网络产品供应商、渠道与代理商和软件及系统集成商,是构成制造业信息化价值链的基本要素。

制造业信息化价值链的每个基本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每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失败。

图1制造业信息化的价值链1.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管理者和推动者,其职责是:1)负责对国家和地方的信息化工作进行宏观引导与管理。

2)负责制定政策,实施项目和计划,以点带面,重点扶持,树立样板,推动信息化应用工程的发展。

3)负责推广先进的信息技术。

4)负责建立和维护公正的市场秩序和竞争机制,保证各个基本要素实现多赢。

2.制造业企业是信息化的最终客户,是主体,其他要素都是为这个客户服务的。

每个制造业企业,都需要根据自己的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管理体制,来选择个性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要实施好信息化工程,企业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企业领导必须对信息化建立基本的认识,必须认识到,信息化是一个工具,是一种手段,需要为我所用,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2)信息化是首长工程,企业领导必须把它当作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必须真抓实干。

3)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必须把信息化作为一个长期的分阶段实施的大项目来进行科学地管理。

在项目实施前,必须对信息化工程这个大项目的实施所要解决的问题、每个阶段的目标、项目的人员组织、成本、考核标准进行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控,必须对每一个阶段的实施成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信息化工程这一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项目的成功实施,必须满足项目成功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实施周期、实施成本和实施效果。

4)任何一个试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革新,一开始总是会降低效率、提高成本。

企业这个大系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把革新的成果融入企业,信息化工程也不例外。

因此,对信息化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制造业企业应有客观、理智的认识,企业领导要敢于冒有准备的风险。

5)信息化工程的关键,是企业能够在咨询服务商或者软件公司的帮助下,弄清自己的需求。

信息化软件实际上是企业管理思想和理念的一种载体,如果软件本身所包含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与制造业企业相冲突,信息化工程是不可能成功的。

因此,企业需要有既懂管理,又能够清晰地描述自身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信息化需求,并能够与咨询公司或软件企业进行交流和配合的管理人才队伍。

对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思考:6)软件既然是一种工具,就必须有能够熟练使用这种工具的人。

因此,企业需要培训一批能够熟练软件的应用人才队伍。

7)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的应用平台日趋复杂。

因此,企业需要有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网络和数据库的维护人才,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在国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这类工作外包给专业的软件服务和集成商。

8)信息化建设需要消耗相当大的资金,因此,企业要充分考虑资金的获取渠道与方式,做好预算与成本控制,避免信息化工程因为资金问题而中途夭折。

3.咨询服务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枢纽,其职责是:1)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需求的诊断和分析,制定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2)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软件、硬件和系统集成方案的选型、实施与监理。

3)帮助企业进行多层次信息化人才的培训。

4)不断跟踪和研究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变化趋势,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为制造业企业推荐最合适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4.制造业软件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工具制造商,其职责是:1)提供能够满足制造业企业功能需求,能够在企业的计算机和网络平台安全、可靠运行,并能实现与其它应用软件集成的软件产品。

2)软件产品应具备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兼容性、开放性、易学易用性等特性。

3)为制造业提供软件产品的安装、培训与服务。

其中服务包含软件实施、软件升级、客户化开发、解决应用中的问题等。

5.软件服务和集成商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桥梁,其职责是:1)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软件的客户化开发、培训和系统升级。

2)帮助企业实现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

3)帮助企业维护整个信息系统,并解决信息备份、信息安全问题。

6.电脑与外设供应商、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系统软件供应商组成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的、与具体应用无关的平台。

该平台必须保证整个信息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兼容性。

7.渠道与代理商负责帮助产品供应商进行产品的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

大多数硬件与网络供应商和系统软件供应商以分销和渠道销售为主;而制造业应用软件公司则主要采用直销,自主从事产品的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

三.决定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制造业信息化的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决定信息化工程成败的因素,而其中,政府主管部门、咨询服务体系和制造业软件企业,是最重要的因素。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整个价值链的影响是巨大的,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政策如何、导向如何,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提出的CAD应用工程,就顺应了当时的企业信息化状况,带动了一大批企业甩掉图板,使用CAD软件,使企业真正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激发了企业实现信息技术深化应用的热情。

反之,有些地方和行业的主管部门,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采取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等做法,规定企业只能用某某产品、某某软件,这就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二,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有没有咨询服务企业的参与,参与的程度与方式如何,也是导致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

许多制造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工程时,考虑得比较多的是建网络、买软件和硬件,在购买前看演示时令人眼花缭乱的好功能,到了企业就是用不起来,数据格式不兼容、借口连不上等问题随着而来。

有的企业甚至成了“软件展示厅”,买了一大堆软件,但还是一个混合物,没有真正实现“化合”,没有真正集成起来。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引进咨询服务企业,进行认真、仔细的需求分析,缺乏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总体规划和实施及集成方案。

另一方面,咨询服务业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比较缺乏专业性的制造业信息化咨询企业,高校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是从事咨询服务的主要力量。

他们的优势是对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跟踪研究,但是往往缺乏在企业工作和实施项目的实际经验。

对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思考:不少制造业软件企业除了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应用软件之外,实际上也扮演了咨询服务的角色。

企业常常要求制造业软件公司为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甚至进行软件与系统集成等。

但是,由于制造业软件企业是以卖自己的软件为目的,所以免不了王婆卖瓜,少数软件甚至用一些模糊、错误的概念来误导制造业企业。

因此,制造业信息化呼唤专业、独立、中立的咨询服务企业,来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制定合理的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武汉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2年1月成立,它是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深化实施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在全国首创了由政府引导、高校和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新型运作模式。

工程中心致力于通过深入的研究,来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体制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业企业推荐最优化、最佳性能价格比的解决方案,使企业通过实现信息化,真正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显著降低成本,获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避免信息化投资的失误。

第三,制造业应用软件的选型、实施、客户化开发与信息集成,也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企业没有执行统一的标准。

许多企业采用行业标准、甚至是企业标准。

连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产品设计过程,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要求,例如明细表的书写方式等。

在后续的工艺编制环节,则根据企业的产品、行业的特点不同,需求差别更大。

有的以装配工艺为主,有的以机加工工艺为主,有的以焊接工艺为主等。

企业生成各种清单、报表的方式以及编码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企业的管理模式则差别更大,一些传统的大型制造业企业以纵向一体化为主,在整个企业集团建立了严格的分工,建立了内部的供应链,如一汽。

而在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则建立了横向一体化,形成了外部的供应链,如广东南海的铝行材供应链、重庆的摩托车供应链和浙江永康的小五金供应链等。

不同的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产品特点、营销模式、采购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因此,不可能用一种类型的管理软件来适应所有的企业。

对于流程型企业,如石油、化工、钢铁企业,所使用的管理软件与离散型制造业又有根本的区别。

制造业的内部管理环节众多,差别巨大,因此,应用软件的选型、客户化开发和信息集成十分关键。

每个应用软件都有不同的市场定位,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生产和管理模式的企业。

目前,市场上各类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往往会使企业看得眼花缭乱,难以辨别。

因此,咨询服务企业的责任重大,它必须帮助企业甄别、选择应用软件,帮助企业确定特殊的开发和客户化需求,以及信息集成的需求。

制造业企业信息系统的技术子系统与管理子系统的信息集成,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和瓶颈问题,需要制造业企业、咨询服务企业和应用软件供应商共同研讨,确定合理、优化的信息集成解决方案。

许多应用软件提供了二次开发工具,但是大多数提供的是语言开发工具,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开发。

比较有特色的是开目CAPP和开目BOM 软件提供了可视化的配置工具,企业可以自行根据报表汇总的方式、表格格式和生成过程进行配置,配置方法简单实用。

为了实现客户化和信息孤岛问题,许多大企业专门建立了开发队伍,开发了一些自行使用的工具和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