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合集下载

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写作专题汇编(12页)

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写作专题汇编(12页)

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浦东新区三模26.有人说,世界上不是缺少价值,而是缺少对价值的肯定。

对此,你怎么看?写一篇800的文章,题目自拟。

静安区5月二模三写作70分26.认识到知识的局限性是否和不断求知同样重要?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不要写成诗歌。

(2)不少于800字。

高考压轴卷三、写作70分26.“混搭”原是一个时尚界专用名词。

指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身价的东西按照个人口味拼凑在一起,从而混合搭配出完全个人化的风格。

“混搭”现象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三、写作(70分)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围绕“混搭”展开,立意要从“混搭”的含义分析入手,从材料中的“混合搭配出完全个人化的风格”,可以可以理解为“混搭”其实也是一种创新的方式,其目的是打破传统,创造出一种新的面貌、新的景象。

从这个角度来立意,可以肯定“混搭”的求新求异的可贵品质。

从相反的角度看,但同时,“混搭”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与可靠的控制,其效果是难以预测的,因此“混搭”是有很多风险的。

从这个角度来立意,可从“规范”“探索”等话题来思考。

行文时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论述中可以从“质变和量变”的理论角度分析,还可结合现实中的一些做表面文章事件从反面分析其危害。

【参考范文】正确对待混搭“混搭”就是混合搭配,原本是时尚界的一个专用名词,指着装时摒弃传统的搭配模式,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身价的东西按照个人口味拼凑在一起,从而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从穿衣到化妆,从音乐到饮食甚至家居装修都可以“混搭”,这股风近年来刮到了餐饮行业,不仅从菜肴上混搭,连经营模式也流行混搭。

肯德基之前卖烧饼、油条、豆浆,最近还看到有排骨粥卖,原来—个彻头彻尾的洋快餐店现在也放下身段,开始吆喝起中式美食了。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诗歌鉴赏)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诗歌鉴赏)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诗歌鉴赏【徐汇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宋)梅尧臣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注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

〔注〕桂:古时称科举及第为“折桂”。

12.依据诗意,欧阳秀才游江西的目的不会是()。

(1分)A.游学 B.宦游 C.交游 D.游历13.对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从对方着笔 B.比喻新颖贴切C.以落花写离情 D.以西江梦点题14.后六句不抒离情而写别意,结合内容作赏析。

(5分)【答案】:(三)8分12.(1分)B13.(2分)C14.(5分)答案示例:先以“无梧桐”自谦,将门人赞喻为凤凰,希望他振翅高飞;又提醒他去江西后善自择居,不与乌哺类卑俗之人交往,并叮嘱他不忘游学为科举的梦想,最后举杯祝福他异日折桂。

句句用喻,含蓄又形象地表达了师长对门人的赞誉、叮咛和期望。

【奉贤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

(8分)送钱子入京唐李颀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

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

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

还家应信宿①,看子速如飞。

注:①信宿:表示两夜。

14.诗中“______”意象常常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1分)15.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以“京北”和他乡作比,表现诗人和钱子的飘零之苦。

B.颔联以动作描写突出了京城来使催促钱子返归的匆忙急迫。

C.颈联连用4个意象,融情于景,以想象之笔营造萧瑟意境。

D.全诗围绕“送”字,友人远去而驻足良久,情感凄婉哀伤。

16.本诗尾联是怎样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4分)【答案】:14.(1分)捣衣15.(3分)A16.(4分)尾联借人映己,写的是朋友的归程时间和朋友纵马如飞、归心似箭,实际上蕴含的是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能归家的惆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高考语文模拟)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高考语文模拟)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鉴赏专题浦东新区三模(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 题。

(8分)幽州夜饮(唐)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12.上面诗歌中的对仗有几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句凉风、夜雨、寒林等意象,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B.颈联“迟暮”二字凸显出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忧伤。

C.尾联以感叹的语气,充分表现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

D.本诗以景起笔以情结笔,层层推进,结构自然流畅。

14.前人评价颈联“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豪壮中寓悲凉,请加以评析。

(4分)12.A (1分)13.C(3分)14.(4分)军中舞剑,那壮阔的场景及刚劲的舞姿,给人以雄健豪壮的感觉(2分);胡笳悲凉的声音,渲染了边塞环境的苦寒,将士常年征战的辛劳,容易勾起将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岁月迟暮的悲伤。

所以说豪壮中寓悲凉,令人感慨。

(2分)静安区5月二模(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8分)夜渡湘水孟浩然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①歌声识采莲。

榜人②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旅时相问,涔阳何处边?[注]①杜:杜若,芳草名。

②榜人:船夫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2分)A.本诗是田园山水诗。

B.本诗是五言律诗。

C.颈联中“岸火”“潭烟”,紧扣了诗题中的“夜渡”二字。

D.尾联中的“时”表达了诗人想到涔阳与朋友相聚的急切心情。

13.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2分)A.明快飘逸B.婉约含蓄C.质朴刚劲D.清淡自然14.请赏析“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两句。

(4分)12. A (2分)13. D (2分)14. 傍晚的露气中飘荡着杜若的芳香,江面上不时传过来采莲女悠扬的歌声。

两句分别从嗅觉和听觉的角度,紧扣“夜渡湘水”的特点,营造出香气飘荡,歌声悠扬的美好意境。

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精校Word版

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精校Word版

古诗鉴赏汇编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宝山区 8分)12-14题。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

同安①(宋)刘过唐多令②远楼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

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字改之,好龙洲道人。

一生屡试不第,怀才不遇。

力主抗金,恢复中原。

②安远楼:在今武昌黄鹤山上,又称南楼。

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分)2 )(12.下列对小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交代了参加聚会的对象。

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地点。

A.交代了写作该词的原因。

D. C.交代了写作的社会环境。

分)2下列对词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13.“重过”点明故地重游,今昔对比,更添凄然之情。

A.以“能几日,又中秋”反衬出故人难以团聚的忧伤。

B.“浑是新愁”包含着忧国伤时之感与自伤身世之慨。

C.重过、故人、旧江山、少年等前后呼应,章法谨严。

D.分)扣住“满”“寒”二字,赏析“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两句。

(414.(三)(8分)12.C(2分)13.B(2分)突字写满眼都是枯黄的芦叶,“满”这里的一带江水写出眼前萧瑟的景象,以满地芦叶、14.出景色荒凉;“寒”字将视觉转化为触觉,突出了景色凄冷;烘托了词人内心凄凉感伤的心境;为全词蒙上了一层黯淡的底色(奠定了感情基调)。

(4分。

答到一点给1分)崇明县(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秋夜客舍(唐)杜甫露下天高秋气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释】①凤城:指长安。

12.下列对本诗对仗情况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A.全不对仗 B.两联对仗 C.三联对仗 D.四联对仗13.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清新自然 B.雄奇豪放 C.清丽含蓄 D.悲壮慷慨14.结合全诗内容,赏析“北书不至雁无情”的表达效果。

2019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诗歌鉴赏汇编(16区全,含静安黄浦)

2019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诗歌鉴赏汇编(16区全,含静安黄浦)

2019年高三语文一模诗词鉴赏汇编宝山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唐多令(宋)刘过①安远楼②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

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

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释】①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

一生屡试不第,怀才不遇。

力主抗金,恢复中原。

②安远楼:在今武昌黄鹤山上,又称南楼。

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12.下列对小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地点。

B.交代了参加聚会的对象。

C.交代了写作的社会环境。

D.交代了写作该词的原因。

13.下列对词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重过”点名故地重游,今昔对比,更添凄然之情。

B. 以“能几日,又中秋”反衬出故人难以团聚的忧伤。

C. “浑是新愁”包含着忧国伤时之感与自伤身世之慨。

D. 重过、故人、旧江山、少年等前后呼应,章法谨严。

14.扣住“满”“寒”二字,赏析“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两句。

(4分)【参考答案】12.C(2分)13.B(2分)14.以满地芦叶、一带江水写出眼前萧瑟的景象,这里的“满”字写满眼都是枯黄的芦叶,突出景色荒凉;“寒”字将视觉转化为触觉,突出了景色凄冷;烘托了词人内心凄凉感伤的心境;为全词蒙上了一层黯淡的底色(奠定了感情基调)。

(4分。

答到一点给1分)崇明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秋夜客舍(唐)杜甫露下天高秋气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释】①凤城:指长安。

12.下列对本诗对仗情况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A.全不对仗B.两联对仗C.三联对仗D.四联对仗13.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清新自然B.雄奇豪放C.清丽含蓄D.悲壮慷慨14.结合全诗内容,赏析“北书不至雁无情”的表达效果。

2019届高三语文专题重难点突破: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专题重难点突破: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

(3模2真+技巧点拨)2019届高三语文总复习重难点突破必备参考资料诗歌鉴赏13.L2018·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8分)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

②金罍,泛指酒盏。

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答案] (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

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4分)(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

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4分)[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答第一小题时,可先说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简要分析。

解答第二小题时,可先分析诗人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然后再分析达到了怎么样的表达效果。

【诗歌赏析】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韩魏公即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

早年曾同范仲淹一起防御西夏,推行庆历新政。

新政失败,先后出知扬州、定州、并州。

2019诗歌鉴赏高考真题汇编语文(解析版)

2019诗歌鉴赏高考真题汇编语文(解析版)

专题05:诗歌鉴赏【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C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上海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上海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古诗鉴赏专题虹口二模(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别州民①白居易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②,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③,与汝救凶年。

[注]①长庆四年(824)五月,作者杭州刺史任满。

临行,州民送行,作此诗惜别。

②周初召伯关怀人民,常在一棵甘棠树下审理争讼案件。

后来人民对这棵甘棠树加以保护,并作诗歌颂,这就是《诗经·召南·甘棠》。

③杭州春雨多,秋雨少,常闹旱灾。

长庆四年春天,白居易发动州民,修筑西湖周围的堤岸。

12.以下评价适用本诗风格的一项是()。

(2分)A.沉郁顿挫B.含蓄隽永C.平实质朴D.清新俊逸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遮”和“满”两字,描绘百姓送别诗人的盛况。

B.颔联用了用典和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自谦自惭。

C.颈联直接道出百姓受“税重”与“旱田”的双重压迫。

D.尾联“唯”字,体现诗人能为百姓做一点事的自豪感。

14.赏析本诗中官员的形象。

(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12.C13.D(尾联的“唯”字,道出了诗人的无奈。

对杭州刺史白居易而言,虽然他曾于钱塘湖修筑堤坝,疏浚六井,预防旱涝之灾,但人为之祸难凭一己之力改变,是以这一“唯”字,包含着诗人的无奈,同时还有谦虚之意。

)14.本诗刻画了一位爱民恤民,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形象。

诗歌开篇描绘乡亲送别的盛况,表现乡亲的热情与不舍,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在任期间,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官;接着分别用了典故和对比的手法,表现诗人的自谦自惭,以及官民相惜之情;同时以直白犀利的语言指出了中唐时期百姓遭受在“税重”与“旱田”的双重压迫,暗含着对统治阶层盘剥民众的谴责,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最后表达自己虽为官吏,只能预防天灾,而对人祸无力的无奈与感慨。

黄浦区二模(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8分)塞上曲(唐)于鹄行人朝走马,直走蓟城傍。

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精校Word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精校Word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 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古诗鉴赏汇编宝ft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2-14 题。

(8 分)唐多令(宋)刘过①安远楼②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

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

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字改之,好龙洲道人。

一生屡试不第,怀才不遇。

力主抗金,恢复中原。

②安远楼:在今武昌黄鹤ft上,又称南楼。

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12.下列对小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地点。

B.交代了参加聚会的对象。

C.交代了写作的社会环境。

D.交代了写作该词的原因。

13.下列对词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重过”点明故地重游,今昔对比,更添凄然之情。

B.以“能几日,又中秋”反衬出故人难以团聚的忧伤。

C.“浑是新愁”包含着忧国伤时之感与自伤身世之慨。

D.重过、故人、旧江ft、少年等前后呼应,章法谨严。

14.扣住“满”“寒”二字,赏析“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两句。

(4 分)(三)(8 分)12.C(2 分)13.B(2 分)14.以满地芦叶、一带江水写出眼前萧瑟的景象,这里的“满”字写满眼都是枯黄的芦叶,突出景色荒凉;“寒”字将视觉转化为触觉,突出了景色凄冷;烘托了词人内心凄凉感伤的心境;为全词蒙上了一层黯淡的底色(奠定了感情基调)。

(4 分。

答到一点给 1 分)崇明县(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

(8 分)秋夜客舍(唐)杜甫露下天高秋气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释】①凤城:指长安。

12.下列对本诗对仗情况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全不对仗B.两联对仗13.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清新自然B.雄奇豪放)(1 分)C.三联对仗)(2 分)C.清丽含蓄D.四联对仗D.悲壮慷慨14.结合全诗内容,赏析“北书不至雁无情”的表达效果。

2019诗歌鉴赏高考真题汇编语文(解析版)

2019诗歌鉴赏高考真题汇编语文(解析版)

专题05:诗歌鉴赏【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C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诗歌鉴赏专题汇编

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诗歌鉴赏专题汇编

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诗歌鉴赏专题汇编浦东新区三模(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 题。

(8分)幽州夜饮(唐)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12.上面诗歌中的对仗有几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句凉风、夜雨、寒林等意象,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B.颈联“迟暮”二字凸显出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忧伤。

C.尾联以感叹的语气,充分表现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

D.本诗以景起笔以情结笔,层层推进,结构自然流畅。

14.前人评价颈联“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豪壮中寓悲凉,请加以评析。

(4分)12.A (1分)13.C(3分)14.(4分)军中舞剑,那壮阔的场景及刚劲的舞姿,给人以雄健豪壮的感觉(2分);胡笳悲凉的声音,渲染了边塞环境的苦寒,将士常年征战的辛劳,容易勾起将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岁月迟暮的悲伤。

所以说豪壮中寓悲凉,令人感慨。

(2分)静安区5月二模(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8分)夜渡湘水孟浩然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①歌声识采莲。

榜人②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旅时相问,涔阳何处边?[注]①杜:杜若,芳草名。

②榜人:船夫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2分)A.本诗是田园山水诗。

B.本诗是五言律诗。

C.颈联中“岸火”“潭烟”,紧扣了诗题中的“夜渡”二字。

D.尾联中的“时”表达了诗人想到涔阳与朋友相聚的急切心情。

13.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2分)A.明快飘逸B.婉约含蓄C.质朴刚劲D.清淡自然14.请赏析“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两句。

(4分)12. A (2分)13. D (2分)14. 傍晚的露气中飘荡着杜若的芳香,江面上不时传过来采莲女悠扬的歌声。

两句分别从嗅觉和听觉的角度,紧扣“夜渡湘水”的特点,营造出香气飘荡,歌声悠扬的美好意境。

2019年上海高考模拟语文卷(附答案及解析)

2019年上海高考模拟语文卷(附答案及解析)

2019年上海高考模拟语文卷(附答案及解析)2019年上海高考模拟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卷共7页,答题纸正反面。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积累应用10分1.填空题。

(5分)(1)《兰亭集序》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句化用了《_________·述而》篇中的“乐以忘忧,__________”。

(2)白居易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两鬓苍苍十指黑”,他在《琵琶行》中以比喻手法描摹粗弦、细弦弹奏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5分)(1)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是()(2分)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2)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3分)A.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B.某饮料广告将在广播里播放,其文字稿中这样写道:“……该饮料(系成人饮品)中含有致癌物质,可以调节人体循环。

特向全国诚招经销商,欢饮垂询。

”C.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赵保乐说:“最后,感谢嘉宾黄格选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D.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参加香港一寺庙大佛开光典礼时,面对媒体的提问荣幸地说:“谁搞‘三违背’,定会苦海无边,罪过!罪过!谁搞‘三符合’,自是回头是岸,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上海市封浜高中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上海市封浜高中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上海市封浜高中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注)苏轼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注释】这首词大致创作于词人被贬黄州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词以议论为主,夹以抒情。

援情入理,情理互喻,既朴实又形象生动。

B. 上阕运用典故发端,不仅是对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尘俗人生的否定。

C. 下阕以高歌结尾,情绪豁达开朗,充满了飘逸旷达超凡脱俗的闲适之情。

D. 全词语言意显词浅,带有口语化的痕迹,似乎毫不经意,然又颇具匠心。

(2)本词上阕蕴含作者多种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1)A(2)①对世俗追名逐利的嘲讽,将名与利比喻为蜗角、蝇头,嘲讽之意一览无余;②对政治斗争相互倾轧的厌倦,词人感叹万事皆由前定,何必争个谁弱谁强;③对自身处境的悲愤,不问世事,全身远祸,未老放我,百年沉醉,抒发的是内心的无奈与悲愤。

【解析】【分析】(1)A项,“情理互喻”“形象生动”错误,从词中来看,应该是全篇援情入理,情理交融,并非是“情理互喻”;同时“朴实”和“形象生动”本身就是矛盾的,且从词中来看,词人现身说法,真抒胸臆,言语是朴实的。

故选A。

(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功名利禄本是构成世俗观念的核心,而经历了人世浮沉的苏轼却以蔑视的眼光,称之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进而以“算来著甚干忙”揭示了追名逐利的虚幻,这不仅是对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蝇营狗苟尘俗人生的否定;“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词人由世俗对名利的追求,联想到党争中由此而带来的倾轧以及被伤害后的自身处境,“事”,指名利得失之事,谓此事自有因缘,不可与争,但得者岂必强,而失者岂必弱,因此也无须过分介意;“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

2019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 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 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 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 问题大多具有委 婉性, 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 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 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 明确考察要点, 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建议 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 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 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 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山东卷〕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以下问题。

〔8 分〕 吴松道中二首 〔其二〕 晁补之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 分〕【答案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

营造了凄冷、感伤 的氛围。

〔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 5 分〕【答案 】孤舟联结者雁、 鸟、鱼、霜月、 枫桥等意象, 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 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赏析】《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

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 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 时当地色彩。

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

这里选的是第 二首。

吴松,即“吴淞” ,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

诗中的“天寒” 、“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 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

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

天刚破晓, 船又启航。

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 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 兼以风声萧萧, 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

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2

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2

现代文阅读专题2浦东新区三模(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李娟①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

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②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

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

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③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

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④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⑤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位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

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

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

⑥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有他在纽约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

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⑦来美术馆参观的人不多,三三两两,门票只有十五元。

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

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

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⑧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

“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

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

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⑨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粗糙的纸上。

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精校Word版】(汇编)

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精校Word版】(汇编)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古诗鉴赏汇编宝山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

(8分)唐多令(宋)刘过①安远楼②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

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

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字改之,好龙洲道人。

一生屡试不第,怀才不遇。

力主抗金,恢复中原。

②安远楼:在今武昌黄鹤山上,又称南楼。

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12.下列对小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地点。

B.交代了参加聚会的对象。

C.交代了写作的社会环境。

D.交代了写作该词的原因。

13.下列对词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重过”点明故地重游,今昔对比,更添凄然之情。

B.以“能几日,又中秋”反衬出故人难以团聚的忧伤。

C.“浑是新愁”包含着忧国伤时之感与自伤身世之慨。

D.重过、故人、旧江山、少年等前后呼应,章法谨严。

14.扣住“满”“寒”二字,赏析“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两句。

(4分)(三)(8分)12.C(2分)13.B(2分)14.以满地芦叶、一带江水写出眼前萧瑟的景象,这里的“满”字写满眼都是枯黄的芦叶,突出景色荒凉;“寒”字将视觉转化为触觉,突出了景色凄冷;烘托了词人内心凄凉感伤的心境;为全词蒙上了一层黯淡的底色(奠定了感情基调)。

(4分。

答到一点给1分)崇明县(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秋夜客舍(唐)杜甫露下天高秋气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释】①凤城:指长安。

12.下列对本诗对仗情况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A.全不对仗B.两联对仗C.三联对仗D.四联对仗13.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清新自然B.雄奇豪放C.清丽含蓄D.悲壮慷慨14.结合全诗内容,赏析“北书不至雁无情”的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专题浦东新区三模(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 题。

(8分)幽州夜饮(唐)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12.上面诗歌中的对仗有几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句凉风、夜雨、寒林等意象,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B.颈联“迟暮”二字凸显出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忧伤。

C.尾联以感叹的语气,充分表现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

D.本诗以景起笔以情结笔,层层推进,结构自然流畅。

14.前人评价颈联“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豪壮中寓悲凉,请加以评析。

(4分)12.A (1分)13.C(3分)14.(4分)军中舞剑,那壮阔的场景及刚劲的舞姿,给人以雄健豪壮的感觉(2分);胡笳悲凉的声音,渲染了边塞环境的苦寒,将士常年征战的辛劳,容易勾起将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岁月迟暮的悲伤。

所以说豪壮中寓悲凉,令人感慨。

(2分)静安区5月二模(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8分)夜渡湘水孟浩然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①歌声识采莲。

榜人②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旅时相问,涔阳何处边?[注]①杜:杜若,芳草名。

②榜人:船夫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2分)A.本诗是田园山水诗。

B.本诗是五言律诗。

C.颈联中“岸火”“潭烟”,紧扣了诗题中的“夜渡”二字。

D.尾联中的“时”表达了诗人想到涔阳与朋友相聚的急切心情。

13.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2分)A.明快飘逸B.婉约含蓄C.质朴刚劲D.清淡自然14.请赏析“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两句。

(4分)12. A (2分)13. D (2分)14. 傍晚的露气中飘荡着杜若的芳香,江面上不时传过来采莲女悠扬的歌声。

两句分别从嗅觉和听觉的角度,紧扣“夜渡湘水”的特点,营造出香气飘荡,歌声悠扬的美好意境。

(4分)高考压轴卷(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移居(二)【东晋】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13. 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从对仗的情况看,本诗不是一首格律诗。

B.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本诗是一首田园诗。

C. “相思则披衣”句写邻里交往自然随性,不受拘束。

D. “言笑无厌时”句写邻里交谈欢笑没有冲突的时候。

14. 以下对语言风格的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2分)A. 明快峭拔B. 幽默含蓄C. 自然质朴D. 平淡婉约15. 赏析“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两句。

(4分)▲▲(三)(8分)13. D 【详解】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D项,“没有冲突的时候”错误,应是“没有厌烦”的时候。

故选D。

14. C 【详解】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此题主要考核语言风格,此诗作者用语自然,如话家常,用“质朴自然”概括较为合适。

故选C。

15. 这种邻里畅谈欢饮之乐岂不比什么都美?用反问句强调对农耕生活中邻里交往之乐的由衷欢喜!告诉大家不要忽然抛弃这种做法。

此句以情化理,理入于情,理趣在笔墨之外,真情融于意象之中。

家常自然,意味深长。

【详解】此题考核综合赏析诗句的能力,答题时一般从手法的运用,遣词造句,情感的表达,意境的创设等角度分析,此题要求赏析“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两句,答题时先简单的翻译句子,然后之处“反问”的手法,在分析情感,这两句扣住移居的题目,写出在此久居的愿望,也是对上文所述过从之乐的总结。

不言“此乐”,而说“此理”,是因为乐中有理,由任情适意的乐趣中悟出了任自然的生活哲理比一切都高。

此句以情化理,理入于情,理趣在笔墨之外,真情融于意象之中。

高考信息卷(一)(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临江仙(五代) 牛希济洞庭波浪飐○1晴天,君山②一点凝烟。

此中真境属神仙。

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3。

橘林霜重更红鲜。

罗浮山○4下,有路暗相连。

【注】①飐:风吹物使其颤动②君山:湖南岳阳市西南800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

③参然:参差不齐的样子。

④罗浮山:在广东惠州,为道教的“第七洞天”,相传为葛洪炼丹处。

12.下列关于作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标题看应是一首词B.从相对整齐的句式看应是古体诗C.从标题看出作品写的是神仙故事D.从写作的对象看是一首咏物词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2分)A.慷慨激昂B.深沉含蓄C.清新明丽D.明快简洁14.扣住“一点”,赏析“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两句。

(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8分)12.A(2分)13.C(2分)14.运用衬托手法极写洞庭湖之大。

/在浩淼的洞庭烟波中,君山就如一点凝固的烟雾漂浮在茫茫大海之中。

以“一点”言君山之极小,以此衬托洞庭湖的浩瀚无边。

(4分) (附详细分析,供参考:前句描写秋日天气晴好,视野开阔一览无余。

在微风的吹拂下水面上泛着波浪。

后句写处于茫茫洞庭湖中君山极其渺小,似一点凝烟,似有似无,时隐时现,如若不是晴天几乎难寻踪迹。

由此衬托出湖的广阔无边。

)附:【诗歌赏析】牛希济《临江仙》共七首,都是咏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芊绵温丽,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其凭吊蕴含凄凉之意,深得咏史之味。

这首词咏罗浮仙子。

上片“洞庭”两句,极言洞庭之大,写景颇佳。

下片好在景与情生,仙境有人情。

“万里平湖秋色冷”,着一“冷”字,境界全出,极妙。

此词作者运用了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充分地驰骋想象,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洞庭湖的神韵。

词中描写的洞庭秋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真幻难辨。

洞庭素称“八百里”,说波浪连天,湖中君山犹似一点,虽不免夸张,终属真境;说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楼珠殿”,与明月交辉,则是神话传说,属幻境。

说湖中星影参差,随波上下,湖畔霜华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说洞庭与千里之外岭南的罗浮山相连,却是传闻之词,应属幻境。

真境固然歌颂了山河壮阔,幻境,又为这壮阔着上了奇丽色彩。

真真幻幻,虚虚实实,共同构成这阔大的意境,衬托出词人阔大的襟怀。

此词在语言运用上,祟尚自然平易,“甚蕴藉有情致”(郑振铎语),给人一种清新明丽的感觉。

复旦附中第三次押题试卷(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宋)梅尧臣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注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

〔注〕桂:古时称科举及第为“折桂”。

12.依据诗意,欧阳秀才游江西的目的不会是()。

(1分)A.游学 B.宦游 C.交游 D.游历13.对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从对方着笔 B.比喻新颖贴切C.以落花写离情 D.以西江梦点题14.后六句不抒离情而写别意,结合内容作赏析。

(5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8分)12.(1 分)B13.(2 分)C14.(5 分)答案示例:先以“无梧桐”自谦,将门人赞喻为凤凰,希望他振翅高飞;又提醒他去江西后善自择居,不与乌哺类卑俗之人交往,并叮嘱他不忘游学为科举的梦想,最后举杯祝福他异日折桂。

句句用喻,含蓄又形象地表达了师长对门人的赞誉、叮咛和期望。

复旦附中第一次押题试卷(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浣溪沙(宋)苏轼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

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

时元丰五年也。

万顷风涛不记苏①。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尊前呵手镊②霜须。

[注]①苏:苏醒(一说指苏轼自己)。

②镊:拔去。

12.下列关于本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从内容上看,本词写于酒醒之后。

B.从词牌体式来看,本词属于小令。

C.从押韵看,押平声韵,中途换韵。

D.从时间顺序看,本词采用了倒叙。

13.下列对本词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不记”二字以幽默风趣的笔法表现了词人醉意朦胧的状态。

B.“雪晴”一句转入虚写,表现了词人由雪景引发的美好愿望。

C.“翠袖”一句运用比拟,写出了酒席上女子婀娜柔美的姿态。

D.这首词上片明快,下片深婉,相反相成,艺术表达富于变化。

14.联系整首词,赏析画线句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8分)12.(2分)C13.(2分)C14.(4分)画线句通过酒宴中呵手拔去白须的细节(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既衰老忧愁,又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与酒席上明艳美丽的年轻女子形象形成对比,表现了词人“但愿人饱我愁无”的忧民情怀和对人生老迈的感慨。

杨浦区押题卷2(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咏怀(其四十三)(三国·魏)阮籍①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人。

字嗣宗。

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

竹林七贤之一。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2.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体诗。

(1分)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1分)A.时代B.韵脚C.句数D.平仄13.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14.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

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

(4分)12.(1分)古体诗(1分)B13.(2分)C(不是现实习性,而是写出了传说中鸿鹄精食高居,以象征鸿鹄之高洁)14.(4分)要点:阮籍这首《咏怀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而实际上托物言志,通过对鸿鹄高飞远举,远离尘嚣,精食高宿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遁世超逸,不为世俗网罗的志向,同时结尾两句,从描写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抒发了对于乡曲之士为了个人私利携手言誓的蔑视,隐含了对于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