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冠礼的道德意蕴
古代戴冠礼仪
古代戴冠礼仪
古代戴冠礼仪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习俗,不同朝代和不同阶层的人戴冠的方式和意义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古代戴冠礼仪的介绍:
1. 士冠礼:士冠礼是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仪式,标志着该男子已经成年,可以结婚生子。
士冠礼的具体仪式包括加冠、取字、卜筮、宴宾等环节,非常庄重和繁琐。
在加冠环节,冠礼主持者将缁布冠加于受冠者头上,受冠者要拜见母亲,再由宾客为其取字。
2. 官员戴冠:古代官员戴冠的方式和礼仪都非常讲究。
不同品级的官员所戴的冠不同,如皇帝戴的通天冠、进贤冠,官员戴的进贤冠、远游冠等。
官员戴冠时要穿相应的服饰,如朝服、公服等,而且要遵循一定的礼仪,如先加巾帻后加冠冕。
3. 皇后戴凤冠:皇后戴凤冠是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传统礼仪,象征着皇后的尊贵地位和吉祥如意。
凤冠是一种以凤凰为饰物的金玉首饰,皇后戴上凤冠后要穿皇后常服,并佩戴相应的珠宝玉器等饰品。
总之,古代戴冠礼仪是一种传统文化习俗,不仅代表着不同阶层和身份的象征,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在当今社会,虽然已经很少有人戴传统的帽子和头饰,但这些古代戴冠礼仪仍然值得我们了解和传承。
冠者,礼之始也:复兴古代冠礼,对当今社会有重要意义
冠者,礼之始也:复兴古代冠礼,对当今社会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很多传统的礼仪又被人们从故纸堆里拾了起来。
比如有些高中、大学开始给学生们举行成年礼。
恢复传统礼仪当然是很好的事情,可是因为这些礼仪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太久了,很多人都对这些礼仪不太了解,在操作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
所以今天呢,文史君就来跟大家好好说说,这个古代的成年礼,也就是冠礼。
中国自古作为礼仪之邦,极其重视礼仪文化。
在中国古代,“冠、婚、丧、祭、乡、相见”为人生的六大礼,冠礼为六礼第一礼,是男子从未成年走向成年的重要仪式。
《礼记·冠义》云:“冠者,礼之始也。
”但是,我们可不要将这件事情想得过于简单,男子的成年礼需要遵循一整套复杂的程序,且男子行冠礼之后所带来的人生意义将大为不同。
一、冠礼程序根据记载,古代的贵族男子一般以20岁为成年。
《礼记·曲礼上》载:“男子二十,冠而字。
”对于天子、诸侯等,史料记载中又有不同的说法,如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注《尚书·金縢》云:“天子、诸侯十二而冠。
”《荀子·大略》载:“天子、诸侯子十九而冠。
”我们且不论古代男子多少岁算成年,他们的成人礼都相当复杂。
根据《仪礼·士冠礼》的记载,一般的贵族男子成年后便要在宗庙中由父兄主持举行冠礼。
一是筮日、告宾。
在举行冠礼之前,主人戴玄冠,穿朝服,站在庙门东面。
主人的属吏身穿朝服,站在庙门西面,都以北为上首。
卜筮者开始进行占卜,算好了举行冠礼的吉日,然后邀请宾客前来参加。
龟壳占卜二是筮宾和宿宾。
冠礼举行前三日,冠者的父兄要在邀请的宾客中选择一人作为加冠执礼之人,也就是大宾,并请卜筮者对这位大宾进行占卜,看看这位宾客是否是合适人选。
如果占卜为吉,则到这位宾客家里邀请他,是为“宿宾”,也叫“请宾”。
大宾身穿朝服站在大门外,立于东面,面朝西方迎接主人,然后主人致辞邀请大宾,大宾应允,然后拜送主人。
另外,主人还会再选择一位宾客作为赞宾,辅助主宾。
传统中国的传统冠冕与礼仪习俗
传统中国的传统冠冕与礼仪习俗传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冠冕与礼仪习俗一直是中国人重视并遵守的传统。
冠冕是指古代帝王或贵族所戴的头冠,而礼仪习俗则是指在各种场合中所遵循的规矩和仪式。
本文将从冠冕与礼仪的起源与意义、冠冕的种类和使用以及传统礼仪习俗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冠冕与礼仪的起源与意义冠冕作为古代社会礼仪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最早的冠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秦朝时期,当时的冠冕主要是用来区分贵贱以及身份的象征。
冠冕的使用不仅是为了增添庄重和仪式感,更重要的是展示统治者的权威和地位。
而礼仪习俗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它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强调了对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二、冠冕的种类和使用古代中国的冠冕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帝王冠、王冠、公冠、侯冠、士冠等。
其中,帝王冠是最为庄重和宝贵的冠冕,象征着统治者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与之相对,其他冠冕则根据身份和地位的差异而有所区分。
冠冕的制作采用珍贵的材料,如黄金、玉石、珍珠等,经过精心雕刻和装饰,使其更加华丽和独特。
冠冕的使用是有严格的规定和仪式的。
在古代王朝,只有帝王才有资格佩戴帝王冠,其他人则按照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选择佩戴相应的冠冕。
佩戴冠冕的仪式通常需要进行指定的礼仪和祭祀活动,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协助和监督。
冠冕的佩戴仪式体现了尊重和敬意,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三、传统礼仪习俗除了冠冕,中国的传统礼仪习俗也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所重视并遵守的。
这些礼仪习俗包括婚礼、葬礼、宴会、祭祀、迎宾等各个方面。
在婚礼方面,中国人注重繁琐而庄重的婚姻仪式。
新人需要穿着传统的婚服,进行指定的步骤和程序,并举行喜宴庆祝。
整个婚礼过程注重家族和亲友的参与,意在传承和弘扬家族的传统。
葬礼是中国人对逝者的最后一次告别,也是对逝者的尊重和追思。
中国传统葬礼通常包括几天的守灵、告别仪式和墓地安葬等环节。
整个葬礼过程中,亲友们以庄重和沉痛的态度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祈福。
宴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宴会礼仪一直被严格规范和维护。
古代男子“冠礼”的仪式
古代男⼦“冠礼”的仪式 我国⾃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作为中华⽂化的核⼼,⼀直影响着中国⽂化的发展。
就礼的种类来说,我国主要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以及嘉礼五种类型的礼。
其中冠礼属于嘉礼(古⼈联络感情,加深沟通时所举⾏的⼀种礼仪)的范畴。
冠礼是古⼈为年轻男⼦举⾏的⼀种仪式,此种仪式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既是男⼦性成熟可婚配的⼀种标志,也寄托了⼈们对⽣命的思考,表达了⼈们对⽣命的尊重。
在古代,男⼦到20岁,家⼈就要为其准备冠礼了。
男⼦冠礼往往要到家族祖庙中举⾏,举⾏冠礼的⽇期⼀般为每年的⼆⽉,在⾏冠礼之前,古⼈还要先⾏⼘筮(sh)⼀番,以便确定⾏冠礼的具体⽇期和时⾠。
有时候,⼈们举⾏冠礼还要先祭奠天地、祖先。
冠礼在中国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对家族来说其意义也是⾮常重⼤的,因此在为家⼈举⾏冠礼时,所有的⼈都要穿盛装出席,以⽰尊重。
在男⼦冠礼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其加冠。
所谓加冠就是为其戴帽。
古⼈加冠讲究很多,⼀般要依次戴上三种具有不同意义的帽⼦才算完成。
其中第顶要戴⿊⾊⿇布质地的缁布冠,这预⽰着男⼦有了参与国家政事的权利;第⼆顶帽⼦为⽩⾊⿅⽪军帽,戴上这顶帽⼦就是说男⼦作为国家公民必须履⾏保家卫国的义务;最后⼀顶帽⼦是爵弁。
爵弁是古⼈祭祀时使⽤的⼀种礼帽,戴上这顶帽⼦意味着将家族振兴的任务交到了年轻男⼦的⼿上,作为家族的⼀员,年轻男⼦有为家族争光、保护家族荣誉的义务。
当然这三顶帽⼦的排列也是依照尊卑顺序的,从缁布冠道⽪帽再到爵弁,其地位不断上升,⼈们的这种安排主要是为了取其德⾏增长、步步⾼升之意。
德⾼望重的嘉宾依次将这三顶帽⼦戴在年轻男⼦头上后,加冠就算完成了。
在此之后,长辈还要为年轻男⼦“取字”。
众所周知,古⼈的姓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部分称为名,另⼀部分称为字。
⼀般来说,“名”是⼈们⼀出⽣就已经被取好的,在古代只有长辈能够直接称呼别⼈的名,同辈之间只能称字,⽽“字”作为成⼈的标志,则需在冠礼上取得。
中国古代冠礼的伦理研究
中国古代冠礼的伦理研究
冠礼属于“五礼”中的嘉礼,被称为“礼之始”,是古代男子成人的标志性仪式。
冠礼是一种文化事象,也是一种古老的教育青年的方式,在古代华夏民族的礼仪礼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通过四个部分对古代冠礼的伦理意蕴及其现实意义予以阐释。
第一部分追溯了冠礼的起源与演变。
冠礼始于氏族社会时期的“成丁礼”。
论述冠礼在母系氏族时期的滥觞,是为了通过追本溯源,挖掘早期冠礼在人们心目中的意义和价值。
梳理冠礼的时代流变,可起到“以史为镜”的作用,使我们明确冠礼的时代变迁,为分析当前成人礼的利弊得失提供思想史和文化史层面的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分析了冠礼的具体仪式。
在古代,冠礼的举行有着非常严格的仪程。
参照《仪礼·士冠礼》和《礼记·冠义》,可以将冠礼的仪程和内容总结为如下三点:一是加冠前的准备、正礼、礼成后行拜见礼,二是冠中取“字”,三是“三加弥尊”。
第三部分探讨了冠礼的文化内涵。
冠礼中渗透着明于人伦、责以成人、德教为先的伦理精神和价值诉求,认同和践行这种伦理精神,对于提升个体道德修养、推进社会道德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和功用。
第四部分阐释了当前成人礼与古代冠礼的关联。
本部分描述了当前“成人礼”的实行现状,归结了成人礼举行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国外成人礼的可借鉴之处,从而凸显出成人礼向冠礼精神内涵回归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冠礼的道德意蕴
中国古代冠礼的道德意蕴摘要: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传统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
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
冠礼是以仪式为载体的“成德之教”,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
冠礼具体仪节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今天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关键词:冠礼;道德意蕴;礼仪。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
正如国学大师柳诒徵在其《国史要义·史原》中所说:“伦理者,礼之本也,仪节者,礼之文也。
”可见,伦理道德是礼的根本精神,各种具体的仪节是礼的外在形式。
仪节与伦理道德是“形”与“神”的关系,它们彼此相互依存,那些看似繁复而琐碎的仪节其实是古人精致而意味深远的文化设计,其中蕴涵着极强的道德意蕴,失去了具体的仪节与礼仪活动,礼的道德精神则无从展现。
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是嘉礼中重要的典礼,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正所谓“二十而冠,始学礼”。
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
本文拟通过对冠礼的具体仪节的叙述来分析冠礼所蕴涵的道德象征意义和道德教育功能。
一冠礼的主要程式。
仪式总是通过语言与身体的程式化动作来完成的,冠礼主要由给冠者加冠、取字以及以成人身份进行社会交往等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仪节、礼辞以及身体的程序化动作所组成。
根据《仪礼·士冠礼》及《礼记·冠义》,士阶层以上的贵族男子到20岁时,家庭要在宗庙中为之举行冠礼,冠礼的具体程序和主要内容大致如下:1.筮日、戒(告)宾、筮宾、宿(请)宾及赞冠者。
冠礼是古代社会的“成人礼”,是古代贵族青年必经的重要生命礼仪,只有行过冠礼后的人才被社会承认,古人对它非常重视。
最新-小议古代冠礼的道德意蕴 精品
小议古代冠礼的道德意蕴摘要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传统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
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
冠礼是以仪式为载体的成德之教,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
冠礼具体仪节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今天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关键词冠礼;道德意蕴;礼仪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
正如国学大师柳诒徵在其《国史要义·史原》中所说伦理者,礼之本也,仪节者,礼之文也。
可见,伦理道德是礼的根本精神,各种具体的仪节是礼的外在形式。
仪节与伦理道德是形与神的关系,它们彼此相互依存,那些看似繁复而琐碎的仪节其实是古人精致而意味深远的文化设计,其中蕴涵着极强的道德意蕴,失去了具体的仪节与礼仪活动,礼的道德精神则无从展现。
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是嘉礼中重要的典礼,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正所谓二十而冠,始学礼。
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
本文拟通过对冠礼的具体仪节的叙述来分析冠礼所蕴涵的道德象征意义和道德教育功能。
一冠礼的主要程式仪式总是通过语言与身体的程式化动作来完成的,冠礼主要由给冠者加冠、取字以及以成人身份进行社会交往等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仪节、礼辞以及身体的程序化动作所组成。
根据《仪礼·士冠礼》及《礼记·冠义》,士阶层以上的贵族男子到20岁时,家庭要在宗庙中为之举行冠礼,冠礼的具体程序和主要内容大致如下1筮日、戒告宾、筮宾、宿请宾及赞冠者。
冠礼是古代社会的成人礼,是古代贵族青年必经的重要生命礼仪,只有行过冠礼后的人才被社会承认,古人对它非常重视。
[宗教民俗]中国古代礼仪--冠礼,笄礼,婚礼
[宗教民俗]中国古代礼仪--冠礼,笄礼,婚礼冠礼,笄礼冠礼就是在男子十五到二十岁之间举行的为他束发簪缨,加冠服的仪式,以此宣告他获得了成人的资格。
同时,庄重的仪式,冠服的三加也向冠者展示了华夏的形象,从而树立了他对华夏的理解与对华夏的归属感。
我们认为,人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而礼义对于孩子是有外达内的过程,从而,由加冠而服备,由衣冠整而容体正,由容体正而颜色齐、辞令顺,然后才能礼仪备,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这便是自小而大的修为过程。
所以今人视衣冠为小事,而古人却每于细微处见精神——如此,乃能为礼仪之邦啊。
综合礼记,冠礼之后,乃开始学礼,可以衣裘帛(也就是穿华美的服装,小孩怕他们败坏,所以是不准穿的),可以与人行礼(孩子行礼是根从大人的,没有自己意义),可以与人交往,接见乡党,直至继承宗庙,拜见国君……从这点上说,冠礼意味着学礼行礼的开始,意味着冠者从此进入了人生的礼仪。
————————————————————————————————————一、冠服:天子冠礼:周礼,公冠篇言:公冠礼四加,天子亦四加。
五礼精义曰天子五加衮冕。
汉天子四加,魏乃以天子至尊无加进之礼,故一加衮冕。
唐明皆一加。
汉顺帝初加缁布进贤,再加爵弁武弁,三加通天冠。
东晋用冕帻。
北齐先着空顶帻,次介帻绛纱袍,次衮冕。
唐初着空顶黑介帻双童髻玉导绛纱袍,次加衮冕服。
明朝先服空顶帻绛纱袍,次加衮冕服。
皇太子冠礼:家语以为四加。
魏再加。
宋一加。
北齐再加。
隋复三加。
唐宋明三加。
北齐空顶帻公服加进贤三梁冠,再加远游冠。
隋空顶帻远游冠,加缁布冠,再加远游冠,三加衮冕。
唐初服空顶黑介帻双童髻玉导宝饰采衣,加缁布冠,再加远游冠,三加衮冕。
宋初加折上巾,再加远游冠十八梁,三加衮冕。
民超一加折上巾,再加远游冠,三加衮冕。
亲王冠礼:皆三加唯刘宋一加。
魏初加皮弁,次长冠,次进贤冠。
唐初服双童髻,初加缁布冠,再加远游冠,三加衮冕。
宋初加折上巾,再加七梁冠绯罗大袖衫,三加九旒冕青衣朱裳九章。
冠服制度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冠服制度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2023年,作为一个国家拥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蕴含着无数的智慧和思想,成为了我们身为中国人最为自豪的东西。
在这些传统文化中,冠服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着装形式,更是一种价值观和文化精神的体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冠服制度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首先,冠服制度是对国家权威和社会等级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穿着冠服成为了"身份、地位、尊严和权威的象征"。
不同的官职和地位对应着不同的冠服,而这种冠服制度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装饰,更是社会等级和秩序的体现。
冠服制度以及其背后的价值观让人们意识到地位、尊严和权威等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成就。
其次,冠服制度也体现出了崇尚礼教和尊重传统的价值观。
在古代中国,礼教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同样地,冠服制度也是礼教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在礼教文化中,人们注重细节和仪式,通过冠服这种形式化的装饰和注意仪表的形式,传达出对于传统礼仪的尊重和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同样也有崇尚礼仪和注重细节的风气,我们可以从创业者的正装、明星的红地毯装扮等多个方面看到礼仪文化的印迹。
此外,冠服制度也是对个体精神面貌标准的要求和倡导。
在古代官员们的冠服中,有许多细节处理体现了社会道德和精神面貌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如头巾上的簪子、带子上的钮扣等。
这些细节处理倡导着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细致入微的精神面貌。
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追求精神面貌的要求也反映在许多工作中,如医生、教师等都需要在工作中保持精神面貌的高度,这种追求的态度源于我们传统文化中长期历练的文化精神传承。
最后,冠服制度还关联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冠服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这种形式的继承和弘扬,让后人能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加深对于文化传承的认识。
冠服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文化表述,正如语言、文学、艺术等一样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对冠礼礼义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
对冠礼礼义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
冠礼礼义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它涵盖了冠冕、礼仪和道德的意义。
下面是对冠礼礼义历史演变的解读:
1.冠:冠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头饰,代表着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最早的冠是由皮革或草编制而成,后来逐渐演变为金属或玉石制成的华丽冠冕。
冠的佩戴是一种特权,只有在特定场合和特定身份下的人才能佩戴。
因此,冠成为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2.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规范和仪式。
古代中国非常重视礼仪,认为它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冠礼仪在古代的官员、贵族和士人中尤为重要。
佩戴冠冕和进行相应的礼仪仪式,是展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方式。
3.礼义:礼义是指人们在行为和思想上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冠礼义强调了社会地位和身份与道德义务之间的关系。
佩戴冠冕的人应该以身作则,展示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操守。
同时,社会对佩戴冠冕的人也有更高的期望,他们应该以公正、正直和谦逊的态度为人处世,为社会做出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冠礼礼义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中有所演变。
在不同的朝代和社会环境下,冠冕的形式、礼仪的细节和道德准则的内容都有所变化。
然而,冠礼礼义的核心思想一直是强调地位、仪式和道德的关联,以及高尚品德的追求。
成人与入世——基于冠礼礼义的考察
成人与入世——基于冠礼礼义的考察成人与入世——基于冠礼礼义的考察在成人的过程中,一个人逐渐进入社会,面对各种复杂的关系和责任。
这个过程常常涉及到对礼法礼义的认知与实践。
冠礼作为中国传统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成人仪式的开启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将通过对冠礼礼义的考察,探讨成人的意义与入世的挑战。
首先,冠礼作为一种古老的礼仪,旨在标志着一个人正式成年并进入社会的阶段。
冠礼通常在男子二十周岁以及女子十五周岁时举行。
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和祭祀,冠礼展示了一个人成年的庄重和责任感。
同时,冠礼也是对家族和社会的一种承诺和忠诚,是对祖先和先辈的敬意和传承。
其次,冠礼礼义使一个人深入理解并实践孝顺的重要性。
冠礼仪式常常包括向父母顶礼以及祭祖等庄重的仪式。
这些行为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的表达,更是对家族传统和家族价值观的延续。
通过冠礼仪式,人们深刻体会到孝顺作为一种美德的重要性,从而在成为成年人后更加注重和关心家庭以及亲人的幸福与困境。
此外,冠礼礼义还教育人们关于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重要性。
在冠礼仪式中,一个人将接受家族和社会的祝福和期望。
这个过程中,一个人也被提醒要积极担当起社会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发展和幸福,更是为了家族和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而奋斗。
然而,成人与入世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许多挑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兴趣和目标多样化,社会变革较快,追求个人价值和利益的冲突也不可避免。
这要求成年人在面对困难和抉择时,保持对冠礼礼义的坚守和忠诚。
只有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始终秉持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才能在入世过程中完成自我成长,并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因此,成人与入世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和担当,也需要冠礼礼义的教育和指引。
冠礼作为成人仪式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一种仪式上的庄重,更是对家庭、社会和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延续。
通过冠礼礼义的认知与实践,一个人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在入世的过程中以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来面对各种挑战。
中国古代冠礼文化的“立德树人”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所需要的人。中国古代冠礼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优秀 戴的礼帽。后专指皇冠。”冕冠自商周时期出现,到汉
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道德教育功能,是彰显中国传 代时成为“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2],只有在重要
统 文 化 的“ 立 德 树 人 ”教 育 思 想 的 重 要 文 化 表 征 形 的场合下才会使用。唐代有帝王图的形象保留至今,
(二)立刚直不阿之德 执法者佩戴的法冠彰显了古人对于执法者务必 要刚直不阿的道德要求。法冠又称为“獬豸冠”。《后 汉书·舆服志》载: “高五寸,以纚为展筩,铁柱卷,执法 者服之……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 王尝获之,故以为冠。”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是 一种独角兽,能分辨是非善恶、忠奸曲直。两人相争, 它 会 用 它 的 独 角 去 顶 无 理 的 那 一 方 ,因 此 是 刚 直 不 阿、执法公正的象征。故而按照这种刚直不阿的神兽 模样制成了法冠。顾名思义,法冠是取獬豸的形为元 素制成冠,佩戴者是执法之人,即告诫执法者应刚直 不阿,明辨是非,惩恶扬善。 (三)追求慎独的修养境界 文武官员佩戴的忠靖冠彰显了古人追求慎独的 道德修养境界。忠靖冠为明代嘉靖年间参酌古玄端 创 造 ,是 文 武 官 员 燕 居 的 便 服 ,从 天 子 到 士 都 会 穿 戴。 《明史·舆服志》中记录: “(忠靖)冠匡枷如制,以乌 纱冒之,两山俱列于后。” “两山”又称“两翅”,是两个 向上竖起的角,放置在帽子的后方。忠靖冠是仿古玄 端制造而成的, 《明史》卷六十七中记载: “朕因酌古元 端之制,更名‘忠静’,庶几乎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焉。” “忠静”也就是后来的忠靖冠。古玄端是中国古代玄 色的礼服,它的每幅布都是正方形,方方正正称之为 端 ;玄 是 颜 色 ,端 即 正 ,再 加 上 玄 端 服 也 没 有 华 丽 纹 饰,所以这种礼服就称为“玄端”。玄端服为天子燕居 时 所 穿 戴 ,寓 意 在 于 提 醒 天 子 燕 居 之 时 也 应 正 直 端 方。仿玄端来制造忠靖冠,传达了君王“常人之情,多 谨于明显,怠于幽独”之忧,希冀文武官员“庶几乎进 思尽忠,退思补过焉”,其寓意在于提醒文武官员不仅 在人前要有德行修养,家居时也要端正方直,这就是 慎独。古人通过忠靖冠的形制,要求佩戴的这种冠帽 的文武官员,把道德自觉的要求落实到“慎独”的要求 上来,时刻警醒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均按照道德 原则指示的方向不断努力,成为真正的有德之人。 (四)追求圆融的人生智慧 皇帝左右侍臣佩戴的貂蝉冠彰显着古人追求圆 融的人生智慧。貂蝉冠又名惠文冠、武冠、武弁等,是
古代男子成人礼——冠礼
古代男子成人礼——冠礼冠礼就是古代男子长大成人后,将头发束起加冠,表明已经成年,可以娶妻生子,像成年人一样挑起生活的重担。
也许现代人不能理解,年纪到了就成年了,古人为什么还要搞出一个束发的冠礼。
这其中有两点原因,其一,古人对头发十分重视;其二,古人对男子成人的礼仪活动十分重视。
古人觉得头发是上天和父母的恩赐,必须要珍惜。
在《礼记》中有关于剪发时间的规定,“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
《礼记》是儒家经典文献,其中记载的典章规范理应人人遵守。
在古代,有很多时候剃发是一种刑罚,比如《三国演义》中有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有一次曹操在出征路上,他的马匹受到惊吓践踏了耕地里的麦苗。
之前曹操曾经传过军令,严禁手下兵将损毁农田。
赶上他犯错了,他没有狡辩,割掉自己的一把头发,替代了砍头的罪责。
可见,头发在古人的心目中有多么重要。
古时候,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剃发的,他们的头发常常披在肩膀上,于是才有了“黄发垂髫”这个词。
后来常常用垂髫代指小孩,再一次印证了头发的重要性。
当小孩子的头发够多够长的时候,就要把头发盘在头顶两侧。
在宋代的“婴戏图”中可以看见类似的发型。
男子一般到了20岁的时候,就开始举行束发加冠的成人礼了。
古人认为冠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礼仪活动,活动的主持人一般是加冠人的父亲。
按照等级差异,冠礼可繁可简。
最繁碎的冠礼,应该是皇家子弟的成人礼。
《新唐书·礼乐志》中用两千余字介绍礼仪流程。
一般来讲,古人举行冠礼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挑选良辰吉日。
这一点很好理解,谁都希望长大成年以后事事顺利,庆祝成年的活动日期当然要千挑万选了。
并且古人觉得,选择一个好日子,可以让冠礼顺利进行,不出纰漏。
第二步,束发。
在举行冠礼的那天,由尊贵的客人,将青年男子的头发束起,并在头顶挽成一个发髻。
之后还要用绸子把发髻包裹住。
第三步,加冠。
一般来讲,加冠最多可以加三次。
第一次是缁布冠,由黑色麻布制作而成。
第二次是皮弁冠,由白色鹿皮制作而成。
古代举行冠礼的文化价值
古代举行冠礼的文化价值
1. 标志成年:冠礼标志着一个男子正式进入成年阶段,具备了参与社会、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资格。
通过举行冠礼,年轻人能够感受到自己身份的转变,增强对自身成长和责任的认识。
2. 传承家族价值观:冠礼是家族中的重要仪式,它不仅代表个人的成长,也承载着家族的期望和价值观。
在冠礼仪式上,长辈会传授家族的传统、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使年轻人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
3. 社会认同和尊重:冠礼是社会对一个人成年的正式认可,它给予了年轻人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这种社会认同有助于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其在社会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4. 培养品德修养:冠礼仪式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教导年轻人要具备诚实、正直、勤劳、孝顺等美德。
通过冠礼的仪式和教育,能够培养年轻人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使其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社会成员。
5. 文化传承和弘扬:冠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举行冠礼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总之,古代举行冠礼的文化价值体现在标志成年、传承家族价值观、社会认同和尊重、培养品德修养以及文化传承和弘扬等方面。
它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论先秦冠礼和笄礼的象征意义
试论先秦冠礼和笄礼的象征意义试论先秦冠礼和笄礼的象征意义先秦时期,冠礼和笄礼是中国传统礼制中非常重要的两种仪式。
冠礼是男子举行的成人礼,而笄礼则是女子成年的标志。
这两种礼仪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非常深刻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对个人身份和阶层的确认,更是反映了社会秩序与人伦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冠礼作为男子标志着过渡到成年的重要仪式,是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男子的象征。
冠礼一般在男子二十岁左右举行,是一个体现成年男子在家族和社会中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
这个仪式上,男子会戴上冠帽,父母或长辈会代表全家人向其祝贺,并举办盛大的庆祝宴会。
通过冠礼,男子完成了由幼年到成年的转变,同时也承担起家族与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冠礼的象征意义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冠礼标志着男子在家庭、家族和社会中的地位提升。
在冠礼之前,男子处于未成年状态,没有权益和责任,只有经过冠礼,才能被认定为成人,享受成人的权益和承担成年人的责任。
其次,冠礼也是家族和社会对男子的认可和祝福。
通过冠礼的举行,男子展示了自己能够胜任成年男子的角色,得到了父母、长辈和全家人的认可和祝福,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接纳和认同。
最后,冠礼还有一定的宗教意义。
在古代中国,冠礼是神圣而庄重的仪式,代表着男子与神灵的联结和神圣的使命。
因此,在冠礼的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祭祀仪式和宗教活动,以示庄重和尊重。
笄礼作为女子成年的重要仪式,也具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笄礼的举行标志着女子进入成年阶段,也是结婚的前奏。
笄礼通常在女子十五岁左右举行,女子会将头发绑起来,插上簪子(也称为“笄”),表示已经成年并实际上可以开始谈婚论嫁。
古代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决定了女子在礼仪上受到的限制,因此笄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女子社会地位上升的象征。
与冠礼相比,笄礼的象征意义相对更多地涉及到女子的家庭地位和婚姻问题。
首先,笄礼标志着女子正式跻身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范围。
在笄礼之前,女子往往只负责家庭的琐事和儿童的照料,而通过笄礼,女子进入了成年女子的角色,必须开始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
古代头衣: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同款式的冠有何寓意?
古代头衣: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同款式的冠有何寓意?导语在现代社会中,帽子是一种常见的衣物。
人们在外出之时,或用它来遮阳,或用它来挡雨。
这种生活中的常见衣物,其实有着颇为悠久的历史起源。
不过,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看,帽子这个称呼在古代可没有出现过。
当时有个比较直观的名词,叫做"头衣",也就是古人置于头部的衣服。
现代人的帽子当然,头衣还有首服与元服的称呼。
按照东汉经学大家郑玄的解释,上古时期的"首"与"元",也都有头部的意思。
那么古代的头衣,到底与现代的帽子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根据三礼中的记载,古代头衣与当时的礼仪,是密不可分的。
在一般情况下,古代的头衣主要便是贵族使用的冠、冕、弁;在有些情况下,一般平民也可以戴帻、角巾等。
贵族头衣非常讲究,更是身份的体现古代贵族的头衣,主要有冠、冕、弁,他们的来历都不简单。
在上古时期,冠、冕相传由皇帝所创,为天子专用服饰;而弁来自于大禹,是贵族男子所用。
古代贵族冠据《礼记·王制》记载:"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
"这里说的皇、收、冔与冕,便是指冠。
(1)冠在上古时期,冠是天子专用,但到了周代以后,它反而成为了成年贵族男子的标志。
古人称二十岁为"弱冠",意思就是,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便已经算是成年了,需要加冠。
古代书生帽古代贵族很重视礼仪,在成人礼时,也需要遵守一套较为繁琐的礼仪。
而且男子在成年之后,社会对他的要求,也是按照成人标准来的,其德行举止都要符合礼法纲常。
《晋语》中记载:"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强屋也。
"这不仅说明冠是成年男子的标志性,也同时暗示冠对贵族男子的一种要求。
无论什么时候,不能丢了礼仪。
比如帽子歪了,在当时就是个很严重的事情。
对于这种礼制要求,孔子是双手赞成的;不仅如此,他还以这种礼法观培养自己的弟子。
汉代冠冕的演变史,从御寒工具到权势的象征,冠冕蕴含怎样意义?
汉代冠冕的演变史,从御寒工具到权势的象征,冠冕蕴含怎样意义?引言:帽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头部服饰,具备遮阳、御寒、美观等多种用途。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今天的帽子款式新颖、造型别致,不论男女老少都能戴。
但是你知道吗,在中国古代社会,戴不戴帽子、怎么戴,却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帽”这个字,是秦汉以后才出现的。
在那之前,人们将戴在头上的服饰一律称为“元服”,因为在古汉语中,“元”是“头”的意思。
“元服”中最常见的当属“冠”和“冕”,贵族男子出席正式场合戴的礼帽叫做“冠”,天子皇帝戴的王冠叫做“冕”。
作为古代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冠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象征。
一、“冠冕”的起源:“元服”、“冠笄”、“冕旒”《通典·礼制》记载,原始社会的人们就会将动物的皮毛盖在头上,以遮阳保暖、抵挡风雪,甚至为了美观,还会选取鸟兽的角和羽毛插在上面,起到点缀的效果。
汉代以前,帽子统称为“头衣”或“元服”。
《仪礼》记载,人们往往会在重要节日、婚丧嫁娶等正式场合佩戴帽子,以增添喜庆隆重的气氛。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弃。
比如《三国演义》中夏侯惇作战时,不慎被人用箭射中眼珠,他高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竟然将眼珠子吞了下去。
同样,直到清朝之前,古人不论男女通通蓄发,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头发长了不好打理,未成年男性会将其扎成髻,发髻形状如同兽角,故称“总角”。
“冠冕”制度相传为黄帝首创。
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时,就要行“加冠”大礼,表示他已经成年,往后要对家庭和社会负起责任,其他人也会开始以成人的标准来对待他。
仪式上,男子须双膝跪地,依次加授三种冠,分别是缁布冠、皮弁和爵弁。
缁布冠意味着男子年满二十周岁;皮弁是说男子已经长大成人,往后要注意言谈举止;爵弁则是在告诫他务必恪守道德礼仪。
加冠的过程非常繁琐,每一次都要穿着不同的礼服来配合,而且都要重新梳头、洗手,以示郑重。
“冠”主要由冠圈、冠梁和缨三部分构成。
基于德与礼的思想看古今冠帽的审美变化
91服饰设计(二)调和统一宋锦不同于其他织锦的特点之一是不过于明艳、富贵,它常常将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色彩进行调和。
就拿色相调和来说,它与色相对比不同,色相调和常常采用色相相近的颜色相互组合,形成色调明确的纹样,这种配色方式使得整个画面严谨且具有章法。
除了独立调和之外,色相调和又经常与明度调和、纯度调和联系在一起进行统一的调整,使纹样整体色调十分和谐,美感十足。
(三)秀丽明艳在古代,宋锦作为一种深受文人名士和阶级贵族喜爱的丝织锦缎,虽然没有唐朝织锦的豪华奢靡,但其纹样的形式和色彩依旧秀丽明艳,这和纯度、明度、色相息息相关。
纯度和明度越高,色彩越艳丽;纯度和明度越低,色彩越温和。
而在色相上,暖色调给人的感觉热烈,冷色调给人的感觉冷淡。
宋锦纹样有时会使用金色的材料进行点缀或者钩边,织金在光线下光彩夺目,给人以明艳华丽的感受。
(四)质朴典雅大部分的宋锦纹样都呈现出质朴典雅的艺术风格,这类纹样的配色无论在明度还是在纯度上都相对较低,多数以冷色调为主,且同类色的色相之间差异较小,整个纹样主要是通过同类色的微弱明暗对比拉开层次,因此色调清冷质朴、沉稳典雅。
参考文献:[1]钱小萍.中国宋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68.[2]戴健.南京云锦[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43.[3]黄修忠.蜀锦[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73.作者简介:龙微微,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染织艺术。
徐萌,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
一、文物昭德——冠帽中的“德”春秋时期,以德治国安民的观念比较流行,不仅铸鼎寓德,文物亦可昭德,音乐则可歌德。
文物昭德,指礼教工艺品,包括冠服规格,都旨在体现和发扬美德。
而关键在于德的内容,德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在的美,行为的美,是一个人的内心的善而不显露于外在。
可惜在当时虽然也有这一层含义,但冠服更重要的作用是身份地位标志,是等级划分的明确限定,分三六九等,从纹饰、器物以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来规范等级。
冠之礼法知多少段意
冠之礼法知多少段意以冠之礼法知多少段第一段:引言冠之礼法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礼仪制度,用于表示对特定人物的尊敬和赞美。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冠之礼法的相关知识。
第二段:起源和发展冠之礼法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
在周朝,冠之礼法是一种表示对君主的尊敬和敬意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冠之礼法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礼仪规范,不仅适用于君主,也适用于其他高级官员和贵族。
第三段:冠之礼法的具体内容冠之礼法包括多个环节和仪式,具体内容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身份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冠之礼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冠带,表示身份的象征;其次是冠冕,代表尊贵和权威;还有礼仪的进行和礼仪的结束等。
这些环节和仪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需要参与者按照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
第四段:冠之礼法的意义和作用冠之礼法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是一种表示尊敬和赞美的方式,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友好合作。
其次,冠之礼法能够彰显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展示他的权威和威望。
此外,冠之礼法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维护和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
第五段:现代冠之礼法的变化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冠之礼法也在逐渐改变和演变。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冠之礼法的重视程度已经有所下降,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和仪式上,仍然能够看到冠之礼法的影子。
现代冠之礼法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第六段:冠之礼法的现实意义尽管冠之礼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所下降,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冠之礼法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
其次,冠之礼法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最后,冠之礼法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交流和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七段:结语冠之礼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历史典故】帽子对古人来说有多重要
【历史典故】帽子对古人来说有多重要?中国古代男人在二十岁的时候,会举行冠礼,这项仪式主要内容是父亲或是族中长辈给他戴上一顶帽子。
举行冠礼,意味着这个人已经成人了,可以负起家庭、宗族和国家责任了。
要是一个人下定决心在任何场合都不戴帽子,那就意味着他要自绝于社会了。
电视剧《薛仁贵传奇》里,唐太宗上朝,下面一片大臣,帽子那个乱呀,最可气的是,徐茂公竟然不戴帽子!《薛仁贵传奇》里徐茂公见皇上竟然不戴帽子不戴帽子有什么可气的呢?我们现在,再正式的场面,除了军人等一些特殊群体,一般人也不戴帽子嘛。
但这是现在,古代可不是这样,兹事体大啊。
有个笑话,兔子在街上遇到狼,第一天没戴帽子挨了打,第二天戴了帽子但也挨了打。
兔子就和老虎告状,老虎就告诉狼,打兔子不是不行,但要找到正当的理由嘛。
之后,狼总是刁难兔子,但兔子总是很聪明地解决了问题,狼找不到打兔子的理由,于是很生气。
终于在某一天狼再次发现兔子没戴帽子。
于是“啪”一耳光:“让你不戴帽子!”你看,丛林世界里,戴不戴帽子就是件重要的事情,而在我们人类世界,帽子问题,那更是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说句性命攸关也是可以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男人在二十岁的时候,会举行冠礼,既然名为冠礼,这仪式主要内容就是父亲或是族中长辈给他戴上一顶帽子。
举行冠礼,意味着这个人已经成人了,可以负起家庭、宗族和国家责任了。
要是一个人下定决心在任何场合都不戴帽子,那就意味着他要自绝于社会了。
东汉的袁闳,见朝政昏暗,就“散发绝世,欲投迹山林”,唐朝的李白发牢骚,也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而且,这帽子也不是随便戴戴就行,庶民有庶民的戴法 (平民戴不起帽子,以黑巾裹头,所以庶民就叫“黔首”),官员有官员的戴法,在什么场合什么人戴什么帽子,被国家以近乎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一旦违背,后果难以预计,轻则受顿训斥,重点罢官免职,再重点要是被扣上藐视朝廷的罪名,那就更恐怖了。
大略来说,唐朝官员的衣服分为常服、公服、朝服和祭服,在不同的场合穿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传统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
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
冠礼是以仪式为载体的“成德之教”,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
冠礼具体仪节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今天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关键词:冠礼;道德意蕴;礼仪。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
正如国学大师柳诒徵在其《国史要义·史原》中所说:“伦理者,礼之本也,仪节者,礼之文也。
”可见,伦理道德是礼的根本精神,各种具体的仪节是礼的外在形式。
仪节与伦理道德是“形”与“神”的关系,它们彼此相互依存,那些看似繁复而琐碎的仪节其实是古人精致而意味深远的文化设计,其中蕴涵着极强的道德意蕴,失去了具体的仪节与礼仪活动,礼的道德精神则无从展现。
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是嘉礼中重要的典礼,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正所谓“二十而冠,始学礼”。
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
本文拟通过对冠礼的具体仪节的叙述来分析冠礼所蕴涵的道德象征意义和道德教育功能。
一冠礼的主要程式。
仪式总是通过语言与身体的程式化动作来完成的,冠礼主要由给冠者加冠、取字以及以成人身份进行社会交往等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仪节、礼辞以及身体的程序化动作所组成。
根据《仪礼·士冠礼》及《礼记·冠义》,士阶层以上的贵族男子到20岁时,家庭要在宗庙中为之举行冠礼,冠礼的具体程序和主要内容大致如下:1.筮日、戒(告)宾、筮宾、宿(请)宾及赞冠者。
冠礼是古代社会的“成人礼”,是古代贵族青年必经的重要生命礼仪,只有行过冠礼后的人才被社会承认,古人对它非常重视。
凡是重要事情,古人都先要卜问吉凶,然后根据占卜结果行事,所以行冠礼之前,要用占筮来决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及来宾。
《礼记·冠义》云:“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
”主人(冠者之父)请筮人在庙门前占筮,筮人通过蓍草茎占筮来决定行冠礼的日期,这叫“筮日”。
确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后,冠者之父或兄到宾家(主人的僚友)邀请并告知行冠礼的日期,称为“戒宾”。
在举行冠礼前的第三天通过占筮选定为冠者加冠的主宾,主宾选定后,主人前往邀请,称为“宿宾”。
最后主人再用同样的礼仪为主宾选择一位助手,即帮助主宾行冠礼的人,称为“赞冠者”。
加冠地点选在祖庙。
这一切都表明冠礼是一项极为隆重的仪式活动。
2.为期。
为期,就是约定举行冠礼的具体时间。
参加冠礼的主要人员确定后,在举行冠礼的前一天黄昏,主人集合将冠者的众兄弟在庙门外与有司及摈者(有司中佐助主人行礼事的人)约定翌日举行冠礼的具体时间。
3.冠日陈设服器、主人及以下即位。
加冠的当日清早,主人要陈设冠礼过程中所需要的盥洗之器、冠服、梳妆用具和盛酒礼器等。
陈设完毕后,主人、加冠者的兄弟、摈者和冠者都各即各位。
4.迎宾及赞冠者入。
摈者向主人报告主宾及其助手的到来,主人从大门左侧出来迎接,导引他们进庙。
在这个过程中,每走到拐弯处,主人与宾都要互行揖礼,走到庙门前,主宾要互相揖让后再进庙门。
进入庙门后,主宾在行进中要相互揖让三次,在升阶时,主宾又三揖三让后升阶升堂。
不厌其烦的揖让体现了传统礼仪所蕴含的敬让精神。
5.始加、再加、三加。
此仪式为冠礼的主要部分,主要是三“加冠”、三“易服”和三“祝辞”。
主宾依次将三种不同的冠给冠者戴上,冠者随之要更换与冠相匹配的三套礼服,这称为“三加”。
冠者即席入坐,赞冠者(助手)用栉为他梳头、挽髻、加笄,用缁?(黑缯)缠住发髻。
主宾从有司手里接过缁布冠,向冠者致祝辞然后为之加上缁布冠,冠者起身回到房中换上玄端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膝,出房面南站立,此为初加。
再加和三加与初加的礼仪一样,只是冠服不同。
再加加皮弁,冠者回房换白色而腰间有褶皱的裳,系白色蔽膝;三加加爵弁,冠者回房换熏裳,系上赤黄色的蔽膝。
在这个过程中,主宾每次加冠时都要向冠者致不同的祝辞,皆为劝勉与祝愿之意。
6.宾醴(向冠者敬酒的仪式)冠者。
三加后,主人与赞者(助手)设筵席于室门西边、堂正中,冠者将首次得到成人的礼遇。
宾揖请冠者即席,面朝北向冠者授觯(饮酒器),宾赞者向冠者进上脯醢(干肉和肉酱),冠者祭食、祭酒,以感恩的心祭祀先人,表示不忘本。
宾则以成人之礼与冠者相互拜揖,表示冠者已成人。
7.冠者见母。
冠者带上干肉从西阶下堂,到东墙那边,从北头的闱门出来,面朝北拜见母亲,并献上干肉,母亲拜受后准备离去,冠者拜送,母亲又拜。
8.宾字冠者。
取字是冠礼重要而特殊的仪节,因为在古代的社会交往中,成人之后,名只用于自称,除君父外,任何人不能直呼其名,只能称字,以示尊敬。
冠者拜见母亲回来,面朝南于西阶东边站立,宾为冠者取表字并致祝辞,此即为《礼记·曲礼上》所谓的“男子二十冠而字”。
9.冠者见兄弟、赞者、姑姊、君、卿大夫和乡先生。
冠者见兄弟、宾赞者,然后出庙门、入寝门,拜见姑姑、姐姐,仪节与见母亲一样。
冠者回家后更换服装,脱去爵弁服,戴上玄冠,穿上玄端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膝,拿着挚先去拜见国君,然后再分别去拜见卿大夫和乡先生。
10.醴宾、送宾归俎。
冠礼结束后,主人用醴(甜酒)酬谢宾,并赠给宾一束帛和两张鹿皮作为酬谢。
把宾送出大门,并派人把醴宾用的牲肉送到宾家。
从上述冠礼的具体仪节中可以看出,古代行冠礼的具体过程非常复杂,这表明冠者冠礼在古代受到的重视程度。
古人认为冠礼是对青年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所以他们精心设计的繁复的仪节中都有特定的意义赋予,以此来教育和启发个体。
二冠礼的道德象征意义。
在文化人类学者看来,人类非常依赖象征符号和象征符号体系,并赋予它们以深刻的意义。
上述看似形式繁复的加冠仪式,是通过器物、服饰、言语、修辞等象征符号构成的表达系统,每一个具体的仪节都隐藏着道德教化的价值指向和极强的道德意味,正如王静安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
”[1]指出了礼与德之间的密切关联,也可以看出,当初周礼的建立是注德于礼,以礼来规定德。
冠礼通过一系列的象征与隐喻,以及精致的具体仪节设计,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它的道德意蕴,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改变发式,表明冠者要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
为了严格区分出童稚之年与成年,古人用发式、着装和字号等外在的形式来作为成年的标志,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标志都有道德寓意。
从上述加冠过程可知,给冠者束发是加冠前的重要步骤。
“冠”的本意就是把头发盘到头顶上,先从根部束住,盘成髻,然后加冠以固定,这也叫“束发”,含有“约束”之意。
发式的改变象征冠者的身份发生改变的同时,也象征已为成人的冠者从此之后要接受社会道德律令的规范和约束,不能再像童年那样自由散漫。
其二,改变衣着,期望冠者明确社会责任与义务,注重自外而内的修养。
加冠是冠礼的主要仪式,冠是古代贵族戴的一种帽子。
周代的冠有冕与弁两种,冕是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戴的最贵重的一种礼冠。
弁是次于冕的另一种比较尊贵的冠,分为皮弁和爵弁两种。
在加冠过程中,由主宾依次将缁布冠、皮弁和爵弁三种冠加于冠者,这三种冠的形式与意义皆不相同,冠服越加越尊贵,意在勉励他有所成就。
《礼记·冠义》云:“三加弥尊,加有成也。
”《仪礼·士冠礼》:“三加弥尊,谕其志也。
”初加“缁布冠”,为一般百姓成人时戴的黑色布冠。
在太古时代,人们以白麻布做冠,斋戒的时候才把它染成黑色戴上,贵族子弟在冠礼中首加缁布冠,既表示重古,也表示开始成人,从此拥有治权。
再加“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帽子,古代的人穿着这种服装去打猎或战斗,象征青年人从此要有承担捍卫国家安全的责任与义务。
三加“爵弁”,乃“宗庙之冠”,这表明冠者从此有参加祭祀的特权。
三种不同的冠象征地表达了社会对冠者的期望,也表明他从此可以享有成人的权利,承担成人的责任。
古人戴的冠和衣着是相配的,加冠后,冠者的衣服、腰带和鞋子都要有相应地改变,这从上述的冠礼的“三加”仪节可知。
尤为重要的是,冠者穿上新的衣冠,出来向众人行礼,其姿容体态、面部表情和言谈辞令都要和冠服相配。
这其实是希望冠者通过外在形象的改变,来加持内在德性的修炼。
衣冠的整肃,也能达到自尊而尊人,被人敬重的效果。
故《论语·尧曰》里孔子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其三,给冠者取字,强化对他的人生期许。
名字是区别社会个体的符号,在古代,名在先,字在后。
名是父亲所取,字是主持冠礼的宾所取,是一个人成年的标志。
据《礼记·内则》记载,孩子生下来三个月,由母亲抱着去见父亲,父亲握着孩子的右手,用食指轻搔孩子的下巴,为他命名,这一仪式也叫“命名礼”。
表明承认孩子来到人间,加入家族。
儿童是无字的,字为尊称,有了字,也就意味着“成年”。
所以,《礼记·冠义》云:“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冠礼上给冠者取字,其象征意义如《白虎通·姓名》说:“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也。
”通过称号的改变来表明冠者社会身份的改变,也表明社会对其成人身份的尊重与认同。
最后,通过语言劝导,表达对冠者的道德期望与人生祝福,这主要是通过礼辞来实现的。
如上所述,冠礼有三加,三加的祝辞各不相同。
据《仪礼·士冠礼》记载,始加、再加和三加的祝辞分别是:“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吉月令辰,乃申尔服。
敬尔威仪,淑慎尔德。
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
兄弟具在,以成厥德。
黄?无疆,受天之庆。
”三次加冠的礼辞各异,但都包含着劝诫与期望,劝诫冠者从此抛却童稚之心,保持成人之威仪,谨慎地修养成人之德。
同时,以德与福之间的关联来警戒冠者的言行,告诫他们只要能够谨慎修养德行,就能长寿、增福。
三冠礼的道德教育功能。
(一)通过明确的角色期待,促进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中,从自由无拘的、无社会责任的童年期到有社会责任的成年期是最重要的阶段。
个体能否完成这个阶段的顺利过渡,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
因此,每个社会或群体都会想方设法通过特定的方式和途径来帮助个体进行心理调适,实现角色的顺利转变。
冠礼是古代中国为了帮助个体渡过“生命关口”而设计的仪式,是使个体从一个生物学意义的自我向“社会性自我”转变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个体进行教育的一个阶段性标志,对个体的社会化尤其是道德社会化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明确的角色期待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