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类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逻辑推理解题方法与技巧
![逻辑推理解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0e415c15fbfc77da269b114.png)
逻辑推理解题方法与技巧:1.排除法排除法是通过排除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不一致的选项,或者排除不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进而求解答案的方法。
能够直接运用该方法的一般提问方式是:“以下除哪项外,基本上表述了上述题干的观点?”“以下哪项最可能是题干断定的一个反例?”“以下哪项最接近于题干断定的含义?”排除法在本质上就是要通过排除题干中已经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题干中未涉及的选项作为答案,或者通过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作为答案,实际上在解答每一道逻辑试题时都可以试着运用排除法。
2.代入法代入法是指当错误选项不容易排除,而正确选项又难于选择时,就应该运用代入法试一试。
这种方法是说,先假设某一个备选项是成立的,然后代入题干,看是否导致矛盾,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假设该选项成立不对,该选项是不成立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通过假设某一选项成立代入题干,并没有导致矛盾,是不是就说明该选项一定能成立呢?这很难说。
因为有时可能出现不只一个选项如果成立而不会导致矛盾的情况。
这里,代入法需要结合排除法来使用,如果通过使用排除法,其他选项均导致矛盾,则剩余的不导致矛盾的选项就是正确的。
例题:甲(男)、乙(男)、丙(女)、丁(女)、戊(女)五个人有亲戚关系,其中凡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并且有一个以上儿女的人总说真话;凡只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或只有一个以上儿女的人,所说的话真假交替;凡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儿女的人总说假话。
他们各说了以下的话:甲:丙是我的妻子,乙是我的儿子,戊是我的姑姑。
乙:丁是我的姐妹,戊是我的母亲,戊是甲的姐妹。
丙:我没有兄弟姐妹,甲是我的儿子,甲有一个儿子。
丁:我没有儿女,丙是我的姐妹,甲是我的兄弟。
戊:甲是我的侄子,丁是我的侄女,丙是我的女儿。
根据题干给定的条件,能够推出下面哪一个选项是真的?甲说的都是真话,丙是他的妻子。
乙说的真假交替,他的母亲是戊。
丁说的都是假话,她是甲的姐妹。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675a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9.png)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不仅考查我们的思维能力,还对我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掌握逻辑推理的题型分类和解题方法,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一、直言命题推理直言命题是指直接陈述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不是勤奋的”等。
解题方法:1、对当关系推理:根据“所有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所有 S 不是P”与“有的 S 是P”之间的矛盾关系;“所有 S 是P”与“所有 S 不是P”之间的反对关系;“有的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之间的下反对关系来进行推理。
2、换位推理:比如“所有 S 是P”可以换位为“有的 P 是S”;“有的S 是P”换位为“有的 P 是S”。
二、联言命题推理联言命题是指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一般形式为“p 并且q”。
解题方法:1、全真则真:只有当 p 和 q 都为真时,“p 并且q”才为真。
2、一假则假:只要 p 或者 q 中有一个为假,“p 并且q”就为假。
三、选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一般形式为“p 或者q”。
一真即真:只要 p 或者 q 中有一个为真,“p 或者q”就为真。
全假则假:只有当 p 和 q 都为假时,“p 或者q”才为假。
否定肯定式:若否定“p 或者q”中的一支,则肯定另一支。
2、不相容选言命题:一般形式为“要么 p,要么q”。
有且只有一真为真:只有当 p 和 q 中一个为真,一个为假时,“要么 p,要么q”才为真。
否定肯定式和肯定否定式:否定一支,则肯定另一支;肯定一支,则否定另一支。
四、假言命题推理假言命题包括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般形式为“如果 p,那么q”,常见关联词有“如果……就……”“若……则……”等。
逻辑推理三大题型总结及题型解题技巧
![逻辑推理三大题型总结及题型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c306583f242336c1fb95e0d.png)
(一)解释型逻辑推理解释题型的特征是,给出一段关于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描述,要求你对这些事实、现象、结果或矛盾做出合理的解释。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在题干中给出某种需要说明、解释的现象,再问什么样的理由、根据、原因能够最好地解释该现象,或最不能解释该现象,即与该现象的发生不相干。
我们可以根据解释的侧重点把考题分为解释结论或现象、解释差异或缓解矛盾。
解这类题型有时需要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但这些知识都属于语言常识和一般性常识,并且已经在题干或选项中给出,只是要求从中做一些选择和判断而已。
(一)解释结论或现象本类考题是指给出一段关于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描述,让我们从5个选项中寻求一个选项来解释事实或现象发生的原因,找到一个能直接说明结论能够成立或现象为什么发生的选项即可。
因此在解题时,应抓住要解释的对象,一般首先要明确解释的关键概念,并用之来定位选项。
■第一个事实:电视广告的效果越来越差。
一项跟踪调查显示,在电视广告所推出的各种商品中,观众能够记住其品牌名称的商品的百分比逐年降低。
第二个事实:在一段连续插播的电视广告中,观众印象较深的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而中间播出的广告留给观众的印象,一般地说要浅得多。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使得第二个事实成为对第一个事实的一个合理解释?A.在从电视广告里见过的商品中,一般电视观众能记住其品牌名称的大约还不到一半。
B.近年来,被允许在电视节目中连续插播广告的平均时间逐渐缩短。
C.近年来,人们花在看电视上的平均时间逐渐缩短。
D.近年来,一段连续播出的电视广告所占用的平均时间逐渐增加。
E.近年来,一段连续播出的电视广告中所出现的广告的平均数量逐渐增加。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E。
题干的事实2断定,在一段连续插播的电视广告中,观众印象较深的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其余的则印象较浅;而E项断定,一个广告段中所包含的电视广告的平均数目增加了。
由这两个条件可推知,近年来,在观众所看到的电视广告中,印象较深的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这就从一个角度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在电视广告所推出的各种商品中,观众能够记住其品牌名称的商品的比重在下降。
逻辑推断题解题技巧
![逻辑推断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7e042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b.png)
逻辑推断题解题技巧在各类考试中,逻辑推断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它需要考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来解决问题。
这类题目通常要求考生根据已知的信息和条件,推断出未知的结果。
要想在逻辑推断题中取得好成绩,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逻辑推断题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解题效率。
一、理解题意,抓住关键信息在做逻辑推断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抓住关键信息。
通常,题目中会给出一些描述事实或现象的文字信息,考生需要仔细分析这些信息,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和关键问题。
通过抓住关键信息,可以明确题目要求推论什么,为接下来的解题奠定基础。
二、分析推理,理清逻辑关系在抓住关键信息后,考生需要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理清题目中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因果关系、时间先后关系、条件关系、对比关系等。
通过分析这些逻辑关系,可以找到题目中的线索和提示,为推断出正确答案提供依据。
在分析推理时,要注意避免思维定式和误导性信息的影响,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三、排除法与代入法,缩小答案范围在理清逻辑关系后,考生可以通过排除法和代入法来缩小答案范围,找出正确答案。
排除法是指排除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代入法是将某个选项代入题目中进行验证,看是否符合题意和逻辑关系。
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快速找出符合要求的正确答案。
四、复查与确认,避免疏漏在得出答案后,考生需要进行复查与确认,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复查过程中,可以再次回顾题目中的信息和逻辑关系,确保没有遗漏或误解题目的要求。
同时,也要注意检查答案是否符合常理和常识,避免出现过于牵强或不符合生活经验的答案。
五、解题思路示例(1)确定问题类型:首先需要确定问题是需要选择最佳选项,还是需要根据条件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
(2)阅读理解: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描述和信息,抓住关键点。
(3)分析推理:理清题目中的逻辑关系,找到线索和提示。
可以从时间、空间、条件、对比等角度进行分析。
事业单位逻辑推理解题技巧掌握常见题型迅速解答
![事业单位逻辑推理解题技巧掌握常见题型迅速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fe5be8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4.png)
事业单位逻辑推理解题技巧掌握常见题型迅速解答事业单位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题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
解题技巧的掌握能够帮助考生更加迅速、准确地解答这类题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逻辑推理题型,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对考生应对事业单位考试有所帮助。
一、假设题假设题是事业单位逻辑推理题中的常见题型。
该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前提条件进行推理,并判断哪个答案符合题意。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先仔细分析前提条件,理清关系,然后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常见的解题技巧有:1. 直接带入法:将选项中的内容代入到前提条件中,看是否符合题意。
2. 排除法:将选项中的内容逐个排除,找出与前提条件相符的答案。
二、推理判断题推理判断题是考察考生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的题型。
该题型一般给出一组条件,要求考生根据条件进行推理,并给出推理结果。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仔细阅读所有条件,理清关系,然后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常见的解题技巧包括:1. 建立逻辑链条:将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形成逻辑链条,帮助推理出正确答案。
2. 重点标记关键信息: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标记,方便后续推理时更加准确、快捷。
三、数字推理题数字推理题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见的逻辑推理题型,需要考生根据数字规律进行推理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仔细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理出下一个数字或者缺失的数字。
常见的解题技巧有:1. 找规律法:观察给定数字序列之间的规律,例如相邻数字之间的差值或倍数关系等,从而推理出下一个数字或者缺失数字。
2. 检查法:将选项中的数字代入到数字序列中检查是否符合规律。
四、逻辑游戏题逻辑游戏题是事业单位考试中比较有趣、高难度的一种题型。
该题型一般给出一些游戏规则,要求考生根据规则进行推理分析,找出最终结果。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先理清游戏规则,再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常见的解题技巧包括:1. 推导演绎法:根据游戏规则进行逻辑演绎,一步步推理出最终结果。
如何解答事业单位中的逻辑推理题
![如何解答事业单位中的逻辑推理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311f3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9.png)
如何解答事业单位中的逻辑推理题在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中,逻辑推理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逻辑推理题不仅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更是对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考察。
正确解答逻辑推理题能够帮助考生获得更高的分数,并提高通过考试的机会。
下面将介绍一些解答事业单位中逻辑推理题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理清题意。
在回答逻辑推理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理解题目的关键,是正确把握题干所描述的事物、关系或情境,确保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正确。
一旦对题目有了准确的理解,解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第二,辨别信息。
在理清题意的同时,还需要判断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很多逻辑推理题会提供大量的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或者有用的。
正确地辨别信息,将真实和可靠的信息提取出来,是解答逻辑推理题的关键一环。
第三,运用逻辑思维。
逻辑推理题考察的是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答题目时,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逻辑推理方法,如:假设法、排除法、正反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清问题的关键点,快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第四,进行推理分析。
在辨别信息和运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推理分析。
通过辨别信息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以及对已有信息的分析和推断,得出合理的结论。
在进行推理分析时,注意思路清晰,逻辑严谨,避免出现逻辑错误,保证解答的正确性。
第五,总结题目特点。
在解答一定数量的逻辑推理题之后,可以总结题目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分析各类题型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总结和归纳,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更好地解答事业单位逻辑推理题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解答事业单位中的逻辑推理题,需要注意理清题意,辨别信息,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分析,同时也需要总结题目的特点。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应对事业单位的逻辑推理题,提高解答的准确性和效率。
希望以上提供的方法和技巧对你在解答事业单位逻辑推理题时有所帮助。
逻辑推理题的解答技巧
![逻辑推理题的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5b228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c.png)
逻辑推理题的解答技巧逻辑推理题在各种考试和竞赛中经常出现,掌握解答技巧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逻辑推理题解答技巧,帮助读者在应对这类题目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一、理清题意在解答逻辑推理题之前,首先要理清题意。
仔细阅读题目,并明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有时候题干中会给出一些前提条件和假设,我们需要把它们一一找出并记录下来,这样有助于我们在后面的推理过程中不会遗漏关键信息。
二、分析逻辑关系逻辑推理题的核心在于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阅读题目时,应该有清晰的思路,明确各个元素的相互关系。
常见的逻辑关系包括因果关系、充足条件关系、排斥关系、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等等。
通过准确理解逻辑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为解题奠定基础。
三、运用逻辑原理逻辑推理题的解答通常有一定的逻辑原理依据,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这些逻辑原理来推导出结论。
常见的逻辑原理包括充分必要条件、矛盾定律、排中律等等。
熟练掌握这些逻辑原理,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更快捷地得出结论。
四、构建逻辑链条在解答逻辑推理题时,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构建逻辑链条。
通过逻辑链条的建立,能够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推理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更加准确地得到解答。
五、排除干扰项逻辑推理题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干扰项,我们需要通过排除法来确定正确答案。
在比较各个选项时,可以逐一考虑,看其是否符合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逻辑关系。
通过排除那些和题目条件矛盾或者逻辑推理不通的选项,最终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六、练习题目提高解答逻辑推理题的技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做练习题。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逐渐熟悉常见的逻辑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逻辑推理的竞赛或者训练班,借鉴他人的解题方法和经验,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
七、总结经验在解答逻辑推理题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遇到解答困难或者错误的情况时,可以找出具体原因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学习和提高。
逻辑推理题快速解题技巧
![逻辑推理题快速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d57e4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8.png)
逻辑推理题快速解题技巧逻辑推理题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它既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
在解答逻辑推理题时,考生需要运用推理、判断、分析等多种能力,因此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以下是一些快速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在考试中更加高效地解答逻辑推理题:一、深入了解题型在解答逻辑推理题之前,考生需要先深入了解题型。
不同类型的逻辑推理题有不同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因此考生需要熟悉每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这样在考试时才能更加熟练地运用,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二、注意细节和关键词在阅读题目时,考生需要特别注意细节和关键词。
这些细节和关键词往往是解题的关键,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意,从而更加准确地解答题目。
例如,对于一些涉及时间、地点的题目,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时间、地点等细节信息,以便更好地判断答案。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能够提示解题思路和方向。
三、分析选项在分析选项时,考生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排除干扰项和错误选项。
对于一些涉及多个条件的题目,考生需要逐一考虑每个条件,以便更好地判断答案。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选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便更好地比较和选择答案。
在分析选项时,考生还需要注意选项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过程,确保自己的推理过程是正确的。
四、运用逻辑思维在解答逻辑推理题时,考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
考生可以通过归纳、演绎、类比等逻辑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以便更加准确地得出答案。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逻辑的严密性和正确性,避免出现逻辑错误。
在运用逻辑思维时,考生还需要注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自己的推理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五、多做练习题要提高逻辑推理题的解题能力,多做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
考生可以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熟悉题型、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在做练习题时,考生需要注意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逻辑推理题。
同时,考生还需要建立错题集,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逻辑推理解题方法与技巧
![逻辑推理解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4163b266c85ec3a87c2c556.png)
逻辑推理解题方法与技巧:1.排除法排除法是通过排除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不一致的选项,或者排除不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进而求解答案的方法。
能够直接运用该方法的一般提问方式是:“以下除哪项外,基本上表述了上述题干的观点?”“以下哪项最可能是题干断定的一个反例?”“以下哪项最接近于题干断定的含义?”排除法在本质上就是要通过排除题干中已经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题干中未涉及的选项作为答案,或者通过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作为答案,实际上在解答每一道逻辑试题时都可以试着运用排除法。
2.代入法代入法是指当错误选项不容易排除,而正确选项又难于选择时,就应该运用代入法试一试。
这种方法是说,先假设某一个备选项是成立的,然后代入题干,看是否导致矛盾,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假设该选项成立不对,该选项是不成立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通过假设某一选项成立代入题干,并没有导致矛盾,是不是就说明该选项一定能成立呢?这很难说。
因为有时可能出现不只一个选项如果成立而不会导致矛盾的情况。
这里,代入法需要结合排除法来使用,如果通过使用排除法,其他选项均导致矛盾,则剩余的不导致矛盾的选项就是正确的。
例题:甲(男)、乙(男)、丙(女)、丁(女)、戊(女)五个人有亲戚关系,其中凡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并且有一个以上儿女的人总说真话;凡只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或只有一个以上儿女的人,所说的话真假交替;凡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儿女的人总说假话。
他们各说了以下的话:甲:丙是我的妻子,乙是我的儿子,戊是我的姑姑。
乙:丁是我的姐妹,戊是我的母亲,戊是甲的姐妹。
丙:我没有兄弟姐妹,甲是我的儿子,甲有一个儿子。
丁:我没有儿女,丙是我的姐妹,甲是我的兄弟。
戊:甲是我的侄子,丁是我的侄女,丙是我的女儿。
根据题干给定的条件,能够推出下面哪一个选项是真的?甲说的都是真话,丙是他的妻子。
乙说的真假交替,他的母亲是戊。
丁说的都是假话,她是甲的姐妹。
行测逻辑推理常考题型解题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常考题型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f272e1d5f0e7cd184253645.png)
行测逻辑推理常考题型解题技巧(一)因果倒置因果关系是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的一种方式。
它是指一个现象A的发生,引起了另外一个现象B的发生,A就是B的原因,B的发生又引起了C的发生,那么B就是C的原因。
因果联系具有相对性,比如B既是A的结果,又是C的原因。
因果关系另一方面又具有绝对性,对于因果链条的每个环节来说,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如果认为B是A的原因,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逻辑谬误。
【示例1】老师:小光同学因为喜欢逻辑,所以他的逻辑学的非常好。
小光:我是因为学的好,才喜欢逻辑。
在这里,学得好是原因,喜欢逻辑是结果。
老师犯了了因果倒置的逻辑谬误。
【示例2】体育老师:篮球队的队员都非常高,可见经常打篮球可以长高。
生物老师:其实是长得高的同学才能加入篮球队。
下面我们看看在考试中,命题人是怎样因果倒置的。
【真题示例】2008江苏B-94.最近举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师大附中的学生对滚轴溜冰的着迷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游戏,同时调查发现经常玩滚轴溜冰的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相对其他学生更好一些。
看来,玩滚轴溜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推论?A.师大附中与学生定长订了协议,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名次没有排在前二十名,双方共同禁止学生玩滚轴溜冰B.玩滚轴溜冰能够锻炼身体,保证学习效率的提高C.玩滚轴溜冰的同学受到了学校有效的指导,其中一部分同学才不至于因此荒废学业D.玩滚轴溜冰有助于智力开发,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分析】本题是典型的因果倒置型题目。
选项A说明经常玩滚轴溜冰的学生是被筛选过的,是因为成绩好才能玩,而不是因为玩才成绩好。
本题的答案为A 选项。
2009年浙江-88.相比那些不踢足球的大学生,经常踢足球的大学生的身体普遍健康些。
由此可见,足球运动能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A.大学生踢足球是出于兴趣爱好,不是为了锻炼身体B.身体不太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激烈的足球运动C.足球运动又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使人受伤D.研究表明,长跑比踢足球更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分析】本题属于削弱由果溯因题型。
逻辑快速解题技巧
![逻辑快速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2484a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8.png)
逻辑快速解题技巧
一、识别题型
在面对逻辑题时,首先要快速识别题目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解题技巧和策略,因此识别题型是解题的第一步。
二、分析题干
在确定题型后,需要仔细分析题干,理解题目的背景和要求。
分析题干时要抓住关键信息,排除无关紧要的信息干扰。
三、排除法
排除法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解题技巧,适用于多种题型。
通过排除不可能的答案,可以缩小答案范围,提高解题效率。
四、找共同点
对于一些涉及多个事物的题目,可以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从而找到解题的线索。
五、推理演绎
推理演绎是逻辑思考的核心,通过推理和演绎可以逐步推导出答案。
在推理演绎时要保持逻辑严密,避免出现逻辑漏洞。
六、判断正误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判断自己的思路和答案是否正确。
可以通过反向思考、举反例等方式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七、快速定位
对于一些涉及大量信息的题目,可以采用快速定位的方法,直接找到关键信息,避免在无关信息上浪费时间。
八、判断逻辑关系
在解题过程中,要判断各个选项或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判断逻辑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找到正确的答案。
(完整版)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完整版)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a1aae6df705cc1754270958.png)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一、演绎推理1. 指的是通过一些的前提来论证从而推断出某个结论。
2. 基本原则:头脑清空原则(按人家来,不要按自己的来)题设为真原则(人家题设说的是绝对不可怀疑的)形式统一原则3. 解题步骤:(1)看问题,定题型;(2)看题目,做简化;(3)据技巧,得答案。
4. 演绎推理的分类:(1)论证类——加强论证型——减弱论证型(2)结论类——形式推理结论类:侧重规则的考察——日常推理结论类:侧重脉络的考察(一)形式推理结论类1. 分类:有真有假型;翻译推理型(强调对于肯定确定信息的认识);排列组合型(匹配型的题型);集合运算型(很像数学的一种题型)2. 有真有假型:(1)首先看矛盾;其次看包容;然后看反对;最后带题中(实在不行就代入排除法)(2)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两者构成整个全集,如生和死;——A:其矛盾关系为否AA且B:其矛盾关系为否(A且B)即否A或否BA或B:其矛盾关系为否(A或B)即否A且否BA能够推出B:其矛盾关系为A且否B所有:其矛盾关系为有的不必然:其矛盾关系为可能不——即首先要寻找矛盾关系,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能用在很多地方,不光是在这里。
比如说在后来的削弱关系中,矛盾是最强的削弱关系——构成矛盾关系的主体一定相同,这是观察矛盾关系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
(3)包容关系:——当不能发现矛盾关系时,我们就要看包容关系,即寻找看几个关系之间是否存在包容。
——即要寻找包容关系,几个关系如果为包容关系,则他们同时为真或为假(这和矛盾关系刚好相反),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
——若A能推出B:则包容关系为若A为真则B为真+若B为假则A为假只有一真,则A必为假——即“一真前假”只有一假,则B必为真——即“一假后真”——所有:则包容关系是能够推出某人、有的A且B:则包容关系是能过推出A(B)、A或者B(4)反对关系:——对于两个“有的”的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对于两个“所有”的反对关系,“必有一假”;(5)当题目中有多真多假时,可以利用矛盾或包容或反对关系将其转化为一个真或假再解。
考研逻辑推理做题技巧
![考研逻辑推理做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670244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2.png)
考研逻辑推理做题技巧
7. 逻辑思维训练:平时可以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如阅读逻辑推理相关的书籍、文章,进 行逻辑思维的游戏和练习,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8. 注意时间管理:考研逻辑推理题通常时间紧张,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多道题目,因 此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控制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最重要的是,考研逻辑推理需理解和思考,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 成绩。
考研逻辑推理做题技巧
考研逻辑推理是考研数学中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做题技巧,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考研逻辑 推理题:
1. 熟悉常见题型:了解常见的逻辑推理题型,如命题逻辑、谬误判断、推理填空等,熟悉 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2. 理清题意: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明确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关系,确保 对题目的理解准确。
3. 掌握逻辑规则:熟练掌握逻辑推理中的常见规则,如充分必要条件、等价关系、假言推 理等,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规则进行推理。
考研逻辑推理做题技巧
4. 分析选项:对于选择题,分析每个选项的含义和逻辑关系,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根据 题目的条件和要求,选择最符合逻辑推理的选项。
5. 多练习真题:通过多做真题,熟悉考研逻辑推理题的出题特点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速 度和准确性。
总结小学数学常见推理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总结小学数学常见推理题解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8c9c0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b.png)
总结小学数学常见推理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小学数学常见推理题是考察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的一种题型,它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文将总结小学数学常见推理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分类思维法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类思维法,将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分类整理,根据分类结果进行推理。
例如,题目中给出了一些数的关系,可以将它们分为相等、大于、小于等几个分类,然后根据分类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二、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是解决推理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运用逻辑推理,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演绎,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题目中给出了一些条件,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然后再进行验证。
三、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它常用于证明或推理中。
在解题过程中,如果无法直接得出结论,可以尝试采用反证法。
即假设结论不成立,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最终得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结论成立。
四、画图法在解决几何推理题时,可以采用画图法来帮助理解和解题。
通过画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几何关系,帮助分析和推理。
例如,在解决平面几何题时,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几何图形,然后观察几何关系,推理出结论。
五、代入法代入法是解决数值推理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解题时,可以将已知条件中的数值代入到题目中,得出特定的结果,然后验证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通过多次代入不同的数值,可以进一步总结出规律,从而解决类似的推理题。
六、反推法反推法是一种解决逆向推理题的有效方法。
在解题时,可以从题目给出的结论出发,根据已知条件反推出造成该结论的条件或规律。
通过反推,可以帮助理解题目,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
七、归纳法归纳法是总结解题经验和技巧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归纳题目中的规律和特点,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通过归纳,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结:小学数学常见推理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包括分类思维法、逻辑推理法、反证法、画图法、代入法、反推法和归纳法等。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f6deb75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2.png)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掌握经典题型和解题思路,能够帮助我们在考试中更高效、准确地答题。
一、直言命题类题型直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最基础的命题形式,例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是优秀的”等。
解题思路:1、对当关系:要熟悉“所有是”与“有的非”、“所有非”与“有的是”之间的矛盾关系;“所有是”与“所有非”之间的反对关系;“有的是”与“有的非”之间的下反对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可以快速判断命题的真假。
2、换位推理:“所有的 S 是P”可以换位为“有的 P 是S”;“有的 S 是P”不能换位为“有的 P 是S”。
例如:“所有的公务员都要遵守纪律”,其矛盾命题就是“有的公务员不遵守纪律”。
二、联言命题类题型联言命题表示几个命题同时成立,例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解题思路:1、真假判断:只有当所有联言支都为真时,联言命题才为真;只要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整个联言命题就为假。
2、推理规则:根据联言命题为真,可以推出各个联言支为真;若一个联言支为假,则整个联言命题为假。
比如:“小张学习好且品德优”,如果知道小张学习不好,就能确定这个联言命题为假。
三、选言命题类题型选言命题包括相容选言命题(如“或者 A 或者B”)和不相容选言命题(如“要么 A 要么B”)。
解题思路:1、相容选言命题:只要其中一个选言支为真,整个选言命题就为真。
2、不相容选言命题: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
例如:“或者考研或者就业”,如果不考研,那么就就业;如果考研,就不就业(假设只有这两种选择)。
四、假言命题类题型假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如果 A 那么B”“只有 A才B”等。
解题思路: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 A 那么 B):A 成立则 B 一定成立;B 不成立则 A 一定不成立。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 A 才 B):B 成立则 A 一定成立;A不成立则 B 一定不成立。
行测逻辑推理高频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高频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b7adb8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09.png)
行测逻辑推理高频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其题型多样,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掌握逻辑推理高频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几种常见的逻辑推理高频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一、翻译推理题翻译推理题是逻辑推理中的基础题型,通常会给出一些条件和结论,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逻辑关联词进行推理。
解题方法:1、牢记逻辑关联词及其翻译规则。
比如“如果……那么……”翻译为“前推后”;“只有……才……”翻译为“后推前”等。
2、运用推理规则,包括“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等。
例如: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
现在下雨了,根据“如果……那么……”的翻译规则,“下雨”是对“前件”的肯定,所以可以得出“地面湿”的结论。
二、真假推理题真假推理题中会给出若干论断,并且其中存在真假情况。
解题方法:1、找关系,即找出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
2、看其余,根据关系确定真假后,再对其余论断进行判断。
比如,“所有的 S 都是P”和“有的 S 不是P”是矛盾关系。
若题干中给出这两个论断,并且告知只有一真,那么真话必然在这两者之中,其余论断皆为假。
三、分析推理题分析推理题通常给出一组对象和相关信息,要求进行匹配或排序。
解题方法:1、优先使用排除法,根据题干中的确定信息直接排除不符合的选项。
2、若排除法无法解决,可采用最大信息法,即从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入手进行推理。
例如,题干中提到 A 不与 B 一组,C 与 D 一组,那么可以直接排除 A 与 B 一组的选项。
四、归纳推理题归纳推理题要求从题干中归纳出合理的结论。
解题技巧:1、遵循话题一致原则,选项所讨论的话题必须与题干一致。
2、注意表述的准确性,避免过度推理和绝对化表述。
比如,题干只是说“部分人喜欢运动”,选项中如果说“所有人都喜欢运动”,那就属于过度推理,不能选。
五、加强论证题加强论证题需要找出能够支持论点成立的选项。
逻辑判断推理五大题型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推理五大题型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8d976b4f7ec4afe05a1df13.png)
逻辑判断推理五大题型解题技巧一、真假型真假型题目的特点为题干给出几句话或者几句描述,但未指出其真假情况,要求根据所给条件进展推理。
【例题】张教师将文房四宝装在一个有四层抽屉的柜子里,让学生猜笔、墨、纸、砚分别在哪一层。
按照笔、墨、纸、砚的顺序,小李猜想四宝依次装在第一、二、三、四层,小王猜想四宝依次装在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二层,小赵猜想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三、第一和第二层,而小杨猜想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二、第三和第一层。
张教师说,小赵一个都没猜对,小李和小王各猜对了一个,而小杨猜对了两个。
由此可以推测:A. 第一层抽屉里装的是墨B. 第二层抽屉里装的是纸C. 第三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笔D. 第四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砚【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画图表如下:由上表,显然几人的猜想有一致之处,再由张教师说的话继续完善表格进展推理。
由“小赵全部猜错〞,可知其他几个人猜想的跟小赵一样的也全部错误,即以下图阴影局部都是错的。
又由于小杨和小李对于墨和纸的猜想一样(如上图圆圈圈示),且小李只对1个,而小杨只对2个,因此对于两人墨和纸的猜想只能对一个,故小杨对砚的猜想是正确的,即“砚在第一层〞一定为真。
因此答案选D。
【点拨】对于真假型题目,通常可以从确定条件、一致条件和唯一条件这几个点出发,或者当所给条件相似时,从最不一样的条件入手,此外,在考场上一时没有思路时,可直接选择假设法或代入法。
二、匹配型匹配型题目的特点是给出多个条件,且涉及两类或两类以上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匹配型题目可以看做复杂的排序型题目,所以解法也与排序型相似。
【例题】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
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解析】分析推理题目,题干有两个条件涉及河南人,可以把河南人作为突破口。
由题干可知,河南人不是甲,也不是乙,那么只能是丙;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即丙比乙年龄小,而丙比湖北人年龄大,那么湖北人只能是甲,且年龄最小,因此山东人是乙。
掌握推理推断题解题技巧
![掌握推理推断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725ce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b.png)
掌握推理推断题解题技巧推理推断题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类题型,需要通过对已知信息的分析推断,得出逻辑上正确的结论。
掌握好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回答这类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推理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1. 理解问题在回答推理推断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完全理解题目的要求。
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定条件,这些信息对于正确解题至关重要。
2. 找出已知条件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先找出已知条件。
大多数推理推断题都会提供一些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合利用,可以得出逻辑上正确的结论。
记住尽量将已知条件进行归类,便于找出共同点和联系。
3. 挖掘隐含条件除了已知条件,有些推理推断题还会暗含一些额外的条件,这些条件可能没有明确给出。
通过推理思维和对上下文的分析,可以挖掘出这些隐含条件。
挖掘隐含条件对于解题有着重要的帮助。
4. 运用逻辑关系推理推断题通常涉及到一些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前提条件与结论、对立与支持等。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这些逻辑关系,深入分析和理解题目。
可以通过画图、列式、标记等方式来帮助理清逻辑关系。
5. 选择正确答案在解答推理推断题时,需要根据已知和推理过程,选择最符合逻辑的答案。
正确答案通常是与已知条件相符,且在逻辑上是合理的。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可能会出现陷阱选项,看似正确但实际上是违反逻辑的。
要警惕这些错误选项,从而避免误选。
6. 多练习、总结经验掌握推理推断题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实际的练习来巩固。
尝试解答不同类型的推理推断题,不断总结经验和规律。
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式,不断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掌握推理推断题解题技巧,我们可以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这类题型。
在解题过程中,理解问题、找出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运用逻辑关系以及选择正确答案都是关键的步骤。
通过多练习和总结经验,我们能够逐渐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祝愿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逻辑推理题目解题技巧
![逻辑推理题目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126318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d.png)
逻辑推理题目解题技巧
1. 了解题目的类型:逻辑推理题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条件推理和关系推理。
条件推理是基于已知条件进行推理,确定目标的正确选项;关系推理是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确定逻辑关联的正确选项。
2. 分析题目的结构:逻辑推理题通常包括一个问题和若干个已知条件。
细致分析题目的结构,将问题和已知条件分离开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题目。
3. 建立逻辑关系图:将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有助于清晰明了地分析问题和找出解答的线索。
4. 使用逻辑推理规则:在分析题目和已知条件时,运用常见的逻辑推理规则,如充分必要条件、排除法、转化法等,来辅助解答题目。
5. 注意细节和排除干扰项:在解答题目时,要仔细阅读每个条件和问题的细节,并排除干扰项。
有时候,一个小细节的遗漏或者一个干扰项的误判都可能导致整个题目的错误答案。
6. 反证法和反向推理:在解答逻辑推理题时,有时候可以使用反证法或者反向推理的方式来确定正确答案。
通过假设错误选项为真或者根据反向的思路进行推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
7. 多练习:提高解题技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做逻辑推理题。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分析,积累经验和触类旁通的能力,逐渐提高解题的准确度和效率。
记住,解答逻辑推理题需要耐心、灵活的思维和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
掌握以上解题技巧,并加以实践和练习,相信能够在逻辑推理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逻辑推理题解题技巧
![逻辑推理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65c17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6.png)
逻辑推理题解题技巧1.了解题型:了解不同类型的逻辑推理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不同的问题。
常见的逻辑推理题包括假设推理、条件推理、因果推理和类比推理等。
通过熟悉不同类型的题目,你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和解答。
2.阅读理解:在解答逻辑推理题之前,仔细阅读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和条件。
理解题目的内容和要求是解题的第一步,只有明确了问题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3.分析选项:逻辑推理题的答案通常在给出的选项中,而不是在题目中。
因此,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判断其与题目的关联性。
有时候,选项中的错误信息或矛盾之处可能会帮助你得出正确答案。
4.排除错误选项:当你分析选项时,可以通过逐个排除错误选项的方式来找到正确答案。
如果一个选项与题目中的信息不符,或者与其他选项矛盾,那么这个选项很可能是错误的。
5.注意关键词:在解答逻辑推理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有时候,一个关键词的理解或使用不当,就可能导致整个推理的错误。
因此,要仔细研读关键词的含义,并确保在推理过程中正确应用。
6.利用逻辑规律:在解答逻辑推理题时,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逻辑规律来进行推理。
例如,排中律(或者真命题法则)指的是,对于任何命题,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不存在第三种情况。
这个规律可以帮助你判断一些选项的真伪。
7.利用图表或图像:有些逻辑推理题可以通过图表或图像的方式来进行解答。
例如,有些题目给出了一些数据或条件,你可以将其绘制成图表或图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不同的信息。
8.反证法:在解答一些逻辑推理题时,可以使用反证法来推理。
方法是假设给定条件为真,并看看是否能得出与已知事实或条件相矛盾的结论。
如果能得出矛盾的结论,那么原先的假设是错误的,相反的结论就是正确的。
9.利用例子和经验:有时候,逻辑推理题中的情境或信息可能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相符合。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借助你的常识和经验,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10.实践和练习:最重要的解题技巧是实践和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推理类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此种题型是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你根据这段陈述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能够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结论。
逻辑判断主要考察的是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
从作题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做逻辑判断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内容,以题目中的陈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
题中的陈述是被假设为正确的,不要对其作出怀疑或否定,给自己解题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对于逻辑判断题目中比较难的,多种条件相互制约或是数理逻辑的题目,可以忽略其具体情境,在草纸上抽象出其数理模型,加以逻辑运算这样比较容易得出结论。
下面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题来分析一下如何做这种题目。
解题技巧
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2、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逻辑推理类解题规律总结
A判断:全称判断,所有s都是p例如“一切鲸都是水栖哺乳动物”。
E判断:全称否定,所有s都不是p例如“所有被子植物不是裸子植物”。
I判断:特称肯定,有些s是p例如“有的水生动物是用肺呼吸的”。
O判断:特称否定,有些s不是p例如“有的鸟不是会飞的”。
1.A命题(所有S是P)与E命题(所有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决不能同真,即一个真,另一个必假;但二者可以同假,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可真可假。
这种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关系,逻辑上叫做“反对关系”。
2.I命题(有的S是P)与O命题(有的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不能同假,即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但二者可以同真,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可真可假。
这种不能同假、可以同真的关系,
逻辑上叫做“下反对关系”。
3ASPOSPSPISP
.命题(所有是)与命题(有的不是),正命题(所有不是)与命题(有的是)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逻辑上叫做“矛盾关系”,即一真一假。
又如: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二者也是这种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关系”
4.A命题(所有S是P)与I命题(有的S是P),正命题(所有S不是P)与O命题(有的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二者的关系是:全称命题真,特称命题必真;全称命题假,特称命题真假不定(即可真可假),特称命题假,全称命题必假;特称命题真,全称命题真假不定(即可真可假)。
这种真假关系,逻辑上称之为“差等关系”。
又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也是“差等关系”。
上述这四种关系,在逻辑史上有人曾用一个正方图形来表示。
这也就是传统逻辑中所谓的“逻辑方阵”。
见下图:
反对关系:不同真可同假
下反对关系:可同真不同假
差等关系:上真下真,下假上假,其余不定
矛盾关系:一真一假
例1
某律师事务所有12名工作人员,关于这个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有以下三个判断:
(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2)所有人都不会使用计算机。
(3)所长会使用计算机
上述判断只有一个是假的,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12人都会使用
B12人都不会使用
C仅有一人不会使用
D仅有一人会使用
E不能确切的判定该所究竟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
解释:根据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是I判断,(2)是E判断,因此它们是矛盾关系,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根据题干给定的条件,“上述判断只有一个是假的”,可推出(3)是真的,所以(1)也是真的,所以(2)是假的,根据逻辑方阵图,可知道正确的应该是有的人会使用计算机,或所有人都会使用计算机。
(根据E与A、I之间的对等关系)
所以答案是E。
例2*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8名职员。
有关这8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1)有人是广东人。
(2)有人不是广东人。
(3)主任不是广东人。
以下哪项为真?
A.8名职员都是广东人。
B.8名职员都不是广东人。
C.只有一个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E.无法确定该部广东人的人数。
解释:(1)是I判断,(2)是O判断,根据逻辑方阵图,与O可同真不可同假,又由题干“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因此,(1)与(2)不可同真,只能一真一假,由此可推出(3)是假的。
由逻辑方阵图,(3)(O判断)对应的是A判断,即所有人都是广东人。
答案为A。
上面两题可能容易混淆,假如想通过背答案来考试的同学必须注意区别,理解记住逻辑方阵图可能有点难度,但记住了考试时先把图画出,就能很快速正确的解出类似题目。
逻辑基本规律
同一律: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想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更具体的说,(1)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例题省略。
矛盾律:内容是: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其逻辑要求是:在两个相互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中必须否定其中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