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腐蚀性

合集下载

金钛铁铜耐腐蚀性排序

金钛铁铜耐腐蚀性排序

金钛铁铜耐腐蚀性排序
铁的耐腐蚀性小于铜,铜小于钛,钛小于金。

耐腐蚀性一定要指名腐蚀环境,在大部分腐蚀环境中,黄金的耐腐蚀性要优于钛,例如高温氧化性气体,比较纯的盐酸,硫酸,硝酸,熔融碱等等,但金在含强氧化剂的高浓度氯离子的酸性溶液能被腐蚀,而钛虽然电位只有-1.6V左右,对这种环境却具有高度的耐蚀性。

在一般的腐蚀环境中,目前已知最耐腐蚀的金属是铱,但铱在高温下会被氧化,这一点比不过黄金
酸腐蚀:(左到右耐腐蚀能力增强)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
碱腐蚀:(左到右耐腐蚀能力增强)铝、锌、铅、锡、镁、铜、
铁(其他金属耐碱腐蚀能力都比铁强)
海水腐蚀:(左到右耐腐蚀能力增强)镁、锌、铁、铅、铜、铝、镍、钛、银、铂、金。

金属腐蚀类型

金属腐蚀类型

金属腐蚀类型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与外界介质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

金属腐蚀的类型多种多样,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腐蚀类型。

1. 酸性腐蚀酸性腐蚀是指金属在酸性介质中受到侵蚀和破坏的过程。

酸性腐蚀主要是由于酸性介质中的氢离子与金属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产生腐蚀。

酸性腐蚀对金属的侵蚀速度较快,常见的酸性腐蚀有硫酸腐蚀、盐酸腐蚀等。

2. 碱性腐蚀碱性腐蚀是指金属在碱性介质中受到侵蚀和破坏的过程。

碱性腐蚀主要是由于碱性介质中的氢氧根离子与金属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产生腐蚀。

碱性腐蚀对金属的侵蚀速度较慢,常见的碱性腐蚀有氢氧化钠腐蚀、氢氧化钾腐蚀等。

3. 氧化腐蚀氧化腐蚀是指金属在氧气介质中受到侵蚀和破坏的过程。

氧化腐蚀主要是由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导致金属表面产生腐蚀。

氧化腐蚀对金属的侵蚀速度较快,常见的氧化腐蚀有铁锈的形成。

4.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受到电化学反应的影响而发生腐蚀的过程。

电化学腐蚀通常涉及两个电极,一个是阳极,受到腐蚀;另一个是阴极,不受腐蚀。

电化学腐蚀的速度与电解质中的离子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5. 浸蚀腐蚀浸蚀腐蚀是指金属在液体中长时间浸泡而导致的腐蚀。

浸蚀腐蚀通常是由于液体中的化学物质对金属表面的侵蚀而引起的,常见的浸蚀腐蚀有酸浸蚀、碱浸蚀等。

6. 废品腐蚀废品腐蚀是指金属在废弃物堆放场等环境中受到腐蚀的过程。

废品腐蚀通常是由于废弃物中的化学物质对金属表面的侵蚀而引起的,废品腐蚀的速度较快。

7. 金属间腐蚀金属间腐蚀是指不同金属在一定条件下接触而引起的腐蚀。

金属间腐蚀通常是由于不同金属之间的电位差引起的,常见的金属间腐蚀有铝与不锈钢的接触腐蚀。

8. 微生物腐蚀微生物腐蚀是指微生物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微生物腐蚀通常是由于微生物在金属表面形成生物膜,产生酸性物质等导致的,常见的微生物腐蚀有铁细菌腐蚀、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等。

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评估方法

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评估方法

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评估方法正文:一、引言金属材料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长期暴露于恶劣环境中,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

因此,评估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金属材料抗腐蚀性能评估方法。

二、重量损失法重量损失法是评估金属材料腐蚀程度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金属材料置于腐蚀介质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其前后质量变化,从而计算出金属材料的腐蚀速率。

该方法简便易行,要求设备简单,但需要一定的测试时间和周期。

三、电化学测试法电化学测试法是评估金属材料腐蚀性能的常见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金属材料在电化学介质中的行为,决定了其腐蚀程度。

常用的电化学测试法包括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等。

通过测量电化学参数的变化,可以评估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电化学测试法具有高精度、快速获取结果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四、硬度测试法硬度测试法是一种间接评估金属材料腐蚀性能的方法。

腐蚀会导致金属材料的硬度降低,因此通过测量金属材料的硬度变化情况,可以推测其腐蚀情况。

硬度测试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大批量金属材料抗腐蚀性能的评估。

五、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分析金属材料晶体结构的方法。

腐蚀过程会对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产生影响,因此通过X射线衍射可以观察到腐蚀引起的晶体结构变化。

该方法对于深入研究金属材料腐蚀机理及评估抗腐蚀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较为专业的仪器和操作技术。

六、红外热成像法红外热成像法是一种无损检测的方法,通过观察金属材料表面温度分布,评估其腐蚀情况。

腐蚀过程会导致金属材料表面温度异常,因此可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检测。

该方法操作简便、非接触性强,可以在实时监测中使用,适用于金属材料腐蚀性能的在线评估。

七、总结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评估是确保其在各个领域安全运行的关键。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金属材料抗腐蚀性能评估方法,包括重量损失法、电化学测试法、硬度测试法、X射线衍射法和红外热成像法。

各种金属材料耐硫酸腐蚀性能参考

各种金属材料耐硫酸腐蚀性能参考

实验时候温度会升高么?有以下金属材料,并且有硫酸的浓度和温度配置,你看下。

不锈钢(SUS316 、SUS316L) :温度40 ℃以下,浓度20% 左右;904 钢(SUS904 、SUS904L) :适于温度40~60 ℃、浓度20~75% ;温度80 ℃、浓度60% 以下;高硅铸铁(STSi15R) :室温至90 ℃之间各种浓度;纯铅、硬铅:室温的各种温度;S-05 钢(0Cr13Ni7Si4) :90 ℃以下的浓硫酸,高温浓硫酸(120~150 ℃);普通碳钢:室温70% 以上的浓硫酸;铸铁:温度为室温的浓硫酸;蒙乃尔、金属镍、因可耐尔:中温中等浓度的硫酸;钛钼合金(Ti-32Mo) :沸点以下、60% 的硫酸和50 ℃以下、98% 的硫酸;哈氏合金B 、D :100 ℃以下、75% 的硫酸;哈氏合金C :100 ℃左右的各种温度;镍铸铁(STNiCr202) :室温60~90% 的硫酸。

硫酸是一种价格便宜的强酸,它的水溶液对热的稳定性良好,在工业清洗中硫酸应用得很广泛。

它的缺点是硫酸在清洗中生成的盐类有许多是水溶性较低的,比如用硫酸去除含钙盐的锅炉污垢时,由于与硫酸反应生成水溶性差的硫酸钙,所以去垢效果不好。

相反改用盐酸处理,由于生成水溶性很好的氯化钙而除垢效果良好(在25℃时,100cm3水中只能溶解0.208g 硫酸钙,而可溶解74.5g时氯化钙)。

稀硫酸容易与钢铁反应并产生氢气,常温下,60%(质量)及以上浓度的硫酸会在钢铁表面形成钝化膜而使钢铁对它有耐蚀性93%(质量)以上时即使加热到煮沸条件也几乎不腐蚀钢铁。

而铅与钢铁正相反,可溶于浓硫酸中,但对稀硫酸有良好的耐蚀性。

其余金属与硫酸的反应情况归纳如下。

铝:易溶于10%(质量)的硫酸中,但对80%(质量)以上的硫酸有耐蚀性。

锌、镁:易溶于各种浓度的硫酸中。

锡:对稀硫酸才有耐蚀性。

镍:常温下,对80%(质量)以下的硫酸有耐蚀性。

铬:可被浓硫酸氧化生成钝化膜,所以它不被浓硫酸腐蚀。

史上最全主要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表

史上最全主要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表

材料使用选择表
材料
哈氏合金C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A A A A A A A A I、L B A A A A A
不锈钢 20# A A A B A A A A A A A B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C B C A A A A A A A C A A A A A
A
二硫化氧干
A
A
A
A
A
A
B
二氧化硫干
A
A
A
A
A
A
B
硫酸,汽化
C
C
C
C
C
C
A
硫酸,游离
C
C
C
C
B
B
A
亚硫酸
C
C
B
B
B
C
A
焦油
A
A
A
A
A
A
A
三氟乙烯
B
B
B
A
A
A
A
松节油
B
B
A
A
A
B
A

C
C
A
A
B
A
A
水,锅炉供水
B
C
A
A
C
A
A
水,蒸馏水
A
A
A
A
A
A
A
海水
B
B
B
B
A
A
A
氯化锌
C
C
C
C
C
C
A
硫酸锌 符号: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使用金属制成的物品,例如汽车、建筑物、家具等。

然而,金属经常会遭受腐蚀,这会导致它们的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为了保护金属,我们需要了解腐蚀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1.什么是金属腐蚀?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接触时发生的氧化反应。

这种反应会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物产生,使金属变得破损、变脆,并最终造成金属的失效。

2.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有多种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氧气和水的存在。

当金属与氧气和水分子接触时,氧气将与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同时水分子中的离子也参与到化学反应中,加速金属的腐蚀过程。

除了氧气和水的影响,其他因素如酸、盐等也会对金属腐蚀起促进作用。

例如,当金属暴露在盐水中时,盐中的离子会加速金属的腐蚀速度,使金属更容易被腐蚀。

3.金属腐蚀的危害金属腐蚀不仅仅影响了金属的外观,还会对金属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例如,腐蚀可能导致金属的力学性能下降,如强度、韧性和硬度的减弱。

腐蚀还会导致金属的电导率降低,对电气设备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金属腐蚀还可能引发环境问题。

一些金属腐蚀产物可能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金属腐蚀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4.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为了有效防止金属腐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4.1金属涂层金属涂层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腐蚀防护方法。

涂层作为一层保护层覆盖在金属表面,可以阻断金属与环境中物质的接触,减缓金属腐蚀的进程。

常见的金属涂层包括涂漆、涂蜡和镀层等。

4.2阳极保护阳极保护是一种利用金属之间的电化学原理来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通过在金属表面放置一个更容易被腐蚀的金属,将其作为阳极,并将被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以形成一个电池系统,从而减缓金属的腐蚀速度。

4.3合金化合金化是通过将金属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进行混合,形成具有更好腐蚀抵抗性的金属。

通过改变金属的成分,可以改善其腐蚀性能,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

史上最全主要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表

史上最全主要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表

17-4PH
A B B B A A A I、L I、L I、L I、L I、L I、L I、L I、L A A I、L A I、L I、L I、L A A I、L I、L A C C C C A A A A I、L A A I、L A B I、L I、L I、L
A
A
A
A
A
A
A
B
C
C
B
C
C
C
B
C
C
B
A
二硫化氧干
A
A
A
A
A
A
B
二氧化硫干
A
A
A
A
A
A
B
硫酸,汽化
C
C
C
C
C
C
A
硫酸,游离
C
C
C
C
B
B
A
亚硫酸
C
C
B
B
B
C
A
焦油
A
A
A
A
A
A
A
三氟乙烯
B
B
B
A
A
A
A
松节油
B
B
A
A
A
B
A

C
C
A
A
B
A
A
水,锅炉供水
B
C
A
A
C
A
A
水,蒸馏水
A
A
A
A
A
A
A
海水
B
B
B
B
A
A
A
氯化锌
C
C
C
C
C

金属常见的金属腐蚀形式

金属常见的金属腐蚀形式
敏化处理对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影响,与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都有关系。将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试验,把 结果表示在以加热温度(T)和加热时间(T)为纵、横坐 标的图上,发生晶间腐蚀的区域的边界称为TTS曲线 (S表示晶间腐蚀敏感性)。
TTS曲线清楚地表明被试验不锈钢敏化处理的温 度和时间范围。
1100
温 1000 度
点蚀的控制
缓蚀剂的应用:加入点蚀缓蚀剂是有 效手段之一。通常,点蚀的严重程度不 仅与溶液中的侵蚀性离子的浓度有关之 外,还与非侵蚀性离子的浓度有关。
点蚀的控制
电化学保护:对金属设备、装置采用 电化学保护是防止点蚀发生的较好措施。 阴极极化使电位低于保护电位Ep,使设 备材料处于稳定的钝化区。
点蚀的控制
镍:增加敏感性。
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
生产中常通过合金化、热处理及冷加工等 措施来控制合金晶界的吸附及晶界的沉淀,以 提高耐晶间腐蚀性能。如降低含碳量;加入适 量的钛和铌;适当热处理;采用适当的冷处理, 采用双向合金等。
晶间腐蚀的控制
基于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是晶界产生贫铬 而引起的,控制晶间腐蚀可以从控制碳化铬在晶 界上沉积来考虑。通常可采用下述几种方法。 1、重新固溶处理 2、稳定化处理 3、采用超低碳不锈钢 4、采用双相钢
新钝化。使小孔腐蚀停止成长。
形核
在钝态金属表面上,点蚀核优先在一些敏感位 置上形成,这些敏感位置(即腐蚀活性点)包括: 晶界(特别是有碳化物析出的晶界),晶格缺陷 。 非金属夹杂,特别是硫化物,如FeS、MnS是 最为敏感的活性点。 钝化膜的薄弱点(如位错露头、划伤等)。
成长
影响点蚀的因素 材料因素 环境因素
镍在含有Cl- 、 Br- 、 I-的溶液中阳极极化时, 发生小孔腐蚀。不锈钢中Cr、Mo、N及Ni含量 增加,会提高对其对小孔腐蚀的耐蚀性。Cr提 高钝化膜的稳定性, Mo抑制金属溶解。

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详细企业介绍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概述变送器与测量介质接触的隔离膜片和远传膜片,是利用金属材料的力学特性,将压力或差压传递给δ室的中心膜片,为了减少压力传递过程中的损耗,一般选用厚度小于0.1mm的金属材料制成。

对薄壁材料使用在腐蚀环境下,在期望寿命内,既要保持良好的力学弹性,又要不发生腐蚀渗漏,就要选择比其它结构件耐腐性更强的材料,一般应选择《均匀腐蚀十级标准》规定四级以上材料(即年腐蚀深度小于)。

0.05mm常用合金纯金属的耐腐蚀性能1-1 表附名耐腐蚀性是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

同标302SS不锈钢相比较316SS316LSS对硫酸、硫化物溶液、钠及锰的溶、盐酸溶液及磷酸溶液的耐蚀性都不耐氢氟酸316SST302SS,对醋酸、蚁酸、甲酸和热碱溶湿氯气、盐酸气体,316LSS也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及碘、溴等的腐蚀此类钢的含碳量较故焊接后可进行热处尤其是称为超低碳不锈钢316LSST抗晶间腐蚀性能优316SS,因耐蚀性能更好不耐硝酸、酸、高浓度或沸腾状的硫酸,也不适合在除铂和银以外,是最耐氢氟酸的性铁盐、锡盐等溶液蒙耐尔合使用。

在测量介质氢属之一。

也可用作氯化物、海水、碱中的酸中进入的氧量多时腐材料耐蚀性会下降,在高度的氢氧化钠中,耐性也较差具有比一般奥氏体不锈钢高得多哈氏合耐腐能力。

适于在多种腐蚀性介质的混合C中使用,如能在湿氯气、干氯气、C哈℃)、盐酸、硫酸、磷酸、醋酸、(527氯酸盐、氯化铁、氯化铜、苛性钠、海水各种有机酸下工作特别能耐碱的腐不论在高温熔融的碱中都比较稳定,所以主要用于制不耐无机酸工业。

镍蚀,在醋酸和蚁酸中也在常温下,镍在海水和盐类溶液及有不稳定。

机介质(如脂肪酸、酚、醇等)中极为稳定。

纯是耐蚀性非常好的纯金属。

特别是金不耐较纯的还钛在各种浓度的硝酸、有机酸、氯化物、湿氯属原性酸和盐酸的腐蚀。

气和碱中有很强的耐蚀性。

不耐氢氟酸、是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的纯金属。

发烟硫酸、游离三氧化在许多腐蚀性介质中,如对无机酸、王水、钽硫、碘化钾、含氟离子等有有机酸、氯化物、盐类、腐蚀性气体溶液和高温下的强碱腐极强的耐腐性。

金属腐蚀的特征

金属腐蚀的特征

金属腐蚀的特征
金属腐蚀的特征:
一、性质:
1.金属腐蚀是金属受环境作用而发生的一种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

2.金属腐蚀是由外因(空气或化学介质)决定的,它对金属产生腐蚀性,最终形成新的物质,使金属逐渐褪色、变薄、折断或破碎。

3.金属腐蚀不仅降低金属的物理强度和外观,而且还会影响其成份分布、结构而引发武器性能下降和经济损失。

二、类型:
1.电化学腐蚀:金属被电流腐蚀,比如体系中有酸、碱等离子腐蚀金属。

2.化学腐蚀:金属受外界物理和化学因素腐蚀,比如海水、氧化作用等。

3.疲劳腐蚀:受摩擦、压力等作用而发生的腐蚀,多由于金属表面形成缺口,从而形成缝隙空腔,进而加深腐蚀。

三、危害:
1.金属腐蚀导致零件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容易发生断裂,影响部件的安全使用。

2.金属腐蚀引起的金属化学性质变化可能影响武器气体动力性能,不
仅降低其作用效果,且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3.金属腐蚀还可能污染环境,引发凝聚态磷化物银白液的产生,侵入
土壤及食物链的安全,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四、预防方法:
1.金属腐蚀的预防有电镀技术、热镀技术和电泳技术以及涂层技术。

2.金属的浸渍处理,使用腐蚀抗性的填充物填充金属一定的缝隙位置,从而改善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3.密封防护,采用密封技术来防止外界环境因素对金属结构的腐蚀。

4.金属腐蚀的防护,还可以采取移动腐蚀电位技术,通过调节电荷情
况来拦截腐蚀,以减少金属腐蚀。

金属及非金属材料防腐性能

金属及非金属材料防腐性能

说明:材料耐腐蚀性能含钼不锈钢: (316L)对于硝酸,室温下<5% 硫酸,沸(00Cr17Ni14Mo2)腾的磷酸,蚁酸,碱溶液,在一定压力下的亚硫酸,海水,醋酸等介质,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尿素,维尼纶等工业.海水,盐水,弱酸,弱碱;哈氏合金B: 对沸点以下一切浓度的盐酸有良好的耐(HB)腐蚀性,也耐硫酸,磷酸,氢氟酸,有机酸等非氧化性酸,碱,非氧化盐液的腐蚀;哈氏合金C:能耐环境的氧化性酸,如硝酸,混酸或铬(HC)酸与硫酸的混合物的腐蚀,也耐氧化性的盐类,如Fe+++,Cu++ak或含其他氧化剂的腐蚀.如高于常温的次氩酸盐溶液,海水的腐蚀;钛(Ti):能耐海水,各种氯化物和次氯化盐,氧化性酸(包括发烟,硝酸),有机酸,碱等的腐蚀.不耐较纯的还原性酸(如硫酸,盐酸)的腐蚀,但如果酸中含有氟化剂时,则腐蚀大为降低;钽(Ta):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玻璃很相似.除了氢氟酸,发烟硫酸,碱外,几乎能耐一切化学介质腐蚀.根据被测介质的种类与温度,来选定衬里的材质。

衬里材料主要性能适用范围氯丁橡胶耐磨性好,有极好的弹性,<80℃、一般水、污水,Neoprene高扯断力,耐一般低浓度酸、泥浆、矿浆。

碱盐介质的腐蚀。

聚氨酯橡胶有极好的耐磨性能,耐酸碱 <60℃、中性强磨损的Polyurethane 性能略差。

矿浆、煤浆、泥浆。

聚四氟乙烯它是化学性能最稳定的一种 <180℃、浓酸、碱,PTFE 材料,能耐沸腾的盐酸、硫等强腐蚀性介质,酸、硝酸和王水,浓碱和各卫生类介质、高温种有机溶剂,不耐三氟化氯二氟化氧。

F46 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润滑性、〈180℃盐酸、硫,不粘性和不燃性与PTFE相仿,酸、王水和强氧化,F46材料强度、耐老化性、耐温性剂等,卫生类介质。

能和低温柔韧性优于PTFE。

与金属粘接性能好,耐磨性好于PTFE,具有交好的抗撕裂性能。

附录1.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表1-1 常用合金纯金属的耐腐蚀性能注:为了改善纯金属的机械性能,在冶炼过程中,根据需要加入微量的其它金属。

金属腐蚀性

金属腐蚀性

金属腐蚀性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金属腐蚀,每一种腐蚀都可追溯其金属发生化学变化的原因而进行分类,那么金属腐蚀性有哪些分类呢?均匀腐蚀是指接触腐蚀介质的金属表面全面产生腐蚀的现象。

2.局部腐蚀按金属材料腐蚀破坏形态可以将腐蚀分为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两大类。

在实际的腐蚀体系中,大多数金属所发生的腐蚀是局部腐蚀。

由于局部腐蚀发生在金属表面的不大范围内,所以绝大多数金属表面腐蚀量很小,但是工程结构、构件及零件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局部腐蚀损伤的发展。

3.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不同于一般的金属腐蚀,当两种不同的金属同时位于腐蚀性电解液中时便会发生。

其中一种金属成为阳极,另一种金属成为阴极,两种金属之间会产生电偶。

阳极亦称牺牲金属,腐蚀和恶化速度比其独自腐蚀时更快,而阴极腐蚀恶化的速度会比其他方式更慢。

4.环境腐蚀环境腐蚀是一种复杂的环境条件综合影响金属性能的腐蚀过程。

5.流动辅助腐蚀(FAC)流动辅助腐蚀,或称为流动加速腐蚀,当氧化物的金属表面上的保护层溶解或被风或水除去时,6.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发生在金属的晶粒边界上的化学或电化学攻击。

原因是在金属内部,往往具有比晶界附近更高的杂质含量,致使这些边界相比内部金属更容易受到腐蚀。

7.脱合金化脱合金化,或称为选择性浸出,是合金中特定元素的选择性腐蚀。

脱合金化的最常见的类型是不稳定的黄铜发生脱锌。

在这种情况下腐蚀的结果是铜材劣化且多孔。

其表现形式有均匀的层状脱锌和不均匀的带状或栓状脱锌两种。

黄铜脱锌是选择性腐蚀,即合金中活性较强组元的选择性溶解, 组元可以是单相固溶体合金中的一种元素, 也可以是多相合金中的某一相。

选择性腐蚀发生在二元或多元合金中,其中电极电位较负的组元或相优先溶解, 如黄铜脱锌。

8.摩擦腐蚀摩擦腐蚀的发生是由于在粗糙的表面反复摩擦,接触和/或振动的结果,这会造成在材料表面发生凹坑和凹槽的腐蚀。

摩擦腐蚀通常发生在机械旋转和冲击时,装配螺栓和轴承时,以及在运输过程中暴露在外部的振动表面。

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金属材料的腐蚀可以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

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化学介质直接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面发生变化和损坏;电化学腐蚀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在外加电势作用下金属与电解质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而被损坏。

1.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类铁合金,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

这是由于不锈钢中含有铬元素,在与氧发生反应后形成致密的氧化铬层,这一层薄膜可以有效地防止金属与外界介质进一步反应。

此外,不锈钢中还含有其他元素,如镍、钼等,它们也能够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2.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材料,在环境中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这是由于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这层膜可以保护金属基体不受腐蚀。

然而,铝合金在碱性和酸性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相对较差,这是由于氢氧化物离子和硝酸离子会破坏氧化铝膜。

3.镍合金:镍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特别适用于化工、航空等领域的高温和腐蚀介质下的应用。

镍合金中的镍元素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能,在高温和酸性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

此外,镍合金中还常含有钼、铬等元素,它们能够提高镍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除了上述常用的金属材料外,还有许多其他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如钛合金、铬合金等。

这些金属材料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制造化工设备、船舶、食品加工设备等。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人们常常采取一些表面处理和防护措施,如电镀、鍍层和表面涂层等。

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金属与外界介质的接触,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稳定性和抵抗能力。

总之,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是衡量金属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金属本身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表面处理和使用环境等。

通过选择适当的金属材料,并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金属及非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分析

金属及非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分析

非氧化 性盐
氧化性 盐
中性盐 酸性盐 碱性盐
中性盐 酸性盐
表 4-1 无机盐溶液的腐蚀特性
种类
腐蚀阴极反
腐蚀特性

NaCl、KCl、Na2SO4、 K2SO4 、LiCl
NH4Cl、(NH4)2SO4、 MgCl2、MnCl2、FeCl2、
氧去极化
氢去极化+ 氧去极化
腐蚀性随氧浓度 增大而增大
腐蚀性接近相同 pH 值的酸溶液
延长使用寿命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
纯金属耐腐蚀的原因可以归结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自身的热力学稳定性而
耐蚀;二是由于钝化而耐蚀;三是由于形成有保护作用的腐蚀产物膜而耐蚀。工程材料
绝大多数是合金,合金的耐蚀性仍然决定于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加入适当的合金化元素,
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或提高材料钝化能力及形成表面保护膜的能力,
Ee=Eo+RTlnαMn+/nf
(4-3)
Ee’=Eo’- RTlnαO/nF
(4-4)
共轭反应式(4-1)和式(4-2)发生的热力学条件是去极化剂O的还原反应的平衡
电位E/e高于金属M的氧化反应的平衡电位Ee,二者差值越大,腐蚀反应的热力学倾向就
1
越大。金属在水溶液中发生腐蚀时,大多数情况下去极化剂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或氧,阴
4.3 耐腐蚀材料的选用 4.3.1 腐蚀环境调查 腐蚀环境的主要特征参数包括介质组成、温度、流速、压力、固体颗粒种类与含量、
介质循环量、介质组成的变化、气液界面状况、蒸发与浓缩条件等,其中最重要参数是 介质组成和温度。
(1)介质组成 介质组成决定其氧化性或还原性、酸碱性,除了要搞清楚介质 的主要成分以外,还必须了解主要侵蚀性杂质的种类与含量。例如:微量的氯、氟离子 即可破坏钝化,重金属离子会加速腐蚀,氧和氧化剂的存在能促进可钝化金属发生钝化; 也可能加 速非钝化金属的腐蚀。在有机介质中,水含量和介质导电性对腐蚀也有重要影响。

金属的腐蚀现象及腐蚀的预防措施

金属的腐蚀现象及腐蚀的预防措施

金属的腐蚀现象及腐蚀的预防措施金属的腐蚀现象及腐蚀的预防措施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面逐渐受到破坏的现象。

腐蚀会严重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寿命,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预防金属腐蚀,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介绍金属腐蚀的常见原因和腐蚀的预防措施。

一、金属腐蚀的原因1. 酸性环境:酸性环境中的酸性物质可以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腐蚀。

这是最常见的金属腐蚀原因之一。

酸雨、酸性土壤以及化学工业排放的废气等都会导致金属腐蚀。

2. 氧化作用:金属与氧气反应会生成金属氧化物,并伴随着电化学反应,造成金属表面的腐蚀。

这种腐蚀通常称为氧化腐蚀。

其中,铁的氧化腐蚀即为我们所熟知的铁锈。

3. 湿度和水分:金属暴露在高湿度的环境中,容易吸附水分形成液态水,造成金属腐蚀。

尤其是在氯化物等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腐蚀加剧。

4. 金属离子的迁移:当金属表面存在细微缺陷或损伤时,金属离子可以通过迁移,转移到其他区域并沉积在金属表面,引起腐蚀。

这一过程称为自腐蚀。

二、金属腐蚀的预防措施1. 表面保护措施:涂层和镀层是表面保护金属的有效措施。

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密封的保护膜,可以隔绝金属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减少腐蚀的风险。

常见的涂层和镀层包括油漆、烤漆、镀锌等。

2. 金属合金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金属合金,可以有效降低金属腐蚀的风险。

例如,不锈钢是一种能够抵抗氧化腐蚀的金属合金,常用于制造耐腐蚀的设备和构件。

3. 阻挡腐蚀剂的接触: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可以采用阻止腐蚀剂接触金属的措施。

例如,对于金属管道,可以通过加压、阴极保护等方式,减少管道内部介质对金属的腐蚀侵蚀。

4. 注射抑制剂:对于一些对金属材料腐蚀性较大的介质,可以通过注射抑制剂的方式,将抑制剂加入介质中,来减缓金属腐蚀的速度。

这是一种有效的局部腐蚀防护方法。

5. 定期维护检查:定期对金属设备和结构进行维护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缺陷和损伤,是预防金属腐蚀的重要措施。

金属腐蚀类型

金属腐蚀类型

金属腐蚀类型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其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面出现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过程。

金属腐蚀类型繁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腐蚀类型。

1. 酸性腐蚀酸性腐蚀是金属在酸性环境中发生的一种腐蚀形式。

在酸性环境中,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容易被酸侵蚀,从而导致金属腐蚀。

酸性腐蚀常见于酸雨、酸性土壤等环境中,对建筑结构、汽车等金属制品造成严重影响。

2. 碱性腐蚀碱性腐蚀是金属在碱性环境中发生的一种腐蚀形式。

碱性物质能够破坏金属表面的氧化膜,使金属暴露在环境中,进而发生腐蚀。

碱性腐蚀常见于海洋环境、碱性土壤等场合,对船舶、海洋平台等金属结构造成严重损害。

3. 氧化腐蚀氧化腐蚀是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形式。

金属表面的氧化膜与氧气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腐蚀金属。

氧化腐蚀常见于大气中,对金属建筑、桥梁等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4.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一种腐蚀形式。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极、阴极以及金属之间的电流作用下,金属发生腐蚀。

电化学腐蚀常见于海水、地下水、酸碱溶液等环境中,对管道、容器、设备等金属制品造成严重危害。

5. 微生物腐蚀微生物腐蚀是由微生物引起的金属腐蚀过程。

微生物能够产生各种酸性、碱性物质,破坏金属表面的保护层,导致金属腐蚀。

微生物腐蚀常见于土壤、水体中,对船舶、管道、地下设施等金属结构造成严重危害。

6. 应力腐蚀应力腐蚀是金属在应力和腐蚀介质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特殊腐蚀形式。

金属在应力作用下,与腐蚀介质相互作用,导致金属发生腐蚀。

应力腐蚀常见于高温高压环境中,对石油化工设备、核电站等重要设施造成严重威胁。

金属腐蚀对于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防止金属腐蚀,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选用抗腐蚀材料、涂覆保护层、施加电流保护等。

然而,金属腐蚀仍然是一个全球性难题,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来解决。

只有加强金属腐蚀防护措施,才能保证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推动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金属材料腐蚀性能标准

金属材料腐蚀性能标准

金属材料腐蚀性能标准金属材料作为工程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腐蚀性能对于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和执行金属材料腐蚀性能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金属材料腐蚀性能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金属材料腐蚀性能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腐蚀特性,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金属材料制定相应的腐蚀性能标准。

例如,对于常用的钢材、铝材、铜材等,需要分别制定相应的腐蚀性能标准,以确保其在特定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其次,金属材料腐蚀性能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材料的使用环境和条件。

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条件会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将这些因素纳入标准制定的考量范围之内。

例如,在海洋环境中使用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较强的耐海水腐蚀能力,而在化工生产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酸碱腐蚀能力。

此外,金属材料腐蚀性能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加工和表面处理工艺。

金属材料经过不同的加工和表面处理工艺之后,其腐蚀性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需要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

例如,对于镀锌钢材、喷涂铝材等经过表面处理的金属材料,需要在标准中规定相应的腐蚀性能测试方法和要求,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腐蚀性能指标。

最后,金属材料腐蚀性能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旦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金属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

这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的积极参与,还需要相关企业和单位的自觉执行,以确保金属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腐蚀性能指标。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腐蚀性能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安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制定和严格执行,才能有效地提高金属材料的抗腐蚀能力,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4 消毒剂对金属腐蚀性的测定
2.2.4..1 目的
测定消毒剂对各种金属的腐蚀程度,以能注明在使用时是否需给予应有的注意。

2.2.4.2 常用器材
(1) 金属片
圆形,直径24.0 mm,厚1.0 mm,穿一直径为2.0mm 小孔,表面积总值约为9.80 cm2 (包括上、下、周边表面与小孔侧面)。

光洁度为6。

原料如下:
碳钢(规格见GB 700-65);铜(规格见GB 2060-80);
铝(规格见GB 1173-74);不锈钢(规格见GB 1220-75)。

碳钢易氧化生锈,应保存于油中。

(2) 浸泡容器(玻璃制,带盖,容积为800 ml~1000 ml)。

(3) 砂纸(120号粒度水砂纸,GB 2477)。

(4) 称量杯。

(5) 天平(感量0.1 mg)。

2.2.4.3 操作程序
(1)在有表面活性作用的清洁剂中浸泡10 min,充分去油,洗净;亦可用氧化镁糊剂涂抹除油后洗净;以120号粒度水砂纸磨去金属片两面和周边表面的氧化层,再用自来水冲净。

测量片的直径、厚度、孔径(精确至0.1 mm)。

用无水丙酮或无水乙醇再次脱脂。

置50℃恒温箱中干燥1 h,待其温度降至室温后称重(每金属片待天平回零后称重3次,精确至0.1 mg,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前重量。

称重时,应戴洁净手套,勿以手直接接触样片。

(2) 按消毒剂最高使用浓度配制试验用消毒液,用以浸泡试验样片。

浸泡时,每一金属片需浸泡在200 ml 消毒液中。

(3) 金属样片用塑料线系以标签,编号和注明日期,悬挂于消毒液中。

一次性浸泡72 h。

易挥发性或有效成分不稳定的消毒剂,根据情况,酌情定时更换消毒液,直至浸泡72 h。

(4) 每种金属每次试验放置3片样片。

浸泡时,若同种金属每一样片相隔1 cm以上,可在同一容器内(含600 ml消毒液) 进行。

(5) 浸泡到规定时间后,取出金属片,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毛刷或其它软性器具去除腐蚀产物。

如仍有清除不掉的腐蚀产物,可按GB 10124-88所介绍的下列方法清除: 铜片: 在室温下浸泡于盐酸溶液(500ml 36%~38% 盐酸加蒸馏水至1000ml,盐酸比重为1.19)中1min~3min。

碳钢片:置含锌粉200 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5 min~30 min。

铝片:浸泡于三氧化铬磷酸溶液(三氧化铬20 g,磷酸500ml,加蒸馏水至1000ml。

磷酸比重为1.69)中,升温至80℃,持续5min~10min。

如还未清除干净,可在室温浸于硝酸(比重1.42)溶液中1min。

不锈钢:浸泡于60℃硝酸溶液(66%~68%硝酸100 ml加蒸馏水至1000 ml) 20 min。

或浸于70℃柠檬酸铵溶液(柠檬酸铵150 g 加蒸馏水至1000 ml)中10 min~60 min。

(6) 金属样片除去腐蚀产物并清洗后,用粗滤纸吸干水分,置于垫有滤纸的平皿中,放入50℃温箱,干燥1h,用镊子夹取,待其温度降至室温后分别在天平上称重。

天平回零后称3 次,以其平均值作为试验后重量。

称重时,与试验前相同,应戴洁净手套,勿以手直接接触样片(下同)。

(7) 样片在用化学法去除腐蚀物时,需设相应空白对照以校正误差。

空白对照样片与试验组样片同样进行表面处理、洗净和称重,但不经消毒剂浸泡。

事后随同试验组样片用相同
方法进行化学处理、水冲洗、干燥、称重,并计算其平均失重值。

(8) 试验的全过程应同时设不锈钢片浸泡蒸馏水的对照,浸泡前后的重量差应 <0.3 mg 。

否则,在找出原因后,全部试验重做。

(9) 试验结果,观察与纪录金属片颜色变化,并以金属腐蚀速率(R)平均值表达,在计算时应减去空白对照组样片的失重值。

计算公式如下
[R 为腐蚀速率,mm/a (毫米/年);m 为试验前金属片重量,g ;m t 为试验后金属片重量,g ;m k 为化学处理去除腐蚀产物样片失重值,g ,试验中未进行化学清除处理者,计算时在公式中删去m k 值;S 为金属片的表面积总值,cm 2;t 为试验时间,h ;d 为金属材料密度,kg/m 3]。

2.2.4.4 腐蚀性分级标准
腐蚀速率R (mm/a )
级 别 <0.0100
基本无腐蚀 0.0100~<0.100
轻度腐蚀 0.100~<1.00
中度腐蚀 ≥1.00
重度腐蚀
2.2.4.5 注意事项
(1) 每张砂纸只能磨一种金属材料。

一个容器盛的消毒液只能浸泡同一种金属。

(2) 称重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认真进行。

接触样片的器具不得带有油垢。

(3) 所用金属片大小、厚薄应严格一致,表面需磨光。

(4) 试验期间,需换消毒剂溶液时,操作应迅速,勿使样片暴露空气中过久。

(5) 金属样片仅可使用一次,否则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1) 试验在20℃~25o C 条件下进行。

(7)在报告其结果时应对试验后金属样片的外观变化等现象进行描述。

d
t S m m m R k t ⨯⨯--⨯⨯=)(1076.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