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化学平衡
最新《大学化学教学课件》化学平衡PPT课件
平衡时,它们之间数值上的关系(guān xì)定义 为标准平衡常数K 。
第九页,共23页。
1. 气相反应的K a A(g) + b B(g)
gG(g) + dD(g)
(pG / p )g ·(pD/ p )d K=
(pA/ p )a ·(pB/ p )b
K : (1) 无量纲
平衡时:气态(qìtài)物质的分压为px
Kc为浓度平衡常数;单位: (mol·L-1) B
B = (g + d) – (a+b)
第四页,共23页。
B = 0 时,Kc无量(wúliàng)纲, B 0 时,Kc有量纲,
2. 对于气相中的反应 aA + bB
gG + dD
① 压力平衡常数
Kp = pG、pD、pA、pB : 分别代表了气态物质A、B、G、D平衡时的分压
第十一页,共23页。
3. 对于(duìyú)复相反应
Zn (S) + 2H+ (aq)
H2 (g) + Zn2+ (aq)
(p(H2)/ p )([Zn2+]/ c )
K
=
([H+]/ c )2
第十二页,共23页。
5.相对平衡常数的几点说明(shuōmíng)
:
①平衡常数表达式需与反应方程式相
对应
N2O4 (g)
K2
2NO (g) +O2(g)
N2O4 (g) K = K1 K2
第十五页,共23页。
例2:
C (s) + CO2(g)
2CO(g)
K
C (s) + H2O (g)
CO (g) + H2 (g) K1
大学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平衡常数》课件
❖
在可逆反应中,为了尽可能利用某一反应物,
经常用过量的另一种物质和它作用。
❖ 不断将生成物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则平衡 将不断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
6.4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等温下,增大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
向移动;减压,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 动。如:
❖
673K时反应:N2(g)+3H2(g)2NH3(g)
这就是化学反应等温式。用该式可以求出 rGm , 以做为 非标准态下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0
自发反应
rGm
=0
可逆途径,平衡态
当体系处于平衡时 > 0
非自发
有
rGm = 0 , 同时 Q = K
故化学反应等温式 rGm = rGm + RTlnQ 变为
0 = rGm + RTln K
即 rGm = - RTln K
第6章 化学平衡常数
主要内容:本章应该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和平 衡常数表达式;理解和区分标准平衡常数和经验平 衡常数;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掌握化学平衡 移动原理。
重难点: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
6.1化学平衡状态
6.1.1化学平衡 正逆反应速度相等时体系所处的状态称为化学平
T2 T1 T1T2
体系放热时rH为负值,吸热时为正值。K1、K2分别 为温度T1、T2时的平衡常数,R是气体常数。
这一公式极为重要,它将两个重要的热力学数据 rGm 和 K 联系起来。
将 rGm = - RTlnK 代入化学等温式,得
rGm = - RTlnK + RTlnQ即Βιβλιοθήκη Q rGm RT ln K
大学无机化学化学平衡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8
32
学习建议与拓展资源推荐
01
拓展资源推荐
02
《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 教研室编。
03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高等教育出版社,徐光宪等编。
2024/3/28
04
中国大学MOOC《无机化学》课程,由国内知名高校教授主讲,内容 丰富、系统深入。
33
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
2024/3/28
配位平衡
详细阐述了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平衡常数( Ka、Kb)的计算、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以及酸 碱滴定曲线的绘制。
氧化还原平衡
讲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数、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原电池和电解 池的工作原理。
29
化学平衡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新型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18
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2024/3/28
转化率(α)
表示反应物转化的程度,等于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占反应 物起始物质的量的百分数。
平衡转化率的计算步骤
首先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初始浓度和平衡 浓度,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列出方程组, 解方程组求出平衡组成后,再根据转化率的定义求出转化率 。
生物医学应用
通过调节生物体内的化学 平衡,治疗疾病或改善生 理功能,如酸碱平衡调节 、电解质平衡维护等。
23
06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方法
2024/3/28
24
化学平衡实验的设计原则
代表性原则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体系 ,能够反映化学平衡的基本特征
和规律。
2024/3/28
可控性原则
实验条件应易于控制和调节,以便 研究不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无机及分析化学04化学平衡.pptx
4.1.2 化学平衡
例如将N2O4气体置于一密闭容器 中,开始时,因为容器中无产物NO2 存在,容器中 只有 N2O4 的分解反应。 但随着N2O4的分解,N2O4的浓度不断 降低,其反应速率也不断减小。同时,
反应速率
正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中 NO2的浓度 不断增大,逆反应的反应速率也随之
逆反应
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人们对化学反应关心三个 问题。第一,化学反应能不能发生的问题,即化学反应能 不能按我们指定的反应方向自发进行。第二,化学反应的 快慢,即速率的问题。第三,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即化 学反应在宏观上进行到什么程度停止反应。化学反应速率 的研究在化学中属于化学动力学范畴,化学反应方向和限 度的研究在化学中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
在反应条件下进行得相当完全,在相同条件下 KCl和O2几 乎不能反应生成 KClO3。这类反应叫做不可逆反应。
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可逆的,例如四氧化二氮分解为二氧化
氮的反应
N2O4(g) 2NO2(g)
在相同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都能进行。若将 N2O4(g)和 NO2(g)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反应在宏观上不再进行时,取 样分析,两个容器中的气体都是N2O4和NO2的混合物,也就 是说在密闭容器中,N2O4分解为NO2的正、逆反应都不能进 行到底。这类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可以证明,在一定温度下复杂反应在达平衡时产物浓度幂的
乘积与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之比值亦为常数。以下仍从反应
速率的角度进行说明,例如 H2 (g) + I2 (g) 元反应,它是由两个反应步骤构成,即
2HI (g) 不是基
第①步
I2(g)
2I(g)
第②步
2I(g)+H2
2HI
大一无机化学课件第三章化学平衡
过程进展的无限缓慢,环境的压力、温度 与系统的压力、温度相差很小.
3.1.2 焓(enthalpy)和自发过程
许多放热反应能够自发进行。例如: 1
H2(g)+ 2O2(g) H2O(l) △rHm(298K) = -285.83kJ·mol-1
2个分子在左边球内的概率为1/4
3个分子在左边球内的概率为1/8
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
统计解释: 2个分子在左边球内的概率为1/4 3个分子在左边球内的概率为1/8 n个分子在左边球内的概率为1/2n 1mol个分子在左边球内的概率1/26.022×1023 概率如此小,可见是一种不可能的状态。 所以气体的自由膨胀是必然的。
系统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系 统混乱度增大有利于反应自发地进行。
冰 的 结 构
建 筑 物 的 倒 塌
2.熵和微观状态数
熵是表示系统中微观粒子混乱度的一个热 力学函数,其符号为S。
系统的混乱度愈大,熵愈大。 熵是状态函数。 熵的变化只与始态、终态有关,而与途径 无关。
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
真空
解:反应① + ②得:
2BrCl (g)+ I2(g) 2IBr(g)+ Cl2(g) K 3 = K 1 · K 2 = 0.45×0.051=0.023
6. 有凝聚相参加的反应,由于纯固体、纯液体 的相对浓度为1,所以它们的浓度均不写入平衡 常数表达式中(条件:纯物质;不形成溶液) 。
例如:
CaCO3(s)= CaO(s)+ CO2(g)
3.1.1 自发过程(spontaneous process)
《无机化学》课件——第4章第2节化学平衡
1.NH4Cl(s)
NH3(g)+HCl(g)
2.3H2(g)+N2(g)
2NH3(g)
3.N2H4(l) 4.H2O
N2(g)+2H2(g) H++O15H-
5.Ag2S(s)+H2(g)
2Ag(s)+H2S(g)
15
二、化学平衡常数
❖ 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的特征常数,它表示在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表 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程度越大 ; K值越小,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转化为生 成物的程度越小。所以,从K值的大小,可以推断
❖ 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反应和逆反应的 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但因
34
为它能大大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所以在工 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催化剂来提高生产效率。
34
【课堂互动】
1.N2与H2反应合成NH3是一个可逆反应,其热化学方 程式为:
N2(g)+3H2(g)
2NH3(g) △H=-92.4kJ·mol-1
A. 升高温度 B. 增大体系压强
C. 增大c(N2) D. 容器体3积6 增大
36
【课堂互动】
1. 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 是( A )
A. H2(g)+I2(g) 2HI(g)
B. 3H2(g)+N2(g) 2NH3(g)
C. 2SO2(g)+O2(g) D. C(s)+CO2(g)
❖1. 可逆反应 ❖ 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到底的反应叫做不可逆反应. ❖ 如:
2KClO3 MnO2 2KCl + 3O2↑
❖像这种实际上只能向一个6 方向进行到底的反应叫 做不可逆反应。
无机化学: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
在一定温度下,封闭体系达到平衡后,各 生成物浓度(或分压力)幂的连乘积与反应物浓 度(或分压力)幂的连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 幂指数为化学计量系数。
aA + bB
Kc
[D]d [A]a
[E]e [B]b
dD + eE
Kp
pDd pEe pAa pBb
气相反应
Note:
1). [A]、[B]、[D]、[E]分别为体系中相应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2). a、b、d、e分别为体系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
3). 若反应为气相反应,则可用平衡时各气体相应的分压力表示(Pa) 。
4).量纲与方程式写法有关:如果a+b=d+e, Kc和Kp无量纲; 如果a+b ≠ d+e, Kc和Kp有量纲, 其形式决定于 ∆ν= (d+e) - (a+b)
5). 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越大,说明正反应趋势越强,反应的平衡点倾 向于生成物一方。
Fe3O4(s) + 4 H2(g) = 3 Fe(s) + 4 H2O(g)
K
p
[PH2O /P ]4 [PH2 /P ]4
Cr2O72 + H2O
2CrO42 + 2H+
K
([CrO42 ] / c )2 ([H ([Cr2O7 ]/ c )
]/
c
)2
5). 平衡常数的值与所采用的化学方程式有关,方 程式需配平。
N2 (g) + 3 H2 (g) = 2NH3 (g) 1/2N2 (g) + 3/2 H2 (g) = NH3 (g)
❖ 7. 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
溶液中四大平衡
无机化学教学5章化学平衡PPT课件
05
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Ksp的表达式
Ksp = [Ca2+][CO32-] / [CaCO3],其中 [Ca2+][CO32-]和[CaCO3]分别代表溶液中钙离子、 碳酸根离子和碳酸钙的浓度。
Ksp的意义
用于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以及计算溶液中离子 的浓度。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温度
温度升高,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增大,沉淀溶解度 增大。
同离子效应
当溶液中存在与沉淀溶解平衡相同的离子时,会 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浓度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改变会影响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进而影响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盐效应
当溶液中加入强电解质时,会增大沉淀的溶解度 。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80%
影响因素
总结词
化学平衡常数受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详细描述
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较大,温度升高,平衡常数一般会增大;压力对平衡常数的影响较小,但在高压条件 下,平衡常数可能会有所增大;反应物浓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取决于反应的特性,对于可逆反应,反应物浓度的 变化会影响平衡常数的数值。
详细描述
酸碱平衡常数(通常用K表示)是温度的函数,反映了在一定温度下,酸和碱达 到平衡时各自的浓度。这个常数对于理解酸碱反应的本质和预测反应结果至关重 要。
酸碱平衡的移动
总结词
酸碱平衡的移动是化学反应动态平衡的表现,受到温度、压 力、物质的性质和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详细描述
当一个酸碱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可能会因为温度、压 力、物质的性质或浓度的变化而发生移动。了解平衡移动的 规律对于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无机化学化学平衡ppt课件
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
温度 平衡常数
同一2H反I(应g),温H度2(不g)同+,I2K(大g)小不69同8.,1 即K1与.8温4度1有0-2关
373
0.36
N2O4(g) 2NO2(g)
不同反应, K大小不同,即K与反42应3 本性有关3.2
N2(g)+O2(g) 2NO(g) 300 3.8410-31 1500 6.1510-6
c
.
Kc和Kp关系
气体反应的Kc和Kp关系推导如下,对反 应—— a A ( g ) + b B ( g ) 噲 垎 d D ( g ) + e E ( g )
Kp Kc(RT)n 其中n(de)(ab)
.
第二节 标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衡常数
一、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 二、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
一、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
.
不可逆反应
有些化学反应在某一方向上有很大的倾 向,我们常把这些反应当做不可逆反应。如:
A g + ( a q ) + I - ( a q ) A g I ( s )
H 1 /2 O H O
2
2
2
实际上,大多数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只
有一部分反应物能转变为产物。
.
二、化学平衡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体系所处 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Chemical equilibrium)。
化学反应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0 A A (c d ) B B (a q ) C C (g )
A
B
C
温度T时,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为:
r G m ( T ) A G m ,( A T ) B G m , ( B T ) C G m , ( C T )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化学平衡
浓度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会使离 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次数增加,从 而提高了沉淀的溶解速率。
同离子效应
当溶液中存在与沉淀组成相似的 离子时,这些离子会与沉淀产生 同离子效应,使沉淀溶解平衡向 溶解方向移动。
沉淀溶解平衡应用
01
02
03
沉淀分离
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可以将溶液中的不同组分 通过沉淀的方式进行分离 。
05
配位平衡
配位反应基本概念
01
配位体
提供配位原子的分子或离子
02
中心原子
接受配位体的原子
03
04
配位键
配位体中的孤电子对与中心原 子形成的共价键
配位数
中心原子与配位体形成的配位 键数目
配位平衡常数计算
01
配位平衡常数表达式:$K_{f} = frac{c(M^{n+})
cdot c(L)}{c(M^{n+}) cdot c(L)}$
材料科学中化学平衡应用
陶瓷材料制备
01
通过控制化学反应平衡,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陶瓷材料
。
高分子材料合成
02
利用聚合反应的平衡条件,合成具有特定分子量和分布的高分
子材料。
金属材料制备
03
通过控制冶金反应平衡,制备具有特定成分和组织结构的金属
材料。
生命科学中化学平衡应用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如酶与底物之间的反应平 衡、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结合平衡等。
提纯和精制
通过调节溶液的pH、温度 等条件,使沉淀溶解平衡 向溶解方向移动,从而得 到纯净的物质。
工业生产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化学平衡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化学平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大学无机化学课件,章节为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正反两个化学反应的速率相等时,系统的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具体内容包括:1. 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表达式;2. 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等;4. 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2. 使学生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难点: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段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平衡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讲解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及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影响因素分析:讨论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4. 平衡移动原理:讲解平衡移动原理,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平衡常数和平衡移动原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3. 平衡移动原理及应用七、作业设计N2(g) + 3H2(g) ⇌ 2NH3(g)2. 分析下列实际问题:某工厂生产氨气,反应为 N2(g) + 3H2(g) ⇌ 2NH3(g)。
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调整温度和压力以提高氨气的产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平衡常数、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辅导?2. 拓展延伸: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化学平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化肥生产、合成橡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H 2 ][CO2 ] x x Kc 9 [CO ][H 2O] (0.02 x )(0.02 x )
x
x
mol.L-1
x = 0.015 mol.L-1 ,[H2] = [CO2] = 0.015 mol.L-1
转化率为:(0.015/ 0.02)×100%=75% 同理,可求得当Kc=4和Kc=1时,CO转化率分别为 67%和50%。所以,K越大,转化率越大。
g
' H ' B
h
(C / C ) (C / C ) 令 QC a b (C / C ) (C / C )
' G ' A
g
h
浓度 商
QC rG RT ln KC
同理,对于气相反应:
rG RT ln K P
' ' ( PG / P ) g ( PH / P )h RT ln ' ' ( PA / P )a ( PB / P )b
[ NO2 ]2 / 3 1/3N2O4 (g) ≒ 2/3NO2 (g) K 3 0.72 1/ 3 [ N 2O4 ] K1 = (K2)2 = (K3)3 ③ K正×K逆=1
(4) 平衡转化率
转化率就是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百分数,即:
平 衡 时 已 反 应 的 反 应浓 物度 100% 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rG RT ln KC
K3 ø= K1 ø× K2 ø
从经验平衡常数表达式推导: K3= K1× K2
【例3】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1) HCN ⇋ H+ + CN- K1 ø= 4.9×10-10 (2) NH3 +H2O ⇋ NH4+ +OH- K2 ø= 1.8×10-5 (3) H2O ⇋ H+ + OH- Kw ø= 1.0×10-14 试计算下面反应的平衡常数: (4) NH3 + HCN ⇋ NH4+ + CN- 解: (4) = (1) + (2)-(3) 根据多重平衡规则:
⊿rG1
ø
[ SO3 ] K1 [ SO2 ][O2 ]1 / 2
⊿rG2ø
<3> SO2+NO2 ≒SO3+NO ⊿rG3ø
从反应式看: <3> = <1> + <2>
[ NO][O2 ]1 / 2 K2 [ NO2 ] [ SO3 ][NO] K3 [ SO2 ][NO2 ]
⊿rG3ø=⊿rG1ø+⊿rG2ø
g h g
nB RT PB [ B]RT V nH RT PH [ H ]RT V
h
( PG ) ( PH ) [G] [ H ] ( g h a b ) Kp ( RT ) a b a b ( PA ) ( PB ) [ A] [ B]
∴ Kp = Kc (RT) △n , 当△n=0 时, Kp = Kc △n = g+h - (a+b)。 △n是反应式中生成物和反应物计量系系数之差。
4.1.2 化学平衡
N2O4 (g) ≒ 2NO2 (g) V V正 无色 棕红色 N2O4气体
动态平衡
V逆 V正= V逆
≠0
t 在可逆反应体系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时反应 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即动态平衡.
氧化还原 平衡
电离平衡 平衡类型
沉淀溶解 平衡
配位平衡
§4.2
平衡常数
∴ Pi= xi P
[ NO2 ]2 在373K时: 0.37 [ N 2O4 ]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之比为常数。
对于任一个可逆反应aA + bB ≒ gG+ hH [G ]g [ H ]h 浓度平衡常数: Kc a b (液相反应) [ A] [ B] 压力平衡常数:
([G ] / C ) ([H ] / C ) Kc ([ A] / C )a ([B] / C )b
g h
' ' (CG / C ) g (C H / C )h QC ' ' (C A / C )a (C B / C )b
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少产物浓度,使浓度商Q减 小, Q < K ø ,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大产物浓度,Q>K ø ,化 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反应物和产物同时增大或减小时: (1) 若a+b=d+e,平衡不移动; (2) 若a+b ≠ d+e, C↑,平衡向分子数目减少的方向移动; C↓,平衡向分子数目增多的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
§4.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4.2 平衡常数 §4.3 化学平衡的移动
§4.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4.1.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1.2 化学平衡
4.1.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1、不可逆反应: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2、可逆反应 (1)概念: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一个方向又 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a.可逆程度不同,有的彻底向右进行, 有的则不然. b. 对于同一反应, 在不同的条件下,可逆性也会不同. 例: 2H2 (g) +O2 (g) ≒2H2O (g) 873K-1273K时,生成水 的方向占优势 4273-5273K时,分解过 程占优势
[ PA ] / P ,[ PB ] / P ,[ PG ] / P 和[ PH ] / P 称为相对压力, 其中P ø=101325 Pa
Kp ø= Kp(P ø) a+b-g-h
[例2] 某温度下反应A(g) ≒ 2B(g)达到平衡时, PA=PB=1.00×105Pa, 求Kp ø。
1. 增大反应物分压或减少产物分压,平衡向正向移动。 2. 减少反应物分压或增大产物分压,平衡向逆向移动。 3. 改变平衡体系的总压力时: (1) 若a+b=g+h,平衡不移动; (2) 若a+b ≠ g+h , P总↑,平衡向气体分子数目减少的方向移动; P总↓,平衡向气体分子数目增多的方向移动。
解:
2 5 5 2 ([ P ] / p ) ( 1 . 00 10 Pa / 1 . 01 10 Pa ) B Kp 0.99 5 5 ([PA ] / p ) (1.00 10 Pa / 1.01 10 Pa)
若以分压直接代入公式,则得经验平衡常数:
PB (1.00 10 Pa) 5 Kp 1.00 10 Pa 5 PA (1.00 10 Pa)
4.3.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aA + bB ≒ gG+ hH
g h ([ P ] / p ) ([ P ] / p ) G H Kp ([PA ] / p )a ([PB ] / p )b
' ' ( PG / P ) g ( PH / P )h QP ' ' ( PA / P )a ( PB / P )b
' G ' A
g
' H ' B
h
此时, CA’、 CB’ 、CG’和 CH’分别等于平衡浓度。
rG RT ln KC
rG RT ln K C
(C / C ) (C / C ) RT ln (C / C )a (C / C )b
' H ' B
' G ' A
对于液相反应aA + bB ≒ gG+ hH
(C / C ) (C / C ) rG rG RT ln a b (C / C ) (C / C )
' G ' A
g
' H ' B
h
当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时, △rG = 0,则:
(C / C ) (C / C ) rG RT ln a b (C / C ) (C / C )
4.3.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改变平衡常数)
rGm RT ln K
△r Gm ø = △r Hm ø – T. △r Sm ø
- RTlnK
ø=
△rH mø – T .△rS mø
r H m r S m ln K RT R
QP rG RT ln KP
QP为分压商
Q = K ø,⊿rGT,P=0,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 < Kø,⊿rGT,P<0,正向自发进行,至Q = K 为止 Q > K ø,⊿rGT,P>0,逆向自发进行,至Q = K 为止
4.2.3 利用多重平衡规则计算平衡常数 <1> SO2+1/2 O2 ≒ SO3 <2> NO2 ≒ NO+ 1/2 O2
5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计算Kp ø时,一定要代入相对分压值,不能将 气体得分压值Pi直接代入,否则会产生错误。
(3) 化学平衡与⊿rG的关系
温故而知新 自发反应过程的判断的依据:
⊿rG ⊿rG ⊿rG
T,P<0 T,P T,P
反应自发进行
=0 反应是可逆的,处于平衡状态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化学等温式
当△n≠0 时, Kp ≠Kc
(3) 平衡常数表达式地书写规则 ① 纯固体,液体和稀溶液中水的浓度不写入K的表达式;
② K值与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 例:在373K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