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因素和肝病
中医如何调理情志失常引起的肝病

中医如何调理情志失常引起的肝病在中医理论中,情志与脏腑的健康息息相关,其中情志失常对肝脏的影响尤为显著。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具有疏泄、藏血等重要功能。
当情志失常时,很容易导致肝脏的功能失调,从而引发各种肝病。
那么,中医是如何调理情志失常引起的肝病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情志失常与肝病的关系。
中医认为,“怒伤肝”,过度的愤怒、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
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
此外,情志失常还会影响肝脏的藏血功能,导致肝血不足,进一步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对于情志失常引起的肝病,中医调理的方法多种多样。
中药调理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出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柴胡疏肝散。
这个方剂中的柴胡、枳壳、香附等药材,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缓解因情志不畅导致的肝气郁结。
对于肝血不足型的患者,则可能会使用四物汤进行调理,以补充肝血,滋养肝脏。
除了中药调理,中医还注重饮食调理。
在饮食方面,建议患者多吃一些具有疏肝理气、养肝血作用的食物。
例如,玫瑰花茶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枸杞可以滋补肝肾;菠菜、猪肝等食物富含营养,有助于养肝补血。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
针灸疗法在调理情志失常引起的肝病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太冲穴、肝俞穴等,可以调节肝经的气血运行,达到疏肝理气、养肝柔肝的目的。
艾灸也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温通经络,促进肝脏的气血循环。
情志疗法同样不可忽视。
中医强调“以情胜情”,即通过一种情志来克制另一种情志。
比如,对于愤怒过度的患者,可以用喜乐的情绪来缓解,比如听一些欢快的音乐、看一些喜剧等。
同时,患者自身也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的情志波动。
可以通过练习冥想、瑜伽、太极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此外,生活起居的调理也对肝病的恢复至关重要。
中医如何辨别不同类型的肝病

中医如何辨别不同类型的肝病中医对于肝病的辨别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与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志调节等密切相关。
当肝脏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在身体的多个方面表现出症状,通过对这些症状的综合分析,中医可以辨别不同类型的肝病。
首先,从面色和神态来看。
如果一个人的面色发青,尤其是在眼眶周围,或者面部晦黯无光泽,神情抑郁、烦躁易怒,这可能提示肝脏出现了问题。
中医认为,青色主肝病,而肝主情志,当肝气不舒、肝郁气滞时,人的情绪容易波动,表现出烦躁、易怒或者抑郁等。
其次,观察眼睛。
中医有“肝开窍于目”的说法。
如果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眼屎增多,或者眼睛发黄(黄疸),都可能是肝病的表现。
眼睛发黄通常是肝胆湿热的典型症状,这是由于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
再看舌头。
舌头的变化也能反映肝脏的状况。
如果舌头两边发红,多提示肝经有热;舌苔黄腻,可能是肝胆湿热;舌苔薄白,可能是肝气郁结。
脉象也是中医诊断肝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弦脉是肝病常见的脉象,表现为脉象挺直而长,如按琴弦。
但脉象的判断需要专业的中医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来进行。
从症状方面来说,胁肋部的疼痛是肝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中医认为,胁肋为肝经循行的部位,如果出现胁肋胀痛、刺痛、隐痛等,都可能与肝病有关。
胀痛多为肝气郁结,刺痛多为瘀血阻滞,隐痛多为肝阴不足。
此外,消化不良也是肝病可能导致的症状。
中医认为,肝木克脾土,当肝脏出现问题时,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
如果是肝郁气滞,还可能出现胃脘胀满、嗳气等症状。
对于女性来说,月经不调也可能与肝病有关。
如果出现月经提前、月经量多、色红,多为肝火旺盛;月经推迟、月经量少、色淡,多为肝血不足。
在睡眠方面,失眠多梦、容易惊醒,或者嗜睡、困倦无力,都可能是肝脏功能失调的表现。
肝郁化火时,容易出现失眠多梦;肝血不足时,可能会嗜睡、困倦。
中医还会通过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病史来辅助诊断肝病。
比如,长期饮酒、过度劳累、情绪抑郁、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都可能损伤肝脏。
中医如何认识肝脏与情志的关系

中医如何认识肝脏与情志的关系一、关键信息1、中医理论中肝脏的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2、情志的概念与分类喜、怒、忧、思、悲、恐、惊3、肝脏与情志的相互关系肝脏对情志的调节作用情志异常对肝脏的影响4、常见的因情志导致肝脏疾病的症状与诊断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5、中医调理肝脏与情志关系的方法中药调理针灸推拿情志疗法二、协议内容11 中医理论中肝脏的生理功能中医认为,肝脏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是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其次是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111 主疏泄的具体表现肝气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
肝气疏泄,调畅气机,使全身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畅达有序。
若肝气疏泄失常,可致气机失调,出现诸多病症。
112 主藏血的意义肝藏血,能根据机体的需要,调节血液的分配。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
但随着机体活动量的增减、情绪的变化、外界气候的变化等,肝脏会相应地调节血量。
12 情志的概念与分类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同的情绪状态。
这些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然而,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和调节能力,就会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疾病。
121 喜喜是心情愉悦、欢乐的表现。
适度的喜悦可以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有益于身体健康。
但大喜过度,则会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至失神狂乱等症状。
122 怒怒是指愤怒、恼怒。
适度的怒可以抒发肝气,但暴怒或长期愤怒,则会导致肝气上逆,出现面红目赤、头晕头痛,甚至昏厥等症状。
123 忧忧是忧愁、苦闷。
过度忧愁会损伤肺气,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124 思思是思考、思虑。
过度思考会损伤脾气,导致脾气郁结,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状。
情绪与肝脏密切相关

情绪与肝脏密切相关
温馨提示:很多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在确诊知道自己得了这样的疾病后,通常会忧心忡忡、郁郁寡欢。
其实这样反而会加重病情,使病情恶化,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对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
很多患者在患上乙肝之后,总是烦恼不断,婚姻、家庭、交友、工作、前途无一不是时时在折磨自己。
这一切应了古人一句话: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这些烦恼?患上乙肝,身体虽然被病毒感染,但我们的心境应保持快乐的净土,多想想那些愉快的事情,多品味一下生活的乐趣,不要被悲观、绝望所窒息,超越烦恼,面对现实,从容对待,科学调理,这是乙肝康复的重要前提。
情绪与肝脏疾病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而气机通畅,气血畅达又依赖于人的精神状态的舒畅开朗,故肝与情志活动关系尤为密切,中医讲的肝喜条达理论,就是说积极乐观,舒畅开朗的情绪是肝脏正常的前提。
在病理情况下,由于情志致病,都会导致气机紊乱,影响血液运行,因此情志过度均可伤及肝之疏泄功能。
现代医学认为,当人情绪低落时,人体的免疫力就下降,使人容易得病,而暴怒、抑郁会使人处于不平静状态,使肾上腺素分泌异常而损害机体的主要器官肝脏,从而导致诱发肝脏疾病或使原有的肝脏疾病加重,乃至迅速恶化。
在肝脏疾病的恢复阶段,如果情绪失常,亦可出项肠蠕动增快,导致腹泻,就会使口服药物不能在肠道很好吸收。
情绪抑郁使血液流动淤滞,影响肝细胞的再生及肝脏的代偿能力,不利肝病的恢复。
情绪能影响患者的肝脏疾病,所以家中有这样患者的人,更应该让您家中的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心态总能化解生活中的不愉快。
情志失调与内脏功能失衡有何关联

情志失调与内脏功能失衡有何关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气得吃不下饭”“愁得睡不着觉”这样的表述。
其实,这些看似平常的情绪反应,背后隐藏着情志失调与内脏功能失衡之间的紧密关联。
情志,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状态。
而内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器官,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生理功能,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转。
当情志出现失调时,往往会对内脏的功能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先来说说“怒”这种情志。
当一个人愤怒时,会感觉到气血上涌,面红耳赤。
这是因为愤怒会导致肝气上逆。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气血运行的作用。
长期的愤怒情绪,容易使得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
肝脏功能失调,可能会出现胁肋胀痛、口苦咽干、月经不调等症状。
同时,肝气横逆还可能侵犯脾胃,导致脾胃的消化功能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问题。
“喜”本来是一种让人愉悦的情志,但过度的喜悦也并非好事。
“大喜伤心”,过度的喜悦会使得心气涣散。
心主血脉,心气涣散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搏动和血液的运行,导致心慌、心悸、失眠等症状。
“忧思”过度,则容易损伤脾脏。
脾脏主运化,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输送到全身。
当一个人长时间处于忧愁、思虑的状态时,脾的运化功能会受到抑制,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身体消瘦、乏力等症状。
“悲”与“恐”则主要影响肺和肾。
悲伤过度,肺气耗伤,会出现气短、咳嗽、乏力等症状。
恐惧过度,会损伤肾气,导致肾气不固,出现尿频、遗尿、遗精等问题。
内脏功能的失衡,同样也会影响情志。
比如,肝脏功能失调,肝气郁结,人就容易变得烦躁易怒或者抑郁寡欢。
心脏功能不好,心血不足,人可能会变得心神不宁,容易惊恐、焦虑。
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差,人可能会因为身体的不适而情绪低落、忧愁。
现代医学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情志失调与内脏功能失衡的关联。
当我们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时,身体会分泌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
肝脏的五行属性如何影响情志失调

肝脏的五行属性如何影响情志失调在中医理论中,肝脏被赋予了独特的五行属性,其与情志失调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微妙的关联。
要理解这一关系,我们首先得明晰肝脏在五行中属木。
五行学说认为,木具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的特性。
肝脏就如同春天里蓬勃生长的树木,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调节脾胃之气的升降,以及胆汁的分泌排泄等。
当肝脏的功能正常时,人体的情志活动也会处于一个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然而,一旦肝脏的五行属性出现异常,就极易导致情志失调。
情志,简单来说,就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
而肝脏的五行属性与情志中的怒关系最为密切。
中医常说“肝主怒”,当肝脏的疏泄功能失调时,人就容易出现易怒、暴躁的情绪。
比如说,一个人长期处于肝气郁结的状态,气血运行不畅,就好像树木的枝干被束缚住,无法自由伸展。
这种情况下,内心的郁闷和压抑就容易化作怒火,一点小事就能让其大发雷霆。
肝气郁结是导致情志失调的常见原因之一。
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压力、生活负担、人际关系紧张等。
这些压力长期积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解,就会影响到肝脏的疏泄功能。
肝气不能正常疏泄,气血瘀滞,人就会感到心情郁闷、烦躁不安,总是唉声叹气,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时间久了,还可能出现失眠、多梦、头痛、月经不调等一系列症状。
与之相反,肝气上逆也是一种常见的肝脏五行属性失衡状态。
当人情绪过于激动,如暴怒,就会导致肝气升发太过,气血上冲。
这时候,人会表现出面红目赤、头晕头痛、甚至突然昏厥等症状。
就好像一阵狂风猛地吹过树林,树枝被吹得剧烈摇晃,甚至可能折断。
在情志上,这种人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脾气,情绪波动极大,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除了肝气郁结和肝气上逆,肝阳上亢也是影响情志的一个重要因素。
肝阳上亢多由肝肾阴虚,不能制约肝阳所致。
这类人常常感到头晕耳鸣、头目胀痛、急躁易怒,同时还可能伴有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状。
从情志角度探讨肝病的影响与心理护理

从情志角度探讨肝病的影响与心理护理作者:马素玲来源:《健康科学》2018年第12期摘要:情志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情感反映,表现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称之为”七情”一般情况下不具致病性。
一旦情绪变化过激,则往往导致脏腑气机失调而成为病因。
笔者在多年对肝病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人的情绪变化中,尤其是恼怒、焦虑、忧思过度时对肝病影响甚大,而对肝病患者采取恰当地心理护理,常能收到良好效果。
兹就观察所得及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中医病因;情志;肝病;心理护理1、情志对肝病的影响1.1诱发肝病1.1.1诱发重症肝炎过激的情绪变化、如暴怒、悲愤,可诱发重症肝炎。
尝遇一患者,平时夫妻感情不和,日前因与朋友打麻将回家过晚,其妻借故与之吵嘴,怒骂讥讽,不堪入耳。
患者郁闷悲愤,茶饭不思,次日感肝区疼痛,恶心欲呕,身目发黄。
查肝功能TbiL342μmol/L,PTA29%(凝血酶原活动度),以急性重症肝炎收住院。
其妻非但未来探视,误其装病,盛怒之下,病情迅速恶化,终至救治无效而死亡。
1.1.2诱发慢肝活动慢性肝病患者静止期多无任何自觉症状,肝功能亦多正常,但外界刺激导致情绪变化,则可出现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损害而使肝炎发作。
如一男性患者,从事商贾生意,每因生意失利,或与客户、同事、家人发生矛盾时,即感两胁作痛,纳差厌油,便溏尿黄,肝功能随之异常,非住院治疗静养不能平复,屡试屡验。
1.2影响肝功能检测指标患者情绪好坏往往直接影响肝功能检测指标,而以转氨酶(ALT、AST)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为明显。
我们曾收治1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男,14岁,学生。
入院时总胆红素214μmol/L,谷丙转氨酶(ALT)1362μ/L,谷草转氨酶(AST)736μ/L,住院三周后,转氨酶降到正常,TBiL降至46umol/L。
患者满怀喜悦,预计1月即可返校学习。
第四周检查时黄疽停留在44umol/L,因计划和希望落空,遂烦躁吵闹,不愿配合治疗。
中医肝病理病机

中医肝病的病理病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肝气郁结: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气郁结是肝病的主要病机。
情志不畅、饮食不节、饮酒过度等原因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引发肝病。
肝气郁结还会导致气机不畅,影响脾胃运化,引发脾胃湿热、气滞血瘀等病变。
2. 肝肾不交: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而肾主藏精,肝肾不交是肝病的常见病机。
肝肾不交会导致肝肾相互失调,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引发肝病。
肝肾不交还会导致肝肾阴阳失衡,引发阴虚阳亢、肝火上炎等病变。
3. 脾胃失调:中医认为脾胃是生化之源,脾胃失调是肝病的常见病机。
脾胃失调会导致脾胃湿热、气滞血瘀等病变,进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引发肝病。
4. 气血不足: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不足是肝病的常见病机。
气血不足会导致肝脏功能减退,引发肝病。
综上所述,中医肝病的病理病机主要包括肝气郁结、肝肾不交、脾胃失调和气血不足等方面。
针对不同的病机,中医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方
法,如疏肝理气、养肝护肝、健脾养胃等,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
情志病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是什么

情志病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气得我肝疼”“吓得小心脏扑通扑通跳”“愁得吃不下饭”之类的话语。
这些看似普通的表述,其实反映了情志与我们身体五脏六腑之间紧密的联系。
那么,情志病与五脏六腑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情志病。
简单来说,情志病就是由于情绪、情感的过度波动或者长期压抑而导致的身心疾病。
比如焦虑、抑郁、易怒、过度悲伤等不良情志,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就可能会引发身体的各种不适和疾病。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六腑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
当我们长期处于愤怒、压抑或者郁闷的情绪中时,就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的人可能会出现胁肋胀痛、胸闷不舒、月经不调等症状。
而且,肝郁久了还可能化火,表现为头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等。
所以,那些动不动就发火或者总是郁郁寡欢的人,往往肝脏的功能会受到影响。
心主神明,主宰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过度的惊喜或者长期的焦虑、恐惧,都可能会损伤心气。
心气不足的人,容易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
就像有些人在经历了巨大的惊喜之后,可能会心跳加速、头晕目眩,这就是心气受到了影响。
而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人,往往会睡眠不好,精神恍惚,这也是心的功能失调的表现。
脾主运化,在志为思。
如果一个人思虑过度,就会影响到脾的运化功能。
我们常说“思则气结”,意思就是过度的思考会导致脾气郁结,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症状。
很多学生在面临重要考试的时候,由于精神高度紧张,思虑过多,就会出现吃不下饭、肠胃不适的情况,这就是脾受到了影响。
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悲。
过度的忧伤和悲哀会损伤肺气,导致肺气不足。
肺气不足的人,容易出现气短、咳嗽、乏力等症状。
那些遭遇重大挫折或者失去亲人后长时间沉浸在悲伤中的人,往往会感到身体虚弱,容易生病,这就是肺受到了损伤。
肾主藏精,在志为恐。
过度的恐惧会损伤肾气,导致肾气不固。
浅谈情志对肝病的影响与心理护理

差 、 心 厌 油 、 胀 、 痛 、 溏 。肝 功 能 与 自觉 症 状 恶 腹 胁 便
往 往 不 存 在 必 然 联 系 , 肝 功 能 异 常 而 无 自觉 症 状 有
者 , 有 肝 功 能 轻 度 异 常 而 自觉 症 状 明显 者 , 肝 功 亦 有 能 指 标 恢 复 正 常 而 自觉 症 状 不 改善 者 。 而 自觉 症 状 的有 无 、 重 与 患 者 情 志 变 化 关 系 十分 密 切 , 其 是 轻 尤
1 1 2 诱 发 慢 肝 活 动 慢 性 肝 病 患 者 静 止 期 多 无 ..
达 、 格 温和 、 养 素质高的患者 , 旦药物对症 , 性 修 一 则 能 收 到 满 意 疗 效 ; 之 , 情 焦 虑 , 愁 善思 、 躁 易 反 心 多 急 怒 , 横无 理之人 则对 药物 的应答 性差 , 效甚 微 , 蛮 收 且 病情极 易反复 , 绵难 愈。 缠
1 1 1 诱 发 重 症 肝 炎 过 激 的 情 绪 变 化 、 暴 怒 、 .. 如 悲 愤 , 诱 发 重 症 肝 炎 。尝 遇 一 患 者 , 时 夫 妻 感 情 可 平
不和 , 日前 因与 朋 友 打 麻 将 回家 过 晚 , 妻 借 故 与之 其 吵 嘴 , 骂 讥 讽 , 堪 入 耳 。 患 者 郁 闷 悲 愤 , 饭 不 怒 不 茶 思 , 日感 肝 区疼 痛 , 心 欲 呕 , 目发 黄 。 查 肝 功 次 恶 身
2 肝 病 心 理 护 理
任 何 自觉 症 状 , 功 能 亦 多 正 常 , 外 界 刺 激 导 致 情 肝 但
绪 变 化 , 可 出现 临 床 症 状 和 肝 功 能 损 害 而 使 肝 炎 则
发 作 。 如 一 男 性 患 者 , 事 商 贾 生 意 , 因 生 意 失 从 每 利 , 与 客 户 、 事 、 人 发 生 矛 盾 时 , 感 两 胁 作 或 同 家 即
肝脏的五行属性如何影响情志失调

肝脏的五行属性如何影响情志失调在中医理论中,肝脏被赋予了独特的五行属性,其与情志的失调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理解肝脏的五行属性对情志失调的影响,对于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
木具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的特性,而肝脏在人体中也具有类似的生理功能和情志表现。
肝脏主疏泄,能够调节人体气血的运行,保证气血的通畅。
同时,肝脏也与人的情志密切相关,当肝脏的功能出现异常时,往往容易导致情志失调。
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人体的气血运行就会顺畅,情志也会保持舒畅。
反之,如果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疏泄不及,表现为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的人常常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总是感到心中有一股闷气无法抒发,对事物缺乏兴趣,容易唉声叹气。
这种情志状态长时间持续,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健康,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另一种情况是疏泄太过,导致肝气上逆。
此时,人的情绪容易急躁、易怒,表现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长期的肝气上逆还可能引发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等症状。
从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看,肝脏的五行属性也影响着其他脏腑的功能和情志。
例如,木生火,肝木为母,心火为子。
当肝脏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影响到心的功能,导致心神不安,出现失眠、多梦、心烦等情志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情志失调也会反过来影响肝脏的功能。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中,会导致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
比如,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容易使人肝气郁结;而突然的暴怒、过激的情绪则可能导致肝气上逆。
此外,季节的变化也与肝脏的五行属性和情志失调有关。
春季属木,与肝脏相应。
在春季,人体的肝气相对旺盛,如果此时不能顺应自然规律,调节好情志和生活起居,就容易出现肝脏的问题和情志失调。
比如,春季容易出现肝火上亢,表现为情绪急躁、易怒等。
为了预防和调理由于肝脏五行属性导致的情志失调,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肝脏的五行属性与情志的关系是什么

肝脏的五行属性与情志的关系是什么在中医理论中,肝脏具有独特的五行属性,并且与情志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微妙的关系。
理解这种关系对于维护身心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里五行的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滋生,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而肝脏在五行中属木。
木的特性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点。
肝脏就如同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树木,具有疏泄、藏血等重要功能。
其疏泄功能能保证全身气血的通畅运行,促进脾胃的运化,调节情志活动等。
那么,肝脏的五行属性与情志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情志,简单来说,就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状态。
在中医理论中,肝脏主情志中的“怒”。
当一个人的肝脏功能正常时,其情志表现也相对稳定平和,遇到事情能够以较为理性和冷静的态度应对,不容易轻易动怒。
反之,如果肝脏的功能出现异常,比如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等,就容易导致情绪上的波动,表现出易怒、暴躁等情绪。
肝气郁结,多是由于长期的情志不舒、抑郁压抑,使得肝气无法正常疏泄,气血运行不畅。
这时候,人往往会感到心情郁闷、烦躁易怒,胸部和胁肋部可能会有胀痛感,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等症状。
这种情况下的“怒”,更多的是一种压抑后的爆发,是身体内部失衡在情志上的反映。
肝火上炎,则是由于肝气郁结时间过长,或者由于外界的火热之邪侵袭肝脏,导致肝火亢盛。
这时的人会表现出头痛、目赤、口苦、急躁易怒等症状。
这种“怒”往往来得更为强烈和突然,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难以控制。
此外,长期的愤怒、暴躁等不良情绪,也会反过来伤害肝脏。
“怒伤肝”这句俗语并非毫无道理。
过度的愤怒会导致肝气上逆,甚至出现吐血、昏厥等严重情况。
同时,长期的愤怒情绪还会进一步加重肝气郁结或肝火上炎的症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为了保持肝脏的健康,维持良好的情志状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当遇到让自己愤怒的事情时,要尽量保持冷静,可以通过深呼吸、暂时离开现场等方式让自己先平静下来,避免在情绪激动时做出冲动的行为或说出伤人的话。
肝与情志——精选推荐

肝与情志在祖国医学中,对肝的论述颇多。
五⾏中肝属⽊,为五脏之冠,将军之府,有统领五脏之功。
肝是⼈体⽓⾎运⾏的总枢和调控中⼼,其阴阳属性归阴中之阳,⼜称厥阴。
具有升发、喜达、恶抑郁,主疏泄,调理⽓机,通利三焦⽔道。
⽓的升降出⼊皆赖于肝,肝藏⾎,调节⾎量;肝主情志,藏魂。
肝乃六郁之⾸,喜、怒、忧、思、悲、恐、惊,对情志变化影响很⼤。
百病皆⽣于⽓,若肝⽓亢奋,肝疏泄失调时,可见失眠、多梦等证,故在《素问.宣明五⽓篇》中有这样的记载:“肝藏魂”。
魂属于精神活动,肝⽓疏泄条达⽽情志正常,叫做藏魂。
如果肝病⽽多恶梦,神志不安,可谓魂不藏。
肝藏魂体现了精神活动和内在脏器的联系。
故《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肝者,将军之府,谋虑出焉”之说。
因为情志活动,是神的表现之⼀,⽽神是精⽓的外在表现。
肝之疏泄,对⽓机的调畅有重要作⽤,因此,⼈的精神情志活动除了由⼼所主之外,与肝的关系也⼗分密切。
只有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机调畅的情况下,⼈才能⽓⾎和平,⼼情舒畅。
如果肝失疏泄,对⽓机不调,就可以引起情志异常变化,表现为抑郁或亢奋两个⽅⾯。
肝⽓抑郁,则见胸胁胀满、郁郁不乐,多疑善虑,甚则闷闷⼈欲哭;肝⽓亢奋,则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胀头痛,⽬眩头晕等症。
肝病,疏泄失职,常表现精神情志的异常。
反过来,外界的精神刺激,特别是郁怒,⼜常可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出现肝⽓郁结,⽓机不调等病变,所以⼜有“肝喜条达⽽恶抑郁”及“暴怒伤肝”的理论。
说到抑郁,实际上是属于⼈的情志变化中的⼀种,是⼤脑对外界刺激的病理性反应。
在中医理论中,⼈的情志活动,除了为⼼所主任宰外,还与肝的疏泄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肝的变化对⼈的情志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简介赵宇辉,男,满族。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长春国鹊堂中医馆满医药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满医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满医药分会理事,《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编委,吉林省新诗学会会员,长春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学社社员。
从情志角度探寻肝病者发病机制及护理措施

3 1热情诚恳 精心给予全面照顾 人 . 在患病后 , 常有恐惧、紧张 、苦闷、悲哀等 不 良情绪 ,迫切需要 亲人或 医护人 员的关 心和 照顾 。良好 的精 神与情绪对肝脏疾病 的冶疗和预后有很大的关 系,这时情志与 肝脏疾病是相辅相成 的,保持开 朗乐观的 思想情绪 ,对战胜 自己疾病充满信心和意 志顽强的人 , 将有利抗 邪能 力的提高 , 促进 疾病 向好的方向转化 。 因此 , 医护人员在和 病人接触过程 中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 去关心体贴、 安慰同情病人 的病痛 , 用微笑 和实际行动来化解病人与我们医务工作者 的隔阂。 自己的语言、 除 态度外 , 还应重视 病室环境和病人周 围的人和事 ,全面进行 照顾 。如主动介绍 医院规章制度和 同病室 的病友. 安置优雅舒适 的病室等 , 使病 员感 到如同家里一样温暖 、 亲切和舒适 , 能很快 安下心来接受治疗和护理 。 某些对治疗缺 乏信心而终 日忧心忡忡的病 员,可安置与 性格开 朗,对治疗充满信心的或治疗效果 理想的病 员在一起 , 以相互开导 、 启发和影 响, 可去忧解烦 , 强其信心 , 增 指导病人听 柔和舒缓的音乐愉悦 身心 陶冶情操 。 3 2 因人 而 异 , 到 有 的 放 矢 病 人 . 做 来 自社 会 各 个方 面 , 人 的性 格 、 龄 、 各 年 爱 好、 生活 习惯 、 经济.况和病证不同 , 隋 会产 生 不 同 的情 绪 。 此 , 理 人 员要 在 全 面 了 因 护 解情况的基础上 ,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护
的 目的 。
2、肝 脏
2 1 从 西 医角 度 分析 肝 脏 是 人体 的一 . 个 巨大 的 “ 工 厂 ” 化 ,具 有 六 大 功 能 :① 代 谢功能 ②胆汁生 成和排泄 ③解毒作用④免 疫 功 能 ⑤凝 血 功 能 ⑥ 其 它 :肝 脏 参 与 人 体 血容量的调节 , 热量的产生和水、 电解质的 调节 。 如肝脏损害时对钠、钾 、 、 铁 磷等电 解质调节失衡 , 常见的是水 钠在体内潴 留, 引起水肿 、腹水等 。 2 2 中医学 中肝位 于右 肋 ,与胆相 . 表 里 。肝开 窍 于 目,在体 合筋 ,其华 在 爪 。肝的主要 功能是 主疏泻 ,其性 升发 , 喜 条 达 恶 抑 郁 , 体 阴 用 阳 ( 称 为 刚 又 脏 ) 能 调 畅 气 机 ,疏 泻 胆 汁 , 促 进 胃 , 肠 消化 ,调 节 精神 情 志 ,有 助于 女子 调 经 ,男子 泻精 。 肝又 主藏 血 ,具 有储 藏 血 液 ,调 节 血 量 的功 能 。 肝 的 病 变 主 要 反 映 在疏 泻失 常 ,气机 逆乱 ,精 神 情志 变 异 ,消 化 功 能 障 碍 ; 肝 不 藏 血 , 全 身 失 养 ,筋膜 失 濡 。临 床 常见 症状 有精 神抑 郁 ,烦 躁 ,胸 胁 , 少 腹 胀 痛 ,头 晕 目眩 , 颠 顶痛 ,肢 体 震颤 ,手足 抽搐 ,以及 目
肝脏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关系是什么

肝脏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关系是什么嘿,咱们来聊聊肝脏的生理功能和情志之间那千丝万缕的关系。
你知道吗,肝脏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个“超级工厂”,承担着众多至关重要的任务。
它能合成蛋白质、代谢营养物质,还能帮着解毒,就像一个默默守护我们健康的卫士。
先来说说肝脏合成蛋白质这事儿。
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可多了去了,比如白蛋白,它就像一个勤劳的搬运工,把各种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需要的地方。
有一次我在医院实习,碰到一个患者,因为肝脏出了问题,白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身体浮肿。
那肿起来的样子,让人看了真心疼。
从那时候起,我就深深感受到肝脏正常工作是多么重要。
再讲讲代谢营养物质这个功能。
肝脏能把我们吃进去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进行处理和转化。
就好比一个有条不紊的调度员,把各种“资源”分配得恰到好处。
记得有一回,我去朋友家吃饭,他不小心吃了太多油腻的东西。
后来他跟我说,感觉自己的肝脏都在“抗议”,整个人都不太舒服。
这让我更加明白,肝脏在代谢营养物质方面的工作可不能有丝毫马虎。
然后就是解毒啦。
肝脏就像一个超级净化器,把我们身体里的各种有害物质转化或者排出体外。
我曾经观察过一些长期酗酒的人,他们的肝脏负担很重,解毒功能下降,身体也跟着出现各种毛病。
说完肝脏的生理功能,咱们再聊聊情志。
情志这东西,简单说就是我们的心情和情绪。
中医认为,怒伤肝。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就拿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来说吧。
我有个同事,工作压力特别大,脾气也变得特别暴躁,动不动就发火。
结果时间一长,他去体检的时候发现肝脏指标不太正常。
医生就叮嘱他,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别总是生气。
反过来想,如果肝脏出了问题,也会影响我们的情志。
当肝脏的生理功能受到损害时,人可能会变得容易疲劳、焦虑或者抑郁。
我之前遇到过一位病人,因为肝脏疾病,整个人都没了精神,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心情也总是很低落。
所以啊,咱们得好好呵护肝脏,保持良好的情志。
别动不动就发火生气,遇到烦心事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肝脏的五行属性与情志失调的关系是什么

肝脏的五行属性与情志失调的关系是什么在中医理论中,肝脏具有独特的五行属性,并且与情志失调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微妙的关系。
要深入理解这一关系,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中医五行学说以及肝脏在其中的地位,还有情志失调的概念。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世界万物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在中医领域,五脏六腑也被纳入了五行的范畴,肝属木。
肝脏作为“木”属性的脏器,具有生发、条达、舒畅的特点。
就如同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树木,不断向上生长,舒展枝条。
肝主疏泄,这一功能对于维持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情志的舒畅以及脾胃的运化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志失调,简单来说,就是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失去了平衡和稳定。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它们分别与五脏相对应,而怒则与肝密切相关。
当肝脏的功能正常时,人体的情志能够得到有效的调节和控制。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人就能够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不易出现过度愤怒或者压抑的情况。
反之,如果肝脏的功能出现异常,就容易导致情志失调。
比如说,肝气郁结。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压抑、郁闷的情绪中,或者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导致肝气无法正常疏泄,就会出现肝气郁结的情况。
这时候,人往往会感到心情烦闷、郁郁寡欢,胸胁胀痛,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等问题。
这种情志失调的状态,又会进一步加重肝气郁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再比如,肝火上炎。
如果一个人经常暴怒、情绪激动,就容易导致肝气升发太过,化火上炎。
这时候,人会表现出急躁易怒、头痛头晕、目赤肿痛、口苦咽干等症状。
肝火上炎不仅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身体健康,还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此外,肝阴虚也可能导致情志失调。
肝阴不足,无法制约肝阳,导致肝阳上亢。
这时候,人会出现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腰膝酸软等症状。
由于肝阴的滋养不足,人的情绪也会变得更加敏感和不稳定。
那么,如何通过调理肝脏来改善情志失调呢?中医有很多方法。
中医认为肝病的情绪因素有哪些

中医认为肝病的情绪因素有哪些中医认为啊,肝病和情绪的关系那可真是不小!咱们先来说说这生气吧。
就拿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小李来说,他是个急性子,工作压力又大。
有一次,他们公司接了个大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小李负责的那部分工作出了点岔子,被领导狠狠批评了一顿。
这可把他气坏了,回到家还在那生闷气,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结果没过多久,就感觉右上腹隐隐作痛,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肝脏有点小问题,让他注意调节情绪。
你看,这生气啊,就像是一把火,“噌”地一下就烧到肝脏上了。
中医讲“怒伤肝”,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当人生气的时候,身体会产生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这玩意儿会让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时间长了,肝脏能不出问题嘛!再来说说抑郁。
我有个远房亲戚,因为家庭变故,心情一直很压抑。
整天愁眉苦脸的,对啥都提不起兴趣。
别人劝他出去走走,散散心,他也不愿意。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身体越来越差,去看中医,说是肝气郁结。
这抑郁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心里,把肝气都给堵住了。
肝气运行不畅,气血就瘀滞,肝脏得不到滋养,各种毛病就都来了。
还有焦虑,这也是导致肝病的一个重要情绪因素。
我认识一个大姐,孩子要高考,她整天担心孩子考不好,将来没出路。
自己工作上也有点不顺心,这双重压力让她焦虑得不行。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白天没精神,还总觉得累。
后来去看中医,说是肝郁化火。
这焦虑就像一阵风,不停地吹着肝脏这团“小火苗”,越吹越旺,最后就烧起来了。
所以啊,咱们平时一定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别让这些坏情绪伤害了咱们的肝脏。
遇到不顺心的事儿,别自己一个人闷在心里,找朋友倾诉倾诉,或者出去跑跑步,听听音乐,把心里的郁闷都释放出来。
保持一个好心情,这肝脏才能健健康康的。
总之,生气、抑郁、焦虑这些不良情绪都可能给肝脏带来麻烦。
咱们可得长点心,别让情绪左右了咱们的健康。
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让肝脏也能轻轻松松地为咱们工作!。
2021中医学 肝与情志、时令的关系

一、肝与情志的联系 1.在志为怒 含 义:情志活动中的怒与肝的关系最密切。
机 理:愤怒不解,可致两胁肋胀痛不适。 足厥阴肝经布于两胁
生理意义:一定限度内的怒,是情绪的宣泄。
病理意义
大怒 不解
郁怒 不解
疏泄 太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肝气上逆 血随气逆
疏泄 不及
肝气郁结 气机不畅
肝之精血不足 不能涵养怒志 肝阴不足, 肝阳偏亢
肝气的畅达之性。
病理变化:肝气应春季而旺,素体肝气偏旺、肝阳
偏亢、脾胃虚弱者在春季易发病。
烦躁易怒,激动亢 奋出血或中风昏厥
心情抑郁,闷闷不乐 精血津液运行障碍
大怒伤肝 郁怒伤肝
易怒
二、肝与春气相通应
机理
五行肝与春同归木行,同气相求 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生机勃发 肝调节情志,喜条达而恶抑郁 位置功能:阴中之少阳,主升发,
二、肝与春气相通应
预防养生:春日养生,各方面须顺应春气的生发和
肝与情志病

肝与情志病陈常云中医思维十I 摘要:情志病是指正常的情志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的疾病。
情志即情感、情绪,是指人类精神活动中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一类心理过程。
《内经》将七情对内脏的影响概括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即不同的情志刺激对不同的脏腑有影响。
肝与情志病陈常云情志病是指正常的情志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的疾病。
情志即情感、情绪,是指人类精神活动中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一类心理过程。
《内经》将七情对内脏的影响概括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即不同的情志刺激对不同的脏腑有影响。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
情志异常,内伤脏腑,则引起机体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所以气机逆乱、气血不调是情志病的主要病机特点。
肝藏魂与情志病的相关性肝藏魂之“魂”是指能伴随心神活动而作出较快反应的思维意识活动,如《灵枢·本神篇》“随神往来者谓之魂”是指梦幻活动。
肝主疏泄及藏血,肝气调畅,藏血充足,魂随神往,魂的功能便可正常发挥。
所谓肝藏血,血舍魂,如肝失疏泄或肝血不足,魂不随神活动,就会出现狂乱,多梦,夜寐不安等症。
魂是建立在神气活动的基础之上,是逐步发展完善的,故有“魂属精神”之说。
魂主要是指一些非本能性的,后天的,较高级的心理活动。
如《白虎通》中把感情情志等活动归为魂的功能。
张景岳把梦幻想象、“精神共识,渐有所知”等视作魂之用,类似思维,想象评价,决断和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
情志是七情和五志的合称,泛指人的情绪、情感活动。
情志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贵乎中和,不可过极,过亢过衰便为情志病。
肝与情志病受春气影响春之月为肝木当令之时,肝旺于春,春病在肝。
这里所说的“肝旺于春”中的“旺”字,不能理解为旺盛,而是指的一种偏亢现象,是一种病态表现。
由于春主升的原因,人体的肝也相应的紧张起来,容易发生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情志因素和肝病
作者:梁凤香翟意军
来源:《大众健康》2003年第08期
“保持乐观心情,才能战胜疾病”,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上尤其如此。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剖析一下情志因素和肝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很高,而且其中10%~2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转变为慢性乙肝或发展成肝硬变。
我国每年用于治疗肝病的医疗费用约为300~500亿元。
病毒性肝炎的可传染和易复发等特点都给患者带来了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据社会调查发现约98.5%的肝炎患者存在着心理抑郁状态,其中21.5%的人有中度以上抑郁。
那么,到底是不良情绪导致了肝炎的加重,还是肝炎影响了患者的正常情绪呢?
首先,由于病毒性肝炎对于肝脏的损害,疾病本身就可以影响患者的情绪。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患者被病毒或细菌感染后体内可出现一系列变化,如新陈代谢加速、体温升高、局部缺氧、维生素缺乏、电解质紊乱以及有毒的代谢产物等均可影响脑的功能,引起精神障碍。
例如长期被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硬变患者,在晚期会发生门脉高压,而门脉高压导致的血流减少又会反过来使肝脏缺血。
肝脏缺血缺氧就无法正常发挥解毒功能,进而使患者体内毒素堆积,当有毒物质随血液到达大脑时,就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出现精神症状。
中国的传统医学也在很早就对此进行过阐述。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肝脏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血运好对保持心情开朗舒畅可起到重要作用。
反之,肝疏泄功能失常,多导致情志活动异常变化。
失疏泄而郁结常表现为情志抑郁,悲忧多虑;疏泄太过则可出现性情急躁易怒。
其次,不良环境和大量虚假广告也给患者带来了许多心理困扰。
有些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不能正确对待,产生明显的自卑感,无法与其他人进行正常平等的交流,导致自己在升学、入伍、工作、婚姻等方面受到了诸多不便。
大量的虚假广告为了推销自己的药物,一方面将自己的疗效吹得天花乱坠,另一方面还不切实际的夸大了乙肝的危害性。
于是有许多患者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肝硬化、肝癌的后备军,并由此变得恐慌焦虑甚至厌世。
为了让自己的指标转阴,不顾正规医院医生的忠告,而是跟着广告到处求偏方、吃祖传秘方药。
但多次的就医失败和病情的反复又再次打击了他们的信心。
加上亲戚、朋友的不理解、疏远以及来自经济等方面的压力,所有这些都长期影响着患者的情绪。
那么,不良情绪反过来对肝病有哪些影响呢?有人通过对24319名患者统计分析和对600个病历进行观察分析后发现,在所有五脏疾病中,肝脏疾病发病率为36.5%,其中又以肝郁气滞最多,占肝病总数的41.9%,且其他肝病也不同程度地表现有肝郁气滞的征象,据此有人认为肝郁气滞是肝病症候的核心。
而且,在中国传统医学早期的诸多论述中,也可找到许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