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教学设计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一、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12h2o6co2吸:酶c6h12o62c2h5oh2co2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二、方法步骤: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 质量分数为5%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2.检测co2的产生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0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
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c的环境中培养8-10h。
3.检测洒精的产生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
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三、考点:1、co2检测方法: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溶液中的ph。
2、酒精检测方法: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3、葡萄糖煮沸后冷却的原因:排除其中的氧气。
4、酵母菌兼性厌氧呼吸情况分析:(1)不消耗o2,释放co2——仅无氧呼吸(2)o2吸收量=co2释放量——仅有氧呼吸(3)o2吸收量<co2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4)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仅无氧呼吸(5)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教案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一课时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教学目标
1.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方案设计
2.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为后面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基础
3.学会小组合作、共享实验方案,学会合作学习,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方案设计
教学过程
26CO 2C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3节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概念
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1、提出问题: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多样)
2、作出假设:如果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那么它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3、设计实验:注意实验设计中应用对照原则。
4、进行实验:
5、得出结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最后呈现) 三.细胞呼吸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1、方程式
C 6H 12O 6 + 6O 2 → 6CO 2+6H 2O+能量
C 6H 12O 6 2C 2H 5OH (酒精)+2CO 2+能量
C 6H 12O 6 2C 3H 6O 3(乳酸)+能量
酶
酶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单位:银川高级中学
姓名:白雪梅
时间:2013-10-21。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1实验教学设计9: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3.利用酒精检测仪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更准确,并且操作更简单、安全。
实验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提出问题、科学猜想
展示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加入酵母菌后的面团。
教学反思
优点:
第一:将酵母菌提前活化,只需5到10分钟即可出现明显实验现象,实现实验的随堂化。
第二: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参与实验,直接见证产物。
3.学生通过发展性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在评价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不足:
实验没能直接证明水的生成。
通过参与实验操作,提升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实践能力;培养严谨、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合作,并运用科学术语报告实验结果。
指导实验,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评价表。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环节四课堂拓展
设问:酿酒时为什么要蒸粮?
摊粮时原料内拌酒曲前为什么要测量温度?原料入池后,为什么要盖上几层塑料薄膜及厚厚的泥土?
教师感受:
通过亲自设计并完成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通过实验现象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同时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和发展,综合来说达到了有效教学。
设问:比较不同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处理后的面团,说出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为什么培养条件不同,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学生通过比较并说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并根据已有认知分析原因。
通过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探究欲望。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1)学会小组合作、共享实验方案(2)形成探究实验思路,养成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四、重难点:【重点】:掌握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与差别【难点】:设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与判断。
五、器材准备:酵母菌培养液、锥形瓶五个、橡皮球、玻璃导管数根、澄清石灰水、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重铬酸钾溶液、浓硫酸(95%-97%)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张: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家庭如何蒸学生甲、乙分别阐述家庭蒸馒头?如何酿酒?蒸熟的馒头为什么比较松软?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让学生做出假设,教师对其进行归纳。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疑问,在这些问题中,我们选择一两个问题来进行探究。
1、酵母菌能使糖馒头和酿酒的过程。
学生根据初中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作出各种假设:学生甲:CO2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酒精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学生乙:CO2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新课讲解活动一:设计实验方案类发酵产生酒精,但是不清楚是在有氧条件下还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那我们可以提出问题,酒精是酵母菌什么条件下产生的?2、酵母菌的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但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否一样多呢?在提出问题之后,我们要根据问题做出假设,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假设呢?(学生回答)酒精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学生丙:CO2和酒精都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学生丁:CO2和酒精都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活动二:实施方案,做实验孙:假设: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时产生CO2、在无氧呼吸时产生CO2和酒精。
接下来,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
我们可将上面的两个假设合成一个假设,即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
因为只有这个假设成立,其呼吸产物有差别的假设成立。
那如何设计实验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有氧和无氧下能否进行呼吸的问题。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一、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12h2o6co2吸:酶c6h12o62c2h5oh2co2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二、方法步骤: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2.检测co2的产生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0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
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c的环境中培养8-10h。
3.检测洒精的产生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
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三、考点:1、co2检测方法: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溶液中的ph。
2、酒精检测方法: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3、葡萄糖煮沸后冷却的原因:排除其中的氧气。
4、酵母菌兼性厌氧呼吸情况分析:(1)不消耗o2,释放co2——仅无氧呼吸(2)o2吸收量=co2释放量——仅有氧呼吸(3)o2吸收量<co2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4)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仅无氧呼吸(5)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探索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简述细胞呼吸的概念;2.说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产物。
能力目标 1..学会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对实验结果的检测;2.学会对实验装置设计的改进和完善。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建立科学价值观;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会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三.教学难点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学会控制实验条件和检测实验变量。
四.教学用时1课时五.教学用具有氧以及无氧条件下的面团、卡纸、磁片、多媒体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进行了呼吸作用2.有氧条件下产生了二氧化碳3.无氧条件下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4.有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无氧条件下多过渡:验证假设最好的方法是什么?进行实验前先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提问:依据探究实验的流程我们已经作了探究实验的前两步。
接下来该如何设计实验呢?(三)分组设计实验装置图分析: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强调: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
总结:实验的整体思路。
展示自探提纲:(1)如何检测二氧化碳?(2)如何鉴定酒精?的多少?(3)如何比较CO2(4)如何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讨论、交流结束后,请其中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小组代表描述设计思路。
预期结果:提问:大家认可这个装置吗?有没有小组有其他更严谨方案?完善装置图提问:1.装置一中两只锥形瓶中的澄清的石灰水的作用相同吗?2.能不能利用现有条件,设计无氧条件下的实验装置图?预期结果:提问: 1.其他小组是否认可这个装置?如果借助外界条件,还能有怎样的设计方案确保无氧?2,酵母菌培养液为何不装满整个锥形瓶?3.利用你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想一想能不能将上述装置加以改进来缩短实验时间?(四)进行实验由于实验时间较长,不宜进行分组实验,因此播放演示实验视频。
(五)交流表达得出结论结论: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呼。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一、教材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选自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是在学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结合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进一步理解细胞呼吸的条件、产物和类型,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为后面学习“细胞呼吸的过程”知识作以必要的知识铺垫。
本节教材在简要介绍细胞呼吸概念之后,设计实验探究,帮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方法,主动建构知识和概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本章节的教材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有较多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教学思路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本节教学运用了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以及得出结论,交流讨论等。
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通过同桌讨论,师生合作共同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变量,让学生亲手进行实验操作。
产物C2H5OH的检测需要排除由C6H12O6造成的干扰,这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舍弃对C2H5OH的检测。
另外,采用朗威数字化信息采集系统中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CO2的含量,让学生感受到实验室内数字化设备带来的便捷。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使课堂呈现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探究实验的兴趣,并领悟了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基础,另外培养了他们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教学设计说明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教学设计田秋红一.教材分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容。
为了学生能直接获得经验并提高探究能力,本节容安排第一课时为探究活动。
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细胞呼吸。
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及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1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现在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从中获得直接经验。
2利用已学习过的简单的对照实验和相关的实验设计原则,使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得以顺利进行。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呼吸的概念;2.说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产物。
实验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对比实验方案设计;2.学会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对实验结果的检测;3.对实验结果和实验装置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建立科学价值观。
四.重点难点重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设计。
难点:设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出客观、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五.实验准备:1.兴趣小组的学生提前一天制作发酵的面团2.因为按教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验时间较长,提前让兴趣小组的学生按教材实验装置安装并实施实验。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装置,学案。
六.教学流程:课堂小游戏,活跃气氛、引入新课通过化学知识推测呼吸方式有两种观察现象,对反应式在推测的基础上做以完善分析检验的方法,展示演示小实验通过评价面团实验,引入实验设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装置图,分析讨论实验观察的方法和检验方法。
展示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利用学生的结论进一步完善有氧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学生尝试写出细胞呼吸的概念进一步分析实验装置的改进。
结束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1.让学生自行选择实验材料。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专题3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考点要求】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考点精析】1.探究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科学探究)2.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社会责任)【教学过程】一、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分别装入A、B两锥形瓶中。
(2)设计对比实验①甲组中空气先通过NaOH溶液的目的是去除空气中的CO2。
②乙组中B瓶先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的目的是耗尽瓶中原有的氧气。
③CO2检测:观察两组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④酒精检测:取A、B瓶中滤液各2 mL分别注入两支干净的试管中,向两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两试管的变化甲组变混浊快无变化乙组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4)实验结论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②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CO2。
二、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1)实验装置(2)实验原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液滴左移。
单位时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即表示呼吸速率。
(3)误差的校正为排除温度、气压等无关变量的干扰,可设置对照装置。
对照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点是用等量的死亡的种子代替萌发的小麦种子,其余均相同。
三、细胞呼吸方式的拓展实验(1)实验装置(以发芽种子为例)(2)实验原理①装置一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细胞呼吸所产生的CO2,着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发芽种子细胞呼吸吸收O2的量。
②装置二中着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植物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量与吸收O2量的差值。
(3)实验现象和结论实验现象结论装置一液滴装置二液滴不动不动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不动右移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右移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不动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练习:1.若用液滴移动距离表示有氧呼吸强度,装置一液滴左移1cm,装置三左移0.1cm,则发芽种子有氧呼吸强度为?2.若用液滴移动距离表示有氧呼吸强度,装置一液滴左移1cm,装置二左移0.8cm,装置三左移0.1cm,则发芽种子无氧呼吸强度为?3.若用液滴移动距离表示有氧呼吸强度,装置一液滴左移1cm,装置二右移1.2cm,装置三左移0.1cm,则发芽种子无氧呼吸强度为?四、呼吸熵(补充)1.呼吸熵RQ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掌握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理解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及其生物学意义。
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2. 教学难点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如何在实验中准确观察和记录数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酵母菌、葡萄糖、试管、显微镜等。
2. 教学工具:PPT、实验指导书、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呼吸作用。
引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讲解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实验观察与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细节。
5. 结果分析与讨论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观察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实验收获,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程内容。
六、教学延伸1. 邀请生物技术公司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酵母菌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发酵面包、啤酒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生物技术企业,实地了解酵母菌的应用和研究。
七、课后作业2.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应用。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观察数据的完整性。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的方式,初步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酵母菌细胞呼吸,为什么需要进行细胞呼吸。
1.4.2 讲解:简要介绍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4.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酵母菌细胞呼吸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不同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1.4.4 总结:强调酵母菌细胞呼吸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第二章: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2 教学内容介绍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产物及其比较。
2.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产物,掌握两种呼吸方式的特点。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
2.4.2 讲解:详细讲解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产物及其比较。
2.4.3 比较:让学生分组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特点,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
2.4.4 总结:强调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第三章: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3.1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深入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3.2 教学内容介绍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3.4.2 讲解:详细讲解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教案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课时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方案设计(2)知道无氧呼吸的过程(3)学会无氧呼吸实验装置的搭建技巧2.过程与方法(1)通过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交流表达、质疑,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2)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为后面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小组合作、共享实验方案,学会合作学习(2)通过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探究,有利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学用具无氧呼吸的课件、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及相关实验材料包括材料:安琪牌酵母干粉;仪器和试剂: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热水、大试管1支、橡皮塞(带有与大试管配套的弯玻璃导管1只)、玻璃棒、小试管5支、500ml大烧杯1只,5%葡萄糖溶液、石蜡油、清水、0.1%BTB溶液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酵母菌呼吸方式的问题,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创设情境、引入]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屏幕上面是什么?“葡萄美酒夜光杯”。
甘醇、甜美的葡萄酒是怎么酿制的?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实验室酿制葡萄酒的过程。
教师:视频播放学生体会葡萄酒酿制的过程。
教师:是什么生物让葡萄变成了酒?学生:酵母菌教师: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通过它的细胞呼吸,使葡萄变成了葡萄酒。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教师:课前已布置大家预习了P91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你们有哪些想探究的问题?生:师:下面给大家4分钟时间,小组成员讨论自己的方案,形成一个小组统一的实验探究方案,然后准备全班交流。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各组的探究问题)[生生互动、质疑]师:我们来交流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方案。
交流的同学要有学者风度,表达清楚,重点交流本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步骤及结果的检测环节;下面倾听的同学要像专家,对交流方案的创新性、可行性、科学性方面质疑或改进,来让我们大家共同提高。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最新资料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一、实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证明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学会对比试验的设置方法。
(二)能力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生探究能力,掌握检测二氧化碳和酒精的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联系生活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2.通过改进实验方法的可操作性,增强学生乐于创新,敢于质疑的自信心。
二、实验内容(一)实验名称: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二)实验器材装置:锥形瓶、带橡皮管的玻璃导管、天平、橡皮球、试管、滴管、量筒等。
(三)实验材料的准备:食用酵母菌、澄清石灰水、10%的NaOH溶液、5%的葡萄糖溶液、浓硫酸、重铬酸钾溶液等。
三、实验教学设计思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人教版第五章第三节里的一个探究活动。
本着以学生为主导,倡导探究的理念,结合学生在学习了“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中,对自变量,无关变量,因变量有一定了解,实验操作技能具备,可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指导学生理解分析课本上的教学设计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改进实验,并注重探究实验的有效性。
使学生不光学到知识,还深刻体会到科学严谨的重要性。
(一)教学重点:设计实验并分析(二)教学难点:怎样设计一个操作简单又科学的实验来缩短酵母菌细胞呼吸反应的时间(三)主要教学策略:对比分析,讨论法、观察法(四)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四、实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多媒体展示酵母菌,面包,酿酒图片,提问以下问题:1.酵母菌属于哪一类生物?有谁知道它的代谢类型?2.馒头和面包松软的原因是什么?3.酿酒其实就是酵母菌细胞呼吸时消耗有机物产生酒精的过程。
那么产物酒精和二氧化碳是哪种细胞呼吸产生的呢?学生通过思考,结合所学知识,会对“酒精和二氧化碳是哪种细胞呼吸产生的呢?”这个问题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实验课题。
(二)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请同学们看书本92页的实验装置,并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合作能力。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中的一个探究实验。
新课标对于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是(1)要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并能将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统计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3)能对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本着以学生为主导,倡导探究的理念,结合学生对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及无关变量有一定了解的实际情况,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得出结论、交流应用,以使学生顺利完成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通过整个探究过程培养他们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三维目标的确定:(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证明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学会对比实验的设置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生探究能力,掌握检测二氧化碳和酒精的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生活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通过改进实验方法的可操作性,增强学生乐于创新,敢于质疑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学会对比实验的设置方法。
四、教学方法设计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通过列举实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如下:设疑引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归纳小结→学生展示师生讨论→评价反馈师生总结。
五、课时安排 1课时学生按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进行分组操作,并做好记录。
(1)学生分析现象,并将小组的实验结果与老师的演示结果作对比。
如果有不同的现象分析找出原因。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优秀教案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探究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一、教材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实验教材《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上的一个探究实验。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进行,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活动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探究技能。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本模块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要组织学生对“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更加熟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使学生对“细胞呼吸”有一定了解,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有些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基础较好,探究的意识和欲望较强;但大部分学生依旧习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探究活动兴趣不高,探究能力很局限,为了促进大家的全面发展,最好进行小组分组学习。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条件和产物。
(2)阐明细胞呼吸的本质。
(3)明确对比实验与对照试验的异同。
2、能力目标掌握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原理及实验设计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及产物,并设计出可行的验证实验。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在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生物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学生:ATP教师:一个成年人在静止的状态下24小时将消耗40千克的ATP,而细胞内的ATP、ADP含量仅有2~10毫克。
生物体是怎样解决这如此严峻的供需问题的呢? 学生:ATP和ADP之间迅速的相互转化。
教师:没错,ATP被水解消耗的同时,ADP可以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迅速合成ATP,使得细胞内ATP的含量尽管少,却始终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因而保证细胞内供能环境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教学设计
田秋红
一.教材分析
“细胞呼吸”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为了学生能直接获得经验并提高探究能力,本节内容安排第一课时为探究活动。
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细胞呼吸。
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及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
1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现在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从中获得直接经验。
$
2利用已学习过的简单的对照实验和相关的实验设计原则,使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得以顺利进行。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呼吸的概念;
2.说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产物。
实验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对比实验方案设计;
2.学会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对实验结果的检测;
3.对实验结果和实验装置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建立科学价值观。
四.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设计。
难点:设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出客观、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五.实验准备:
1.兴趣小组的学生提前一天制作发酵的面团
,
2.因为按教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验时间较长,提前让兴趣小组的学生按教材实验装置安装并实
施实验。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装置,学案。
六.教学流程:
课堂小游戏,活跃气氛、引入新课
通过化学知识推测呼吸方式有两种
》
观察现象,对反应式在推测的基础上做以完善
分析检验的方法,展示演示小实验
通过评价面团实验,引入实验设计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装置图,分析讨论实验观察的方法和检验方法。
`
展示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
利用学生的结论进一步完善有氧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学生尝试写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进一步分析实验装置的改进。
结束
&
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1.让学生自行选择实验材料。
协助学生分析所选材料是否
适合做实验对象。
利用市面销售的安琪酵母包装及进一步
的分析使学生知道酵母菌适合做实验对象的原因。
>
2.酵母菌在生活中常用来发面,由兴趣小组介绍制作发酵的
面团过程,并让非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看、闻的方式观察
现象。
提出问题:蜂窝状和酒味是什么物质造成的。
(将学生提出的假设在板书上逐一呈现)
提出选择的生物。
阅读包装
名称
(
学生观察现象:
有气泡(或蜂窝状)、有酒味。
提出假设:蜂窝状、酒味是
二氧化碳和酒精造成。
你的假设是否正确,要通过实验检验。
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CO2和酒精的产生
教师提出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有气体的生成
展示实验装置:
—
教师提问:有什么化学方法检测出气体为二氧化碳
教师补充检测方法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检测CO2,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检
测酒精。
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
蓝变绿再变黄,怎说明有CO2产生。
如果橙色的重铬酸钾
变灰绿色则说明有酒精产生。
3.看了发面的现象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利用what who where which
—
学生提出检验的方法:澄清
石灰水检测CO2。
板书:
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内
有机物CO2或其他物质+能量
氧化分解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八.问题探讨:
1.本节课的相关实验的实施中注意事项:发酵面团至少要提前一天进行,为了气孔和气味明显,和面时应尽量面团和硬些;直接观察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过程的实验可选择集气瓶加入酵母菌溶液后放入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但因市售酵母菌都是面包酵母为主,所以为了现象快而明显,溶液因选择可溶性淀粉溶液。
此实验现象出现的快而明显所以应在上课前再安装装置。
2.本节课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注意适时引导。
比如学生在学案中写出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一环节,一般学生不会提问。
我用英文单词where、who 、when 、why、what、which,辅助学生的理解,掌握提出问题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