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bd2d6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a.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优质课教学设计《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优质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优质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优质课教学设计1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Mg+O22MgO4Al+3O22Al2O33Fe+2O2点燃Fe3O42Cu+O2加热2CuOAu不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Mg、Al>Fe、Cu>Au二、金属与酸的反应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Cu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金属活动性:Mg>Zn>Fe>Cu三、置换反应:A+BC→AC+B【教学资源】巩固练习基础题1.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
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铝不与酸、碱反应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2.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
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高温Si+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Fe+6HCl====2FeCl3+3H2↑B.CO2+Ca(OH)2===CaCO3↓+H2OC.CaCO3+HCl====CaCl+CO2↑+H2OD.Mg+O2MgO4.面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如果我们逐个进行学习和研究,时间上不允许,同时也不便于寻找规律,因此有必要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学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30988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b.png)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的最后阶段,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冶炼、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实验,使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学会金属的冶炼方法,掌握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化学实验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掌握金属的冶炼方法,学会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金属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性顺序。
2.金属的冶炼方法:湿法炼金、热还原法、电解法等。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原因、防腐蚀措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和腐蚀与防护措施。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金属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试管架等。
2.实验试剂:铁、铜、锌、硫酸、硝酸等。
3.课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腐蚀与防护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金属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铁锅、铜线、铝壶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金属是如何得到的吗?”让学生思考金属的来源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性顺序。
通过实验演示金属的腐蚀现象,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
人教版《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人教版《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d7d9b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7.png)
人教版《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人教版《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创设情境】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黄金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应用的金属之一。
世界黄金的生产始于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工业革命时代考点一:铁的冶炼炼铁选用的铁矿石不仅要选含铁量高的,还要选“有害元素”少的。
你认为不适宜炼铁的矿石是:;理由是:。
炼铁原理:中考链接:(2019眉山)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原理。
关于该装置和反应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盛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前要先通CO,加热后B中出现浑浊C.已知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b→c→dD.这种方法“炼”出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最大的区别是不含碳考点二:金属应用用途体现性质性质决定用途1.(山西真题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②生铁坚硬,可以作医疗手术器械(2014.8D)③铜、铝用于制作导线④生铁和钢性质不同,是由考点三:铁的锈蚀与防护.(2019广东)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甲和乙:水 B.乙和丙:空气C.甲和丙:空气D.甲和丁:水考点四:金属的化学性质展示:金戒指,黄铜讲解:不法分子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引导学生回忆知识:通过对真假黄金的鉴别,我们回顾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水溶液为蓝色,C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的物质主要成分为A.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20c35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7.png)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如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 使学生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认知,了解常见金属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金属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金属样品、盐酸、硫酸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金属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属制品(如铜壶、铝锅等)引发学生对金属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教学金属的物理性质(1)引导学生了解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通过实验演示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3)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金属的延展性。
3. 教学金属活动性顺序(1)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
(2)通过实验演示金属活动性顺序。
(3)引导学生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4. 教学金属材料的种类及用途(1)介绍常见金属材料的种类,如铜、铁、铝等。
(2)讲解金属材料的用途,如建筑、制造、电子等。
(3)引导学生了解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活动性顺序以及金属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要求学生掌握金属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6. 作业布置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金属活动性顺序图,并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及其用途。
六、教学拓展与探究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金属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2. 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七、课堂练习八、教学反馈与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检查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金属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的见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0aa15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e.png)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金属和金属材料奥秘的热情。
2.通过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金属资源的特点和利用,培养学生的资源忧患意识,激发学生为我国金属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贡献力量的决心。
1.学生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兴趣较为浓厚,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一,需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2.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规范、安全的实验操作习惯。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金属和金属材料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金属的性质、反应类型等方面有了一定了解,但在实际应用和综合分析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3.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性质、用途、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金属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金属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2)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方法。
(3)金属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5c6ca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3.png)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前,进行自评和互评,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金属的性质、分类和应用;
(2)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4)金属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2.教学难点:
(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与应用;
(2)金属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的掌握;
(3)金属合金的制备原理及其性质的探究。
(二)教学设想
2.教学方法:采用个别提问、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
3.反馈与评价: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给予反馈,针对普遍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教学方法:采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知识结构。
2.利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金属腐蚀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4.通过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相关知识的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了解金属的冶炼方法,理解不同金属的冶炼原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掌握金属合金的概念、性质和用途,能够分析不同合金的优缺点。
5.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掌握常见的金属腐蚀类型及其防护方法。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学设计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98d6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c.png)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学设计1. 课程简介本单元主要介绍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学生将了解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学习目标2.1 掌握金属的属性和特征。
2.2 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2.3 能够使用适当的方法测试金属材料的性质。
2.4 学习并理解金属的加工工艺和原理。
2.5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学内容和顺序安排3.1 金属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金属的定义和分类-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2 常见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领域- 铁类材料及其应用- 铝类材料及其应用- 铜类材料及其应用3.3 金属材料的测试和评估- 密度测试方法和原理- 硬度测试方法和原理- 强度测试方法和原理3.4 金属的加工工艺和原理- 热处理工艺- 冷加工工艺- 焊接和铸造工艺4. 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的方式,主动参与学习,发现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4.2 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合作完成实验和项目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相关图像、视频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4.4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验操作、金属材料的测试和加工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5. 教学评估和考核5.1 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活动和表达能力的评估。
5.2 实验报告评估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5.3 团队项目评估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相关项目任务,并提交项目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4 综合考核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的整体掌握情况。
6. 扩展与拓展6.1 参观工业企业组织学生参观金属加工工厂或相关企业,了解金属材料的实际应用和生产过程。
九年级化学复习6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九年级化学复习6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e2ef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7.png)
教案标题: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理解金属的特性及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2.掌握金属元素的共同特点和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3.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4.学会利用金属的特性进行选材和应用。
教学重点:1.金属的特性及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2.金属元素的共同特点和周期表的基本结构3.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金属性质的影响4.金属的选材和应用教学难点:1.金属元素的周期表结构理解2.金属晶体结构与金属性质的关系理解3.金属的选材和应用能力培养教学准备:1.绘制周期表2.准备金属样本和金属制品供学生观察和分析教学过程:通过与学生互动对话,引导学生回忆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引发学生对金属的兴趣,并提出“金属和金属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应用?”的问题。
Step 2:导入(10分钟)给学生展示不同的金属样本和金属制品,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便他们了解金属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Step 3:讲解(20分钟)3.1金属元素的共同特点和周期表的基本结构:通过讲解金属元素的特点,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等,以及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如周期、族、相似性等,帮助学生理解金属元素的共同特点和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3.2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金属性质的影响:通过引入金属的晶体结构,如面心立方晶体、体心立方晶体等,以及晶体结构对金属性质的影响,如硬度、导电性、熔点等,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Step 4:巩固(20分钟)4.1练习题目:请学生回答与金属相关的题目,如金属元素的周期表位置、金属的特点和应用、金属的晶体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等。
4.2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金属样本的实验活动,如测量金属导电性、延展性等特性,并观察金属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金属的特性和应用。
通过讲解金属的选材和应用案例,如不同金属的特点及在建筑、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拓展学生对金属的了解和认识。
Step 6:总结(5分钟)总结金属的特性及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并强调金属的晶体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70ca4a6bec0975f565e217.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思路: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开展学习,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归纳总结得出金属的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和各自的特性,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常见金属与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围绕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的习惯,教会学会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方法,使他们能对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2、通过调查考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教学重点:1、引导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在交流学习中认识常见的合金并了解其广泛的用途。
教学时数:2教学方法引导实验探究;指导调查考察,收集资料整理归纳;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及分享等。
【仪器、药品及其它】1、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
2、学生查阅有关金属材料发展前景资料。
3、酒精灯、火柴、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砂纸、铜丝、铁丝、铝丝、铁架台、黄铜、铜、焊锡、锡、铁片、铅、铝片、铝合金。
(完整)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完整)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12ee655901020206409c1c.png)
《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若干个教学设计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预习导学案)一、预习目标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3了解合金的组成,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
二、知识准备1.想一想,你家里的哪些日常生活用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你还见过哪些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东西?你还知道有哪些金属材料?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铁、铜、铝的有关知识。
铁:铜:铝:归纳: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3.通过预习,你知道常见金属使用的先后顺序吗?4.何为合金?你见过哪些合金?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相比有哪些性质?5.钛合金有哪些性质?跟踪练习:1、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形成的的物质叫做合金。
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主题为钢结构,钢属于()A、复合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金属材料3、用金属的化学式填空:(1)体温表中的液态金属是(2)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是(3)干电池的金属筒是课题1 金属材料(讲授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使用金属材料的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二、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2.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等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3、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4、通过课本第3页表8-1及生活经验完成第3页中的讨论。
[自学与交流]自学课本第4页1、2段并交流: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小组大比拼]你知道的金属之最有哪些?[跟踪练习]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化合物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2、下列物质的性质都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有光泽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3、铝通常用作电线、电缆是利用它的性;细铁丝、薄铁片用力就可弯成各种形状,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铁锅、铝壶可用来烧水是利用它们的性;金块可以轧成很薄的金箔,这是利用了金的性[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4-5页,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合金?合金是纯净物吗?2.铁常见的两种合金是什么?其组成如何?[观察思考]观察老师演示[实验8-1],并完成下表[火眼金睛]一些不法商贩用黄铜(铜锌合金)假冒黄金在市场上出售,坑害消费者的利益,你能否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一鉴真伪。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93691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d.png)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如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等;(3)熟悉金属的冶炼方法,如还原法、电解法等;(4)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如纯金属、合金等;(5)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如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巩固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通过实例分析,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珍惜金属资源,节约能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金属的冶炼方法;(3)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2. 教学难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如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等;(2)金属的冶炼原理;(3)金属材料的性能和选择。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金属的性质和应用;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铁、铜、铝等金属样品,氧气、酸、盐溶液等试剂;2. 教学课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材料应用等图片和视频;3. 学习资料: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材料应用等相关文章和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金属知识,如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冶炼方法等;(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金属的物理性质:观察和比较铁、铜、铝等金属样品的颜色、硬度、导电性等,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2)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3)金属的冶炼方法:介绍还原法、电解法等冶炼方法,以铁的冶炼为例,讲解冶炼原理;(4)金属材料的分类与应用:分析纯金属、合金等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以铜合金(黄铜)为例,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中学化学八年级《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中学化学八年级《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8f1ff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4.png)
中学化学八年级《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o学生能够识别并区分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如纯金属和合金。
o学生能够掌握金属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通过实验了解金属的反应特性。
o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能够整理并概括金属的共性和特性。
o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动手实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o培养学生爱护实验器材、注重实验安全的良好习惯。
o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回收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化学性质(如与氧、酸的反应)。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比较。
-内容安排:本节课分为引入、新课讲解、实验探究、练习巩固、总结反馈五个部分,逐步深入,循序渐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金属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讨论法:小组讨论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思维。
-实验法:通过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实验,直观展示金属的化学性质。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金属的应用实例和实验过程。
四、教学资源-教材:八年级化学课本及相关教辅材料。
-教具:金属样品(如铁、铜、铝)、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酒精灯、稀盐酸等)、多媒体设备。
-实验器材:实验台、安全防护装备(眼镜、手套)、实验记录本。
-多媒体资源:金属性质和应用的相关视频、课件。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分配4-5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指定小组长负责协调讨论和记录。
2.维持纪律:明确实验纪律和安全规范,实验前进行安全教育,实验过程中严格监督。
3.激励学生:对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13115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c.png)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第一章:金属的性质1.1 金属的导电性介绍金属导电性的概念解释金属导电性的原因进行实验观察金属导电性1.2 金属的导热性介绍金属导热性的概念解释金属导热性的原因进行实验观察金属导热性1.3 金属的延展性介绍金属延展性的概念解释金属延展性的原因进行实验观察金属延展性第二章:金属的冶炼和用途2.1 金属的冶炼方法介绍常见的金属冶炼方法解释不同冶炼方法的原理进行实验演示金属冶炼过程2.2 金属的用途介绍金属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解释金属用途与其性质的关系进行实例分析金属的用途第三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3.1 金属的腐蚀现象介绍金属腐蚀的概念解释金属腐蚀的原因观察实验金属腐蚀的现象3.2 金属的防护方法介绍常见的金属防护方法解释不同防护方法的原理进行实验演示金属防护过程第四章:金属的合金4.1 合金的概念和特点介绍合金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合金与纯金属的差异进行实验观察合金的性质4.2 常见合金的应用介绍常见合金的类型和应用解释合金应用与其性质的关系进行实例分析合金的应用第五章:金属资源的开发和保护5.1 金属资源的开发介绍金属资源的开采和提炼过程解释金属资源开发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实验演示金属资源的开发过程5.2 金属资源的保护介绍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解释金属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技术进行实例分析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第六章:金属的化学性质6.1 金属与氧气反应介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类型解释金属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实验观察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现象6.2 金属与酸反应介绍金属与酸反应的类型解释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实验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第七章:金属的物理性质7.1 金属的熔点介绍金属熔点的概念解释金属熔点的原因进行实验观察金属的熔点7.2 金属的沸点介绍金属沸点的概念解释金属沸点的原因进行实验观察金属的沸点第八章:金属的形态和结构8.1 金属的晶体结构介绍金属晶体结构的概念解释不同金属晶体结构的特点进行实验观察金属晶体结构8.2 金属的形态变化介绍金属在不同条件下的形态变化解释金属形态变化的原因进行实验观察金属的形态变化第九章:金属的加工和成形9.1 金属的切割和焊接介绍金属切割和焊接的方法解释不同切割和焊接技术的原理进行实验演示金属的切割和焊接过程9.2 金属的铸造和锻造介绍金属铸造和锻造的方法解释不同铸造和锻造技术的原理进行实验演示金属的铸造和锻造过程第十章:金属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10.1 金属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金属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解释金属应用与其性质的关系进行实例分析金属在工程中的应用10.2 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介绍金属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金属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实例分析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观察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第一章)。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ca5bf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a.png)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运用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和判断。
2. 让学生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能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3. 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冶炼方法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等。
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等。
3. 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4. 金属的冶炼方法: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等。
5. 金属的应用:金属在工业、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金属的冶炼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2. 利用实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属制品,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2. 教学金属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或讲解,让学生了解金属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等。
3. 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或讲解,让学生了解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等。
4. 教学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实验或讲解,让学生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5. 教学金属的冶炼方法:通过讲解或实验,让学生了解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等冶炼方法。
6. 教学金属的应用:通过讲解或展示,让学生了解金属在工业、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7. 总结与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77c41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8.png)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第一篇:《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教学设计预习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你的发现是: 2.金属活动性顺序(1)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反映金属的活泼性.(2)金属与溶液的反应,也可反映金属的活泼性.1.铝制品最好不用不锈钢丝球刷,为什么?2.(生活小常识)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
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
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
3.从你的探究和教材P9中你有何发现或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① 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与酸发生反应。
② 金属种类不同,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
③ 学生讨论、归纳反思小结:① Mg、Fe、Zn、Cu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
② 置换反应的定义。
③ 联想与运用: 1.多媒体展示:下列反应是否都是置换反应?A.CO+CuO=Cu+CO2B.Fe+CuSO4=FeSO4+CuC.NH4HCO3=NH3↑+CO2↑+H2O↑2.活动与探究: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因为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
现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23024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9.png)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第一章:金属的性质1.1 金属的导电性1.2 金属的导热性1.3 金属的延展性1.4 金属的反应性第二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2.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2.3 金属的活泼度与反应性的关系第三章:金属的制备方法3.1 铜的制备3.2 铁的制备3.3 铝的制备3.4 金属的提取与精炼第四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4.1 金属腐蚀的原因4.2 金属的防腐蚀方法4.3 金属的涂层保护4.4 金属的阳极保护第五章:金属的应用5.1 金属在建筑中的应用5.2 金属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5.3 金属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5.4 金属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第六章:金属的物理性质6.1 金属的密度6.2 金属的熔点6.3 金属的沸点6.4 金属的导光性第七章:金属的合金7.1 合金的定义和特点7.2 合金的分类和应用7.3 常见金属合金介绍7.4 合金的性能优势和制备方法第八章:金属的回收与利用8.1 金属回收的意义8.2 金属回收的方法和技术8.3 金属废料的处理和再利用8.4 金属回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第九章:金属的化学性质9.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9.2 金属与酸的反应9.3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9.4 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第十章:金属的实验操作10.1 金属的称量和测量10.2 金属的溶解和过滤10.3 金属的打磨和抛光10.4 金属的焊接和铆接第十一章:金属的生态环境影响11.1 金属开采和加工对环境的影响11.2 金属废物处理和污染问题11.3 金属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策略11.4 金属行业环境伦理和责任第十二章:金属的生物应用12.1 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作用12.2 生物体对金属的吸收和排出12.3 金属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2.4 金属生物腐蚀和生物传感器第十三章:金属的工业应用13.1 金属在制造业中的应用13.2 金属在能源工业中的应用13.3 金属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13.4 金属在信息技术产业的应用第十四章:金属的纳米技术14.1 纳米金属材料的特性14.2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14.3 纳米金属材料的应用前景14.4 纳米技术在金属加工中的应用第十五章:金属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新兴金属材料的研发15.2 金属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的进步15.3 金属加工技术的创新15.4 金属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金属的性质重点: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反应性。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5ee53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6.png)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⑶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⑷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⑴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⑶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及铅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教学重难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工具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的图片、铁架台、铁片、酒精灯、焊锡、铅、火柴等。
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铜,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学习情景】展示金属制品的图片。
【提问】图片中的制品主要由什么材料制成?【讲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新课引入】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板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设问】根据生活经验,你所知道的金属有哪些?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我所知道的金属【学生回答、交流】【小结】金属的种类有很多,而我们最常见的金属有铁、铝和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1.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2. 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3. 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 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 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金属和金属材料” 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3 个课题: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其中课题1 首先介绍了金属的物理特征,广泛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得出物质性质与用途间的关系;在介绍合金时,通过合金与纯金属的对比,得出其相较于纯金属的性能特征。
课题2 以常见金属为代表,运用科学探究方式,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此课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只是当配有大量的实验之后,这些疑难问题在思考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变得有规律可循。
课题3 着重联系生产实际,知道铁矿石炼铁的方法,认识金属生锈的条件,了解防护措施,从而认识保护金属资源的意义。
金属材料属于生活中常见的重要化学物质,是初中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由于金属材料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所以教者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大家熟悉却又不知所以然的问题,由此过渡到化学的学科知识中,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理念。
三、学生分析“金属和金属材料” 这单元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初中物理课程及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材料已有不少的感性认识。
如铝合金门窗、不锈钢餐具、交通工具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学习情境素材,因为熟悉,所以,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这些物质与人类生传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能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作风。
之前新授课中,学生已经逐课题地进行了学习,对书本中介绍的常见金属还比较熟悉,对金属的性质、合金的利用及金属的锈蚀问题等也有了初步的熟识度。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然熟悉这些物质,可是缺乏深入了解,应用已有知识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还不能灵活地从化学理论角度去分析研究这些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对知识点不够熟悉,应用变换能力还不够强。
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设计适应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已经具备一定实验探究思路的学生直接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
这样学生才更感兴趣,也才要更多地了解。
四、教学目标1. 通过活动探究,进一步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及常见金属与氧气、盐酸、稀硫酸、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2. 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金属锈蚀的主要原因和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3. 能用语言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描述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六、教学流程图七、教学过程八、课堂评价学生在进行活动一时,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初步评价活动二的出现,既杜绝基础知识与技能测试的孤立性,又注意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取用鲜活的情景,体现探究性。
在小组合作时,通过生生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活动三的设计有着较强的实际情景、应用性和实践性,符合课题的社会应用性,又增强了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这样既能了解学生对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又能突出对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最后,用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来整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能力,教者要求学生自己分析试题,以提高学生自我诊断、自主分析、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
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客观地认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者可以多方面地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获取信息、加工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九、板书设计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物理性质厂纯金属弋一、金属材料Y 化学性质「合金二、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付:探险队员“铁”的迷宫之旅金属和金属材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探南通如东县实验中学郭玲凤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化学新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比拟地重要作用。
因此,于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成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活动一中,教者将学生的视线直接延伸至生活实际,以常见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点迁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激发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增强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为整堂课的开展铺垫基础。
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活动二取用鲜活的情景,继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由生活回到课堂,回到化学学科的探究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合作、敢于质疑、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只有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活动三的设计有着较强的实际情景、应用性和实践性,符合课题的社会应用性,又增强了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多次创造机会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让其在探究活动中增进合作、增强友谊,培养他们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并数次运用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学科不是孤立的,体会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深刻意识到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郭玲凤南通如东县实验中学一、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探究,进一步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 常见金属与氧气、盐酸、 稀硫酸、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2•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了解金属锈蚀的主要原因和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 出来的方法。
3•能用语言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描述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 系。
二、学习重、难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顾本课题知识,并自我评价。
(课前完成)【协进学习】[活动一]“你”提问,“我”解答1•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整理出一个问题,并向其他小组进行提问。
每小 组具有对题目的保密权。
(如:钨丝可用作灯丝的原因?)2•判断Fe 、Cu 能与02、HCI 、ZnCI 2、CuS04中的哪些物质反应,写出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___ ___ ___ ___ Sn Pb (H ) ___ ___ Ag Pt Au3•如果你是 探险队员”一一,走进有许多 食人兽”(即常温下能快速《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 》听课记录自读笔记: 自我评价: 优良中差 □ □口 口 课堂随感: 小组评价: 优良中差 □ □ □ □教师评价:2.铁生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江淮同悦汽车由内向外生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简单说明理由。
四、提升学习一一挑战中考,展示实力1•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
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 ;②Fe2O3和C ;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O3、C和Fe。
其中猜想合理的是()2.(1)请将银、镁、铁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⑵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R (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的混合粉末,小明同学欲确定R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自我评价:优良中差□ □口口向混合粉末中加入稀硫酸后产生气泡,可以得知金属R不可能是(填化学式);实验中,操作X的名称是;插入锌片后有气泡产生,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插入锌片后有金属析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一一金属和金属材料1 . 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属 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2.(2012.淮安市)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塑料油瓶电话电视机 A. 合成材料B.天然纤维C.金属4. (2012.潍坊市)下列金属中,最活泼的是( )A. 银B.铜C.镁D.铝5.( 2012.鸡西市)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生成B. 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D.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6. (2012.淮安市)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B. 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用于去除铁锈C. 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D. 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 7.( 2012 • 资阳市)关于钢铁及制品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属于纯净物 B. C.青铜的硬度比铜大 D. 3.(2012 • 桂林市)下 ()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青铜耐腐蚀,易铸造成形列家用物品中,都用至U 的9 a溜冰鞋D.玻璃扎陶奁杯玖不锈钢碗D.菽璃茶壶A •含有某些金属和碳元素的铁合金,其性能比纯铁更优良B •高炉中炼铁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 Fe 2O 3 + 3C0 =高温e + 3C0 2C .其它金属单质与铁一样,都能与盐酸反应得到氢气D •家用菜刀经洗净擦干后可防止生锈& ( 2012.广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B. 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 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 •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9. (2012年烟台市)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黄金溶解在 王水”中形成HAuCl 4 (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 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 HAuCI 4中,Au 的化合价为+3价;④可 以将pH 试纸伸入 王水”中测其酸碱度;⑤ 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